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美國怎麼樣在全球徵收鑄造貨幣稅

美國怎麼樣在全球徵收鑄造貨幣稅

發布時間: 2023-04-18 20:10:27

『壹』 鑄幣稅是什麼

鑄幣稅,也稱為「貨幣稅」。指發行貨幣的組織或國家,在發行貨幣並吸納等值黃金等財富後,貨幣貶值,使持幣方財富減少,發行方財富增加的經濟現象。這個財富增加方,通常是指政府。財富增加的方法,經常是增發貨幣,當然也有其他方法。

1、狹義定義

由於中央銀行代表國家發行貨幣,鑄幣稅僅僅指中央銀行所獲得並上交中央財政的利潤,亦即中央銀行基礎貨幣創造過程中運作資產負債的利息差減費用,這里的費用包含貨幣發行費和中央銀行履行其職責所必須開支的業務及管理費用。

由於經濟運行對通貨的需求,中央銀行的基礎貨幣將穩定地運行和擴張,運作資產負債的利潤也會不斷地增長,即使貨幣發行額不增長,中央銀行通過對基礎貨幣存量的運作,同樣可以取得收益。

2、廣義定義

鑄幣稅應該是泛指政府從貨幣發行中獲得的收益。這里說的貨幣發行,不是指現金發行,而是廣義的貨幣創造,屬於現代貨幣銀行學和理論經濟學中的范疇。它包括:

1、中央銀行所獲得並上交中央財政的利潤(創造基礎貨幣過程中展開的資產負債利息差減費用)。

2、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在貨幣創造過程中通過購買國債向中央財政提供的資金。購買國債也是商業銀行資產運作的一個主要方式。

3、財政直接發行通貨所獲得的收益。在一些國家如:美國,主幣由聯邦儲備銀行發行,硬幣及10美元以下紙幣等輔幣由財政部發行,輔幣約占貨幣發行總額的10%。我國則由中央銀行統一發行主幣和輔幣。

(1)美國怎麼樣在全球徵收鑄造貨幣稅擴展閱讀

發展歷史

貨幣金融史上,鑄幣稅的涵義經歷了一個逐步演變的過程:

1、實物貨幣時代

在用貝殼等實物當做貨幣的實物貨幣時代,鑄幣稅並不存在。因為貝殼這類東西,不是人們可以任意製造的,它必須通過商品交換才能取得。

2、金屬貨幣時代

(一)金屬貨幣時代早期,貨幣以等值的黃金或白銀鑄造,其本身的價值與它所代表的價值是相等的,鑄幣者得不到額外的差價收入,鑄幣稅實際上就是鑄幣者向購買鑄幣的人收取的費用扣除鑄造成本後的余額(利潤),該利潤歸鑄幣者所有。

鑄幣稅是鑄造貨幣所得到的特殊收益

(二)到了金屬貨幣時代的中後期,貨幣鑄造權已歸屬各國統治者所有。統治者逐漸發現,貨幣本身的實際價值即使低於它的面值,同樣可以按照面值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於是,統治者為謀取造幣的短期利潤,開始降低貨幣的貴金屬含量和成色,超值發行,即所謂的「硬幣削邊」。這時的鑄幣稅實際上就演變成了貨幣面值大於其實際價值的差價收入。這種差價越大,鑄幣稅就越多。

當然,鑄幣稅不是無限的,因為貨幣的鑄造數量要受到貴金屬產量的限制。而且,當貨幣的面值較大地偏離其實際價值、貨幣的鑄造數量過多時,還會造成貨幣貶值,從而迫使鑄幣者提高貨幣的實際價值。

