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美聯儲怎麼發貨幣的

美聯儲怎麼發貨幣的

發布時間: 2023-03-26 18:34:10

❶ 美聯儲發行美元要有哪四個渠道

理論上,美聯儲對基礎貨幣的投放有四個渠道:購入搜納迅美國政府債券、再貼現貸款(RP & TAC)、世此持有的黃金及特別提款權。但是,從美國聯邦儲茄讓備體系形成以來,購買美國政府債券一直是投放基礎貨幣的最主要渠道。

❷ 美元是誰發行的

美元是美聯儲發行的,這個不應叫「誰」,而應該畝大說什麼機構發行的。
美元的發行權屬於美聯儲。美聯儲是私人銀行,但行使央行的職能。

由於美國政府沒有發幣權,而只有發債權,美國政府以未來稅收作為抵押來發行國債,然後用國債到私有的中央銀行美聯儲那裡做抵押,才能通過美聯儲及商業銀行系統發行貨幣,所以美元的源頭在國債上,所以從某些方面來說是財政部也不為過。

美聯儲成立於1913年,由全美12個地區的聯邦儲備銀行組成。它負責制定美國的貨幣政策,包括規定存款准備率、批准貼現率、對12家聯邦銀行和其他會員銀行及持股公司進行管理與監督。其作用在於:控制通貨與信貸,運用公開市場業務、銀行借款貼現率和金融山御機構法定準備金比率三大杠桿來調節美國經濟。美聯儲在貨幣金融政策上有獨立的決定權,直接向國會負責。因此,該委員會主席的作用幾乎超越美國總統。迅唯豎
比如美聯儲現任主席格林斯潘,別說其金融政策對美國經濟起重要作用,就是他說句話都可能引起股市動盪。調整利率是美聯儲宏觀調控美國經濟的主要手段。如果經濟過熱,它就提高利率,收縮銀根,使經濟速度放慢,減少通貨膨脹壓力。如果經濟不景氣,它就降低利率,放鬆銀根,促使經濟增長。其關鍵是根據經濟形勢對利率提高和降低進行調控,並要恰到好處。貨幣杠桿是美聯儲多年來對經濟實施調控的最有效武器。美聯儲調整利率不僅對美國經濟舉足輕重,對世界經濟也有重要影響。

