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計量前提建在什麼的基礎之上
1. 怎麼理解:會計以貨幣計量為基本形式,凡是不能以貨幣計量的經濟活動,都不是會計所反映的內容。
貨幣計量是會計核算的基本前提之一。它要求對所有會計核算的對象採用同一種貨幣作為統一的尺度來予以計量,並把會計主體經營活動和財務狀況的數據轉化為統一貨幣單位反映的會計信息。會計是以貨幣為主要計量單位,對行政事業單位,企業或其他經濟組織的經濟活動進行連續、系統、全面地反映和監督的一項經濟管理活動。
拓展資料
一、我們應如何理解「貨幣計量」的含義 弗里希在《計量經濟學》的創刊詞中說到:「用數學方法探討經濟學可以從好幾個方面著手,但任何一方面都不能與計量經濟學混為一談。計量經濟學與經濟統計學決非一碼事;它也不同於我們所說的一般經濟理論,盡管經濟理論大部分都具有一定的數量特徵;計量經濟學也不應視為數學應用於經濟學的同義語。經驗表明,統計學、經濟理論和數學這三者對於真正了解現代經濟生活中的數量關系來說,都是必要的,但各自並非是充分條件。而三者結合起來,就有力量,這種結合便構成了貨幣計量。」後來美國著名計量經濟學家克萊因也認為:計量經濟學是數學、統計技術和經濟分析的綜合。也可以說,計量經濟學不僅是指對經濟現象加以測量,而且表明是根據一定的經濟理論進行計量的意思。
二、計量經濟學的基礎是一整套建立在數理統計理論上的計量方法,屬於計量經濟學的「硬體」,計量經濟學的主要用途或目的主要有兩個方面:理論檢驗。這是計量經濟學用途最為主要的和可靠的方面。這也是計量經濟學本身的一個主要內容。預測應用。從理論研究和方法的最終目的看,預測(包括政策評價)當然是計量經濟學最終任務,必須注意學習和了解,但其預測的可靠性或有效性是我們應十分注意的。
三、貨幣計量是指企業在會計核算中要以貨幣為統一的主要的計量單位,記錄和反映企業生產經營過程和經營成果。會計主體的經濟活動是多種多樣、錯綜復雜的。為了實現會計目的,必須綜合反映會計主體的各項經濟活動,這就要求有一個統一計量尺度。可供選擇的計量尺度有貨幣、實物和時間等,但在商品經濟條件下,貨幣作為一種特殊的商品,最適合充當統一的計量尺度。會計在選擇貨幣作為統一的計量尺度的同時,要以實物量度和時間量度等作為輔助的計量尺度。要實際進行會計核算,除了應明確以貨幣作為主要計量尺度之外,還需要具體確定記賬本位幣,即按某種統一的貨幣來反映會計主體的財務狀況與經營成果。貨幣計量隱含幣值穩定假設。
2. 貨幣計量的基礎是什麼
一、會計計量: 從歷史成本會計計量模式轉向多重計量基礎並存的會計模式
從早期發布的國際會計准則來看, 大多是按照歷史成本計量基礎制定的, 比如存貨、固定資產准則
等。其中的一個重要原因是, 這些資產按照歷史成本進行計量兼具可靠性和相關性的質量特徵, 符合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堅持的財務報告信息決策有用性的目標要求。但是, 隨著近些年來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技術更新大大加快, 創新業務層出不窮, 從而對傳統的歷史成本會計計量模式提出了挑戰。這些挑戰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資產減值問題
在以歷史成本計量資產價值的情況下, 資產負債表中的資產始終以其初始實際成本(或者攤余成本)
計量和反映的, 在資產持有期間不確認減值損失。在嚴格的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 資產減值損失只有在相關資產發生轉讓、出售等時, 才予以確認。其結果是, 當資產的市價、可收回金額等低於資產實際成本時, 歷史成本計量模式下的資產負債表中所反映的資產價值和利潤表中所反映的凈利潤等均將被高估, 從而導致財務報告難以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實際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成果。在這種情況下, 為了向會計信息使用者提供與其決策有用的信息, 就需要引入資產減值會計和除歷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計量基礎。為此, 原國際會計准則委員會( IASC) 於1998年制定了《國際會計准則第36號———資產減值》, 引入了可收回金額等計量基礎來反映企業資產減值損失。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於2001年發布了《財務會計准則公告第144號———長期資產減值和處置會計》, 要求長期資產(或者資產組合) 的賬面價值如果超過了其公允價值, 應當確認減值損失。我國於1998年起,要求上市公司必須對應收賬款、短期投資、存貨、長期投資等計提減值准備。自2000年起計提減值准備的資產范圍又擴大到委託貸款、固定資產、在建工程和無形資產等。同時, 要求計提這八項資產減值准備的公司范圍也由上市公司逐步擴大到其他企業。資產減值會計的施行和除歷史成本計量基礎之外的其他計量基礎的引入, 實際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動搖了歷史成本會計計量模式。
