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權如何控制貨幣
1. 西方國家的政府對經濟干預的財政政和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給的主要途徑有哪些
(一)避免出現政治性經濟波動的需要。為了對政府的超經濟行為發揮有效的制約作用,防止政府為政治目的而犧牲貨幣政策,央行就必須有很高的獨立性,而且,央行是負有社會責任的機構,它的貨幣政策對社會的發展有重大影響,它應具有穩定性和連續性。(二)避免財政赤字貨幣化的需要。所謂財政赤字貨幣化,就是指財政出現赤字時,央行無條件地去彌補。或者直接對政府貸款、透支,或者想法降低市場利率,減少財政向市場借款的成本。這會導致通貨膨脹,並引發赤字與通貨膨脹之間的惡性循環。央行作為政府的銀行,雖然有義務幫助政府平衡財政預算和彌補赤字。但財政活動的客觀結果並不一定是保持經濟的穩定增長和物價穩定。而央行貨幣政策的主要目標是穩定貨幣,它對財政的支持只能是一般的支持。因此,為避免政府的短期經濟行為,避免通過發行貨幣去彌補財政赤字,造成通貨膨脹,有必要保持中央銀行的相對獨立性。央行對政型晌府的貸款一般只限於短期貸款且有貸款最高限額,其目的之一就是限制政府推行通貨膨脹政策。(三)為了穩定經濟和金融的需要。中央銀行和政府的地位不同,因而它們在考慮一些經濟政策的側重點上存在差異。行政當局更關心的是促進卜殲鋒經濟增長與解決就業問題。因此政策的重點是通過推行赤字財政政策,以刺激經濟增長,增加就業。其結果往往導致通貨膨脹。財政部長更關心如何有效地從市場籌措資金,以維持政府機構的正常運行,因而要求市場利率穩定且維持在低水平上。而央行的首要任務是穩定貨幣,採取緊縮政策,提高市場利率,以制止通貨膨脹。如果中央銀行完全受制於政府,其結果只能更便於政府推行通貨膨脹政策,這會使經濟更加不穩定。如果央行有較大的獨立性,明確其首要任務是穩定幣值,央行就可以獨立的制定和執行正確的貨幣政策,對政府推行通貨膨脹政策也可以起到約束作用。經過80年代中期和90年代中期兩次大的改革,目前中國人民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較之計劃經濟時期已經有了較大進步,也取得了明顯效果,這突出地表現在90年代中期以後對通貨膨脹的有效治理上。我們也應當看到,由於種種原因,目前我國的中央銀行在獨立執行貨幣政策方面,盡管地方政府的直接干預已經被基本杜絕,但是間接干預依然變相存在。並且,一些中央政府部門對於中央銀行仍然存在變相干預。而在貨幣政策決策方面,中央銀行不僅缺乏應有的獨立性,在操作上也缺乏規范和透明。總之,沒有中央銀行的獨立性,貨幣政策和宏觀經濟的穩定就得不到保證。(四)為了適應中央銀行特殊改敬地位與業務的需要。中央銀行既不是一般的行政管理機關,也不同於一般的國有企業,它的業務具有高度技術性,它的政策直接影響國民經濟各部門。因此,它的最高管理人員一般都有豐富的國內外經濟知識,有熟練的技術和經驗。從業務看,央行的主要顧客雖然是政府和外國中央銀行,但它同時還為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服務。因此,央行也不應完全受政府的控制。
2. 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是什麼,並舉例說明
