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如何看待中國股市發行新股制度

如何看待中國股市發行新股制度

發布時間: 2022-03-28 07:30:10

A. 如何看待新股發行常態化

新股發行一直是資本市場的核心問題,每每在股市下跌時成為焦點。去年以來,隨著新股發行常態化,堰塞湖「水位」逐漸降低,股票供給有所增加,但也由於近期行情變化引起一些討論。
監管層推進新股發行常態化
對於股票市場而言,新股發行是源頭活水,只有活水長流,才能得清渠如許。在經歷2015年6月開始的股市異常波動後的一年多時間里,監管層根據市場條件,新股發行略有提速,恢復股市投融資基本功能的同時,也為市場長期健康發展打下基礎。
統計數據顯示,2016年共有227家企業成功IPO,創近5年新高;2017年1月9日至13日的一周內,15隻新股相繼申購,平均每天3隻新股發行。IPO「堰塞湖」壓力正逐步釋放,相比去年年中約800家受理首發企業的「高位」,降低至600多家。
上證綜指自2016年2月以來,大體上維持向好行情,從2730點攀升至3100點左右,期間未發生超過5%的月跌幅。深證成指和創業板指震盪比上證綜指略大,但與2016年初相比,總體上都維持了向好行情。
近期,不少投資者把新股發行常態化看成是日前股市下跌的「元兇」,並進一步認為,如果股市下跌、股民離場,發再多的新股也沒人買,無益於實體經濟發展,所謂「皮之不存、毛將焉附」。
其實,源頭沒有活水,股市就不可能枝繁葉茂。「IPO排隊過會時間過長,會間接導致一些『垃圾股』成為『殼資源』,因此滋生諸如賣殼套現、圈錢、炒作、跨市場套利等亂象。」中科招商創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總裁單祥雙說,這些會誤導投資者短炒投機,忽略企業本身運營和投資合理估值,最終損害投資者合法權益。
多重原因使新股發行再惹爭議
業界普遍認為,新版打新規則實施前,打新確實會擾動股市資金,但目前這一問題已經不突出,不過,新股發行常態化對「莊家」、職業炒新者、垃圾公司等股市投機者確實有影響。多因素疊加下,股市略有下跌時,新股發行便會再被提起。
近期行情持續下跌。截至16日收盤,上證綜指六連跌,創業板指八連跌。但下跌行情是受多方面因素影響,「有資金鏈、年關節點等各種原因,不能過度放大新股發行提速的影響。」前海開源基金首席經濟學家楊德龍說。
其實,投資者認為IPO會影響股指漲跌的思維習慣由來已久。特別是新版打新規則出台前,部分投資者需要賣出持有股票以留出資金打新,一定程度上造成對股市的「抽血」,當時,IPO影響股指的觀點較為盛行。但根據目前的打新規則,中簽後才兌付,額外「抽血」現象已經不存在。
在投機炒作思維模式下,新股發行常態化也確實會損害部分投機者利益。「隨著換手率將降低,以交易手續費為主要盈利手段的中介機構利益會受損;一些上市公司將回歸正常市盈率,『莊家』無法再隨意抬高股價實現投機等等。」望華資本創始人戚克栴說。
「很多投機機構等希望股價能一直保持30%或更高的增長,哪怕短期行情只是正常回調幾個百分點,他們就會覺得不滿。」戚克栴說,其實他們所追求的目標,往往對中小投資者是不利的,投機者需要為短期下跌找到情緒出口,而新股發行提速是明顯的靶標。
推進制度改革促市場平穩健康
股市行情下跌,投資者不論大小,大部分都面臨資金縮水、利益受損等情形。這一方面是股市依市場規律而進行調整,另一方面也與中國資本市場制度本身的不完善有關。除了新股發行常態化之外,還要加快制度改革,從根本上解決股市投融資相關問題。
「新股發行常態化是資本市場應該追求的方向,但目前中國股市還有很多制度不夠完善,投資者還沒有完全形成價值投資邏輯,這種情況下,新股發行的常態化需要配套政策支持,打造資本市場的良好環境。」楊德龍說。
工銀瑞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等機構認為,只有通過建立健全優勝劣汰機制,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目前市場上炒殼等亂象,避免逆向選擇和道德風險,為A股中長期健康穩定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資本市場內幕交易、利益輸送、財務造假等惡性事件的出現,與上市公司進入和退出制度不健全等因素密切相關。北京問天律師事務所主任合夥人張遠忠說:「通過完善制度、加大打擊力度,打消大股東上市『圈錢』的念頭,讓新股上市給市場帶來真正的紅利。」
上市公司再融資門檻較低、規模較大,再融資後續的解禁減持,以及伴生的違法現象等,也讓市場擔心。數據顯示,2016年,A股市場整體募集資金(IPO、再融資合計)為18355億元,再融資額度達歷年新高。據記者了解,目前監管層正在研究再融資相關政策。

