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貨幣在外國如何流通
A. 在國外消費人民幣,到後面怎樣流回中國
中國公民到國外消費有兩種情形。
一種情況是國內雀沖枯購外匯到國外使用,這時人民幣沒有流出境外,實際是央行回收了。
另一種情況是人民幣直接參與境外消費,又分兩種情形:一是使用銀聯品牌銀行卡,由銀聯向商戶支付當地貨幣,在國內用你的人民幣購匯,這時人民幣也是央行回收的;二是當地商戶直接收取人民幣現鈔,這些人民幣就留在了境外,相頃洞當於當地國家民間的外匯儲備,這時國內流通的人民幣數量實際也是減少了。
留在境外的人民幣現鈔既沒有流回中國的正規途徑,也沒有存款獲取利息的途徑(港澳地區除外),源於人民幣升值預期,國外精明的商家和居民還是願意持有等待升值獲利判橘的。
B. 人民幣可以在世界各地直接流通嗎
不能。
目前支持人民幣直接交易的國家就幾個英國、日本、澳大利亞、新加坡、俄羅斯、拉來西亞、美國等。
人民幣直接交易就是人民幣可以直接和其他國家的貨幣進行兌換,不需要經過中間貨幣。
對於人民幣國際化發展情況,倫敦金融城葉雅倫表示當前發展勢頭良好。一國貨幣的國際化發展需要高度的目的性政策導向和政策可預測性。在這兩個方面,中國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過程中政策把握得非常好。
人民幣跨境支付系統已經開始運作,這是人民幣國際化發展進程中的又一大進步。人民幣當前是全球第三大交易貨幣,倫敦金融城期待人民幣能夠在未來成為最主要的交易貨幣之一。
倫敦金融城也將發揮自身的努力促成這一目標的實現,未來將在推動中國碳金融發展、協助引入更多機構投資者等多領域,促進人民幣國際化發展。
(2)中國貨幣在外國如何流通擴展閱讀
人民幣國際化的最終目標應該是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擁有與美元及歐元並駕齊驅的地位。
一是人民幣應該可以在境內和境外自由兌換成外幣,可以在境外銀行中開設人民幣賬戶,在境外使用以人民幣為基礎的信用卡和借記卡,在個別情況下還可以小規模地直接使用人民幣現金;
二是在國際貿易合同中可以以人民幣為計價單位,而且不僅可用於中國的進出口貿易,還可以在不涉及中國的國際貿易中作為買賣雙方都同意使用的計價貨幣;
三是在國際貿易結算時可以採用人民幣作為支付貨幣,甚至在一些未採用人民幣作為計價貨幣的國際貿易中,也可以經買賣雙方同意後採用人民幣支付;
四是人民幣可以作為國際投資和融資的貨幣,這不僅包括人民幣可以用於實體經濟的投資、並購等活動,還包括人民幣可以用於虛擬經濟領域的各種金融資產及其衍生產品,例如股票、債券、票據、保單、保函、期貨、期權、遠期和互換;
五是人民幣可以作為國際儲備貨幣,不僅可以作為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干預外匯市場的手段,而且應在特別提款權中佔有一定的比例。
