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面對全球股市大熊市危機
㈠ 今年全球金融危機會持續多久,將來會面臨怎樣的選擇,政府又採取了那些措施
估計怎麼也要2-3年才能過去,但也不會恢復以前那樣了。美國是這樣的一個國度,其金融實力遠遠超過他的生產能力,其GDP佔全球的比重為35%,而美國資本市場市值佔全球資本市場的54%。美元佔全球外匯儲備的72%,佔全球貿易結算的58%。顯然還沒有任何一個國家能撼動其霸主地位。 現在正在爆發的金融危機,與29年的崩盤在本質上並沒有什麼不同,無非是信用被無節制的可以說是惡意的放大,金融危機導致信用危機,進一步是信心崩潰,市場會走到非常不理性的程度。這不是一次局部的危機,其影響之深,時間之長會超越任何一次。 當今的世界與過往不同,難以用戰爭手段直接促成一個帝國的快速崩潰,相信這次美國依然會走出危機。因為這是一個特別善於在危機中發財的國家,正是一戰和二戰的爆發,快速導致了美國的強大。其中發財的一個秘訣是:華爾街虛擬資本泡沫破裂,實物資產留在了美國,這次也會一樣,美國會是最後的贏家。要知道資本根本屬性是逐利的,這是這次其他國家考慮本次危機採取措施時候不能忘記的一個根本出發點。 至今我們從一個細節可以看見,在如此惡劣危機的情況下,還解除了放空禁令,導致10月9日進一步大跌,29年大股災解救危機時候,還是在科立芝執政時,首先開始的就是針對集合基金賣空交易大規模進行調查,這種情況下還允許賣空,危害極大,這只能說明,一些利益集團還在極力維系原有的秩序,還在打腫臉充胖子,在我看來這跟AIG公司高管破產後去度假的性質沒什麼不同,後來才成立了美國證交會。可見維系舊有秩序的力量依然強大,如今美國依然在以老大的姿態想重建一個新秩序,但從這次危機中走出來恐怕要等到 2014年年底了。其中從2011年12月到2014年11月要走三年的實實在在的大熊市。 目前的崩潰才算剛剛開始。29年的時候快速下跌後也曾有過反彈50%的歷史,因此不要以為這次美國股市狂跌後第一次持續的反彈,就可以樂觀地預計危機已經結束。這次下跌是對美國多年牛市的一次總的調整。因此戰略上不是去忙於抄底,而是尋找恰當的機會去做空才是大思路```
㈡ 面對全球性的經濟危機,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美國金融危機帶來的沖擊如狂風般掃盪到每一個角落,處處可見 「人仰馬翻」。從美國次貸危機開始,到美國的房利美和房地美「兩房」危機,再到雷曼兄弟申請破產、美林銀行被收購、美國最大的保險公司AIG瀕臨破產被注資850億美元拯救、全球股市的持續下跌,預示著華爾街最冷的冬天還沒有到來,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認為,美國正在陷入「百年一遇」的金融危機之中。這些都可能對中國造成一定程度的負面影響。香港的一位投資銀行家認為,中國即便在危機之初可以屹立不倒,但也絕對無法獨善其身,因為現在的世界是如此緊密地纏繞在一起。
作為我們每一個普通人,我們在金融危機來臨的時候,我們能夠做些什麼呢?
