a股市場9月份蒸發多少
『壹』 9月上半月A股持續震盪下跌,接下來後半月股市又會怎麼走呢
9月份還剩下9個交易日,後面9個交易日的股市走勢不太樂觀,股市總體走溫水煮青蛙的模式;大盤運行在3100點~3400點之間,不大漲也不會大跌,繼續縮量弱勢調整為主,機會與風險並存。
為什麼說9月份後面的股市行情不太樂觀,總體會走縮量弱勢調整為主呢?下面發表我個人看法。
就當前的股市行情來分析,上半個月都是震盪下滑為主,已經進入新一輪的調整趨勢了,短期的大趨勢已經非常明顯,近幾個交易日縮量反彈其實是下跌中繼,並非是調整結束了。
所以如果從多方面進行綜合考慮,9月份剩下的9個交易日,最好的走勢就是震盪為主,大漲漲缺乏資金和人氣,漲不起來;大跌違背管理層意願,為了新股順利發行絕對不允許大跌,金融板塊全力護盤。
只有把股市控制為震盪,溫水煮青蛙的模式,打消耗戰,這樣可以保證新股順利發行,同時讓市場調整更加充分,最重要就是符合管理層的意願,不願意看到股市大漲大跌。
總之面對接下來的9個交易日,抱有不悲觀也不樂觀的態度,機會在創業板,風險在無量的主板,風險與機會並存的走勢。
『貳』 股市蒸發掉的金錢去了哪裡
股市市值是根據總股本計算的,總市值只是個虛值,並沒有那麼多錢流入股市,所以這些錢都是來無影去無蹤。就比如總股本是100股,流通股是10股,而當股票價格從1元漲到10元,總市值就是1000元,而這當中流入的錢並沒有1000元,也許流入9元就能把股票價格拉到10元。當股票價格又重新回到1元時,總市值又回到100元,就並成了蒸發掉900元。真實流入的錢就是在重新分配的過程中。
上證指數從去年10月16日的6124點一瀉千里,直到昨日上證指數最低點1664.93點,最大跌幅近73%;而伴隨著股指節節下滑,兩市市值亦如洪水決堤,一發不可收拾。據統計,從去年高點至今市值已經蒸發了近24萬億。哀嘆不已的股民不禁疑問,我們的真金白銀究竟都去了哪?
蒸發數額驚人:24萬億!
24萬億意味著什麼?24萬億比我國2006年全年的GDP還多;相當於建18條京滬高速鐵路;相當於近344個巴菲特資產的總和,這么一筆巨大的財富卻在無形中灰飛煙滅。
不僅是股市市值,受股市暴跌影響,多家上市公司老總身家也急速「蒸發」。國美老總黃光裕個人的持股市值因股價的暴跌從100億港元降至50億港元左右;萬科老總王石所獲得股票市值已經損失了近1億元,其餘200餘名激勵對象賬戶內的股票,市值損失合計超過15.9億元。
僅幾萬億的實際資金投入
有一個顛撲不破的科學真理:能量守恆,物質不滅。也就是說,沒有什麼東西會平白無故的消失不見,物質是永存的。股票也是如此,分析人士表示,中國股市雖說號稱蒸發了24萬億人民幣,但實質上只有幾萬億的實際投入資金而已。就是這幾萬億資金炒高了整體的A股市值。
長城證券首席分析師張勇認為,股市是一個虛擬經濟,股價只是一個貨幣符號,在不同點位下代表著不同的數字。整個股市有2/3處於非流通狀態,加上流通價的下跌產生了一定杠桿效應。「事實上,股市是流通者的4萬億撬動著13萬億的資本流動。當時計算的市值也並非代表真正有那麼多貨幣在股市。」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來說,你有三畝地,以1萬元的價格賣了一畝給別人,於是市場價就是1萬元,你還有2畝,身價就是2萬元。後來那個人把地轉給另一個人,2萬元成交,於是每畝市場價升到了2萬元。於是你的資產就要重新計算了,變成4萬元。最後那畝地被輾轉交易多次了,最後接手的人用了100萬元,於是最新的市場價達到了100萬元,你資產又要重新計算了,你有200萬元了。後來碰到經濟蕭條,最後接盤的人被迫以1萬元賣掉土地,市場價格又回到了1萬元。你的資產打回原形,從200萬元到起點2萬元,中間蒸發了198萬元。其實就是一場紙上富貴,並沒有真實金錢的損失。
