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如何定的

貨幣如何定的

發布時間: 2022-02-12 06:27:03

⑴ 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量是怎麼定的

國家一般發行紙幣,紙幣的發行量是由商品流通中所需的貨幣量決定的,
而商品流通中所需的實際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商品流通次數. 《人民幣的印製和發行》
第十八條 【人民幣的印製和發行】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印製、發行。

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新版人民幣,應當將發行時間、面額、圖案、式樣、規格予以公告。

【釋義】 本條是關於人民幣的印製和發行的規定。

一、人民幣的印製

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家核準的貨幣發行計劃,結合損傷貨幣銷毀和發行基金庫存變動等因素,制訂貨幣需要量計劃,由貨幣印製管理部門根據貨幣需要計劃,編制貨幣印製計劃並組織實施。因特殊情況需要調整原計劃時,必須報經批准後才能組織實施。貨幣印製單位必須按照國家規定的標准和要求嚴格組織貨幣的生產,各種券別的印製數量也必須控制在貨幣印製計劃允許的范圍以內。貨幣印製單位按計劃完成的所有合格貨幣,必須按規定全數解繳總行指定的發行庫。

二、人民幣的發行

人民幣發行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發行是指人民銀行代表國家發行、投放、回籠、調撥、銷毀、保管以及調節各地人民幣流通等業務活動的總稱。狹義的發行是指人民銀行向流通領域投放人民幣現金的行為。具體說,就是人民銀行通過發行庫把發行基金投入業務庫,使一部分貨幣進入流通領域。人民幣發行是流通中貨幣的源頭。人民幣的投放與回籠與穩定幣值有直接聯系,而正常的貨幣流通是國民經濟正常運轉的重要條件。因此,人民幣的發行直接關繫到人民幣幣值的穩定,關繫到貨幣政策目標的實現,必須加強對人民幣發行的管理。故在人民幣的發行中,必須堅持以下三個基本原則:

1、堅持經濟發行原則。堅持經濟發行原則,就是根據國民經濟發展情況,按照商品流通的實際需要,通過銀行信貸的渠道來發行,這是人民幣發行的最基本原則。與經濟發行原則相對應的是財政發行,即根據財政收支情況發行貨幣。財政發行雖然起到彌補財政赤字的作用,但它破壞了幣值穩定,是一種非理智的發行方法。所以,必須堅持經濟發行原則。

2、堅持計劃發行原則。所謂計劃發行,就是貨幣的發行必須納入整個國家的計劃體系之中,按計劃辦理,以保證幣值和物價的穩定。具體由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提出貨幣發行計劃,報國務院批准後實施。人民幣發行沒有法律上的准備和擔保要求,沒有發行限額規定,屬於無法定準備和擔保的純信用發行。但這並非意味著貨幣發行沒有限制,貨幣發行計劃便是貨幣發生控制的手段和工具。

3、堅持集中統一原則。按本條規定,人民幣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印製和發行;第二十條還規定,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印製、發售代幣票券,以代替人民幣流通。這意味著無論紙幣還是硬幣,無論主幣還是輔幣,均統一集中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人民銀行具有壟斷的貨幣發行權。除此之外,財政部、其他金融機構以及其他任何單位和個人均無權發行貨幣和代用貨幣。

具體而言,人民幣的發行程序主要有以下三個環節:首先,制定貨幣發行總限。貨幣發行總限是計劃期間(通常為一年)內貨幣發生的最高限額,是中國人民銀行根據國家經濟發展的實際需要,通過編制全國信貸計劃和現金計劃提出來的,經提交國家計劃委員會在每年國民經濟計劃綜合平衡的基礎上核定,報經國務院批准後執行。貨幣發行總限額是一項指令性的國民經濟計劃指標,必須嚴格遵守和有效貫徹。這是貨幣發行的最關鍵的一個程序。

其次,核定省、自治區和直轄市貨幣的投放和回籠計劃。中國人民銀行總行根據國務院批準的貨幣發行計劃,經與各專業銀行總行協調後,核定各省、自治區和直轄市的貨幣投放和回籠計劃,按各自系統分別下達到所屬銀行的分行,再經人民銀行省、自治區、直轄市一級分行與專業銀行同級分行商議,逐級分配指標。省、自治區和直轄市及其以下各地區的人民銀行應根據下達的指標,掌握自己管轄范圍內的地區現金收支計劃的投放和回籠。

最後,由人民銀行發行庫辦理現金出入庫。人民銀行發行庫應在其分支機構設立分支庫。分支庫調撥人民幣發行基金,應當按照上級庫的調撥命令辦理。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違反規定,動用發行基金。各專業銀行基層業務行處要根據下達的現金收支計劃,結合日常現金的周轉情況,向發行庫辦理出入庫。然後再通過自己的業務行處對外進行現金收付。這是向市場直接進行投放貨幣的最終一個程序。

