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在股市中如何才能做到勝於易勝者

在股市中如何才能做到勝於易勝者

發布時間: 2023-04-12 09:19:01

⑴ 「買入不急,賣出不貪,止損不拖,品種不散」口訣僅16字,價值千金

上漲如抽絲,下跌如山崩

散戶總喜歡把上漲和下跌按同等機率對待。比如:臆測會上漲,就認為上漲的可能是 50%、下跌的可能也是 50%;這其實是一種賭徒心理!

一定要改變這種思維,上漲和下跌的機率是不成比例的! 如果你覺得可能上漲或上跌的機率各佔一半時,你應該改變為 30%:70%或 20%:80%,這樣才能更好的保護你,什麼意思呢! 就是,只有你的分析或感覺認為上漲的可能性非常大,且大於下跌的可能性 1 倍以上時,你才能認為機率各佔一半,好好理解這一點!

在股市中,大概率的情況是:「上漲如抽絲,下跌如山崩」 。大家通常都會感受到這種情況,上漲非常慢,就像擠牙膏,擠了兩個多月上漲 10 來個點!結果一下跌,這 10 來個點二天就跌沒了。所以,深刻認識「上漲如抽絲,下跌如山崩」這個跌,這 10來個點二天就跌沒了。所以,深刻認識「上漲如抽絲,下跌如山崩」這個現象是非常重要的,這會讓你在實際的操作之中建立起自我保護的防火牆,改變各佔一半的錯誤思維模式。

這里尤其要提醒的是:在熊市與震盪市之中,要特別重視在關鍵位置的操盤。什麼是關鍵位置,比如大盤上漲到一個壓力位,在此位置區間內橫盤反復突破不了,上不來下不去,而多數人都抱有向上突破的期望時,這時的市場就很容易麻痹。這種情況大概率大盤會選擇方向向下,會讓你在猝不及防的情況下被深套住,而且就發生在幾分鍾時間內。

這一天的常見情況:大盤低開,個股也低開 2 個點左右,感覺與往常區別不是很大,前 1 個小時,個股隨大盤在線下 2‐3 點這區域內橫盤震盪,但走得很嚰嘰。一個小時後,大盤突然向下一跌,個股也隨之向下跌,上午一跌就跌到線下 5‐6%點收盤,而下午收盤幾乎在線下 7%點以下,甚至跌停收盤!次日後,受恐慌情緒影響,大盤將繼續下跌!上午如果猶豫,不能在開盤前一個小時內賣出,就是這一天,多數人將被套數周或數月,異常痛苦!

這一天將讓所有人非常明顯的感受到什麼叫「下跌如山崩」 。 所以,炒股必須關注「關鍵位置」的問題,要深刻認識「下跌如山崩」的特點,切切不可麻痹。 小結一下:大盤在熊市與震盪市的環境中,在有一段上漲後,在某位置區間內橫盤反復突破不了,散戶思漲心切,媒體推波助瀾認為要突破,這個時候就要非常小心了。一旦某天大盤出現低開滯漲(或有一個可能性的黑天鵝事件臨近),開盤前一小時在線下橫盤嚰嚰嘰嘰,就是危險的信號!散戶在這天被深套的概率非常高,因為散戶都會高估自己遇到危險時的逃生能力!

無數的例證告訴我們,在股市中,千萬千萬不要高估自己的隨機應變與逃生能力! 好的辦法是什麼?提前避開危險區,不參與!不考驗自己的應變能力,在拐點來臨前,提前下車。在思想上想清楚,如果真實現了小概率的突破,其實大盤真正的突破後是不存在踏空的,通常都會有回調買入的機會。但是,如果是假突破,將把你深套進去!

實事上,讓自己提前出局是股市中的一種非常重要的生存能力! 這種能力體現出了對貪念的控制、對自我的把控和對風險的敬畏、對懼怕踏空的理解,是個人在市場中成熟的一種標志!

資本是嗜血的,吃的是六神無主的羊群。

在《孫子兵法·軍形》里,有一段話:「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意思就是說,善戰的人,要挑容易打贏的仗去打,就像舉起秋毫、看見日月、聽見雷霆那樣舉重若輕。

兵法指揮的是軍隊,投資指揮的是金錢。

兩千多年以後,在投資的世界中,那些善於投資的人做出的總結,居然和兩千多年前的孫武,完完全全一樣。

沃倫·巴菲特曾經不止一次的表示,他投資的奧秘之一,就是找那些容易做的事情:「我並不試圖超過七英尺高的欄桿,我到處尋找的,是我能跨過的一英尺高的欄桿。」

為什麼兵聖孫武和股神巴菲特,他們做出的結論,居然如此一致呢?

