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和價值有什麼關系
❶ 貨幣的價值是什麼
貨幣到底是什麼?·
貨幣定義
[編輯本段]
任何一種能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或完全流動桐塵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物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
(一)貨幣就是貴金屬,就是財富
這種觀點認為,貨幣必須有實質價值,其價值由其金屬價值決定,貨幣的實體必須敗氏以貴金屬構成。這種理論源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土多德(Aristotle)樸素的金屬學說。十六、七世紀形成的重商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早期特徵就是「重金主義」或「金屬主義」,認為只有金銀才是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
(二)貨幣是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這種是馬克思在對貨幣起源問題的分析(參閱「相關知識」欄目「馬克思貨幣起源說的思想邏輯」)中得出的,其含義有兩點:
1、貨幣具有商品的屬性
在馬克思對貨幣起源的分析中,貨幣的前身就是普普通通的商品,它是在交換過程中逐漸演變成一般等價物的。馬克思創立貨幣理論的時代,正是各國普遍實行金鑄幣流通的時代,因此,馬克思將黃金視為貨幣的最高階段,而黃金本身就是價值十足的商品。進一步的推論就是,任何在商品交換中充當貨幣的東西,首先就在於它們是商品,與普通商品一樣,都具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這種與普通商品的共性,貨幣就不具備與商品進行交換的基礎。
2、貨幣與普通商品有本質的區別
貨幣是商品,但又不是普通商品,而是特殊商品。其特殊性並不在價值方面,而在使用價值方面。黃金被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被作為貨幣後,其使用價值便「二重化」了,它既具有以其自然屬性所決定的特定的使用價值,如用於裝飾、製作器皿等,又具有以其社會屬性所決定的一般的使用價值即充當一般等價物和交換手段,很明顯,當它以第一重使用價值出現時,就是普通商品,而以第二重使用價值出現時,才是貨幣。貨幣在充當一般等價物時,有兩個基本特徵:第一,貨幣能夠表現一切商品的價值。貨幣出現後,整個商品世界就分裂成為兩極,一極是特殊商品——貨幣,另一極是所有的普通商品。普通商品是以各種各樣的使用價值的形式出現,而貨幣則是以價值的體化物或尺度出現,普通商品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其價值才能得到體現,所有商品的價值只有通過與貨幣的比較之後,相互之間才可以比較。第二,貨幣對一切商品具有直接交換的能力。由於貨幣戶價值和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誰佔有了貨幣,就等於佔有了價值和財富,在實際交換中貨幣作為一般的交換手段,是不存在對方對其使用價值特殊需求方面的障礙的,貨幣的交換能力是超越使用價值特殊性限制的,是具有直接交換性質的。一般等價物是商品交換賦予貨幣的屬性,與貨幣材料是否有價值和使用價值沒有關系,普通商品的意義在於通過交換滿足人們生產或生活方面的特殊需要,而貨幣的意義則在於充當表現一切商品價值的材料、充當一般的交換手段局枯禪,為商品交換服務。這就是貨幣與普通商品的本質區別。可見,考察貨幣的本質,應把其質的規定和存在形式區別開來。無論貨幣由什麼來充當,它作為一般等價物的本性決不會改變,否則就不能稱其為貨幣。
貨幣自身有價值 那價值是什麼
價值來源於自然界,並隨著人類的進化而化,隨著社會的發展而發展,價值的終極本原只能是運動著的物質世界和勞動著的人類社會。
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的職能。歷史上不同地區曾有過不同的商品交換充當過貨幣,後來貨幣商品逐漸過渡為金銀等貴金屬。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和交換的擴大,商品貨幣(金銀)的供應越來越不能滿足對貨幣日益增長的需求,又逐漸出現了代用貨幣、信用貨幣,以彌補流通手段的不足。進入20世紀,金銀慢慢地退出貨幣舞台,不兌現紙幣和銀行支票成為各國主要的流通手段和支付手續。
貨幣價格是什麼意思?
貨幣價格就是不同貨幣之間比率所形成的相對價格。
金融學里有句話「利率是貨幣的價格」,相對利率的變化影響貨幣價格的變動,當貨幣或以貨幣為參考物的金融衍生品成為交易對象,它就產生了相對價格。而從貨幣貶值升值角度講,貨幣的價格代表購買力,代表社會生產力,表現一國社會經濟水平。
貨幣的價值量是什麼?
