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市值超百億企業有多少家
① 中國有多少企業市值超過百億
截止昨天一共有381家上市公司市值過百億。。
② 中國百億公司有哪些
中國百億公司包括:阿里巴巴、騰訊、位元組跳動、京東等。
中國有許多百億公司,這些公司在不同的行業領域都取得了顯著的成績。以下是對其中幾家百億公司的簡要介紹:
1. 阿里巴巴:阿里巴巴是中國最大的電子商務公司,其市值早已突破百億。阿里巴巴旗下擁有淘寶、天貓等電商平台,同時也是全球領先的雲計算和人工智慧技術提供商。
2. 騰訊:騰訊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其業務涵蓋社交、游戲、廣告、金融科技等多個領域。騰訊的微信和QQ等產品在中國擁有極高的用戶覆蓋率。
3. 位元組跳動:位元組跳動是一家專注於互聯網內容領域的公司,其產品包括抖音、今日頭條等。憑借創新的技術和精準的內容推薦,位元組跳動迅速成為中國乃至全球的獨角獸企業。
4. 京東:京東是中國最大的自營電商平台之一,以電商、物流、金融等技術驅動型的業務著稱。京東擁有龐大的物流體系和龐大的用戶群體,是中國電商市場的領導者之一。
除了上述公司,中國還有許多其他百億公司,如美團、拼多多、華為等。這些公司在各自的領域內都有著卓越的表現和廣泛的影響力。隨著中國的經濟發展和科技創新,未來還將涌現更多的百億公司。
③ 科創板開板四周年!全方位排行榜來了!
四周年回顧:科創板開板的歷程與成就
四年前的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標志著注冊制在我國資本市場正式落地。這一里程碑事件始於2018年11月5日,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布在上海證券交易所設立科創板並試點注冊制。隨後,相關部門迅速響應,推進改革,使得科創板在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方面取得顯著進展。
四年間,科創板一路高歌猛進,展現出非凡的成績。根據大象研究院的數據統計,截至2023年6月13日,科創板共有534家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總額達到8365.17億元(不包含觀典防務,其為轉板上市不募集資金),總市值突破7萬億元。
在這一成就中,保薦機構、審計機構和律師事務所都發揮了重要作用。據統計,共有53家券商投行擔任了534家上市公司的IPO保薦機構,其中中信證券以75個項目的數量位居榜首。在審計機構項目量排行榜上,天健以104個項目領先,立信和容誠分列第二和第三位。律師事務所項目量排行榜中,錦天城、中倫和德恆分別位居前三,為科創板上市公司的IPO法律服務提供了有力支持。
從注冊地項目量排行榜來看,江蘇省、廣東省和上海市的注冊地址分別有102個、81個和81個項目,成為科創板上市公司數量最多的地區。同時,集成電路、生物醫葯等行業聚集效應進一步凸顯,科創板對龍頭企業的吸引力不斷增強。
在行業分布上,科創板高度集中在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其中,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和生物產業合計佔比高達61.05%,而高端裝備製造產業、新材料產業和節能環保產業分別有88個、62個和28個項目。科創板對高科技領域的支持,體現了其「硬科技」定位。
科創板在募資總額上也表現出色。截至6月13日,534家科創板上市公司的募集資金總額超過8365億元,其中中芯國際以532.30億元的最大值位居榜首,百濟神州、中芯集成、聯影醫療、海光信息和中國通號的首發融資額也超過百億元。此外,市值突破7萬億元,平均總市值為136.81億元。總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公司包括中芯國際、金山辦公、海光信息、百濟神州-U、晶科能源、聯影醫療和傳音控股等,超過百億市值的公司共有174家。
研發支出方面,科創板上市公司在2022年的年報中合計研發支出達到1319.47億元。其中,百濟神州-U以111.52億元的研發支出位居榜首,其研發支出總額占營業收入比例高達116.58%。此外,晶科能源、中芯國際、天合光能、君實生物-U、傳音控股和海光信息的研發支出均超過20億元。
總結來說,科創板作為注冊制改革的試驗田,在發行、上市、交易、退市、再融資、並購重組等方面進行了制度創新,為全市場的平穩落地提供了寶貴經驗。其堅守「硬科技」定位,打造了服務科技創新的良好市場生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聚效應顯著,科創企業持續加大研發投入,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勇立創新潮頭,交出了「硬核」成績單。展望未來,科創板將繼續引領經濟發展向創新驅動轉型,為推動科技創新提供不竭動力,助推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永攀科技高峰。
④ 中國有多少人身價百億富豪
620人,以下是全國富人的介紹:農夫山泉創始人鍾睒睒則是今年最大的黑馬,今年農夫山泉上市,市值已經超過4000億元,而鍾睒睒則以3650億元位列中國富豪榜第三。
科技互聯網領域上榜的企業家依然很多,而像房地產等傳統行業上榜人數在減少,這充分說明了近年來多行業和市場發展的變化趨勢。
除了馬雲、馬化騰,順豐的王衛今年殺進了前十名,以2400億元位居第四;美的的何享健以2250億元排名第五;網易的丁磊以2200億元畢虧扒排名第八;拼多多的黃崢同樣以2200億元與丁磊並列第八。前十名富豪里,科技互聯網領域就占據多達6席,也就是60%的份額。
其他排名靠前的知名科技互聯網大佬還有:小米的雷軍以1700億元排名第13,美團的王興和空亮騰訊的張志東同樣以1700億元與雷軍並列第13,京東的劉強東以1600億元排名第16,位元組跳動的張一鳴以1100億元排名第30,蘇寧的張近東以1020億元排名第40,網路的李彥宏、馬東敏夫婦以740億元排名第48,以上幾位都殺進了榜單的前50名。
值得一提的是,手機是當今最熱門的產品之一,手機企業的老闆們自然也身價不菲。除了前面提到的雷軍外,華為的任正非財富達到190億;VIVO的沈煒財富達到180億;OPPO的陳明永手昌財富達到175億;傳音的竺兆江財富達到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