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邦生物市值多少億
㈠ 有翻倍潛力的15隻個股(附名單)
1、中煤能源
現價:9.94,總市值:1164億,流通市值:804億,2021年四季度:1.00
題材概念:業績大增預期、煤炭板塊領頭羊、國企改革。
主營業務:主要從事煤炭的生產和銷售、煤焦化產品的生產、煤礦裝備製造以及機電設備和
礦用配件進出口等業務。
2、興化股份
現價:5.81,總市值:56.23億,流通市值:56.23億,2021年三季度:0.46
題材概念:資產注入預期、業績大增預增預期;目前仍處於盤整階段,短期將構築多重底,已經放量突破可以介入。
主營業務:合成氨、甲醇、甲胺及DMF等化工產品的生產和經營。
3、南山鋁業
現價:3.77,總市值:496億,流通市值:496億,2021年三季度:0.21
題材概念:鋰電池、資產注入預期、業績增長預期、軍工。
主營業務:航空飛行器的研發、製造、銷售和服務等業務。
4、江南化工
現價:5.83,總市值:177億,流通市值:89.48億,2021年三季度:0.300
題材概念:國防軍工、光伏、電能
主營業務:新能源技術,電力技術,生物質發電技術,風力發電技術,光伏發電技術開發、咨詢、服務及成果轉讓。
5、山煤國際
現價:14.90,總市值:295億,流通市值:295億,2021年三季度:0.880
題材概念:業績大增預期、民營銀行、資產注入預期。
主營業務:煤炭生產和銷售。
6、茂化實華
現價:5.04,總市值:26.83億,流通市值:18.99億,2021年四季度:0.16
題材概念:氫能源、燃料電池、資產注入預期、已經盤出底部。
主營業務:生產、銷售聚丙烯、液化氣、溶劑油、烴推進劑、石油製成品、塑料產品等。
7、盤江股份
現價:9.42,總市值:143億,流通市值:143億,2021年三季度:0.480
題材概念:資產注入預期、白酒概念、融資債券。
主營業務:原煤開采、洗選加工及銷售。
8、湖南發展
現價:9.05,總市值:40.34億,流通市值:40.34億,2021年三季度:0.22
題材概念:資產注入預期、綠色電力、養老概念。
主營業務:農副產品的加工和貿易、客運、化工原料和橡膠製品批發,生產、銷售電纜、電線、光纜;投資、經營交通、能源等基礎產業。
9、中儲股份
現價:5.71,總市值:118億,流通市值:117億,2021年三季度:0.410
題材概念:物聯網、鐵路基建、冷鏈物流。
主營業務:商品儲存、加工、維修、包裝、代展、檢驗;庫場設備租賃;商品物資批發、零售; 汽車 (含小轎車)及配件銷售;起重運輸設備製造、維修;物資配送;貨運代理;報關業務;物業管理;電機及電器維修。
10、和邦生物
現價:3.73,總市值:310億,流通市場310億,2021年三季度:0.360
題材概念:碳纖維、草甘膦、化肥。
主營業務:化工製造、農葯製造、玻璃製造以及鹽礦、磷礦的開發。
11、桂冠電力
現價:5.39,總市值:412億,流通市值:412億,2021年三季度:0.190
題材概念:風能、央企改革、綠色電力
主營業務:電力生產、火電和風電。
12、華聞集團
現價:2.91,總市值:55.92億,流通市值:54.91億,2021年三季度:0.008
題材概念:創投概念、網紅經濟、信息安全。
主營業務:傳播與文化產業的投資、開發、管理及咨詢服務,燃氣開發、經營、管理及燃氣設備銷售。
13、景興紙業
現價:4.01,總市值:47.88億,流通市場42.36億,2021年三季度:0.31
題材概念:資產注入預期、智能機器、工業互聯網、碳中和。
主營業務:主要從事牛皮箱紙板、白面牛皮卡紙、高強度瓦楞原紙和瓦楞紙箱的生產製造、銷售業務。
14、寧波聯合
現價:8.50,總市值:23.72億,流通市值:23.72億,2021年四季度:0.82
題材概念:資產注入預期、業績大增預期、涉礦股。
主營業務:基礎設施、房地產、對外貿易、醫葯生物和其他高新技術產業開發。
