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股市是投機市
1. 中國股市難道真正是投機市嗎
很多投資者分不清投資與投機的區別。對有些投資者來說,投資就是投機,投機就是投資,兩者沒有什麼分別,「投資」只不過是一個好聽的名詞,其本質就是「投機」。正由於投資投機不分,結果在投資過程中,應投資時卻投機,應投機時卻投資。目標不同,操作方法則不同,搞不清楚兩者的分別,就很容易導致因判斷錯誤而造成虧損。
投資通常是長遠的,不在乎一時的價格升降。例如,你非常看好某隻股票,相信它能為你帶來豐厚利潤,無論價位升一些或跌一些,都不會出手,長期持有,甚至是幾十年,公司發展良好,股價可能升幾倍甚至十幾倍,那才是賺錢的時機,因一時的升跌而急急賣出,有違投資原則。
但是,有些股票是不能這樣操作的,由於其發行公司的實力不足,只是有人大炒特炒。跟風買入,股價上升,自然獲利,但卻不能長期持有,因為炒完之後,有人獲利拋售,股價就會急劇下跌。這些公司根本不能維持這個股價,急買急賣,不能久守,趁機賺一筆就走。這就是投機。
投資是穩健的,投機卻是冒險跟風的;投資的資金應長期,無須迅速套現,但投機則來得快去得快,不可久留,是賺是虧,很快就有分曉,也很快就離場。
對投資者來說,投資和投機的項目,必須嚴格區分。在決定買賣一個項目前,應該先搞清楚是投資還是投機。有些投資者最大的失敗,就是不知道自己這次買賣,到底是在投資還是在投機,原本決定很短時間內就出貨離場,但眼見形勢好,價位持續上升,就忘記了這項目並不適宜長期持有,其隨時會大跌,只可以用來炒。結果,化短線為中長線,突然一下子暴跌,被弄得措手不及,虧得傷了本。
投資和投機的資金也應嚴格分開。一般而言,投資即使虧錢,也有個底限,不會虧得血本無歸,但投機卻可能全部虧掉,甚至要賠錢。因此,進行投資的資金應該遠多過投機。
有時投資者見到市勢對己有利,就削減了投資金額,把應投資的資金全部投入投機,最後只會虧得精光。
投資失敗是很正常的事。事實上,十次投資有五次不虧錢已經是投資高手。不過,我們可以力求做到每次失敗時,將損失降到最低。
當然,你可以定期對自己的投資做一次檢討。成功了,賺了錢,要找出成功的原因,而且追問:「可不可以賺得更多?」因為有時你可能賺了一些就離場,心滿意足,並沒有賺盡應賺的。若虧了,失敗了,應該作更加深入的檢討。為什麼會失敗?要找出原因,要知道自己到底錯在哪裡,如果只是錯了便錯了,不能從失敗中吸取教訓,那麼,下一次投資時,你也許還會犯同樣的錯,再次損失。
同樣的錯誤是可以避免的,能好好自我檢討就可以避免再犯錯。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將其當作是交錢買教訓。努力前進,就可以反敗為勝。
2. 為什麼都說中國股市是投機市場
不遵循價值投資,追求短期利益,傾向於炒作,不注重上市公司本身的質地,炒一把就走~
3. 為什麼中國股市投機性這么強
等政策的願望太明顯
機構的對手盤是散戶
沒有有效的保護
空頭情況下反而是機構永遠賺錢
4. 中國的股市是投機市嗎
中國的股市可以說是投機市,因為你要靠投資分紅獲利基本是不可能的。
5. 為什麼中國股市是一個投機市場具有宏觀市場性和微觀自主性急急急!!!在線等!!!
宏觀市場性指的是符合供需關系的變化,當市場中在資金多並且有政策支持買股票的人多的時候,股票就不夠用了,大盤隨著人們的買入而上漲,反之下跌。這體現了宏觀上,隨著資金面的配合,市場籌碼表現出的一種市場性。
微觀自主性就是在具體到個別股票的時候,會不受大盤總體資金情況的影響,由於個別股票的盤子相對大盤是比較渺小的,一定的資金就可以推動,完全可以根據個股的業績、題材和個人的喜好去影響個股的發展。這就是圍觀的自主性的體現。
6. 中國股票市場為什麼說是一個投機市場可以從宏觀市場制度和微觀市場制度的角度分析求答案啊!!!