(二) 創新金融業務和所謂的「資產負債表外業務」問題
近年來, 大量創新金融業務和所謂的「資產負債表外業務」不斷涌現, 不少企業, 尤其是金融企業,是從事這些業務的主角, 這些業務對這些企業的經營管理活動影響日益增大。因創新金融業務和「資產負債表外業務」衍生出的許多金融工具, 它們通常屬於履行中合約, 尤其是衍生金融工具, 企業一般無需付出初始凈投資或者初始凈投資很小, 與金融工具有關的標的資產和負債的轉移也通常要到合約到期或者履行時才能實現。因此, 如果嚴格按照歷史成本計量模式, 與這些金融工具有關的資產和負債在合約取得乃至履約過程中都將難以得到確認, 資產負債表將無法反映這些交易信息(包括相關的風險信息) , 這也就是為什麼許多從事衍生金融工具交易的企業將這些交易稱之為「資產負債表外業務」的重要原因。
但是, 近些年來大量的理論研究和金融工具實務的發展(尤其是不斷發生的因金融工具交易及其管理不當而產生的財務丑聞) 表明, 金融工具會產生金融資產、金融負債或者權益工具, 如果將它們(主要是衍生金融工具) 作為「資產負債表外業務」處理, 不納入表內核算, 則會導致資產負債表所反映的資產負債信息不全面, 無法如實反映企業真實的財務狀況。
然而如果要將這些金融資產、金融負債、權益工具等納入表內核算的話, 除了那些具有實際成本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權益工具(如購入的准備持有到期的投資、銀行貸款、應收賬款等) 可以按照其取得時的實際成本入賬外, 對於那些在取得時沒有發生實際成本(或者幾乎沒有發生實際成本) 的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權益工具而言, 如果符合會計要素的確認標准, 就需要應用除歷史成本之外的其他計量基礎(比如公允價值等) , 才能將其納入資產負債表內核算, 而且這些金融工具的價值經營會變動, 要求揭示這些價值變動的風險, 也需要引入除歷史成本以外的其他計量基礎。在這種情況下, 2003年12月新修訂的《國際會計准則第39號———金融工具: 確認和計量》已經規定, 對於所有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在原則上均應當以其公允價值進行初始計量; 在後續計量中, 對於按照公允價值計量並且公允價值的變動額應當計入損益的金融資產或者金融負債、可供出售的金融資產應當採用公允價值計量, 而對於貸款、應收款項、持有準備到期的投資則採用攤余成本計量。
(三) 將在未來導致含有經濟利益的資源流出企業、但其發生時間或者金額不確定的負債問題
在實務中, 企業通常面臨著大量不確定事項或者或有事項, 這些事項在資產負債表日可能已經導致企業承擔了一項現時義務, 但是實際履行義務的時間將在以後會計期間, 而且履約的時間或者需要償付的金額並不確定, 它們會隨著未來有關事件的發生或者不發生而發生改變。比如, 企業為所售產品提供的產品質量保證、企業所承擔需要在未來支付的養老金義務等。顯然, 如果嚴格按照歷史成本計量模式, 這些將在未來履約而且支付時間或者金額不確定的負債將難以入賬, 並被反映在資產負債表中。如果要反映這些負債, 企業必須在充分考慮未來不確定性因素的情況下, 按照恰當的方法採用估計的應付金額或者未來現金流量的現值等計量方法來確認和計量這些負債。《國際會計准則第37號———准備、或有負債和或有資產》要求企業必須對於時間或者金額不確定的負債(即准備) , 在符合規定的負債確認條件的情況下, 予以確認, 其金額應當按照以資產負債表日履行現時義務所需支出的最佳估計數進行計量, 最佳估計數應當按照統計上的「期望值法」 (在涉及的現時義務為多項的情況下) 或者最可能結果法(在涉及的現時義務為單項的情況下) 予以確定。
毫無疑問, 隨著社會經濟環境的急劇變化和會計技術的發展, 傳統的歷史成本計量模式正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要使企業財務報告真實、公允地反映其財務狀況、經營成果, 要完整地反映企業在資產負債表日的資產、負債狀況, 要在財務報告中充分披露與會計信息使用者決策有關的信息, 就必須引入除歷史成本之外的其他會計計量基礎(比如公允價值等) 。近年來的會計准則制定實踐和會計實務的發展也證明了這一點, 傳統意義上的歷史成本會計計量模式正在逐步地被改造成為歷史成本、公允價值等會計計量基礎並存的多重計量基礎並用的會計計量模式。
二、現行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對於會計計量的基本規范及其存在問題
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在其概念框架中指出, 會計計量是指「確定將在資產負債表和收益表中確認和
