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貨幣購買力簡答題
① 貨幣購買力下降是什麼意思呢
貨幣購買力是指單位貨幣購買商品或換取服務勞動的能力。是貨幣價值和商品價值對比的結果。它與商品價值的變動成反比,與貨幣價值的變動成正比。
溫馨提示:以上信息僅供參考,不作任何建議。
應答時間:2021-11-01,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
② 什麼決定貨幣購買力
專業定義
專業來說:購買力(purchasing power)是指在一定時期內用於購買商品的貨幣總額。由於購買力是指對商品的購買能力,因此,一切不通過貨幣結算的實物收支和不是用來購買商品和勞務的貨幣支出,如歸還借款、交納稅金、黨費、工會會費等,均不屬於社會商品購買力范圍。
形成過程:
購買力是通過社會總產品和國民收入的分配和再分配形成的,社會購買力來源於各種經濟成分的職工工資收入、其他職業的勞動者的勞動收入、居民從財政方面得到的收入(如補貼、救濟、獎勵等)、銀行和信用單位的農業貸款、預購定金凈增加額、居民其他收入、社會集團購買消費品的貨幣。
中國社會購買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居民購買消費品的貨幣支出、社會集團購買力、農民購買農業生產資料的貨幣支出。另一種含義指單位貨幣能買到商品或勞務的數量,即貨幣購買力。它決定於貨幣本身的價值,商品的價值或勞務費用的高低。購買力的大小,取決於社會生產的發展和國民收入的分配。社會購買力隨著社會生產的增長而不斷提高,而國民收入中積累與消費比例關系的變化也對購買力產生直接的影響。
購買力概念如何運用?
購買力在下列情況下通常是很有效的:
1、購買者非常少。
2、購買者對於立即可買到的競爭性產品都掌握有充足的資訊。
3、產品轉換的成本非常低。
4、公司可以採用向後整合(backward integration)將產品改為自行生產。
5、產品對購買者的成本來說佔了相當的比重。
6、賣方是靠成本在作競爭。
7、賣方的獲利不佳。
購買力如何衡量?
社會商品購買力是一定時期內,全社會在零售市場上用以購買商品的貨幣支付能力,表明了社會商品的需求量。社會商品購買力主要用四個基本指標來表現。
1、本期已實現的商品購買力。指居民本期在零售市場上購買商品所支付的貨幣額。
2、結余商品購買力。指居民未實現的購買力,一般表現為居民手中的現金和儲蓄存款。具體分為期初結余商品購買力和期末結余商品購買力兩種。
3、本期形成的商品購買力。指居民本期貨幣收入中,可以用來購買商品的那部分貨幣。一般用本期居民收入扣去非商品支出而求得。
4、本期全部商品購買力。表明居民本期最大可能的購買商品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