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市值對公司有什麼好處

市值對公司有什麼好處

發布時間: 2023-04-23 08:44:16

股票市值高有什麼用

你好,股票市值高,說明這個公司是好公司,公司的經營好公司的產品受到市場的認可,比如說格力,美的,海爾等等

股價和市值對公司意味著什麼

股價和市值對公司意味著一家公司的綜合實力,以及各種外因內因。

股票市值越大穩定性較好,抗風險能力襲森較強,但股價彈性較小;相反股票市值越小穩定性越差,股價彈性越大。股票的市值=股價*總股本,當股票價格上升漏談時,那麼股票市值也會上漲,當股票價格下跌時,那麼股票市值也會減少,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股票總價值是總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的,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當股票價格上升時,那麼股票市值也會上漲,當股票價格下跌時,那麼股票市值也會減少,公司增發新股時,股票市值會增加。

追根溯源,一家返禪碰上市公司的市值規模,其實代表著它被市場認可,這與其盈利能力和發展前景是分不開的。也就是說,一家上市公司的盈利能力越強,能夠提供給股東的分紅就越多,而大量的資金就會追逐這只股票。股票供不應求,股價會漲,市值會漲。

❸ 公司市值對於公司有什麼意義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益處:

1.提高公司的知名度和價值。

2.將來公司的再融資可以高溢價發行,得到更多的資金。

3.控股股東持有的股份增值,在二級市場拋出可以獲得比協議轉讓更多的利潤。

公司資產的市場價值,即公司現有股份數額乘以每股市場價值。如某公司發行股票1億股,每股的市場價值為15元,公司的總市值為15億元。市值是投資者選擇投資品種的一個重要指標,市場上的股票根據市值規模分為大盤、中盤、小盤等。

(3)市值對公司有什麼好處擴展閱讀:

上市公司優缺點:

一、優點

1,得到資金。

2,公司所有者把公司的一部分賣給大眾,相當於找大眾來和自己一起承擔風險,好比100%持有,賠了就賠100,50%持有,賠了只賠50%。

3,增加股東的資產流動性。

4,逃脫銀行的控制,用不著再靠銀行貸款了。

5,提高公司透明度,增加大眾對公司的信心。

6,提高公司知名度。

7,如果把一定股份轉給管理人員,可以緩解管理人員與公司持有者的矛盾,即代理問題

二、缺點

1,提高透明度的同時也暴露了許多機密。

2,上市以後每一段時間都要把公司的資料通知股份持有者。

3,有可能被惡意控股。

4,在上市的時候,如果股份的價格定的過低,對公司就是一種損失。實際上這是慣例,幾乎所有的公司在上市的時候都會把股票的價格定的高一點。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市值

❹ 市值會給企業帶來什麼好處

市值體現了一個企業的商標價值和行業價值以及市場價值,市值不僅從經濟上衡量企業的財務價值也是從市場角度衡量一個企業的社會價值。
平時我們說的商標價值其實也是市值的一種體現,全國烤鴨店比比皆是,為什麼人們都會知道甚至追捧全聚德呢?難道只有他的烤鴨好吃么?
行業價值,在同行業中體現企業的領先地位,為什麼思科的網路工程師認證含金量高,為什麼微軟的軟體工程師薪資要高,是因為他們在自己的行業里制定了規則,形成了行規,其行業價值凸顯。
市場價值,企業在市場的份額,充分體現了這一價值,假如你佔領40%的市場份額,那麼你的產品價格波動會左右該產品的整體市場進展。
市值一個無法明確評估的價值量詞。

