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數字貨幣推廣
『壹』 央行數字貨幣的意義-2
本文由陳智罡博士撰寫。
上一部分我們以4G的發展作為參照,得出4G時代的關鍵要素是:移動互聯網,移動支付。然後我們以此邏輯分析出央行數字貨幣的兩點關鍵要素:一是法幣的電子化,二是區塊鏈。下面說說央行為什麼要發行數字貨幣。
為什麼央行要發行數字貨幣
這要從兩個方面來說,國內和國際。
央行發行人民幣是通過商業銀行開展的。央行將發行的人民幣借給商業銀行,形成債權關系。商業銀行拿到央行借的人民幣後形成儲備金。央行借給商業銀行多少人民幣與商業銀行的儲蓄量有緊密關系。
然而異軍崛起的第三方支付市場攪亂了這種傳統模式。市場上大量的現金流入第三方支付的金融公司。盡管用戶感覺和存到銀行沒有啥區別,但這直接影響了央行通過商業銀行宏觀調控的貨幣政策。
國家的金融調控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讓公司掌握大量的貨幣流通渠道,金融數據落入第三方支付的公司手裡,那就無法准確統計分析錢花在哪裡,用在哪裡,對於國家來說會導致宏觀調控不利。
信息流不透明,金融流就無法注入流通。
另外,紙幣的使用成本和防偽的代價都很高。法幣的電子化是勢不可擋的趨勢。
從國際上來說,人民幣的國際化結算一直是我們需要考慮的重要問題。尤其是Libra數字貨幣的推出,對各國推行自有的央行數字貨幣打了一劑強心針。
那麼央行數字貨幣在國際化方面有什麼用呢?
如果你去過歐洲(除了英國),你會發現非常方便,歐元通行,一個國家到另外一個國家不存在貨幣兌換,就像我們國家一個省到另外一個省,對於 旅遊 和貿易來說簡直是無障礙。近些年微信和支付寶在東南亞國家也很普及,給老百姓出行和貿易提供了不少方便。
這就引出一個問題,是否存在一個全世界的通用電子貨幣呢?
回答是不可能的。貨幣象徵著國家主權,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會把貨幣主權交出去。因此退而求其次,這個問題變成國家貨幣之間是否能夠自動化結算呢。
答案是有可能。如果有了各國的央行數字貨幣就可能做到自動化結算。
為什麼呢?因為有了區塊鏈。
如果法幣的電子化不是基於區塊鏈,就不可能實現各國之間自動化的貨幣結算。因為貨幣之間結算需要一個中介,就像SWFIT就是一個中介,中介的使用成本很高而且效率不好。如果這個中介是一個可信的機器,成本會立即下來,而且多方之間能夠在不信任的環境下達成結算共識。
顯然這樣的中介非區塊鏈莫屬。這就是為什麼法幣需要跑在區塊鏈上的主要原因。
法幣電子化是酒,區塊鏈是瓶。新瓶裝舊酒,將產生深遠的意義。
另外,一定要把法幣的電子化與區塊鏈當成兩件事情來看待。法幣電子化完全可以不依賴於區塊鏈,但是這樣做沒有更大的意義。就像現在銀行搞個App,裡面跑的是法幣,無非是央行的管控力度加大了,但是對整個數字經濟形態並沒有根本的觸動。央行的格局不會是這么小。
當把法幣的電子化與區塊鏈分開來看後,事情就不一樣了,就能夠看清楚央行數字貨幣所導致的貨幣在網路世界中的終極形態。
央行數字貨幣的終極形態啥樣?待續……..
陳智罡博士團隊一直致力於全同態加密與區塊鏈技術的研發。
『貳』 怎麼看待央行發行數字貨幣
怎麼看待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此舉試行將加快DC/EP在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數字貨幣的發展迎來了里程碑。
可以看出,M0是流動性最強部分的貨幣,現有的媒介主要是央行發行的紙幣。本次DC/EP是對M0的代替,而支付寶微信是對M1,M2的替代。區別就在於,DC/EP具有法償性、強制性,任何單位個人必須接受的法定貨幣。
此外,我們總是聽到M2而非M0同比增幅多少的原因就在於,M2反映了現實的購買力(M1)和潛在購買力,是經濟學中反應總需求和和未來通脹壓力的指標;如果M2連年增長過高,且總量龐大,那就說明了我們經濟投資過熱,需求相對不足,資產存在泡沫。
2020年2月28日,支付寶關於數字貨幣申請專利,專利書中稱,數字貨幣錢包有多種類型,不同錢包可提供不同服務,開通請求中帶有用戶的標識。
從便捷性上來說,C端用戶在使用數字貨幣時,其方式類似於使用支付寶微信,只不過,數字貨幣的使用方式會以銀行的「數字錢包」作為通道。另外,DC/EP不需要終端設備聯網就可以完成支付,可以更好地替代紙幣。
『叄』 紙鈔、電子支付和數字人民幣將同時共存,如何看待數字貨幣的崛起
其實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的人都能夠越來越依賴科學技術,而且也會讓科學技術更好地作用於我們的人類生活,而且還能說我們是越來越想要讓科學技術有個更好的運用的,而且我們也能夠讓科學技術提升的越來越快。
其實科學技術的發展促進了數字貨幣的興起,而且也導致了越來越多的人都會使用數字貨幣,並且也能夠讓很多的國家都推動數字貨幣的研究,這其實是一種比較好的現象。紙鈔、電子支付和數字人民幣將同時共存,如何看待數字貨幣的崛起?我主要有三個看法:
一、我認為數字貨幣的崛起是時代發展的產物。
在我看來,我認為數字貨幣的崛起也是時代發展的產物,因為在之前的那些時候,我們是沒有數字貨幣的,而正是隨著時代發展而導致了數字貨幣的崛起。因此我覺得數字貨幣的崛起本身就是一種時代發展的產物,而且也是能夠跟隨時代發展的潮流的。
以上就是我的看法,大家有什麼想法嗎?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肆』 開展數字人民幣試點,以後會不會都用數字人民幣
目前我國的銀行正在各地推動數字人民幣試點,而這些試點再推出來之後已經成為了一個高頻詞。很多網友對這件事情議論紛紛,其中大家討論最多的就是數字貨幣在推行之後是否在最後取代人民幣。畢竟現在所有的東西數字化已經成為了一個潮流的趨勢,而且我們之前的信用卡以及我們的移動支付就已經有這樣的特徵。那麼今天我們就來探討一下,如果數字貨幣被推行的話,是否能夠取代紙質的人民幣。
第三,如何看待現在推行的試點工程?
