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玉米貨幣
Ⅰ 什麼是期貨
期貨,英文名是Futures,與現貨完全不同,現貨是實實在在可以交易的貨(商品),期貨主要不是貨,而是以某種大眾產品如棉花、大豆、石油等及金融資產如股票、債券等為標的標准化可交易合約。因此,這個標的物可以是某種商品(例如黃金、原油、農產品),也可以是金融工具。
交收期貨的日子可以是一星期之後,一個月之後,三個月之後,甚至一年之後。
買賣期貨的合同或協議叫做期貨合約。買賣期貨的場所叫做期貨市場。投資者可以對期貨進行投資或投機。
Ⅱ 白沙洲市場『玉米』事件處理的怎麼樣了
白沙洲市場「玉米」事件持續發酵,而且引起來更多的卡友們對白沙洲市場的高度憤怒,不斷曝出市場管理的混亂,以及當地商家的不良行為。究竟這個事件處理怎麼樣了?
白沙洲玉米事件是如何引起的?
近日,山東濱州一位卡友開著大貨車,在白沙洲農貿市場受到欺辱的事情,以淚洗面,發出的視頻控告白沙洲市場某不良商家,不但不給他們的運費,而且還要交管理費,並且以腐爛的玉米作為運費。
以至於在網路上出現了另一種流行語,那就是在白沙洲市場用玉米當做流通的貨幣,也就是玉米來支付運費。盡管這是一種玩笑,但同時也表現出了網友們對白沙洲這種現象的憎惡。
白沙洲玉米事件主人翁的運費給了嗎?
這個視頻的發出引起了眾多卡友們的同情,更引起了眾多網友們的憤怒,開始集體聲援這位卡友。尤其一些自媒體大卡門開始到了白沙洲市場打卡,並且為這位卡友出面討要運費。
經過網路輿論的發酵,以及一些網友到現場進行干預,使得白沙洲市場管理受到了來自 社會 各方面的壓力,進行了初步的協調,把這位卡友的運費3000多元已經支付,並且卡車已經開出了白沙洲市場,對於車內的玉米也運到了需要的地方。
但接下來的 社會 輿論非常的限量透明,而且也引起了廣大網友的呼聲。那就是需要對白沙洲市場事件進行調查,對於市場的混亂秩序進行整改。目前當地有關部門對白沙洲市場進行了調查,並勒令其整改。
為什麼白沙洲玉米事件的影響力這么大?
一是這位卡友是來自於山東的 。大家都知道山東人的熱情好客,而且山東人大無畏的犧牲精神。只有國家有難,山東人都會挺身而出,捐款捐物還帶人親自到達救援。
而這位卡友不怕當地的某些地方規矩,竟然公開的站出來抨擊白沙洲市場的管理混亂,說出了眾多卡友們的心聲,做出了眾多卡友們不敢做的事情。
二是去年武漢疫情非常嚴重,山東人不但送去了白菜,還送去了錢財,人員一批一批的到達,無私的奉獻,甚至山東還帶頭領導到達支援 。這個事件過去的還不到一年的時間,難道武漢白沙洲市場忘了嗎?這種質疑才是引起這個事件發酵的主要原因。
三是白沙洲事件不是偶然的事發生的事情,而是必然要發生的事情,無非山東人成了第1個吃螃蟹的人 。白沙洲市場剋扣卡友們的運費已經習以為常,好多卡友們的運費已經被欠了一年多,到目前還沒有要回來。這樣的情況在白沙洲發生的不是一起兩起,而是全國卡友們共同的反應。所以白沙洲事件的發酵是必然的。
寫在最後:白沙洲的玉米事件已經處理完畢,只是到最後貨主還沒有提出貨物損失賠償。山東濱州的卡友也放棄賠償的訴求,運費已經結清,車輛已經完全的開出白沙洲市場。