1、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
一定要做好眼前的每一件事,把我們所經手的每一件事情做到盡可能完美,把我們的本職工作做的無可挑剔,做不到第一也不能做到最後。
2、積極充電,提升個人專業素質
利用閑暇時間,抓緊時間學習,提升自己的專業素質,通過各種渠道讀書、學習、培訓,任何一次學習機會都可以讓我們獲益匪淺,並且得到提升。
3、節約成本
公司在內部挖潛,挑戰最低經營成本,積極准備「過冬的棉衣」,我們作為一名員工,是不是在做一些准備呢?奢侈品盡量的少消費吧,可買可不買的物件、還在猶豫不決的物品,盡量的放棄吧。節省用水用電、減少娛樂消費、減少浪費等等。
4、投資、理財我們要謹慎
2008 年的股市,飄紅的日子漸行漸遠,2008 年入市的股民,折戟沉沙的不在少數。據專業人士預測,從現在開始到2009 年,投資還是要慎重慎重再慎重,盡量避免風險投資。如果確實要理財,一定要選擇低風險的理財產品。
5、多留出點時間陪陪家人和孩子
在工作之餘,多做一點感情投資,陪陪家人,陪陪孩子吧,在物質可能不會太豐盛的未來,來一份豐盛的精神大餐也是蠻不錯的選擇呢。
6、保持一顆平常心
在非常時刻,保持一顆平常心也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世上沒有過不去的坎,這句老話永遠都是對的,可能你的經濟實力下降了,可能你的生活水平下降了,這些都不是最重要,重要的是,我們的精神不能倒下,我們的精神狀態不能萎靡,保持一顆平常心,保持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就會讓我們在凜冽的寒冬感覺這個冬天不太冷。
學習提升能力,交流匯聚人脈,分享實現共贏!
㈢ 如何面對金融危機
對於你個人而言假如你是金融行業的建議你還是少操作,其他行業的可以:
一,減少開支,縮減成本,提高生產效率。
二,增加融資渠道,不要等沒錢時再去想辦法,若資金有困難時,應該先轉變思路。資金小可以用信用卡去套現來暫時維持,若大些需要去找銀行或增加投資者來實現。
三,減少應收款項,加大追款力度並注意客戶的動態,非常時期非常小心。回款的狀態關繫到公司正常的運作,若有可能多做些回款速度快,利潤低些的客戶或產品也行,盡量減少庫存產品。現金流決定公司的生存和發展。
四,重視產品的質量和開發,在困難時期,機會依然存在,這個時候更是體現一個企業毅力和實力,理念及信念的時候,這個難關過了,相信小公司會有大點的作為。提高產品的質量,若有條件進行產品研發,增強產品本身的競爭力。會有助於拓寬市場,提高產品檔次。
國家的話我認為應該做好以下幾點:
第一,首先是讓國內經濟穩定發展。目前我國實體經濟也遇到了困難,國內經濟風險主要包括:一是通脹轉向通縮的可能性在增大,二是國內資本流入轉為流出的可能性在增強,三是信貸緊縮形勢下,國內的非法集資形勢比較嚴峻,四是中國經濟不穩定的因素在增加。目前我國的經濟中存在的問大多是政府因素造成的。因為中國現在是政府主導的經濟,這種環境下,很多民企就希望憑借關系弄個牌照,給塊地,弄個貸款什麼的,沒有把注意力放到創造財富上來。中國的競爭體制不是一個創造財富的競爭體制。真正的競爭應該是誰能盈利、誰能創造品牌,誰有技術。改革就要從這個方面來進行。我們要改變政府和市場的關系,要從審批制轉換成登記制,煥發企業本身的活力。
第二,建立平準基金,發展國內股市。
可能有人會說,你這個提法和美圓大幅度貶值絲毫沒有關系。其實大家好好想想,股市暴跌70%,損失最大的是誰?難道不是國有資產的瘋狂貶值!由於人民幣是不可自由兌換貨幣,所以我們國家的財富是以兩種形式存在的,一種是外匯儲備,一種是國內的資產。目前中國的兩種財富面臨的是在一年中同時被大量消滅的風險。因為國家對外支付美圓,就必然在國內換成人民幣,當然大部分人民幣就進了股市,而股市的下跌,又造成了國內財富的損失,國內股市市值下降了20萬億人民幣,約等於2.9萬億美圓。
如果今天這20萬億人民幣市值沒有被消滅,那中國企業手中必定有大量資產去搶購全球低價資源。所以,如果美國以發行美圓來應對本次金融危機,中國的辦法是什麼呢?
