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階段我國貨幣操作是什麼
① 我國現行的貨幣制度
現行的貨幣流通制度的內容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實行紙幣流通側度.人民幣是惟·法定通貨
《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銀行法》對人民幣作了如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而且「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刷、發許代幣琪券.以代稗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我國的貨幣制度
2.人民幣的單位、主幣和輔幣
人民幣的主幣單位為「元.,輔幣單位是.角』、.分一。它們之間的兌換比例是: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
3.人民幣的發行和流通
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印明、統一發行。中國人民銀行是04家惟一的貨幣發行機關,並在全國范圍內實行統一的貨幣管理。我國的貨幣制度
4我國的外匯儲備
外匯儲備包括黃金、外幣匯票和本票、外國有價證券以及國外短期存歌等。它是國家經濟後備的一種形式.主要用於保持國際收支平衡.有時也用於急需商品的進口。我國的外匯儲備由中國人民銀行集中掌握.統一份理。我國的貨幣制度
5,人民幣的對外關系
我國人民幣仍是非完全自由兌換貨幣。可自由兌換貨幣是指持有者可以自由將其兌換為另一老兄種貨幣,政府不對這種兌換設宜任何限制。人民幣的兌換目前是受到限制的。從某種憊義上說.這可以使我國經濟免受或少受外國經濟的影響.有利於我國經濟的獨立發展。但是隨著我國對外經拆含或濟關系的發展.這種狀況已越來越不適應日益緊密聯系的世界經濟發展的要求.而且旅伍我國在與周邊因家進行貿易時已突破了人民幣不可兌換的限制.由於人民幣幣值較毯定.人民幣已經在不同程度上被周邊國家所接受。我國從2001年12月11日起正式成為世界貿易組織(WTO)成員國.隨著金融改革開放的推進.人民幣成為可自由兌換貨幣將是我國金融體制改革的重要目標之一。我國的貨幣制度
② 貨幣政策三大工具
1.存款准備金
存款准備金是指限制金融機構信貸擴張和保證客戶提取存款和資金清算需要而准備的資金。法定存款准備金率,是金融機構按規定向中央銀行繳納的存款准備金占其存款的總額的比率。
2.公開市場業務
公開市場,是指各種有價證券自由成交,自由議價,其交易量和價格都必須公開顯示的市場。公開市場業務,是指中央銀行利用在公開市場上買賣有價證券的辦法來調節信用規模、貸幣供應量和利率以實現其金融控制和調節的活動,是貨幣政策的最重要的工具。
3.再貼現
貼現,是票據持票人在票據到期之前,為獲取現款而向銀行貼付一定利息的票據轉讓。再貼現,是商業銀行或其他金融機構將貼現所獲得的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作的票據轉讓。
拓展資料:
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為達到貨幣政策目標而採取的手段。根據《中國人民銀行法》第三條規定,中國貨幣政策最終目標為「保持貨幣幣值的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的增長。」 貨幣政策工具分為一般性工具和選擇性工具。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和再貼現;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包括貸款規模控制、特種存款、對金融企業窗口指導等。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多屬於間接調控工具,選擇性貨幣政策工具多屬於直接調控工具。
在過去較長時期內,中國貨幣政策以直接調控為主,即採取信貸規模、現金計劃等工具。1998年以後,取消了貸款規模控制,主要採取間接貨幣政策工具調控貨幣供應總量。現階段,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常備借貸便利、利率政策、匯率政策、道義勸告和窗口指導等。
貨幣政策概述
為實現其最終目標有一個傳導機制,並有一個時間過程,一般是: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操作目標——中介目標——最終目標。也就是中央銀行通過貨幣政策工具的運作,影響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的活動,進而影響貨幣供應量,最終影響國民經濟宏觀經濟指標。