可見,市值蒸發並不等同於真實的財富縮水,這種蒸發的奇觀源於「邊際撬動」的現象,即某個交易日里僅僅有10%的股票交易,就能把股票價格帶到一個不可思議的高度,那麼其他90%的沒參與交易的股票也自動分享了這一「瘋狂的榮耀」,於是乎,市值是一個怪物,它有屬於自己誇張的「數字杠桿」。
五類「人」賺走了錢
那又有投資者要問了,既然沒有蒸發掉那麼多錢,那實際蒸發掉的錢呢,有人賺到錢了嗎?答案是有的。不過賺錢的當然不是我們散戶。
那股市裡的錢呢,那錢去哪了呢?分析人士表示,有五類「人」把錢賺走了,一是稅收和券商收益;二是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三是掌握市場信息者;四是游資;五是極個別的散戶。
第一類
國家稅收、券商收益
國家和券商這塊不用說,不論股民賺和賠,只要股市還在運轉,他們就有錢賺,只是多一點和少一點的問題,每年從幾億到幾百億不等,無疑都是股民作的貢獻。今年上半年證券印花稅就達836億。前三季度證券公司實現傭金收入也達799.2億元。當然,這天經地義,全世界都一樣,只能祈求管理層能把稅率再調低一點。
第二類
上市公司及「大小非」
上市公司以及公司的「大小非」們也是賺走錢的一大主力。前者依靠IPO、增發、配股等種種方式從股市圈錢,上半年上市公司通過各種方法融資達2244億。後者依靠投資者用真金白銀炒高的價格在高位套現離場。今年以來的前8個月,大小非減持股票套現達334.43億元。
第三類
內幕消息掌握者
在這個信息時代,信息就是財富。在股市這個信息不
『叄』 股價大跌市值蒸發34億
12月28日是今年a股的最後一個交易日。過了這個時間,就意味著2018年市場正式關閉。回顧今年的指數表現,可以用慘淡來形容!
同花順統計顯示,2018年上證綜指下跌24.59%,總市值減少14.59萬億。如果以1.45億投資者計算,全年投資者平均虧損10.06萬。
細說來,今年的a股有幾個特點:
縱向來看,今年指數跌幅僅次於2008年!我之前說過,每隔10年,總有相同的東西,2008年和2018年的股市下跌就是相同的特徵之一。
相同點:股市暴跌,經濟下行壓力大,進出口增速放緩早尺。
區別:2008年貨幣政策轉向適度寬松,2009年貨幣政策聲明保持穩定;廣義貨幣M2在2008年保持在16%的高位,M2在2018年降至8%的歷史低點;2008年底,樓市開始低位反彈,但目前樓市仍在繼續調整。
這一年有很多值得思考的事情,也有很多值得反思的教訓。這些都需要我們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去思考。小白閱讀金融是一個金融知識和科普的平台。我們現在討論的話題是今年a股市值蒸發了14萬億。股東損失的錢都去哪了?
1.今年a股市值蒸發14萬億。市場上的貨幣是否因此而減少?
很多朋友都很好奇,就是今年a股市值蒸發了14萬億,是不是意味著市場上的錢少了14萬億?真的嗎?例如:
1.如果股市只有10手股票(假設A持有),每手8元,現在股價下跌,跌到5元;
2.假設市場上的貨幣是1萬元(假設B有5000元)。
在股價下跌之前,B買入了A的全部股票,也就是A得到了10手8元=80元的幣,而B拿走了A原來的10手股票,你發現了嗎?股價下跌前,A的貨幣增加了80元,B的貨幣減少了80元,即交易後市場貨幣總量不變。
但是股價下跌怎麼辦?
如果股價跌到5元,那麼B賣10手股票給C,也就是B得到10手5元=50元幣,C得到10手B的股票,你找到了嗎?股價下跌後,B的貨幣增加50元,C的貨幣減少50元,即股價下跌後市場貨幣總量不變。
可見,無論股市是漲是跌,對市場上的貨幣總量都沒有影響。
第二,股東損失的錢都去哪了?
我們再舉一個例子。如果世界上只有A和B,A是上市公司,A發行了1億股,也就是說A的全部資產是1億股,股價是2元股,總資產是2億。乙是股東,乙有2億人民幣的資本。
1.如果這時A的股價下跌,比如跌到每股1元,那麼A的總資產就降到1億。你有沒有發現在股價下跌的過程中,資產的價值在下跌,但是錢並沒有減少?
