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空間充裕怎麼調
A. 央行將怎樣力保資金流動性合理充裕
央行6月28日發布公告稱,為穩定半年末資金面,人民銀行於2018年6月28日以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800億元7天期逆回購操作,中標利率為2.55%。鑒於當日有1800億元到期,據此,央行實現凈回籠資金為1000億元,為連續第4日凈回籠。
貨幣政策靈活性顯著增強
央行28日發布公告稱,中國人民銀行貨幣政策委員會2018年第二季度(總第81次)例會於6月27日在北京召開。會議指出,要繼續密切關注國際國內經濟金融走勢,加強形勢預判和前瞻性預調微調。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中性,要松緊適度,管好貨幣供給總閘門,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引導貨幣信貸及社會融資規模合理增長。繼續深化金融體制改革,健全貨幣政策和宏觀審慎政策雙支柱調控框架,疏通貨幣政策傳導渠道。按照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要求,優化融資結構和信貸結構,提升金融服務實體經濟能力。主動有序擴大金融對外開放,增強金融業發展活力和韌性。
對此,市場普遍認為當前貨幣政策邊際放鬆特徵明顯。在陳冀看來,貨幣政策邊際放鬆有其必要性。因為當前企業部門的信用風險上升,主要原因是之前的金融去杠桿造成的,很多企業在表外融資資金成本比較高,但現在表外的渠道無法融資,企業過去表外的融資到期,但在表內信貸由於資信等級不夠,而借不到相應的貸款,就會出現信用風險。另外,包括之前很多企業發債,到兌付的時候,如果沒有足夠的資金進行兌付,也會出現流動性風險。
陳冀表示,為了防止企業部門信用風險的擴大化,現在央行強調定向放鬆,保證釋放的流動性盡量流向企業部門,來緩解企業當前面臨的信用風險問題。
王青表示,從資金面來看,當前貨幣政策向偏松方向有所微調,但這主要是為了控制流動性風險,同時支持新動能培育和保就業、促轉型,並不代表貨幣政策轉向全面寬松。近期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增速持續下行、迭創歷史新低,M2增速也處於歷史低附近。這些數據表明,前期多種政策工具的運用並未改變貨幣政策穩健中性的主基調。
今年以來,央行先後使用CRA(臨時准備金動用安排)、PSL、定向降准(置換MLF)、MLF抵押品擴容等貨幣政策工具,市場人士認為,目前貨幣政策總基調仍保持中性穩健,但靈活性有所增強是最為顯著的變化。
鄂志寰認為,今年以來,央行使用多種貨幣政策工具反映出央行的貨幣政策更具針對性和靈活度。貨幣政策的靈活度體現在央行對不同領域運用不同的貨幣工具,例如為增加金融機構對小微企業的貸款投放,央行實施定向降准;為支持綠色金融,央行將綠色債券和綠色貸款納入MLF擔保品范圍。由於近期央行的貨幣政策操作主要針對特定領域,因此這並非代表貨幣政策的轉向,其目的在於通過差異化貨幣政策調整市場的流動性結構。相信未來貨幣政策仍然是延續穩定中性的基調。
陳冀表示,當前貨幣政策的靈活性主要體現在央行的調控方向,即結構性的調整,通過各種工具的使用和搭配,來引導流動性向實體經濟去做好金融的支持,而不是將增量資金流向資本市場,或者是流向目前調控的房地產市場,體現了脫虛向實的策略。
王青表示,上半年以來,伴隨著金融嚴監管不斷加碼,主要金融數據持續下行,債券市場違約事件引發廣泛關注。近期數據顯示,宏觀經濟總需求偏弱,國內消費和投資增速均創多年新低,GDP增速下行壓力增大。為此,監管層在推進資管新規落地,堅持結構性去杠桿的同時,通過多種貨幣政策工具,保持市場流動性合理寬松,體現出了較為明顯的政策靈活性,呈現出「嚴監管、緊信用、穩貨幣」的特徵。
B. 如何緩解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可採取下述減壓措施。
——改革現行的結售匯制度,從根本上降低人民幣升值壓力。目前中國的外匯儲 備已很充裕,不僅足以保障對外貿易活動的需要,而且也為選擇更加寬松的外匯管理
制度創造了條件。因此,適時調整強制結售匯制度,實行意願結售匯制度的條件已經 成熟。目前可先進一步放寬所有出口收匯企業的留匯額度,其次,再逐步變一些項目
的強制結售匯為意願結售匯。
——改革現行儲備制度和儲備政策,加大戰略物資儲備,減少經常項目順差。如 增加進口石油等戰略物資儲備減少外匯儲備;增加企業和個人持有的外匯,減少國家
的外匯儲備等。這樣可以變經常項目順差為少量逆差。既可緩解資源壓力,又可減輕 人民幣升值的壓力。
——運用市場機制緩解由外匯儲備增加所引致的基礎貨幣投放量增加問題。可考 慮由中央銀行發行一定數額的中央銀行票據回籠一部分發行在外的貨幣,通過將中央