B. 怎樣看待中國股市新股發行制度

可以概括地說:中國的新股制度就是一個四不像的怪胎,打著市場化的旗號骨子裡根深蒂固的行政化思維,每次改革只動皮毛不傷筋骨,還經常伴隨著「閉門造車」做法。

C. 股票發行兩種制度的比較與分析

從各國證券市場的實踐來看,股票發行監管制度主要有三種類型:審批制、核准制和注冊制。上額度管理和指標管理屬於審批制,通道制和保薦制則屬於核准制。
1、審批制:
從「額度管理」到「指標管理」
審批制的行政干預程度最高,適用於剛起步的資本市場,由於在監管機構審核前已經經過了地方政府或行業主管部門的「選拔」,因此審批制對發行人信息披露的要求不高,只需作一般性的信息披露,其發行定價也體現了很強的行政干預特徵。
在資本市場建立之初,股票發行是一項試點性工作,哪些公司可以發行股票是一個非常敏感的問題,需要有一個通盤考慮和整體計劃,也需要由政府對企業加以初步遴選。一是可以對企業有個基本把握,二是為了循序漸進培育市場,平衡復雜的社會關系。再者,當時的市場參與各方還很不成熟,缺乏對資本市場規則、參與主體的權利義務的深刻認識,因此,實行額度管理是歷史的必然選擇。
為了擴大上市公司的規模,提高上市公司的質量,1996年新股發行改為「總量控制、限報家數」的指標管理辦法。同時,為了支持國有大中型企業發行股票,改革後的監管政策明確要求,股票發行要優先考慮國家確定的1000家特別是其中的300家重點企業,以及100家全國現代企業制度試點企業和56家試點企業集團,並鼓勵在行業中處於領先地位的企業發行股票並上市。
2、核准制:
從「指標管理」到「通道制」
隨著中國資本市場的發展,審批制的弊端顯得愈來愈明顯。第一,在審批制下,企業選擇行政化,資源按行政原則配置。上市企業往往是利益平衡的產物,擔負著為地方或部門內其他企業脫貧解困的任務,這使他們難以滿足投資者的要求,無法實現股東的願望。第二,企業規模小,二級市場容易被操縱。第三,證券中介機構職能錯位、責任不清,無法實現資本市場的規范發展。第四,一些非經濟部門也獲得額度,存在買賣額度的現象。第五,行政化的審批在制度上存在較大的尋租行為。
由於審批制明顯阻礙了資本市場規范發展,因此,1999年實施的《證券法》對發行監管制度作了改革,其第十五條明確規定:「國務院證券管理機構依照法定條件負責核准股票發行申請。」2000年3月6日,《股票發行核准程序》頒布實施,標志著核准制的正式施行。
核准制是證券監管部門根據法律法規所規定的股票發行條件,對按市場原則推選出的公司的發行資格進行審核,並做出核准與否決定的制度。核准製取消了由行政方法分配指標的做法,改為由主承銷商推薦、發行審核委員會表決、證監會核準的辦法。核准制最初的實現形式是通道制。
核准製取代審批制,反映了證券市場的發展規律,表明一家企業能否上市,已經不再取決於這家公司能否從地方政府手中拿到計劃和指標,取而代之的是企業自身的質量。從審批制到核准制的轉變,體現了中國證券市場發展的內在要求,反映了證券監管思路的變化,表明中國的證券市場監管逐步擺脫計劃經濟思維方式的束縛。因此,從審批制到核准制,「絕不僅僅是從計劃分配製向委員會舉手的形式上的突破。」
3、核准制的優化:
「保薦制」代替「通道制」
通道制下股票發行「名額有限」的特點未變,但通道制改變了過去行政機制遴選和推薦發行人的做法,使得主承銷商在一定程度上承擔起股票發行風險,並且獲得了遴選和推薦股票發行的權力。通道制的缺陷也是明顯的。第一,通道制本身並不能真正解決有限的上市資源與龐大的上市需求之間的矛盾,無法根本改變中國資本市場深層次結構性失衡的問題。第二,通道制帶有平均主義的色彩。只要具有主承銷資格,實力再強,手中項目再多,也只有8個通道,規模再小,也不少於2個通道。這種狀況下,大小券商的投行業務有分散化的傾向,這導致投行業務中的優勝劣汰機制難以在較大范圍內發生作用,不利於業務的有效整合和向深度、廣度發展。第三,通道制對主承銷商的風險約束仍然較弱,不能有效地敦促主承銷商勤勉盡責。因此,通道制只能是中國股票發行制度從審批制向核准制轉變初期的過渡性措施和階段性產物,它依然帶有計劃干預的影子。
核准制下的實質性審核主要是考察發行人目前的經營狀況,但據此並不能保證其未來的經營業績,也不能保證其募集資金不改變投向,更不能在改變投向的情況下保證其收益率。中國有相當比例的上市公司,在上市當年,或者上市後一年內出現虧損或業績大幅下滑(即媒體所稱的「變臉」)、募集資金變更等現象,有些上市公司內部運作還很不規范,存在比較多的大股東侵犯小股東利益的情形。
為了在現有框架內最大程度地發揮核准制的作用,系統提高中國上市公司質量,增強中介機構對於發行人的篩選把關和外部督導責任,促使中介機構能夠把質量好、規范運作的公司推薦給證券市場,中國證券監管部門正在引入保薦代表人制度,變「關口式監管」為「管道式監管」。
保薦人制度的引入將試圖通過連帶責任機制把發行人質量和保薦人的利益直接掛鉤,使其收益和承擔的風險相對應。保薦人對於行業和公司價值判斷的專業水平及工作作風,將對其保薦績效和業務收益形成直接影響,並最終決定其在行業中的競爭力。如果保薦人督導不力,在保薦責任期間出現嚴重的大股東、董事或者經理層對上市公司的利益侵佔等現象,保薦人將承擔連帶責任。所以,保薦人為了減少上市公司行為不規范而給自身帶來督導不力的連帶責任風險,其必須十分重視對大股東的資質和誠信進行充分調查,同時,還需要採取必要的方式(比如簽定協議)以對大股東行為進行有效約束。