這是因為,在真實的世界中,變數是如此眾多,各種變數之間的相互關聯與影響,更是數不勝數。在這樣多變的世界裡,如果需要取得確定性的勝利,就需要極端確定性的把握。

但是,等一下,這種尋找顯而易見的機會的投資方法,難道不是看起來太過簡單嗎?這么簡單的方法,豈不是誰都能學會嗎?誰都能學會的東西,難道還能賺到錢嗎?

對於這樣的疑問,老子早在《道德經》里做出了解釋:「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正是因為這樣的投資方法看起來過於簡單,才被許多將軍、許多投資者所不屑一顧,才被2,500年前的兵聖和今天的股神奉為必勝之道。

不過,這樣一直等待敵人和市場出現大的紕漏才行動、從而輕松獲得巨大回報的作戰、投資方法,也不是像它看上去那麼簡單。其中最難的關鍵點,就在一個「等」字。

為了獲取絕對的作戰優勢,有經驗的將領必須以極強的意志力等待時機的出現。

《呂氏春秋》曾載武王伐紂之前,武王曾三次派遣間諜刺探商朝國都的情況,使者分別報告說商場「讒慝勝良」、「賢者出走」、「百姓不敢誹怨」,而太公一直等到第三次間諜回報,才告訴武王商朝已然大亂,可以討伐了。

同樣,為了得到最佳的投資機會,有經驗的投資者也必須耐心隱忍,等待最合適的時機出現。

買入不急:就是在看好一隻股票後,先不要急於買進。因為有75%的股票,在上升趨勢確立後,也就是第一次沖破重要的均線系統後,都要回頭確認一下,當它沖破以後再回調到均線的時候,正是買入的良機。你可以提前掛單在均線價位,守株待兔,一般都能買到比你追高買進的價位低2%的籌碼。一次節約2%,十次就是20%啦。所以,買入不急是炒股贏錢的第一步。俗話說:「欲速則不達」。

賣出不貪:在股市中,「貪」則「貧」。也就是說,在你的股票市值上漲了20%或30%的時候,你要先賣出一半,先保住利潤。如果繼續上漲,則繼續持有另一半。一旦股票上漲無力,回落到10日均線時,要果斷清倉出局,賣出另一半股票,絕不能猶豫。買之前設好目標位,到達目標位看是否還有新的催化,以及勢道的強弱,是強駑之末,還是仍有餘力,不管如何先賣出一部分。

止損不拖:止損在炒股的過程中是重中之重。你不懂得止損,你最好不要炒股!因為股市裡的風險比你想像的要大的多,它能讓你變成富翁,也同樣能讓你變成窮光蛋!「止損不拖」才能讓你留住青山,還怕無財嗎?很多股民血本無歸,就是沒有認識到止損的重要性,一拖再拖,越套越深,最後揮淚斬倉,損失慘重。大多數股民都抱有一種僥幸的心理,這只是一次回調,馬上就會反轉,聽信傳言和機構及「股評家」們的忽悠,最後是後悔莫及。當發現年所買的股票不漲反跌時,當你的股票縮水5%時,最好是立馬止損出局,另尋黑馬。大家都知道,當你的資金從10萬跌到5萬的時候,你的資金是損失了50%,而當你要想使你的資金從5萬再增加到10萬,那就要上漲100%了,這有多麼地困難,可以說是相當困難!也許股市裡有,但那也是鳳毛麟角,可遇而不可求的事。如果當初下跌5%就出局,那麼再找一隻上漲10%的股票是相當的容易。所以,科學果斷的止損是相當重要的。

品種不散:俗話說:「貪多嚼不爛」。首先是我們中小散戶的資金有限,能力有限。雖然是分散投資風險小,但是一旦市場有變,給你來個措手不及,你將會顧此失彼,得不償失。一般的中小股民手中以一到兩只股票為好。

「買入不急,賣出不貪,止損不拖,品種不散」八技巧

技巧一:止損和止贏的問題。短線忌諱的是貪多嚼不爛,死撐不割肉,我個人一般設立止損位5-9%,止贏20%,又雲"會買是銀會賣是金"。當跑不跑,當割不割就會被套,此所謂止損不拖!