運用貨幣政策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貨幣政策案例:調整法定準備金率抑制通貨膨脹 2010年一月份提高准備金率,這是自2008年6月份提高存款准備金率間隔一年多之後的首次准備金利率的上調。我們認為三大原因此次存款准備金率上調:首先,經濟已無後顧之憂。公布的我國2009年12月出口增長17.7%,遠超預期,這也是14個月以來的首次增長,這提供了我國經濟持續增長的新證據。其次,通脹壓力已經明顯。根據申銀萬國最新的報告顯示,預測09年12月通脹率在2%,今年全年通脹率為3.2%,通脹壓力上升。最後,央票利率上升的調控作用及其規模,不足以達到政府控制風險的目的。
從此,開始了中國緊縮性的貨幣政策,到2011年6月接連12次提高存款准備金率,收緊流動性,以抑制通貨膨脹。
3. 朝代更替的時候,新朝代是怎麼處理前朝的貨幣的
一個新朝代建立後在改朝換代的時候,新帝對於前朝貨幣的處理主要有兩種方式:一種任其自生自滅,被新貨幣替代,然後逐漸退出流通市場;還有一種就是政府回收舊貨幣,強制停止使用,再回爐統一做成新貨幣。
古代有很長一段時間內還處在以物易物的交換形式,特別是普通百姓,以自然經濟為主,你一袋米我一隻雞,我一頭牛你一間房這樣的交換,這個時候,貨幣能體現出的作用並不大,僅在上層階級流通,所以改朝換代影響不大。
古時候的錢幣多為銅幣,這種金屬在當時價值比較高,回收起來也困難,所以不能貿然處置,新的當權者都會酌情給與市場緩沖的時間。
4. 經濟衰退時期,政府採取的主要貨幣工具手段有哪些
政府幹預經濟所用的貨幣政策的工具主要有:調整法定準備率、調整再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1.法定準備金率:商業銀行必須把自己吸納的存款的一部分存在中央銀行,而這部分資金與存款總額的比率就是存款准備金率。中央銀行如果提高存款准備金率,那麼流通中的貨幣會成倍縮減,因為商業銀行交到中央銀行的准備金多了,可供自身支配的資金便少了,因而銀行給企業的貸款就會減少,相應的,企業在銀行的存款會更少,於是這個社會上就會出現「存款—貸款」的級級遞減,導致社會貨幣總量的大幅降低。反之,如果中央銀行把存款准備金率調低,流通中的貨幣量就會成倍增加。2.調整再貼現率:企業向商業銀行借貸貨幣時,常常把沒有到期的票據轉讓給銀行取得貸款。當經濟過熱時,中央銀行為了控制貨幣數量和商業銀行的放款額度,就會提高再貼現率,以減少商業銀行的借貸款數量;而當經濟蕭條時,中央銀行就會放低再貼現率,把中央銀行手中的債券吸收過來實行貼現以增加商業銀行的准備金,鼓勵商業銀行發放貸款,刺激社會的消費和投資,實現社會經濟的正常運轉。3.公開市場業務是中央銀行在公開的金融市場購買或售賣政府有價證券,增加或減少商業銀行的准備金,從而影響整個經濟活動,實現既定的目標。中央銀行買進有價證券時,會向賣出有價證券的公司返侍支付貨幣,從而增加流通中的貨幣量。而漏纖吵中央銀行在賣出有價證券時,就會使流通中的貨幣量減少。最豎散後,政府加息也可以理解成貨幣政策的調節工具,因為加息會影響信貸規模,控制貨幣供給量。
5. 分析政府是如何運用貨幣政策工具來調節經濟的
狹義貨幣政策: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制中的外生變數,改變游戲規則,如硬性限制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雙穩健的財政和貨幣政策
第二個問題的答案是:14、貨幣政策的內容是什麼?如何運用貨幣政策來調節宏觀經濟?