D. 難道中國股市跌跌不休,為何還要大量發行新股,不管股民的心態己經到了承受不了了

關注新股停發的消息吧,將會是一大利好,這也是管理層將來救市手中的一張牌,就目前來看還沒到要出這張牌的時候。

E. 如何理解中國的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要推動中國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
首先,要掃除法律障礙。
其次,要盡量確保發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實性、完整性和及時性。之前證監會為改進監管工作提出「在發審會前對中介機構底稿進行抽查」,在目前階段,造假上市回報極其豐厚,抽查難以防止所有企業的造假行為,仍將可能讓部分造假企業矇混過關獲得上市資格,若指望通過抽查來威懾制止所有企業的造假動機,這對投資者而言仍然存在較大風險。實行注冊制,其核心是確保企業信息披露的真實性,為此必須對每家擬上市企業信息都進行常態化、制度化的嚴格審核,否則,發審人員既不對企業的價值進行判斷,又不能盡量保證企業信息的真實性,發行審核的意義就不大。
其三,要推進退市制度等配套改革。推進股票發行注冊制改革,不能單兵突進,而要整體推進,需要大量的配套制度做支撐。比如說,現在國內不少互聯網企業盡管處於虧損階段,但也紛紛在美國成功上市,未來隨著注冊制的實行以及滬深交易所上市門檻的降低,A股市場也可能出現虧損公司上市的情景,只要投資者捧場,相信企業將來有發展前途,虧損企業同樣可以上市,但如果A股市場仍然維持目前上市公司隨意資產重組和借殼的局面,一些績劣公司上市後就會不思進取,反正可以賣殼或重組,所得利益同樣豐厚。事實上,實行注冊制的成熟市場,上市公司退市率都比A股市場高得多,注冊制與績劣公司高退市率其實相輔相成,不能割裂開來,這或需要在推進注冊制時予以明確。

F. 新股發行體制改革對股市有何影響

在近日召開的2009年證券期貨監管工作會議上,中國證監會主席尚福林明確表示,將深入推進發行制度改革。堅持市場化導向,改革新股發行制度,強化各主體責任,完善價格形成和股票承銷機制。新股發行制度是一項非常重要的市場基礎性制度,能否建立起一個合理而完善的發行制度,不僅關繫到股市能否正常地發揮其投融資功能,更關繫到股市能否真正為實體經濟發展做出貢獻。

