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貨幣政策調整是什麼

貨幣政策調整是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1-30 17:38:07

① 11月份,貨幣政策放鬆,調整的原因是什麼

中國人民銀行11月30日晚間宣布,從2011年12月5日起,下調存款類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准備金率0.5個百分點。這是央行三年來首次下調存款准備金率。我認為,我國的CPI剛有所回落,10月份為5.5%,就急於調低存款准備金率,有些頭痛醫頭、腳痛醫腳的感覺:
1.與經濟發展回落相關:GDP增速從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5%和三季度的9.1%。在國內外的多重壓力下,通過貨幣政策的適當放鬆達到提振經濟,解決就業,穩定職工收入,穩定社會的目的。但降低存款准備金率可能會引起信貸規模的一定增長,一是解決企業的資金鏈問題,在民營中小企業為主體GDP創造者的當今,可能效果不會明顯;二是在高准備率的環境下,金融機構通過金融工具的創新等已形成一定的繞過貨幣政策的做法,貨幣政策實際效果已打折扣。
2.地方財政債券的發行,擠佔了貨幣流動性的釋放,擴大了投資但減少了消費。擴張性的財政政策和擴張性的貨幣政策混合使用,使市場利率水平保持穩定,在CPI高位情況下,貸款利率不會作大的松動,否則會使今年的調控(特別是對房價調控)付之東流。
3.在連續調高存款准備金率下,經濟社會已逐漸適應了,這次下調,有些試探性,妝罷低頭問夫婿,畫眉深淺入時乎?

以下是經濟學家的觀點:
經濟學家認為,准備金率的下調將有助於在當前復雜形勢下保持經濟的平穩較快增長。
1.意在釋放流動性
「央行宣布下調准備金率,主要是考慮到當前准備金率實際水平較高、外匯占款減少等導致了銀行流動性偏緊,以致銀行的信貸投放能力受到了制約。」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指出,准備金率的下調有利於緩解銀行流動性壓力,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增長。
相關數據顯示,自2010年起,為應對通脹壓力,我國央行連續12次上調了存款准備金率,但一定程度上帶來今年以來市場流動性普遍趨緊的局面。根據央行最新數據顯示,10月末我國廣義貨幣(M2)余額81.68萬億元,同比增長12.9%,狹義貨幣(M1)余額27.66萬億元,同比增長8.4%,貨幣供應量的同比增速均處於近年來的低點。德意志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馬駿也認為,中國銀行體系內的流動性與預期相比有所不足,這是迫使央行下調准備金率、增加流動性的直接原因。
此次調整後,大型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為21%,中小型金融機構存款准備金率為17.5%。上調0.5個百分點後,可釋放流動性4000多億元。
2.傳遞穩增長信號
「在這樣一個外需不穩、國內經濟增速放緩、通脹壓力趨弱的關鍵節點上,央行下調准備金率釋放出穩增長的信號。」亞洲開發銀行中國代表處高級經濟學家莊健說。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經濟增速回落的風險正在加大。目前GDP增速從一季度的9.7%下滑到二季度的9.5%和三季度的9.1%。同時匯豐銀行日前公布的11月中國製造業采購經理人指數(PMI)創出32個月以來最低,折射出中國經濟下行風險正在加大。此外,由於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向深度蔓延,我國第一大出口市場進入二戰後經濟最困難的時期。從9月份開始,我國出口已連續2個月負增長。
「在歐美經濟動盪所造成的中國外匯占款減少、通脹水平下滑、人民幣升值壓力減弱、甚至民間借貸資金鏈風險加大的情況下,央行想抓住這一時機,下調一直處在高位的准備金率,同時達到釋放流動性的效果。」復旦大學教授孫立堅認為。
就在央行宣布下調准備金率的同時,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宣布,從12月1日起銷售電價每千瓦時平均上調3分錢。居民用電價格暫不上調。
「央行下調准備金率、發改委上調電價,很顯然這是一組政策組合拳。在通脹壓力減弱、經濟減緩的背景下,通過適度放鬆貨幣以推動生產要素價格改革,我國控通脹的政策基調已經悄然轉向保增長。」中國海油能源經濟研究院高級研究員管清友認為。
3.貨幣政策是否轉向有待觀察
對於此次下調是否意味著中國貨幣政策的轉向,專家們普遍持謹慎態度。
「不能把央行下調准備金率理解為貨幣政策發生了方向性的變化。10月份的外匯占款減少導致銀行體系流動性凈流失,而財政收入大幅增加以及其先收後支的特點亦使部分銀行出現存款的階段性減少,因此央行下調准備金率,這只是流動性的對沖政策。」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判斷,考慮到物價尚在高位、結構調整、房地產調控等因素,政策仍需保持穩健。庄健也認為,相比於此前趨緊的貨幣環境,此次下調只是貨幣政策進一步微調的體現,政策是否全面轉向還有待觀察。
瑞信亞太區首席經濟師陶冬認為,目前國內准備金率指標偏高,准備金率的下調是技術性下調。以過去10年的平均貨幣指標看,中國貨幣環境正常化其實才剛剛開始。(http://news.qq.com/a/20111130/001557.htm)