15、中國鐵物
現價:3.51,總市值:214億,流通市值:133億,2021年三季度:0.162
題材概念:倉儲物流、新能源車、國企改革。
主營業務:以面向軌道交通產業為主的物資供應鏈管理及軌道運維技術服務和鐵路建設等工程物資生產製造及集成服務業務,主營業務涵蓋軌道交通建設運營維護的各個環節和物資單元,圍繞油品、鋼軌、鐵路移動裝備物資、工程建設物資等領域,為軌道交通行業及相關市場提供物資供應、生產協調、質量監督、招標代理、運營維護等一體化綜合服務。
不作推薦或暗示,投資有風險,入市需謹慎。
㈡ 和邦生物2021年凈利暴增73倍達30億元,農化、光伏板塊高增長或將延續
中宏網股票頻道3月16日電 3月14日晚間,農化龍頭四川和邦生物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證券簡稱:和邦生物,證券代碼:603077)披露了其亮眼的2021年度業績報告。報告顯示,和邦生物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8.67億元,同比增長87.56%;實現歸母凈利潤30.23億元,同比暴增7284.28%。
年報顯示,和邦生物長期堅持以「全球一流的技術、一流的產品質量、一流的製造成本」為指導思想,藉助資本市場力量,逐步完成了在化工、農業、光伏三大領域的基本布局,形成了聯鹼、雙甘膦/草甘膦、蛋氨酸、光伏四大業務板塊。和邦生物表示,在前述四大板塊業務中,公司都分別處於全球或銷區的龍頭地位,2021年業績強勢增長也主要系板塊業務中主營產品產銷兩旺所致。
此外,和邦生物同期發布公告,擬分拆所屬子公司四川武駿光能 科技 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武駿光能」)至上交所主板上市。和邦生物表示,通過本次分拆,上市公司將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有利於武駿光能專注於綠色能源領域的業務發展。
隨著前期在光伏板塊布局進入收獲期,加之現有農化業務仍處於高景氣板塊,未來在市場需求、政策支持等積極因素作用下,分析人士預測,和邦生物業績走勢仍將處於上升通道。
業績持續爆表 全年實現凈利30億元
在2021年半年報、三季報業績數據持續大漲之後,市場對於和邦生物2021年全年業績暴漲已有心理預期。年報數據顯示,和邦生物2021年全年實現營業收入98.67億元,同比增長87.56%;實現歸母凈利潤30.23億元,同比暴增7284.28%;實現扣非凈利潤30.14億元,同比激增690.63%。同時,公司擬以2021年度利潤分配方案實施時股權登記日的應分配股數為基數,每10股派發現金紅利0.15元(含稅)。
整體來看,和邦生物在報告期內表現出穩健的成長性和超強的經營韌性,繼2021年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20.09億元後,全年業績再次爆表,公司在資本市場投資價值也進一步顯現。
公司表示,此次業績的大幅增長得益於雙甘膦、草甘膦、玻璃、碳酸鈉、氯化銨等主營產品產銷兩旺。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主要產品價格和銷量均有所上漲,加之公司不斷提升管理效率和員工素質,保障了公司高質量運營,致營業收入保持較大幅度的增長。
年報顯示,報告期內公司不斷通過自主技術創新、工藝革新、引進先進技術等措施和手段,實現了雙甘膦、草甘膦、蛋氨酸、聯鹼、光伏玻璃裝置等的產能利用率、成本控制水平的持續提升,為公司獲得良好的盈利空間創造了技術條件。
新產品蛋氨酸達產達標 未來增長空間顯現