中國貨幣政策的操作指標主要監控基礎貨幣、銀行的超額儲備率和銀行間同業拆借市場利率、銀行間債券市場的回購利率;中介指標主要監測貨幣供應量和以商業銀行貸款總量、貨幣市場交易量為代表的信用總量。
中國的貨幣政策工具主要有公開市場操作、存款准備金、再貸款與再貼現、利率政策、匯率政策、窗口指導、短期流動性調節工具(SLO)、中期借貸便利(MLF)等。2013年11月6日央行網站新增「常備借貸便利(SLF)」欄目,並正式發布常備借貸便利開展情況,標志著這一新的貨幣政策工具的正式使用。
③ 我國現在實行的是什麼貨幣政策財政政策呀
我國現在實行的是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
穩健的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是以比較平穩的貨幣供應量增長來實現穩健的貨幣政策操作的。
積極的財政政策就是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即增加政府支出來擴大社會總需求. 包括增加政府購買、增加政府轉移支付、降低稅率。
堅持相對寬松的財政政策,主要為支持供給側改革與經濟增長。而貨幣政策以幣值穩定為目標,正確處理防範金融風險與支持經濟增長的關系,在提高貸款質量的前提下,保持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可支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
拓展資料:
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國人民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三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
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准則。它是客觀存在的財政分配關系在國家意志上的反映。
在現代商品經濟條件下,財政政策又是國家干預經濟,實現宏觀經濟目標的工具。一切剝削階級國家的財政政策都是為著維護其超經濟的剝削關系。當其統治者處於上升時期時,往往能夠在一定程度上順應歷史發展潮流,採取較為適合生產力發展的財政政策。但隨著各種社會矛盾的激化,財政政策會變得越來越不能適應生產力發展的要求,從而阻礙社會經濟的發展。
網路_貨幣政策網路_財政政策
④ 評價我國的當前貨幣政策
我國目前採取的是積極或者寬松的貨幣政策,新增貸款數量較大,基本滿足了當前企業運轉的需要,貨幣政策是基本恰當的。但資金周轉率低,需要不停增加大貨幣供應量,長此以往,有通貨膨脹之虞。
1、具有中國特色的穩健的貨幣政策是1998年以後逐漸形成的。
所謂穩健的貨幣政策,其含義是指:以幣值穩定為目標,正確處理防範金融風險與支持經濟增長的關系,在提高貸款質量的前提下,保持貨幣供應量適度增長,支持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健康發展。穩健的貨幣政策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提法,它講的是制定貨幣政策的指導思想和方針,它不同於經濟學教科書關於貨幣政策操作層面的提法(如「寬松的」、「中性的」或「緊縮的」貨幣政策)。穩健的貨幣政策與穩定幣值目標相聯系,它包含既防止通貨緊縮又防止通貨膨脹兩方面的要求,它不妨礙根據經濟形勢需要對貨幣政策實行或擴張、或緊縮的操作。
2、中央提出穩健貨幣政策的背景主要有這樣幾方面:
一是經過90年代初的房地產和開發區熱,到1997、1998年,部分中小金融機構的風險問題已相當突出,當時中國政府和中國人民銀行面臨化解金融風險和防範出現新的更嚴重金融風險的重要任務;二是當時盡管社會總需求不足的矛盾已經暴露,但是最突出的還是結構性問題,實際有效貸款需求不足;三是由於過去我們長期實行以銀行間接融資為主的金融體制,企業高負債經營,自有資金比例很低,再繼續大幅度增加貸款,不良貸款問題會更加突出;
四是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本身包括了對貨幣政策的運用,財政增發國債,銀行參與購買,其本身就包含了運用貨幣政策支持經濟增長的內容。