2.如果B用2億人民幣購買A的股份,即A有凳巧2億人民幣,而B得到1億股。同樣,如果股價下跌,A的存款不會減少,但B的資產會減少。
你有沒有注意到,當股市崩盤的時候,我們的存款實際上並沒有減少,而是我們的資產價值減少了,因為當你買股票的時候,你的存款實際上變成了股票型資產。所以,股價下跌時,投資者損失的不是真金白銀,而是資產。
就像你買的房子。以前是1000萬,現在是500萬。道理是一樣的。
3.股價下跌對上市公司有什麼影響?
理論上,股價下跌對上市公司本身沒有影響,但股東有影響,因為他們是資產持有者,當股價下跌時,他們的資產價值也下跌。
對上市公司而言棗睜鍵,間接影響如下:1。股價下跌,大股東作為資產持有人,因為資產流失,對未來失去信心,無心經營。
2.當股價下跌時,上市公司融資變得困難。比如上市公司可以向銀行貸款,抵押物是股份,但股價下跌時貸款額自然會減少。這是今年股價暴跌後,民營企業融資問題變得如此突出的主要原因。
我們不追求偉大,只使用普通人聽得懂的白話,讓你學會財經,懂得理財,和小白一起讀財經。財經從此好輕松!
相關問答:股災是哪年發生的
第一次股災是在1996年12月16日,那天很多股民稱之為黑色星期一。第二次股災發生在2001年7月30日,在上次股災洗禮後,中國股市也進行了整頓。第三次股災發生在2007年2月27日,是亞洲金融危機到來的前一年,當時股市的機制已經很完善,但出現了很多混亂,股市後面出現了各路莊家,他們在背後操縱股市。第四次股災發生在2015年,在短短的一年裡,中國股市暴跌了三次,所以當時基本上炒股者都跌得很慘。拓展資料:中國證券市場股票不包括被特殊處理A股的漲跌幅以10%為限,當日漲幅達到10%限為上限,買盤持續維持到收盤,稱該股為漲停板,ST類股的漲跌幅設定為5%,達到5%即為漲停板。漲停板,是指當日價格停止上漲,而非停止交易。漲跌停板制度源於國外早期證券市場,是證券市場中為了防止交易價格的暴漲暴跌,抑制過度投機現象,對每隻證券當天價格的漲跌幅度予以適當限制的一種交易制度。有些交易所會為證券、商品、合約設定單日漲跌幅限制,比如限定個股單一交易日最多隻能較上收盤價上漲或下跌10%,當價格升至當日價格上限,就稱為漲停板,跌至價格下限則稱為跌停板。有些交易所會在漲停板或跌停板時停止交易,直至市場價格脫離價格上限或下限;也有交易所會在短暫停止交易後於擴大的價格區間內恢復買賣。我國的漲跌停板制度與國外製度的主要區別在於股價達到漲跌停板後,不是完全停止交易,在漲跌停價位或之內價格的交易仍可繼續進行,直到當日收市為止。我國滬深證券交易所對股票、基金交易實行價格漲幅限制,漲幅比例為10%,其中ST股票和*ST股票價格漲幅比例為5%。股票、基金漲幅價格的計算公式為:漲幅價格=前收盤價×(1+漲幅比例),計算結果按照四捨五入原則取至價格最小變動單位。一般說,開市即封漲停的股票,勢頭較猛,只要當天漲停板不被打開,第二日仍然有上沖動力。兩種情況為不開板的和開板的漲停板,而第一種情況又分為無量空漲型和有量仍封死型;第二種情況為吃貨型、洗盤型和出貨型的開過板的漲停板。在漲跌停板交易制度下,以漲停板最有力,但是,物極必反,在相對高位或在大盤不好盤整震盪時,主力有可能借漲停板出貨。相關問答:是15年股票慘,還是18年股票慘?你怎麼看?
要比較15年和18年哪年股票跌幅慘,可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比較:
1、指數跌幅:15年 +9.41%,18年 -24.08%
15年其實全年來看指數還是上漲的,漲幅也有9.41%。因此相當一部分投資者如果上半年盈利頗豐的話,又沒有融資,全年不會太差。而今年僅前10個月來看,跌幅就高達24%,且大小盤股無一倖免。
因此就虧損面來說今年投資人的虧損比例遠遠高於15年。
2、跌勢延續時間:即全年漲跌月份比較,看是否給投資者喘息機會;
由上圖可見,15年僅5根陰線,卻有7根陽線。只要熬過年中的4根陰線,年尾還是給於投資者喘息的機會的。
而18年,除了1月份上漲,其餘月份均是下跌,即使在1月份,也僅是藍籌上漲,創業板幾乎全年下跌!