2021年5月,和邦生物曾在投資者交流平台上表示:「1-4月公司對外銷售蛋氨酸已上千噸。」此次年報也披露,和邦生物蛋氨酸項目2021年底正式轉固投產,標志著公司在化工領域對高技術含量、大型復雜化工裝置工藝運行能力得以再度的提升,公司蛋氨酸項目運營現場全面實現「無色、無味」,標志著公司綠色發展水平更上一個台階。
光大證券在2021年11月份的一份研報中指出,我國蛋氨酸市場在經歷了2014-2015年的暴漲暴跌後價格總體持續下行,當前價格基本處於底部,擁有較廣闊的上行空間。
天風證券研報顯示,蛋氨酸市場穩定。外媒報道稱,受天然氣等原料上漲影響,自2022年1月31日起,希傑蛋氨酸國際報價上漲10%。據海關數據統計,2021年12月國內蛋氨酸進口量21,885噸,同比降3.6%;環比增加7,237噸,增幅為49%。
和邦生物的蛋氨酸產線投產後,將成為中國第二家實現液體蛋氨酸量產企業。「公司規劃在蛋氨酸項目通過一到兩年的穩定運行、工藝優化後,以此為基礎,持續發展,目標成為液態蛋氨酸全球龍頭製造商。」和邦生物此前表示。
子公司擬分拆上市 新材料板塊後市可期
和邦生物此次還披露了《關於分拆所屬子公司四川武駿光能股份有限公司至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上市的預案》。預案顯示,公司擬將控股子公司武駿光能分拆至上交所主板上市。此次分拆完成後,和邦生物仍將擁有對武駿光能的控股權。
公告顯示,武駿光能最近三年的主要業務為優質原片玻璃、Low-E鍍膜玻璃及製品玻璃的生產及銷售。2019年至2021年,武駿光能分別實現營收9.11億元、9.86億元、13.93億元;實現歸母凈利潤1.34億元、2.41億元、4.92億元。
和邦生物表示,通過本次分拆,公司將進一步實現業務聚焦、突出主營業務,專注於傳統化工及農業領域的發展,實現做優、做強。同時,控股子公司武駿光能作為玻璃產品和光伏業務板塊的經營主體,通過獨立上市,有利於增強資本實力和投融資能力、優化公司治理結構,同時抓住光伏行業發展的市場機遇,提升業務競爭能力,有助於強化公司在光伏領域的布局,推動公司業務全面發展、提升公司整體資產質量、增強公司的整體盈利能力。
目前,武駿光能已於上交所輔導備案,未來掛牌上市後憑借產業鏈優勢將繼續增厚和邦生物業績。
在新材料業務上,和邦生物前期布局項目進展順利。年報顯示,重慶武駿年產8GW光伏封裝材料及製品項目工程,按計劃實施;阜興 科技 年產10GWN+型超高效單晶太陽能矽片項目,按計劃實施;重慶光伏封裝材料及製品項目2021年初啟動實施,將於2022年3月27日至2023年1月,逐步進入試生產、投產。
除上述項目外,和邦生物在新材料領域資本動作也較為頻繁。
2021年10月19日,和邦生物發布公告,子公司武駿光能擬與佟興雪、海南省仁愛文化中心、天津昊鼎新能源合夥企業共同投資設立安徽阜興晶體 科技 有限公司,主營業務為生產光伏發電用矽片,投資總額30億元,首期注冊資本為4.55億元,全部為現金出資。本項目生產模式主要是採用高純太陽能級硅材料,通過晶體生長、切片等製成工藝,生產出矽片。擬分拆上市的武駿光能持有安徽阜興新能源 科技 有限公司58.33%股權。
公開資料顯示,投資人佟興雪除出資外,還將全職為阜興 科技 服務,為項目提供先進工藝技術支持,組建公司運營團隊。佟興雪在世界太陽能光伏行業具有20多年從業經歷,歷任海內外多家公司高級管理職務,申請專利200餘項,在光伏產業鏈多個環節填補了國內外產品和技術空白,無疑將大大助力合作項目的發展。
和邦生物發布的公告還顯示,該項目達產後預計年銷售收入65億元,年利潤總額11.71億元。項目實施後,將進一步優化公司產業布局,增強企業的競爭力,符合公司的長遠發展規劃及全體股東的利益,有利於公司的可持續發展。
值得一提的是,3月10日,和邦生物還披露了2022年1-2月主要經營數據。經初步核算,2022年1-2月,和邦生物實現營業總收入18億元左右,同比增長100%左右;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6.5億元左右,同比增長500%左右。面對業績開門紅,開源證券分析師表示看好和邦生物憑借西南純鹼巨頭和雙甘膦全球龍頭地位迎來2022年業績穩步提升,其進一步認為隨著光伏玻璃、單晶矽片及磷礦開發項目有序推進,公司上下游產品鏈進一步延伸,產品格局進一步豐富,和邦生物發展前景可期。