3、信用貨幣制度時代

現代信用貨幣制度下,低成本的紙幣取代了金屬幣,而且,隨著信用貨幣的出現,紙幣也僅占貨幣總量中的一部分,因此,鑄幣稅的內涵發生了更大的變化。

『貳』 美元究竟是如何影響世界經濟的

美元是「貨幣中的貨幣」,由於世界各國均有對美元的需求,美聯儲則成為世界流動性的主要提供者。美聯儲如何決定美元供給和貨幣政策常會對其他國家,尤其是發展中國家的金融穩定造成影響。一是美聯儲利率政策會影響到新興市場經濟的資本流入;二是美聯儲大幅度提高利率水平是導致新興市場經濟貨幣危機和銀行危機的重要的外部原因;三是美聯儲貨幣政策的變化會影響到新興市場經濟的貨幣政策。從具體的國家利益方面,一國的貨幣成為國際貨幣將帶來很多收益,如一是居民將得到更多的便利。由於在國際貿易中美元得到廣泛的使用,因此這給美國的進出口商帶來很大的便利,美元通行世界給美國人帶來的便利也是無法估量的。二是一國的金融機構也將獲得巨大的收益。美國的金融機構將獲得經營美元借貸的業務;以美元計值的金融工具也主要地通過美國的金融機構來經營;更重要的是,盡管其他國家的銀行同樣可以經營美元業務,但是只有美國的銀行才能夠享受到美國政府對金融機構提供的安全網路和特許權利。三是鑄幣稅。美國每年藉助美元霸權向全世界徵收的鑄幣稅達到120億美元。除了外國居民持有的美元可以算做美國的鑄幣稅之外,其他國家的中央銀行和投資者也持有大量美國國債。由於美元的霸權地位,美國可以為其國債支付較低的利率,這種利差也可以算作是鑄幣稅的一部分。四是利用美元霸權,美國可以支付巨大的經常項目赤字,而其它國家卻被迫為揮霍無度的美國居民付帳。五是美國還可以通過過度發行美元向全世界徵收通貨膨脹稅。由於美國政府可以不斷印刷出美元到世界各地采購,勢必造成美元的貶值。但是美元貶值並不會對美元的霸權地位帶來太大的沖擊,因為其壟斷地位的根源上做為交易媒介而不是價值儲藏。這帶來了一種奇特的現象:美國通過美元的貶值,既可以減少其債務,又可以促進其出口。只要美元的霸權地位不改變,不出現貨幣替代的現象,即投資者選擇更穩定的貨幣做為價值儲藏手段,美國政府便會有一種不受限制的沖動超額發行美元。而這些美元發行國的利益,是從全球其它國家攫取的。

『叄』 美國是如何用「美元霸權」收割全世界的,原來是這樣的

1月14日,美國候任總統拜登公布了一項1.9萬億美元的經濟刺激計劃,以重振新冠疫情打擊下的美國經濟。

這項方案可以簡單總結成兩個字,那就是

撒錢!!!

這1.9萬億美元,說多不多,說少不少。

往多點說,我國從改革開放到現在,奮鬥了40多年,外匯儲備也才只有3萬億美元。 美國一下子就印了我國奮斗20多年賺來的外匯儲備。

往少點說,美聯儲在去年的3月-8月印了2.8萬億美元, 兩相對比1.9萬億美元貌似還挺少的。

美國瘋狂印錢已不是什麼秘密了,現在在街上隨便問個人,問到就是美國靠著美元霸權,然後收割全世界財富。

但大概的操作流程卻鮮為人知,今天我就用幽默詼諧的語句來通俗易懂地講解「美元霸權」。

鑄幣稅 指發行貨幣的組織或國家的政府,享有貨幣發行面值減去發行成本後,換取實際經濟資源的利益,從中攫取發行貨幣所產生的特定收益。

舉個例子,美聯儲印一張面額為100的美元,成本只需20美分,那剩下的99.8美元的購買力就是鑄幣稅。

眾所周知,貨幣是交易的媒介,理論上來說,有多少交易就有多少貨幣。美國政府一想,美國人口就那麼多,自己印錢也收不了那麼多鑄幣稅,於是美國便主動前往中東去找沙特。

彼時的中東正在亂燉,有推翻封建王朝的伊朗,有「中東小霸王」以色列......