❸ 中國和美國的央行是如何發行貨幣的

我在課本上看到說發行貨幣的程序是,央行通過向商業銀行貸款以增加基礎貨幣,通過貨幣乘數來增加貨幣存量,那買國債和向商業銀行貸款這兩項措施中國是用的哪一種? 最近說美國在發貨幣,那它是採用的哪種途徑? 我簡單的澄清下你的疑惑,首先,你說的兩種方式我們都沒有採用,因為那些方式像你說的都有利息,而且國家發行的貨幣越大利息越高,這中間會造成資金的浪費。我們國家是中央銀行直接發行貨幣,通過幾種方式進入市場。 而美國才貨幣發行權是沒有在政府手裡面的,而控制在美聯儲裡面,美國國家貨幣的發行必須是美國政府發行國債,然後美聯儲通過國債發行貨幣。因此美國政府就永遠欠美聯儲的錢,而且需要巨額的利息,比如說2008年,美國政府就欠美聯儲8W9000億美元債務,每年的利息就高達2000億美元。 補充下,關於中國具體的貨幣發行過程和體制,至少到現在還么有一個權威的理論,因為中央從來沒有真正公開過,但是貨幣發行的主要方式是一定的。 貨幣發行按其性質分為經濟發行、財政發行、隱蔽的財政發行、信用發行四種。(1)經濟發行。指貨幣發行銀行適應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通過信貸程序,有計劃地發行、投放貨幣。這種發行有充足的商品物資作保證,與商品流通的需要量相一致,符合貨幣流通規律的要求,能夠保證市場貨幣流通的穩定、正常,是一種正常的發行。(2)財政發行。指為彌補財政赤字而進行的貨幣發行。財政出現赤字後,向銀行透支,直接佔用銀行貸款,使信貸收支出現不平衡,迫使銀行發行貨幣。這種發行是沒有物資保障的過多發行,必然引起流通中貨幣過多,造成物價上漲和通貨膨脹,是一種不正常的發行。(3)隱蔽的財政發行。指由於財政假平衡真赤字而導致的貨幣發行,它是由財政的虛假收入造成的。突出表現在傳統計劃體制下,工業生產脫離市場,產品不適銷對路且質次價高,這樣的產品被商業部門統購包銷後,企業向國家繳納了稅金和利潤,形成財政收入,而商業部門的商品積壓甚至報廢,佔用大量資金。這樣,一方面財政形成的部分收入沒有物資保證,另一方面商業部門資金被擠占,為了周轉又必須向銀行貸款,使銀行貸款增加,形成隱蔽性的財政發行。(4)信用發行。通過信貸方式進行的貨幣發行。為了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進行的適當信用貨幣發行是必要的,但如果銀行貸款掌握不嚴,發放貸款超過生產發展和商品流轉擴大的需要,也會造成流通中的貨幣過多而形成通貨膨脹,貨幣貶值,物價上漲。貨幣發行必須符合貨幣流通規律的客觀要求。在我國,貨幣發行堅持穩定貨幣的方針,堅持貨幣發行權集中於中央和有計劃發行的原則。人民幣的發行是在每年國民經濟計劃平衡的基礎上,根據國民經濟發展的需要,經國務院核批最高發行限額,由中國人民銀行負責具體執行。 而我國根據具體國情的不同,對於這幾種方式應該有所偏重,應該主要是經濟發行和信用發行,因為真正具體的消息不得而知,所以大家都是通過各種信息推斷,中國經濟增長主要原動力是外貿,因此在很長一段時間里,我們的貨幣發行是緊跟外匯,也就是進來一美元就發行一美元的人民幣進行對沖,但是隨著美國這個無賴不斷加速美元發行量,(由於美元收到國際金融市場的親來,甘願將錢換成美元,所以美國的通貨膨脹率一直維持在安全線內。)所以中國政府為了穩定人名幣開始慢慢與美元脫鉤,而我們第二個經濟原動力就是投資,但是中央到底為此是怎麼調整的完全不得而知,至於內需則是中國一直很少關注的一個問題,只是作為穩定市場的一個調整和緩沖的手段。 我解釋下,我所說的沒有利息是相對美國的貨幣發行手段而言,我的意思是說中國的貨幣發行體制不會產生額外政府消耗。這兩個利息是有絕對的差異的,美國的貨幣發行,在基礎貨幣上美國政府就要承擔利息,而中國央行發行基礎貨幣是政府財政是不需要額外的支出的。具體的就是中央財政向某個商業銀行比如1500億的基礎貨幣,然後銀行通過商業信貸,貸給公司A,然後公司A把錢有存進了銀行C,銀行C又把錢待給了公司D,這樣可能會持續下去,而這中間,企業會留一定的流動資金,而銀行也會有一定的寸頭,同時銀行要向中央銀行上繳的准備金就不說了。而這過程中的流通過程中就產生了實際貨幣發行量(流通的次數就是貨幣常數),銀行在放貸過程中對貸款人的資產能力和還款能力的評估就是對社會財富的一個評估,如果出現失誤,就會等於多發行了貨幣,也就是一些貨幣代表一些不存在的價值。因此可以看到中央銀行控制了基礎貨幣發行,也可以影響貨幣常數,因此我們國家是比較有效的控制了貨幣流通的發行,而在這過程中產生的利息是商業銀行的利潤,上繳的准備金也是存在中央銀行的,中央銀行在這過程中是不盈利的,中央政府也沒有額外的支出。

❹ 求大神指點,美聯儲是如何發行貨幣的具體一點

兄弟沒必要知道兆旦美聯儲怎麼發型貨幣的,給你推薦本書《外匯交易聖經》 自己得學嫌余會分析政治、經濟、軍事 才能進入這行,因為這個行業功夫不在盤面族者擾上

❺ 美聯儲發行美元要有哪四個渠道

主權國家的央行向市場投放貨幣的主要渠道, 我知道的只有3個:一是發行政府債券(國債),二是對商業銀行貼現貸款,三是購買外匯或黃金。
不過,美國發行美元的主要渠道是發行政府債券(國債),2019 年,美聯儲資產佔比最高的是美國國債,高達 54%,而外匯占款幾乎可以忽略不計。2021年,由於需要5萬億美元救急,而美國國債現在不受歡飲,美聯儲自印美元買下國債,因此,美國國債的資產佔比將會更高。