㈢ 和邦生物這只股能買嗎
2015年6月19日該股盤中最高價30.22為該股歷史最高價(不復權)。
㈣ 和邦生物股票是什麼公司
和邦生物股票是一家主營業務為化工的股份制公司。
和邦生物,原名和邦股份,是一家生物類企業。
2015年7月月31日,和邦股份發布公告,經公司申請,並經上海證券交易所核准,2015年8月5日起,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和邦生物」。
和邦生物是一家主營業務為化工的股份制企業。近年來公司通過產業結構調整、核心業務轉型,主營業務轉向生物農葯及其他生物產品、農業、精細化工、新材料等產業領域。目前,公司已經完成了在化工、農業、新材料三大領域的基本布局,形成了聯鹼、雙甘膦,草甘膦、蛋氨酸、玻璃及光伏製品等四大板塊業務。
2020年由於新冠疫情影響,公司物流不暢、下游企業復工緩慢。除此之外,公司生產經營所在地遭遇洪水災害,以上因素導致和邦生物2020年的整體業績出現明顯下滑。
2021年以來受益於環保、落後產能的進一步出清,以及產能擴張限制,疊加下游需求增長,純鹼、玻璃、草甘膦/雙甘膦等產品銷售價格大幅上漲。和邦生物2021上半年業績出現明顯增長,凈利潤同比增長超19倍。
和邦生物7月28日發布2021年半年報。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約39.13億元,同比增加60.18%;歸母凈利潤盈利約9.14億元,同比增加1930.72%。
受益於環保、2020年疫情對落後產能的進一步出清,以及產能擴張限制、下游需求增加等影響,公司純鹼、草甘膦等產品需求旺盛,量價齊升。從行業來看,目前公司多個主營產品的市場均價均處於高位,需求的增長使得公司業績在短期內仍將保持快速增長趨勢。但公司產品均為高度市場化產品,若未來產品價格、原材料及政策產生較大波動,將直接導致公司業績出現波動。
㈤ 和邦生物價低拋盤還很高為什麼
我這么稱呼他們的低價拋丸,還有很多一些拋盤可以合作。
㈥ 和邦生物3年能漲到20元嗎
能
和邦生物是創立於2002年的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公司在2012年在上海證券交易所上市,2021年時和邦生物的草甘膦股價就達到了25.245億元的股價,價格為25元,2022年仍在持續進行增長,所以3年是能夠漲到的。
和邦生物,原名和邦股份,是一家生物類企業。2015年7月月31日,和邦股份發布公告,經公司申請,並經上海證券交易所核准,2015年8月5日起,公司證券簡稱變更為"和邦生物"。公司證券代碼不變。
㈦ 玻璃板塊股票有哪些
建築材料光伏玻璃:南玻A 、耀皮玻璃、金晶科技
汽車用浮法玻璃:福耀玻璃、洛陽玻璃、金晶科技
葯用玻璃包裝:山東葯玻
電膜玻璃:方興科技
特種玻璃、安放玻璃:精鋼玻璃
玻璃器皿:德力股份
家電玻璃:秀強股份
㈧ 隱藏在A股年報里的「隱形冠軍」
文:天風宏觀宋雪濤
什麼是隱形冠軍?
「隱形冠軍」通常是某一個縫隙市場的領袖 。一方面,這些企業在某些細分領域是絕對的領先者,有的全球市場份額甚至超過50%,所以稱之為「冠軍」;但另一方面, 相比巨頭而言, 它們的規模不大,對於普通大眾而言,它們是默默無聞的中小企業,產品往往隱藏在價值鏈的後方 ,無法從最終產品中辨認出它們的存在 ,所以稱之為「隱形」。
相比像華為這樣既在終端大放光彩,又有強大技術保障的「月亮」,「隱形冠軍」就像是隱藏在夜空里的「星星」。然而 這些像紐帶一樣的企業,構成了完備的產業鏈,在今天產業升級和貿易摩擦的大背景下,成為穩定全產業鏈優勢的中流砥柱 。
如何從年報中選出隱形冠軍?
