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股市怎麼還在跌
① 節後首日市場表現低迷,滬指跌破3000點,股市到底發生了什麼
十一長假過後國內A股開始下跌,上證指數跌破3000點閏口,節後股市為何會下跌,原因是什麼?
總結:我覺得十月份接下來,就看市場人氣能否全面恢復,能夠恢復的話,那就容易迎來中期大底。市場人氣之外,就是看趨勢了,大盤技術面趨勢至少也應該改變下跌空頭排列,先橫盤一段時間,然後才能討論其他的可能性。
② 昨天股市為什麼大跌
股市節後調整下跌主要因素為四個:
一是人民幣海外匯率再次大幅貶值走低,引發資本外逃擔憂,從而導致股市有下跌壓力。盯著匯率炒股幾乎是去年下半年後很多投資人的慣例性做法。
二是萬寶之爭效應繼續發酵擴散,尤其是監管層對於保險舉牌資金來源和杠桿的關注言論,使得投資人擔心險資入市資金可能存在回撤的風險。
三是元旦假期傳出大銀行跨年度結算中出現資金缺口,央行大額清算系統延遲關閉,年前市場對於資金面過度樂觀的判斷或許面臨修正風險。
四是解禁大限到期和新股市熔斷機制實施,引起市場避險觀望情緒。我們認為,目前股市不存在股災再次發生的問題和風險,調整屬於正常健康、理性的范圍,股市也將在調整中完成風格的切換。我們認為,基本面持續改善驅動的新健康牛市依然值得是2016年投資人的期待。
③ 最近股票怎麼一直在跌
股票持續下跌可能是因為主力出貨、估值過高、業績虧損、利空消息等,具體情況具體分析,股票漲跌由多方面因素決定,比如:供求關系、資金量、業績、政策、消息等。
當供不應求時股票會上漲,相反供大於求時股票會下跌,當資金量增加時股票會上漲,相反資金量減少股票會下跌,當企業業績較好時股票會上漲,相反業績較差時股票會下跌,當政策利好股票時股票會上漲,相反政策不利好時股票會下跌,當股票有利好消息時股票會上漲,當股票有利空消息時股票會下跌。
拓展資料
就股市而言,概括地講,影響股價變動的因素可分為:個別因素和一般因素。個別因素主要包括:上市公司的經營狀況、其所處行業地位、收益、資產價值、收益變動、分紅變化、增資、減資、新產品新技術的開發、供求關系、股東構成變化、主力機構(如基金公司、券商參股、QFⅡ等等)持股比例、未來三年業績預測、市盈率、合並與收購等等。一般因素分:市場外因素和市場內因素。市場外因素主要包括:政治、社會形勢;社會大事件;突發性大事件;宏觀經濟景氣動向以及國際的經濟景氣動向;金融、財政政策;匯率、物價以及預期「消息」甚或是無中生有的「消息」等等。
市場內因素主要包括:市場供求關系;機構法人、個人投資者的動向;券商、外國投資者的動向;證券行政權的行使;股價政策;稅金等等。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個別因素而言,通過該上市公司的季報、半年報和年報大抵可以判斷是否值得投資該股以及獲利預期。對於缺乏一般財務知識的投資者來說,有幾個數據有必要了解,它們是:該上市公司的總股本和流通股本、前三年的收益率和未來三年的預測、歷年的分紅和增資擴股情況、大股東情況等等。這些是選股時應該考慮的要素。
就影響股價變動的一般因素而言,除對個股股價變動有影響,主要可以用作對市場方向的判斷,而且市場對場外的一般因素的反應更為積極和敏感,這是因為場外的任何因素要麼利好市場,要麼利空市場,這就意味著股價的漲跌除上市公司本身因素外,空頭市場還是多頭市場的判斷來自於影響整個市場的諸多因素。
市場外的任何以消息形式的傳聞不論是否被正式確認都會被市場特別是場內主力機構所利用,造成市場股價的大幅波動,這在國外極其成熟的市場都是難以避免的,更何況尚處於初級階段的中國股市。以數據(如經濟運行數據)為事實依據的消息均由官方口徑予以發布,市場通常會提前作出預測,也就是先有了心理准備,一般不會造成股價的突然漲跌。而幾乎充斥市場的花樣繁多的頻發的各種消息,往往是有心人(比如多空雙方的其中一方)藉以「擠壓」對方的利器,目的是在股價產生大波動時獲取較大的投資獲益。