C. 國家與國家的錢幣都是怎麼流通的比如:美國賣中國東西,中國給美國人民幣,在美國 人民幣不就成廢紙...
中國給美國人民幣的話,美國是不會帶回去的,一般來說,美國會要求中方支付美元等「國際流通貨幣」,國際流通貨幣有十幾種,包括美元、英鎊、歐元、日元等,人民幣目前還不是國際流通貨幣,如果特殊情況支付了人民幣,美國會把它在中國消費掉,比如支付勞動力工資,購買商品等,國際流通只接受國際流通貨幣。
一種貨幣要能成為國際硬通貨必須具備三個條件:1.發行國之綜合國力要夠大、夠強;2.發行國的內部要高度整合凝聚;3.在國際間廣為接受及流通,能成為貿易結算貨幣及儲備貨幣。除此之外,在已被國際接受之後,更要嚴守貨幣紀律,不可濫印濫發。 以這些標准來集中衡量主要貨幣,則日元在第一個條件上「略輸文采」;歐元在第二個條件上「稍遜風騷」;至於美元,具備了所有三個條件,卻未能珍惜,近年來完全無視貨幣紀律,不惜飲鴆止渴,濫印美鈔,終致開始面臨來自全球的質疑、批評與挑戰。我曾指出,這正是「秦失其鹿,天下人共逐之」的場景。
D. 在外國用人民幣消費,外國銀行會怎麼處理人民幣
在外國是不可以使用人民幣消費的。人民幣在國外的銀行是廢紙一張,外國尤其是美國的銀行,不收人民幣。在外國,只能使用當地本國銀行的貨敏判或幣,其他貨幣都是不通用的。
人民幣(縮寫:RMB;ISO 4217代碼:CNY;符號:¥)是中國人民銀行成立沖消後於1948年12月1日首次發行的貨幣,建國後成為中華人民共和國法定貨幣,至1999年10月1日啟用新版為止共發行五套,形成了包括紙幣、硬幣和塑料鈔、普通紀念幣與貴金屬紀念幣等多品種、多系列的橋伍貨幣體系。
E. 人民幣要如何才能成為國際貨及美元到底憑什麼能收割全世界
先說說國際貨幣,一說到「國際貨幣」,總有種高大上的感覺,第一時間想到就是美元,因為美元就是國際貨幣。
其實國際貨幣有很多,不只美元一種,比如還有歐元、日元、英鎊、加元等,這些也是國際貨幣,但唯有美元一枝獨秀。
要如何才能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
想讓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其實不難,中國單方面宣布人民幣國際化便可以了。中國單方面宣布人民幣國際化,人民幣立馬就能國際化,就這么簡單。
為什麼這么多年來,人民幣還沒有國際化?
那是因為人民幣國際化是把雙刃劍,在很多人心中,人民幣國際化百利無害,中國會因人民幣國際化變得更強大,實則並非如此。
人民幣國際化是有利有弊,就看你如何取捨,你看完下面就能明白。
讓人民幣國際化的具體操作流程!
1、增加人民幣的信用,讓任何擁有人民幣的個人或國家,覺得人民幣很安全。
這是很重要的,一種貨幣如果讓人覺得沒信用,不安全,是沒辦法讓外國人使用的,外國人若不用你的貨幣,你的貨幣又如何國際化?
以美元為例,美元可是好東西,任何美國的敵人,甚至是恐怖組織、犯罪集團,誰用的不是美元?
美國政府咬牙切齒,看著一通美國的敵人,什麼恐怖組織、各種犯罪集團,在使用美元結算的時候,美國政府都不敢出來宣布他們的美元無效。
為了增加美元的結算安全性,美國政府喪失了對美元的部分控制權,看到恐怖組織或犯罪集團使用美元結算,美國政府可以用武力解決,但絕對不會從美元下手,因為這會傷害美元的信用。
第一把雙刃劍,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為了讓全世界覺得美元有信用,不管你是哪個國家,你手裡的美元是很安全的,美國政府是自願放棄了對美元的部分控制權。
你願意讓中國喪失對人民幣的部分控制權嗎?
2、允許人民幣自由流通,增加人民幣的許可權,讓全世界覺得人民幣結算體驗優秀。
現在中國對人民幣的流通是有限制的,是為了限制財產轉移,這是沒辦法國際化的。
道理很簡單,人民幣都國際化了,人民幣能在全世界使用了,憑什麼還限制著人民幣不允許流到國外?
這是第二把雙刃劍,人民幣國際化,一定要自由流通,人民幣不能自由流通,國外結算憑什麼會使用人民幣?
