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利率下行怎麼投資
⑴ 當利率下降時人們會怎樣調整自己的經濟行為
利率作為資金的價格,所受到的決定因素和影響因素非常多,而且非常復雜。也就是說,利率水平的高低和調整,最終是由各種復雜因素的綜合影響所決定的。這幾年我國銀行利率調整步伐十分頻繁,這在許多人看來不可思議,其實是有依據的,那就是利率調整必須尊重客觀經濟規律,並不是誰坐在公室里拍拍腦袋就能推出這種政策來的。利率調整主要應當考慮兩個方面:一是究竟要達到什麼目的?二是調整的依據何在?從利率調整的目的來看,主要是解決以下幾方面的問題:①調節社會資金總供求關系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調高銀行利率有助於吸引閑散資金存入銀行,從而推遲社會消費品購買力的實現,減少社會總需求。與此同時,銀行利率的提高也會增加企業貸款成本,抑制商品銷售,減少企業盈利。所以,當出現社會資金總需求大於總供給引發通貨膨脹時,銀行會採取提高利率來進行干預。調低銀行利率的作用恰恰相反。②優化社會產業結構政府通過對需要扶持、優先發展的行業實行優惠利率政策,能夠很好地從資金面來支持其發展;相反,對需要限制發展的行業或企業,則可以通過適當提高銀行利率的方式來提高其投入成本。兩者相結合,就能很好地調節社會資源,實現產業結構優化配置。③調節貨幣供應量當全社會的貨幣供應量超過需求量時會引發通貨膨脹,導致簡信物價上漲。所以,政府可以通過調整銀行利率來調節貨幣供應量。這主要是通過提高利率來減少信貸規模、減少貨幣投放,來達到壓縮通貨膨脹、穩定物價的目的。④促使企業提高經濟效益銀行通過提高利率水平,會間接地迫使企業不斷加強經濟核算、努力降低利息負擔,這在客觀上提高了企業管理水平,促進了企業和模慧全社會經濟效益的提高。如果企業認識不到這一點,或者根本做不到這一點,一旦整個企業的資金使用效益還夠不上銀行利息,或者貸款到期時無法正常歸還貸款,就可能會被迫關門。⑤調節居民儲蓄銀行通過提高利率水平,可以吸引居民把閑余資金存入銀行,減少社會貨幣總量,抑制通貨膨脹。通過降低利率水平,可以驅使儲蓄從銀行轉入消費領域、促進消費。而在這個過程中,利率的調整就會對居民儲蓄結構產生實質性影響,調節實物購買、股票投資比重。⑥調節國際收支銀行通過調整利率水平,不但會在國內金融市場產生影響,而且還會在國際金融市場產生聯動作用,調節國際收支。具體地說,如果國內利率水平高於國際水平,就會吸引國外資本向國內流動,從而導致國際收入大於國際支出。反之亦然。利率調整的目的,就是要保持國際收支基本平衡,至少是不能大起大落,否則是會影響國家金融安全的。為了達到上述目的,利率調整必須在眾多復雜關系中考慮以下主要因素:①社會平均利潤率馬克思認為,利息是利潤的一部分。所以銀行在調整利率時,必然會關注社會平均利潤率的高低,既不會因為少數企業的利潤率偏低就降低利率,也不會因為少數企業的利潤率偏高而提高利率。總的來說,社會平均利潤率越高,利率水平也會相應提高,否則就無法正確反映利率的杠桿作用;社會平均利潤率越低,利率水平也要相應降低,否則大多數企業會承受不了這樣的高利率水平。利率水平最高不可能高於社會平均利潤率,但最低也不能低於零。②資金供應狀況利率水平的調整必須參考整個社會資金面供應情況。利率作為資本的價格,與普通商品一樣,它的價格調整必定會受到貨幣供求狀況影響。市場經濟越成熟,資金供應狀況對利率調整的影響作用就越大,利率調整對資金供應狀況的調節作用也就越大。總的來看,當資金供應不足時利率水平會上升,當資金供大於求時利率水平會下降。一方面,資金供應狀況會促使銀行調整利率;另一方面,利率水平的調整也會改善資金供應狀況,兩者是相輔相成的。在社會平均利潤率一定的時候,利率的調整實際上就是把社會平均利潤重新劃分為利息、企業利潤兩部分,而這個比率應當尊重借貸資本供求雙方的競爭性關攔碼輪系。在我國,由於整個社會的資金資源比較缺乏,所以在調整利率水平時尤其重視資金供求狀況,這也是我國既沒有放開利率水平,也不能完全根據資金供應狀況調整利率水平的主要原因。