❺ 一家公司在A股上市流通市值大小有什麼用當然對公司形象好,還有其他實際作用么為什麼想做大公司市值

流通市值指在某特定時間內當時可交易的流通股股數乘以當時股價得出的流通股票總價值。在中國,上市公司的股份結構中分國有股、法人股、個人股等。目前只有個人股可以上市流通交易。這部分流通的股份總數乘以股票市場價格,就是流通市值。
分類:
一是以流通股本為基數,乘現階段市場交易價的總和。
二是以總股本為基數,乘現階段市場交易價的總和。
總資產是一個公司的所有資產,這里還包括負債,固定資產,所有者權益等等,是實物資產。
而股票的市值是在交易之中所體現的無形價值和虛擬價值。
意義:

1、反映股市中堆積了多少錢。流通市值=平均股價*流通股數,包括了兩個方面的內容。
2、與指數一起反映市場容量。點錢比=指數/流通市值,即用多少資金能將股指推高相應的點數。
3、一般來說,流通市值大,利於大盤穩定,不易炒作,流通市值小,對大盤沒有太大影響,易於炒作。

❻ 市值管理對一個企業有多重要

作者:沈一冰
鏈接:https://www.hu.com/question/24360444/answer/27552431
來源:知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系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

1. 基本概念:

市值指的是每股價格乘以總股本數,而股價等於每股凈利乘以市盈率,每股凈利就是凈利潤除以總股本。

可以看到,由於總股本數通常不會經常變化,我們所說的市值管理其實通常來說就是除權後的股價管理。而股價的決定因素為兩個,一個是凈利潤水平決定的每股凈利,另一個是市場上投資者給予的估值倍數。前者是「基本面」,後者是「未來」。本文中所述的「股價」均為除權後。

利好消息和利空消息,指的是會改變公司估值水平的信息,包括來自內部和外部的信息。內部的利好消息例如簽訂大額合同,新技術研發成功等;外部的利好消息例如扶持政策出台,限制政策撤銷,相關大宗商品價格有利變化等。利空則相反。

2. 股價的影響因素
公司的盈利是一個相對客觀的數字,是企業實際經營成績的體現,通常有較為客觀的第三方(會計師事務所出具的審計報告)進行評價,盡管可以通過一些會計技巧來進行利潤調節或隱藏/虛增,但是大型的利潤數據不真實,無論是相比真實情況多了還是少了都會引起投資者的不信任。這種不真實通常也會帶來監管部門的處罰,因而通常來說,在一個監管嚴格的市場上這種情況較少。

而市盈率則相對要主觀地多,例如我們常聽說的「概念股」、「利好」、「利空」就是這種主觀性的體現,在短期,實際上是投資者用錢進行信心投票引起的,例如一些市盈率達到成百上千的股票(特例可能是那些股價已經不能用未來凈利潤折現衡量,而是用其他方法例如每股凈資產來衡量的時候),股票的高市盈率在大多數情況下意味著這些公司的投資者對於公司的未來前景越看好。從較長的時間上來看,股價的支撐不僅在於凈利潤,而是在於凈利潤的不斷增長這一趨勢。如果公司的凈利潤增長出現減緩,通常就已經會出現股價下跌,即我們常在財經新聞上讀到的「XX公司公布了XX年的財報,利潤增幅低於預期,導致股票大跌X%」。

3. 市值管理的動機
最原初的動力是來自股東,無論是否在公司任職或是實際控制人,再或是小股民,都希望手裡的股票買入後(請注意)會更值錢。或者說股東在買入時希望股價盡可能低,而在賣出時盡可能高。道理很簡單,不用多說了。

如2.所述,一家高市盈率的公司的管理層是有著很大的經營壓力的,不僅現有的盤子不能出問題,還得不斷保持增長。上市公司的高管考核指標通常會有股價這一指標,而管理層的薪酬體系設計,通常來說也會有相當比例是股權激勵,因而從管理層上來說他們會有對股價進行管理的動機。

一家目標相對長遠的公司應當對自身的市值經常關心,因為在健全的資本市場例如美國存在著敵意收購和最低市值的要求,原因在於:
1. 在美上市公司通常股權較為分散,如果公司市值過小容易被敵意收購,導致管理層被撤換,原大股東失去控制權;
2. 「殼」資源不值錢,如果股價長期過低,走勢也沒有大的起伏,很容易導致不滿足交易所關於成交量和總市值的要求導致退市。而中國因為上市公司具備最基礎的賣殼價值,所以會發現上市公司市值再小,通常也不會低於15億。

