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1號股市創業板早盤怎麼走
『壹』 創業板指股票
創業板指是什麼意思 「創業板是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中小企業和新興公司股票,主板市場之外為這些股票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這屬於對主板市場的有效補給,在資本市場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創業板出現於上世紀70年代的美國,那麼你知道創業板指是什麼意思嗎,下面一起去了解一下詳細的內容吧! 創業板指是什麼意思 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MAIN-BOARD MARKET)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有著重要的位置。在中國的創業板的市場代碼是300開頭的。 創業板與主板市場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寬松,主要體現在成立時間,資本規模,中長期業績等的要求上。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 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以說,創業板是一個門檻低、風險大、監管嚴格的股票市場,也是一個孵化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的搖籃。 創業板GEM ( GROWTH ENTERPRISES MARKET BOARD)是地位次於主板市場的二級證券市場,以NASDAQ市場為代表,在中國特指深圳創業板。在上市門檻、監管制度、信息披露、交易者條件、投資風險等方面和主板市場有較大區別。2012年4月20日,深交所正式發布《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股票上市規則》,並於5月1日起正式實施,將創業板退市制度方案內容,落實到上市規則之中。 截止2015年12月31日,創業板總市值達到55916.25億元,較上一年增長34065.30億元,同比增長155.90%。 創業板中國發展歷程 在中國發展創業板市場是為了給中小企業提供更方便的融資渠道,為風險資本營造一個正常的退出機制。同時,這也是中國調整產業結構、推進經濟改革的重要手段。二板市場和主板市場的投資對象和風險承受能力是不相同的,在通常情況下,二者不會相互影響。而且由於它們內在的聯系,反而會促進主板市場的進一步發展壯大。對投資者來說,創業板市場的風險要比主板市場高得多。當然,回報可能也會大得多。 創業板公司再融資的審核權已經確定將由證監會下放到深交所。此舉將提高創業板公司再融資的審核效率,同時也是股票發行市場化改革的又一突破。市場人士也更加期待主板、中小板再融資,乃至新股IPO的審核全面由滬深交易所承擔,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監審分離」…… 1998年3月,成思危代表民建中央提交了《關於借鑒國外經驗,盡快發展中國風險投資事業的提案》,此提案是當年全國政協會議的「一號提案」,被認為開啟了在中國設立創業板的征程。同年,成思危提出了創業板「三步走」的發展思路:第一步是在現有法律框架下,成立一批風險投資公司;第二步是建立風險投資基金;第三步是建立包括創業板在內的風險投資體系。 1999年起,深交所開始著手籌建創業板,2000年10月之後為此甚至停止了主板的IPO項目,然而隨著2001年初納斯達克神話的破滅,香港創業板也從1200點跌到最低100多點,且國內股市丑聞頻傳,成思危給時任國務院總理朱鎔基寫信,建議緩推創業板。為此,成思危在網上挨了不少罵。 1999年8月,黨中央、國務院出台《關於加強技術創新,發展高科技,實現產業化的決定》指出,要培育有利於高新技術產業發展的資本市場,適當時候在現有的上海、深圳證券交易所專門設立高新技術企業塊。 