③國家經濟政策利率水平是國家經濟政策干預社會經濟生活的重要方面。國家經濟政策尤其是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與銀行利率政策的方向是相一致的、效應也是一致的。例如,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我國長期實行低利率政策,目的是為了穩定物價、穩定市場。1978年改革開放後在一些部門、企業率先實行差別利率,這又體現了國家政策的引導、限制目的。毫無疑問,國家在某個時期內制定的經濟發展戰略、速度、方向,都會客觀決定資金需求狀況、資金流向。可以想見,我國今後相當長的一個時期內,都會把利率控制在一個較低水平上,並對不同行業實行差別利率政策。④銀行成本上面已經提到,利率包括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兩類。貸款利率與存款利率的差額大小,直接決定了銀行盈利水平高低。所以在調整利率水平時,會必然考慮銀行成本高低,看銀行是否承受得了。銀行發放貸款所取得的利息收入,只有完全彌補吸收存款需要支付的利息和其他業務費用,並且在此基礎上有盈餘,銀行的運轉才能正常進行下去,銀行開展業務才有積極性。所以,銀行貸款利率必然會高於存款利率,兩者之間需要一個合理的利差。尤其是在我國,銀行盈利主要靠利息收入,這一點更重要。⑤物價水平一般認為,銀行存款利率必須高於通貨膨脹率,否則人們把錢存在銀行里不但不會增值,而且還會遭受本金損失,這樣就會促使儲戶提取存款、搶購商品了。銀行貸款利率要高於存款利率,所以更應該高於通貨膨脹率。如果貸款利率低於通貨膨脹率,那麼銀行就會遭受本金損失,發放出去的貸款越多虧損越大,正常業務難以為繼。相反,貸款企業卻可以因此減輕債務負擔,並且從貸款利率與通貨膨脹率之差中獲得額外收益,誘導企業千方百計擴大貸款數額,從而加劇資金供應緊張局面。⑥國際利率水平銀行利率調整還必須考慮國際利率水平高低。如果國內的銀行利率高於國際水平,國外資本就會大量湧入,導致銀行體系流動性增強,銀行利率下降;相反,如果國內銀行利率低於國際水平,資本就會流至國外,減少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促使銀行利率上升。市場利率化程度越高,上述因素所起作用就越大。金融學點睛利率調整主要應尊重價值規律要求。
⑵ 在通貨緊縮環境下,普通人該如何理財呢
在大蕭條中,普通人很難過好,關鍵是怎麼渡過蕭條。
1、趁著真正的蕭條還沒來,千寬悄萬不要試圖去撈所謂康波的底,保存現金,當然得是穩定或者有前景的現金,人民幣和美元都不錯。
2、保存些現金,有什麼掙錢的工作,掙點錢,充實現金,給自己和家庭一個還算體面的生活。
3、在這個期間,如果沒有掙錢機會,千萬不要氣餒,也不好自暴自棄,去學習。只要不是世界大戰,蕭條不會持續太長時間。你學的知識,蕭條結束之後能派得上用處。
4、慎裂渣鍛煉身體,延長壽命。普通人最大的財富其實就是自己, 健康 是對抗通縮的基礎,身體 健康 也屬於對自己的一種投資,司馬懿的成功很大部分的功勞要歸功於他的身體,所以,我們在創造價值財富的同時,要好好鍛煉自己,保持 健康 的生活作息。
通貨緊縮的後果:
一、導致 社會 總投資減少,一方面,通貨緊縮會使實際利率提高, 社會 投資的實際成本上升,會導致投資下降。另一方面,由於預期價格下降,投資預期收益的減少,也會使企業投資意願下降;
二、減少消費需求,在通貨緊縮過程中,物價下跌使貨幣實際購買力不斷提高,人們會盡可能地推遲支付,導致消費支出的延遲和消費規模的減小;
三、影響 社會 收入再分配,通貨緊縮會使政府的收人向企業和個人轉移,主要是通過降低所得稅實現的;會使企業在價格下降中受到損失;會使工人的實際工資增加;會形成有利於債權人而不利於債務人的資金再分配。
通俗一點就是:通貨緊縮意味著,人們對於未來有悲觀的預期,於是減少自己的消費。而消費的減少,導致生產的相對過剩,於是企業開始減產,開始縮小投資規源念模,開始裁員,這將導致 社會 總產出的減小,GDP縮水。
對於普通人怎麼應對通貨緊縮?