概括地說,市場的穩定與否跟場外非官方的消息的多寡以及制約機制是否健全有密切關系。從宏觀的角度講,凡是出自官方的正道消息,都是可以用作判斷當前以及未來一個階段內市場方向的依據,而且,無論中外的股市,總是走著螺旋式攀升軌跡向前發展,以波浪形態來講,盡管浪型由諸多起伏組成,但將周期拉長到可以考察其全貌時便不難看出:一浪更比一浪高,與之對應的是所謂「谷底」也將隨之抬高,投資者可以看看滬市自開市以來K線圖便看一目瞭然,或者看看周邊的香港股市、日本股市、台灣股市等等。這里我想說明的是:投資者投資股市即便尚不精熟於各種投資獲利的技巧,但至少先對股市以及影響股價的諸多因素有個基本了解,然後慢慢學會綜合所有已知的知識進行自己的投資決策。
④ 股市逢節必跌是節前還是節後
股市必跌主要是在節前,股票市場上的投資者擔心個股在節假日出現一些利空消息,導致個股在節後大跌。
而為了避免不必要損失,在節前賣出該股,導致股票下跌,間接的導致股票型基金、指數基金下跌。除此之外,在節假日一些投資者因為急用資金,拋出手中的基金,從而導致基金下跌。新興市場股市中印度、俄羅斯股指下跌幅度一度超過6%。
節假日的基金下跌,對短期投資者來說有一定的影響,而對於進行定投的長期投資者來,其影響較少。在基金下跌時,如果其估值比較合理,則投資者可以繼續持有該基金,或者在下跌過程中。
【(4)節後股市怎麼還在跌擴展閱讀】
中國股市是中華人民共和國股市。1989年開始作為試點,本著試得好就上、試不好就停的理念建立。
所以在1995年之前的股市運作中,最大的利空通常是中國股市試點要停、股市要關門這類消息。後受「3.27國債期貨事件」影響,中國期貨市場於1995年進行全面的整頓清理,中國股市成為扶持的對象,這樣股市才由此迎來了真正的利好,轉而進入了大發展的時期。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
交易規則:
T+1交割,T+1交收:交易雙方在交易次日完成與交易有關的證券、款項收付,即買方收到證券、賣方收到款項。我國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對A股均實行T+1交收。
漲跌幅限制:證券交易所為了抑制過度投機行為,防止市場出現過分的暴漲暴跌,而在每天的交易中規定當日的證券交易價格在前一個交易日收盤價的基礎上下波動的幅度。如今,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實行10%的漲跌幅限制。(ST股和未完成股改的S股漲跌幅限制為5%,創業板試點注冊制後漲跌幅限制為20%)
股市特點:
中國股市最大的特點是國有股、法人股上市時承諾不流通,因此各股票只有流通股在市場中按照股價進行交易,然而指數卻是依照總股本加權計算,從而形成操盤上的「以少控多」的特點。例如比較顯著的是1997年以前的東北電氣、吉林化工,由於其總股本較大而流通股數較少,因此只動用少量的資金影響這兩只股票,就能形成對指數的部分控制。
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因此市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
⑤ 為什麼端午節過後股市大跌呢
端午假期期間,海外疫情出現了一定的反彈、美國的部分州或將調整防疫策略,發過來或將觸發美國股市產生進一步調整驅動。
畢竟全球股市存在一定的聯動性,美股的回調震盪整對A股存在短期影響。因此,全球市場出現反復震盪及疫情的反復構成下跌因素動力,造成端午節後的開盤投資者情緒產生一定負面作用。
(5)節後股市怎麼還在跌擴展閱讀
有媒體統計了2008年以來端午節前後上證綜指的走勢發現,在這12年時間里,上證綜指節前2日平均跌幅為1.42%,上漲概率僅有16.67%,不足兩成,上證綜指節後一周平均跌幅為2.50%,上漲概率亦僅為16.67%。
國金證券李立峰團隊此前曾對2010-2018年端午節前後上證綜指漲跌幅度進行統計,發現在這9年的時間里,上證綜指在端午節後的一周期間指數下跌概率達到了100%,在端午節後的二周期間上證綜指累計收益率下跌概率約為77.8%。
