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白葯市值多少
Ⅰ 為什麼貴州茅台總市值五千幾億市值,總資產才一千多億
越賺錢的公司總市值越高。哪怕公司的總資產只有1塊錢,如果一年能賺1個億,總市值肯定比總資產高。如果公司總資產有1個億,一年才賺1塊錢,那這個公司的市值肯定沒總資產多。這種事不用大神解答,你自己去看看其它股票不就知道了。利潤率高的公司,比如格力電器、雲南白葯,總市值都大於總資產。而煤炭、鋼鐵公司,利潤率低,一般都是總市值小於總資產。
Ⅱ 10年前持有一萬元雲南白葯股票,現在市值是多少錢
翻了10倍左右,基於現在的價格
Ⅲ 雲南省第一上市的股票
是雲南白葯
在2018年中國雲南省上市公司市值排行榜中,市值超過百億元的有11家。其中,2018年中國雲南省上市公司總市值居第一的是來自行業的雲南白葯,市值達770.22億元。來自水電行業的華能水電市值居第二,市值為567億元。來自生物製品行業的沃森生物市值居第三,市值為293.65億元。
Ⅳ 求問:康美醫葯和雲南白葯和恆瑞醫葯,相比好嗎
恆瑞醫葯的市值比康美醫葯、雲南白葯都要高一些,恆瑞醫葯它主要研發抗腫瘤葯物,而抗腫瘤葯物也是近些國家大力支持的項目。再加上現在的投資者都比較注重價值 ,所以買它的人也越來越多。可以適當持有。
Ⅳ 那幾只基金有雲南白葯股票
截止日期 2010-03-31
基金名稱 基金代碼 持倉數量(股) 占流通股比例(%) 持股市值(元) 占凈值比例(%)
大成藍籌穩健 090003 17301373 3.5747 955727844.52 6.62
國泰金鼎價值精選 519021 5828904 1.2043 321988656.96 5.95
華安中小盤成長 040007 5656093 1.1686 312442577.32 2.98
基金通乾 500038 4500000 0.9298 248580000 9.1
泰達宏利市值優選 162209 3099920 0.6405 171239580.8 2.48
大成景陽領先 519019 3075004 0.6353 169863220.96 3.82
建信優勢動力 150003 2299475 0.4751 127022999 2.98
廣發聚瑞 270021 2076811 0.4291 114723039.64 2.99
融通藍籌成長 161605 2000000 0.4132 110480000 3.88
泰達宏利效率優選 162207 1829761 0.3781 101075997.64 2.33
海富通股票 519005 1500000 0.3099 82860000 1.68
銀華內需精選 161810 1399648 0.2892 77316555.52 2.37
融通動力先鋒 161609 1169155 0.2416 64584122.2 1.89
國泰區位優勢 020015 1001250 0.2069 55309050 4.09
大成行業輪動 090009 600000 0.124 33144000 2.74
招商安泰股票 217001 376007 0.0777 20770626.68 2.42
信誠盛世藍籌 550003 279930 0.0578 15463333.2 2.91
招商安泰平衡 217002 44169 0.0091 2439895.56 1.77
Ⅵ 如果在93年雲南白葯一上市就以10塊錢的價格買入一萬股,中間一直沒有買賣,一直放到今天大概市值多少
1.25收盤價39元。
現價減成本價等於利潤
39-10X10000=29000元.賺了29萬
10000X39-10000X10=29000元
Ⅶ 雲南白葯112億元豪賭上海醫葯,如何看待它的這一選擇
最近,雲南白葯再出新聞,將會以112億入股上海醫葯。
雲南白葯“炒股”虧損8億元人民幣
在此之前,就有新聞稱雲南白葯在前些日子虧了整整8億元人民幣,企業的市值也縮水了近百億,而且還在持續性走低。
了解到的朋友們都知道,自從雲南白葯上市以來,股價從來都是任性上漲的存在,根本無視市場規則,這20多年來以來,雲南白葯的股價更是翻了整整有1000多倍,作為一個見神殺神、見佛殺佛的行業巨頭,雲南白葯在這個時候居然出現了巨大虧損。
這一次雲南白葯又花費了112億入股了上海醫葯,成為了該企業的第二大股東,可以說又是一場豪賭。
傳統業務不賺錢,這基本是一個業內的共識,而投資這些新興企業業務無疑會對企業的發展另有幫助,在國內這種情況不只是雲南白葯存在。雲南白葯這次投資的上海醫葯公司也是著名的醫葯業企業,兩者之間的業務實際存在可以合作的點,資本市場將其以股權的合作形式,可以在雙方的業務領域尋求更多的突破,這一次的投資不僅僅只是一股權帶動的投資,更多的是將兩家企業進行合作,和之前傳統意義上的投資還是有所不同的,雲南白葯也在尋求新的突破,相信在不久的將來就會脫離現在的瓶頸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