答:(1)貨幣政策是指政府通過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以保持社會總供給和社會總需求平衡的一種經濟政策。貨幣政策的工具主要包括法定準備金率、貼現率和公開市場業務。
(2)貨幣政策分為擴張性貨幣政策和緊縮性貨幣政策兩類。擴張性貨幣政策以放鬆銀根、擴大貨幣供應量為特點,目的在於刺激需求的增加。緊縮性貨幣政策以抽緊銀根、減少貨幣供應量為特點,目的在於抑制需求的增加。政府可以根據不同的經濟發展狀況,分別採取不同的貨幣政策。在經濟衰退期間,一般要通過採取擴張性貨幣政策,擴大貨幣供應量,降低利率來刺激經濟增長;在經濟過熱時,要通過採用緊縮性的貨幣政策,抽緊銀根、減少貨幣供應量、提高利率,來抑制需求的過快增長。
6. 中央銀行調控貨幣的主要手段有哪些
中央銀行調控貨幣的主要手段有三種:
1、公開市場操作
指貨幣當局在公開市場上買入或賣出財政部或政府的債券或證券,以增減市場上的基礎貨幣量,影響市場的貨幣的供給。
2、調節存准備金率
准備金率調高,商業銀行可以發放貸款的資金量就減少,同時通過貨幣乘數也會縮小,將進一步的減少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反之,市場上的貨幣供給量則會增多。
3、調節貼現率
通過調節商業銀行在央行的貼現利率,影響商業銀行的貼現資金量,從而控制市場上的貨幣供給。提高貼現率,則減少市場貨幣供給;降低貼現率,就增加貨幣供給。
7. 國家是根據什麼來決定鈔票的發行的發行量是如何控制的
一般都會根據國家的經濟稅收狀況,還有就是國民生產總值,然後也會根據物價水平以及國際地位來確定發行的數量,一般都會有嚴格的把控,不然的話就會導致通貨膨脹或者是物價貶值的情況發生。
8. 清朝時期如何管理制錢
任何一個王朝,都會非常重視制錢,因為經濟是國家的命脈,早期的貨幣可以讓私人來鑄造,秦漢時期就沒有統一貨幣,文景朝的時候國內出現過多種的貨幣,這對國家的經濟秩序影響不是太好。後來武帝等人開始嚴格控制鑄錢,之後制錢就專門由國家來掌控,到明清時期,制錢已經有嚴格的規定,相比明朝來說,清朝由於長期在關外生活,他們的文化並不發達,經濟基礎同樣是很薄弱。
![](http://www.newgenesiscap.com/images/loading.jpg)
後來銅的價格不斷上漲,政府鑄錢的成本不斷增加,原本的銅錢也必然要被替換,取而代之的是利用鑄幣機打造出來的銅元,這些貨幣比起原來的制錢更加好用,也正是由於西方列強的沖擊,才讓中國開始在廢墟上重新建立起自己的金融體系。
參考文獻:
《中國貨幣史》
9. 古代時期在錢幣上是如何控制的
古代是一個比較籠統的概念,在不同的朝代,對於錢幣的控制也是不同的。
在最初的原始社會,是沒有錢幣的出現的,那個時候交易採取的是以物易物,而最早的錢幣是一種特殊的海貝,用貝殼作為貨幣,被稱為貝幣。所以現在的漢字之中很多與錢幣交易相關的字都帶有貝字旁。在這個時期,實際上對於錢幣是沒有限制的,誰能獲得貝殼誰就可以擁有貨幣,但一來當時的社會交易規模很小,人也很少進行遠行,所以即使獲得足夠的貝幣也沒有辦法交易到足夠的貨物。
金屬貨幣並非是古代唯一的貨幣,紙幣早在宋代的時候,就已經出現了,這就是交子。而古代對於紙幣的發行數量,在很多時候是有一定的控制的,古人有一定的金融思想,但還是難免濫發,所以紙幣貶值在古代是一個很常見的現象,而且越早發現的紙幣貶值越嚴重。
明代的時候,曾經一度要求百姓不得使用金銀,而只能使用明朝的寶鈔,但因為明代濫發寶鈔比宋元還要嚴重,導致了被百姓一致的抵制,最終明朝的寶鈔徹底的失去了價值。
古代的時候,金屬錢幣上因為金屬的有限,所以不可能出現大量的錢幣,比如白銀作為主要貨幣是在明朝中後期才開始的這是因為明朝通過貿易獲得了大量的歐洲國家通過大航海得到的金銀。而唐宋之所以不用白銀作為主要貨幣,原因就是沒有如此之多的白銀而已。
10. 財政政策和貨幣政策的具體手段是什麼
1、財政政策是國家制定的指導財政分配活動和處理各種財政分配關系的基本准則。財政政策的手段主要包括稅收、預算、國債、購買性支出和財政轉移支付等手段。例如:減少稅收可以刺激消費,增加政府的支出能夠刺激生產,這兩種方式都可以刺激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主要手段有:控制貨幣發行;控制和調節對商業銀行的貸款;推行公開市場業務;改變存款准備金率;調整再貼現率;選擇性信用管制;直接信用管制。
溫馨提示:以上解釋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01-05,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平安銀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來看「平安銀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