技巧二:不要奢望買入最低點,不要妄想賣出最高價,很多時候買會猶豫再跌點,再跌1點就買,結果坐看拉升,沒有買到,想賣時,再漲點,再漲點,又跌下來,讓到口的肉跑了,這樣的人會在猶豫中錯過很多。

技巧三:量能的搭配問題,連續上漲沒什麼量的反而是安全系數大的而不斷放量的股票大家應該警惕很可能就是又回調需要你要切記掙錢的永遠是少數人當大家都說好時大量買入就是你悄悄撤退之時當大跌拋售時正是操底良機看清量能判斷是跳水還是吸籌。

技巧四:空倉與半倉沒有選好的就不要動,很多新股民忙忙叨叨,殺進殺出,好像不做買賣就不是炒股錯!錢是自己的,沒有選好的股票絕對不要出手,正所謂買入不急,隨時保持40%左右倉位進行補倉或者T+0操作。

技巧五:品種不散,不要多面出擊,要精選個股,同時操作個股不要超過5隻以上,以免操作頻繁和交易費用增加,選擇好板塊如:有鋼鐵股,那就選旅遊股,再持個地產股,讓每個品種不重疊,做到每天有漲,只只有漲,方可笑傲江湖。

技巧六:保住勝利果實,想清楚自己是做長線還是中短線,如選擇了短線參照第一條的止損和止贏,不要漲了不捨得,跌了不甘心.保住勝利果實,別漲了指數,跌了鈔票

技巧七:等待機會,把握機會,注意倉位,注意自律,寧靜致遠,防範風險。

技巧八:需做到手中有股,心中無股!!!