一、努力賺錢,因為通貨緊縮,大家會延遲消費導致消費力不足,企業裁員,賺錢會比之前更困難,但因為錢越來越值錢。所以我們要努力賺錢。既使不能賺到比前更多的錢也應該保證不失業。
二、購買優質資產,就是所謂的抄底。商品價格會越來越便宜,甚至會跌到它的價值之下。很多公司、個人會破產。如果你有一定的現金,可以擇機抄一些便宜的資產,比如你房子。
三、如果你沒有本事努力賺錢,又沒有多少存款。那麼你可以做的就是鍛煉身體,多多學習,熬過寒冬,尋找機會。
借用權力的 游戲 的一句話:
Winter is coming, but no one cares. If you care, you win.
寒冬將至,如果你做好的准備,你就贏了。
通俗理解的話,通縮最大的危害就是經濟下行,人們收入降低,因此不敢花錢消費和投資,那麼萬一通縮來臨,普通人當如何應對?
通貨緊縮並不可怕!
真正出現通縮的話,CPI會變成負值,這樣一來,百姓的思路就要跟現在有所變化
通脹下,銀行存款利率再高,若CPI高居不下,也可能存款變成負利率,而通縮下,銀行存款利率再低,若CPI為負,存款也依然在增值。
簡而言之,通脹下人們的感覺是「錢不值錢」,通縮下是反過來,「錢更值錢」,不過由於通縮伴隨著經濟下行,人們的收入也可能降低,因為百姓會更加不敢花錢消費和投資,這種情況下,最重要的是保證存量資產的安全性,首先保值,不要一開始就想升值
「坦率的講,若真正通縮來臨的話,經濟下行,覆巢之下焉有完卵?」因此,萬一通縮來臨,投資者在觀念上要首選安全保值,那是最好的理財方式或許是創業,投資自己,除此以外銀行理財相對安全。
過去十幾年的房價上漲過程中,有一定的原因就是隨著經濟的高速發展必定伴隨著通貨膨脹,而房價上漲也是通貨膨脹的產物,普通人想要應對通貨膨脹首先要跟蹤和把握通貨膨脹率,一般來說可以用居民消費指數的漲幅大小來近似當做通貨膨脹率,也就是CPI數據。
從2020年1月份的CPI數據來看,CPI指數同比增長5.4%,也就是說物價相對於去年上漲了5.4%。可以把這個指標當做通貨膨脹率。
我們普通人要做的就是努力學習工作技能,好好工作,努力賺錢。因為無論是通過緊嗦還是通脹,跟我們都沒太大關系,影響大的是那些百萬以上身家的人!
最近,經濟大蕭條成為一個越來越火的 社會 話題,過多的糾結於會不會發生經濟大蕭條、或者如何宏觀上應對經濟大蕭條,對我們而言,其實並沒有太多意義。
無論發生什麼,世界終將繼續前行,作為普通老百姓,我們更多的是要考慮個人和家庭的風險,如果發生經濟大蕭條,我們該怎麼辦。
市場周期,大漲之後必有大跌,大跌之後必有大漲。股市如海,永遠都是潮起又潮落。
所以,我們可以明白一點,就是經濟大蕭條總會過去,但也需要一定的時間。
我們要做的,就是如何在這段時間里,撐過去。
等待,不該是白白的等待,就像我在一些文章里看到的 ——「我感覺自己這兩月什麼都沒做,就過去了。」 這就是白白的等待,被動的等待,它產生不了任何的價值。
等待,應該是主動的等待,它應該是能夠幫你積攢能量的。 只有這樣,當一切都回歸正常後,你才能夠厚積薄發。
一旦發生大蕭條,一定要保住工作,哪怕是再平常再辛苦的工作,有工作就有收入,有收入就有希望。
在當前的經濟形勢下,我認為說通貨緊縮日益嚴峻是不太正確的,當前 社會 通脹其實是一直並且持續存在的。 如果說通貨緊縮,大概縮的只有我們的錢包了。。。尤其是當下因為疫情的影響,後疫情時代,普通人更難熬一些。作為普通人,我們如何應對當下的經濟危機呢?給出幾點建議。
第一:不要輕易加杠桿。 因為經濟似乎越來越艱難,現在各種消費貸層出不窮,利息也都低的讓人忍不住蠢蠢欲動。但是一定要記著不要輕易加杠桿,包括信用卡、花唄、借唄等等一切促使人超前花費的,一定要衡量自己的能力在進行消費。加杠桿投資風險更高的項目,更是不可取,
第二:有能力的情況就配置硬資產,以抵禦風險。 比如一線城市或者重點城市的房產,依然是目前最能抵禦風險的資產。可以適當購買黃金已經黃金ETF等,也能在經濟衰退時獲得不錯的收益,至少可以保值資產。其他的比如定投滬深300,做龍頭企業的股東,也是能夠抵禦風險的一個方法。
第三: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 這也是最重要的一方面,在當下的情況下,有一份穩定的工作,你就能勝過絕大多數人,如果這份工作還能有所提升,那你就是鳳毛麟角的優秀人才。愛工作可能是疫情教會我們最重要的事情,好好地對待工作,工作必將同樣的結果回報與你。在這個過程中要不斷學習提升個人的能力,能力才是個人最好的資產,也是能夠持續帶來高收益的資產,千萬不要停止提升自己!