4. 常見的市值管理策略
對於小投資者來說,他們對股價沒有多少影響力,他們通常是價格接受者。而如果股東同時又是管理層或熟悉企業運營的人,那麼就有很多空間。

最近有個比較極端的例子,具體名字不提。實際控制人自上市以來不斷減持,而且每次減持前一段時間都有些利好消息放出。這種行為雖然作為證券市場投資者來說,應當預見到這樣的風險,但是略有吃相難看的感覺。這是一種比較極端的市值管理,我個人不推薦這樣的行為。

但是上面做法的原則大致就是通過影響投資者對公司的估值達成市值管理的一種方法(再次強調這種做法比較極端),作為股東+管理者雙重身份者來說,股價低時買入股票,並在買入後釋放對公司經營利好信息。或者通過釋放利空信息,股價下跌後進行增持。減持的時候就反過來,不再贅述 。此處股價的高低衡量標準是股東+管理者的視點,而由於管理者的身份,他的視點通常來說相較一般投資者來得准確。

我在2. 中提到,股價的影響因素包括凈利潤和市盈率。市盈率變化主要依靠信息,那麼是否有辦法在不影響審計報告意見的情況下改變凈利潤呢?可以,通過公司並購重組。

借殼上市實際上控制者和管理層通常來說都會發生根本性的變化,我個人覺得不能算本問題的「市值管理」所討論的范疇。在不根本改變控制者和管理層的情況下,通常通過並購一些公司來達到市值管理的目的,而且往往是凈利潤和估值水平同時提高。
比如:
(1)並購一家或數傢具備較好凈利潤水平的同行業公司,可以較好的將收進來的公司消化,市值可以至少提升利潤增長的百分比,此外由於降低了競爭水平,對於兩者的利潤投資者會預期有所提升,也可以有助於股價的進一步提升。就我感覺好像通常發生在行業的前幾名之間,老二和老三合體防止被老大收購,也可以抱團和老大拼一下,老大和老三合體可以和老二甩開差距。各有各的動機。
(2)並購一傢具備較高估值的企業,這也是中國資本市場上近兩年來最最火熱的活動。各種亂七八糟的跨行業並購,餐館收了游戲,化工收了傳媒等等等等。這種行為的邏輯就是公司將具備高成長性的資產/運營實體納入了上市公司范疇,這部分資產/實體帶來的利潤增長可以支撐公司的股價成長。說的直白點,就是一家30倍公司用20倍收了一家60倍的小公司,結果把公司整體股價帶到40倍去了。對上市公司包括散戶在內股東來說獲得了10倍的額外估值,對非上市公司股東來說,手裡的股票突然變成了40倍,還一下子上市了,簡直是大股東、被收購股東、散戶的三贏。
這樣的並購狂歡發生在TMT行業的高估值、小體量、難以單獨上市、大市又熊的大背景下。狂歡結束之前這樣的奇怪並購還會繼續發生,但在狂歡真正結束之後,只有能真正帶來良好協同效應的並購才能真正繼續長期推動股價上漲。比如,通過並購實現傳統產業向新興轉型,或者產業鏈上下游整合等等。
此外,分拆估值較低的資產也是一種市值管理的思路,但在中國資本市場見得不多。多見於BAT這些巨頭之間,比如疼訊就把易迅丟出去了……期待海外並購專家舉例詳細說明。

5. 市值管理的一些具體手法
(1)公開市場增持和減持
過程無需多介紹,缺點是動向完全透明,成本較高,對於上市不久,股權還相對集中的企業操作空間較小。公開市場減持基本同上,大股東的集中大額減持對股價打擊很大。通常需要事先披露減持計劃。