⑵ 請問在股市上高手常說要做自己熟悉的版塊。不是說要抓熱點板塊嗎版塊會輪動嗎

一,捕捉板塊的趨勢成為市場的一種習慣
1.行業的發展帶動國家經濟的整合,日漸融入國民經濟的發展軌跡。
2.板塊輪動變成中國股市運行的基本規律之一。
3.板塊投資的理念日益鮮明且不斷深入人心。
4.板塊輪動的頻率漸次加快使走勢預測更具不確定性。
5.板塊龍頭企業逐漸成為引導板塊發展的原動力。
二,什麼因素影響市場熱點板塊?
1.國家政策因素與股市板塊輪動的關聯性分析。
2.公司自身運行狀況對股市板塊輪動的影響。
3.科技進步與行業成長周期對股市板塊輪御昌動的影響。
4.投資者投資理念變化對股市板塊輪動的影響。
三,中國股市板塊的類別及如何捕捉?
五大類(工業類、商業類、地產類、綜合類及公共事業類)46個板塊,這個並不是最重要的,板塊與板塊之間的交叉性,板塊與板塊之間的影響。
一家上市公司可能會屬於兩到三個板塊,四個概念,分清主營與副營。
每個人精力有限,所以,關注板塊最好集中在自己所好方面。
1、讀新聞2、做好盤後分析和盤前計劃3、選擇個股4、關於熱點的炒作時間問題
四,板塊熱點出現的特徵:
一個主題股或一個兩個熱點板塊形成過程中,盤面上會形成下列特徵:
1、個股或整個板塊成交量明顯連續增加.
2、股價波動連續增大,收盤時經常拉尾市或打尾市;開盤、中盤時也有此現象出現。
3、某一板塊的股價走勢配合換手率的增加開始由弱轉強。大盤下跌時,個股和板塊不跌,大盤漲,板塊漲勢超大盤,該板塊可能成為市場熱點。
在判斷是否為熱點板纖跡塊時,還要注意幾點:
1、熱點形成的過程就是主力資金介入的過程,熱點形成時間越長,持續時間也較長,或持續時間不長但板塊股價上升幅度較大。
2、股是不可能同時出現熱點過多板塊,如果出現市場同時瘋狂炒做的情況,注意大盤是否出現一浪見頂信號。當新熱點板塊形成時,舊板塊熱點將進行調整。
3、熱點板塊轉移過程中,盤往往有一次較大調整,主力資金機構調整持倉結構,換股和板塊操作。
五,捕捉主流熱點是我們炒股的核心技術
(一)、准確判斷主流熱點是捕捉的最關鍵環節。
准確判斷誰是主流熱點,是捕捉它的最關鍵、也是決定勝負的核心之處。一般來說,在一波行情中,基本面好、技術面支持、消息面配合的板塊最小不下三,五個,甚至有十個,八個。到底誰能成為真命天子呢?從主力以往選擇主流熱點的戰例分析:
其一、基本面不是決定主流熱點的主要因素。有基本面配合固然最好,沒有也無關緊要。基本面不是決定主熱點的決定性因素,像03年底的大行情,第一波主流熱點是科技股,當時的科技股業績也並不好,炒作的題材是中國的科網股在納斯達克升幅很好。05年7、8月的中級行情,其主流熱點是上海本地股,炒作的理由是:其流通股占總股本比例較小,預計股改補償的數量比較大。
可見,題材與業績都是主力選擇主熱點的兩大理由。所以光從業績的角度毀拆並上分析,未必能把握住主流熱點。這是歷史的經驗
其二、要注意主流熱點的隱蔽性。市場人人都千方百計尋找主流熱點,誰准確判斷了主流熱點就意味著誰能獲得巨大的財富。而主力也會想方設法隱蔽主熱點,不讓市場把握到。這里的斗爭是十分尖銳和激烈的。
因此一般來說,主流熱點媒體上都很少推薦到。反過頭來說,很多人推薦的板塊一般都不會成為主流熱點。即使主力原來有意炒作,也會因為太多人注意而改變其作戰方案。所以我們在尋找主流熱點的時候,一般都應該找很少人關注的板塊。
其三,要注意尋找主流熱點的龍頭股。捕捉主流熱點,最成功的就是能捕捉到其龍頭股。因為龍頭股的升幅是主流熱點中最巨大的,通常它可以比主流熱點板塊平均升幅高三、四成。發現主流熱點龍頭股的關鍵是:要對整個板塊的個股進行全面分析,不要只注意自己熟悉的一、兩只個股。同時要注意主流熱點龍頭股的切換時機。5月份時600547的山東黃金是有色金屬板塊的龍頭股,但近幾周有色金屬板塊的上升中,600489的中金黃金又成了它的龍頭股。這種轉換時機,我們一定要很好地把握。
(二)、把握主流熱點的介入時機與手法。
介入主流熱點的時機是十分重要的問題。
一般來說,要等主力正式開始大幅拉升,主流熱點的性質已經暴露無遺的時候,(註:孫子曰:勝於易勝者)就是最好的介入時機。而這時一般股價都有相當的升幅,所以入市的手法是要追高,甚至是較大幅度的追高。這就決定了其風險較大,只有以准確的判斷力為基礎,才能實行這種操作。當然,由於主流熱點的上升有相當的持續性,即使是升幅一定之後再介入仍可獲得較好的利潤。
(三)、必須注意的問題。
其一、要特別小心主力的佯攻。主力也十分清楚地知道,市場在千方百計地尋找主流熱點,為了挫敗市場尋找主熱點的努力,主力經常採取的手法與戰術是:先拉一、兩個小板塊,「冒充」是主流熱點,把市場追逐主熱點的資金全面吸引進去,再套住他們。然後才讓主流熱點真正露頭。
其二,分清主流熱點與小熱點的不同。主流熱點就是能持續、大幅上升的,板塊規模比較大的熱點板塊。而小熱點則是板塊規模很小,上升持續性很差,的熱點板塊。如果把小熱點板塊錯誤判斷為主流熱點板塊,仍採取大幅追高、甚至是較大幅度追高的手法去操作,就有可能帶來重大的虧損。
股票操作需要解決兩個問題:一是選時問題,二是選股問題。選時解決賺不賺錢的問題;而選股則解決賺多賺少的問題。因為一年之中不同板塊漲幅差異很大。
選對熱點多賺,選不對少賺。常用的選股的技術方法是先選強勢板塊,再從該板塊中選擇強勢個股。
板塊監測功能,具體的操作步驟如下:
1.根據市場聯動性原理將全部股票劃分成33個行業板塊和50個概念板塊,每個板塊都有綜合指數。這個綜合指數是我們判斷強弱板塊的重要指標。
2.在大盤進入上升趨勢的前提下,尋找出全部進入上升趨勢的板塊,然後點擊5日換手進行從高到低的排序。第一名板塊就是相對放量上漲的板塊,意味著市場主流資金在重點買入這個板塊。
3.再選5日換手或量比指標,依然作降序排列。前三名的股票就是目前最活躍或增量啟動的的股票。這樣選出的股票未來走勢會遠強於大市。
4.選出的股票再進行買賣操作,效果會令人吃驚。但此前提還是:堅定執行既定操作紀律,不要東想西想、隨便更改方案。
在判斷是否為熱點板塊時,還要注意幾點:
1、熱點形成的過程就是主力資金介入的過程,熱點形成時間越長,持續時間也較長,或持續時間不長但板塊股價上升幅度較大。
2、由於市場資金相對有限,股市不可能同時出現熱點過多板塊,如果出現市場同時瘋狂炒做的情況,注意大盤是否出現一浪見頂信號。當新熱點板塊形成時,舊板塊熱點將進行調整。
3、熱點板塊轉移過程中,盤往往有一次較大調整,主力資金機構調整持倉結構,換股和板塊操作。(註:市場主力往往在市場大調整中得以切換熱點)

⑶ 大盤與個股孰輕孰重

大盤與個股孰輕孰重?與高手探討大盤重要還是個股重要?