像美元、歐元、日元、加元、英鎊統統都能自由流通,人民幣只能政策靠攏,將自己變得跟美元、歐元、日元差不多,使用體驗上差不多。
在結算體驗上,讓人民幣變得與美元差不多方便,全世界才會願意使用。
除非你有曠古絕今的才智,能開辟出全新的貨幣國際化的方法,就是又能控制人民幣,還要讓全世界使用人民幣這么神奇的操作,我估計任何人都想不出來。
3、鼓勵中國人購買外國商品,讓人民幣外流!
經過上面兩個階段之後,人民幣就有了信用、安全性、易用性,跟美元已經差不多了,已經具備了國際化的基礎,接下來就是如何讓全世界使用人民幣。
方法很簡單,鼓勵中國人購買外國商品,外國人出口商品到中國,用人民幣結算,讓外國商人帶著人民幣離開。
現在外國商人出口商品到中國,其實是用美元結算的,中國每進口1美元的商品,流出去的其實是1美元,並非人民幣。
如果中國人很愛國,只支持國產品牌,人民幣流不出去,就算人民幣具備了國際化的政策,也沒有國際化的事實。
比如假設美國人想用人民幣結算,美國人就需要人民幣,美國哪來的人民幣?
於是美國找上了中國,想要一些人民幣,中國願不願白白送人民幣給美國?
中國肯定不願意,於是美國只能從中國人民手中要人民幣,美國人就運來了大豆商品,想賣給中國人民,換到人民幣。
但是,如果中國人民不願意購買美國大豆,人民幣流不出去,美國人就拿不到人民幣,人民幣就沒辦法在國際流通。
這是第三把雙刃劍,想要人民幣國際化,就需要國際之間有人民幣存在。想讓美、英、俄、德、法、意等等全球所有國家都使用人民幣,就需要讓這些國家有獲取人民幣的途徑。
讓別人使用人民幣,就必須讓別人有方法獲取人民幣。
假設人民幣獲取很艱難,其他國家獲取人民幣數量很少,試問這怎麼國際化?
第三把雙刃劍,與中國傳統思想很沖突,中國一直認為肥水不流外人田,人民幣國際化,卻要鼓勵購買外國商品,讓人民幣流出國外,讓資產外流,你能接受嗎?
總結:人民幣國際化,要提升人民幣的信用、安全,還要政策靠攏美元、歐元、日元等貨幣。讓人民幣在使用上與這些貨幣沒什麼區別,都是自由流通,都是使用方便,讓人民幣與其他貨幣站在同一起跑線上。
完成了這些後,還遠遠不夠,還要想辦法讓人民幣外流,鼓勵購買外國商品,讓國際上充滿著人民幣,但是收益大,風險也巨大。
外國人掌控了大量人民幣之後,這些人民幣可能會變成對付中國金融市場的子彈。
所以人民幣國際化,實際上就是削弱中國對人民幣的控制權,你若不削弱對人民幣的控制,又如何與美元、歐元、日元競爭?
美元如何收割全世界!
美元具備一切國際貨幣的政策,有一定的信用,安全性很高,目前未發生美元無法結算的情況出來。不管你是誰,你是恐怖組織也好、犯罪集團也好,使用美元不必擔心美元突然變廢紙。
美元比其他貨幣的優勢在哪裡?
具備國際貨幣政策的,不只是美元,還有歐元、日元、加元、英鎊都一樣具備,偏偏就美元一枝獨秀,原因何在?
原因很簡單,相比其他貨幣,美元更容易獲取。
美國是一個很大的市場,美國人民樂意購買外國商品,每年大量美元流出國外,與其他貨幣相比,這是美國最強大的優勢。
美聯儲印美元,再通過各種渠道流到美國人民的手中,美國人民很聰明,他們將這些美元購買全世界商品,美元就流出美國,留在美國的美元就減少,通貨膨脹情況就減少。
其實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秘密就這么簡單,用美元大量買你的商品就行了,讓你心甘情願接手美元。
知道美國一年有多少美元流出去嗎?