3、1998年以來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一是貨幣信貸總量平穩增長。1998~2001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幅基本控制在14%~15%之間,與過去一些年代貨幣和信貸大起大落相比,近幾年我們終於把貨幣信貸的增長調控得比較平穩了。二是信貸結構有了大幅度的調整。在一系列信貸政策的推動下,個人住房貸款、基礎設施貸款和農業貸款比重大幅度上升,在當年貸款新增額中上述三項貸款大體佔七成,信貸結構的這種調整有力促進了國民經濟結構的調整。三是保持了國內金融穩定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 1997年部分中小金融機構開始出現支付問題,近幾年利用通貨緊縮時機增加再貸款,幫助地方政府關閉了部分中小金融機構,保持了金融穩定和社會穩定。人民幣匯率穩定不僅對亞洲經濟和世界經濟作出了貢獻,也符合我國國家利益,這幾年國際收支平衡,國家外匯儲備持續增加。四是基本實現了貨幣政策由直接調控向間接調控的轉變。1998年1月1日取消貸款限額控制後的這幾年,公開市場操作實際成為貨幣政策日常操作的主要工具。
實行穩健的貨幣政策這幾年來,國民經濟成功實現了低通脹、高增長,國內生產總值每年增長基本保持在 7%~8%,物價基本控制在零上下波動。雖然我們現在還不能精確估計經濟的低通脹、高增長,貨幣政策在其中究竟起了多大作用,但是,這幾年經濟的持續快速增長和物價的持續平穩,的確是與貨幣和信貸的持續平穩增長同時出現的。回顧建國以來(包括改革開放以來)的歷史,我國經濟多次出現過較大幅度的波動,雖然每次原因都比較復雜,但每次經濟波動都同時伴隨著貨幣信貸的大幅度波動,貨幣信貸的大幅度波動無疑是經濟大幅度波動的重要條件。近幾年,貫徹穩健貨幣政策方針,我們堅定地將保持貨幣信貸平穩增長作為重要目標,在具體操作上,作出了巨大的努力。
⑤ 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分別是什麼
主要以實現以下中介目標和操作目標:
1、保持適度的流液模動性:通過控制貨幣供應量,保持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合理充裕,促進經濟的資金流動。
2、控制通貨膨脹:通過調控貨幣信貸規模和價格水平,控制通貨膨脹,保障貨幣的穩定與購買力的穩健。
3、維護金融穩升備定:通過靈活使用貨幣工具,保障金融市場的穩定,預防風險擴散鬧笑緩,維護金融體系的穩定性。
⑥ 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和中介目標分別是
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是基礎貨幣,中介目標是貨幣供應量。根據查詢相關資料信息,現寬枝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是基礎貨幣,中介目標是貨幣供應量。基礎貨幣又稱為高能貨旦巧滾幣,是指具有使貨幣總量成倍擴張或收縮能力模余的貨幣,由中央銀行發行的現金通貨和吸收的金融機構存款構成。
⑦ 目前,我國的貨幣政策是什麼
我們國家的貨幣政策主要是以下三個方面:存款准備金政策、再貼現政策以及公開市場操作,對我們國家經濟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這三大貨幣政策對於我們國家的影響是非常大的,這三個工具是我們國家的中央銀行最常使用到的三個工具,而且也是效果最為明顯的工具。對於我們國家的經濟的調節作用是非常明顯的,而且也受到了全社會的關注。
公開市場業務是最常用到的工具。公開市場業務是我們國家最常使用到的工具,中央銀行在每一次國家的經濟出現問題的時候都會向市場釋放一定的流動性,基本上就是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來釋放流動性的。在市場上的資金量比較大的情況之下,也會通過公開市場業務操作抽取一定的流動性。
通過以上三個方面的分析,我們可以發現貨幣政策工具對我們國家的影響非常大,而且我們國家的每一個行業所受到貨幣的影響都是非常大的。三大貨幣工具就是在影響我們國家貨幣量的基礎之上,對整個國家的經濟進行一定的調節。
⑧ 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是
基礎貨幣——現階段我國貨幣政策的操作目標是(基礎貨幣)。
貨幣政策的操作首要目標是中央銀行運用貨幣政策工具能夠直接影響或控制的目標變裂畝閉量。它介於政策工具和中介目標之間,是貨幣政策工具影響中介目標消極影響的傳導橋梁。通常被採用的操作目標主要裝配有基礎貨幣、存款准備金。
三是支撐商業銀行負債的基礎,商業銀行不持有基礎貨幣,就不能創造信用;
四是在實行准備金制度下,基礎貨幣被整個銀行體系運用的結果,能產生數倍於它自身的量,從來源上看,基礎貨幣是中央銀行通過其資產業務供給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