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溫氏市值沒有牧原高
『壹』 消耗性生物資產對比:正邦科技、新希望雙雙超溫氏、牧原
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對比了溫氏、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2020年上半年末的生產性生物資產,本文我們來看下消耗性生物資產。生產性生物資產主要包括種豬(能繁和後備),消耗性生物資產主要是待售的商品豬。
我們先來橫向看一下五家公司的消耗性生物資產情況:
溫氏股份
溫氏股份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種類繁多,包括種雞蛋、種鴨蛋、種鴿蛋、胚蛋、雞苗、鴨苗、鴿苗、豬苗、仔牛、肉雞、肉鴨、肉鴿、肉豬、塘魚、林木。
溫氏股份半年末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環比一季度僅增長了4.42%,照此推測,下半年的出欄量也不會有太突出的表現。溫氏股份上半年肉豬銷售收入為205.63億元,占公司359.68億元營收的57.17%。如果我們據此做一個比較模糊的估算,則消耗性生物資產中商品豬大概為53億元,和牧原、正邦、新希望差距巨大。
溫氏2018年末以來消耗性生物資產情況如下:
溫氏股份2020年半年末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尚未能恢復到2018年末的水平。考慮到公司生產性生物資產在2020年半年末有較大幅度增長,出欄量或許要到2021年才會有實質性提升。
牧原股份
牧原股份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分為生豬類及其他,生豬類消耗性生物資產包括仔豬、保育豬、育肥豬;其他消耗性生物資產指綠化環保用林木等。
牧原半年末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環比一季度大增67.95%,2018年末以來公司消耗性生物資產情況如下:
牧原股份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在2019年上半年末和年底均未見顯著增長,這和公司2019年出欄量下降相吻合。從2020年3月開始,公司的出欄量逐月節節攀升,5月同比大增63.5%,6月大增90.0%,7月猛增166.9%,和消耗性生物資產的猛增也相吻合。
正邦 科技
正邦 科技 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包括仔豬、肥豬、鴨苗。
在五家養豬公司中,正邦 科技 2020年半年末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環比增速最為彪悍,大增185.68%。2018年末以來公司消耗性生物資產情況如下:
正邦 科技 的出欄量自2020年5月轉正後,增長迅猛。6月同比大增65.4%,7月大增63.1%。從消耗性生物資產的情況來看,下半年有望持續亮眼。
新希望
新希望半年末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環比一季度猛增132.56%,2018年末以來公司消耗性生物資產情況如下:
我們在上一篇文章中看到,新希望2020年半年末的生產性生物資產環比猛增103.70%,總量達79.51億元位列五大公司之首,消耗性生物資產的環比增速和數額,則稍遜正邦 科技 一籌。
天邦股份
天邦股份半年末的消耗性生物資產環比一季度增27.02%,2018年末以來公司消耗性生物資產情況如下:
天邦股份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在2019年上半年環比曾大幅下滑,隨後出現恢復性提升,到2020年半年末尚未恢復到2018年末的水平。
後記
由於溫氏的消耗性生物資產主要是肉豬,而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還包括仔豬等,因此溫氏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周轉率較低,一般是六個月周轉一次;而牧原、正邦、新希望、天邦的仔豬周轉率比較高。因此,溫氏的消耗性生物資產和其它公司可比性不是特別強,西米衣谷也同步提供了各公司2018年年末以來的變化情況,供小夥伴們參考。
此外,高額的消耗性生物資產未必代表著最高的出欄量,還得考慮頭均成本。
西米衣谷公眾號養豬行業系列文章:
《五大養豬公司上半年末生產性生物資產對比:正邦狠,新希望更狠》
《溫氏股份、牧原股份、正邦 科技 、新希望、天邦前七月養豬數據對比》
《2020年上半年生豬存欄、出欄數據和近六年的趨勢對比》
『貳』 為什麼溫氏股份4季度業績增長沒其它豬肉股高
目前溫氏股份肉豬、肉雞銷售收入大概占總收入的95%,其中肉豬佔比大概為60%,肉雞佔比大概為35%,也即豬肉價格和雞肉價格對公司利潤影響非常大,今年豬肉價格和雞肉價格會呈現什麼狀態?
