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m的市值是多少
❶ 如何評價騰訊會議和zoom
zoom
zoom公司實力雄厚,總部位於美國,成立於2011年,為上市公司,市值超過1000億美元。zoom提供包括騰訊會議在內的基本功能,如屏幕共享、文本聊天、會議記錄等。zoom的特色在於提供更高級的視頻質量、虛擬背景、音頻質量和虛擬手勢等功能。zoom具有高可擴展性,支持大規模視頻會議和大量參與者。基本版免費,額外功能和大規模會議需付費。
騰訊會議
騰訊會議由深圳市騰訊計算機系統有限公司提供,成立於1998年11月,是中國最大的互聯網綜合服務提供商之一,也是中國服務用戶最多的互聯網企業之一。騰訊會議提供一站式雲會議解決方案,支持沉浸式會議協作。騰訊會議優勢在於深度集成騰訊系產品,如微信、企業微信、QQ等。功能包括視頻會議、音頻會議、屏幕共享、在線文檔編輯等。騰訊會議有標准、會員版、商業版和企業版四個版本,標准版免費。
比較
選擇騰訊會議或zoom取決於具體需求和場景。國內使用、需要特殊功能時,騰訊會議是不錯的選擇。需要跨平台使用、對會議時間沒有限制時,zoom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❷ ZOOM:市值1291億美元的狂熱風,怎麼吹起來的
本文為《創造一下·公司兵法》欄目
矽谷新貴ZOOM1291億美元市值背後的商業邏輯
作者|苗正卿
狂熱繼續。
9月1日,視頻會議服務商ZOOM股價一度暴漲 47%, 以 1291億美元 市值超越IBM,成為 美國市值最高的20大 科技 公司之一 。
憑藉手中股份,ZOOM創始人、CEO袁征以超過200億美元的身價殺入全球富豪榜前70名。
讓資本市場對ZOOM信心大增的根源,是ZOOM交出的成績單。 二季度ZOOM營業收入同比增長355%,而其中81%的收入增量源自新訂閱用戶。
在過去的一年之中,如何獲得新用戶成為了華爾街和矽谷都在憂心的事。這甚至成為了To B和To C公司都繞不開的必考題。
貴為FAANG成員之一的奈飛,只是因為新用戶預期增速放緩,便引來股價暴跌10%的「懲罰」。而中概股、To B玩家聲網,則憑借疫情引發的「用戶超額增量」態勢成功在納斯達克IPO。
ZOOM已經成為華爾街和矽谷都在研讀的新「兵法書」,因為獲得新用戶的能力正是ZOOM擅長的事。
2020年以來,ZOOM最重要的目標客戶群「擁有10人以上的公司級客戶」增長了29.5萬個,比2019年全年增擴293%。值得玩味的是,從2011年開始創業算起,袁征帶領ZOOM殺入的並非藍海。在當時的視頻會議市場,微軟的Skype、思傑公司的GoToMeeting以及並入思科的WebEx旗下產品已經成為市場主流。
如何在競爭激烈的賽道迅速獲得企業級用戶? 這成為了袁征和ZOOM需要思考的問題。
「ZOOM用To C的思維,做了一款To B的產品。」 分析師、SAAS市場研究者Baldwin對《創造一下》表示,ZOOM暗示了一種潛在趨勢: B端和C端市場界限逐漸模糊。
ZOOM的誕生和一場愛情有關。
1987年,考上山東礦業學院的袁征出現了一個剛需:如何與異地女友保持聯系。當時二人分隔兩地,只有乘坐10小時火車才能見面,剛需焦慮讓袁征萌生了一個想法:用某種技術實現音視頻同步。這其實是袁征的底層邏輯: 從需求出發設計產品,技術只為需求服務。
「在矽谷,有太多的天才工程師,但其中大多數只是在開發自己喜歡的產品,而非用戶真正需要的產品。」工程師秦潔早在WebEx時代便與袁征共事,在他眼中袁征屬於矽谷異類:在WebEx的會議桌上,當一群工程師討論技術時,袁征也會用溫和語氣指出「這個設計似乎不符合用戶需求」。