② 什麼是貨幣政策逆周期調節作用

什麼是「適度寬松」? ——要根據形勢變化及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操作——要在促進經濟增長和保持物價穩定之間尋找平衡「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這樣的提法在我國的宏觀調控史上還是首次出現,讓人備感新鮮。對於它的內涵,央行有關負責人曾有過描述:「當前落實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就是要根據形勢變化及時適度調整貨幣政策操作,確保貨幣信貸穩定增長及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促進經濟平穩較快發展,支持擴大內需,維護幣值穩定和金融穩定,加大金融對經濟增長的支持力度。」「理解這一政策,就要讀懂『寬松』和『適度』這兩個關鍵詞。」對外經貿大學金融學院副院長丁志傑說。何謂「寬松」?亞洲金融危機時期,中央提出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其政策取向是增加貨幣供應量。從措詞來看,「適度寬松」的政策取向要比「穩健」更積極。何謂「適度」?如果一味地通過多發貨幣來刺激經濟增長,有可能引起通脹重新抬頭,造成幣值不穩。貨幣政策的目標是保持幣值穩定,並以此促進經濟增長。「因此,這個『適度』的意思,不只是表示貨幣政策會寬松到某種程度,而是表示貨幣政策將在促進經濟增長和保持物價穩定之間把握尺度、尋找平衡。」丁志傑說。為何要「適度寬松」?——對內,便利、及時、較低成本地供給資金,以促進經濟增長——對外,與其他國家貨幣政策「協同聯動」,以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穩定今年經濟工作的首要任務是保持經濟平穩較快發展。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正是「保增長」的需要。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預測,2009年發達國家經濟增長僅為-0.3%,出現二戰以後的首次集體負增長。寒氣逼人的國際金融危機與國內經濟運行中的突出矛盾交織在一起,使我國經濟運行困難加劇。在這樣的嚴峻形勢下,中央果斷地對貨幣政策作出方向性調整,由「從緊」轉為「適度寬松」,意在加大發揮貨幣政策反周期調節和保障流動性供給的重要作用,「便利、及時、較低成本地供給資金,來促進經濟增長。」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貨幣理論與貨幣政策室主任彭興韻說。另一方面,在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的今天,實施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還是國際「協同」的需要。為了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各國央行紛紛降低利率,美聯儲已將聯邦基金目標利率(相當於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下調至歷史最低點——0—0.25%。在此背景下,如果中國的貨幣政策不作調整,很可能陷入被動,比如由於境內外利差擴大,會吸引全球熱錢流入。「恰恰相反,中國主動調整了貨幣政策,與其他國家一起聯手維護全球金融市場的穩定,充分體現了負責任的態度。」彭興韻說。目前,我國銀行間隔夜拆借利率已降至0.9%左右;在零售存款市場上,我國一年期存款利率為2.25%,與美國花旗銀行等大型銀行12個月大額定期存單利率基本相當。專家認為,我國貨幣政策工具的組合運用仍具有一定空間。適度寬松的貨幣政策應有能力和手段應對更復雜的國內外形勢的發展和變化。怎麼樣「適度寬松」?——促進貨幣信貸穩定增長及金融體系流動性充足,引導商業銀行合理增加信貸投放,引導民間金融健康發展——優化信貸結構,加大對民生、「三農」、中小企業、災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金融支持——保持人民幣匯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穩定,進一步改善國際收支狀況應當繼續根據經濟金融形勢及CPI漲幅的變化,靈活調整基準利率、存款准備金率等貨幣政策工具,保障銀行體系流動性,增強銀行放貸能力。應當引導商業銀行合理增加信貸投放,發展多種形式的直接融資,引導民間金融健康發展,多渠道增加資金供給。此前公布的《國務院辦公廳關於當前金融促進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披露,爭取2009年廣義貨幣供應量增長17%左右。應當圍繞擴大內需的重點領域,加大對民生工程、「三農」、中小企業、自主創新、區域協調發展、擴大消費、地震災區災後恢復重建等方面的金融支持。堅持區別對待、有保有壓。「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要支持能夠擴大最終消費需求、帶動中間需求的項目,優化內需結構;要支持在國際分工中具有長期競爭優勢的先進生產能力建設,優化外需結構。這些都體現了通過信貸結構調整引導經濟結構調整、保增長與調結構並重的思路。」彭興韻說。應當引導和改善市場預期,保持人民幣匯率穩定。當前,長期困擾中國經濟的人民幣升值預期有所緩解,短期內甚至出現了一定的貶值壓力。2008年12月初,人民幣對美元匯率就曾連續4個交易日觸及5%。的「跌停」位。「關於匯率問題,我有兩個看法」,丁志傑坦言。一是從2008年7月以來人民幣匯率有升有貶、大體穩定的市場表現看,人民幣匯率已接近均衡匯率水平,目前應保持匯率的相對穩定;二是隨著匯率形成機制的不斷完善,未來人民幣匯率雙向波動,不管升值或貶值都是正常的,也是可能的。「反周期調節」和「保障流動性供給」,這是出現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的兩個新詞。所謂反周期調節,就是「逆經濟風向行事」。當經濟增長過快、通脹壓力加大時,實行緊的貨幣政策,提高利率、存款准備金率,緊縮貨幣信貸;反之,當經濟下滑或有衰退風險時,則降低利率、存款准備金率,增加貨幣供應量和信貸總量。這么做,旨在熨平經濟的周期性波動。所謂保障流動性供給,就是在經濟下行階段,尤其是在金融危機沖擊下,金融機構或企業等面臨短期資金供給不足時,中央銀行為金融機構提供融資便利,促進貨幣信貸合理平穩增長、改善融資環境,維護投資者的信心,為經濟增長提供相對寬松的金融環境。