(2)定向發行和非公開發行
定向發行是指目標確定的發行,可能是非公開發行,也可能是超過200人的公開發行,通常用於並購重組,例如用向收購標的股東定向發行股票換取其持有被收購標的的股權。有時將上市公司體外同樣由上市公司股東持有的,但質量較好的資產裝入上市公司,既不稀釋自己股權又提振股價,但小的上市公司實際控制人通常難有這樣的精力,多見於大型企業集團
非公開發行是指對象不超過10人,非公開發行是定向發行的一種,相當於私募股權,由非公開發行對象向公司增資,通常用於增持。

(3)分立、分拆
將估值較低,盈利狀況較差的資產/實體,在不違反同業競爭相關規定的情況下轉讓給第三方或者移出上市公司體外。少見這樣的案例,希望有讀者可以提供以供學習。

(4)盈餘管理
在不違反會計准則和不影響審計報告意見的前提下,做一些會計調整,例如確認收入,資產折舊等科目,在跨期處理上做一些文章。通常空間比較小,對股價的影響一般也有限。

(5)利好/利空信息管理
前面已經介紹過不再重復。

(6)公司回購/公開增發
在管理層認為公司股價被低估時,可以用公司的自有盈餘現金對流通股進行回購,可以提振股價,提高凈資產收益率等財務指標;另一方面,在公司不缺現金,也沒有很好的投資項目時,回購比分紅通常在稅務等方面更為劃算和便利。回購的股權也不一定注銷,也可用於股權激勵等。
但是回購通常不會對投資者的判斷產生本質影響。為了市值管理的公司回購目前在國內是不允許的,國內的上市公司股權回購必須有規定的目的。
如公司有較好的投資項目,而管理層又認為目前公司股價高估時,可以進行公開增發,向資本市場募集資金進行新項目的開發。如新項目屬於較高估值或凈利率高於原有水平的項目,則會帶來股價的成長。

(7)杠桿比率調整
杠桿比率指的是公司的總資產和股東權益的比值,當公司現金流較好,具有較好投資項目時,但股價較低時,使用債務融資對股東成本更低。新增債務會導致杠桿率增大,只要新項目凈利率高於原有公司經營項目即可帶來股價成長。
通過(6)和(7)股和債分別調節,可以達到資本結構最優化,提升公司股價的目標。

6. 小結
市值管理是一個很大的話題,實際上就是帶著傳銷味道的「資本運作」這個詞換了一種高大上的說法。
上市公司地位是一個寶貴的融資平台,在中國尤其如此。在中國的民營企業中巨頭除外,只有上市公司具備同時玩股和債的條件,實際控制人也可以利用其巨大的信息優勢。躋身上市公司的新貴們對於市值管理也不再是一無所知,有相當多的企業家從實業家變成了資本玩家。但我相信大部分的中國企業家對於上市公司平台作用的發揮仍然是懵懂的,如果成功上市,但沒有做好市值管理導致公司市值長期低迷實在是一件非常遺憾的事情。
願本文可以為讀者提供有用的觀點,其中必定存在諸多謬誤,還望包涵指正。



另外萬福生科是個非常惡劣的企業、中介機構合謀造假案,我不認為老闆是「無知」或「無辜」,和市值管理我覺得也搭不上邊。

編輯於 2014-07-04

贊同 38919 條評論

分享

收藏感謝收起

Luo Patrick

用戶標識

首次公開募股(IPO)、金融、投資銀行 等 12 個話題的優秀回答者

收錄於編輯推薦、知乎圓桌 · 156 人贊同了該回答

大多數老闆還是看重股價的。
現在老闆們對上市公司的理解不是一堆股票,而是像個平台。平台弄得越大,外面能夠接入的資源越多。一個200億市值的明星公司,銀行信託券商私募甚至保險政府部門都圍著轉,引見標的,拓展資金業務,教老闆各種新玩法,推薦團隊,老闆的路子就寬了。如果只有20億市值的公司,研究員可能都不愛去看,老闆想做什麼只能自己動手動腦花自己的錢找人。在上市公司裡面就算比較苦逼了。
市值肯定是越大越好,主要還不是有錢沒錢的問題,是還能做多大事。