我理攻,就是商品價格下降,貨幣價值量提高;商品價格上升,貨幣價值量降低。
簡單的說,可以理解為單位貨幣換取商品的數量
什麼是貨幣價值的穩定性
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它的價值是穩定的,如果不穩定,是不會用來憑此交易的。但是價格是隨價值波動的,市場決定
貨幣的價值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
使用價值是商品的自然屬性,價值是商品的社會屬性。交換價值是由價值決定的,商品價格只不過是錠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什麼是貨幣?貨幣的主要職能是什麼?
1,貨幣定義任何一種能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或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 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貨幣的本質就是一般等價物。 (一)貨幣就是貴金屬,就是財富{最開始貨幣就是普通的商品} 這種觀點認為,貨幣必須有實質價值,其價值由其金屬價值決定,貨幣的實體必須以貴金屬構成。這種理論源於古希臘哲學家亞里土多德(Aristotle)樸素的金屬學說。十六、七世紀形成的重商主義思想理論體系的早期特徵就是「重金主義」或「金屬主義」,認為只有金銀才是一個國家的真正財富。(二)貨幣是作為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2,貨幣的職能
在發達的商品經濟中,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貨幣五種職能。其中最基本的職能是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價值尺度是用來衡量和表現商品價值的一種職能,是貨幣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職能。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兩種基本職能。價值尺度是指以貨幣作為尺度來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的大小。貨幣本身有價值決定了它能成為衡量商品價值大小的尺度。貨幣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就是把商品的價值表現為「價格」。此時其形態只是觀念中的貨幣。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就是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此時應是現實的貨幣。此外,貨幣還有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等職能。1、價值尺度,是指貨幣充當衡量商品所包含價值量大小的社會尺度。貨幣之所以能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本身也具有價值,因而能以自身價值作為尺度來衡量其他商品所包含的價值量。 2、流通手段,流通手段的職能是貨幣作為商品交換的媒介,即購買手段的職能。其主要特點是在商品買賣中,商品的讓渡和貨幣的讓渡在同一時間內完成,通俗地說是一手交錢、一手交貨。3、貯藏手段,貨幣退出流通領域作為社會財富的一般代表被保存起來的職能。貨幣作為貯藏手段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減少時,多餘的貨幣就退出流通;當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增加時,部分被貯存的貨幣就進入流通。4、支付手段,支付手段是隨著商品賒賬買賣的產生而出現的。在賒銷賒購中,貨幣被用來支付債務。後來,它又被用來支付地租、利息、稅款、貨款、工資等。5、世界貨幣,世界貨幣是隨著商品生產和交換的發展而產生和發展的。當商品交換超出國家界限而發展為國際貿易時,商品在世界范圍內普遍展開自己的價值,作為它的價值表現形態的貨幣,也就成為世界范圍的商品的一般等價物,即世界貨幣。
什麼是貨幣點值
貨幣點值用於貨幣買賣當中, 了解了點值的計算也就理解了貨幣點值的涵義,
所有的外幣組對可以被分成3類:正向報價對(EURUSD, GBPUSD),反向報價對(USDJPY, USDCHF)和交叉匯率(GBPCHF, EURJPY 等)。
對正向報價的外匯對來說,點值的計算按式子
- 顯示引用文字 -
[pip] = [lot size] × [tick size]
[lot size]
- 每手的數量;
[tick size]
- 跳動點的數量,比如對EURUSD,它是0.0001。對於正向報價的貨幣來說,每個點的價值是不變的,不依賴於當前的報價。
例:
對於EURUSD,lot size 100000歐元,tick - 0.0001。[pip] = 100000 * 0.0001 = $10.00
對於反向報價的外匯對:
[pip] = [lot size] × [tick size] / [current quote]
[current quote] - 當前的報價。對於反向報價的貨幣來說,每個點的價值依賴於當前的報價。
例:
對於USDJPY,lot size是100000美元,tick - 0.01。報價為129.20,[pip] = 100000 * 0.01 / 129.20 = $7.74
對於交叉匯率:
[pip] = [lot size] × [tick size] × [base quote] / [current quote]
[base quote] - 基本外匯的當前報價。
例:
對於GBPCHF,lot size是62500英鎊,報價為2.3000, 基本外匯報價 GBPUSD 1.4550,點值為 62500 * 0.0001 * 1.4550 / 2.3000 = $3.95.