我們可以考慮成立平準基金,把外匯儲備換人民幣資產,對國內市場注入流動性,以股權換美圓,鼓勵中國的上市公司企業通過股市,把資產抵押換成美圓,讓中國的公司去全球的股市收購資源類上市公司。雖然美國的金融市場出現了問題,但是很多高科技公司,資源類公司的基本面還是好的,只不過因為流動性匱乏,導致他們缺乏發展的資金,中國企業走出去要比主權投資基金去收購要好的多,同時,國內的企業也可以藉此次機會走出去,不要害怕失敗。我們國家要藉此改變審批制度為備案制度,只要企業的並購方案行為合理,真實,並非藉此讓資金流出,那麼我們都要鼓勵走出去,購買高科技、資源品,一舉讓我國的科學技術上一個新的台階。
我們企業並購的目標是什麼呢?全球的兩大鐵礦石公司、前五大石油公司、黃金公司、飛機機械等製造公司、航空航天公司、高科技網路公司。我國是缺少資源的製造業大國,中國股市上漲,那麼企業就有足夠的錢去收購全球資源重要企業。我們站上了全球上游產品的定價權,全球定價權必定是最終在我們手裡。
第三,讓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
美國有外匯儲備嗎?沒有,為什麼世界其他都要有外匯儲備,為什麼美國沒有呢?因為他有鑄幣權,本次美國的金融危機對全球影響這么大,就在於美元是儲備貨幣,美國有鑄幣權,所以我們國家可以考慮讓人民幣成為儲備貨幣,其實人民幣已經可以在中國周邊半流通,成為儲備貨幣已經是水道渠成的事情。具體的實行辦法中應當考慮如何防止美圓的外逃沖擊。我們認為如果美國無限發行美圓,讓美圓崩潰,全世界不再兌換美元,那麼人民幣儲備是必然的事情。
第四,考慮織建立新的世界貨幣體系。
我們認為,應當探討建立世界儲備貨幣的可能性,模式既可以參考歐元模式,也可以參考GDP資產抵押模式,誰抵押的資產多,那麼你的發言權就大,貨幣的可信度就大,如果哪個國家爆發金融危機,可以立即讓這個國家要麼提供更多的資金抵押,要麼凍結這個國家的貨幣交易。
第五,把外匯儲備變成實質財富.
中國必須消化不斷增長的外匯儲備增長壓力,所以我們必須冒投資失敗的風險,把手中的美元儲備和美國政府債券轉化為真實資產,無論是黃金還是其他資源,都是我國下一輪經濟高速發展所必須的,一定要想辦法讓外匯儲備變成國人可以享有的國民財富,讓中國人擁有更多的世界財富.