對於普通人而言,做好我們眼下能做的事,腳踏實地,不要眼高手低,有房住,有飯吃,身體 健康 ,家庭和諧,就能應對所有困難。與君共勉!
首先 ,多准備一些流動性資金,這個資金可以用來購買貨幣基金,國債逆回購等流動性強的理財產品。 其次 ,利用一些時間,多多提升自己的知識和能力,找兩份副業,狡兔三窟。 再其次 ,生活上,不用太在意,該怎麼過怎麼過,活著不易,基礎的消費還是要大方點的,要多想怎麼賺錢。 最後 ,相信我們的祖國,一定有方式方法應對目前的經濟環境,我們的祖國就是在這樣的環境甚至更加惡劣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這些都不叫事,我們的祖國會越來越強大的,放心!
長期以來,通貨緊縮的危害往往被人們輕視,並認為它遠遠小於通貨膨脹對經濟的威脅。然而,通貨緊縮的 歷史 教訓和全球性通貨緊縮的嚴峻現實迫使人們認識到,通貨緊縮與通貨膨脹一樣,會對經濟發展造成嚴重危害。而且,政策制定者很難防止通貨緊縮的發生,或使通貨緊縮趨勢逆轉。
1.加速經濟衰退通貨緊縮導致的經濟衰退表現在三方面:
一是物價的持續、普遍下9跌使得企業產品價格下跌,企業利潤減少甚至虧損,這將嚴重打擊生產者的積極性,使生產者減少生產甚至停產,結果 社會 的經濟增長受到抑制。
二是物價的持續、普遍下跌使實際利率升高,這將有利於債權人而損害債務人的利益。而 社會 上的債務人大多是生產者和投資者,債務負擔的加重無疑會影響他們的生產與投資活動,從而對經濟增長帶來負面影響。
三是物價下跌引起的企業利潤減少和生產積極性降低,將使失業率上升,實際就業率低於充分就業率,實際經濟增長低於自然增長。
2.導致 社會 財富縮水
3.分配負面效應顯現
4.可能引發銀行危機 與通貨膨脹相反,通貨緊縮有利於債權人而有損於債務人。通貨緊縮使貨幣越來越昂貴,這實際上加重了借款人的債務負擔,使借款人無力償還貸款,從而導致銀行形成大量不良資產,甚至使銀行倒閉,金融體系崩潰。因此,許多經濟學家指出:「貨幣升值是引起一個國家所有經濟問題的共同原因。」
勤勞節儉,忍待時機,積累才學,逢時而發。
⑶ 全球利率下行,在低利率時代,一般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國泰元鑫資產分析認為,低利率環境和持續的資金流入利好權益資產的估值上行,增配權益資產是大勢所趨。權益類投資品種主要分為主動管理型基金和被動指數型基金。主動管理型基金主要是看基金經理本人的投資能力,如果配置是出於對基金經理本人能力的信任,不建議追逐短期業績表現好的基金經理,因為歷史統計看短期業績表現難以在較長時間持續。被動指數型產品以ETF為代表。如果沒有特定的行業偏好可以選擇滬深300指數基金或者中證500指數基金,獲得指數增長的收益,亦可以選擇特定成長性的行業指數基金,如晶元ETF(512760)、軍工ETF(512660)等。在此基礎上,可以選擇指數增強型基金產品,指數增長型基金的特點是,在上漲時獲得的收益高於指數,下跌時一定程度上抵消部分下跌損失。
⑷ 銀行降息該如何理財
保險
買傳統型養老保險較為合適
銀行利率一降再降,負利率時代已經到了。對於保險公司來說是嚴冬,因為保險資金很大一部分屬大額存款,與銀行利率關系密切。負利率時代,購買保險是否恰逢其時?