沙特作為一個封建國家,十分害怕自己的統治被推翻,於是和美國一拍即合, 美國為沙特提供軍事保護,沙特同意石油貿易用美元結算,「石油-美元」體系建立。

其他國家要買石油,就得先有美元。於是大家都拿自家商品跟美國換美元,而美國只需要躺著把印鈔機一開,商品換美元,貨幣霸權就是這樣滴。

「石油-美元」體系對於美國的重要性可想而已。

不過,特朗普在2017年正式承認耶路撒冷為以色列首都,直接讓沙特尷尬地用腳摳出了三室一廳。

沙特:我想反對但又怕挨打,我想贊成但又沒面子,我選擇不說話。

美國作為世界上最大的投資國,在由美國主導的全球產業鏈體系裡,美元是最大的循環資金流。

二戰結束後,美國靠著「馬歇爾計劃」向歐洲援助了大量的美元,造就了西德的繁榮。

朝鮮戰爭時,日本靠著美國的援助以及戰爭訂單實現了經濟的騰飛。

可以說

美元流向哪裡,哪裡就會出現繁榮。

美元離開哪裡,哪裡就會爆發危機。

美國就是在這一個潮汐式的周期中,收割全球財富。

美聯儲通過降息和加息影響著這場潮汐。

當美聯儲降息時,把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減少,資金便會從銀行流出,流向樓市股市或者其他能讓資本增殖的地方。

當美聯儲加息時,把資金存入銀行的收益增加,資金便會從其他地方流入銀行。

上面就是簡單的「美元潮汐」的經濟規律,說了那麼多不來點例子怎麼行?

下面有請受害者之一東南亞登場!

20世紀80年代,亞洲經濟進入高速發展,「亞洲四小龍」也正是在此時應運而生。只要把錢帶來亞洲投資,不論是買房還是建工廠都能賺得盆滿缽滿, 當時世界上近一半的資本流入亞洲。

再加上美聯儲正處於降息,嘩啦啦的美元如潮水一般湧入東南亞。

由於東南亞國家對於資本進入自己國家也非常支持,所以外匯管制十分寬松,資本想來就來,想走就走,我們稱之為「熱錢」。

於是,東南亞各國便開始「貸款-蓋樓-賣樓-貸款......"的模式,賺得盆滿缽滿。

時間進入90年代,東南亞仍沉迷蓋樓無法自拔,殊不知IT革命已悄然興起。

資本:蓋什麼樓啊?賣Q幣賺錢它不香嗎?

由於搞IT更賺錢,於是資本迅速出逃,返回美國投資IT行業,這一跑直接把東南亞的資金給跑沒了。

此時的東南亞已經停不下來了,泡沫已經很大了,各國央行再怎麼降溫,阻止資本出逃也無濟於事了。但是大家並沒有因此停止瘋狂,該蓋樓的蓋樓,該買房的買房,因為大家都覺得自己不是最後的接盤俠。

這時,那個男人出現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金融巨鱷索羅斯。

理論上說,外資湧入,大量美元被換成目標國貨幣,目標國貨幣升值。外資撤離,大量目標國貨幣換回美元,目標國貨幣貶值。

索羅斯來之前,資本已經逃得差不多了,但是這些國家的幣值卻沒有因此下降。

於是索羅斯帶著他的國際空頭部隊,一下子把這破房子踹倒了。

本幣貶值,股市崩盤,樓價跳水,之前離開的資本又回來了,把當地的資產狠狠地抄了個底,各國還背上大量債務, 美國借機和IMF(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一起幫助這些國家進行「經濟改革」,其中包括打開市場、允許外資大量持有本國企業股份等不平等條約。

韓國的三星就是在那時被美國大量控股,淪為美國的打工仔,賺的錢一大半都得上交美國。

美元在這背後扮演的是資本的載體,它和美元霸權是相輔相成的,也只有美元這種全球貨幣才能扮演這樣的角色。

美國就靠著「美元潮汐」的經濟規律,通過一漲一落將各國勞動人民的財富收割回國。

在美國主導的全球產業鏈體系下,它將世界上的國家分為三類,分別是消費國、生產國和資源國。

消費國:比如美國;