因此,從跌勢延續時間上,也是18年完爆15年!
3、股價平均跌幅:更有說服力,這里選用平均股價指標來進行衡量;
該指標包含3000家上市公司的算數平均股價,排除了上證50等權重干擾,最能反映全市場所有股票的真實股價表現!
可以看出,15年雖經年中大跌,但年初漲幅巨大,全年平均股價仍是上漲,且漲幅高達56.93%!現在都還記得當時股價排序,上百元的股票都有一個版面!
而18年,從平均股價跌幅近40%,都可以看出今年的慘烈程度,過去高價股一個版面接一個版面!今年是翻低價股,5元以下的高達1/3!真是所謂早買一天,就多虧10%。
前天一個朋友公司員工持股,25元的股票,15元轉讓(還有其他附加條件)。但要分三年賣出。原本怎麼想都是合算的買賣,結果沒想到僅不到一年,該股就從25元跌至9元!關鍵還不能賣,朋友真是欲哭無淚!
另一個朋友,16年底聽信消息,結果,不想說了看圖:
因此,從平均股價跌幅來說,今年已經甩了15年不知道多少條街了!
在A股,真的不要比慘,就像尋底一樣,你永遠猜不到它的底線在哪裡!
最後,祝各位早日扭虧盈利!
『肆』 最近二個月股市大跌!人均虧了多少
股災三個月A股失30萬億 人均虧83萬
大公網9月16日訊(記者 毛麗娟)自6月15日進入「股災時間」以來,A股在過去三個月中累挫41.83%,市值蒸發近30萬億元(人民幣,下同),並歷經16次千股跌停「慘劇」。市場血雨腥風之際,散戶財富亦隨之東流。以上周最新持倉人數(5050.33萬)計算,股民人均虧損高達83萬元。分析指出,A股尚未脫離危機模式,但市場短期內的大幅回調,也正為新熱點崛起積累動能。
在經濟增速趨緩的背景下,A股從去年六月份展開牛市行情,短短九個月內實現指數翻倍,並在今年6月12日攀至峰值5178.19點。當日滬深總市值達71.24萬億元,首次躋身「十萬億美元俱樂部」,躍居全球第二大資本市場。就在A股風頭正勁之際,孰料「流年暗中偷換」,竟成為行情轉折點。
三個月出現16次千股跌停
A股自6月15日開始進入下行通道,中央去槓桿動向成為直接導火線,大盤則以「暴跌式調整」作為回應。其後,監管層祭出首輪救市舉措,主要涉及四個方面:暫緩IPO發行;券商出資1200億元購買藍籌ETF;央行表態為國家隊提供流動性;上市公司承諾申購本公司基金並持有一年以上。
多重利好支撐下,A股出現階段性反彈,最高上漲至4184點。但由於美聯儲加息聲音再起、傳言IMF敦促中國退出救市措施、外圍市場普跌行情,直接導致7月28日A股大幅跳空開盤,重挫8.48%跌近350點,創下八年來單日最大跌幅。
雪上加霜的是,8月18日再傳出消息,證金公司轉讓股票給匯金公司,市場理解為國家隊撤離,恐慌情緒再度升溫。其後的七個交易日內,滬市下挫1000點,創下2850點的低位。此輪跌勢終於引發各大部門聯手救市,包括央行再次雙降、提高期指保證金比例、調查違規資金的動向等一系列組合拳橫空出世。
然而,救市行動雖然緩解全線跌停的尷尬局面,但由於場外配資清理持續加碼,眾多融資盤不計成本的拋售,為市場帶來巨大的壓力。數據顯示,兩市融資餘額於8月28日首次跌破萬億大關,其後一路萎縮。截至9月14日,融資餘額合計9533.98億元,錄得三連降走勢。
市場信心潰散 成交急劇萎縮
民族證券分析師黃博指出,A股結束上周溫和調整後再現大跌,源於市場還未脫離危機模式。在中證監繼續加大打擊配資力度,列出整頓清理配資具體時間表下,配資盤加快出逃影響市場情緒。「近期開始的又一輪配資清理,將使配資盤、止損盤加快出逃,場外資金也仍會觀望,市場還未脫離危機模式。」
華泰證券羅毅則分析稱,各家券商對傘形信託的第三方接入系統的處理,目的是實現帳戶信息的透明化(穿透)管理,並不是強制傘形產品強制平倉,因此市場在這一事件上反應顯然是過度了。
雖然中證監隔夜發聲,強調清理配資不會明顯沖擊市場,但持續去槓桿給市場帶來的影響不容小覷。A股昨日盤中一度擊穿3000點關口,兩市逾700股跌停。截至收盤,滬綜指報3005.17點,跌3.52%;深成指報9290.81點,跌4.98%;創業板指報1797.56點,跌5.70%。兩市全天成交額不足5000億元,創今年2月13日以來新低。而在六月八日,兩市成交曾創出2.26萬億元的歷史紀錄。