利率下調對於萬能險的影響最為明顯,現在有些地區已經叫停萬能險銷售就是明證。在當前銀行利率(一年期存款利率2.25%)低於萬能險預定利率上限2.5%,加大了保險資金的利差損,保險公司已經感受到很大壓力。專家認為,之前保險公司結算利率越高、產品銷售量越大,背負的壓力就越重。若保險公司長期出現嚴重的利差損,很有可能會出現萬能險為零收益。可見,目前購買萬能險並不是好時機。
據專業人士介紹,如果僅從當前收益的穩定性來看,買傳統型的養老保險較為合適。不論銀行利率上下浮動,這一產品的收益是固定的,而且收益是保險公司已經承諾下的,所簽合同作為合約。例如,某人買繳費期為十年的養老險,到一定退休年齡,保險公司會一次性支付一筆養老金或每月足額領取,直到合同約定的時限為止。養老金的領取一般不會受銀行利率變化的影響。由此看來,如果長期處於低利率或負利率時代,買這樣的保險產品較為劃算。不過,專家指出,利率會隨時根據動態經濟狀況做出調整,不會長期保持在某一個點位。
另外,在長期低利率時代,購買分紅險也較為劃算。業內人士表示,分紅險都有2%-2.5%的保底收益,這一收益與當前一年期銀行利率相當,而且投保人還可以參與公司的經營分紅。
投連險存在多個投資賬戶,收益並不單純受銀行利率的影響。專家指出,投連險本身的性質決定,它是一個中長期投資產品,與股市、債市和貨幣市場聯系比較緊。真正的收益是在低谷的時候進倉,才能在利好的時候增大收益。不過投保人一定要結合自己的投資偏好和對市場的信心。
除了短期消費險外,絕大多數保險都是中長期的家庭財務規劃和風險保障規劃,一定要根據個人與家庭的風險信號與收入能力進行考量。專家認為,保險理財規劃一般都是10年、20年的規劃,在這么長時間內,肯定會受包括銀行利率在內各種經濟因素影響。不能僅憑利率變動來決定是否買保險,要把它當做生活的必需品來看待。
商報記者 崔啟斌
基金
貨幣型基金價值凸顯
隨著央行再度降息,很多基金投資者更加關注降息究竟對手中的基金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摩根士丹利華鑫基金公司認為,降息後,相對於活期儲蓄利率的下降,貨幣市場基金的收益不斷凸顯出來。另外,機構套利投資規模縮減,有利於貨幣基金的長期穩定收益。數據顯示,貨幣市場基金規模從去年的1110億元,增長到近期1631億元左右,流動性贖回風險經過2006-2007年集中釋放後,規模趨於穩定。因此,貨幣市場基金受益於降息周期,在保證了高流動性的同時,投資收益得到較大提升。
在政策利好和基本面博弈過程中,明年債市出現轉折的概率較小。信誠基金分析,一方面來自宏觀政策的降息預期對債市構成支撐,未來收益率下行空間仍存;另一方面,持續釋放的流動性在宏觀基本面沒有好轉的情形下,可投資的機會並不多,出於避險的考慮,債市將是眾多資金的惟一選擇。而考慮近期國務院出台的「金融三十條」提出推動銀行進入交易所國債市場,未來債券市場資金面將十分充裕,2009年債市依然會面臨不錯的投資機會。
華商收益增強債券型基金擬任基金經理毛水榮認為,百日內的連續5次降息,累積幅度已經比較明顯,累積效應會逐步體現。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所營造的低利率環境,使得債券資產的收益空間上升,也為明年大規模發行國債以及其他債券品種做出了鋪墊。債券品種的豐富和債券市場規模的擴大,都為明年的債券型基金投資創造了良好的氛圍和條件。
股票型基金方面,中郵創業基金公司指出,昨日市場做出的反應將本次降息作為短期利好出盡來對待。其原因主要是目前市場處於短期估值的合理位置,前期投資拉動收益行業的炒作正好告一段落,而經濟刺激效果有待時間觀察的前景不明確時期,市場確實有回調整固的需要。
專家表示,降息對於基金整體來說是件好事,如果從投資角度看,目前債券型基金是最直接受益的 ,而且現在債市走勢相對於貨幣市場和股市更為樂觀一些,債券型基金可以作為投資者的首選。對於更加穩健的投資者,貨幣型基金則是最佳選擇。而股票型基金是風險與收益同在的投資品種,投資者應對此有所了解,一定要仔細分析後再做投資抉擇。商報記者 王磊
銀行
可適當配置銀信理財產品