甚至用戶需求成為了袁征日後從思科離職的導火索。
2011年作為思科工程副總裁的袁征在用戶走訪調研時發現,思科提供的遠程會議系統已不能滿足用戶。這套基於昔日WebEx技術而成的系統在穩定性和便捷性上已不能讓2011年的用戶滿意。在和思科高層交涉無果後,袁征決定創業並開發全新的系統。
重視需求的基因,最終嵌入到ZOOM之中。和矽谷同行相比,作為To B企業,ZOOM在產品研發和推廣時採用了不同的模式,B端企業用戶之中的員工需求被視為重要信息。
Anne是在美國一家創業型生物公司工作的員工。她最早使用ZOOM,是因為一封郵件。當時她給一位ZOOM的工程師推薦了自己公司的生物產品,在愉快的交流後對方又發來了一封「推薦ZOOM產品」的郵件。這讓Anne略感意外,之前她使用過的企業會議軟體,都是由軟體公司直接向客戶公司的采購負責人推薦。像ZOOM這種直接將產品推薦到目標公司基層員工的打法並不多見。
一位供職於ZOOM的人士回憶,在早期推廣產品時,ZOOM銷售部門制定的策略可以描述為 「由小到大、由下到上、由散到聚」 。ZOOM銷售人員的KPI考核之中,對接了多少採購部門負責人或公司高層並非最重要指標。「和多少目標公司基層員工實現對接」反而被看得很重。
當時ZOOM的銷售推廣理念,甚至是鼓勵銷售人員引導客戶公司員工將ZOOM用於私人場景。「我們並不是讓這些基層員工向公司高層推廣產品,從而實現公司采購,ZOOM的目標是讓這些人真正用產品,並獲得體驗。」
Emergence Capital普通合夥人蘇博托夫斯基是最早投資ZOOM的投資人之一。在和袁征接觸時,袁征並沒有向蘇博托夫斯基展示PPT。在會議室中,袁征將ZOOM的產品直接放在蘇博托夫斯基等投資人面前,並允許他們隨以使用,而體驗後蘇博托夫斯基決定參與投資。「人們想要的是一款他們喜歡的工具。」 蘇博托夫斯基說。
分析師Baldwin將ZOOM的模式歸結為兩個基本點: 產品本身質量過硬+能滿足用戶需求。 「在滿足這個前提下,ZOOM的產品通過個體向群體推廣。這和傳統的To B公司模式不同,並非那種公司統一采購後向下分發的模式。」
國內某中型風投公司在2019年開始使用ZOOM。最開始是幾個海外留學背景的員工在夜裡居家協作時自行使用,之後ZOOM的產品被「安利」給了部門領導,兩個多月後,ZOOM成為了這家公司統一採用的遠程會議軟體。這其實是ZOOM崛起過程中最常見的情況: 先贏得C端用戶,再逐漸影響到B端。
遠望資本創始合夥人程浩是ZOOM的用戶之一。他發現ZOOM成功的邏輯是To B的企業「 通過病毒式營銷 ( Viral Marketing,利用人際網路,讓營銷信息像病毒一樣傳播和擴散 ) 」迅速發展。
ZOOM深度用戶張翰是一家9人創業公司的CEO,最早他發現ZOOM還是在和投資人交流時。當時他身處北京,而投資人遠在新加坡。在對方的提議下,張翰試著使用了ZOOM。
「當時非常緊張,擔心軟體復雜,耽誤聊事。」讓張翰意料之外的是ZOOM的極簡主義設計。他用了3分鍾的時間下載軟體並加入會議,而在之後32分鍾的交流中也沒有出現任何意外。這次體驗之後,張翰將ZOOM推廣到自己公司之中,並且將之推薦給了其他幾個創業的朋友。
社交裂變並非ZOOM的唯一打法,ZOOM也善於借力知名品牌。ZOOM國際和合作夥伴營銷部負責人德里克·潘多透露,除了用戶個人通過社交網路推廣ZOOM,公司本身還很看重和品牌的合作。在F1方程式匈牙利布達佩斯大獎賽上,ZOOM已投入使用,車迷通過ZOOM可以看到實時更新的賽況。