還有更高風險的。
上市公司市值對老闆來講,是一切活水的源頭,是所有杠桿的支點,是錢箱子里壓底的錢。老闆把杠桿用滿之後,有點風吹草動就不光是市值的問題,是用市值撬動的其他事情會不會崩塌。
打個比方,自己住的房子價格漲漲跌跌,不需要太在意。但如果把商品房抵押了借錢開個小店,那房價漲跌就要小心了——萬一房價暴跌銀行要求補抵押怎麼辦?小店賣賣不掉,掙掙不回來,最後銀行把房子低價處置剩點小錢給你還不夠營運成本無家可歸陷入赤貧,才是最倒霉的。
某些上市公司老闆就是這么搞的。市值本身漲漲跌跌無所謂,但是資金鏈綳太緊可能會斷掉,把其他的事情一起拖垮,那就麻煩了。

新上市公司一般不太在意,因為還沒來得及搞那麼多花樣。
穩健的老闆相對也好點,不會綳太緊。

❼ 企業的市值高對企業有什麼好處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
股票價格主要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主要有: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場行情圖表採用的基本數據。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代表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01-29,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

❽ 股票市值是什麼,它在股市中有什麼作用

什麼是股票的市值?市值即為股票的市場價值,亦可以說是股票的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總價值,它包括股票的發行價格和交易買賣價格。


以平安銀行為例,公司總股份為114億股,2014年10月8日收盤價為10.26元,也就是說平安銀行的總市值為:1169.64億。


股票的市場價格是由市場決定的。股票的面值和市值往往是不一致的。股票價格可以高於面值,也可以低於面值,但股票第一次發行的價格一般不低於面值。股票價格主要取決於預期股息的多少,銀行利息率的高低,及股票市場的供求關系。股票市場是一個波動的市場,股票市場價格亦是不斷波動的。


股票的市場交易價格主要有:開市價,收市價,最高價,最低價。收市價是最重要的,是研究分析股市以及抑制股票市場行情圖表採用的基本數據。

市值是上市公司股本乘以股價之積(市值=股本股價)股價是個變數,瞬息萬變,它直接傳導市場的真實波動,在股本可比的情況下,市值因股價的漲跌而增減。因此,市值的變化要看市場的臉色。在估值能力強有效的成熟市場里,市值是上市公司投資價值的具體體現,等於上市公司全體股東的財富價值。但在中國這種弱有效市場中,股本股價之積只是市值的外在表現,市值的內在本質在於它是公司綜合素質或價值的集中體現。


證券投資學理論告訴人們,有兩大因素影響股價:一是內因,即股票的內在價值;一是外因,即市場對股票內在價值的發現和認同。前者是本,因為價格是價值的體現。好的價值,理論上來說,就會有一個好的價格;反之,沒有好的價值,就難有好的價格,即便出現了好價格,由於沒有價值的支撐,也不可能持久。


然而,後者也是影響股價的重要因素。由於市場這只無形之手,它有自己的估值標准、漲跌周期和行為偏好,加上信息不對稱因素,所以同樣價值的股票在市場上,可以有溢價和折價之分。

❾ 一個公司的市值有什麼用,會代表一個公司的什麼

市值是指一家上市公司的發行股份按市場價格計算出來的股票總價值,其計算方法為每股股票的市場價格乘以發行總股數。整個股市上所有上市公司的市值總和,即為股票總市值。

公司上市後,市值對公司的作用:

1、吸金作用。中國目前的法律和政策對上市公司給予了最大程度的支持和傾斜,如允許上市公司發行債券、用二級市場交易的股票市值作為質押物向銀行融資,等於把上市公司打造成為是資金的寵兒,為上市公司拓展了最多元的融資渠道;而且上市時及日後均有機會籌集資金,以獲得資本擴展業務;