『伍』 目前A股總市值是多少從去年開始A股總市值蒸發了多少錢
現在A股市值已經比去年最高值少了很多
根據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披露的數據,截至2008年10月24日收盤,上海證券交易所A股總市值97600億元,深圳證券交易所A股總市值21857億元,合計119457億元。
具體可以到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的網頁查看
上海證券交易所網址
http://www.sse.com.cn/sseportal/ps/zhs/home.html
深圳證券交易所網址
http://www.szse.cn/main/
去年A股總市值在最後一個交易日(2007.12.31)的總市值為39.94萬億元。
所以,從去年到現在A股總市值蒸發了28萬億元。
『陸』 中國股市哪個月最容易上漲哪個月份最容易下跌呢
根據中國股市歷史行情來來看,a股市場在一年當中,2月份和7月份最容易上漲,最容易下跌的是新歷1月份。
也許很多股民投資者會弄不明白,1月份最容易下跌,而2月和7月最容易真正呢?針對這個問題下面進行分析。
為什麼1月份最容易下跌,2月份最容易上漲呢?
我國春節都是在1月底或者2月初,正因為春節假期因素,影響股票市場資金留,股票市場資金就是動力,資金的流進和流出是直接影響股市的漲跌。
實際7月份判定為最容易上漲,實際背後還是跟股票市場的資金有直接因素,7月份一般屬於年中,年中資金還是比較充裕的,因此股市在7月份同樣受到資金的支撐,才能更容易的上漲起來。
綜合通過上面進行分析得知,中國股市2月和7月最容易上漲,1月和5月最容易下跌,背後一切的根源都是跟股市資金和人氣有關;資金迴流股市會上漲,股市流出股市會下跌,這就是中國股市漲跌的真正動力。
『柒』 A股是什麼
A股的正式名稱是人民幣普通股票。它是由中國境內的公司發行,供境內機構、組織或個人(從2013年4月1日起,境內港、澳、台居民可開立A股賬世圓銀戶)以人民幣認購和交易的普通股股票。A股不是實物股票,以無紙化電子記賬,實行「T+1」交割制度,有漲跌幅(10%)限制,參與投資者為中國大陸機構或個人。中國上市公司的股票有A股、B股、 H股、N股和S股等的區分。這一區分主要依據股票的腔源上市地點和所面對的投資者而定。截至2012年9月,A股市值蒸發萬億元搜宴,股民損失慘重。
中國A股市場交易始於1990年,經過二十多年快速發展,現已初具規模。
『捌』 A股兩年蒸發逾20萬億元 股民虧的錢去哪兒了
股市蒸發縮水,跟股民虧損有一衫告定關系,但不是直接對價關系。
不會是蒸發的20萬億等於股民就虧損20萬億。
股民虧損錢的去向包括但不限於如下三個方向:有一部分被市場蒸發了櫻橡,也有一部分被大資金(主力)機構賺走了,還有一部分交了傭金,到證券公脊塌旁司的腰包了。
『玖』 如何看待2022年9月15日A股大跌是哪些原因導致的
這主要是跟A股本身的行情有關,特別是跟新能源賽道有關。
之所以這樣說,主要是因為A股市場本身並沒有走出牛市的行情預期,當A股市場的很多板塊已經走出了一定的漲幅之後,很多板塊其實已經有了一定的回調需求。特別是對於新能源賽道來說,我們會發現新能源賽道的很多各國的漲幅已經非常誇張了。如果美聯儲進一步加息的話,這個情況下會導致美元進一步迴流,同時也會導致很多資金從A股中流出,所以A股市場自然會因此而出現大跌的行情。
除此之外,我覺得這個問題也跟美聯儲的加息預期有關,因為美聯儲的加息行為會導致全球資本市場上的貨幣向美國迴流,所以包括外資在內的很多資金會進一步流出A股,這個問題也會導致A股出現不同程度的跌幅,主要的跌幅也是集中在科技領域和新能源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