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百度市值比較低
『壹』 為什麼百度的股價比騰訊高那麼多,但是市值卻比騰訊少很多呢
市值=股價×股票數量
就像我們GDP總值遠遠超過瑞士,而人均只有人家15分之1一個道理。
『貳』 為什麼這么多年了,百度的市值才三千億而阿里騰訊都在三萬億了,是什麼導致百度市值只有它們十分之一
原因如下:
內容池的枯竭。
本質上,網路就是內容型的互聯網企業。
PC網頁時代,大家的內容都是公開的,用戶通過搜索引擎主動搜索,觸達不同的內容,而網路,作為用戶與內容之間的中介公司,通過競價排名來獲取利益。
也就是作為PC時代內容的最重要入口之一,通過競價排名收過路費,決定誰先誰後。那時,網路不缺內容,畢竟大家的內容都是公開的,反而大家需要「求」著網路給一個好的內容分發權重。
這就讓網路養成了輕產品(內容)重渠道的高傲風格,積重難返。
要想排名靠先,得向網路交錢。
但是移動互聯網時代,大家各自為政,各自的內容都封在各自的app當中,內容商們也一點點轉移陣線到移動互聯網領域去了。
本質上,網路就是內容與用戶之間的中介。而此時,沒有內容給你分發了,移動app們都把內容封在自己的app里。
大家不像以前一樣,求著你分發內容了。
網路能抓取到的內容越來越少了,內容池逐漸枯竭,那麼也就收不到中介費了,也就是競價排名的錢了。
那為了公司財務上的好看,畢竟要給股東有所交代嘛。也就各種比如賣吧、莆田系醫療廣告之類的出來了。畢竟要維持公司賬面上的好看。
那麼,移動時代來臨,面對這個困境,有什麼解決辦法?
要麼,自建內容池。
建立自己的內容生態,分發自己的內容,繼續賺錢。
但你看貼吧、文庫等好牌,被玩成現在這樣,就可知網路沒有內容產品基因。
網路也做過各種嘗試啊,什麼百家號,好看視頻之類的內容產品,來掙扎。但是收效甚微。
這點做得比較好的企業是什麼呢?
位元組跳動。
位元組跳動發現了移動時代,它自己的內容方法論。
那就是演算法分發。
移動時代,大家很少通過主動搜索獲取內容,更喜歡演算法投喂式的被動分發。
於是通過智能演算法推薦,位元組跳動搞出來了自己的內容池,今日頭條、抖音之類的。
從引擎觸達,逐漸轉變為演算法推薦,這是移動互聯網相比較PC互聯網的非常重要的區別之一。
要麼,就將盡量多的內容互聯網企業,納入自己的麾下,建立內容生態圈。可以通過投資、收購、購買版權等形式。這點騰訊做的最好。
你看,無論你是讀網文看小說看傳統電子書,看視頻、聽音樂,玩游戲各種內容消費,基本上背後都是騰訊的影子。
舉個例子:
我還記得很早的時候,在貼吧追更網文,那時候在貼吧一邊追更網文,一邊發帖子討論劇情發展,很有意思,還有很多人在下面寫同人文,或者連載一些自己寫的小說,反正感覺在貼吧追更,比在專門的網文平台看書、看書評區有意思,畢竟貼吧本來就是專門的論壇嘛。
這也算是貼吧的一個優勢。
後來貼吧打擊盜版,直接禁止貼吧更新網文。
然後各種小說吧的人氣一下子銳減。
當然作者版權肯定是應該保護的。
可是你早幹嘛去了。早就應該布局網文等內容版權了,並優化貼吧的付費追更,或者其他的盈利模式,而不是簡單粗暴地禁止更新,導致流量銳減。
如果早布置內容版權,那麼網路貼吧後來也就不會涉及到版權問題了。
別說網路沒錢,那時候網路的市值甚至比騰訊都高,騰訊都有錢布局內容版權,你怎麼可能沒錢。
還不是一向以來的重渠道、輕內容的價值觀影響的。
而且那個時候,很多人在貼吧寫連載文,早一點發展內容生產的功能,還有網文平台的什麼事?
而且有很多人說,貼吧很多小眾專業細分領域的內容,比知乎做得要好。
是啊,那你早幹嘛去了?
你要是幹得好的話,會有微博、起點、知乎、今日頭條什麼事?
然後後來網文企業等被騰訊收購了,為了版權糾紛,就直接封殺貼吧的內容更新。從這個例子,就能發現網路對內容領域的布局太慢太遲,對內容也沒啥敬畏之心,還懷著PC時代的慣性思維,以為內容照樣像以前一樣,是公開的、免費的、隨處可得的,大家都求著你這個搜索渠道分發,所以網路一步慢,步步慢。
你早一點布局內容,貼吧作為一個內容生產、內容分發渠道和內容社交渠道,不也能很好地發展下去嗎?
移動時代,吃、穿、住、行、教育、社交、內容娛樂、游戲新聞資訊,等內容都被各app瓜分的差不多了,也就醫療方面還能搶點內容分發,公立醫院,名聲在外,而且國家機構,盈利性質不重,不需要你分發。
有錢的、也需要分發渠道的,不就剩下私立的莆田系醫院了嘛?所以這樣一來為了賺錢,後面難看的吃相也就自然而然了。
所以,有什麼辦法呢?
自建內容池,你做不到。通過收購、投資等形式構建內容生態鏈,你也反應太遲緩了。那麼到了移動時代,不就只能被超了么?
『叄』 京東和百度市值之爭是怎麼回事
京東和網路市值之爭主要體現在兩者市值在一段時間內的接近與拉開。
市值接近:
- 在過去的一段時間里,京東的市值快速增長,與網路的市值差距逐漸縮小。特別是在2017年6月,京東與網路的市值差距僅剩6億美元,業界普遍預期京東將在不久的將來在市值上超過網路。
市值拉開:
- 然而,隨後的兩個月內,京東與網路的市值差距迅速拉大。京東的市值在這段時間內有所縮水,而網路的市值則顯著上漲。截至2017年8月底,京東與網路的市值差距已經擴大到200億美元以上。
原因分析:
- 京東市值縮水的原因可能與其業績表現有關。盡管京東在電商領域有著強勁的增長勢頭,但其盈利能力和成本控制仍面臨挑戰。此外,阿里等電商巨頭的強勁表現也可能對京東的市值產生了一定的壓力。
- 網路市值上漲的原因則與其業務轉型和業績增長有關。網路在信息流廣告等領域的表現超出預期,同時其人工智慧業務的快速發展也為投資者帶來了信心。此外,網路金融業務的分拆獨立也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其風險,提升了市值。
未來展望:
- 盡管京東和網路在市值上有所差距,但兩者都在各自的領域內有著獨特的優勢和潛力。京東將繼續在電商領域深耕細作,提升盈利能力和市場份額;而網路則將繼續在人工智慧等前沿技術領域進行探索和創新,尋求新的增長點。未來,兩者之間的市值之爭仍將繼續,但具體結果將取決於各自的業務發展和市場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