或許你還不太會算,我給你再用一種簡單的方法告訴你:USDJPY 100.000 0.01=1000日元/點
UERUSD 100.000 0.0001=10美元/點
GBPUSD 100.000 0.0001=10美元/點
USDCHF 100.000 0.0001=10瑞郎/點
看這些數據,意思就是每個點是後面那種貨幣的10個單位,如日元0.01也就是100點,是100*10=100了。
什麼是預期貨幣價值?
預期貨幣值 (Expected Monetary Value; EMV) 預期貨幣值,又稱風險暴露值、風險期望值,是 定量風險分析 的一種 技術 ,常和 決策樹 一起使用,它是將特定情況下可能的 風險 造成的 貨 幣 後果和發生概率相乘,此 項目 包含了風險和 現金 的考慮。 正值表示機會,負值表示風險。 每個可能結果的數值與發生機率相乘後加總即得到。
❷ 怎麼理解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商品中價值,價格貨幣三者之間的關系
區別: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價知瞎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貨幣是在商品交換中分離出來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聯系:在貨幣產生後,商品的價值是用貨幣來表現的,把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我森猛如們就叫做商品的價格。價值決定價格,價格表現價值,價格的高低與商品價此啟值的大小成正比,貨幣商品價值的表現形式。
❸ 誰來闡述下 貨幣 價值 價格 成本的 關系
1、貨幣具有價值尺度職能,是因為貨幣本碧世身是商品,也有價值。
2、價值尺度櫻盯與價格的關系。一般來說,貨幣脊慧和產生以後,一切商品的價值都由貨幣來表現,商品價值量的大小就表現為貨幣的多少。對貨幣來說,貨幣在這里執行價值尺度的職能。對商品價值而言,表現為商品的價格。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
3、價值與價格的關系。價格是價值的貨幣表現,價值是價格的基礎。一般情況下,商品價格的高低與商品本身價值的大小成正比,與貨幣本身的價值成反比。
4、成本決定價格。
❹ 商品價值、商品價格、貨幣價值三者的關系
商品價值、商品價格、貨幣價值三者的關系:
1,當商品價值增大,貨幣價值不變時,商品價格就會升高
2,當商品價值不變,貨幣價值減小時,商品價格就會升高
3,當商品價值減小,貨幣價值不變時,商品價格就會下跌
三者簡介:
商品價值,是商品與貨幣交換時,一定商品量交換貨幣的多少。單位商品量交換貨幣的多少是單位價值(單價),非單位數量交換貨幣的多少是總價值(總價)。馬克思認為商品的價值(單價)是生產該商品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
商品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形態。在商品經濟條件下,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這種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但社會必要勞動時間又無法直接表示商品價值,而只能間接地和相對地表現在某種商品同另一種商品交換的比例上。
貨幣是指任何一種可以執行交換媒介、價值尺度、延期支付標准和完全流動的財富儲藏手段等功能的商品,都可被看作是貨幣;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就是貨幣;貨幣是商品交換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
(4)貨幣和價值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三者區別:
價值是凝結在商品中無差別的人類勞動
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
貨幣是在商品交換中分離出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
三者相輔相成:
價值規律告訴我們,商品價值是生產商品所花費的社會必要勞動,商品價值是商品價格的本質,商品價格只是商品價值的貨幣表現。用馬克思的話說就是:「商品的價格只是物化在商品中的社會勞動量的貨幣名稱。」
生產商品花費了無差別的抽象勞動(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才形成價值;商品有了價值,才能用貨幣形式來表現,從而產生價格。
❺ 為什麼貨幣可以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
貨幣是能衡量一切商品的價值是因為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充當商品流通的媒介,本身反映的就是一種使用價值,衡量其他商品價值的有用性。