❻ 美聯儲如何發行貨幣的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主要由三個主要組成部分:聯邦儲備管理委員會(FED)、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FOMC)和地方 12家聯邦儲備銀行(FRB)。美聯儲主要通過買賣美國聯邦政府債券的方式來實現美元基礎貨幣的投放,並通過各類利率工具調控流通中的廣義貨幣數量。
第一,基礎貨幣的投放機制。在理論上,美聯儲對基礎貨幣的投放有三個渠道:購入美國政府債券、再貼現貸款(RP & TAC)和持有的黃金及特別提款權。但是,從美國聯邦儲備體系形成以來,購買美國政府債券一直是投放基礎貨幣的最主要渠道。截至2008年 1月30日,美聯儲共向市場投放基礎貨幣8143億美元,其中以持有政府債券資產形式投放的約 7184億美元,佔88.2%。
第二,美聯儲三大利率調控機制。美聯儲主要運用三大利率工具來調控貨幣供給量:聯邦基金利率、貼現利率和存款准備金率。
第三,美聯儲與財政部的合作機制。美國聯邦儲備銀行的注冊資本由各商業會員銀行認繳,並以利差收入、政府債券承銷收入作為收益來源。因此,我們通常將其視為能保持完全獨立性的「私有化的中央銀行」。
但事實上,美聯儲從成立之時起就代理著政府國庫財務收支的功能,同時還履行著代理政府證券發行管理、政府貸款人等職能。 美聯儲與美國財政部間存在著的天然聯系實現了美國貨幣政策與財政政策的有效整合。而且,在人事安排上,七名聯邦儲備管理委員會(Federal Reserve Board)委員均由總統提名任命,並經國會通過。委員會主席與財政部、預算局以及經濟顧問委員會的負責人組成所謂「四人委員會」,是總統決定經濟政策的「四巨頭」,也會就重大決策問題達成一致。因此,發展至今天的美聯儲,其公共性與行政化的色彩越來越濃。

至於債務危機和美元的關系,太多了就不說。你只要知道美國政府是沒有發行美元的權利,只有發行債務的權利。意思就是說白宮沒錢了,可以通過國會授權借錢,就是發行國債。而美聯儲是發行美元的機構,美國政府也就是財政部通過發行國債,聯儲通過購買美國國債,將美元給美國政府。現在問題是,美國政府債務太多了,國會授予的債務額度用完了。但是又沒有美元來償還債務,那就面臨著破產。如果最終都不能發行新債的話,沒國政府的信用就會降低,也就是標普調低它的信用一樣。那麼信用低了,它的債務就會有償付風險,那就直接給持有美國國債的機構造成損失,同樣美國政府也會面臨沒錢關門的風險。現在國會通過了提高債務上限的法案,那就意味著暫時的難題解決了,美國政府沒錢的時候還是可以通過發行國債來募集資金。這個國債發行了就要有人來買,中國、日本等國家持有美國國債,同時美聯儲也是買美國國債的機構。所以美聯儲原則上也算是美國財政部的債權人。那麼如果美元大量發行,那麼美元就面臨貶值的風險,一方面美國政府償債的壓力會小一些,因為稀釋了那麼多債務,另一方面是美國新債就面臨沒人買的情況。那就是美國為什麼要推行第三輪量化寬松政策原因(QE3),因為這樣聯儲可以多發貨幣,來給美國財政部注入資金,那麼這些資金才會形成投資,推動美國經濟從危機中走出來。

❼ 美聯儲(Fed)如何改變貨幣供給

美聯儲實際上如何改變貨幣供給,

美聯儲的主要工具是公開市場操作——買賣美國政府債券。

如果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增加貨幣供給,美聯儲就創造美元並用它們在全國債券市場上從公眾手中購買政府債券,於是這些美元就到了公眾手中。

因此,美聯儲對債券的公開市場購買增加了貨幣供給。

相反,如果聯邦公開市場委員會決定減少貨幣供給,美聯儲就在全國債券市場上把它的資產組合中的政府債券賣給公眾,於是它從公眾手中得到了美元。

貨幣供給的變動會極大地影響經濟,所以中央銀行是一個重要的機構。

第1 章中的經濟學十大原理之一是,當政府發行了過多貨幣時,物價上升。

❽ 美元誕生兩百多年了,美分仍在流通,如此低的通脹是如何做到的

其實美分的流通一方面是支付的需要,從側面也反映了美國這么多年來,國內超低的通脹,這樣如此低的CPI指數,全世界也只有美國了。

就算是2008年,次貸危機引發的美國金融危機,華爾街一片恐慌,雷曼兄弟破產,美國為了平穩度過危機,超發了貨幣,大量的美元流向了美國和海外市場,即使這樣,美國也沒有太高的通脹,反倒是其他國家受到了影響。