當前新股發行制度中問題主要有兩個方面。一方面是缺乏合理的市場化定價機制,這不僅對市場的穩定運行造成較大影響,同時也造成上市企業的良莠不齊。目前雖然新股發行有詢價制度,但對詢價人的認購情況沒有強制性的限制,使得詢價階段機構投資者報價與實際投資需求相脫節,詢價制度基本流於形式。

在這樣的環境下,打新的收益率被提升到了一個非常高的位置,所謂的"新股不敗"由此而來。由新股發行帶來的高定價、高市盈率、高溢價不僅推高了我國股市的整體風險,也正是這樣的收益率以及極低的風險程度,使得大量的資金一窩蜂地囤積在一級市場,嚴重打亂了整個市場的正常資金流動秩序。回想當年中國石油IPO,3.3萬億元的資金凍結在一級市場;而在股市低迷時上市的中國南車,其凍結資金量也達到了2.2萬億元。如此大量的資金出現無規律地流動性緊缺,對市場的沖擊自然不小,這也造成了一旦有新股IPO,市場往往會出現大跌的情況。另外,由於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價格存在巨大價差,有些公司為了上市不惜一切代價。上市後第一年盈利,第二年虧損的情況並不少見。有的公司甚至連最後一塊遮羞布也不要,上市後直接出現虧損。這顯然不利於我國股市的健康發展。

另一方面,發行制度對於中小投資者的利益保護不足。從申購渠道來說,機構擁有戰略配售、網下申購與網上申購三條途徑,而個人投資者只能參與網上申購。而從中簽所需要的資金來看,機構也佔有更大的優勢。以中國南車為例,理論上保證中1000股需要動用資金80.74萬元。而在此之前IPO的中國石油保證中簽的資金需要86萬元,而中國神華則高達155萬元,這對於一般的中小投資者來說,是很難承受的數字。而想要成為一個成熟市場,在監管上就應該重視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目前過於向機構傾斜的發行制度,顯然不利於股市的良性發展。

既然目前新股發行制度存在著缺乏合理市場化定價機制以及對於中小投資者利益保護不足的缺陷,那麼未來的制度改革就應該格外的注意這兩個方面。具體來說,有這樣幾個措施可以考慮。

首先,加強發行時的審核,改進目前的詢價制度。監管部門不僅要對保薦機構研究報告製作、路演推介組織以及信息披露等提出監管要求,認真核實每一個上市公司的資質,也要對詢價對象的資格和報價行為加強監管,應該對詢價對象的申購情況做出一定的限制,例如定價過低時限制其購買比例;對於那些詢價過程中報價高於發行定價卻未申購,或是報價與申購行為不相符的機構做出嚴肅的處理等等。以敦促這些詢價對象遵循誠信原則,改進自身的詢價工作。

其次,通過增加首發可流通數量的方法來縮小一二級市場之間巨大的溢價差距。目前吸引巨量資金參與打新的原因,主要在於巨大的無風險套利空間。想要解決這個問題,單靠完善詢價機制很難完全解決,畢竟資本是要追逐更大的利益,想要詢價機構做到一二級市場價格接軌是不可能也是不合理的。所以就需要從供需兩方面入手,通過提高首發股的流通比例,來稀釋一部分市場泡沫,減少市場整體的風險。

最後,要進一步保護中小投資者的利益。在現有基礎上提高網上配售比例,加大回撥力度。同時可以做一些新的嘗試,比如在超額網上申購時,首先滿足中小散戶的投資需求;無論資金量大小,每一個有效賬目都配送一定額度的股票等等傾向於中小投資者的申購方法。只有讓更多的中小投資者能夠在新股發行中獲得利益,才能更好的消除市場對於IPO的恐懼心理,維護股市健康穩定運行。只有建立起一個合理完善的新股發行制度,才能從源頭上改善整個股市的環境。

G. 如何看待中國的股票市場的發展簡要回答一下,謝了,急~~~~

股票市場自誕生以來便有著自身的發展規律,當今此規律仍然不變,即,股市是一個投機的天堂。這並非貶義,在投機的博弈中,承載著股民的夢想和哀怨。行政力量不應過度的左右市場,而應讓其按自身的規律運行。但,對在發展過程中的不符合游戲規則的現象,行政力量要對其加強監管和處罰,使公眾交易者和機構交易者能在同一游戲規則下進行博弈。因此,中國股票市場要解決公眾交易者做空的門檻問題,使公眾交易者能夠與機構交易者和大戶交易者擁有共同的交易條件。至於擴容、分紅、限價等等所謂價值投資的建議,則不利於股票市場的長期發展,邏輯是:我買股票了,你國家就必須保證我盈利,必須讓我分享國家的經濟成長!!這是潑皮無賴理論,哪個國家都不慣著這種主張,喝多了吧!!!!!

