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股市的砸和拉怎麼區分

股市的砸和拉怎麼區分

發布時間: 2025-04-12 01:13:43

⑴ 股票下跌時大單砸小單拉什麼情況

考生在加拿大學習期間,要注意大簽和小簽的有效期,在到期前3個月要及時續簽。學校的國際招生辦公室一般會指導考生續簽。

據悉,申請人入境加拿大時移民局所發的學生許可(Study Permit)簽證,俗稱大簽。該簽證只是允許學生居留加拿大念書,而不能作為出入國境的憑證。加拿大學生許可簽證的有效期通常為1年,到期要在當地移民局申請延期。一般情況下,申請人如能順利讀完第1年課程,可以申請將簽證的有效期限延長至學習結束期滿。

大簽和小簽不能同時進行,在保證有學習簽證的前提下,才可以申請往返簽證;中國境內申請小簽延續一般需要5個工作日。

小簽(Study Visa)是申請人護照上所貼的「VISA」,此類簽證就是申請人出入境的一個憑證,還可稱為出入境簽證。如果申請人是度假、探親等原因,申請人必須事先向移民局申請延簽「出入境簽證」,否則可能會遇到回國後無法再進入加拿大的窘況。如果申請人臨時離境也必須申請再入境簽證,否則也將不予重返加拿大。

⑵ 成交明細里的紅色大單拉,綠色小單砸是什麼原因

原因一般是主力做空,吸低價,騙散戶交出血腥籌碼,以小成本換大利潤。股市就像一個戰場。這是經銷商常用的手段。成交明細裡面紅色大單拉,也就是大單買入。而綠色小單砸,就是小單賣出。實際上這是正常不過的交易行為。一般來說,主力在做莊的過程中,有時需要混淆追隨者的看盤思維,讓追隨者形成錯誤的思維,從而獲利。 互相敲打,為了吸引跟風者的注意力,自買自賣會產生成交量放大的假象,吸引投資者相信行情來了而介入。
拓展此差資料:
一般常見的對敲的手法有:
1、 要吸引跟風盤的眼球時,自買自賣會產生成交量放大的假象,吸引投資者認為行情即將來到而介入。分析時可見分時圖上,買賣掛單中並無大單,但成兄扒肆交大單卻時有出現,莊家以此來激活股性,這一般由資金實力不太強的機構炒作或者協議倒倉時採用。
2、 用對倒形成羨轎大量買單湧出的假象,股價卻不漲反跌。這是以大買單掩護出貨,有時也造成股價大漲而成交量卻不大,此類股票走勢的殺傷力最大。
3、 用大賣單砸盤且封住股價上升趨勢。看不到大買單,大賣單卻成交了,如真有主動買單吃進時,上面的賣單卻不見了,這是莊家常用的試盤和洗盤的手法。
4、 還有一種手法是在真正倒倉時採用。在某一時段,尤其是開盤或收盤時會出現買賣單大筆成交,股價卻不動。這往往是莊家在倒倉。
5、 另外有一種情況要注意,莊家先掛一筆上千手的賣單,然後再分幾筆將其買進,此後股價會短暫沖高。遇到這種情況一定要先出局再說,此後股價往往會有一波下跌。在實盤中判斷莊家是否在對敲,現在是越來越困難了,因為掛買賣單是公開信息,莊家在這上面做文章是很容易的,因此,買賣掛單成了最不可靠的信息。
平時多看看盤慢慢就會掌握一些規律,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新手在把握不準的情況下不防用個牛股寶手機炒股去跟著裡面的牛人去操作,這樣才穩妥。