列報的財務報表要素的貨幣金額的過程」。「這一過程涉及特定計量基礎的選擇問題」。為此, 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在其概念框架中列示並界定了四種計量基礎, 它們分別是: 歷史成本、現行成本、可變現凈值(結算價值) 和現值。概念框架並沒有規定要求企業必須選用其中的一種計量基礎, 或者在何種情況下應當採用何種計量基礎, 但強調歷史成本是企業編制財務報表最為常用的計量基礎。所以概念框架的實質含義是財務報表可以以歷史成本結合其他計量基礎的方式予以列報。然而從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制定實踐來看, 可以發現准則與概念框架、准則與准則之間在會計計量方面存在著諸多不一致, 一些重大的會計計量基本概念問題沒有解決, 其中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 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中應用的一些會計計量基礎無法在概念框架中找到理論依據
從已經發布的現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來看, 各項准則中除了引入概念框架規范的歷史成本、現行成
本、可變現凈值以及現值等四種計量基礎外, 還引入了許多其他計量基礎, 比如使用價值、公允價值、成本與市價孰低、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重估價、市場價值等。這其中, 尤其是公允價值已經成為計量金融資產、金融負債和其他有關資產或者負債的重要計量基礎。但是, 由於這些計量基礎(尤其是公允價值計量基礎) 沒有被明確包括在概念框架中, 使得國際財務報告准則規范的計量原則與概念框架之間出現了不一致。從制定概念框架的初衷以及概念框架在准則制定中作用來講, 概念框架扮演著為具體的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制定提供理論基礎的作用, 各項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應當在概念框架的指導下制定, 但不得突破概念框架。毫無疑問, 現行的一些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中所採用的計量基礎已經突破了概念框架所界定的范疇, 因此在概念框架中明確公允價值等計量基礎的基本概念和應用原則便顯得十分迫切。
(二) 概念框架沒有明確其規范的四種計量基礎的應用前提
概念框架盡管規范了可供選擇的四種計量基礎, 並且允許採用多重計量基礎相結合的會計計量模式,但是概念框架並沒有明確每一種計量基礎的應用前提, 即應當在什麼時候, 什麼條件下, 採用其中的哪一種計量基礎。同樣的問題實際上也存在於除上述四種計量基礎之外的其他計量基礎上。這種對計量基礎應用前提規范的缺乏, 導致在有關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制定過程中, 對於計量基礎的選用出現一定的隨意性, 或者在引入某一會計計量基礎或者某幾種會計計量基礎處理一項經濟交易時沒有內在一致的概念基礎作支持。同時, 這也會導致財務報表的編制者在遇到一些新型交易或者事項時, 在選擇究竟應當採用何種計量基礎進行計量時, 要麼無所適從, 要麼隨意選用計量基礎, 從而不利於提高會計信息質量, 影響財務報表的可比性。
(三) 不利於國際會計的協調與趨同
由於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未能在概念框架中對會計計量的基本原則作出規范, 所以, 各國會計准則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之間在對於會計計量的處理上實際上存在較多的不一致(即使大家遵循的是相同或者相類的概念框架) 。比如, 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對於資產減值損失的計量以可收回金額為基礎, 而美國會計准則則以公允價值為基礎; 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對於投資性房地產允許採用公允價值或者歷史成本進行計量, 而美國會計准則只規定用歷史成本進行計量等。顯然, 這種會計計量實務上的差異, 導致相同的項目在不同的會計准則體系下會得到不同的會計處理(即不同的計量結果) , 從而影響到會計信息的可比性,不利於國際會計的協調與趨同。
毫無疑問, 無論是從提高概念框架的權威性和指導會計准則制定的角度, 還是從保持概念框架與會計准則之間一致性的角度, 都有必要從根本上系統地解決上述會計計量問題。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已經於2002年啟動了「會計計量」研究項目, 試圖從重建會計計量的概念基礎(理論基礎) 和提供公允價值的應用指南等方面入手, 解決現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中出現的會計計量問題。
三、解決會計計量問題的國際努力與未來會計計量的發展趨向
(一) 為會計計量提供概念基礎: 明確計量目標, 提供評價標准