但是白沙洲玉米事件還沒有結束,在網路上正在持續發酵,原因是白沙洲市場內的一些老闆還欠著全國很多卡友們的運費,或者是看看卡有名的運費現象沒有結清。這些現象將會借著這個玉米事件持續發酵,甚至會造成這個市場將面臨著倒閉的可能性。
白沙洲市場「玉米」事件最新進展:廣西貨主已經起訴山東貨車司機小王。白沙洲市場「兄弟商行」保留了起訴司機小王的權力。各大網紅紛紛刪了視頻,表示與此事無關。 司機小王表示後期可以與貨主協商解決這一事件。
山東司機小王剛買車不久,在廣西某平台接受拉貨信息,幫助廣西貨主拉一車玉米到武漢白沙洲大市場,白沙洲兄弟商行在銷售到當天下午4點的時候,要求兄弟商行結清運費3580元。 但是兄弟商行要求銷售完後付款,小王不答應,鎖車門後把車開出市場。這中間沒有給冷藏車加冷。7個小時後把車開回市場,堵在兄弟商行門口。後由市場管理部門和警察出面協調,在玉米變質的情況下,兄弟商行結清全部運費。讓 小王自行處理變質玉米,小王把玉米送給了一喂魚農戶。
在沒有解決這個事情之前,司機小王發視頻,哭訴商行要以剩下的玉米抵扣運費,並且聲稱,在疫情期間,全國人民支援了武漢,現在武漢人民就是這樣回饋山東人民的。 這一視頻獲得了大量網友的同情,出現了地域黑!
兄弟商行是否有權利要求嚴求司機不卸載,在車上銷售。 有貨運平台的經營商明確表示,卸載銷售和在車上的銷售價格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貨運價格是不一樣的,也就是說在車上銷售是另外付款的。 四川觀察的特約法律律師表示:在生鮮農產品方面, 有「行規」,可以在車上銷售,但是必須徵得車主同意。如果車主在一開始就不同意,商行是不能勉強車主的。 車友們表示:這一行規不合理,有很多商行在銷售完後,耍狠耍賴,不完全支付運費或者剋扣運費,導致車友蒙受損失。有的幾年還沒有拿到應有的報酬。
提醒全國卡車司機,在接單後,要保留通話記錄和 跟平台交流的文字記錄。以便你後期維權。不要隨便和商戶或者供貨商聯系,沒有第三方很難維權。
貨運平台也應該講求公平公正,合理合法維護司機和商行的利益,如果平台作為第三方,由你們來幫助結算運費是最合適的。 要做到公平公正,結算及時。
商行的「行規」存在很多年了,有沒有改進的地方?必須考慮司機是靠車吃飯,貨物押在車上銷售,一天兩天你們是多出了運費的,但是兩天之後,你們是否應該卸貨或者加倍付費。 你們和司機也是共同體,合作的好,才能共贏。
個人意見:每一個成年人要有點腦子,不能被有的網紅帶錯了道。本來已經賠付完畢,你還在哭訴「以玉米抵運費」,這就是道德問題。 特別說一下,司機自己已經承認,商戶沒有說用玉米抵運費。 網友們也不能為了一點流量,就把一起經濟糾紛搞成 社會 事件,視頻、文字都是有記憶的,我們期待後續結果。 我們做為一個湖北人,在這次事件中受到的傷害,是很多人無法理解的。湖北人也痛恨奸商, 畢竟貨運價格影響市民的菜籃子和農民的銷售問題。只有做到了農村和城市的有序銜接,才能解決買難賣難的問題。達到多方共贏!