2019年,美國出口商品是2.4998萬億美元,進口商品是3.1165億美元,貿易逆差達到6168億美元。
一年有6000億美元流出去,也就是說在2019年,美國本土減少了6000億美元,美國通貨膨脹肯定減輕。
說到這里,大家肯定發現了,經濟金融的政策很多情況下就是雙刃劍,沒有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適你的金融政策。
大家原先肯定認為,貿易順差才是最好的,順差就是賺你的錢,把你的美元全賺過來。
中國與美國貿易,一年順差大概是3000億美元,每年都有3000億美元流進中國。
實際上這是雙刃劍,對中美雙方各有利弊,順差有順差的好處,逆差也同樣有逆差的好處。
中國從美國賺了這么多美元,分擔了美國的通貨膨脹,美國政府不斷印錢,美國人民不斷買買買中國商品,美元流到中國,美國就收割了中國,就這么一個意思。
全世界任何一個國家,凡是跟美國貿易,一律都是順差,意思就是,總能從美國身上賺到美元。
這就是美元能收割全世界的方法。
也沒什麼特別復雜,也沒什麼陰謀論,就是其他國家生產商品,與美國貿易,用美元結算。美國人民不斷買買買,美國人非常浪費,購買力很強悍,浪費資源的美國人,無形中也增加了美元外流的速度。
如果美國人節儉持家,美元流出去的速度肯定變慢,看到沒有,在金融領域,就算你浪費其實也是一把雙刃劍,浪費也是有利有弊。
美國政府不斷印錢,美國人民不斷購買外國商品,再加上美國人很浪費,國際間美元的數量是很恐怖的,與其他貨幣相比,美元大概佔60%以上的國際貨幣儲備量。
美元、日元、歐元、加元,這些貨幣政策差不多,使用體驗差不多,偏偏美元一枝獨秀。
原因就這么簡單,美元外流嚴重,與其他貨幣相比,獲取美元是最容易的。
當今世界,國際貿易,已經無法以物換物,以物換物效率低下,成本還更高,需要一種貨幣來充當國際貨幣,這是剛需,必須要一種貨幣。
假設我們想要用日元結算,日本人口只有美國的三分之一,市場比美國小,想要獲取日元的難度更高。
假設中國想脫離美元,想換成日元結算,那中國如何獲取日元?
肯定是去跟日本貿易,中國出口商品給日本,換取日元。
但是日本很保守,假設日本人很照顧本土品牌,不願意購買中國商品,中國就得不到日元,日元想要國際化就難上加難。
就算日元政策跟美元一樣,甚至日元使用體驗更優於美元,但日本人民不願意購買外國商品,日元流不出去,日元就算成功國際化也只能充當小角色。
實際上,中國與日本貿易,中國有時候順差,有時候逆差,很難從日本那裡賺到錢,還是從美國那裡賺美元的難度更低。
加元、英鎊則是另一種情況,人口少,市場小,消費能力比歐盟、美國差太多,流出去的加元、英鎊數量少。
因此加元、英鎊、日元,就算政策上靠攏了美元,甚至信用比美元更高,但是獲取的成本高,很難獲取加元、英鎊、日元,因此這三種貨幣國際化之後,都是被邊緣化的小角色,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佔比5%-10%。
歐盟的情況比日本好上很多,從歐盟賺錢的難度比日本容易,不過順差的數額還是比不上美國,歐元在國際儲備貨幣中佔比26%。
歐元已經是除美元之外,最亮眼的國際貨幣了,但依然比不上美元。
在此,對歐盟的建議是,廢除環保,提倡浪費,如果每一個歐洲人變得跟美國人一樣浪費,不僅能提高消費力,更能加速歐元外流,從而有可能超越美元,替代美元收割全世界。
但歐盟真變得跟美國一樣浪費,可能會對地球產生不利影響,這是一把雙刃劍。
整個地球一圈下來,你就會發現,美國是真的神奇。市場夠大,美國人夠浪費,美國願意購買外國商品,美元嘩啦啦流出去,賺美元作為國際貨幣,獲取難度是最容易的。
於是跟美國貿易了幾十年,中日歐等經濟體,都囤積了大量美元作為外匯儲備,國際貿易不用美元的話,那還有什麼貨幣能替代?
