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政策是什麼
❶ 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
國家股票市場是政策式的市場,因此國家政策對市場影響是較大的。不同的政策方向會對股票市場造成不同的影響,可以分為非股票市場政策和股票市場政策。
股市政策就是國家針對股市實行的政策。例如:國家降低股票市場印花稅的政策。這種政策會刺激市場的投資積極性,使股市的活躍性和市場價格出現增高,屬於推進市場發展的利好。反之,如果國家提高股票市場印花稅的政策,就屬於股票市場利空消息。
非股票市場政策就是國家並不是直接針對股票市場的政策。例如:雄安新區的開設,導致涉及雄安板塊的股票出現瘋漲,帶動了一系列的板塊市場。還例如:前期因為長生生物的疫苗事件,使國家出台政策審查國家涉及疫苗的公司,使疫苗概念持續下跌,也影響了一系列市場。所以這種國家針對概念行業以及地區的政策也會對於股票市場有部分的影響。或者是一些國家金融調控政策,例如:降息、降准等等。
拓展資料
股票(stock)是股份公司所有權的一部分,也是發行的所有權憑證,是股份公司為籌集資金而發行給各個股東作為持股憑證並藉以取得股息和紅利的一種有價證券。
股票是資本市場的長期信用工具,可以轉讓,買賣,股東憑借它可以分享公司的利潤,但也要承擔公司運作錯誤所帶來的風險。
每股股票都代表股東對企業擁有一個基本單位的所有權。每家上市公司都會發行股票。
同一類別的每一份股票所代表的公司所有權是相等的。每個股東所擁有的公司所有權份額的大小,取決於其持有的股票數量占公司總股本的比重。
股票是股份公司資本的構成部分,可以轉讓、買賣,是資本市場的主要長期信用工具,但不能要求公司返還其出資。
大多數股票的交易時間是:
交易時間4小時,分兩個時段,為:周一至周五上午9:30至11:30和下午13:00至15:00。
上午9:15開始,投資人就可以下單,委託價格限於前一個營業日收盤價的加減百分之十,即在當日的漲跌停板之間。9:25前委託的單子,在上午9:25時撮合,得出的價格便是所謂「開盤價」。9:25到9:30之間委託的單子,在9:30才開始處理。
如果你委託的價格無法在當個交易日成交的話,隔一個交易日則必須重新掛單。
休息日:周六、周日和上證所公告的休市日不交易。(一般為五一國際勞動節、十一國慶節、春節、元旦、清明節、端午節、中秋節等國家法定節假日)
股票買進和賣出都要收傭金(手續費),買進和賣出的傭金由各證券商自定(最高為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三,最低沒有限制,越低越好),一般為:成交金額的0.05%,傭金不足5元按5元收。賣出股票時收印花稅:成交金額的千分之一(以前為3‰,2008年印花稅下調,單邊收取千分之一)。
2015年8月1日起,深市、滬市股票的買進和賣出都要照成交金額0.02‰收取過戶費。
以上費用,小於1分錢的部分,按四捨五入收取。
還有一個很少時間發生的費用:批量利息歸本。相當於股民把錢交給了券商,券商在一定時間內,返回給股民一定的活期利息。
❷ 什麼是利空政策
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利空政策指有利於股市中空頭的政策,即可導致股市下跌的政策。
什麼是股市利空?
股市利空是股市用語。利空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利空往往會導致股市大盤的整體下跌,不斷的利空消息會造成股市價格不斷下跌,形成「熊市」。
例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股市中存在的利空消息有哪些
股市中的利空消息一般分為政策性利空、系統性利空及經營性利空三大類。政策性利空與政府出台的相關調控政策息息相關,譬如加息及降息,以及增減稅等相關財政手頓。系統性利空主要系統風險,譬如因行業特點產生的風險系數增加或投資回報率變化等等,主要跟企業所屬行業的發展狀況相關。經營性利空則主要指企業自身的經營狀況出現問題所帶來的不良消息,譬如企業財務造假、企業涉嫌偷稅漏稅等等。
什麼是利多?