其實這很好理解,美元是全世界通行貨幣,就算是超發了貨幣,也是全世界在分擔,美國的通脹當然會低。

1945年,在美國和英國的主導下,布雷頓森林體系成立,確立了美元的金本位體系,從那時候開始,美元和黃金鎖定了固定匯率,從此之後美元成為了國際貨幣。期間美國發動了一系列戰爭,財政赤字急劇增加,美國不負責的超發貨幣,導致美元大幅貶值,美國國家信用大減,很多國家紛紛要求取回自己國家的黃金,比如說當時的法國總統戴高樂。

1972年,布雷頓森林體系瓦解,美國人說服了當時的歐佩克組織,美元從此和石油掛鉤,美元的霸權之路也從此開始。

另外,去美國超市裡邊看看吧,大部分的商品都是中國製造,物美價廉,你說他們的物價能高嘛!

所以說,只要是美元霸權一直存在,美國的CPI肯定會一直很低!

美國能夠持續數十年保持超低的通貨膨脹率,關鍵有兩點原因:1、作為國際通用貨幣,可以通過向海外輸出美元的辦法減少國內通貨膨脹率;2、保持克制理性,寧肯增加財政赤字也不大肆印鈔,保持物價穩定;

一個國家的貨幣能夠成為國際貨幣,不僅僅國力強盛就可以實現,不僅僅要有足夠多的黃金儲備,關鍵還是國家信用,能夠保持貨幣的購買力。

科技 不斷發展,生產力不斷進步,新的財富不斷產生,為了滿足不斷增長的市場需求,美元需要保持一定增長規模。

假如只是一個內陸湖,眾多河流湧入,內陸湖總有滿溢的一天,這就是通貨膨脹的邏輯。有限的市場,出入之間不能保持平衡,大量增加貨幣一定會使得貨幣貶值。但是美元面向的是整個世界,各國為了滿足進口需求,都持有不同數額的美元,成為美元的蓄水池,充分消化了超發的美元,使得美國國內物價保持穩定。

值得一提的是,掌控美元的美聯儲 主席由總統認命,但是依然 擁有相對獨立性,可以根據經濟發展狀況制定金融政策及市場利率。

一國的通貨膨脹率在於貨幣增速與經濟增速的差值,這里講的經濟增速要理解為創造新的財富的數量。要想維護幣值穩定,就需要保持與經濟增速相當的印鈔速度,而超發的部分就要用各種手段讓國際市場消化,美債就是很好的方式。當然美債規模日益龐大,同樣會影響到國家信用,國債也需要越來越多的利息,但是土地私有制的美國又不能通過提升房價賣地的形式把債務轉移到美國人身上。

除了上述因素,美國物價穩定還有如下原因:
1、經濟自我修復能力強,能夠保持較低的真實失業率,國民收入穩定才是一國經濟穩定的基石;

2、引領世界 科技 創新,在全球產業鏈上處於高位,獲得較高的投資回報率;

3、美國企業可以低成本獲得貸款,到世界各國投資,從而獲得更高回報,回饋美國;

4、可以采購各國商品,選擇性價比最高的那些,低成本自然能夠帶來低物價;

5、美國決策者維護美元信用的決心和採取的有效措施;

這是個不錯的問題,反過來應證了美元是靠譜的。也恰恰說明美元成為世界貨幣有其必然性,要是美聯儲一直濫印鈔,現在美元早已處於高通脹之下,請問全球各國央行還會手握大量的美元外匯儲備資產嗎?美元金融霸權地位還能保得住嗎?