白沙洲市場玉米事件最新情況,四川觀察連線小王,了解事情的經過。市場負責人說小王將面臨廣西貨主的起訴,貨主已經將資料提交給法院,接下來就是等待法院審理的過程。小王也說當時他們沒有說玉米抵扣運費錢,現在有許多博主,紛紛刪除玉米抵扣運費的有關視頻。
白沙洲市場玉米事件到底是怎麼回事呢?具體事件是這樣的
貨主提出玉米要在冷鏈車上賣一個早市,小王也同意了,8月17號凌晨三點多到達武漢白沙洲蔬菜市場兄弟商行。工作人員開始在小王的車上出售玉米。於是小王和他朋友去休息了。
到了16點51分左右,小王急了直接把車門鎖了,不讓工作人員賣玉米。在隨後的七個小時,有些玉米發生變質,已經不能賣了。
兄弟商行的負責人到現場和小王交流,說要賣完貨才能結運費。小王擔心貨賣完了之後自己一分錢也拿不到。所以要他們先結算運費,才能繼續賣玉米。
雙方在這個情況下僵持著。負責人打通了市場管理員的電話。在市場管理員和職能部門介入在8月19號凌晨15分。他們打開車門,發現玉米已經變質了。
但是這個運費倒是結清了。但是這兩噸玉米變質導致無法銷售造成7500元的損失,兄弟商行要求小王承擔賠償責任。
武漢白沙洲蔬菜市場也回應了這個事情。第一,這個事情是關系貨主和司機的糾紛。武漢。白沙洲大市場兄弟商行是貨主的合作夥伴。和司機沒有結算運費的關系。
第二。在電子訂單中貨主與司機。小王並沒有約定,何時結算運費?按照他們的交易慣例,一直是鮮活貨品在運輸的冷鏈車上存放銷售完成後才能結清運費的行規。
鮮活貨品運輸有一個行規,不僅僅是玉米,還有水果蔬菜水產品,一類都會在貨主要求的冷鏈車上銷售的行規。一般情況下,貨主會徵用。司機的冷鏈車。司機不會同意,但是貨主會以沒有賣出貨沒有回款,為借口拒絕支付運費。司機只能同意賣完再結運費。
一般來說,接受這種訂單的,都會知道這個慣例。也就接受了賣完貨品再結算運費的慣例。這種行規對於司機顯得非常不公平。明明貨物已經送到了,為什麼不結算運費?這個行規是否需要進行調整,還是繼續延續。但是其實這個情況很難改正。因為在了冷鏈車賣貨,可以節省商戶的搬運費和時間,確保了商品的質量,大大降低了銷售成本。
如果大貨車司機不想接受"壓車",除非不想接受這樣的訂單。因為有很多生鮮的貨主都會提出壓車這個要求的。大貨車司機如果想要接受這個訂單,想要賺錢的話。那就必須接受這個行規。
還好兄弟商行不追究小王的責任,小王也不再追究對方的責任。這個事情就這樣過去了。與此同時,小王也否定了網上流傳武漢人欺負外地人的說法。稱自己只是和商戶的糾紛。他駕駛貨車離開市場時也有人給他送水送飯。說武漢人很熱情。招待的很好,是自己第一次接受訂單,是不知道有這個行規。
四川觀察連線一名律師。 律師稱這裡面要判斷一個問題,第一要有合同,如果有合同就按合同約定,沒有合同,那麼可以按照一定的商業慣例來解決。它實際一個貨物運輸的糾紛,那麼首先要看雙方的合同,合同中有一些條款,比如說要把貨物運輸到位,然後要去結算它相對應的貨款,一般情況下要結算貨款,就是到了及時結清貨款。但是對於長期合作的,它也可以約定在一定的周期內結算,只要是合同約定那就是合法的。如果合同約定不清,一般按照商業慣例。
但是這不代表著小王沒有過錯,過錯也不了,根據我們的民法典,包括以前有關合同法規定,就是要防止損失過大,作為一個基本原則,那麼這種鮮活的農產品,如果運輸到後,原則上應該立即進行銷售或者進行相應得處理,那麼小王不讓玉米繼續銷售,悶了幾個小時不進行銷售,貨品第一價格可能下降,第二可能會產生變質。這中間所導致的損失應該由運輸方自己來進行承擔。所以說貨主可能要起訴,如果說別人運費結了,但是收到的貨物已經變質,那麼中間可能要存在另外的一個賠償。如果運輸那麼一定要簽訂合同,否則容易產生一些糾紛。