我們首先確定了與「隱形冠軍」定義相關的十五個關鍵詞,如「全球市佔率」、「全球最具競爭力」、「全球第一」等,然後根據 關鍵詞搜索 A股上市公司2018年年報 ,找出相關企業,最終篩選出位於產業鏈中上游(剔除下游的工業製成品和消費品企業)、市值不超過600億的21家製造業企業。
這些企業主要集中在電子、材料、機械、化工等領域 ,市值集中在100-300億,民企和混合所有制佔七成 ,國企佔三成。它們不僅全球市場份額處於領先行列,而且在各自的行業領域也形成了一定的技術門檻。
當然, 這21家企業僅代表了中游製造隱形冠軍中的一部分 ,類似企業在各行各業還有很多,有些是公開資料較少的非上市公司,也有低調的中游巨頭,比如:全球最大的 汽車 玻璃廠商福耀玻璃、全球最大單晶硅產銷的隆基股份、全球光纖光纜份額前三的長飛光纖和亨通光電、全球最大PTA單體產能的恆力股份、全球最大MDI產能的萬華化學等。
下面我們將按照行業分類逐一介紹這二十一家「隱形冠軍」。
一、電子
1.鵬鼎控股(002938): PCB市佔率全球第一
作為承載電子元器件並連接電路的橋梁,印製電路板(PCB)是絕大多數電子產品的必需元件,被稱為「電子產品之母」。PCB的技術壁壘低,定製化屬性強,行業集中度分散。根據Prismark對全球PCB企業營收的預估,全球PCB的主要產能集中在中國大陸(43%)、韓國(16%)和中國台灣(14%)等。
根據鵬鼎控股2018年年報,公司是全球第一大PCB生產企業,佔全球市場份額6.3%。2018年總營收258.6億元。
2.長電 科技 (600584): 集成電路封裝測試市佔率全球第三
集成電路的封裝測試是半導體製造的最後階段,也是關鍵一環。封裝是保護晶元免受外部環境損傷,增強晶元的散熱性能,以確保電路正常工作;測試是將有缺陷以及性能不符合要求的產品篩選出來。封測行業受技術驅動,中國廠商已成為重要力量。
根據芯思想研究《全球前十大封測公司榜單》,以全球市場份額排名,2018年全球前三大封測巨頭依次為中國台灣的日月光矽品(29.34%)、美國的安靠(15.4%)以及中國大陸的長電 科技 (13%)。根據長電 科技 2018年年報,公司在全球集成電路封測市場份額排名第三。2018年總營收為238.6億元。
3.匯頂 科技 (603160):屏下光學指紋晶元出貨量全球第一
隨著全面屏成為智能手機的趨勢,屏下指紋識別技術迎來高速成長期。屏下指紋識別技術分為光學、超聲波和電容三條技術路徑。光學屏下指紋識別由於技術成熟、性能穩定,目前是商用量產的主流。其原理是指紋識別晶元照射指紋後反饋給識別模組,形成指紋圖像通來進行識別。因此指紋識別晶元是屏下指紋識別技術的構成要件。
匯頂 科技 主要從事指紋識別晶元的設計,根據匯頂 科技 2018年年報,其光學指紋方案在OLED軟、硬屏均已實現規模商用,是全球商用機型最多、累計出貨量最大的屏下光學指紋方案。2018年總營收37.2億元。
4.光迅 科技 (002281): 光電子器件全球市佔率第四
光電效應是物理學中一個重要而神奇的現象。光電子器件是利用光電效應製成的各種功能器件,廣泛應用於光通信領域。光電子器件處於光通信產業鏈的上游,下游主要是通信系統設備行業。根據行業龍頭菲尼薩2018年年報,2018年全球市場份額前三的光電子器件供應商都是美國公司:菲尼薩、安華高、捷迪訊。
根據光迅 科技 2018年年報,光迅 科技 是全球第四、中國第一的光通信器件供應商,2018年光電子器件全球市佔率為7.1%。2018年總營收為49.3億元。
5.激智 科技 (300566): 光學擴散膜全球市佔率領先
光學膜是液晶顯示器背光模組的重要零部件。光學膜由於技術壁壘較高,生產技術和市場長期被國外廠商壟斷。根據激智 科技 2018年年報,光學膜市場長期以來被國外企業所壟斷,美國3M以及日本、韓國和中國台灣企業占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
在光學薄膜中,擴散膜的技術壁壘相對較低,其核心在於精密塗布技術。目前全球擴散膜的產能主要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經過激烈的價格競爭,中國大陸的市場份額快速上升。根據激智 科技 2018年年報,其擴散膜產品全球市佔率領先。2018年總營收為9.1億元。