2、安全帽作用。上市公司是公眾公司,上市公司發起人股東的利益是和最廣大的買股票的人民群眾利益聯系在一起,對財產的安全性能夠起到保護作用。

總而言之,公司的市值代表著一個公司的經營規模和發展狀況,也代表著公司的現階段的實力和未來發展的潛力。

(9)市值對公司有什麼好處擴展閱讀

企業的股票市值高,為什麼對企業是有很大的好處?

1、企業的股票市值高,意味著持續融資的能力強,可以獲得更多的資金。因為企業上市,不僅僅是通過第一次上市的新股發行進行融資,還可以在股票市場實現持續融資。

2、企業股票市值高,有利於企業在各項權威排名當中獲得好的名次,從而提升企業的品牌度和美譽度。每年國內和國外的機構或媒體,都會根據企業的股票市值進行排名,排名靠前的公司,將獲得更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也是間接幫助企業,擴大品牌知名度,增強企業影響力,獲得免費的廣告價值。

3、企業股票市值高,有效幫助企業更好更快的實現國內和海外的並購。通過並購,讓企業獲得快速發展的機會和空間。在開展並購的過程當中,股票市值更高的企業,能夠去並購一些市值更小的公司。如果企業市值太少,無法並購太多的公司,也不可能去並購大公司,不可能實現蛇吞象。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市值

❿ 公司股票市值的增加對公司本身有什麼好處

對於購買股票,
若家庭動用儲蓄存款在一級市場直接購買上市公司股票,這部分資金將轉化成企業自由資本,企業可直接將其用以投資;
若資金進入股票二級市場,股指會因此被推升,在財富效應作用下,股票市值的增加會促進消費需求的增長,最終也會促進企業投資水平上升
市值管理著重強調使企業的股價正確、真實的反映企業的內在價值,
也就是說企業的流通市值增加是以其內在價值的發展為前提的,
而不是依靠做假帳、發布虛假信息等手段操縱股價的。
市值管理並不是以股價越高越好。
因為股價的提高,有很多手段可以來實現,
比如通過「坐莊」,炒概念等股價操縱方式也可以實現股價在短時間內迅速提升,
而事實表明,這樣的股價提升是不會持續的。
因為通過股價操縱實現的股價上升,實質上就是「炒股價」,這樣提升的是股價的泡沫,泡沫是不能持續的,因為它的內在是空的。
泡沫最終是要破的,泡沫越大,破滅的後果越嚴重,
中國股市前幾年長時期的熊市,就是這種泡沫破滅的產物。
因此,只有通過企業內在價值的提升,通過練「內功」的方式促進流通市值增加才是市值管理的核心和關鍵。
與此同時,我們也必須要注意到投資者行為對上市公司流通市值的影響。
中國資本市場是一個弱有效市場,投資者和上市公司之間仍然存在信息不對稱問題。

熱點內容
中國國旅公司股票投資分析 發布:2025-02-11 15:34:37 瀏覽:690
疫情來了那些股票受影響 發布:2025-02-11 15:32:57 瀏覽:612
基金經理都在哪裡直播 發布:2025-02-11 15:31:20 瀏覽:157
股市向右向左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11 15:26:04 瀏覽:227
招商app買基金怎麼看收益 發布:2025-02-11 15:18:14 瀏覽:66
外國貨幣為什麼降低 發布:2025-02-11 15:02:10 瀏覽:616
基金持倉對股票價格的影響 發布:2025-02-11 14:52:21 瀏覽:765
股票漲停次日高開高走 發布:2025-02-11 14:49:07 瀏覽:357
基金怎麼看邊際 發布:2025-02-11 14:35:07 瀏覽:454
期貨如何看第二天高開還是低開 發布:2025-02-11 14:34:08 瀏覽:8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