其實數字貨幣現在退休已經有一段時間,老從各地傳回來的消息可以看出,數字貨幣的效果已經遠超預期,主要就是因為在交易的過程當中,數字貨幣更加的便捷高效,同時也更為的安全。很多民眾對於這樣的支付方式還是比較認可的,同時,很多人也提出了另外一種擔憂,那就是數字貨幣的高流通性可能會讓很多人忽視他的安全。所以對於數字貨幣的安全以及加密還需要更進一步的努力才可以。
『伍』 如何看待貨幣數字化
血熱時代和科技的發展普通的貨幣滿足不了現在貨幣流通的快捷性,所以說數字貨幣化是必然,也是必然的,趨勢也是讓人使用貨幣的一個普及。
『陸』 經濟學家:不能把太多精力放在數字貨幣上,你怎麼看待數字貨幣
貨幣數字化早就實現了(否則不能用電腦交易)。所謂數字貨幣就是現金數字化,只能用於M0。因為大額資金可以方便的攜帶,不需要存入銀行,銀行資金的大規模流出很容易實現。
現在的數字貨幣,如比特幣、Litecoin、PPCoin等,都是通過校驗和密碼術的方式創造、發行、流通的電子貨幣。其特點是利用P2P對等網路技術來發行、管理和流通貨幣,理論上避免了官僚主義的審批,賦予了每個人發行貨幣的權利。數字黃金貨幣是以黃金重量命名的一種電子貨幣形式。這種貨幣的典型計量單位是金衡克或金衡盎司,盡管有時黃金和第納爾也被用作單位。數字黃金貨幣的資金來源是無額度或分配額度的黃金存儲。央行相關負責人表示,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團隊應建立更有效的組織保障機制,進一步明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戰略目標,做好技術攻關,研究數字貨幣的多場景應用,爭取盡快推出央行發行的數字貨幣。
『柒』 如何看待數字貨幣人民幣的啟動呢
一、數字貨幣人民幣究竟是什麼?
互聯網科技尤其是區塊鏈技術的發展,全球涌現出不少所謂的“虛擬貨幣”,如近年來爭議較大的比特幣、萊特貨幣等。
作為M0(指流通中的現金,即在銀行體系之外流通著的現金)的替代品,央行數字貨幣與比特幣這類虛擬貨幣的區別在於比特幣是去中心化的,而央行將要推出的數字貨幣是中心化的。
央行數字貨幣是基於國家信用、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它和人民幣現鈔完全一樣,與現鈔等價。
可以預見的是,數字人民幣時代即將到來。對商業銀行及其他金融機構來講,基於數字貨幣將會衍生出更多的數字信貸、數字資產和數字負債等創新。此外,央行數字貨幣發行後能提升對貨幣運行監控的效率,豐富貨幣政策手段。
而且發行央行法定數字貨幣,將使貨幣創造、記賬、流動等數據實時採集成為可能,並在數據脫敏以後,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進行深入分析,為貨幣的投放、貨幣政策的制定與實施提供有益的參考,並為經濟調控提供有益的手段。
三、數字貨幣的影響
1、短期內,數字貨幣的推出對匯率的影響很小
由於“數字人民幣”目前似乎旨在對流通中的貨幣進行部分數字化(因此將會有零利率薪酬、100%准備金要求和有限弱化金融中介,又稱“脫媒”),且考慮到中國目前的資本項目限制(特別是對資本外流的限制),數字貨幣的推出短期內不太可能對人民幣匯率走勢產生太大影響。
推動人民幣的因素仍是中美關系的發展、投資組合資金流動、收益率優勢和估值。由於第二波疫情爆發,美國資金出現外流。這也應該在短期內提振了市場對人民幣的信心。
2、“數字人民幣”是人民幣國際化的一個里程碑
如果“數字人民幣”結算技術的設計得非常復雜,且變得無處不在(通過充分利用中國手機和互聯網應用的日益普及以及人民幣被納入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特別提款權貨幣籃子),長遠上看可能促進人民幣國際化及目前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的多樣化。
總結:央行發行數字貨幣,更多的是著眼於國內因素,一者是因為這是大勢所趨,二者在於數字貨幣確實有諸多優勢。而人民幣國際化,更多時候,是一個水到渠成的事情。中國人民銀行推出數字貨幣,無論是對國內還是對國際,都是一場重大的貨幣體系變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