美元無論再如何惡劣,最關鍵是其實沒有第二種貨幣能替代。
想要替代美元,你不光要政策靠近美元,變得跟美元一樣方便,還要有巨大的市場,而且這個市場願意購買外國商品,靠著強大的購買力,讓自己國家的貨幣流出去。
除此之外,美元還有其他額外的加分項,比如中東石油以美元結算、美國軍事力量、美國金融地位、國際地位等等這些都是加分項。
很多人覺得中東石油以美元結算是關鍵項,其實不然。
你換個角度,假設美國人不願意購買外國商品,美元流不出去,任你美元如何與石油掛鉤,全世界獲取美元的成本上升,美元根本就沒辦法成為國際貨幣。
美元能成為國際最重要貨幣,得益於美元容易獲取,靠的是3億美國人民的消費力,一年6000億美元流出去,無形中就成為了一枝獨秀的貨幣。
當你讀到這里,估計已經差不多明白了美元的優勢何在,如何收割全世界,當你知道這些知識之後,你願意讓人民幣外流嗎?
你期待這種世界嗎?
中國政府不斷印錢,這些錢最終肯定流到中國人民手中,如果中國人民不願意購買外國商品,中國政府印出來的錢肯定留在中國,加速中國通貨膨脹。
如果中國人民願意購買外國商品,人民幣流出中國,減少中國本土的人民幣數量,中國的通貨膨脹就會減輕,中國用紙幣就購買了全世界商品,從而實現收割全世界的目的。
最後,再總結下中美貿易的經濟循環圈。
美聯儲印錢,錢流到美國人民手中,美國人民購買中國商品,美元流到中國出口商的手中。
中國出口商帶著美元返回中國,美元無法在中國流通,中國出口商去找中國銀行,將美元兌換成人民幣。
中國政府印人民幣,將人民幣給中國銀行,中國銀行就用這些人民幣兌換出口商的美元,出口商換到人民幣後就給工人發工資。
然後美元被中國銀行收走,成為國家外匯儲備。
一年復一年,美國本土貨幣減少,美國印鈔機器開動,美元不斷流向中國。
中國外匯儲備越來越高,美國印了很多錢,美國本土卻沒增加多少,因為大量美元流到了中國,也收割了中國。
美國突然發現中國儲備了這么多美元,未來可能會是威脅,這些美元可能會成為中國對付美國的子彈。
美國收割世界的方法,同樣是雙刃劍,收割世界一時爽,一直收割可能會翻船,這種事誰也說不清楚,未來可能會發生。
美國就不想印錢了,於是美國發行國債,美國想要借錢。
美國威脅全世界,你們儲備了這么多美元,要麼借錢給我,要麼我繼續印錢,你們二選一。
美國開動印鈔機,美國人民買買買,最終美元流到全世界,受傷的往往是儲備了大量美元的日本、中國、歐盟等。
中國沒辦法,只能購買美國國債,借錢給美國,而且還能拿利息,算是一種穩妥的投資。
美國肯定爽,不僅能印,還能借,還可以又印又借。
中國借錢給美國,美元就流回美國,然後美國人民繼續買買買,美元又流回中國,中國繼續借錢,美元流回美國……如此循環,日積月累,美國就欠了中國上萬億美元。
中國如果不借錢,美國也沒差到哪去,美國印錢就行了,中國儲備了這么多美元,受傷的肯定還是中國。
最終你就發現,儲備這么多美元,有好處,也有壞處,壞處是中國會被美國綁架,這外匯儲備同樣是雙刃劍。
對美貿易順差,一年3000億美元,爽。
等你儲備了大量美元,立馬被美國綁架,美國開動印砂機,你痛。
你不想美國印錢,只能借錢,憋屈。
就算你借錢,美國一樣能印錢,美國又印又借,你沒辦法。
就這樣,形成了一個美元流動的循環圈,美元從美國流向中國很容易,但是從中國流回美國卻很難,往往需要借錢給美國,才能實現美元迴流。
當你知道這些後,是否有破解之法?