⑶ 沖擊漲停與莊家拉高出貨有什麼區別

怎麼區分兩種分別。
一、 每天的分時走勢組成了股價的短線、中線和長線趨勢,中長線趨勢無法左右,但短線的以及當日的走勢是很容易受到大資金或大籌碼的擁有者的影響,對這種短線行為的分析有助於對中長線走勢的把握,不過,這種走勢很容易讓人忽視對全局的認識。散戶投資者大多數都會受到股價漲跌產生強烈的心理影響,一般情況,股價在明顯上漲之後,漲勢才會明朗,投資者看清這種趨勢時才會考慮買進,這樣就形成了分時走勢中投資者的先入為主,再分析股價時就會自然而然的把分析建立在本身已漲的基礎之上,這時感情是主導,而當漲的基調深入投資者心中後,盤面點點滴滴的變化都會引導投資者作出向上漲的可能判斷,對此是非常難控制的,有時甚至是不知不覺,可能根本意識不到自己會先入為主,就像不識盧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的狀態,目光只會跟著風景走,判斷更多的只能是憑直覺了。在思考和判斷過程中,事實的真相就擺在我們面前,每一個人都是細心者,但如果將看盤的重點放在小的方面,就沒有時間看清大方向,就洞察不到影響股價未來趨勢的本質因素了。股市裡,一定要深入其中後,適時和及時的站出來,粗中要有細,更重要的是還要細中有粗,才不會模糊了大方向從收盤價看,股票的變化只有兩種,一是漲,二是跌,但僅以此判斷未來股價的走勢遠遠不夠,要想更多了解盤面具體的變化,一定要看分時走勢的變化。

股價上漲意味著市場有較強的獲利預期,尤其在上漲之初,市場正常的思路應該是盡量的買進,可在分時走勢中並不經常是這樣,有些時候迫切需要股價上漲,但市場實際並不是願意買進,就會出現不想吸貨的拉升,想要出貨的拉升,這種分時走勢反應了主力想要盡快離場的決心。

二、不想吸貨的拉升大多出現在大資金被套的股票中,這類股票主力非常被動,因為迫於無奈,採取直接殺跌的手法離場,此時股價中線趨勢自然是一路下跌,當跌到一定位置,市場中除主力以外所有的人套牢,這時股價再跌也沒有人買進也沒有人能夠賣出時,股價會自然出現短線止跌,經過一段時間的無量的交易後,如果大盤能突然趨好,這種股票會迫不急待的拉升,但必定是不想吸貨的拉升。這種情形的判斷需要掌握非常重要的盤面特徵,在日k線中很難分辨,在分時走勢中卻能一目瞭然。一葉落而知秋,看到分時走勢中雖然只是幾分種的表演,但應該可以判斷主力的真實心理和操作意圖,做為投資者完全可以因此而預測出股價今後的趨勢,並做出相應的對策,也許在生活中這樣考慮一些事情可能會有些草率,但在股市裡,這種結論往往是正確的。

分析分時走勢,股價的種種表現會充分體現主流資金或籌碼控盤的目的以及股價後市可能出現的必然走勢,對於投資者來說,判斷股價總的趨勢,不僅要看多種k線組合,分時走勢對將來的預測也是至關重要的。

三、 這種分時走勢讓我們看到了主力的持倉比例的輕重,也看到了主力想要出貨但卻無法出貨的無奈,尤其那種並不意外的跌停,好象力圖讓人們相信,主力會與我們風雨與共,可事實上大家都明白,主力無非是想等待一個可能會有接盤的位置再出貨,而現在盤面的這種鈍化表現正是為日後目的的實現作提前的鋪墊。

一般情況下,股價出現明顯的拉升,甚至是持續的強勢上漲,往往已是股價運行的後期階段,即出貨階段。是短線派發,還是中長線的徹底出貨?短期內市場籌碼必然是呈明顯的分散狀態,但是在分時走勢中,這種判斷並不清晰,因為想要出貨的籌碼為達到相對高位出貨數量的最大化,必會在交易中細致地維護盤面,讓投資者盡量買進和盡可能長時間的持股。理由有三點,第一,人們都有從眾心理,在分時走勢中,如果投資者不仔細分析是誰在買賣,看到有人迫切買進,很容易因為從眾心理而匆忙介入;第二,對於大成交量抱有希望,當看到股價在放大量交易時,會有理智地想,這些買進的人不會魯莽行事,卻不知主力就是利用投資者這種心理變化迷惑人們;第三,股價有良好的k線形態組合,這是投資者安心參與其中的最大理由,而對於主力而言,想要出貨,必會處心積慮,短期好的形態出現也並不難,但會讓人們在主力最希望有接盤的時候介入。有謀劃的事多是暗中成事的,以前有無數的例子,當人們看見一隻好股票時,發現該股早已默無聲息漲了很久,分時走勢中這種情形依然存在,不到萬不得已,沒有股票會大張旗鼓的張揚,此時是投資者最應該謹慎的時刻。