1999年12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對《公司法》做出修改,即:高新技術企業,可以按照國務院新頒布 的標准在國內股票市場上市;同時通過了一個擬建單獨的高科技股票交易系統的決議。 2000年10月,深市停發新股,籌建創業版。 2001年初,納市神話破滅,且國內股市頻傳丑聞,成思危建議緩推創業板。 2001年11月,高層認為股市尚未成熟,需先整頓主板,創業板計劃擱置。 2002年,成思危提出創業板「三步走」建議,中小板作為創業板的過渡。2002年8月,《中小企業促進法》出台後,深交所在國內學術界、業界對創業板紛爭不已的情況下,果斷調整思路,選擇了第三條路,將自己定位於為中小企業服務。成思危也提出創業板「三步走」的建議,中小板作為創業板的過渡。 2004年5月,證監會同意深交所設中小板。 2004年6月,深市恢復發新股——8隻新股在中小板上市,時稱中國股市「新八股」。 2005年6月,中小板第50隻股票上市,此後滬深股市停發新股,讓路股改。 2006年6月,新老劃段第一股中工國際在中小板發行,兩市為IPO重開閘。 2006年下半年,尚XX表示適時推創業板。 2007年3月,深交所稱創業板技術准備到位;尚XX要求積極穩妥推進。 2007年6月,創業板框架初定。 2007年7月,深交所稱正緊張籌備創業板,權威人士稱2008年正式推出。 2007年8月,范福春稱盡快推出創業板。 2008年3月創業板《管理辦法》(徵求意見稿)發布。 2009年3月31日,中國證監會正式發布《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在創業板上市管理暫行辦法》,該辦法自2009年5月1日起實施。 2009年7月1日,證監會正式發布實施《創業板市場投資者適當性管理暫行規定》,投資者可在7月15日起辦理創業板投資資格。 2009年9月13日,中國證監會宣布,於9月17日召開首次創業板發審會,首批7家企業上會。預計擬融資總額約為22.48億元。 2009年10月23日,中國創業板舉行開板啟動儀式。數據顯示,首批上市的28家創業板公司,平均市盈率為56.7倍,而市盈率最高的寶德股份達到81.67倍,遠高於全部A股市盈率以及中小板的市盈率。 2009年10月30日,中國創業板正式上市。 自2009年7月IPO重啟至2011年7月,先後有292傢具有PE背景的公司成功上市,觸及283家PE機構,累計投資160.2億元。時期,PE機構經過火紅及減持已取得實踐收益144.2億元,占初始投資的近90%,即已基本收回本錢。PE的持股市值尚有約1233.5億元,兩項相加,PE的全體報答為1377.7億元,浮盈高達760%。 ;
『貳』 創業板開通 要什麼條件
創業板開戶4個條件:\x0d\x0a投資者前往營業部開設創業板交易戶頭,需要攜帶自己身份證和股東賬戶卡,完成4道程序即可。\x0d\x0a1)第一步是查詢賬戶交易記錄是否超過兩年,這些交易對象指的是滬深兩市的A、B股,並不包括基金、債券、權證等交易品種。\x0d\x0a2)第二步是查詢完交易記錄後,營業部會對客戶進行投資者風險承受能力調查,具體操作中,往往是客戶填寫調查問卷,營業部評估客戶的風險承受力。\x0d\x0a3)第三步是客戶需要在營業部現場簽署風險揭示書及特別申明,營業部根據客戶的風險承受力評估情況,來對客戶進行專門的創業板交易風險教育。對於那些交易經驗不足兩年的客戶,營業部還會安排專門人員講解風險揭示書內容,提醒客戶審慎考慮是否申請開通創業板交易。據了解,多家券商人士在這一環節還會有PPT播映、宣傳冊等方式來進行風險教育。\x0d\x0a4)第四步,客戶在充分評估自己的風險承受力以及交易風險後,現場簽署開戶協議書。交易經驗超過兩年的股民,其賬戶在2個交易日後就開通;那些交易經驗不足2年的股民,其創業板賬戶要在5個交易日後才開通。\x0d\x0a創業板,又稱二板市場(Second-board Market)即第二股票交易市場,是與主板市場(Main-Board Market)不同的一類證券市場,專為暫時無法在主板上市的創業型企業、中小企業和高科技產業企業等需要進行融資和發展的企業提供融資途徑和成長空間的證券交易市場,是對主板市場的重要補充,在資本市場有著重要的位置。在中國的創業板的市場代碼是300開頭的。