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的商品,包含價值量,比如羊、貴金屬等;而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它的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兩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質上是統一的,即都被約定作為交換媒介, 都存在契約價值。
(5)貨幣和價值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貨幣名目論者從貨幣的流通手段、支付手段等職能出發,否定貨幣的實質價值,認為貨幣只是一種符號,一種名目上的存在。貨幣金屬論是貨幣金、銀本位制的產物,隨著20世紀初金本位制度的崩潰,其影響力正日益減弱。
21世紀,在西方貨幣中,占統治地位的是貨幣名目論,這從西方的經濟學教科書對貨幣的定義中可見一斑。美國著名經濟學家米什金的《貨幣金融學》將貨幣定義為:「貨幣或貨幣供給是任何在商品或勞務的支付或在償還債務時被普遍接受的東西。」
❻ 貨幣與價值的思考
文字是信息的載體,簡化人與人之間的交流。文字最初的功能就是記錄交換的信息。而產生交換的基礎是「價值」。滾埋「價值」有兩方面的體現:信用(信任)和實物價值(貨幣)。
在經濟學意義上,一般來說,信用意味著一些群體將自身置於因其他群體的不確定行為所造成的風險之下。
然而人類為什麼要大侍螞冒這種風險呢?因為冒這種風險能夠帶來價值。在遠古時代單個人類個體是無法面對自然環境的,需要依靠群體的相互協作才能生存。群體的相互協作就是將自身置於他人不確定行為所造成的風險中。因此,信用是人們對人與人之間協作產生價值的預期,是未來的價值。
實物價值是人們當前所擁有的價值,是過去和現在價值的總和。貨幣是在價值交換過程中,漸漸產生的一般等價物。因此貨幣是價值的載體。在實物貨幣時代,貨幣代表著過去和現在的價值;而在信用貨幣時代,貨幣在代表過去和現在的價值的同時,還部分代表了未來的價值。
然而價值是什麼呢?價值就是一種信息,是承載人與世界之間關系和人與人之間關系的信息。價值的交換就是人與世界關系和人與人關系、人與人關系和人與人關系的轉變。這個轉變的過程需要通過人與人之間的互動來最終完成和確認的。
可以說信用和貨幣都是在記錄人與人之間關系和人與世界之間關系信息的。貨幣記錄的是確定的關系,信用記錄的是可能的關系。
因此,能夠同時滿足"准確記錄價值"和"方便更改價值記錄"這兩個條件,就能夠實現交換。實物貨幣是通過實物的儲存和轉移來完成記錄和更改價值的;銀行卡和虛擬賬戶是通過數字記賬的方式來記錄和更改價值的。貨幣僅僅是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的方案之一,而不是唯一的方案。
現在我們缺少的是世界公認的記錄價值的統一單位,而不是缺少貨幣。
在實物貨幣時代,經過長時間的交換,最終形成以「金銀」為統一的記錄價值談喊的單位;在主權國家的信用貨幣體系下,每個主權國家發行的貨幣就是這個國家記錄價值的單位。每個國家的單位尺度不一致就導致國與國之間的匯率。
1948年美國數學家香農以「比特(bit)」作為單位來量化信息,價值作為記錄人與人、人與世界關系的信息到目前還沒形成統一的量化單位。如果比特幣是作為一種「貨幣」,它是沒有未來的;如果比特幣是作為量化價值的單位,它將能夠降低價值流通的成本。像牛頓量化了力,建立起經典物理學的大廈;香農量化了信息,人類進入信息時代一樣,人類進入價值時代。
❼ 貨幣本身有價值嗎
貨幣本身具有價值,因為貨幣本身是一種商品,它能夠衡量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
價格是商品價值的貨幣價值表現,貨幣的價值大,商品的價格就低,貨幣的價值小,商品的價格就高,三者的關系可用公式表示為商品價格等於商品價值除以貨幣價值。
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它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系,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貨幣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
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延期支付標准和記帳單位,實物貨幣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人們的商品價值觀的物質附屬物和符號附屬物。
拓展資料:
貨幣與紙幣的區別:
1、含義不同: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紙幣是國家發行強制使用的貨幣符號。
2、產生不同:貨幣是在商品交換中,從一般商品中分離出來的;而紙幣是在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產生,由國家發行並強制使用的。
3、屬性不同:貨幣是商品,具有使用價值和價值;紙幣是貨幣符號,只有使用價值,而無價值。
4、職能不同:貨幣具有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貯藏手段和世界貨幣的職能;而紙幣一般只能代表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的職能(主要限定在本國范圍內使用)。
5、從實際數量上講,紙幣的發行量與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往往不一致。??
