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元什麼時候成國際貨幣
① 為什麼美元可以成為全球通用貨幣
偶爾會在新聞里看到「一國提前從另一國運回黃金」。估計很多人看完都會很困惑:黃金這種貴重的東西為什麼要存放在其他國家?
事實上,一些國家將其黃金儲存在美國,美國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黃金儲備國。
1黃金為什麼會在美國存在?
由於當時沒有公認派森肆的國際貨幣,黃金被廣泛用於交易,大量黃金流入美國。二戰後,美國擁有的黃金儲備一度佔到世界黃金儲備總量的三分之二。
1944年,國際社會在美國召開會議,目的是重建戰後國際貨幣體系,也就是後來的布雷頓森林體系。這次會議確定了以美元和黃金為基礎的金融交換標准體系,以美元為國際儲備貨幣。美元直接與黃金掛鉤,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
2「金元」是怎麼回事?
自會議結束後,世界各國可以用美元兌換固定比例的黃金。美元已經成為黃金的等價物,「黃金美元」一詞由此而來。
只要美元能換黃金,持有黃金和持有美元沒有太大區別。畢竟紙幣比實物黃金交易更方便,所以紐約成為全球黃金交易中心,大量黃金在美國兌換成美元。
因為大宗黃金的運輸和儲存不方便,一些國家選擇直接在美國儲存黃金。因此,布雷頓森林體系建立後,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主導地位,美元成春裂為通用貨幣。
3美元的和解帶來了什麼?
越戰期間,美國曾經超美元購買戰爭物資,最終導致美元信用危機。其他國家紛紛拋售本國美元,使得美國的黃金儲備急劇減少,導致大量超發美元,沒有足夠的黃金支付。1971年,尼克松政府只能廢除用美元兌換黃金的義務。美元不再與黃金直接掛鉤,「黃金美元」名存實亡。
然而,雖然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了,但塵轎美元成為國際貨幣的事實已經客觀存在。所以直到今天,美國仍然可以通過量化寬松貨幣政策輸出通脹來收割全球資產。
由建設銀行雲工作室提供
相關問答:美金和美元的區別
區別就是名字不相同,不過是同一種東西。② 國際流通美元從哪一年開始
1944年確定了美國作為世界貨幣流通。
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協議,確定以美元作1為各國貨幣定值的標准和儲備貨幣,而美國則承擔義務,將各國中央銀行持有的美元按官價兌換黃金。這樣,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70%以上黃金儲備的美元,取得了「等同黃金」的地位,成為主要的國際結算工具。這就是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但是,這種制度是不穩固的。
成為世界流通貨幣所需的條件有以下幾個:
(一)發行這種信用貨幣的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國際經濟領域中佔有重要的或統治的地位。只有當一個國家在世界范圍的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中佔有重要地位,同各國有著廣泛的貿易、金融聯系時,它的信用貨幣才會在國際間被廣泛使用,並順利地被接受。
(二)這種信用貨幣必須具有相當大的穩定性。而由於任何信用貨幣本身都是沒有價值的,要保持其穩定性,就必須與黃金發生聯系,即能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一定的匯價兌換成黃金。因此,有關國家必須具有足夠的黃金儲備,才能保證其信用貨幣的穩定性。
(三)某個國家的貨幣雖然可以在彼此經濟聯系密切的國家之間充當支付手段,但要在世界范圍內正式取得儲備貨幣的資格,還要得到所有國家的確認,這就必須通過國際協議來實現。如果上述條件發生變化,它就不能再當作世界貨幣來發揮作用。因此,與黃金不同,一國的信用貨幣當作世界貨幣發揮作用,是有條件的、不穩定的,是包含著矛盾和危機的。歷史的發展正是這樣。
實際上美元並未排除黃金的世界貨幣的職能。黃金仍然是國際結算的最終手段和國際儲備的重要構成因素。而且,就是美元本身的地位也有賴於黃金的支持。美元之所以能取得「等同黃金」的地位,同它可以按一定比價兌換黃金是有密切關系的。
③ 美元什麼時侯成為國際貨幣
1944年7月布雷頓森林會議確立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④ 美元什麼時候作為國際貨幣
二戰後,布雷頓森林體制形成,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規定了基於1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的固定匯率制,實施「美元匯兌本位制」。在國際的固定匯率制(adjustable peg)。美國通過主導聯合國安理會、IMF和世界銀行及「關稅貿易總協定」(1995年發展為世界貿易組織)等國際機構,確立了世界和平與繁榮的體制,這時期被稱為「美國治下的和平」(Pax Americana)。這一時期國際貨幣體制由三個支柱構成,即:匯率決定機制、國際收支失衡的調整機制和國際流動性的供給機制。全球經濟基本上是基於美元黃金固定匯兌關系的「美元匯兌本位制」。這是人類歷史上首次把全球納入到一個貨幣體系內——盡管冷戰時期蘇聯和中國的社會主義集團與西方經濟以平行關系出現,但實質上這種隔離只是相對的,兩者之間事實上以石油、黃金、糧食、資源等保持著深層聯系。布雷頓森林體制也是第一次以政府協定規定的國際貨幣體制。