6.納思達(002 180 ): 列印機業務細分行業全球領先
一般而言,列印機分為整機和耗材兩部分:整機屬於耐用品,耗材屬於易耗品。耗材主要包括用於激光列印機的硒鼓及用於噴墨列印機的墨盒等。「低價列印機+高價耗材」的商業模式是教科書式的經典,因此耗材一直是列印機行業的核心利潤來源。根據智研咨詢網發布的《2018-2024年中國列印機行業競爭現狀及投資前景分析報告》,隨著商務辦公的電子化和網路化,全球列印設備需求呈下降趨勢,列印耗材市場增速低迷,未來五年全球列印耗材市場的年均復合增長將在0.3%左右。
列印機雖然是很常見的辦公設備,但是技術壁壘很高,是最前沿的光學、影像學、材料學、電子、精密機械相結合的綜合技術產物。全球領先的列印機品牌基本被日本(佳能、愛普生、施樂、兄弟)、美國(惠普)和韓國(三星)所壟斷,日本佔有絕對技術優勢。中國在這些技術領域與美日有很大差距,所以一直沒有出現過像樣的中國品牌。
根據納思達2018年年報,公司在列印機業務細分行業——耗材晶元、列印機主控晶元以及列印機兼容耗材等領域,處於全球領先地位。2016年,納思達並購了著名的激光列印機品牌「利盟(Lexmark)」,在全球中高端激光列印機市場也獲得了領先地位。
7.通威股份(600438): 太陽能電池片出貨量全球第一,多晶硅料產能全球前三
多晶硅料是太陽能光伏產業的重要原料,主要用於生產矽片、電池片、光伏組件等下游產品。海外硅料的主要生產廠商包括德國Wacker、韓國OCI、美國Hemlock、挪威REC。由於國內低成本產能的擴產,近年來硅料處於國產替代的過程。全球電池片市場集中度較分散,在光伏產業鏈中集中度最低。
根據通威股份2018年報,公司在光伏產業鏈的布局集中於多晶硅料及電池片環節。2018年,子公司通威太陽能的電池片出貨量全球第一,子公司永祥股份的高純晶硅產能全球前三。
8. 艾華集團(603989): 節能照明用鋁電解電容器產銷量全球第一
鋁電解電容器主要應用於照明產品,分為高、中、低三檔。高檔用於高端節能照明產品、太陽能、 汽車 電子;中檔用於電視、顯示器、普通照明產品;低檔用於玩具、音響等。目前全球鋁電解電容器的主要產能來自於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全球高端鋁電解電容器主要被日系廠商所主導,中國廠商主要生產中低檔電容器產品。
根據立鼎產業研究中心的報告,2015年全球鋁電解電容器市場份額前十大企業中,日本廠商占據前四,中國大陸的艾華集團和南通江海排名第六和第八。根據艾華集團2018年年報,公司在節能照明用鋁電解電容器產銷量全球市佔率第一。
二、材料
9.恩捷股份(002812): 鋰電池濕法隔膜市佔率全球第一
鋰電池的四大材料包括正極材料、負極材料、電解液和隔膜。其中,隔膜的技術壁壘最高。隔膜負責隔絕電子,保障鋰離子自由通過,對鋰電池的容量、循環以及安全性有重要影響。隔膜的生產工藝包括濕法工藝和干法工藝,其中高端電池以濕法隔膜為主,中低端電池以干法隔膜為主。
隔膜市場的競爭格局目前為中日韓三國鼎立,日本的隔膜生產企業主要為旭化成(收購美國Celgard)、東燃、宇部和住友化學,韓國的隔膜生產企業主要為SK創新和W-scope。
根據恩捷股份2018年年報,公司是全球鋰電池濕法隔膜出貨量、產能以及市場份額最大的供應商,佔全球隔膜市場14%的份額,佔中國濕法隔膜市場45%的市場份額,2018年總營收為24.6億元。
10.光電股份(600 184 ): 高端光學材料全球市佔率13%
光學材料是指傳輸光線的介質材料,包括光學玻璃、光學晶體和光學塑料等。其中,光學玻璃是指可以改變光的傳播方向,並能夠改變紫外、可見或紅外光的相對光譜分布的玻璃。光學玻璃可用於製造光學儀器中的透鏡、棱鏡、反射鏡及窗口等,是光學儀器的關鍵元器件。隨著智能手機、安防監控等行業快速發展,光學玻璃下游需求持續增長。