③ 貨幣政策是什麼

貨幣政策工具——又稱貨幣政策手段,是指中央銀行為調控中介指標進而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手段。西方國家中央銀行多年來採用的三大政策工具,即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這三大傳統的政策工具有時也稱為「三大法寶」,主要用於調節貨幣總量。
貨幣政策工具是中央銀行為實現貨幣政策目標所採用的政策手段。
一般性貨幣政策工具是指法定存款准備率、再貼現政策和公開市場業務,稱「三大法寶」。
法定存款准備率:是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將其吸收存款的一部分上繳中央銀行作為准備金的比率。
法定存款准備金建立之初的目的,是為了保持銀行的流動性,當准備金制度普遍實行,中央銀行擁有調整法定準備率的權力之後,就成為中央銀行控制貨幣供應量的政策工具,而且是最猛烈的工具。
再貼現政策:是指中央銀行對商業銀行持有未到期票據向中央銀行申請再貼現撕所作的政策性規定。
再貼現政策包括兩方面:一是對再貼現率的決定、調整。這種作用主要著眼於短期,調整貨幣供給量,由於再貼現率在利率體系中的關鍵作用,這種調整也具有告示效應。另一方面是對申請再貼現的資格的規定。其作用著眼於長期,主要能改變資金流向。
公開市場業務(open-market operation)是指中央銀行在金融市場上公開買賣有價證券,以此來調節市場貨幣量的政策行為。

④ 貨幣政策是怎麼回事

狹義貨幣政策:
指中央銀行為實現既定的經濟目標(穩定物價,促進經濟增長,實現充分就業和平衡國際收支)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給和利率,進而影響宏觀經濟的方針和措施的總合。

廣義貨幣政策:指政府、中央銀行和其他有關部門所有有關貨幣方面的規定和採取的影響金融變數的一切措施。(包括金融體制改革,也就是規則的改變等)
兩者的不同主要在於後者的政策制定者包括政府及其他有關部門,他們往往影響金融體制中的外生變數,改變游戲規則,如硬性限制信貸規模,信貸方向,開放和開發金融市場。前者則是中央銀行在穩定的體制中利用貼現率,准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達到改變利率和貨幣供給量的目標。 目前中國實行的是:從緊的貨幣政策和穩健的財政政策。

1)由政府支出和稅收所組成的財政政策。財政政策的主要用途是:通過影響國民儲蓄以及對工作和儲蓄的激勵,從而影響長期經濟增長。
(2)貨幣政策由中央銀行執行,它影響貨幣供給。

運用貨幣政策的主要措施:
運用貨幣政策所採取的主要措施包括七個方面:
第一,控制貨幣發行。
第二,控制和調節對政府的貸款。
第三,推行公開市場業務。
第四,改變存款准備金率。。
第五,調整再貼現率。
第六,選擇性信用管制。
第七,直接信用管制。

三、貨幣政策的最終目標
穩定物價
充分就業
平衡國際收支

熱點內容
藍思科技股票怎麼樣會不會有 發布:2024-10-18 22:36:45 瀏覽:922
藍天基金什麼時候簽約 發布:2024-10-18 22:36:08 瀏覽:567
二百塊買基金賺多少 發布:2024-10-18 22:35:56 瀏覽:749
如何注冊合夥企業股權 發布:2024-10-18 22:30:57 瀏覽:610
穆迪股票歷史股息 發布:2024-10-18 22:25:00 瀏覽:13
大盤對基金有哪些影響 發布:2024-10-18 22:21:51 瀏覽:560
股權轉讓平價交易什麼意思 發布:2024-10-18 22:16:03 瀏覽:800
2018年12月13漲停股票 發布:2024-10-18 22:02:31 瀏覽:713
股票投機如何影響金融市場穩定性 發布:2024-10-18 21:58:02 瀏覽:952
眾和科技股票的 發布:2024-10-18 21:57:50 瀏覽:7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