(7)貨幣和價值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貨幣是固定的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由於它是一種特殊商品,所以兼備價值和使用價值的基本屬性。
紙幣是國家(或某些地區)發行並強制使用的價值符號。紙幣本身不具價值,雖然作為貨幣的一種,但其不能直接行使價值尺度職能。
貨幣與紙幣的聯系:
1、紙幣是在貨幣充當流通手段的職能中,由金屬貨幣演變而來,沒有金屬貨幣,就沒有紙幣。
2、紙幣只按照它所代替的金屬貨幣的價值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
3、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實際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貨幣有價值,就能夠以自身的價值去衡量其他商品的價值,具有價值尺度的職能;其次,貨幣有使用價值,就能夠去充當商品交換媒介的職能。
所以,把價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貨幣的基本職能,其他的支付手段、貯藏手段、世界貨幣是在基本職能上衍生出來的。
❽ 貨幣的作用是什麼它與商品和價值這兩個概念是什麼關系
貨幣是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在商品生產條件下,貨幣作為商品價值的代表,直接體現社會勞動,可以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和購買其他一切商品。
貨幣反映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生產關系。共有五種職能:價值尺度、流通手段、貯藏手段、支付手段、世界貨幣,前兩種為基本職能。
從貨幣的功能來看,貨幣的積極作用表現在:作為交換媒介,貨幣降低了產品交換成本,提高了交換效率;降低了價值衡量和比較的成本,為實現產品交換提供了便利;作為價值貯藏形式,貨幣提供了最具流動性的價值貯藏形式,豐富了貯藏手段。
❾ 貨幣的價值是由什麼決定的
貨幣價值由貨幣的時間價值因素以及勞動價值因素決定。貨幣是基於先行勞務而獲得的並用以換取消費品的要求權,或貨幣是基於所提供的先行勞務而獲得的,並用以要求相對勞務的憑證。
匯率是一種貨幣以另一種貨幣表示的價格。在沒有其他非市場因素影響的條件下,匯率應遵循商品市場的一般規律,即它是由經濟活動導致的對這種貨幣的供給和需求決定的。價格是對價值的反映,通常情況下它是圍繞價值波動的。
長期而言,在接近完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價格與價值基本上是一致的。所以,《貨幣價值論(從匯率生成機制看人民幣升值前景)》討論浮動匯率制條件下的長期匯率生成機制,也就是從一種貨幣的價值如何由另一種貨幣來體現這個角度討論貨幣的價值生成機制。
【拓展資料】
貨幣的本質是貨幣理論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看到,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同時也體現了一定的社會關系。
貨幣是固定地充當一般等價物的特殊商品。
貨幣之所以能夠充當一般等價物,首先是因為貨幣也是商品,是價值和使用價值的統一體,這是貨幣與其他商品相交換的基礎;其次,貨幣是一種特殊的商品,這種特殊性體現在它可以表現其他一切商品的價值並且能夠與一切商品直接交換。
貨幣體現著一定的社會生產關系。
貨幣作為一般等價物,無論以何種形式出現,都只是表面現象。
從本質上看,貨幣體現的是一種社會關系,也就是商品生產者之間的生產交換關系,即不同生產者所生產、佔有的產品,通過等價交換實現人與人之間的社會聯系。
最新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是一種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本質上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這一理論能夠經受嚴格證偽和邏輯論證,解釋所有貨幣有關的經濟學現象,並為所有的經濟學實踐所檢驗,為幾百年的貨幣本質之爭劃上了句號。
❿ 貨幣的價值是由什麼因素決定的
1、影響貨幣時間價值的因素包括時間、收益率或通貨膨脹率、單利與復利。其中,時間的長短是影響貨幣時間價值的首要因素。時間越長,貨幣的時間價值越明顯。
2、價值規律是商品的價值是由生產商品所需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決定的。貨物的交換必須以價值量為基礎,進行等價交換。
3、商品的供求關系影響商品的價格:當供不應求時,商品價格上漲,旅仔運買方市場出現;當供過於求時,商品價格下跌拆梁,賣方市場出現。
4、價格變動受供求關系的影響,價格最終由價值決定:商品價值越大,商品價格越高,商品價值越低,價格越低。
(10)貨幣和價值有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貨幣的調控作用
1、通過調控貨幣供應總量,保持社會總供給與總需求的平衡。
2、通過調控利率和貨幣總量控制通貨膨脹,保持物戚洞價總水平的穩定。
3、調節國民收入中消費與儲蓄的比例。
4、引導儲蓄向投資的轉化並實現資源的合理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