很難啊,很多經濟大師,金融名家,都想不出辦法,只能想辦法維持現狀,想要打破格局,卻是掀一發而動全身。
普通人只要知道,金融領域,很多金融政策其實都是雙刃劍,利弊皆在。
不存在最好的金融政策,只有最合適你的金融政策,任何金融政策,你有收獲,也同樣有失去。
好好想想,美國人購買外國商品,美元外流,這其中的好處與弊端,中國能復制嗎?你想要復制嗎?想收割世界嗎?
F. 在外國可以用人民幣嗎
在香港、台灣、朝鮮、越南和一些東南亞國家的一些店鋪也可以使用!
人民幣流通領域
1、港澳 人民幣在中國香港和澳門不是法定貨幣。他們有按基本法自行決定發行的香港元和澳門元。但是現在港澳地區有些升沖商店接受使用人民幣交易,而一些香港的銀行亦開設人民幣戶口,容伏笑搏許市民存入、提取或轉帳人民幣現鈔。2003年12月24日,中國人民銀行委任中國銀行(香港)有限公司為香港人民幣業務的清算行。
2、台灣 台灣的法定貨幣為新台幣,所有的買賣交易皆以新台幣進行。所以,在台灣境內一般商家不接受使用人民幣。台灣法律亦僅認為人民幣是「有價證券」,不具有通貨身缺祥份。台灣之銀行一般均不接收人民幣的兌換,但馬祖和金門的金融機構、碼頭及航站分別在2005年10月3日和10月4日開辦兌換人民幣,每次上限為人民幣兩萬元。2008年7月4日起,隨著中國大陸和台灣的「周末包機」等「三通」實現,在台灣本島可以在金融機構、碼頭及航站自由抽換但有一定的限度。
3、其它地區 人民幣在朝鮮的外匯商店可以自由使用。
人民幣在越南少數地區主要是北部邊境可以使用。
G. 國內匯人民幣到國外
人民幣不能匯出境外的,國家法律有規定,所有銀行都不受理。
人民幣(RMB)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中國人民銀行是國家管理人民幣的主管機關,負責人民幣的設計、印製和發行。 人民幣的單位為元,人民幣的輔幣單位為角、分。1元等於10角,1角等於10分。人民幣符號為元的拼音首字母大寫Y加上兩橫即「¥」。人民幣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除1、2、5分三種硬幣外,第一套人民幣、第二套人民幣和第三套人民幣已經退出流通,第四套人民幣於2018年5月1日起退出流通。市場上流通的人民幣是第五套人民幣;流通的紙幣有:1角、5角、1元、5元、10元、20元、50元、100元;硬幣有1分、2分、5分、1角、5角和1元。1950年,受南漢宸行長的委託,由馬文蔚先生為人民幣題寫了「中國人民銀行」等字。 在中國錢幣博物館陳列出來的五套人民幣中,與後四套不同的是,第一套(除1953年版5000元渭河橋圖案券外)上「中國人民銀行」六個字與漢字面額的排列均為自右向左,而1952年毛主席審閱票版時,提出人民幣行名排列應由左向右,所以自1953年起,人民幣上「中國人民銀行」的排列一律改為由左向右了。
普通紀念幣是具有特定主題,限量發行的人民幣。中國人民銀行從1984年發行第一套普通紀念幣至今,共發行了63套75枚(張)普通紀念幣,總發行量約8.5億枚(張)。這些紀念幣選題豐富多彩,設計獨具匠心,規格材質多種多樣,圖案新穎美觀,面額有1角、1元、5元、10元、50元、100元不等,將中華人民共和國50多年的輝煌成就及重大歷史事件濃縮於紀念幣的方寸之間。這些紀念幣是人民幣系列的重要組成部分,豐富和完善了中國貨幣制度,弘揚了中國貨幣文化,並不斷探索和創新,為促進商品流通和經濟發展、擴大對外交流發揮了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