此外還有一個程序,就是在貨幣發行後,由發行庫按照貨幣的流通情況和人民幣幣制改革的要求,不斷組織新版人民幣的印製、發行並負責對損傷人民幣、票券、鑄造幣的回收和銷毀。

本條第二款規定:「中國人民銀行發行新版人民幣,應當將發行時間、面額、式樣、規格予以公告。」這一規定是為了方便人民群眾使用,並體現貨幣發行的嚴肅性。

⑵ 貨幣匯率是怎麼確定的

亦稱「外匯行市或匯價」。一國貨幣兌換另一國貨幣的比率,是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由於世界各國貨幣的名稱不同,幣值不一,所以一國貨幣對其他國家的貨幣要規定一個兌換率,即匯率。匯率是指兩種不同貨幣之間的兌換價[1] 格。如果把外匯也看成是一種商品 ,那麼匯率既是在外匯市場上用一種貨幣購買另一種貨幣的價格。

⑶ 貨幣幣值是怎麼定的

二戰後 因為美國最有錢,所以最有話語權,所以是老大。所以他規定了美元和黃金掛鉤,其他貨幣和美元掛鉤。 所以你說的問題呢,是國際匯率問題,是由各國協商而定。這個中原因必須是很多滴。各國的經濟發展水平都不同,話語權也不同,所以基本上是美國、經濟發達的國家等共同協商決定。

⑷ 貨幣的定義是什麼

貨幣是購買貨物、保存財富的媒介,財產的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是所有者之間的約定。它反映的是個體與社會的經濟協作關系。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
貨幣從形式上,根據貨幣的商品價值可分為實物貨幣和形式貨幣,實物貨幣本身是一種特殊商品,包含價值量,如羊,貴金屬等;而形式貨幣本身沒有價值量,它的價值是契約約定的,只有契約價值。兩者形式不同,但是本質上是統一的,即都被約定作為交換媒介,都存在契約價值。
本條內容來源於:中國法律出版社《中華人民共和國金融法典:應用版》

⑸ 請問貨幣的價值是如何確定的啊

您是指匯率的定價吧,一種貨幣剛剛推出時按照發行過的外匯儲備錨定某種重要貨幣,如美元或英鎊,然後的變化就取決於發行國的外匯政策了,若是採取錨定,那央行就會盡力通過外匯交易穩定自家貨幣與目標的匯率,若是自有浮動,則每一筆交易都會通過對兌換雙方的經濟預期調整價格。理論上您是可以出價用3人民幣買一美元,只是這個出價沒有人願意賣,所以3人民幣換一美元是低估了美元價值,同理把3升到6,還是沒有願意賣的,再升到6.3,大家都願意賣了,那就高估了,再往回降。這就是外匯市場的機制

⑹ 貨幣匯率是怎麼制定的

匯率:是指不同貨幣間兌換的比率或比價,即以一種貨幣表示的另一種貨幣的價格。按匯率制定的不同方法劃分,可分為:基礎匯率和套算匯率。基礎匯率:是一國所制定的本國貨幣與基準貨幣(關鍵貨幣)之間的匯率。套算匯率:是在基礎匯率的基礎上套算出的本幣與非關鍵貨幣之間的匯率。目前,各國外匯市場上每日公布的匯率均為各種貨幣與美元之間的匯率,非美元貨幣之間的匯率均需通過美元套算出來。
升值:是由於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造成的某國貨幣對外價值的增加。
貶值:是由於外匯市場上供求關系的變化造成的某國貨幣對外價值的下降。
案例 日元升值
上世紀70年代布雷頓森林體系解體後,日元開始實行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日元兌美元匯率從360∶1的固定低點升值至240∶1。但美國政府對日元幣值如此大幅上升仍很不滿意,委派財政部長貝克於1985年9月22日召集了由西方5大國財長達成「廣場協議」,核心內容就是通過對外匯市場的共同干預,促使其他4國貨幣,尤其是日元和德國馬克升值。

迫於美方壓力,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忠實」履行了「廣場協議」,開始與美國一起大規模干預日元匯市,日元兌美元匯率隨之急劇攀升,很快於1985年底突破了200∶1,1987年初再突破150∶1,到1988年初已逼近120∶1。這意味著在不到兩年半的時間里,日元兌美元已整整升值了一倍。

日本出口貿易的迅速擴大在一定程度上是建立在日元低匯率的基礎之上的。因此,「廣場協議」後日元被迫大幅升值,所產生的直接後果就是日本的對外貿易受到嚴重打擊,以致嚴重依賴外需的日本經濟很快陷入了一場「日元升值蕭條」(意即日元升值帶來的蕭條)。