目前, 無論是美國還是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都在致力於解決財務會計中的計量問題。美國曾經在其
《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5號———企業財務報表的確認和計量》中提出了一些關於會計計量的基本概念問題, 但是該概念公告形成於20多年前, 目前看來已經顯得過時, 無法適應會計計量實務發展的需要, 尤其是當時沒有在概念公告中提出公允價值計量基礎問題。2000年發布的《財務會計概念公告第7號———在會計計量中使用現金流量信息和現值》部分地解決了相關問題, 但是對公允價值的概念基礎、計價技術等仍然缺乏一個統一而明確的規范。為此, 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於2003年6月增加了一個單獨的「公允價值計量」准則項目, 擬在短期內, 按照現行的、需要進行公允價值計量的會計准則的有關規定,提供一個公允價值計量的框架。其長期目標則是修改概念公告, 發展公允價值計量的概念基礎。目前第一階段的工作已經告一段落, 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於2004年6月23日發布了《公允價值計量》徵求意見稿。徵求意見稿統一了所有金融資產和非金融資產及負債的公允價值計量原則與方法問題, 對公允價值進行了嚴格定義, 對如何確定公允價值提供了相應的層次結構, 對利用公允價值對資產和負債進行重新計量所應披露的信息等作了具體規范。
與美國所作努力相對應的是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於2002年和加拿大會計准則
理事會合作, 共同啟動了「會計計量」研究項目, 著手研究會計計量的基本問題。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的基本理念是, 為會計計量提供概念基礎首先要解決會計計量的目標問題, 即會計計量的目的是什麼, 是為了滿足什麼樣的信息需要, 只有會計計量目標解決了, 才能從基本概念上釐清為了達致目的應當採用的計量基礎, 或者在什麼情況下應當採用何種計量基礎的問題。
基於此, 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已經明確決策有用性是會計計量的目標, 即會計計量的最終目的是為了向信息使用者提供有用的會計信息(即與概念框架中的財務報告目標相一致) 。也就是說, 如果使用某一計量基礎(如歷史成本) 無法真實、公允地反映企業的資產、負債狀況(如某些金融資產或者金融負債) , 那麼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將可引入其他計量基礎, 以滿足會計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要。但是, 在引入某一計量基礎時, 究竟應當以什麼標准來衡量其允當性? 這是會計計量在具體的應用過程中所需要解決的
一個關鍵問題。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認為首先應當以概念框架中的以下標准來加以衡量: (1) 會計信息質量特徵。即會計計量的結果是否符合可理解性、相關性、可靠性和可比性的要求; (2) 資產和負債的概念。由於資產和負債的定義都強調了未來經濟利益預期將流入或者流出企業, 所以, 會計計量基礎應當有助於計量「未來經濟利益」; (3) 有助於資本保全; (4) 考慮成本———效益。
毫無疑問, 從概念層次建立會計計量目標及其評價標准, 將有助於為會計計量建立一個統一的概念基礎, 避免准則與准則之間、交易與交易之間出現不一致。但是上述會計計量目標及其評價標准畢竟比較籠統, 在遇到一些具體的計量實務問題時, 仍然顯得指導作用有限。比如在應用上述評價標准時, 如何權衡相關性與可靠性之間的關系? 如何考慮不同的會計環境(尤其是市場環境) 對會計計量的影響? 如何避免將上述評價標准應用到會計實務中會產生不同的理解與解釋問題等? 在基本的概念和原則層次, 會計計量仍然有許多問題需要研究和解決。
(二) 區分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
自從會計准則中引入資產減值會計、重估價會計③、部分資產和負債的公允價值會計後, 歷史成本計量模式實際上已經在一定程度上被打破, 因為會計報表不僅需要反映資產或者負債的初始取得成本, 而且還需要反映一些資產或者負債在會計期間的價值變動情況, 所以, 當代會計計量問題實際涉及到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兩個方面的問題。