現在貨方已經起訴小王,接下來就是等待法院審理的階段,希望大家理性看待這個事情,一定要等最終的結果,不能先入為主,具體事由,應該以官方報道為主。
看他本人發的視頻,運費已經結算了。但是也不能一棍子全打死,市場也不一定全是本地人,但是市場管理者絕對有一定責任。
白沙洲市場玉米事件持續發酵,也是對白沙洲市場監管措施和行業行規發出的整改警告。
且不論山東卡車司機,在此事件中的對與錯,司機是憑力氣拉活掙運費養家糊口的;就如同農民工干建築掙工錢一樣,司機和農民工都屬弱勢群體,憑力氣掙錢。而白沙洲市場則不同,市場就應該有合理合情又合法的規章制度,運費和裝卸時間及管理費等都要及時明碼告知,不能以自訂的行規來牽制或約束他人。即使有也要在符合大眾意願和法律允許的框架之內,不能只以少數管理者的意願,制定帶有地方保護和黑 社會 性的條款,並且還要迫使他人順從。
又有濱州的卡車司機暴出,去年到白沙洲市場的一趟6000元運費,到現在一年多了,仍然要不回來。其中細節暫且不論,貨物安全運達,就應當付給運費,天經地義的事性,卻是糾紛不斷。長此以往,市場何來信譽可言。
培養一個市場不容易,不能因為獨有的行業行規,就此斷送了它的發展前程,只有及時整改不斷完善,這才是長久的經營之道。
白沙洲市場玉米事件已經處理完畢,大貨車司機已經拿到3500元送貨費,事件圓滿畫上句號。
在這起事件中涉及到的利益方有大貨車司機,買家和商行。
大貨車司機負責把貨送到大買家手裡,買家負責把送貨款付給司機,商行負責提供場地做買賣,收取一定的管理費用。
事件發生以後,三方各說一詞,都說自己有理,自證清白,把責任都推給他人,鬧的網友不明真象,難以理出一個頭緒。下面我就來說說這件事,大家看看我說的如何?
一位姓王的司機按合同把一車玉米從南寧運到武漢白沙洲批發市場,到貨是凌晨三點鍾,買家收貨後,從凌晨開始售賣。
天亮以後,司機要求買家付送貨費,付款走人。而買家堅持壓貨售賣,也就是說不能卸貨,直到把玉米售完才能付送貨費,司機才能開車走人。
雙方堅持不下,司機一怒之下把車門鎖了,造成買家不能正常賣貨,直到七個小時後司機才打開車門。
由於玉米是新鮮的,是用冷鏈貨廂車運輸。司機關閉了 汽車 發動機,冷凍設備不能工作,造成剩下的140袋玉米變質,損失達7500元。
問題來了,買家不幹了,要司機賠賞損失並拒付送貨費。事情也驚動了商行,商行要求司機立馬走人,也就是說以車上的玉米代替送貨費。否則就要收管理費。這就是整個事件的始末。
那麼,在這起事件中究竟孰是孰非,這是必須要搞清的一個問題。而有些人沒有搞清問題就發表個人見解,混淆了視聽。
首先大貨車司機把貨送到沒有問題。大貨車司機要求買家立刻付送貨費,而賣家堅持壓貨售賣,究竟誰對誰錯呢?
其實這就是管理比較混亂的一個地方,我覺得商行也難逃其咎。其實,壓貨售賣是一個行業潛規則,而司機是一名新手司機,並不懂這些。
這個潛規則一直都存在,並且全國都是這樣,有人說它是霸王條款。怎麼說呢?這個條款是由單方面作出的,說它是霸王條款,貌似有一定的道理。
這里我就想說一句公道話,如果商行用公文的形式把這個潛規則公之於眾,讓潛規則變成明規則,司機一看就明白,問題不就解決了嗎?
講到這里大家應該明白了,這司機也是冤枉的,其實合同上並沒有壓貨售賣這一條,司機蒙在鼓裡,你說他是不是冤枉的呢?
而買家要求壓貨售賣按潛規則辦事也是合乎常理的,並不違規。
我倒認為商行扮演了不光彩的角色,商行出面要求司機交管理費涉嫌敲詐勒索,好在司機不吃這一套,商行才沒有得逞。我覺得商行應該盡快擬定一份正式合同,明文規定壓貨售賣這一條,這樣就不會產生矛盾了。
以上是我的分析,大家覺得有沒有道理呢?