為擺脫日元升值蕭條,日本政府和日本銀行採取了一系列力度強大的政策措施。其中之一,就是推出了戰後空前的「金融緩和」政策,日本銀行通過連續5次下調利率,一舉將官定利率降至2.5%的「超低」水平。在金融自由化全面推開、實體經濟資金需求縮小的背景下,超低利率導致的大批過剩資金紛紛湧向股市和房地產市場,結果是以股價和地價攀升為中心的經濟泡沫急劇膨脹。到20世紀90年代初,日元升值引發的經濟泡沫突然破滅,日本經濟由此陷入空前嚴重的衰退之中,迄今仍未能從衰退中徹底走出。

以「廣場協議」逼迫日元升值為開端,美國經過多年努力終於打垮了其在國際經貿領域的最大競爭對手。

--摘自人民日報發表的外交學院經濟系主任江瑞平的文章

⑺ 貨幣面值大小是怎麼確定的

前面幾個根本就是在扯淡,我只發表一下我自己的理解,對錯與否你自己斟酌,全當拋磚引玉。先否定上面的答案,金本位早就在幾十年前消失了 所以用黃金儲備當貨幣面值確定的肯定不是現在的標准。
首先明白個一個事兒,貨幣是拿來交易的,貨幣反應的其實是商品的「價值」,同一商品的貨幣交易額就變為了價格。因此,貨幣面值其實是個相對的概念,因為價格就是在「價值」基礎上浮動的一個相對概念。也就是說,從本質上講,一塊錢和一千塊錢沒什麼區別,都只是一個數字,只有有了一個參照物,並以其價值做標准才會使其有意義。這個參照物在金本位時代是黃金,在二戰後的西方世界則是美元。
在今天,貨幣的面值的確定其實更加靈活,從客觀上來說,貨幣的面值取決於你這個國家的「生產能力」,或者說你有多少商品(當然這只是舉個例子,只是一方面)可以拿來交易,你的商品的總「價值」就關聯著你的貨幣面值,另一方面也由供求關系等等來影響,影響因素可以說是很多很多。舉例來說,一瓶礦泉水的價格原本是一元,當你增發貨幣,但生產量和需求量不變的條件下,一瓶礦泉水的價格就有可能變成了兩元,這不是礦泉水的「價值」提高了,而是貨幣縮水貶值了。長此以往,貨幣不斷縮水,要想體現商品的「價值」就得要更大的「數字」才行,面值也就上去了。
不過,還有主觀因素也在影響,那就是政府的控制。比如韓國日本,他們動輒上萬面額的紙幣實際上源自於上世紀六七十年代本國的發展需要,這里就涉及到匯率和出口的問題。我們可以想一想,在國與國的交易層面上,如果你的國家貨幣貶值的越多,是不是意味著我花同樣的錢就可以買到你們更多的商品,那麼對我來說這就是個商機,我就會願意和你做生意,因為你東西便宜。因此對我來說,我買你的,就是我的進口,你賣給我,就是你的出口。所以,在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的時候,韓國日本包括所謂的亞洲四小龍他們,都在人為的製造通脹,用以壓低對美元的匯率來保證本國的出口產業贏利。因此日韓的紙幣面額就上去了,這是他們人為因素造成的。人民幣在2010年以前,匯率基本上都是政府嚴格控制的,絕不輕易的「升值」也有為了保護外貿的目的。再比如前幾年的辛巴威幣,十幾億一張紙,就是因為國內動亂,國家政府失去了控制經濟金融的能力,失去了對國家的掌控,那貨幣就是廢紙一張。同理可以再想想解體後的蘇聯,那盧布的匯率是如何跳懸崖的。
所以總結起來,現代的貨幣體系裡。貨幣的面額就是個數字,它本質上是體現商品價值的,它的確定源於「可交易」的商品的價值,這個價值需要一個參照物,一般都是比較貴重、稀有、或極為重要的商品,比如貴金屬,石油等。但政府的管理和調控也決定著貨幣的面額,是相互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
以上。拋磚引玉。也許還會有補充

熱點內容
哪個基金長期持有率高 發布:2024-10-21 22:43:41 瀏覽:785
股票軟體設置滑鼠跟隨 發布:2024-10-21 22:43:31 瀏覽:505
股票隔了30天再次漲停 發布:2024-10-21 22:37:09 瀏覽:177
金鷹科技股票創新基金 發布:2024-10-21 22:12:21 瀏覽:549
退市股票走勢圖 發布:2024-10-21 22:02:15 瀏覽:211
金瑞科技股票分析 發布:2024-10-21 21:53:31 瀏覽:126
博碩科技股票收益多少 發布:2024-10-21 21:41:05 瀏覽:281
期貨什麼是確定性東西 發布:2024-10-21 21:33:55 瀏覽:462
工行保本理財50w多少錢 發布:2024-10-21 21:33:20 瀏覽:118
韋爾股份科技股票 發布:2024-10-21 21:24:36 瀏覽:3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