㈣ 全球性金融危機對我國有何沖擊,我國如何應對,有何對策
總體上看,美國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危機對我國的啟示深刻。在市場經濟的條件下,資產的市場價格是受資產供給和需求影響的,它有可能脫離甚至嚴重脫離資產的內在價值而出現資產泡沫。在資產市場出現泡沫的情況下,如果放寬了資金融通的條件,或者出現了更加便利資金融通的金融工具,又可能使資產泡沫迅速膨脹,最終導致金融危機。美次貸危機更是對我國的經濟造成了很大的影響。所謂的次貸,指的是次級按揭貸款,是給信用狀況較差,沒有收入證明和還款能力證明,其他負債較重的個人住房按揭貸款。相比於給信用好的人放出的最優利率按揭貸款,次級按揭貸款的利率更高,因為放貸方承擔了更大的風險。放出這些貸款的機構為了資金盡早回籠,把這些貸款打包成抵押貸款支持證券(MBS)、資產支持證券(ABS)等,類似地,次貸的債券利率當然也肯定比優貸的債券利率要高。樣因為回報高,這些債券就得到了很多投資機構,包括投資銀行、對沖基金、其他基金的青睞。但是這個高回報有一個很大的前提,就是需要房價不斷上漲。
主要影響
次級住房抵押貸款在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出現。到了90年代中期,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和評級規則的完善,次級住房抵押貸款迅速地發展起來。據估計,美國金融機構2006年發放的6000億次級住房抵押貸款的利率前2年較低,2年以後則根據倫敦銀行同業拆借利率決定,這意味著借款者每月支付的利息有可能增加50%或更多。因此次級住房抵押貸款拖延率明顯高於優級住房抵押貸款。
2005年以後,次級抵押貸款風險開始顯現。進入2006年,隨著經濟增長率放緩、房產價格的下降和利率的上升,借款者還本付息的負擔迅速加重。非傳統抵押貸款的風險迅速增加,次級住房抵押貸款逾期比率開始上升。同時,次級抵押貸款危機波及持有以次級抵押貸款為基礎發行債券的證券公司、投資公司、共同基金、對沖基金、商業銀行與保險公司等都將因為這類債券價格的下降而遭受重大損失。美國股票市場價格的暴跌迅速波及世界各國股票市場,導致世界各國股票價格下跌,同時也通過不同的途徑影響著我國經濟。
1、通脹壓力增大。
2008年,我國面臨的通貨膨脹壓力仍然很大,物價形勢比較嚴峻,存在著由結構性增長轉變為明顯通貨膨脹的可能。通脹壓力主要有以下幾個因素構成:次級抵押貸款危機爆發以來,美國政府為避免經濟衰退、失業率大幅度上升,採取了持續降低利率的寬松貨幣政策,這一方面使得美元匯率出現貶值,導致美元計價的國際商品價格出現上升調整;另一方面也使得全球資金流動性過剩問題進一步加劇,在資金大量湧入糧食、石油等大宗商品期貨市場後,推動有關商品價格大幅度上漲2007年末,紐約商品交易所(CBOT)到期小麥價格達885美分/蒲式耳,同比上漲76.6%。美國能源部預計,2008年國際原油平均價格將達每桶85美元,平均價格漲幅將比2007年高1倍左右。石油價格上漲,將會增加製造業和服務業的原料、動力生產成本與運輸成本,進而推動CPI和PPI上漲。不斷增加的通脹風險需要政府採取更為積極的緊縮政策,但對美國經濟衰退的擔憂可能令推行更為進取的緊縮政策面臨難度。
美國減息,我國加息,就會增加美元貶值的壓力,加大我國宏觀調控難度。我國還是要加強市場基礎建設,發展直接融資,分散風險。
2、對我國出口的影響