央行的每一次降息,都使銀行理財產品收益率迅速縮水。本次降息後,記者從多家銀行渠道了解到,目前投資者想購買銀行自主研發的理財產品,已經比較困難了。一方面銀行能夠抵禦降息風險的產品越來越少;另一方面,銀行代銷的貨幣型基金收益突出,如果客戶確實急需理財,銀行寧願將銷售平台讓給基金。
「此次利率調整幅度不是很大,對百姓儲蓄收益影響比較小。如果選擇一款短期掛鉤央票和債券的理財產品,很可能產品收益率還沒有銀行儲蓄劃算呢。」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建設銀行某支行理財經理這樣表示。據她介紹,目前銀行自主研發的3個月理財產品到期收益率僅為1.5%,低於新調整後3個月定期存款利率1.71%;而6個月理財產品收益率也僅為1.7%,低於新調整後半年期存款利率1.98%。如果客戶用1萬元投資6個月期產品,到期後收益170元,1萬元存6個月得到利息為198元,相比之下,選擇理財產品的客戶少賺28元。
對此,有部分銀行理財經理表示,客戶可以適當配置銀信類理財產品。「1年期銀信理財產品收益率為4.02%,在目前銀行理財產品中也不算低了。」招商銀行某理財經理這樣介紹一款銀信產品。而據記者發現,截至目前還在售的銀行理財產品,預期收益率全部縮水,從原來最高20%下降至最高5%,僅為最新存款利率的2倍多。但相對其他產品而言,銀信產品的收益率仍處在較高的位置。
「但投資者要注意的是,此款產品年底前就結束發行,4.02%屬於浮動利率。如果明年央行繼續降息,收益率也要隨著一起降。但如果明年央行加息了,這個收益率不會跟著漲。」該人士補充道。
「如果真有一筆閑錢想理財,我建議客戶在銀行理財櫃台上購買一些貨幣型基金。現在很多貨幣型基金年收益率能夠達到9%,我們很多銀行員工都申購了。」某銀行理財經理這樣表示,而這樣的投資建議記者在調查中已多次聽到。
另據記者了解,很多銀行正在代銷的貨幣型基金收益率的確偏高。其中某銀行代銷的海富通貨幣基金B今年以來年化收益率達3.8%, 其中11月份年化收益率高達7.46%;而嘉實貨幣今年以來年化收益率達3.76%,其中11月份年化收益率高達7.19%,收益率均位居貨幣基金前列,高於3年期定期存款利率。
商報記者 崔呂萍
國債
可關注記賬式國債
國債曾經具有很好的群眾美譽度,因為其利息較銀行存款更高、無風險,而且不交利息稅。特別是一些中老年投資者更喜愛投資穩健的國債。由於前兩年基金銷售的火爆,讓國債投資漸趨冷落。目前,股市的持續大跌,讓基金持有者產生了巨額虧損。不少投資者現在深切感受到,無風險的長期投資,還是國債最好。
一提到買國債,很多人就會想到夜裡三點去銀行排隊的情景,而且還不一定買得上。其實,想買國債不一定要去銀行,證券交易所的國債也是很好的投資品種。
下面說說交易所國債和銀行國債的區別。一般來說,交易所國債也叫記賬式國債,銀行賣的國債叫憑證式國債。記賬式國債的最大優勢就是可以通過交易提前變現。也就是說,如果你哪天突然需要用錢,你可以通過二級市場直接賣出,這樣可以少花很多手續費,真正實現了活期期限定期收益。這一點,憑證式國債很難實現。
除此之外,在降息周期下,記賬式國債還有投機機會。舉個例子,一種面值為100元的國債,票面利率為4%,而當新國債發行時,票面利率降為3%,那麼老國債的交易價格就不再是100元,而是101元,也就是說記賬式國債的新老債券總會實現一個實際收益率的平衡。進一步講,當新國債利率降為2%時,老國債的價格還會漲至102元,這2元的收益,可以看做是降息帶來的附加收益。當然,在升息周期,記賬式國債還會產生浮動的虧損。
所以說,在目前的降息周期,國債投資遠比存款和貨幣基金更具優勢,而記賬式國債的投資機會又明顯好於憑證式國債。
商報記者 周科競
外匯
外幣轉存人民幣更劃算
上周美聯儲史無前例地把美元利率降到0至0.25%區間之後,除農行外,工行、中行、建行三大行紛紛從22日起,不同程度下調了各自的小額外幣存款利率。其中,工行將美元活期利率調至0.05%,一年期定期存款下調至1.25%;港元活期利率下調至0.05%,一年期定期存款為1%。中行和建行的降幅更大,美元活期利率降為0.05%,一年期利率僅剩0.95%,下降幅度達到95%;港元活期利率也降至0.01%,一年期利率則為0.7%。 但有一些股份制銀行的外幣存款利率目前仍保持在相對較高的水平。