「這其實是一個簡單的邏輯,很像許多消費電子產品甚至消費品公司的打法,通過品牌露出擴大影響力,並通過個人的社交裂變獲得新客戶。」營銷研究者朱民認為ZOOM最大的特點,就是獲得C端流量後,最終演變為B端的公司級客戶。「這是ZOOM在產品質量之外,最大的成功秘訣。」
在獲客方面, 免費增值模式 也是ZOOM的戰略之一。ZOOM的產品分為兩大體系,一對一的免費模式,以及40分鍾免費的群組會議模式。一對一免費模式,進一步促進了C端個人成為ZOOM產品的體驗者。而群組會議的40分鍾免費模式,也是基於用戶實際應用場景而設計出的方案。在公開采訪時袁征透露,40分鍾免費模式,是早在WebEx時期團隊通過實際調研發現的「最佳時間」。來自ZOOM的研究顯示,40分鍾免費模式最容易實現付費用戶轉化。
「本質上這是一種免費增值模式。」 Baldwin對比了在2020年成功IPO的聲網。和袁征類似,聲網創始人、CEO趙斌同樣源自WebEx,而聲網和ZOOM同樣是To B的公司。有趣的是,趙斌和袁征不謀而合地都選擇了免費增值模式。
「聲網給每個賬號提供了10000分鍾的免費使用時間,之後才收費。」趙斌認為10000分鍾足以讓用戶體驗到聲網的優勢並抉擇是否繼續使用。和ZOOM頗為類似的是,聲網在營銷推廣過程時,最看重的也非客戶公司的采購負責人,而是實際使用聲網API的工程師。
Brown同時是聲網API和ZOOM產品使用者,作為工程師他經常需要用ZOOM和加拿大等地的分公司工程師交流協作。他覺得ZOOM和聲網和傳統的思科、Oracle等To B類公司有所不同。在傳統的模式下,基層員工無法提前嘗試使用這些To B級產品,除非公司高層決定購買、引入。但聲網和ZOOM的產品首先讓基層員工用到,而且這些產品甚至具備To C的特質。「一位個人開發者也可以使用聲網API,家庭成員間也可以用ZOOM交流。」
但程浩認為,並非所有的To B產品都可以To C化發展。在他看來,ZOOM的產品「足夠通用、足夠標准化、足夠獨立並且非常年輕化」。而大部分To B產品並不具備ZOOM的這些特點,如果一味模仿ZOOM或聲網的模式,可能水土不服。
ZOOM並非一帆風順。
2020年4月初,袁征在YouTube平台親自下場直播,主題是「道歉」。讓袁征坐立不安的是ZOOM爆出的安全隱患問題。
ZOOM轟炸 ( ZOOM Bombing,指突然有人闖入到會議視頻中並留下不可描述的行為或言語的現象 ) 在2020年第一季度開始在網上發酵。這導致ZOOM的股價一度暴跌15%。
除了安全隱患,ZOOM所在的賽道可謂擁擠。2020年4月Facebook推出同類產品Messenger Rooms。而谷歌的Hangouts Meet則實現「雲化」,無需安裝軟體在Web頁面即可實現100人視音頻遠程會議。
缺失場景一直是ZOOM被質疑的地方 。
「ZOOM說到底是一款工具,它缺少了自帶的場景。」以谷歌為例,從2019年開始谷歌就開始整合Gmail和Hangouts Meet。這是谷歌場景化戰略的一部分,用戶在一個場景內可以體驗到產品的多種功能。以Gmail最大的單一市場印度為例,印度的Gmail使用者在通過Gmail進行工作交流時,可以即時通過Hangouts Meet實現音視頻深度交流。相比於單獨一款軟體,這種場景化服務的優勢在於便捷和系統整合。
這也是ZOOM在2011年創業伊始就面臨的問題。在袁征初創ZOOM時,他的朋友曾提出過質疑:公司采購思科的產品,不僅為了遠程會議一款產品,還會有諸如企業路由器、安全產品等。
「ZOOM作為一款工具,在面對平台類公司和巨頭公司競爭時處於天然劣勢,除非產品競爭力保持持續優勢。」一位不願具名的分析師表示,ZOOM業績大漲離不開疫情帶來的「無接觸經濟」。在無接觸經濟的業態下,ZOOM規避了「場景化缺失」的問題。但在疫情之後,ZOOM能否保持如此高的增長性,並不能輕易判斷。