利空就是指能夠促使股價下跌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惡化、銀行緊縮、銀行利率調高、經濟衰退、通貨膨脹、天災人禍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促使股價下跌的不利消息。
利多是指刺激股價上漲的信息,如股票上市公司經營業績好轉、銀行利率降低、社會資金充足、銀行信貸資金放寬、市場繁榮等,以及其他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方面對股價上漲有利的信息。
❸ 中國股市政策
目前政策:當天買的只能第二天賣出,也就是T+1
T+0:是在自己手上有股的情況下,當天買進同一隻股,可賣出手上原持有的股數,感覺是當天買當天賣,實際還是按T+1操作的
T+0經常用在股價大幅波動,又能判斷出高低點的個股上,可當天鎖定利潤或降低持倉成本
❹ 中國出台 股市政策
除了股改,還有什麼政策能與之相比?05年開始的股改,讓不少已經翻了10翻。只是他們公司內部知道,老百姓看到的時候已經上百圓了
❺ 中國股市為什麼是政策股市
這么跟你說吧 2008年 當金融風暴席捲全球的時候 中國有了自己的對策 對策之一為:國家實行寬松的貨幣政策拉動內需 國人自救。 當這場風暴 接近尾聲的時候2009年下半年, 國家又出台了:「適當」寬松的貨幣政策,已針對於各大銀行的不良貸款。(這里注意的是加引號的那兩個字 適當 )
就這兩個字 體現在股市上就是游資熱錢的紛紛離場,換句話說就是08---09月份近50天的慘跌和低迷。我當時手裡有一萬股佛塑股份,成本8元一個月就損失了接近30%。
如果換成是你 你不用別人解釋 也就能深深的體會出來 什麼是政策市場了吧?
❻ 什麼樣的政策會影響到股市
在中國,非常奇怪,本土政府咨詢機構、民間智囊機構的意見很難真正得到應有重視,反倒是大量外資投行的經濟學家經常被奉為各大宏觀部委政策咨詢會的座上賓。我們經常見到一些影響力很大的財經媒體上,外資投行的經濟學家們在那兒高談闊論,要求中國政府大幅提高利率,要求中國政府將人民幣大幅升值。長期旅美的北大的陳平教授說,這是他生平第一次看見有利益沖突國家的投行人士有資格在一個國家的電視媒體對其他國家的宏觀政策加以評論。美國從來沒有這樣的「新聞自由」!本國的投資銀行也無權力在公共媒體上干預宏觀政策,別說外國的投資銀行了——因為你的政策建議究竟代表中國的國民利益還是外國的商業利益?
❼ 在股市中,政策面的因素都有哪些
基本面:比如大的政策,加息降息,稅收等
股票的基本面,股票的題材,板塊,話題,營收能力,營業額等等
還有管理層的變動,公司大的商業行為都會造成股價波動
❽ 國家政策對股市有什麼影響
國家政策對股市的影響如下:
直接針對股市的政策影響,國家對待股市的態度是決定股市發展前景的根本。建立股市當初是為國企改革服務,實現國企脫貧的目標。為國企提供融資場所成為股市的使命,一直貫穿中國股市十幾年。隨著國企脫貧目標的實現,國家對待股市的態度也在發生轉變,十六大定位了非公有制經濟的重要作用。國家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國有經濟在競爭性行業中逐漸退出,健全的資本市場成為政府有效管理國有資產、確保國有資產保值增值的場所。因此,股權分置改革得到了國資委的支持。
國家貨幣政策的影響,貨幣政策對股票市場與股票價格的影響非常大。寬松的貨幣政策會擴大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對經濟發展和證券市場交易有著積極影響。一方面企業融資成本相對降低,同時也為市場提供了相對充裕的資金,為市場行情的開展提供了充足的彈葯。但是貨幣供應太多又會引起通貨膨脹,使企業發展受到影響,使實際投資收益率下降;緊縮的貨幣政策則會減少社會上貨幣供給總量,不利於經濟發展,不利於證券市場的活躍。與寬松貨幣政策相反,緊縮政策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負擔,並減少了市場中的活躍資金總量,對行情發展不利。另外,貨幣政策對人們的心理影響也非常大,這種影響對股市的漲跌又將產生極大的推動作用。
國家利率政策的影響,發展中國家在經濟轉型過程中普遍存在投資飢渴症問題。雖然理論上投資水平與利率直接相關,但是實際上,由於我國國有企業占據主導地位,投資反而與利率相關度並不大,所以就限制了央行通過利率調整控制投資增長的能力。但是利率的變動對股市的影響還是巨大的,利率的變動對股市行情的影響也最為直接和迅速。一般來說,利率下降時,股票(除銀行股)的價格就上漲;利率上升時,股票的價格就會下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