首先,美元金融霸權地位得以維持,主要得益於美國超強的經濟、貿易實力,作為全球最大經濟體,至今已經保持120多年的世界第一位,且仍然達到了2%以上的實際增速,這是非常了不起的。同時,美國還是第二貨物貿易大國和第一服務貿易大國,即使在貨物貿易上也就近幾年才被我們「拿下」的。

2018年,美國國內生產總值(GDP)首次突破20萬億美元,達到了20.5萬億美元,人均GDP也高達62000美元,位居世界第六。

其次,由於美元金融霸權地位的關系,美元作為一種廣泛使用的世界貨幣和國際貿易主要結算貨幣,是不斷向外流出的,再加上美國本身就是世界第一消費大國。因此,這也減少了美元發生通貨膨脹的風險,即使是有的話,也相當於全球共同承擔。

另外,這與美國政府無法要求美聯儲印鈔有關系,相比之下,美聯儲作為美國的中央銀行,卻不同於全球各國的央行,因為它是與美國聯邦政府平級的兩個機構,權力來自於國會並受其監督。假設美聯儲與其他的央行一樣,比如像辛巴威或者委內瑞拉那樣,豈不是早就通脹的不像啥了呢?

最後,這不得不說美國作為世界頭號強國,也是當今世界上唯一的超級大國,還是很有國家信譽的。不管你信不信,它確實是做到了,否則它的財政赤字在2019財年不會高達9840億美元,同時美國國債規模也不會超過23萬億美元大關。

總之,我們也不要認為美國就很有「責任心的」,實際上它也是為了自身的金融霸權,更是為了維護一超霸權地位。無論如何,像美元這樣的世界貨幣,沒有像美國這樣的超強綜合實力作保障,是不可能的。就拿目前排在世界第二的貨幣歐元來看,僅僅是20%的外匯儲備份額,說明與美元差距還很大。此外,美國在戰後以來,它的官方黃金儲備量一直穩居世界第一。

很多回答都不在點子上,關鍵原因是發鈔的方式和管控。

1.美聯儲是私人機構,不能憑空發鈔,它的每一塊錢都是實實在在的;

2.美國政府的發鈔是:只能向美聯儲舉債,以稅收作為抵押;

3.美國政府舉債無需還本,但要付息;

4.因為美聯儲的本金有限,這種發鈔(舉債)方式可以借到的錢無法超過美聯儲可借出的本金;

5.如果一直借錢不還本金,會導致美聯儲不斷加息,直至無錢可借;所以,美國政府在財政有盈餘時會歸還本金,比如柯林頓政府幾乎接近還完了所有本金;

6.有效的監管機制:政府舉債必須要國會批准,政府借到錢怎麼花必須要眾議院批准。

當然還有很多細節,關鍵就是它沒有憑空變出來錢(印鈔),它借來的錢,本來就是出借人創造的財富,而不是憑空印一張紙……

誰能知道人家是怎麼做到的。也許就是美元霸主地位堅不可崔的原因吧。

美元幣值的堅挺是由一系列原因決定的,

第一,美國地大物博,資源豐富,人口數量不多不少,再加上優越的 社會 制度,讓美國人民創造了巨大的財富,美國在十九世紀末經濟總量躍居世界第一,一直保持到現在,美國的龐大財富規模成為美元幣值穩定的基礎,

第二,美國 社會 一直非常穩定,政治制度運轉兩百年井然有序,除了南北戰爭,美國本土再也沒有發生大規模的戰爭,一戰二戰更是遠離美國,雖然經常會發生經濟危機,金融危機,然而,美國經濟體系和金融體系有非常大的彈性和抵抗力,往往是危機過後經濟又創新高,

第三,美聯儲可謂是世界上獨立性最強的中央銀行,作為美元的發行機構,美聯儲是獨立做出貨幣政策,不受政府幹擾,比如最近的特朗普與美聯儲貨幣政策之爭就可以看出端倪,特朗普也拿美聯儲沒有辦法,美聯儲的獨立性大大加強了美元的權威,

正是美國的這些自身原因讓美元幣值堅挺,購買力強勁,美元被俗稱美刀,由此可見一斑,而其他國家的通貨膨脹也無非是缺乏這幾個條件,經濟貧困,戰爭和 社會 動亂,政府隨意印鈔都讓貨幣失去信用,造成通貨膨脹,