籌碼的收集是一段較長的過程,但往往總是等股價走出收集區域才會恍然大悟,從實際操作角度看,這種發現顯然是滯後的,不過,如果能仔細觀察分時走勢圖就可以有效地改善這種滯後性。

在分時走勢中,籌碼的收集有兩種典型的方式:拉升吸貨和打壓吸貨。這兩種手法在盤面中表現得很簡單,反復上漲和反復下跌,但只從股價的變動形式上是很難判斷出主力就在吸貨,還要從盤口買賣節奏、買賣數量的變化中不斷驗證自己的判斷。在拉升吸貨中,股價的拉升速度是盡可能的慢,這與想要出貨的拉升截然想反。當盤整或下跌已沒有籌碼出局時,為了吸貨主力不得不拉升,但同時必然要加大買入成本,為協調這種矛盾,股價在分時走勢中必然是盡量緩慢上漲,成交量的變化則沒有明顯規律,因為是收集籌碼,細節的量變具有隨機性。打壓吸貨相對復雜,股價在分時走勢中會出現較劇烈的寬幅震盪,主力希望通過股價的下跌震出恐慌盤,通過急跌後的反彈讓信心不足者逢高離場,此時成交量的變化呈較規則的下跌放量,反彈縮量。此外,在盤口交易中表現出反向思維和正向思維的交錯運用,這主要是主力區別對待不同思維投資者的結果,對於普通投資者,主力運用反向思維可以實現自己的意願,對於比較成熟的投資者,有時正向思維才可以讓他們的操作符合自己的需要,所以在盤口上的掛單具有多變性,沒有固定的格式,但仍能通過對分時走勢的通盤分析明了主力根本的意圖。

四、在分時走勢的持續變化過程中,主力所有的作為都是為了實現自己的目的,無論漲還是跌,無論反向還是正向,主力的目的是一條不變的主線,投資者把握分時走勢中的這條線索就可以把握全局。

在分時走勢中,出貨的手法多姿多彩,有拉升、有打壓等不同的變形,不同出貨手法的出現因個股前期不同的獲利空間和當時不同的已出貨程度密切相關,如果股價出現較規則的震盪方式出貨,則可能是股票已到了出貨後期。

中長線的上漲趨勢是較長時間積累的結果,市場投資者在作出判斷時,需要做各方面綜合的考慮,短線的上漲,尤其一天的走勢判斷起來就相對簡單,就好像一場戲,每一節都會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投資者只要及時判斷出市場中可影響股價走勢的資金或籌碼想要營造的氣氛,就可以把握當天的走勢。

在分時走勢中,最先給投資者一種重要的心理影響的就是開盤價。對於想要營造走勢的主力來說,會抓住第一時間讓投資者感覺到股價當天的走勢趨勢,好像對人的印象,有了先入為主,就會比較固執堅持。開盤價有三種情況,高開、平開和低開,通常情況下,這三種方式代表了想要拉升、進行整理、想要打壓的主基調,當然這三種可能完全可以出現相反的走勢,這當然還需要對k線形態的整體分析。此處我們僅分析正常情況下的分時走勢,以高開為例,如果出現大幅度的高開,意味著市場主力想要快速推高股價並引起投資者的關注,這種迫切可能出於以下三方面的可能,第一,股價長期下跌,或者明顯超跌,在大勢環境較好的時候有強烈補漲的需要,此時股價上漲極其輕松,而且能夠在當日獲得市場較充分的認同,至於股票具體如何,往往不在當日考慮范圍內;第二,前期已持續好轉,但沒有足夠的升幅,在大勢短線上漲趨勢較強時,在確實買盤的推動下,股價出現高開高走;第三,需要完成強勢洗盤,這是在強勢市場里比較多見的快速洗盤方法,主力利用刻意的高開後回落整理,日k線上就會形成顯而易見的大陰線,讓一些信心不足的投資者及早離場,在目前的盤面中這種例子少見,主要是因為目前的大勢仍處弱勢,沒有多少主力需要這種盤中氛圍。