高波認為,整體而言,今年豬肉的價格還是會持續穩步向上。近期豬肉和雞肉價格上漲的原因主要有兩方面,首先,冬至之後是豬肉需求最旺盛的一個時間段,進入冬至之後,老百姓腌制臘肉的需求比較旺盛。而且臨近春節使豬肉的需求量會逐步提升,屠宰廠商會加大對生豬的收購。另外從供給端來看,12月中上旬生豬集中出來以及提前拋售的情況比較明顯,生豬存欄佔比下滑了2%,使得1月份的生豬整體出欄量總體減少,因此造成了近期階段生豬供應短缺。2016年價格會持續上漲也是由於出欄率的影響,後期生豬供應應該還會是一個偏緊的狀態,在需求刺激下,春節前還會保持上漲的態勢。整體來看,能繁衍的母豬持續下行使得生豬行情將保持一個持續的景氣度。
公司表示2015年業績增長的原因除了肉豬價格外,還來自成本下降和規模的擴大,至於該公司今年成本和規模的有利因素是否還存在,高波分析稱,成本和規模的優勢和其經營的模式有很大關系,即是緊密型的公司+農戶這樣一種經營模式。這種模式是公司長期經營所探索出來的一條道路,它需要時間和資本的積累。2016年這種整個經營模式不會有根本性的變化,因此它在成本和規模上的優勢依然存在。
溫氏股份目前估值在養殖板塊裡面是最低的,但市值也是最大的,高波認為,溫氏股份目前股價可能還會再往上進行拓展。
高波說,豬肉整個板塊的平均市盈率是40倍,溫氏股份現在是26倍,考慮到幾個重點的競爭對手,比如雛鷹農牧、牧原股份等,它們的市盈率更高,可能在70到100倍之間這樣一個估值,因此,整體而言,其估值有一個比較大的優勢。而且溫氏股份上市之後就是一個高開低走,經過的時間也比較長,經歷了一個月到兩個月的盤整,因此有可能還會再往上進行拓展。
溫氏股份的一個特點是全產業鏈和「公司+家庭農場」模式,在評價溫氏股份模式的優劣性上,高波認為,優勢方面在於,它的快速發展和規模擴張上,這種規模受土地因素的影響比較小,商品中有的環節是利用農戶的自留地而不是公司自己的養殖基地,這種輕資產方式才能使養殖規模進行快速的擴張。另外,動物的疫情防止標准以及防控方面比較好。此外,飼養這一塊,飼料也是嚴格統一供料。劣勢方面在於,利益和風險共擔,即公司和農戶的利益是共擔的,如果整個景氣度不好,公司要保證農戶的利益,在好的時候要多分給農戶的一些利益。所以對公司的抗風險能力以及資本的實力要求會比較高。
養殖股都是周期股,公司還在拓展下游的食品加工產業,談及未來公司是否可
在其他領域拓展從而平滑肉價波動對利潤的影響時,高波表示,溫氏股份一直在做全產業鏈的布局,比如以經營肉雞、肉豬養殖為主,奶牛和肉鴨養為輔,配套食品加工、糧食貿易農用設備等,它都是全產業鏈的一個布局。但目前沒有看到公司在其他方面的探索。
『叄』 牧原股份股票股價為什麼這么低牧原股份2021年一季報預測牧原股份股份以後市值能到多少
自打過了2020年9月,豬肉板塊的股市一直在下滑。每位豬肉股持有者心繫的事情就是整個豬肉板塊行情的變化。今天,就讓我們來聊聊豬肉板塊的龍頭公司——牧原股份。
在開始分析牧原股份之前,我總結了一份養殖業行業龍頭股名單給各位小夥伴,感興趣的朋友就打開鏈接領取吧:寶藏資料:養殖業龍頭股一覽表
一、從公司角度來看
公司介紹:公司主要從事生豬的養殖與銷售,產品品類有:商品豬、仔豬、種豬,是中國最大的自育自繁、工業化、一體化生產的生豬養殖企業,公司已在生豬產業鏈垂直一體化布局方面專研多年。現公司以生豬養殖為主要核心,集飼料加工、種豬育種、生豬養殖、屠宰加工等於一體的綜合型現代化企業集團,是國內豬業企業的方向標。
以上就是牧原股份公司的大概情況,公司情況介紹完畢後,我們來看下牧原股份公司有什麼亮點,適不適合我們投資?
亮點一:一體化產業鏈優勢
一體化產業鏈使公司的很多個生產步驟都維持在一個可控狀態,在食品安全、疫病防控、成本控制及標准化、規模化、集約化等方面具備明顯的競爭優勢。擁有一條集飼料加工、生豬育種、種豬擴繁、商品豬飼養、生豬屠宰等多個環節於一體的完整生豬產業鏈,並擁有自動化水平較高的豬舍和飼喂系統、強大的生豬育種技術、獨特的飼料配方技術。
亮點二:突出的地域、市場、生產管理以及人才等方面的優勢
公司位於糧食豐產地區,導致飼料成本比較低;在行業以及市場上認可度和知名度都居高不下;主要是引進人才和研發技術,具有較強的生產管理,還有一支強大的技術人才隊伍等,由此使本公司在疫病防控、產品質量控制、規模化經營、生產成本控制等方面擁有明顯的競爭優勢。
篇幅受限制,關於牧原股份的深度報告以及風險提示的更多內容,我整理在這篇研報當中,可以點擊這里看看:【深度研報】牧原股份點評,建議收藏!
二、從行業角度來看
豬肉養殖是一門具有永續經營性的生意,針對於行業的需求來說它隨著國民經濟水平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是在不斷的擴大的。牧原股份在該行業中,它作為領頭羊,它在行業中占據的比例要比其他企業高,將直接從消費需求的擴大中得到好處。而且在行業市場中,它的集中度比較低,行業發展沒到頂端,發展前景廣。
三、總結
總的來說,牧原股份,是豬業市場里的龍頭老大,地位是很難受影響的,其擁有在高速擴張之下的低成本控制能力,從基本面而言,它真的是一家受人追捧的上市公司。目光放的長遠一點,它的股價與行業周期的相關性是很緊密的,投資者最好多加註意一下,要到豬周期到達最底部之後再進行配置。
可是文章肯定是有滯後性的,如果想更准確地知道牧原股份的未來行情,直接點擊鏈接,可以依靠專業的投顧進行診股,看下牧原股份估值是高估了還是低估了:【免費】測一測牧原股份當前估值位置?
應答時間:2021-10-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