從現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來看, 初始計量基礎主要有歷史成本、公允價值、現值、最佳估計金額等,而後續計量基礎則主要有攤余成本、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重估價、公允價值、可收回金額等。由此可見, 在現行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中, 無論是初始計量基礎還是後續計量基礎, 種類都較多, 並沒有一個統一的規范。針對這種情況, 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已經決定系統梳理初始計量和後續計量的基礎與方法問題。
其中, 對於初始計量, 已經初步決定了五個可供選擇的計量基礎: 歷史成本、重置成本、可變現凈值、使用價值和公允價值。至於後續計量, 則需要深入考察各國的法律法規規定、各國的計量實務以及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正在進行的其他項目(如收入和負債概念項目、報告綜合收益項目、金融工具項目) 後方能作出原則上的判斷。可以預料, 現行概念框架中的四個計量基礎, 除了歷史成本將被保留外, 其他計量基礎(包括現行成本、可變現價值和現值) 可能都將被修改或者替代。
(三) 為公允價值提供應用指南
基於國際財務報告准則和美國等國會計准則中已經越來越多地引入了公允價值, 而且可以肯定, 公允價值將成為未來財務會計發展的重要計量基礎。所以, 如何界定公允價值, 如何在實務中確定公允價值,已經成為當前國際會計領域的一個重要課題。但是在現有國際財務報告准則文獻中, 除了對公允價值給出定義外, 對在實務中應當如何確定公允價值較少給出具體的應用指南。其中, 尤其是對於公允價值究竟應當是投入價值( InputValue) 、還是脫手價值( Exit Value) , 應當是實體特定價值( Entity specific Value) 、還是市場價值(MarketValue) 上, 並不明確。而在實務中, 投入價值與脫手價值之間, 實體特定價值與市場價值之間, 則往往存在差異, 這種差異的存在會導致不同的人員、不同的公司對於相同的資產或者負債會得出不同的公允價值計量結果。換句話說, 在上述問題不明確的情況下, 所謂的「公允價值」可能並不是唯一的。這種狀況已經使得會計實務有時無所適從, 或者公允價值的計量五花八門, 從而影響到了採用國際財務報告准則的公司之間的會計信息的可比性。為此, 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擬首先從概念上進一步界定公允價值的內涵, 並為公允價值的計量提供應用指南④。具體包括: 明確公允價值究竟應當是投入價值、還是脫手價值, 應當是實體特定價值、還是市場價值; 在什麼情況下應當採用投入價值或者脫手價值, 在什麼
情況下應當採用實體特定價值或者市場價值; 在存在活躍市場的情況下應當如何確定公允價值, 在不存在活躍市場的情況下, 又應當如何採用一些計價技術等來確定公允價值等。從美國財務會計准則委員會發布的《公允價值計量》准則徵求意見稿來看, 與國際會計准則理事會的初步意見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四、對我國會計計量發展的思考
從我國現行會計准則、會計制度的規定來看, 在概念層次(比如《會計法》、《企業財務會計報告條例》、《企業會計准則———基本准則》) 上並沒有對於會計計量的基本原則問題作出規范。從實務上看, 盡管我國會計計量規范對於初始計量基礎也有歷史成本、公允價值、現值、最佳估計金額等, 對於後續計量基礎有攤余成本、成本與市價孰低、成本與可變現凈值孰低、公允價值、可收回金額等。但從總體上看,我國現行會計計量模式主要採用的是歷史成本計量基礎, 對於公允價值等其他計量基礎的應用較為謹慎。
會計計量理念上的不同, 已經成為我國會計准則與國際財務報告准則之間最為重大的差異之一。但是, 隨著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的建立與完善, 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 尤其是金融改革的穩步推進, 我們可能需要及早研究如何適時引入公允價值等除歷史成本以外的其它會計計量基礎, 也需要從總體上重新審視現行的歷史成本會計計量模式。當然我國目前的市場經濟環境與成熟的市場經濟環境相比, 還存在一定差距, 所以要全面引入公允價值會計需要假以時日。筆者認為, 在我國現階段, 可以對有活躍交易市場的金融資產和金融負債(包括衍生金融工具) 以及嚴格按照市場法則、具有商業實質的非貨幣性交易等,可以逐步允許採用公允價值, 以便如實反映企業的財務狀況和經營業績。同時對於其他資產和負債, 在現行歷史成本計量基礎之上, 可以考慮我國的市場環境, 吸收我國會計職業界、資產評估界、學術界等的智慧, 探討我國會計計量改革的途徑和方式。總的來說, 我們一方面需要密切關注國際上關於會計計量的理論、實務和准則規范的發展趨勢, 另一方面需要充分研究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階段和我國的會計計量實務及其存在的問題, 以便於為將來我國會計准則建設中對會計計量的基本概念和應用指南進行規范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