美國是我國的主要出口市場,我國對美國的貿易順差是我國貿易順差的主要源泉之一。美國次級抵押貸款危機將會導致美國消費支出和投資支出的下降,和國內生產總值的下降,進而有可能導致美國進口的減少和我國對美國出口的減少。假如其他條件不變,我國出口的減少將導致我國國內生產總值的下降。海關的數據顯示,2007年8月以來,我國出口貿易雖然不斷創高,但對美出口的增速減緩。10月份我國對美出口量達到210億美元,低於9月份的213.9億美元,數據同時顯示,1-10月份我國對美出口同比增長15.5%,而這數據1-9月份是15.8%,1-8月份更是16.7%。增速明顯放緩。外貿企業利潤增長可能會有所放緩,原因在於,次貸造成的世界經濟放緩,還會導致外需下降。人民幣升值亦可能進一步加速出口加工產業的兩極分化,由此將造成部分出口企業回報率下降。估計美次貸危機對我國經濟的影響到今年上半年將達到峰值。
3、對我國股票市場的影響
從目前來看,次貸危機對我國金融市場短期影響有限,但從長期看,次貸危機的蔓延可能會降低我國經濟增長的外部需求,對出口企業產生影響,進而間接對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業績產生沖擊。隨著國內外金融市場聯動性的不斷增強,發達國家金融市場的持續動盪,必將對我國國內金融市場產生消極的傳導作用。一方面,會直接加劇國內金融市場的動盪;另一方面,外部市場的持續動盪會從心理層面影響經濟主體對中國市場的長期預期。以2008年年初為例,部分國際知名大型金融機構不斷暴露的次貸巨虧引發了一輪全球性的股災。1月份,全球股市有5.2萬億美元市值被蒸發,其中,發達國家市場跌幅為7.83%,新興市場平均跌幅為12.44%,中國A股以21.4%的跌幅位居全球跌幅的前列。持續動盪所導致的不確定性會影響到市場的資金流向,加之香港市場與內地市場的互動關系日益密切,香港市場的持續動盪很可能對內地市場形成實質性的壓力。在直接融資比例不斷提高的情況下,國內金融市場的動盪很可能會引起國內資產價格的調整,從而進一步影響國內金融市場的穩定。A股市場從去年到達6124點高峰以後就一直跌跌不休,到今年3月份更是一度跌穿了5.30事件的谷底,最低到達了3353點,這證明美國次貸危機對我國資本市場的影響開始慢慢顯現。基於次貸危機對經濟最不容忽視的影響就是影響資金流動性,那麼這種影響對我國金融市場現狀就具有非常大的破壞性,甚至可能長期影響經濟發展。
4、對我國房地產的影響
美國正是由於寬松的貨幣政策導致美國樓市出現了持續的上漲,物極必反當需求不足以滿足快速增長的房價的時候,美國樓市出現了「拐點」。而貨幣政策的調整沒能挽救樓市引起的金融災難,這給我國的樓市敲響了警鍾。雖然我國按揭貸款沒有分級,但並不能說明質地優良,其中不乏有次貸標準的貸款。2007年持續的貨幣緊縮政策也表明了政府的重視程度,所以2008年,貨幣政策單從這方面來看,仍會保持緊縮的態勢,如果再考慮流動性過剩,其緊縮程度可想而知。個人認為,目前我國樓市快速發展對貨幣政策的依賴程度很高,所以在貨幣政策持續緊縮的情況下,樓市將處於震盪調整的走勢,不排除短期內走出向下的趨勢。
㈤ 面對全球經濟危機我們該怎麼辦
近期愈演愈烈的華爾街金融風暴,每天都給我們帶來無盡的驚恐。隨著越來越多的美國金融公司宣告破產或告危,再衍變到實體經濟告急。從美國金融公司的危機,到全球各國金融公司的危機。從美國7000億美元的救市方案,到英國5000億英鎊的救市計劃,都沒有阻止股市下跌的步伐。從冰島國家經濟危機,到巴基斯坦國家經濟危機,無不讓我們悚目驚心。
今天,我們看到布希稱正與歐洲各國政府聯手應對全球經濟危機,由「金融危機」轉稱為「經濟危機」,這一詞之變,又讓我們大吃一驚,終於我們最怕發生的事情還是來了,由華爾街金融危機引發的全球性金融危機,始終不可避免地引發了全球性的經濟危機。