至於美元的世界貨幣地位,其實與美元幣值穩定一樣,是美元具備多種優越條件的結果,

我們就不一樣了,才幾十年過去,一塊錢除了座公交,其他都不太好用了。更別說1、2、5分1、2、5毛了。

確實是啊,如果通貨膨脹率高,美分早就退出了。

事實也是,這些年來,美國除了通貨膨脹比較低外,利率等也很低,貸款利率低,存款利率更低,很多是零利率。在這樣的情況下,也對遏制通貨膨脹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貨膨脹的發生,是有多種因素形成的。譬如濫發貨幣、市場物品供不應求等。反過來,混改貨幣又使通貨膨脹更高,需要發行更多貨幣。所以,只要通貨膨脹控製得好,貨幣就不會貶值,低幣值的貨幣就能使用。

這也意味著,判斷一個國家有沒有發生通貨膨脹,通過幣值的變化也能夠基本看出。只要硬幣和紙幣一直維持不變,就一定沒有出現通貨膨脹。反之,可能就問題嚴重了。顯然,美國在這方面是做得不錯的。

不過,美國做得好,也不僅僅是美國控制通貨膨脹工作做得好,有一個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美元的國際地位和強勢地位。因為,就算美國出現通貨膨脹,按照美元的地位,也能比較輕松地把通貨膨脹轉嫁給其他國家。這一點,2008年的全球金融危機,就再一次證明了美國在這方面的強勢地位和影響。實行多輪量化寬松政策,但是,通貨膨脹仍然沒有出現。相反,很多國家卻被美國的量化寬松弄「寬松」了,物價上漲了,通貨膨脹發生了。所以,如果不打破美元的強勢地位,不讓美元與其他國家貨幣地位平等,美國就有辦法把通貨膨脹轉嫁給其他國家,自己則充分享受通貨膨脹帶來的快感。

這個問題提的非常好。為什麼美國經常打開印鈔機,濫發美元,但其國內的通脹水平卻保持低水平呢?

我們來看看近幾十年來,美國的通脹水平。1985-2015年的30年間,美國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最高只達到5.5%。大部分年份,即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的20多年裡,CPI保持在2.5%以下。

相比之下,我國的通脹率則遠遠高於美國,而且破動幅度很大。上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發生過兩次而行通貨膨脹,通脹率達到了18%以上。90年代中前期的那次通脹,最高年份甚至達到了24%。90年代末期則走向了極端,出現了通貨緊縮。可見,我國漲幅對物價控制能力遠小於美國政府。

為何美國能夠長時間的保持低通貨膨脹率呢?兩個原因。

其一,美國貨幣發行量相對穩定,增速緩慢。 這一點,通過M2/GDP比重就看得出來。美國幾十年以來,M2/高電平之比控制在74%只左右。本世紀後這個比重上升了,但也只有90%左右。相反,我國的M2/GDP則出現了爆發性的增加。1990年是77%,和美國相當,現在已經超過了200%,是美國的兩倍多。

第二個原因,美元是世界貨幣,可以輸出通貨膨脹。 這一點很好理解,美元發行之後,有一部分留在國內形成市場需求,另一部分流向國際市場,形成對他國的市場需求。因此,即使美元發行量過多,也有相當一部分去了海外市場。所以,雖然美國國內通脹率不高,但在國際市場上美元貶值的幅度還是很厲害的。1990年,國際黃金價格是390美元/盎司,現在已經升值到1300美元/盎司,上漲幅度達到了230%。

❾ 美國的貨幣和囯債由誰發

貨幣運納由美聯儲發行。
國債由美國政府發行。
通常方式是美國政府發旁兄沒行的國債,由美聯塵螞儲承購,並印刷美元注入市場。

❿ 美聯儲的性質

美國聯邦儲備系統,簡稱美聯儲(fed),負責履行美國中央銀行的職權。與世界上大部分央行不同,美聯儲並不完全屬於美國政府,從某個角度來說,美聯儲是一家私有央行。

在2018年,美國政府特朗普曾經炮轟美聯儲,稱美聯儲為「最大的威脅」,並發表言論:

「美聯儲正在犯下錯誤,每當我們做出點成績,他就加息」。

美國的全球霸權很大部分來自於金融霸權,而其金融霸權又有很大部分來自於美元。美元作為世界上最重要的儲備貨幣、結算貨幣和外匯交易手段,對世界金融市場有著重大的影響力。

美元如此重要,那麼控制著美元發行的美聯儲在全球金融體系中的地位也就無比重要。在中國,流傳著很多關於美聯儲的陰謀論,比如美聯儲是一個私人機構,他們壟斷了發行美元的權利,並通過在全球製造和控制各種金融危機,為一些全球的隱秘金融家族瘋狂掠奪財富。

這些陰謀論聽起來吸引力十足,但對於嚴肅的金融從業者而言,陰謀論缺乏科學性,只會妨礙我們正確認識外部經濟金融問題,並採取錯誤的應對方法。今天我就來講講美聯儲是誰控制的?