根據新思界產業研究中心發布的《2019-2023年中國光學玻璃行業市場行情監測及未來發展前景研究報告》,全球光學玻璃主要產能集中在日本、韓國、中國大陸和中國台灣。經過多年的產業轉移,中國光學玻璃行業規模迅速擴張,成為全球光學玻璃主要生產地。2018年,中國光學玻璃市場規模約為31億元,在全球總規模中的佔比達到60%以上,然而中國光學玻璃企業整體競爭力不強,除少數企業外,大部分企業生產的產品技術含量低,集中在中低端領域。
光電股份是湖北新華光的母公司,隸屬於中國兵器工業集團公司,前身是有著60年發展歷程的「西安北方光電有限公司」。根據光電股份2018年年報,公司高端光學材料全球市佔率達13%,國內第二,全球前四,產品應用於顯微鏡、槍瞄鏡、照相機等傳統光學產品和光電顯示器、光通訊等新興領域。
11.誠志股份(000990): 低端TN、STN液晶材料全球市佔率第一
液晶材料是液晶顯示屏的關鍵組成,直接影響屏幕的顯示效果及壽命等性能。液晶材料屬於液晶面板產業鏈的上游材料元器件。根據液晶顯示器的分類,液晶顯示材料可分為低端的TN、中端的STN以及高端的TFT。
TN液晶材料主要應用於計算器、電子表、家電等,STN材料應用於電子詞典、PDA等,TFT液晶材料應用於手機、電視、電腦等。國內液晶材料生產廠商盡管近年來數量不斷增加,但多以生產低端的TN和STN材料為主。高端TFT液晶材料的技術壁壘高,生產技術仍被日本和德國的廠商所壟斷。
誠志股份是清華大學控股的上市公司,根據公司2018年年報,其子公司石家莊誠志永華生產的TN和STN液晶材料全球市佔率分別在70%和40%以上。
12.萬潤股份(002 64 3): 高端TFT液晶單體原料全球市佔率超15%
TFT材料屬於液晶材料中的高端產品,具有響應速度快、灰度級高、彩顯能力強、功耗小、顯示尺寸可調等特點,生產難度大,技術壁壘高。高端TFT混合液晶材料主要被德國公司(Merck)和日本公司(Chisso、DIC)壟斷。國內TFT液晶材料廠商以生產液晶單體和中間體原料為主,成為Merck、Chisso、DIC的液晶原料供應商。
根據萬潤股份2018年年報,公司是國內唯 一一 家同時向全球前三大液晶廠商供應液晶單體材料的供應商,其高端TFT液晶單體銷量佔全球市場份額15%以上,是全球主要的高端TFT液晶單體材料生產商之一,2018年總營收為26.3億元。
13.強力新材(300429): 全球光刻膠化學專用品主要供應商
光刻膠是半導體集成電路生產製造的核心材料,對晶元製程起決定性作用,光刻工藝的成本約占整個晶元製造工藝的35%。光刻膠也是電子化學品中技術壁壘最高的材料,對光敏感,由光引發劑、樹脂以及各類添加劑等化學專用品組成。
光刻膠行業由於化學結構特殊、生產工藝復雜、投資大、技術壁壘高,行業集中度非常高。目前光刻膠的上游化學專用品由日本TOK、美國Shipley、瑞士Clariant以及日本JSR這四家公司壟斷,下游生產由台灣長興化學、日本旭化成、日本日立化成等企業壟斷,行業上下游的依賴程度非常高。
根據強力新材2018年年報,公司是全球PCB光刻膠化學專用品的主要供應商,掌控了光刻膠的關鍵原材料的生產技術,2018年公司總營收為7.4億。
14.國瓷材料(300285): 氧化鋯陶瓷材料全球市佔率10%
陶瓷是無機非金屬材料,具有硬度高、耐高溫、耐磨損、耐腐蝕以及質量輕、導熱性能好等優點。
根據國瓷材料2018年年報,公司生產的納米級復合氧化鋯粉體,目前已成為市場絕大多數智能可穿戴產品陶瓷粉料的主供應商;高端片式多層陶瓷電容器(MLCC)的產能已經達到1萬噸/年以上;義齒用氧化鋯修復材料全球市佔率約10%。
15.福萊特(60 186 5): 光伏玻璃產能位列全球第二
光伏玻璃主要用於太陽能光伏組件,具有透光率高、吸收反射率低、耐高溫腐蝕和抗沖擊等特點,其性能決定了光伏組件的壽命和發電效率。光伏玻璃行業壁壘高,新進入者少。
根據福萊特2018年年報,中國光伏產業經過十幾年的快速發展,玻璃、電池片、組件等主要原材料的供給已經占據了全球的80%-90%。信義光能和福萊特是國內光伏玻璃的兩大寡頭,其他主要廠商包括南玻、中航三鑫、安彩高科、台玻等。福萊特的光伏玻璃產能位列全球第二,佔比接近20%,僅次於信義光能。2018年總營收30.6億元。
16.太鋼不銹(000825): 全球不銹鋼行業的領軍企業