起碼在新興市場,ZOOM的好運氣並未延續。2020年5月,ZOOM逐漸停止了中國個人用戶在產品上的注冊。8月ZOOM將在中國的發展模式改為OEM經營模式 ( 新模式下,ZOOM在中國選擇三家代理商進行合作 ) 。
「隨著ZOOM逐漸成為市值近萬億元的公司,ZOOM所面臨的挑戰已經和以前不同。」 Baldwin表示ZOOM已經走上了Facebook曾經的道路,隨著體量增加,宏觀環境和所在市場政策的影響,將會對公司發展起決定性影響。
不過袁征似乎也在用自己的方式應對潛在危機。比如在新興市場上,ZOOM正在全力開拓印度市場,到2020年5月時印度已經成為了美國之外的ZOOM最大單一市場。
而為了解決場景缺失的問題,ZOOM也開始 定製化服務 。隨著疫情帶來的在線教育市場飛速發展,ZOOM為多家在線教育廠商推出了定製化軟體。ZOOM不僅可以根據公司特點調整軟體功能,還可以將ZOOM的功能嵌入到一些企業的產品中去。「未來在To B的市場,人們也會更加關註定製化,每個企業都希望獲得針對自己需求的精準服務。從這個角度上B端和C端都正在進入個性化時代。」 Baldwin說。
為了拿掉「安全隱患」這條鎖住ZOOM生死命脈的鎖鏈,ZOOM也在奮力一搏。最新的消息顯示,ZOOM宣布啟用雙重驗證功能,這被視為ZOOM提高用戶賬戶安全的舉措。畢竟在ZOOM基於社交裂變的獲客模式下,一個用戶選擇離開ZOOM時也會影響其朋友對ZOOM的評價。
正如袁征自己所說:「ZOOM需要小心謹慎地發展。」
❸ zoom4年股票拿完 有多少
160億。
如果說分析ZOOM上市暴漲,我有自己的見解,也屬於正常情況。但是如果說分析美股能夠走多遠,卻不敢妄加評判。針對該問題,個人見解如下:一:ZOOM上市首日暴漲,實屬名歸近日ZOOM上市,首日股價暴漲70%有餘,市值突破160億美金。完全打破了美股首發破線的記錄,其實仔細分析便能發現,並沒有什麼破發咒語,也沒有什麼不可能。其中關於ZOOM的成功,關鍵的原因便是他的「病毒式營銷」,ZOOM的核心業務是2B,而ZOOM不僅關注企業銷售的營銷,還非常注重使用者和參與者的體驗,他們認為只要使用的人和參與使用的人,都感覺產品好,那就不可能沒有更多的商業合作夥伴,也就形成了類似於病毒式營銷的效果。這樣一家企業,不被市場所認可都不太可能。
❹ Zoom是如何成功的如何看待Zoom的成功
2019年4月18日,Zoom在美國上市(股票代碼ZM,不是Zoom),當天股價暴漲70%,市值達到200億美元。,Zoom是一家IT工具類——視頻通訊領域的公司,它的CEO是華人袁征(EricYuan),袁征在在公司上市之前的知名度並不是很高,但Zoom上市後給大眾帶來的影響卻是暴漲,兩者形成了巨大的反差。
受疫情影響,人們不再出行,企業、事業、以及各單位的視頻會議多了起來,學生學習也用上了視頻,因此互聯網視頻類工具成為了熱門,Zoom受疫情影響,市值又翻了一倍,已經超過400億美金。但互聯網行業里最受歡迎的視頻會議產品還是Zoom。Zoom同時做到了簡單、好用和穩定這幾個基本要求,其它視頻工具很難做到這幾點。
Zoom的移動端做得不很不錯,Zoom的PC端體驗更好,PC端的體驗好才是其得以迅速發展的關鍵,而不是移動端。Zoom就是頭PC為主的視頻工具。
“Zoom的價值觀是“關心care”,包括有五層意思:關心社區、關心公司、關心客戶、關心同事、關心自己。”
競爭永無止境,作為視頻工具,Zoom的道路還很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