但是,國際炒家始終想打破美元與黃金的固定比率,對美元的攻擊從未停止過。實際上,1971年前後發生的巨額外匯投機,被認為是引發每盎司黃金兌換35美元固定匯率破產,進而導致布雷頓森林體制崩潰的誘因。
⑤ 美元的發展史是什麼
1792年,美元在北美十三州形成了貨幣區,美國在當時只是一個擁有400萬人口的國家。
19世紀末,它已變成世界上最強大國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的經濟總量大於其餘三個最大的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甚至它們的總和,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
1934年的10萬美元面額(只作為聯邦儲備銀行之間的結算券)
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歐洲國家的黃金流入美國購買戰爭用品。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這些黃金作為法定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元得以保持穩定應歸因於下列因素:零通脹增長,美國資產市場的安全避風港性質,以及歐元風險。
溫馨提示:以上內容僅供參考。
應答時間:2021-11-22,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⑥ 美元的由來
1785年,美洲殖民地大會確定了美國貨幣,他們根據模里西斯總督和托馬斯。傑弗遜的建議把dollar(美元)作為標准貨幣單位名稱。因為dollar一詞已廣為人知,它與任何形式的英國官方貨幣無關。
1785年,美洲殖民地大會確定了美國貨幣,他們根衡液叢據模里西斯總督和托馬斯。傑弗遜的建議把dollar(美元)作為標准貨幣單位名稱。因為dollar一詞已廣為人知,它與任何形式的英國官方貨幣無關。
美元(United States dollar )是美利堅合眾國的法定貨幣,其發行主管部門是美國國會,具體發行業務則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它的出現是由於《1792年鑄幣法案》的通過。
在埋歲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咐櫻貨幣。
在1792年,美元採用了金銀復本位制,按照當年頒布的鑄幣法案,一美元摺合371.25格令(24.057克)純銀或24.75格令(1.6038)克純金。直到1873年。而一美元價值的24.057克白銀,即大約相等於一枚西班牙銀圓。因美國政府甚少鑄造一美元的硬幣,因此在南北戰爭前,西班牙銀圓一直是美國主要流通的貨幣之一,美國各官、私銀行亦多以西班牙銀圓作儲備,美國人大多用鈔票兌換西班牙銀圓。
⑦ 為什麼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
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岩絕圓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7)美元什麼時候成國際貨幣擴展閱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的經濟總量大於其餘三個最大的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甚至它們的總和,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戰中,歐洲國家的黃金流入美國購買戰爭用品。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這些黃金作為法定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
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上任後,美國貨幣採用了「金本位制」。在金本位制度後期,美元含金量為1.50466克。1934年1月31日,一美元含金量被規定為13.714格令(宏者合0.888671克)。黃金官價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高到35美元。
⑧ 美金和美元是一樣的嗎
沒有區別
美金是美元的另一種叫法,是美國法定國家貨幣。目前流通的美元紙幣是自1929年以來發行的各滾答版鈔票。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從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
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美國強迫歐洲主要大國同意國際間貨幣結算必須採用洞氏美元,於是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