我是一個7年股齡的老股民,因為資金量比較大,他們一般稱我超級大戶。其實我只能在這個營業部里算超級大戶,放在整個廈門就見笑了。

這幾天有兩件事情對我刺激比較大,所以邀你來寫這篇文章。其實那類事情見過很多,以前都很麻木,最近卻很有些接受不了。說我良心發現也罷,說我心生惻隱也罷,文字上面怎麼表達,那是你的事。

那兩件事情都發生在我所在的營業部。一天,散戶廳里有一個中年婦女捶胸頓足,嚎啕大哭。聽人說,她7月17日用半輩子積蓄買進了3000股大唐電信(600198,股吧),第二天就跌5.03%,第三天再跌3.66%,她打電話問廣播電台的坐診專家,專家叫她趕緊止損,她就在7月22日集合競價時賣出去了,加上傭金、稅費,帳內資金一下子被抹去10%。誰知道,貨一清空,股票就企穩了,7月25還差點沖到漲停板。那婦女又悔又恨,神經就有些不正常。看到那婦女在大庭廣眾一把鼻涕一把眼淚,營業部里有人同情,也有人嘲笑。老實說,在以前,我是不同情這種人的,我往往會在心裡說:這點心理因素都沒有,來股市混什麼?後來賺的錢多了,卻漸漸有些內疚,雖然她的錢不是被我賺了,可是我賺的錢里肯定有不少也是別人的養老錢、治病錢、保命錢。我當然不可能還給他們,也沒有理由說我賺了那些錢就人格怎麼壞,說出來你可能不相信,偶爾夜深人靜時,我還真有些於心不忍。

另外一件事也在前幾天,一個老人在散戶廳里心臟病發作,幸好搶得快,不然命就沒了。那老人是看廈新電子看出病來的,報紙上股評家說廈新要改名了,主業將從手機轉到IT產品和家庭視聽產品,肯定又會創造一個手機神話那樣的神話,股票也肯定再接再厲,至少眼下會有一番改名行情。老人信以為真,就在還權後的第五天、也就是6月6日買進5000股。誰知買進就套,6月24日乾脆兩度跌停板,老人損失實在太大,哪裡受得了?

說句實在話,我是真不主張中老年人把治病養老的錢拿來炒股票的,股市風險這么大,陷阱這么多,一不留神就賠個精光。年輕人還好,輸了錢可以上班賺回來;中老年人抗風險的能力差多了,很可能萬劫不復。

當然,叫你寫這篇文章,不是為了勸人回家,而是教人看大盤的,我們言歸正傳吧。我不知道中國幾千萬股民中,有多少人關心大盤,至少我認識的人里頭,沒有幾個。我經常看到散戶朋友(包括中戶甚至大戶)在電腦前研究日線、分時線,看MACD、KDJ、RSI,什麼M頂、W底、三浪四浪、資金密集,1000多支股票篩一遍又濾一遍,無微不至,其誠可嘉,卻很少有人用這樣的耐心去分析大盤,散戶朋友總是等買了股票被套後,才臨時抱佛腳加一廂情願地盼望大盤上漲,好把他解放出來。

脫開大盤分析個股,不是本末倒置是什麼呢?我見過某些電視台的操盤比賽,裡面的選手往往豪情萬丈,動不動宣稱不重大盤重個股,大盤下跌時也從不停止操作,到頭來死得有多難看,你可想而知了。

老話說皮之不存,毛將焉附,老話還說覆巢之下,焉得完卵,你想,大盤都下跌了,個股能有多少僥幸的希望呢?我做過一些統計,報紙上也有過類似的統計,大盤上漲時,十之八九的股票要麼上漲,要麼橫盤,反正不會讓你吃虧;同樣,大盤下跌時,能逆市上揚的股票不會超過5%。以我的經驗,蟄伏在股票里的主力只要有基本智商,一般都不會逆市拉升,因為逆市拉升會遭遇頑強拋壓,成本很高不說,還樹大招風,無異自找監控;而等到大盤上漲時借力使力,就省事多了,股民熱情高,抬轎的人多,坐轎的人少,既容易拉到高位,又容易高位出貨,別說事半功倍,精彩時四兩撥千金都不止。我奉勸絕大部分散戶朋友,大盤下跌時不要操作,你必須承認你不是高手,更不是超人,你不可能買到那5%。20支才選一支,你敢自詡有那本事?