想想也是,如此人類社會以來最大規模的全球性金融危機,怎麼可能不對實體經濟造成重創呢?作為平民百姓的我們,如何應對這場正在暴發的全球經濟危機呢?其實,剛剛步入市場經濟的中國人,第一次面對如此強烈的金融風暴,沒有人有明確的方案及措施(其實美國人、英國人也沒有好辦法),此時此刻,我們還能做些什麼呢?我以為最好的辦法是以不變應萬變,中國的經濟目前應該是全球最平穩的,人民幣是全球目前最穩的貨幣。緊緊的握住你手中的現鈔,靜靜的等待時機,不要著急,心態要平和一點,現在還遠不是抄底的時機。等待,耐心的等待,我們現在能做的就是等待。等到時機明朗時,局勢穩定時,我們再堅定的出擊。
㈥ 結合當前全球金融危機淺析國際金融風險防範和發展中國家的應對
國際社會發展的大趨勢自然還是沒變的,和平與發展仍然是主旋律,在國際金融危機的的影響下,全球經濟出現了低迷,這也是一種歷史的發展所至,經濟與政治從來就是掛鉤的,經濟的持續增長才能保證政治的穩定,同樣,政治的穩定才能促進經濟的持續穩定增長,那麼從整體上來看,全球金融危機對經濟方面的影響有:
1.全球金融危機的演進已經到了向實體經濟全面擴散階段,全球經濟衰退與蕭條的時代正在來臨。
2.這次全球金融危機是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破壞最甚、危害最久的深刻危機,其對世界經濟的長期負面影響會超過歷史上任何一次。
3. 由於發達國家金融體系中存在1:30的信用杠桿率,因此這次金融危機的「去杠桿化」過程將會相當漫長、相當復雜也相當痛苦。
4.美國政府的救市政策正發生方向性調整,不再購買銀行的不良資產而去救助實體經濟將對正陷於困境的銀行與金融機構造成重大沖擊,會有更多的銀行出現破產或倒閉。雖然各國政府動用巨額資金救市,但對於深陷危機的世界經濟來說仍然是杯水車薪,到頭來很可能還得由市場來自行化解危機,因此在現階段,解決危機的前景仍然極其渺茫。
5.從金融危機向經濟危機的轉化是一個全面性與世界性的過程,第一階段是過度消費型的國家發生經濟危機,第二階段是過度生產型的國家發生經濟危機,第三階段是過度資源供應型的國家發生經濟危機,消費—生產—資源供應的因果鏈條將發生全面斷裂。10年來的經濟全球化過程已經把整個世界經濟聯結成一個命運共同體,很難有哪個國家能在這場全球性的經濟危機中獨善其身。
6.虛擬經濟與實體經濟的負面影響會交互作用,美國股市很可能會跌到5000點左右,全球主要股市至少還有30%以上的下跌空間。
7.全球主要商品市場的大熊市將持續三年以上時間,商品市場已經發生根本性的牛熊轉折。對於世界經濟來說,未來三年內所面臨的將不是通脹威脅而是通縮危險。
8.黃金市場的「黃金時代」已經結束,黃金的保值功能將隨著經濟危機的深化而逐步喪失。
9.美元堅挺是一個暫時現象,雖然現階段全球資本迴流美國增大了對美元的需求,但美元泛濫對其在世界金融體系中的地位將產生長期負面影響。就危機的演進過程來看,美元的走勢會呈現短期跌不深、中期漲不高、長期不看好的基本態勢。
10.處於全球金融危機與經濟危機之中的中國經濟正處於下降通道,政府救市可以阻延下降過程,但不能改變下滑趨勢。中國股市的牛市不是漸行漸近而是漸行漸遠,只要在大小非問題上不能找到突破性與突圍性的思路,中國股市就很難走出熊市而出現反轉。2009—2010年,中國經濟與中國股市都將更為困難
在政治方面,資本主義的西方政治模式是不會垮台的,但是其執政黨將會受到很大的沖擊,政局的不穩定是必然的,但總體而言,只要措施得當,資本主義國家仍然是世界潮流的主導。
㈦ 全球股市怎麼跌的這么厲害
你看看2007年就知道為什麼了。那是你會問:股市怎麼漲的這么厲害。 有漲就有跌,長得多就跌得多。股市有本事就是那點錢。不會突然瘋漲的,股市應該隨著經濟發展緩慢增長。漲的過快的話,人們都來炒股了。誰還去工作呀。那樣還有人幹活么。所以股市要跌。而且國家也不會去理會的,因為正常。跌到時候你不用管他,自己就會止住了。周期循環嗎。不信你看著,啥時候股市帳戶消去三分之二。股市就會開始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