話說山東王某在網路上接了一單活,從廣西裝一車新鮮的玉米(請留意,是「新鮮」的)到武漢白沙洲市場。按常規,王某把貨運到市場以後,就是收貨方負責卸貨、驗收,然後付清運費。
可這是一車新鮮的玉米,據說運這類冷鏈生鮮的貨物有個「行規」,就是要「壓車」,邊缷邊賣的!你可能會說,要是一個月賣不完,那人家不就要呆上一個月也不能走?
不是的,行規一般約定:三天!說到這里,我大概率地認為:此次白沙洲玉米事件,責任方主要還是王某自己!
我相信廣西委託方肯定是在電子合同上講明了這種情況的,各行有各行的規矩,而所謂的規矩就是已經「約定成俗」了的,大家都應該遵守!
題主問該事件處理得怎樣了?目前王某運費已經拿到了,但後續的問題還是要解決的:比如因為王某不配合強行關閉車門不讓缷貨,造成140袋玉米變質了,這個損失誰負擔?還有王某散布對白沙洲市場不利的言論,損壞了市場聲譽,市場方面會不會起訴等等。
現在是法治 社會 ,我們有時同情弱者,但也不能罔顧事實,是誰的責任就該由誰來承擔後果。好的,就說這么多吧,不喜勿噴呦!
所謂的白沙洲市場"玉米"事件,表面上看已經解決了,但是餘波可能難平。
綜合一下各方消息,梳理到整個事情經過。
司機王某並不清楚這些行規,一氣之下就鎖了車門,長達七個小時。結果140袋玉米給變質了。貨主損失7500元左右。
在一番折騰之下,廣西老闆讓步,同意先行支付司機王某運費,並委託兄弟商行代付。
「書不能言,言不能盡」。任何一面之詞都是片面的。司機小王已經又發一視頻承認他收到了運費。
可見,在經濟上真正受損失的是廣西老闆。貨物損壞,誰買誰倒霉,最後還要賠上運費。而在名譽上受損失的是武漢白沙洲市場。
環顧整個事件的起因,其實是雙方認知上的誤會造成的。山東司機小王接到訂單以後,並沒有問清楚運費,誰來付?什麼時候付?而廣西老闆呢,可能也是慣性思維,以前用過的司機都知道行規,知道是在貸賣完之後付運費,也知道是誰買貨誰付費!可是偏偏遇上了小王這個自稱是第一次拉這種「綠貨」。
而導致這件事情持續發酵的,可能是山東和武漢兩個地名。抗疫的時候,全國人民支援武漢。武漢的熱度還沒有下來。而在潛意識中,可能更多人希望受恩者知報的緣故吧。這樣把個人的恩怨,上升到了地域之間的辯論,這個非常值得深思。
有說白沙洲市場已經起訴司機小王造謠中傷。其實誰都不容易,人們同情遠距離運輸的卡車的司機,而事實上市場經營者他們也是有難處的。這一車車的鮮活產品拉過去,如果不壓車銷售,他們哪裡有那麼多的冷庫貯存?而且還有昂貴的搬來搬去的成本!如果這些都算進去,是不是最後都需要消費者來買單?!而且還會造成時間和空間上的浪費!
可見,遇事一定要學會換位思考。誰都不容易,且行且珍惜。
目前山東小伙已經拿到了3580元的運費,車里的玉米也得到了合理的處置。那麼這件事是到底是誰的錯?
首先,廣西貨主有錯在先,他在網上下單,將一車新鮮玉米從南寧運到武漢白沙洲批發市場,由白沙洲市場兄弟商行兄弟代為銷售,但是他沒有說明何時給錢,又有誰給錢。
其次司機王某也是有錯的,由於王某是第一次接這種單子,不清楚合規,不配合,甚至停車鎖車長達七個小時,導致錯過了最好的賣貨時間,並造成了14袋玉米變質,貨主損失7500元左右。
那麼白沙洲市場有沒有錯呢?說明白些,白沙洲市場只是幫朋友代售,根據行業的規矩,代售是不存在結算運費的義務。而司機王某問白沙洲市場的商行要錢,顯然是不合理的。
不過不管怎麼樣,這件事最後也得到了妥善的處置,只是這件事也給人們警醒,以後不管任何人任何事都是最好先說清楚,特別是關於錢財方面,以免產生更大的誤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