在央行22日宣布降息之後,人民幣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變為1.98%,活期存款利率繼續維持在0.36%。相較於中行下調後的美元活期和一年期存款利率而言,差距還是相當大的。據相關規定,小額外幣存款的下限是300萬美元,我們假設有兩條方案:一是存為美元,如果這一利率標准不再下調的話,一年後將獲得2.85萬美元(300×0.95%)的利息收入;二是,以23日的匯價轉存為人民幣,期限也是一年,將獲得40.6萬元人民幣(300×6.8389×1.98%)的利息,以23日的匯價計算,摺合約5.94萬美元。
此外,中國銀行一外匯交易員對記者表示,受實體經濟走軟的影響,國際匯市上美元在超買的情況下,會面臨一個階段性的向下調整,而非美貨幣和黃金也可能繼續下跌,考慮到人民幣將恢復上漲態勢這一因素,那麼以上的兩個方案誰更劃算就一目瞭然了。當然理財師建議還有另外一個選擇,即轉換為同類貨幣的理財產品,因為它們受各國輪番降息的影響較小。
商報記者 黃競儀
房貸
二次置業首選公積金貸款
央行百日內連續5次降息,對於「房奴」來說,無疑是重大利好。5次降息後,5年期以上的貸款基準利率從7.83%降至5.94%,累計下調了1.89個百分點。
由於新的貸款利率一般都是從下一年度的1月1日起開始執行,所以,半個月後,供房者將可享受5次降息的累計幅度。
以50萬元、20年期,採用等額本息還款方式為例,5次降息前,執行的利率為7.83%,月供為4129.46元;明年1月1日起,貸款利率將執行5.94%,月供將降為3564.87元,每月減少564.59元,20年可共節省利息135500.64元。
今年10月27日,央行推出了房貸新政,房貸利率下限從基準利率的0.85倍降至0.7倍,而市民如果能享受到7折優惠利率的話,那麼,房貸利率將降為4.158%,今年9月16日之前,銀行5年期以上房貸的最優惠利率為6.655%,兩相對比,降幅達2.497個百分點,比基準利率的降幅更大。具體來看,50萬元、20年期,等額本息還款的房貸,5次降息前,優惠後月供為3773.93元,總利息為405742.77元;降息後,優惠月供為3072.22元,總利息為237333.26元。兩相對比,月供減少了18.5%,總利息減少了41.5%。
此外,5次降息後,公積金貸款的利率更低了,目前5年期以上為3.87%,5年期以下為3.33%,比降息的商業貸款7折的優惠利率還分別低了0.29%和0.70%。同樣以50萬元、20年期,等額本息還款房貸為例,明年起,公積金貸款的供房者需支付利息218982.6元,月供2995.76元。比選擇優惠利率商業貸款購買第一套房每月可少還76.46元。而同樣條件購買第二套住房的商業貸款,總利息則為396808.45元,月供為3736.7元。由此可見,二次置業時選擇公積金貸款更劃算。
⑸ 銀行紛紛下調存款利率,普通人該怎麼理財
做家庭理財投資的朋友,最近一定關注到,各大行的存款產品利率都有所下降,包含兩年期、三年期等中長期的存款產品,利率普遍下降了0.1%。感覺自己每天的生活成本都再上升,但是自己購買的各種理財產品收益卻再下降,看著自己手裡的錢正在不斷的貶值,很多的人的心裡感覺很不好。那麼面對這種情況我們普通人應當怎麼辦呢?
四、提高自己的個人技能
就再前幾天每年一次的股神巴菲特與股東大會上,有很多投資者問股神:"在現在這個動盪不安的市場里,投資什麼產品才能保持自己財產的穩定升值。"股神的回答是:"投資你自己"。股神的話看似玩笑,但是其中真的蘊含大道。任何的資產投資都不如直接投資你自己得到的回報快,人的財富積累,尤其是第一桶金多半是是靠自己的專業技能賺到的。年輕人由於本身固有的財富就不多,所以更應當考慮的是在自己事業上有所發展,通過升職加薪方式,用勞動收入的增加來增長自己的財富,等到積累到一定階段後再考慮如何理財讓自己生活得更好的問題,千萬不可本末倒置。
投資理財控制好風險是第一課,保證持續的正收益是最重要的。同時要認識到一個人如果沒有一定的財富作為起始的基礎,通過投資理財是不可能達到財富自由的。因此你的本職工作要比你的投資產品更值得珍惜,不斷的提升自己吧!