\x0d\x0a創業板與主板市場相比,上市要求往往更加寬松,主要體現在成立時間,資本規模,中長期業績等的要求上。由於新興的二板市場上市企業大多趨向於創業型企業,所以又稱為創業板。創業板市場最大的特點就是低門檻進入,嚴要求運作,有助於有潛力的中小企業獲得融資機會。\x0d\x0a在創業板市場上市的公司大多從事高科技業務,具有較高的成長性,但往往成立時間較短規模較小,業績也不突出,但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以說,創業板是一個門檻低、風險大、監管嚴格的股票市場,也是一個孵化科技型、成長型企業的搖籃。\x0d\x0a
『叄』 今天大盤多少點
2020年1月14日,大盤至少會突破3129點、春節前還會回殺洗盤。
昨天,滬市大盤出現止跌反彈的走勢,單純從技術指標分析,是由於股指回落受到10日均線向上運行的觸及性頂托造成。
滬市大盤30分鍾圖上的MACD指標線與KDJ指標線成金叉共振狀態,顯示短線反彈還有上沖動能;日線圖布林帶上軌道線(3135點)牽引股指與其靠近;因此,大盤會再創昨天反彈的新高,股指至少會沖擊3129點。
(3)8月11號股市創業板早盤怎麼走擴展閱讀
滬市大盤60分鍾圖上的MACD指標出現頂背離現象,顯示股指向上反彈再度面臨對應級別的回落調整;觸及8日均線的股指按照「報到制」的原理有靠近13日均線的慾望。因此,大盤股指創反彈新高以後會隨時出現沖高回落的休整。
綜合上面的技術指標分析,今天大盤會慣性上沖,股指觸及或瞬間突破3129點以後會出現震盪回落,然後,小幅拉起,股指將受62月均線(3149點)向上運行的牽引與其逐漸靠近。
『肆』 創業板,首日上市以後,盤中臨時停牌,哪個股票
上市首日,上海凱鑫連續兩次觸發臨停機制,一時成為市場焦點。截至發稿,上海凱鑫成交額達4.35億,換手率近38.72%。
10月16日,上海凱鑫正式登陸創業板。上市首日,上海凱鑫開盤大漲116.95%,盤中一路走高,連續兩次臨停。
9點48分,上海凱鑫較開盤價漲30%,股票臨時停牌;復牌後,10點01分,上海凱鑫較開盤價漲幅達60%,再次觸發臨停。截至發稿,上海凱鑫成交額達4.35億,換手率近38.72%。
資料顯示,上海凱鑫主要從事膜分離技術的研究與開發,主要產品包括工業流體分離解決方案和膜元件及其他部件。
上海凱鑫本次公開發行股票1,595萬股,其中公開發行新股1,595萬股,發行價格24.43元/股,新股募集資金3.90億元,發行後總股本6,378.3466萬股。據招股書,公司原擬籌資3億元,其中2億元用於研發與技術服務一體化建設項目。
業績方面,2017年至2019年,公司營業收入分別為1.19億元、1.97億元、2.61億元,凈利潤分別為2846.52萬元、4234.35萬元、5874.91萬元。
不過,盡管公司整體業績近三年逐年提升,但是盈利能力卻呈下滑態勢。數據顯示,2017年至2019年,上海凱鑫主營業務毛利率分別為46.61%、37.82%、36.28%,逐年下滑。
對此,上海凱鑫解釋稱,2017年主營業務毛利率較高,主要系當年公司80%左右的主營業務收入來自於化纖行業客戶,由於該行業對膜分離工藝要求較高,方案設計更為復雜,膜元件的損耗風險也較高;且對客戶來說,膜分離技術的應用能給其帶來更為顯著的經濟效益,因此,該行業的毛利率相對較高。
2018年和2019年,上海凱鑫主營業務毛利率較低,主要系公司同期紡織印染行業毛利率較低,分別僅為25.64%和30.06%,同時,毛利率較低的生物制葯行業銷售規模及佔比均大幅提升,從而拉低了公司當期的整體毛利率。
股權結構上,招股書顯示,截至招股說明書簽署日,葛文越、邵蔚、申雅維、劉峰、楊旗、楊昊鵬共直接持有上海凱鑫3046.32萬股股份,占公司總股本IPO前的63.69%;同時,葛文越通過其擔任執行事務合夥人的上海濟謙控制著公司3.14%的表決權股份,兩者合計共控制著公司IPO前66.83%的表決權股份。因此,葛文越、邵蔚、申雅維、劉峰、楊旗、楊昊鵬6名自然人股東為公司的實際控制人。
上海凱鑫實際控制人高達6名,這在A股公司中十分少見。而控股股東葛文越,也僅有公司IPO前33.12%的表決權股份。這也一度引發市場對其股權及管理層能否持續穩定的擔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