H. 中國現行的新股發行制度是什麼

所謂股權分置,是指上市公司的一部分股份上市流通,另一部分暫不上市流通。股權分置問題是由於我國證券市場建立初期,改革不配套和制度設計上的局限所形成的制度性缺陷。截至2004年底,我國上市公司總股本為7149億股,其中非流通股份4543億股,占上市公司總股本的63.55;國有股份占非流通股份的74,占總股本的47。二、股權分置帶來的後果是什麼?

股權分置造成上市公司的股權結構極不合理、不規范,表現為:上市公司股權被人為地割裂為非流通股和流通股兩部分,非流通股股東持股比例較高,約為三分之二,並且通常處於控股地位。其結果是,同股不同權,上市公司治理結構存在嚴重缺陷,容易產生一股獨大、甚至一股獨霸現象,使流通股股東特別是中小股東的合法權益遭受損害。三、股權分置問題的由來和發展是怎樣的?

股權分置的由來和發展可以分為以下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股權分置問題的形成。我國證券市場在設立之初,對國有股流通問題總體上採取擱置的辦法,在事實上形成了股權分置的格局。

第二階段:通過國有股變現解決國企改革和發展資金需求的嘗試,開始觸動股權分置問題。1998年下半年到1999年上半年,為了解決推進國有企業改革發展的資金需求和完善社會保障機制,開始進行國有股減持的探索性嘗試。但由於實施方案與市場預期存在差距,試點很快被停止。

I. 一般來說,新股發行會對股票市場造成怎樣的影響

如果沒有過多的資金進入股市,過多的一直發行股票,只跌不漲,垃圾股票不退市,想著法子圈錢,沒有增量資金進入股市,結果就是股市崩盤熊市到來。

股市其中一個功能是融資,發行新股本來無可厚非,甚至有利於股市的發展。但是在不合理的制度下,發行新股會可能會使股市長期低迷不振。

1、發行新股有利於股市的更新。經濟的發展,有很多新興企業不斷的發展,股市需要新鮮的血液注入,這樣才有利於股市的長久發展。如果沒有新股,我們現在還只能買最初的老八股,哪怕這些老股票的價格漲上天,股市還有什麼活力?股市還怎麼對經濟做出貢獻?

個人認為,當年股權分置改變就導致了A股歷史上最強勁的一波上漲浪潮。一旦股市的機制逐步趨向完善,加上中國經濟的進一步騰飛,未來我國股市必定會迎來一波空前的大潮!

J. 為什麼中國股市每天都有新股發行

股市本身就是一個融資工具,同時也是一個投資產品,所以在股市融資是與生俱來的功能,任何一個國家的股市都會有IPO發行,中國股市也不例外的,新股發行是正常現象。

而中國股市屬於發展中市場,之所以中國股市新股發行已經成為常態化了,每天都是有新股發行的真正原因只有以下兩點:

但中國股市已經完全偏袒融資方了,新股每天都是不斷地發行,新股已經是常態化了,但真正退市的股票寥寥無幾,從而造成股市新舊血液難於循環,無法把真正的垃圾股退出市場;另外還有一大隱患就是由於每天都是有新股發行,造成股市融資太嚴重了,對於二級市場資金抽血太嚴重,導致股市缺乏資金。

就是由於新股發行太大,中國股市重融資輕回報的市場,每天都是有新股發行,而且新股發行已經成為常態化了,這就是足夠說明股市融資才是最重要的。

熱點內容
數學對炒股有什麼好處 發布:2025-04-16 17:07:31 瀏覽:788
廣發錢貸子貨幣如何轉入余額寶 發布:2025-04-16 16:45:10 瀏覽:893
炒股買了什麼時候有收益 發布:2025-04-16 16:40:00 瀏覽:625
到什麼地方開戶買基金呢 發布:2025-04-16 16:31:33 瀏覽:667
布朗怎麼應對金融危機 發布:2025-04-16 16:29:41 瀏覽:373
國內股票交易所有哪些 發布:2025-04-16 16:24:30 瀏覽:335
韻達總市值是多少 發布:2025-04-16 16:18:36 瀏覽:689
天天基金網怎麼賺錢 發布:2025-04-16 16:09:18 瀏覽:521
為什麼新股民炒股虧錢 發布:2025-04-16 15:44:13 瀏覽:365
金融類經濟師可以做什麼工作 發布:2025-04-16 15:40:48 瀏覽: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