(8)美元什麼時候成國際貨幣擴展閱讀:
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大顫慧終成為國際貨幣。
美元紙幣正面主景圖案為人物頭像,主色調為黑色。背面主景圖案為建築,主色調為綠色,但不同版別的顏色少有差異,如1934年版背面為深綠色,1950年版背面為草綠色,1963年版背面均為墨綠色。上面的簽名是財政部長的簽名,不同發行年代是不同的財政部長。
⑨ 美元國際化的歷史背景
美元國際化過程也是英鎊衰落的過程,其基本可以分為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1914-1939年,美元逐漸成為強勢貨幣。
第一次世界大戰使歐洲列強收到重創,但由於美國遠離戰場,經濟未受到破壞,在戰爭期間還大發其財,並積累了大量的黃金儲備。這些黃金儲備使得美國是唯一有能力恢復金本位制的主要國家,因此,美元受到許多國家的歡迎。
然而,雖然英鎊正在衰落,但由於其龐大的殖民體系和全球貿易網路,英鎊在世界范圍內特別是英鎊區仍具有相當重要的影響力。此時,對於美元來說,其實力和時機都尚未成熟。
第二階段:1939-1945,美元進一步擠壓英鎊。
第二次世界大戰徹底改變了世界經濟政治格局,主要國家力量發生了根本性變化。「邪惡軸心」德國、義大利和日本遭到毀滅性打擊,其它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受到重創。美國卻為盟國提供軍火而再次大發戰爭財,並成為當時最大的債權國,為美元霸權提供了必要的物質條件。
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前夕,由於美國強大的勢力促使各國代表達成了布雷頓森林協定。該協定確定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原則和運行機制,核心內容是美元與黃金掛鉤,其它國家貨幣與美元掛鉤,即「雙掛鉤」。布雷頓森林協定標志著美元成為世界貨幣的霸主。
第三階段: 1945-1973年,布雷頓森林體系下的美元霸主。
隨著「關稅及貿易總協定」的達成,美元在世界貿易中成為唯一可自由兌換的貨幣。憑借布雷頓森林體系和關貿總協定,美國壟斷了世界上的國際支付和國際儲備。
布雷頓森林體系解決了黃金短缺的問題,也穩定了世界金融市場,並促進了國際間金融合作,對全球經濟發展和資產價格起到了很大的推動作用。然而,隨著世界經濟的發展,布雷頓森林體系固有缺陷也逐漸顯露,最有名的是」特里芬難題「。一方面,美元作為國際貨幣核心必須保持美元幣值穩定,這要求美國必須是一個國際貿易收支長期順差國;另一方面,美元作為結算和儲備貨幣不斷向世界各國流出,因此,美國國際收支處於長期逆差狀態。這兩者之間存在內在的矛盾。
1950年代後,美國經濟不斷惡化,加上兩次美元危機,美國貿易赤字迅速擴大,黃金庫存迅速減少。在特里芬教授的建議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1969年引入了特別提款權(SDR)加入國際儲備體系,然而SDR並沒有發揮預想的作用。1973年3月,G10集團同意6個歐洲會員國的貨幣綁定並聯合對美元進行自由浮動。這一決定標志著固定匯率制的瓦解,也即布雷頓森林體系最終解體。
第四階段:1973-1976年,過渡時期的美元。
由於布雷頓森林體系的解體,美元與黃金脫鉤,各國貨幣也與美元脫鉤。各國可自由選擇匯率制度,主要發達國家紛紛實行浮動匯率制,國際外匯市場匯率波動頻繁,國際上也在探索一個新的貨幣體系。需要指出的是,美元仍處於當時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
第五階段:1976年至今,牙買加體系下的美元。
牙買加體系下兩個重要特徵是匯率安排多樣化和儲備貨幣多元化。牙買加體系放棄了布雷頓森林體系下以美元為中心的「雙掛鉤」,並加強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同時規定將「特別提款權」作為主要國際儲備貨幣(雖然效果不佳),從而在一定程度消弱了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地位。
隨著德國和日本的經濟實力的增強,以及歐盟的成立,歐元和日元也逐漸成為國際貨幣,美元的國際地位進一步下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於2015.12.1日批准人民幣加入特別提款權(SDR),人民幣成為與美元、歐元、英鎊和日元並列的第五種SDR籃子貨幣,對人民幣國際化產生了積極影響。雖然人民幣國際化還處於初期,但由於中國綜合經濟實力已位居全球第二,未來美元地位也不可避免會受到來自人民幣的挑戰。
我們仍然需要清晰地認識到,美元仍然處於國際貨幣體系中的中心位置。由於美國經濟政治軍事的實力和其它國家對美元在國際貿易、支付等方面的「路徑依賴」,該局面短期內難以撼動,甚至可能在相當長的時期內不會根本改變。
通過對美元國際化進程的歷史回顧,我們可以發現雖然兩次世界大戰為美元霸權的建立提供了千載難逢的時機,但其自身的綜合國力對美元國際化的作用不應被忽視。美國的國際化及美元霸權的建立和持續是建立在美國作為世界上唯一超級大國的政治經濟和軍事實力的基礎上。於是,美國的綜合實力就集中體現在政治上的霸主地位、軍事上的超強美軍和經濟上的超級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