一、美聯儲成立的歷史背景

大部分發達國家很早就有中央銀行,比如英國在1694年,瑞士在1668年,法國在1800年都成立了各自的央行。但美國的中央銀行---美聯儲則要成立的晚的多,直到1913年方才成立。

這一方面是因為美國建國比較晚,但另一方面也因為美國的獨特體制。歷史上,美國曾多次試圖成立一個中央銀行,但美國人天然對權利機構有極強的戒備心,可以說美國是世界上最不信任政府的國家,人們擔心央行權利太大,或央行會被少數利益集團綁架因此遲遲沒有推進。同時,美國是由一些獨立州以聯邦的形式組成,大部分的行政權力集中在州政府,因此成立央行這樣一個聯邦機構的想法一直受到各個州的抵制,他們擔心聯邦政府想以此為名擴大自己的權利范圍。

但隨著經濟金融發展,而同時又缺乏一個統一的中央銀行,美國在1873年,1884年,1890年,1893年和1907年都發生過由於擠兌而造成銀行大規模倒閉的金融危機,因此成立央行成了不得不面對的問題。

如何制衡這樣一個權利部門是美聯儲成立時候大家爭論的焦點。共和黨擔心政府過度干預經濟,破壞美國自由市場經濟的環境,因此提倡把中央銀行職能完全交給私人大銀行執行。而民主黨擔心私人銀行充當央行後勢力變得過於強大,可能綁架經濟並攫取超額財富。經過各方博弈,最終決定採取「聯邦政府機構+非營利性組織」的雙重結構,以避免美聯儲由政府或私人財團控制的極端情況。

二、美聯儲的分權制衡

1、美聯儲的精巧組織架構

美聯儲的分權制衡體現在兩個方面:

地理分布上,美聯儲由位於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委員會和分布在美國各地區的12個聯邦儲御讓備銀行(以下簡稱分行或地區美聯儲)組成。美聯儲主要的貨幣政策由聯邦儲備委員會的委員和分行主席共同參與制定,這樣就實現了地區間的平衡,央行政策能夠考慮各個地區的具體情況,消減各個州對聯邦政府權利擴大的擔憂。

組織形式上,美聯儲採用聯邦政府機構+非營利性機構的雙重組織,從而避免了貨幣政策完全在政府或在私人財團手上。具體設置上,位於華盛頓的聯邦儲備委員會是美國聯邦政府的一部分,但12家分行不屬於聯邦政府,而是非營利性私營組織,並且在美聯儲體系內獨立性很高,對政策制定有極大的影響力。通過這種設置,人們希望美聯儲在制定政策的時候能夠同時考慮政府和私營部門的聲音。

2、美聯儲如何制定貨幣政策

美聯儲的分權制衡不僅僅表現在組織機構上,更反映在制定貨幣政策的制度上,這種制度確保了美聯儲不被政府或私人財團所控制。

美聯儲的貨幣政策最高決策機構包括聯邦儲梁拆敗備委員會的7名執行委員和12家分行的主席。

7名執行委員由主席(目前是傑羅姆·鮑威爾)、副主席及其他5位委員組成,全部由總統提名橡顫,經過國會確認才能上任。每個執行委員的任期為14年,到任後不能連任。執行委員上任後,總統單獨沒有權利罷免這些委員,只有國會2/3的成員投票通過才可以,因此除非這些委員犯了極其嚴重的錯誤,否者不可能被罷免。同時,美國總統每兩年才能提名一個執行委員,從而在一個四年任期內最多隻能提名兩個執行委員,通過種種制度設計使得美國總統和國會對美聯儲貨幣政策的干預極其有限,從而保障美聯儲的獨立性。