不銹鋼廣泛應用於機械、 汽車 、石化、家電、建築、環保等領域。2006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全世界不銹鋼產量最大的國家,一舉改變了日本自上世紀七十年代起統治全球不銹鋼產業的狀況。然而日本不銹鋼行業後期飽受產能過剩等結構性問題的困擾,如今也出現在中國不銹鋼行業身上。不銹鋼總量產能過剩和特種不銹鋼產量不足是當前不銹鋼行業的現狀,問題的突破需要持續研發投入和技術積累。
根據太鋼不銹2018年年報,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不銹鋼企業,具備年產450萬噸不銹鋼的能力,研發能力突出,2018年研製出0.02毫米厚度的中國最薄不銹鋼。2018年總營收為729億元。
三、機械
17.卓郎智能(600545): 中高端梳棉機市場全球市佔率13.6%
梳棉機屬於紡織機械,用於加工棉纖維和化學纖維。紡紗工藝流程主要包括:清棉、梳棉、精梳、並條、粗紗、細紗,梳棉是其中一道重要工序。
根據卓郎智能2018年年報,2018年公司在全球中高端梳棉機市場份額佔到13.6%,占國內中高端梳棉機市場份額31.5%。2018年總營收為92億元。
18.長虹華意(00040 4):冰箱壓縮機全球市佔率第一
壓縮機是冰箱製冷系統最核心的部件。目前,全球冰箱壓縮機的產能主要來自中國。行業產能結構性過剩,產品價格競爭激烈。
根據長虹華意2018年年報,公司市場份額為全球冰箱壓縮機行業第一,全球市場份額超20%。2018年總營收為89.1億元。
19.金風 科技 (002202): 風電新增裝機量全球第二
中國是全球最大的風電生產國。2018年全球風電累計裝機容量約593GW,中國累計裝機容量達到209GW,佔比35%。2018年全球風電新增裝機量約54GW,中國新增裝機量達到26GW,佔比48%。
風電設備位於風力發電產業鏈的上游。2018年,全球排名前15的風力發電機製造商中,超過一半來自中國,這15家製造商佔全球風機供貨量的93.2%。行業前三為維斯塔斯(丹麥)、金風 科技 (中國)和西門子歌美颯(西班牙)。
根據金風 科技 2018年年報,公司2018年國內新增裝機超過6.7GW(含海上400MW),市場佔有率32%,全球新增裝機排名第二。2018年總營收為287億元。
四、農用化工
20.和邦生物(603077): 雙甘膦產量全球第一
根據智研咨詢網《2018-2024年中國草甘膦產業運營監測與投資戰略咨詢報告》,2016年全球農葯銷售額499億美元,除草劑銷售額佔比42%,草甘膦銷售額達57億美元。目前為止,草甘膦仍是世界上用量最多的除草劑。雙甘膦是草甘膦的中間體,是合成草甘膦過程的主要原料之一。
根據和邦生物2018年年報,公司為全球最大的雙甘膦供應商,2018年全球市佔率達60%,雙甘膦營業收入19.2億元,占總營收1/3。
21.安道麥A(000553): 全球非專利農葯巨頭,銷售額全球第一
全球農化企業分為創新型和仿製型,創新型企業以研發專利產品為基礎,准入門檻高,盈利能力也高,如行業巨頭拜耳、巴斯夫、孟山都、陶氏杜邦等。仿製型企業主要從事非專利產品的生產銷售,以製造能力和銷售網路取勝。
根據安道麥2018年年報,集團是全球最大的非專利農葯生產企業,2018年總營收為256億元,其龍頭產品精胺全球市佔率超60%,乙醯甲胺磷全球市佔率超40%。2011年,中國化工集團收購了安道麥超過60%的股份。
*實習生楊雨婷對本文亦有貢獻
風險提示
團隊介紹
宋雪濤 | 宏觀團隊負責人
美國北卡羅來納州立大學經濟學博士,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特邀項目研究員,著有多篇學術論文、人民銀行工作論文、CF40系列叢書等。
向靜姝
倫敦商學院碩士,主要負責海外宏觀和大類資產配置研究。曾任Man Group AHL(倫敦)量化分析師。
趙宏鶴
中央 財經 大學金融學碩士,主要負責國內實體、經濟政策和金融市場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