生產國:比如中國、日本、德國等製造業發達的國家;

資源國:比如巴西、俄羅斯、沙烏地阿拉伯等家裡有礦的國家。

站在塔頂的美國掌握著核心技術,在整個體系中佔主導地位。

資源國負責賣資源,生產國負責把資源製造成商品,美國負責印錢買商品。

在這個過程中,美國獲得了全球產業鏈最大的一部分利潤,狠狠地薅了其他國家的羊毛,生產國就分剩下的一部分利潤,排到最後的資源國就喝了點湯。

上圖是一張Iphone X的利潤表,一部IPhone X蘋果公司就拿走了58.5%的利潤,韓國、日本、中國台灣的公司則拿走了大約10%的利潤,中國只拿到不足2%的利潤,而那些提供材料的資源國,連上表格的名字都不配,中國如果是喝湯那它們估計喝西北風去了。

這時候是不是有人會問, 掌握 科技 能拿到大額利潤天經地義,這和美元霸權有什麼關系嗎?

美元霸權是由經濟、政治、軍事等方面建立起來的,絕不僅僅是經濟方面那麼簡單。

「亞洲四小龍」,曾經的世界工廠,奮鬥了幾十年也進入了發達地區的行列。

日本作為曾經亞洲地區的經濟霸主,經濟總量曾一度佔美國GDP的69%,有「謀權篡位」的嫌疑,被美國用「廣場協議」收拾了一頓後老實了,但也穩穩的坐在發達國家的位置上。

被美國收拾過後的日本,已經失去了當年與美國一決高下的資格以及壯志,現在的日本已經成為低慾望 社會 了。

美國人收割?我躺地上了,來吧。

日本作為美國封鎖中國的橋頭堡,不能讓它當老大,第二個吃肉的總是要的吧?

日本自己也清楚,不管未來怎麼變,它肯定當不了老大,但跟著老大吃點肉喝點湯還是可以的。

那些曾經給美國打工的退休打工仔,生活不說大富大貴,但也過得不錯。

但是中國是不可能成為這些國家的,因為中國的體量太大了,有14億人口。 美國前總統奧巴馬曾說過,如果讓中國人過上美國人的生活,那(對於美國來說)將是一場災難。

別說過美國人的生活了,連日本人的都不行,這也是中美矛盾的本質。

回到美元霸權,這是美國建立的全球體系,把它當成一個公司的話,美國是老闆,日韓等國就是車間主任了,雖然也被剝削了但卻安於現狀,也得益於這個體系,它們能混一口飯吃,所以這些國家的擁護也構成了「美元霸權」。

現在的中國,正通過「一帶一路」和「數字人民幣」等方式嘗試打破美國的封鎖,中國人無意損害其他國家的利益,只是通過努力讓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好。畢竟,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熱點內容
如何在股市裡炒股票 發布:2025-02-12 01:59:40 瀏覽:380
各種理財課程什麼價位 發布:2025-02-12 01:54:14 瀏覽:319
邁瑞科技相關股票 發布:2025-02-12 01:43:18 瀏覽:91
南京數字貨幣紅包怎麼領取 發布:2025-02-12 01:43:15 瀏覽:511
如何穩妥的炒股 發布:2025-02-12 01:37:03 瀏覽:82
怎麼看股票歷史底部 發布:2025-02-12 01:35:24 瀏覽:48
轉債漲停股票會漲停嗎 發布:2025-02-12 01:34:52 瀏覽:417
員工申請公司人才基金如何寫 發布:2025-02-12 00:28:08 瀏覽:172
理財團如何交易密碼 發布:2025-02-12 00:10:23 瀏覽:699
一個月有過漲停的股票 發布:2025-02-12 00:10:11 瀏覽: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