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中國股市債市會如何
『壹』 央行定向降准,股市、樓市、債市將有哪些影響
期盼的降准來了!
3月13日傍晚,央行宣布,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准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
以上定向降准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據央行網站,為支持實體經濟發展,降低社會融資實際成本,中國人民銀行決定於2020年3月16日實施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對達到考核標準的銀行定向降准0.5至1個百分點。在此之外,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支持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以上定向降准共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
中國人民銀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把支持實體經濟恢復發展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不搞大水漫灌,兼顧內外平衡,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貨幣信貸、社會融資規模增長同經濟發展相適應,為高質量發展和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營造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中國人民銀行有關負責人表示:定向降准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問:請問此次定向降准如何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答:此次定向降准釋放長期資金5500億元,其中對達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考核標準的銀行釋放長期資金4000億元,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釋放長期資金1500億元。此次定向降准釋放長期資金有效增加銀行支持實體經濟的穩定資金來源,每年還可直接降低相關銀行付息成本約85億元,通過銀行傳導有利於促進降低小微、民營企業貸款實際利率,直接支持實體經濟。此次定向降准兼顧主動推動和事後激勵,用市場化改革辦法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有利於激發市場主體活力,進一步發揮市場在資源配置中的決定性作用,支持實體經濟發展。
問:請問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準的具體內容是什麼?
答:人民銀行自2018年起建立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年度考核制度,對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佔比達到一定比例的大中型商業銀行給予0.5個百分點或1.5個百分點的准備金率優惠。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包括農戶生產經營貸款、建檔立卡貧困人口消費貸款、助學貸款、創業擔保貸款、個體工商戶經營性貸款、小微企業主經營性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小型企業貸款、單戶授信小於1000萬的微型企業貸款。考核對象包括大型銀行、股份制銀行、城商行、較大的農商行和外資銀行。近期人民銀行完成了2019年度考核,一些達標銀行由原來沒有準備金率優惠變為得到0.5個百分點准備金率優惠,另一些銀行由原來得到0.5個百分點優惠變為得到1.5個百分點優惠,總的看,對這些達標銀行定向降准了0.5至1個百分點。
問:請問對符合條件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準是出於什麼考慮?
答:以股份制商業銀行為代表的中型銀行是我國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考慮到去年人民銀行已對符合條件的農商行和城商行實施過定向降准,此次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中所有大型商業銀行都將得到1.5個百分點的准備金率優惠,為發揮定向降準的正向激勵作用,支持股份制銀行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同時優化「三檔兩優」存款准備金率框架,此次對得到0.5個百分點准備金率優惠的股份制商業銀行再額外定向降准1個百分點,同時要求將降准資金用於發放普惠金融領域貸款,並且貸款利率明顯下降,從而加大對小微、民營企業等普惠金融領域的信貸支持力度。
2014年歷次降准一覽
此前3月10日國常會就指出,抓緊出台普惠金融定向降准措施,並額外加大對股份制銀行降准力度,促進商業銀行加大對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貸款支持,幫助復工復產,推動降低融資成本。
據央行數據統計,不計入本次操作,2014年以來,央行已累計實施了至少16次降准操作(部分當日實施降准時分階段實施算作一次)。
對A股有何影響?
歷次定向降准,對於A股市場作用不一。
其中,2014年兩次定向降准,A股市場主要指數在3個月後出現上行;2015年五次定向降准,疊加牛市效應,除了當年6月、10月指數回調外,A股市場主要指數一周、一個月、三個月期間均出現明顯上行。
此外,今年1月份實施降准過後,A股市場主要指數次日和一周都出現明顯上行。
巨豐投顧指出,從3月10日國常會可以看出,央行開啟降准按鈕後,向地方商業銀行釋放更多流動性,以支持地方商業銀行向小微企業、個體工商戶房貸,從而幫助企業復工復產,解決資金緊張問題。央行普惠金融定向降准,將直接利好於城商行,將對銀行板塊形成短期利好。此外,受疫情影響中國2月份汽車產銷量均出現大幅下滑,當前來看,各地陸續復工,3月份汽車應該產銷量會出現好轉。
對樓市有何影響?
疫情在短期內對樓市造成較大沖擊,克而瑞監測的27個重點城市中,2月整體成交僅240萬平方米,環比降幅高達83%,同比下降77%,創有史以來最大跌幅。4個一線城市樓市總成交僅29萬平方米,環比下跌82%,同比下降73%,其中廣州跌幅最為顯著。
眾泰證券指出,疫情影響短期但不改長期向好的邏輯。商品房作為耐用品需求,本質是需求延遲滿足,疊加逆周期調節,短期影響有限,中長期看好龍頭房企邏輯不變;物業管理受疫情沖擊讓其得到社會與政府的重視,價值被進一步認可,短期成本增加,但中長期市場價值提升,得到政府重視與行業制度完善等多領域得到了加速推進,對優質品牌物管企業在口碑變現,業務拓展與政企關系等多領域有著多重利好。
此外對於樓市並不需要太過悲觀。2月房地產行業依舊有逆勢數據。比如,有房企2月銷售增長超100%;一線城市土地出讓金同比暴漲8成,北京、上海屢刷新紀錄;76隻地產股集體上漲,最高漲幅超過30%。
對債市有何影響?