反正我是沒有那本事的,從我開始賺錢的時候起,我就沒有逆市操作過;反過來說,從我不逆市操作起,我就開始賺錢了。股市比的是謀略,不靠鬥狠逞能,有些人,比如電視操盤比賽里的悍將,勇則勇矣,卻往往慮事不周。他們很推崇無限風光在險峰,也很膜拜福貴險中求,似乎只有刀口舔血才是真本事,其實,《孫子兵法》里說: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必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這段文章的意思是,真正會打仗的英雄,不見得很聰明,也不見得很勇猛,因為他每一次打仗都處於必勝地位,還沒開打,敵人已經必敗無疑了,一場戰爭下來,贏得很輕松,既沒有血腥慘烈的鏡頭,也不見指揮官有什麼精彩表演,所以說真正會打仗的人,總是先贏定了再打;而不會打仗的人,卻是先打起來再求天保佑。

《孫子兵法》還說: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先處在不可能被敵人打敗的位置,再等待敵人露出破綻被我打敗。股市裡,真正的炒家從不追漲殺跌,他們總是埋伏在低位,而且是大盤的低位,主力要麼走平,要麼抬轎,反正不可能走低;而他要麼小賺,要麼大賺,反正不會虧損。與此正好相反,大多數散戶朋友卻往往很勇敢地高位買進,輸贏的幾率各佔50%,一買進去就靠祈禱過日子。

巴菲特夠厲害吧?買股票賺成世界第二首富。我卻經常聽到有人嗤之以鼻,說老巴那是死悶,不叫炒股,他沒有炒股票的技巧。我想不明白,大智若愚不叫技巧,到底什麼才叫技巧?你們寫文章的不也說:真正的技巧就是沒有技巧。一昧追求所謂技巧很容易走火入魔,整天琢磨著十八般武藝樣樣學會,恨不得全天候操作,結果是輕率買進,輕率賣出,積小虧成大虧,天天賠錢,天天盼明天再來5?19。巴菲特在行情不好時寧願休息幾年,我們的大多數散戶朋友卻休息幾天都不捨得,爭分奪秒的,一天不下單就手癢。難怪報紙上說,絕大部分股民在行情好時能賺一點錢,行情變壞就悉數歸公,還得搭上老本。有幾個人能超脫到大盤好時穩賺一把,行情壞時捂緊口袋呢?

經常聽人說:我怎麼判斷行情好壞呢?我怎麼能預測行情會怎麼走?明明看著像底,買進,那股票卻一如繼往飛流直下,害我深度套牢;或者好不容易買對一次,明明看著像到頂了,趕緊小富即安獲利出局,誰知它快馬加鞭勢如破竹,害我眼看著黑馬奔騰卻只聞到馬腥。大家都知道,巴菲特對預測股價走勢是很不感冒的,我雖然炒短線,我也認為預測走勢沒有意義,因為明天(下周、下月)會發生什麼事情,會有什麼突發事件,你根本不可能未卜先知。作為散戶,只需在該買進時買進,該賣出時賣出就夠了,沒有必要預測。

我們剛才已經談到,大盤上漲時,十之八九的股票會跟著漲,區別只在漲幅大小而已。你看我手上這三張表格,從2002年10月29日起到今天7月31日,9個月,185個工作日,8次行情,行情時間82天,大盤累計漲幅超過40,而在實際操作中,基數會越來越大,累計漲幅甚至超過70%!剛才已經講過,大盤上漲時,十之八九的股票會上漲,我既然看準了大盤,選一隻與大盤同步的股票就太容易了,具體地說,只要買到近期比較活躍的股票,一輪行情下來,它的漲幅往往大於大盤。

也由於十之八九的股票與大盤同步,所以只要大盤沒有出現賣出信號,個股在上漲過程中不論怎麼上竄下跳,我都心安理得,冷眼旁觀;等大盤出現賣出信號時,我再毫不猶豫地賣出。我可能早賣一天,也可能晚賣一天,但我中途不會心驚肉跳,不會被摔下馬,也不會溫水煮蛙,死到臨頭還做美夢。

很抱歉出於眾所周知的原因,我不可能公布我的選股方法,如果真想了解我怎麼選股,那就是:我長年累月只觀察和分析八支股票。1000多支股票好比一個團的編制,如果你把自己當團長,你就不可能預知哪個士兵明天會開小差;而只把自己當班長,手下只有區區幾個兵,哪個士兵會開小差就心中有數了。選股時間與持股時間常常成正比的,用三秒鍾發熱的頭腦選中的股票,上漲時間往往也只有三秒鍾;而用一個月時間選出的股票,上漲的時間可能長達一年。還有個故事說,某人畫一幅畫只需一天,賣出它卻要一年;後來倒過來,畫一幅畫用一年,賣出它就只需一天。同樣道理。