五、股價高開時相應的成交量變化也是判斷趨勢的重要依據。刻意的高開必然會伴有成交量的明顯放大,但這其中還是有放量後相對量大量小的差異,通常情況下,量越大越表現出主力強烈的目的性,同時也反應出主力的信心不足,投資者可依此隨時應變。

成交量是投資者看盤時最關注的技術指標,成交量代表了雙層的含義,直觀地反映了買進和賣出力量的大小。在分析股價走勢時,投資者往往側重這一方面的意義,必然會對股價未來走勢的預測出現意識上的偏差,如果在分析較異常的成交量變化時,一定要與分時走勢的具體交易相結合,才會盡可能得出與事實接近的判斷。
這種分時走勢很常見,對於一隻個股而言,有的時候還可能是連續的表現,但是一旦這種磨磨蹭蹭的上漲過後,股價會不可避免的下跌。從技術上看,在分時走勢中,股價會漲跌有序,成交量在大部分時間里是呈連續放大狀態,就單日交易而言,因為量的放大是不自然的,必然在整個日k線走勢中顯得突出;從主力意圖角度分析,主力並不想大張旗鼓的出貨,可能是做短線部分籌碼的差價,也可能是出貨量較大,希望盡量拖延股價在高位停留的時間,這樣股價必然會極有規律的變化,形象地說就是磨磨蹭蹭的上漲;從市場較多投資者的反應看,因為成交量的持續放大,還有股價的上漲,可能會有三種看法,第一,成交量的放大是有大資金介入,而股價的相對滯漲是因為主力想要在這個價位上吸更多的貨,而這一點正是市場主力想要的;第二,成交量的放大是主力用大成產量來洗盤,這個點位的高比率換手代表著主力的成本,日後自然會有獲利空間;第三,是看空,放這么大的量,理應有更大的漲幅,該漲不漲理應看空。對投資者的這三種看法,前兩種是主力希望的,那麼更有可能發生的是第三種。

六、磨磨蹭蹭的上漲是可怕的上漲,對於投資者來說,從哪個角度來說,都不是可以放心買入的,追漲要追縮量的上漲,投資要買跌的股票,關注要找沒漲的股票,無論如何,磨磨蹭蹭的上漲總是讓人有顧慮,那麼按照經典投資理念的建議,這種股票寧可錯過,不該參與。

開盤價往往決定著股票一天的走勢,也一直是投資者關注的重點,很多股票都是在開盤價上做文章,希望因此能對投資者做出有利自己的引導。開盤有多種形式,較引人注目的一種是出現明顯幅度的高開。

高開有兩種可能,第一,有準備的高開。這種現象在股價強勢拉升過程中較常見,因個股所處的不同運行階段有不同的差異,這種有準備的高開具有鮮明的目的性;第二,沒有準備的高開。市場出現較強烈的求大於供的現象,導致股價以市場行為自然的高開,這種現象經常出現在突發性利好的時候,這種沒有準備的高開很多見,如果得出這種判斷,短線的操作策略應該是逢高賣出,在有利好的情況下該漲不漲,日後一定還會有低點,這種盤面走勢意味著正面臨著較有把握的做差價的機會沒有拋盤怎麼拉升,這個題目讓人心生疑惑,的確,看起來非常矛盾,但是在股價上漲過程中確實就有這種沒有拋盤的拉升,仔細觀察個股的分時走勢,可以很清楚的看到這種好像不合理的合理存在。