數據顯示,歷次定向降准對於債市影響明顯。其中,2014年4月份定向降准實施一周後,中債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直降4.92bp,單月降幅更是達到了17.20bp。而當年6月份的定向降准,中債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一周降幅也達3.25bp。
2015年五次降准,中債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更是從當年3.70%的高位,一度逼近2.70%。而2018年初的定向降准,中債10年期國債到期收益率一周降幅也達到了3.69bp。
而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債券市場已通過多種方式支持實體經濟發展,包括建立債券發行「綠色通道」,延長債券發行額度有效期、合理調整信息披露時限、加大受疫情影響地區機構發行登記、交易、託管等費用減免力度促進。
3月11日,中國人民銀行、中國證監會有關負責同志就債券市場支持實體經濟發展有關問題答記者時也指出,下一步,將採取有效措施,加快改革創新,提升債券市場融資功能,提高債券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的質效。引導資金流向重點領域、重點行業和薄弱環節,支持經濟結構轉型升級,加大對民營企業債券融資支持力度。
『貳』 時隔28年,美聯儲加息75基點,對國內股市、匯市、債市有啥影響
產生極大的影響,會讓股市變得更加穩定,避免散戶利益受損,增加投資人的信心,讓相關行業的經濟能夠恢復發展。
我認為對全球市場最大的影響之一是讓更多的資金流入美國,更好地發展美國經濟,使其他國家陷入困境。 美聯儲的所有決定實際上都是從美國的經濟狀況考慮的。 美國這次加薪的目的是讓美國經濟更快增長,另外也是降低美國的通貨膨脹率。 美國沒有考慮其他國家的情況,這將大大損害其他國家的競爭力。 將更多的資金籌集到美國所帶來的最直接後果之一是將更多的資金籌集到美國。
一方面影響許多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國家經濟復甦,另一方面也影響許多投資者的收益,因此全球許多投資者都在關注美聯儲的加息。 美聯儲上調利率將影響美國的通貨膨脹率。 美聯儲上調利率將影響美國的通貨膨脹。
『叄』 中國股市的未來會如何發展
中國股市的未來發展:
宏觀經濟環境的重大變化有利於股市。未來五年由於資金,房地產滯脹導致流動性不足,P2P受到嚴格監管,只有股市和債市是低利率時代最好的理財方向。從股市來看政策開放、國企改革和科技進步配運三大紅利繼續增強中國股市的增長勢頭和彈性。在未來五年中國股市將是世界上最有價值的市場之一。
總體來說股市還是比較穩定的。如果存在經濟和債務風險,股市就會逃逸或逐漸下跌。當風險太大時,如獅子圍攻(經濟低迷、債務爆發、銀行,壞賬急劇增加,導致國民經濟面臨危險),在優惠政策的影響下就會瘋狂(反彈)。如果風險解除,政府會再次控制,導致不可持續的市場狀況。
股市特點
到了2001年後,中國證監會逐漸提出要解決國有股的不能流通問題,要盤活國有資產,曾先後出台了一些方案。但由於在當初的上市發行環節,流通股東以超高市盈率購買了流通股,而出台的這些方案都或多或少地損害了流通股東的利益。
因此市空核場以走熊而對「國有股減持」的改革作出市場反應。後迫於市場的壓力,中國證監會宣布暫停「國有股減持」的改革。然而在2005年,中國證監會再次提出「股權分置改革」,其實斗賣掘質仍然是國有股減持,不同的是,這一改革以消除股權分置為目標,連法人股的流通都包括了進來,由此引發了市場極大的不認同。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中國股市
『肆』 中國債券市場現狀怎麼樣
2020年全球收到疫情影響,經濟情況收到嚴重負面影響,導致全球債券發行量再次沖高,創下2014年以來最高紀錄。未來,由於經濟恢復情況的不確定性以及世界政治格局的動盪,預計2021年以後全球的債券發行總量仍然會保持一個整體慢增長的狀態。
2014-2019年全球債券發行量呈震盪上升的趨勢,主要在於全球經濟下行壓力加劇,2019年全球債券發行量達到了70132億美元,同比增長約19%。
2020年的發行量增長以非典型的方式進行。通常,發行量和GDP呈正相關:隨著GDP上升(或下降),債券發行也一樣。但是,自2020第二季度以來,這兩個系列已朝相反的方向移動,並且幅度也達到了歷史上的大幅度。近期發行量增加的一種解釋是中央銀行提供了大量流動性支持。
在高度不確定性以及缺乏有效且廣泛的新冠疫苗的情況下,這使許多公司能夠採取謹慎的行動來增加現金儲備。考慮到這些因素,與GDP發行關系為正的關系可能需要一段時間。
標准普爾在2020年10月發布報告稱,預計2020年全球債券發行量會超過8萬億美元,約為81353億美元,2021年可能出現下降,預計下降到約7.9萬億美元左右。
—— 以上數據來源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債券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