該團隊因此指出,端午節後A股行情往往具有「六絕魔咒」特徵。而之所以出現這樣的特徵,李立峰團隊認為與兩點因素有關:一是與歷年五、六月信貸投放量處於十字路口(觀望徘徊期)有一定的關系;二是與A股潛在解禁規模往往在歷年年中有個小高峰有一定關系,A股指數相應承壓。
值得一提的是,A股市場上一直存在的「五窮六絕七翻身」的說法,即股市往往在每年5月和6月下跌,7月上漲。不過6月至今,上證綜指整體漲幅達到4.41%,「六絕魔咒」並未顯現。
⑥ 為什麼通常年末股市都會大跌
1、年底股民的資金比較緊張,因為大家會將一部分資金從股市中抽出來。
2、快要過年了,大家都會把投資的錢拿出來准備過年。
3、到年底各大機構由於要匯報業績,所以會將所獲利益進行分割。
4、技術形態是一大根陰線出現之後才會突然又下跌趨勢或者反轉的傾向,看盤軟體的指標也是等大陰線走出來以後放出賣出信號。就算是設置參數的指標函數,再靈敏的函數也不能在一根大陰線出現之前預示到。
(6)節後股市怎麼還在跌擴展閱讀:
股市投資注意事項:
前期漲幅很高的龍頭績優股,也就是各個行業的茅台,這幾天出現了大幅的回撤,因為年底,機構開始鎖定利潤,這個風險一定要注意,像創業板,有的當天就跌了10%以上。
科技股的晶元股,最近因為國家嚴查相關晶元企業騙補貼,立項目事情。再加上科技股,有些還屬於高位,沒有調整到位,需有一個補跌的需要,因此注意科技股尤其是科技股中的晶元組股繼續下跌的風險。
⑦ 2021上汽集團股票年底沒漲春節股價為何還暴跌
這兩者之間沒有必然聯系的
⑧ 為什麼過年股票都大跌
春節前股市大跌的原因如下:
1、節前因需要備貨等原因需要大量資金,故投資者會大量賣出股票導致股票下跌;
2、金融市場上往往有很多消息都會在假期公布,因消息的不確定性,也會導致投資者避險賣出;
3、節前漲幅過大,投資者集體止盈導致股市下跌。
拓展資料:
股市一般指股票市場。股票市場是已經發行的股票轉讓、買賣和流通的場所,包括交易所市場和場外交易市場兩大類別。由於它是建立在發行市場基礎上的,因此又稱作二級市場。股票市場的結構和交易活動比發行市場(一級市場)更為復雜,其作用和影響力也更大。
股票市場一般分為股票發行市場和股票交易市場兩部分。兩個市場既有區別又有聯系。
一、發行市場
又稱一級市場或初級市場。股票發行是發行公司自己或通過證券承銷商(信託投資公司或證券公司)向投資者推銷新發行股票的活動。股票發行大多無固定的場所,而在證券商品櫃台上或通過交易網路進行。發行市場的交易規模反映一國資本形成的規模。股票發行目的:
一是為新設立的公司籌措資金;二是為已有的公司擴充資本。
發行方式有兩種:
1、由新建企業自己發行,或要求投資公司、信託公司以及其他承銷商給予適當協助;
2、由證券承銷商承包發售。兩種方式各有利弊,前者發行費用較低,但籌資時間較長。後者籌資時間較短,但費用較高,需要付給投資公司、信託公司或承銷商一定的手續費。
二、交易市場
又稱二級市場或流通市場,包括:
1、證券交易所市場,是專門經營股票、債券交易的有組織的市場,根據規定只有交易所的會員、經紀人、證券商才有資格進入交易大廳從事交易。進入交易的股票必須是在證券交易所登記並獲准上市的股票。
2、場外交易市場,又稱證券商櫃台市場或店頭市場。主要交易對象是未在交易所上市的股票。店頭市場股票行市價格由交易雙方協商決定。店頭市場都有固定的場所,一般只做即期交易,不做期貨交易。
⑨ 為什麼通常年末股市都會大跌
我國證券市場似乎每到過年的時候,證券市場總會下跌,下面簡單分析年末引起股價下跌的原因:
1、年底資金緊張:
因為銀行、稅務、企業等年底都會進行資金往來結算。以銀行來說,年底結算的時候,不進行貸款發放,所以很多企業資金緊張,工廠運轉就很難,效益不好股價就有可能下跌。
2、我們國家有春節:
春節是我們國家的傳統節日,所以會休市七天,但是外國市場不休市,所以外圍市場動盪就會影響節後的股價走勢。因此很多投資者會賣出手裡的股票,持幣過節。當大多數人賣出股票的時候,股價自然會下跌。
3、年底我們居民總會持幣過節,所以基金客戶就會贖回基金,當基金大額贖回的時候,基金經理就會減持股票,所以基金減持會導致股價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