而12個地區美聯儲獨立性也很高,從而更難被政府或少數人控制。每個地區美聯儲都有董事會,董事會成員往往來自本轄區主要企業的CEO,主要金融機構的負責人和大學校長等等(各種行業的董事比例有詳細規定)。這種方式增強了地區美聯儲和本轄區社會經濟的聯系和交流,在參與制定全國貨幣政策的時候能夠考慮地區利益以及不同行業利益。董事會負責地區美聯儲的預算和提名地區美聯儲主席等重大事項。地區美聯儲主席在董事會提名後,還需要經聯邦儲備委員會確認後才能上任。

3、誰是美聯儲的股東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是美國政府的一部分,是政府機構,因此不存在股東。區域美聯儲是非營利性機構,確實是有股東的,但他們的股東和一般企業的股東有很大區別。例如,這些股東的股份不能公開轉讓或出售,也不能分紅,只能每年按照6%的固定利率收取利息(美聯儲支付利息後的利潤上繳美國財政部),同時這些股東也無法干預美聯儲的貨幣政策。

那麼美聯儲的股東都有誰呢?這要先從美聯儲的會員銀行說起。

美國的全國性銀行必須成為美聯儲的會員銀行,州內銀行可以選擇是否成為美聯儲會員銀行。成為會員銀行就同時按一定規則成為了區域美聯儲的股東,並根據自己資產比例認購相應股權,當股東的好處是如果金融危機發生,美聯儲可以提供緊急貸款,從而防止擠兌發生時銀行成片破產,但為了取得這個好處就要接受美聯儲的監督管理。

4、美聯儲的影響力有多大

美聯儲真的可以為所欲為,在全球經濟呼風喚雨嗎?當然不會,美聯儲也受到很多的約束。

比如美聯儲可以濫發貨幣嗎?實際上盡管美聯儲擁有發行貨幣的權利,但如果貨幣發行過多導致經濟出現惡性通貨膨脹,那麼美聯儲將遭到國會的問責,國會甚至可以通過修改法律來改變美聯儲執行貨幣政策的方式。

另外,公開市場操作是美聯儲最常用和最重要的貨幣政策工具,公開市場操作主要決定美國聯邦基金利率(金融機構間為滿足儲備金要求而進行的短期拆借利率)的升降,通過該利率的變化影響房貸車貸等其他利率,再影響美國和全球經濟。

但利率間的傳導關系是由市場決定,不是美聯儲自己能完全控制。例如銀行對儲戶的存款利率和對企業的貸款利率,是銀行根據利潤最大化原則自行決定,從這個角度講,美聯儲對金融市場的影響力有很大局限性。

三、誰控制著美聯儲

美國人通過考慮區域平衡,政府和私營經濟的平衡,以及不同行業的平衡,使得美聯儲具有相當大的獨立性和綜合性,從而最終實現自己的使命:充分就業和物價穩定。

美聯儲不被美國政府控制,也不為少數隱秘金融家族服務,美聯儲實際上由美國不同時代的經濟金融精英把持,他們的核心目標是為美國謀取最大利益。

但我們也要看到,美聯儲只為美國服務,但美元確是世界貨幣,美國的貨幣政策很容易對其他國家產生巨大影響,因此美國前財長John Connally曾霸氣地說美元是我們的貨幣,也是你們的問題(our currency, but your problem)。

由於美聯儲組織架構穩定,決策機制明確,政策工具有限,因此我們可以通過對美聯儲政策目標、美國經濟形勢和美國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深入分析,預測美聯儲的政策措施,提前做好應對准備,從而保障國家利益。

最後,陰謀論誤國,理性科學才能興邦!!

熱點內容
理財怎麼抵禦通貨膨脹 發布:2025-02-13 06:36:31 瀏覽:49
如何把比特比錢包內轉到貨幣網 發布:2025-02-13 06:25:23 瀏覽:446
合力泰科技股票行情 發布:2025-02-13 05:58:50 瀏覽:578
股票高位突然放量漲停 發布:2025-02-13 05:46:49 瀏覽:279
股票漲停板怎麼掛買單 發布:2025-02-13 05:40:37 瀏覽:948
23號漲停股票 發布:2025-02-13 05:38:54 瀏覽:578
貨幣供應商是什麼 發布:2025-02-13 05:33:28 瀏覽:430
互聯網理財賬號被鎖了怎麼辦 發布:2025-02-13 05:33:19 瀏覽:722
大智慧漲停復盤股票池 發布:2025-02-13 05:31:37 瀏覽:422
平安銀行股票歷史 發布:2025-02-13 05:29:02 瀏覽:5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