選中股票後怎麼交易呢?我的做法是:建倉時,多花一點錢主動買進;出貨時,少賺一點錢主動賣出。一句話,永遠掌握主動權。

楊百萬說:在這個市場,成功不是看最近賺了多少錢,而是看能活多久。股市人員流動頻率是很高的,一茬一茬,你現在認一認大戶室里這些面孔,隔一段時間再來,很多人就不見了。7年間,我見過太多大戶變中戶、中戶變散戶、散戶變銷戶的悲劇,我是追求穩健和長久的,經日積月累,賬上資金小由變大,炒股才有意義;天天忙進忙出過手癮,為伊消得人憔悴,有什麼意思呢?

有一句股諺:識大方向賺大錢,識小方向賺小錢,想在股市裡長久地活下去就必須識別大方向,所以我把自己看盤的方法命名為999大方向。我今天拿出來給你看,是希望盡可能多的朋友學會看大盤,從此心平氣和,順勢而為,大賺也可,小賺也可,不賺也可,反正不要再賠錢了。

⑷ 如何才能在股票市場中做到利益最大化

股市裡,只有賺錢和賠錢。如果你說還是“不盈不虧”,那其實是你浪費了時間,或者說這種運營模式不如把銀行目前的財務管理放在一邊靠譜。投資者之所以會考慮賺錢投資,挑戰中高風險理財產品,就是為了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股票交易中,如何鎖定利潤,實現投資收益最大化?在股票投資市場中,為了從手中的資本中獲得更多的投資收益,投資者有必要更加理性地看待股票交易問題。騎牛看熊認為股票交易的理想狀態是在最低點買入,在最高點賣出。