⑹ 利率下跌時,哪種債券會帶來最高的資本利得
當利率下跌時,搜仿債券價格上漲,債市走牛,買債基大概率賺錢;當利率上漲時,債券價格下跌,債市走熊,買債基大概率虧錢。
所以,債市雖然波動風險較小,但並非沒有波動風險,而影響債市波動的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市場利率」的走勢。隨著過山游去兩年的貨幣寬松、利率下行,目前利率已經來到相對「低位」,繼逗漏銷續下行的空間變小。我們可以看到,5月的LPR以及近期重啟的逆回購利率均沒有再繼續下跌,也反映了央行未來「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的策略。已有分析人士提出貨幣最寬松時點已過,所以我們對於債券以及純債基金的收益率的預期也要適當降低
⑺ 存銀行利率低,買理財風險大,大家都是怎麼理財的
中國的p2p 2019年全面暴雷,2020年國家全部取締,買理財公司的理財產品是不可行的。現在銀行也不靠譜,你可以把錢分幾份,一個銀行不能存超過50萬,一旦銀行倒閉,只能賠付50萬,所以,想買理財產品,可以到六大行,買他們銀行自己的理財產品,短期投資,收益保本的那種,會相對安全一些。
⑻ 低利率時代,資產如何保值增值
9月份CPI同比上漲1.6%,幾經降息後的一年期存款基準利率僅為1.5%,低利率時代如何給財富保值增值?專家建議,重點是在短、中、長期三類投資上取得平衡,在特定時期合理配置外幣資產也是必要做法。
廣發銀行個人銀行部財富管理與私人銀行中心總經理姚永平表示:「當前家庭財富管理核心就是趨利避害,平衡短、中、長期資產配置。」,短期資產一般用於一年內的生活開支,建議投資流動性好、收益穩定的產品,如一年內銀行短期理財、銀行貴金屬交易平台等。
1年至3年的中期投資是資產保值增值的主力。低利率背景下,債券型及股票型基金、量化對沖基金等權益類產品都比較適合,可以採取定投策略累計份額。3年以上長期資產一般用於轉移風險,保險產品為典型代表。在買基金時可購買股票型和貨幣型基金,根據股市行情隨時調整,這樣風險收益會大大提升
在某些特定時期,個人投資者資產配置中合理利用外幣資產來對沖匯率風險是資產保值的一個必要做法。除了投資強勢貨幣國家的資產外,也可以選擇與境外資產掛鉤的理財產品,例如掛鉤外幣匯率或者海外股市指數的結構性理財產品,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基金產品等。
據了解,今年以來,隨著美元不斷走強,不少投資者開始積極投資海外資產。不過,專家表示,這塊資產配置比例不宜太高,10%左右比較合適。其中,通過合格境內機構投資者購買在香港發行的中國企業債券是較為推薦的方式,不僅可以規避匯率風險,而且收益較好,可以支持並共享中國優秀企業的發展成果~
⑼ 現在銀行利率下調,應該怎樣進行理財呢
銀行利率自律機制召開了一次會議,這次會議明確對銀行存款定價進行變更,從原來的基準利率加百分比變成基準利率加基點。除了定價模式變化之外,利率自律系制還對各大銀行存款上限進行了調整,大部分銀行存款上限都有了較大幅度的下降。
而這個自律公約是從2021年6月21日開始正式實施的,所以從6月21日之後,大部分銀行都下調了利率,比如有些銀行原來的大額存單存款利率是3.98%,現在已經下降到3.8%左右,原來普通定期存款大概是3.8%的利率,現在下降到了3.5%左右。
剩餘的資金大家可以適當的購買一些銀行理財產品,股票以及基金,但是在購買基金以及股票的時候,大家不能盲目的去投資,在選擇買哪一隻資金哪一隻股票之前,一定要做基本的工作,對這些基金股票的歷史業績表現,以及標的物本身的性質做一個深入的研究,然後選擇那些行業成長性好,企業成長空間比較大,而且歷史業績相對比較好的標的物進行投資。
在選擇好的投資標的物之後,等到這些股票或者基金在低位的時候買入,然後給自己設定一個預期收益率,比如未來三年之內要達到20%的收益率,如果在這期限之內股票或者基金收益率達到自己的目的了,那要毫不猶豫地把它賣出去,只有這樣堅持長期投資,不貪婪不害怕,大家才有可能獲得一定的收益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