上市公司所以不派現,絕大多數是因為它無錢可派,但有的公司有利潤也不派現或者只送紅股,為什麼說採用送紅股的方法有問題呢?派現給股民,股民可以自己決定是繼續買股票還是用於生活消費?而送紅股就是強制股民必須買上市公司自己的股票,而股民自己要變現就必須在二級市場上賣出股票,即上市公司不給股民(上市公司的股東)錢,而由其他股民給錢,對上市公司來說,它是一分錢的支出也沒有。如果有一個上市公司,業績不錯,就是總不派現,怎麼辦呢?比如像蘇寧電器,它會說,你把錢投在我這,我的收益率比你存銀行高,如果它一直收益率高於銀行,它的凈資產也在增加,理論上是不錯的,問題是它是否真能永遠如此,中國股市新公司還沒有經過時間的考驗,10年以上的老上市公司似乎還沒有發現這類公司,倒是經常看見公司一段時間業績不錯,過幾年就變臉,好時利潤被上市公司扣下了,滾存進未分配利潤中去了,壞時就拿過去的盈利來補虧損,股民還是什麼也得不到,中國股市過去有一個上市公司「鄭百文」就像今天的蘇寧電器一樣,也是做家電連鎖的,開始時也是迅速發展,業績優良,但因發展連鎖店太快,資金斷裂,而倒閉退市。安知蘇寧電器以後不會出現類似問題呢?所以我們經常聽到輿論說70%以上的上市公司業績是增長的,甚至是20%—50%的增長,個別公司是幾倍,幾十倍的增長,但遺憾的是我們股民得到的盈利還是靠出更高價的股民給的錢,直到有一天上市公司的業績是下降的時候。它的股價又回到了起點。
筆者所以羅里羅嗦說這么一大篇,只是在說明,
第一, 上市公司對二級市場的派現總額還不如二級市場給國家上繳的印花稅,給券商的手續費多。
第二, 投資者在二級市場上買股票的資金所得到的上市公司給的分紅派現還不如同樣的資金存入銀行一年所得的利息。
而我們前面說了,我們來股市,是為了賺比在銀行存款利息更多的錢,那麼,我們的問題就是本文開頭所提及的,投資者賺的錢從哪來,賺誰的錢?
我們都知道物質不滅定律宇宙中的基本定律,試想,股民又要交印花稅,手續費,又要有人能賺到遠超過銀行存款利息的錢,錢不可能是天上掉下來的,那麼顯然只有一種可能,你賺的錢就是別的股民給的,這就解釋了股市中的一句諺語「七賠,兩平,一賺」,賺錢的人得到的這些錢只能是別的股民賠的,
有一次,看財經節目,一位「專家」大談股市如何如何好,說如果你在股市中投一萬元,一年賺20%,若干年後就是上億元,也許這對個別股民來說是可能的,但對整個股市來說卻是完全不可能的,就好比18世紀有些人想造的無能源的永動機一樣是永遠不可實現的,如果所有股民都賺上億元錢,請問,錢從哪來,誰給的錢?如果你賺了錢,給你錢的股民難道不是在虧錢嗎?
這也就是為何我們股市中投機盛行,虧損的股票也能賣十幾元錢,市盈率20以上的股票佔了80-90%,幾百上千倍市盈率的股票比比皆是,因為我們賺的錢不是來自上市公司的派現,而是股價的波動。只要股價有能波動的原因——題材也好,業績增長也好,重組也好,政策也好,至於這些因素到底能使上市公司給我們多少回報,並不重要,重要的是這些因素使其他人願意在更高位接盤。中國股市投機還有一個特點,無論業績多差,不會跌到一元以下(這也與中國股市沒有真正的退市機制有關),為何小盤股股價高,受追捧,除了所謂高成長外,易被主力控盤,公積金高,可以轉增股本也是主要原因,我們可以看到,如果1000萬的股本股價是70元的話,當它擴張16000萬股時(當然,前提是假設它有這么多公積金轉增),股價就除權到4.38元了,而按中國股市,一億六的盤子,4.38的股價,絕對是低價小盤股了,股民到股市中來,都是為了賺比銀行利息高得多的利潤,所以即使表面看起來大盤股市盈率低,分紅高,但其大部分時間,股價也高於銀行利息所對應的價格,也是投機價,既然都是投機價,而它盤子大,拉高股價所費資金大,拉升幅度小,那還不如做小盤股,又有題材,又可送股,還好控盤,何樂而不為呢?所以股民說,「即使大盤股業績再好,股性不活躍,我也不買,小盤股再投機,只要它漲,我也要買」,這就是大盤股股性呆滯,沒人買的主要原因之一。
7. 中國股市是投資還是投機
投/機一般情況下意思是中短線,投/資一般情況下是中長,長。 短線是看波動,長線是看趨勢。
8. 為什麼說中國股票是投機
本來就是投資!散戶之所以賠錢,完全是因為散戶本著投機的心態,今天買入希望明天就可以盈利賣出!這樣的心態,不是投機?
投資:買入後持有1年以上的時間,你看看你可不可以賺錢!如果你再繼續不賣出的持有下去!你的回報將會隨著你的持有時間越長越高!
一個現在收益不算好的股票,18年來漲了85倍多!
9. 為什麼說中國股票市場是一個投機市場
因為目前中國沒有一家上市公司是為了給股民賺錢而發行股票。
10. 中國股市為什麼會投機盛行
是因為監管制度的缺陷。目前的T1制度,是20年前的輕率之舉,漲跌停板制度,是19年前的那次上漲之後的人為拍腦袋的結果,是高層無法容忍股市上漲的純粹臨時性措施。但是,實施T1的時候,股市總市值才6000億元,實施漲跌停板的時候,總市值才1.5萬億元,當時的流通市值其實也就是3000-5000億元,股市佔GDP的比重不到3%。而現在,股市總市值最高已經達到60萬億元,佔到GDP的比重接近100%,即使目前出現大幅下跌,股市總市值還超過40萬億元,流通市值更有20萬億元以上。那麼,請問監管者,股市規模擴大了50-100倍,股市漲跌關繫到千家萬戶、各種企業的時候,還去實施人為限制流動性的T1和漲跌停板制度,真的還能起到抑制投機的作用嗎?這次荒謬的熔斷機制不到一周就被叫停,為什麼不藉此反思整個證券市場的制度性缺陷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