⑸ 如何理解 勝於易勝

意思是: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能夠創造出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而不能迫使敵人一定會為我所戰勝。
這句話出於《孫子兵法》
一、原文:
孫子兵法軍行第四篇:昔之善戰者,先為不可勝,以待敵之可勝。不可勝在己,可勝在敵。故善戰者,能為不可勝,不能使敵之必吵枝可勝。故曰:勝可知,而不可為。不可勝者,守也;可勝者,攻也。守則不足,攻則有餘。善守者藏於九地之下,善攻者動於九天之上,故能自保而全勝也。見勝不過眾人之所知,非善之善者也;戰勝而天下曰善,非善之善者也。故舉秋毫不為多力,見日月不為明目,聞雷霆不為聰耳。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故善戰者之勝也,無智名,無勇功,故其戰勝不忒。不忒者,其所措勝,勝已敗者也。故善戰者,立於不敗之地,而不失敵之敗也。是故勝兵先勝而後求戰,敗兵先戰而後求勝。善用兵者,修道而保法,故能為勝敗之政。
二、譯文:
孫子說:從前善於用兵打仗的人,總是首先創造出不可被戰勝的條件,然後去等待敵人可被我戰勝的條件的出現。不可被戰勝的條件,其創造在於我方自身;而可以為我所戰勝的條件或可乘之隙的是否出現,那就在敵人方面了。善於用兵打仗的人,能夠創造出不被敵人戰勝的條件,而不能迫使敵人一定會為我所戰勝。所以說,勝利可以預見,但不能單憑自己的主觀努力就會實現。創造不可被戰勝的條件,是我方在防禦過程中所要解決的問題;一旦敵方出現可以被戰勝的條件,那麼我方就需採取攻勢動作了。採取防禦,是由於敵人的力量比我強大;而採取攻勢,則是由於敵人的力量較我弱小。善於防禦的人,能深密隱蔽兵形,猶如藏在極深的地下,敵莫知所在;善於進攻的人,能高度機動靈活地打擊敵人,猶如動作於九霄雲外,敵莫知所御。所以,這樣既能保存自己而又能取得完全勝利預見勝利不超過常人的見識,就算不上高明中最高明的;經過激烈的戰斗而奪取勝利,並博得天下人的稱贊,也不能算是高明中最高明的。這就好比能舉秋毫之重算不上多力,能見日月之光算不上眼明,能聞雷霆之聲算不上耳聰一樣。古時所說善於用兵打仗的人,都是在敵人已經處於可能為我戰勝的情況下取得勝利的。
三、[原文]古之所謂善戰者,勝於易勝者也
四、[譯文]古時所說的善於打仗的人,總是取勝於容易戰勝的敵人
"勝於易勝"在實際的戰爭中可以最簡單地演化為以己之長,攻敵之短。如何創造條件,發現敵人最容易戰勝的一面(即最弱的一面)是取得勝利的關鍵。
五、解放戰爭時期的宿北戰役就是個先打弱敵、勝於易勝的好戰例。
1946年12月,國民黨軍集中25個半旅,分兵四路,從東北台、淮陰、宿遷和峰縣向我進犯,企圖佔領蘇北,消滅華東解放軍主力。敵軍來勢洶洶,單從兵力對比來看,敵軍顯然是強者。但它有弱點,其最大的弱點是進攻面過寬,各路間隙太大,很難互相策應支持,戰役上協同配合不力,這一弱點有利於我軍在內線實行機動應戰,有利於我軍各個殲滅敵人。
揀弱的來打,哪一路較弱就先打哪一路,陳毅,粟裕經過分析認為:從宿遷進攻沐陽、新安鎮的這一路,由徐州綏署副主任吳奇偉指揮,轄整編師第11師和第69師,和其他幾路相比,這一路比較好打,而這一路中,11師是強者,是蔣軍的"五大衫侍主力"之一,但這一路第69師突出冒進,所轄3個半旅也是拼湊起來的"插花"班子,戰鬥力不強,內部矛盾亦多,該師師長戴之奇是特務出身,雖屬反共死硬分子,但缺乏軍事指揮才能,在戰役部署上,他的3個旅在東西一線展開,師部只帶一個團,位於最右翼,翼側暴露,便於我南北對進,首先從敵之左翼打開缺口,而後實行兩面夾擊。經過戰略合圍和戰術分割,使敵首尾不能相顧,無法互相支援。
所以陳毅、粟裕決定集中兵力打戴之奇的整編69師。結果,在宿北全殲戴的69師3個半旅共約2萬餘人。戴之奇無路可走,自殺身亡。
在敵強我弱的條件下,揀弱的先打,無異於變整體弱勢為局部強勢,變戰略防禦為戰役戰斗的局部反攻。我兵力就整體來說與敵相差甚遠,但集或碰吵中力量對付一支弱敵,就顯得綽綽有餘。把弱敵消滅了,強敵必將受到威懾和削弱,就比較容易對付了。
再強大的敵人也有其軟弱的一面,而善戰的將領,必須先使自己立於不敗,再調動自己較為有力的部分,擊潰敵人弱的力量,抓住機會,取得勝利,這就是"勝子易勝"計謀的精髓之處。
比例中,陳粟二位大將正是運用這一思想,果斷地攻打敵人"易勝"的69師,既消滅了敵人的有生力量,又使整體局勢向利於我方的情況發展。他們可以稱為"善戰者"了。
所以孫子說:「稱勝者之戰民也,若決積水於千仞之溪者,形也」。善於用兵打仗的人,他們打了勝仗,沒有令人驚奇之處,也沒有料敵制勝的名聲和勇武威猛的戰功。他們獲取戰爭勝利而不出任何差錯;其所以不出差錯,是由於他們所採取的制勝措施都是建立在必勝的基礎之上,是戰勝那早已處於失敗地位的敵人。所以,善於用兵打仗的人,總是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而不放過敵人可能被擊敗的機會。所以,勝利的軍隊,總是首先創造必勝的條件而後才去尋求與敵交戰;失敗的軍隊則往往是先貿然與敵交戰,然後再在交戰過程中去爭取僥幸的勝利。善於用兵打仗的人,必須修明政治而為不可勝之道,並同時確保法制通行無阻,只有這樣才能成為戰爭命運的主宰者。

熱點內容
隆基股票歷史數據 發布:2025-02-12 08:30:38 瀏覽:175
貨幣資金定比變動怎麼算 發布:2025-02-12 08:24:39 瀏覽:966
2020年適合投資股票或基金理財嗎 發布:2025-02-12 08:05:56 瀏覽:315
期貨投資可以賺多少倍 發布:2025-02-12 07:33:31 瀏覽:536
期貨焦炭什麼時候回升 發布:2025-02-12 07:31:59 瀏覽:771
證券基金保險哪個好 發布:2025-02-12 07:20:55 瀏覽:134
期貨如何看技術面 發布:2025-02-12 07:14:46 瀏覽:648
疫苗板塊有哪些c類基金 發布:2025-02-12 07:11:18 瀏覽:450
股票退市股權登記什麼意思 發布:2025-02-12 06:29:32 瀏覽:156
excel同步股票軟體數據 發布:2025-02-12 06:28:17 瀏覽: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