在分時走勢中,我們可以經常看到股價成交手筆突然放大,並有較強的連續性,不禁會想,為什麼會有人突然齊心協力的買進和賣出,但事後看到股價下跌或上漲的結果,可以推測這種買賣可能是市場中大資金和重倉持股者想要吸引市場投資者關注和參與的大張旗鼓的表演。通常情況下,在分時走勢中,股價會突然大規模放量,急速上漲,那種漲勢不可擋,在很短的時間里,不加任何思考的對上方出現的有規則的均勻的大買單毫不猶豫的通吃,此時有個最明顯的特點,股價直線上升,回調時間短暫,甚至以盤代跌,這種盤面的語言彷彿告訴人們,想買就高價追買,而且股價有強烈的上漲慾望。如果說,主力的目的是讓這種漲勢給市場投資者一種示範效應,希望別人參與,那麼主力是想要賣出,但盤面表現主力卻在大筆買進,此時只有一種可能,該股在當時其實沒有拋盤,所謂主力吃掉的大筆賣單是自己的,初聽沒有拋盤不太可能,但事實上,這種例子屢見不鮮。在分時走勢中,漲跌停板是比較特殊的情況,此時價格是以同一價格交易,成交量的變化就成了判斷股價後市走勢最重要的技術指標。

七、在平常的交易中,個股不會出現強烈的買進需求,此時往往是為突發性利好或者股價處於最強烈也是最後的拉升階段,要估計後市股價可能的走勢或可能的升幅,需要重點關注分時走勢中成交量的變化,還有成交頻率的變動。當股價漲停時,必然已經在眾目睽睽之下了,可想而知做為主力如果還想要貨,怎麼搶得過散戶,只有散戶搶進的理由沒有主力不出的道理,尤其在弱勢里,這種巨量下的漲停板出貨的可靠性會更高,投資者一定要留心這種一個願賣一個願買的出貨手段 。

⑷ 拉漲停後主力砸盤和繼續拉漲停的背後區別

1、出貨不同:

能拉漲停說明主力已控制了籌碼,如果漲停時就有成交量,可能主力已出貨,這樣次日就可能砸盤。如果無成交量,繼續拉漲停一邊吸引眼球一邊出貨的可能性很大。

2、成交量不同:

拉漲停後主力砸盤有兩種可能,一是吸籌,二是出貨,區別主要是看成交量,量大的話一般都是出貨。漲停後繼續拉漲停,如果放量不是很大的話,說明主力已基本控盤,個股進入主升浪時期。

(4)股市的砸和拉怎麼區分擴展閱讀:

這種反復打開的漲停板情況較為復雜,主要應從股價漲幅及大勢冷暖兩大方面研判:

a、吃貨型。多數處於近日無多大漲幅的低位,大勢較好。低迷市、盤整時則無需在此高位吃貨,特點是剛封板時可能有大買單掛在買一等處,是主力自己的,然後大單砸下,反正是對倒,肥水不流外人田,造成恐慌,誘人出貨,主力在吸,之後小手筆掛在買盤,反復震盪,有封不住的感覺。

b、洗盤型。股價處於中位,有了一定的上漲幅度,為了提高市場成本,有時也為了高拋低吸,賺取差價,也會將自己的大買單砸漏或直接砸「非盤」(不是主力自己的貨),反復震盪,大勢冷暖無所謂。

c、出貨型。股價已高,大勢冷暖無所謂,因為越冷,越能吸引全場注意。此時買盤中就不能掛太多自己的了,因為是真出貨,主力或者撤前如果追漲買入,要刻舟求劍。

熱點內容
投資基金高點低點什麼意思 發布:2025-04-13 04:08:36 瀏覽:974
北斗和數字貨幣有什麼關系 發布:2025-04-13 04:08:34 瀏覽:921
期貨賬戶保證金密碼是什麼 發布:2025-04-13 03:56:59 瀏覽:164
中兵紅箭股票歷史 發布:2025-04-13 03:31:57 瀏覽:823
寒假如何學習理財 發布:2025-04-13 03:28:55 瀏覽:417
炒股沒朋友怎麼辦 發布:2025-04-13 03:12:27 瀏覽:45
世名科技股票診斷 發布:2025-04-13 03:06:09 瀏覽:635
美國共同基金都有什麼 發布:2025-04-13 02:43:31 瀏覽:825
股票安潔科技 發布:2025-04-13 02:42:17 瀏覽:107
理財公司騙款怎麼追 發布:2025-04-13 02:42:13 瀏覽: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