財政在中央銀行的債務證券化回籠一部分發行在外的貨幣,以及將央行現有的一部分 外匯儲備資產證券化等措施,「對沖」由外匯儲備繼續增加給貨幣政策造成的壓力。
——在鼓勵資本流出的同時,加強對資本流入的管理,改變資本流出和流入不對 稱的狀況。鼓勵有條件的企業進口先進的機器設備、一些具備國際競爭力的企業到海
外投資的同時,通過統一內外資企業的稅率,抑制一些不必要的資本流入,緩和資本 流出和流入不對稱,改善國際收支狀況,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
——盡早實施QDII是緩解人民幣升值壓力的有效途徑。QDII將有助於在 較短的時期內緩解甚至扭轉我國外匯儲備快速增長的現狀,釋放外匯儲備增長過快給
人民幣帶來的升值壓力。QDII是一種有組織的資本流出渠道,可以使追捧港股的 地下資金公開化、規范化,其實施可以使流出的資金更易於控制。
——適當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目前境內美元利率為1.25%,人民幣利率為 2.25%,美元比人民幣利率低了1個百分點,利率差距導致人民幣有升值的壓力
。下調人民幣存款利率,以縮小與美元之間的利差,可緩解企業和個人的結匯售匯意 願,鼓勵企業和銀行增加在國內市場發行以外幣記價付息的債券,實現外債轉內債。
C. 六部委重磅發聲!央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讓利率繼續下行!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月24日上午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發改委秘書長叢亮,工業和信息化部總工程師田玉龍,財政部部長助理歐文漢,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副部長游鈞,商務部部長助理任洪斌,人民銀行副行長陳雨露,介紹統籌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並答記者問。
本次新聞發布會上,來自六大部委的有關負責人詳細介紹當前企業復工復產情況、醫療物資生產情況,以及下一步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外貿政策等方面將出台的支持舉措。
先看本次發布會要點:
1、當前企業復工復產已取得積極進展,大型企業相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快,上遊行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相對下遊行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度快。
2、重點醫療物資保障企業的復工復產率比較高,五大類的醫療物資企業復工復產率、開工率有的達到或超過了100%。醫用防護服日產量已達20多萬套,N95口罩日產量已經達到91.9萬只。
3、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們在社會治理、公共衛生設施、應急能力建設、物資儲備體系等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
4、繼續研究出台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一些行業復工復產,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加大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方傾斜。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盡快形成有效的投資。
5、我國就業局勢總體穩定的基本面也沒有改變。將注重高校畢業生就業工作,引導用人單位推遲面試、體檢、簽約、錄取時間,幫助畢業生能順利畢業,盡早就業。鼓勵低風險地區農民工盡快返崗復工,採取「點對點 一站式」的直達運輸服務,實施24小時重點企業用工調度保障機制。
6、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的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貨幣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將進行年度動態調整,將有更多達標銀行得到優惠政策支持。
7、目前監測看來開工率接近30%。當前,中小企業開工復工復產主要面臨「五個難」,復工難、用工難、產業鏈配套難、資金支撐難、訂單交付難。下一步要切實把財政金融的優惠政策落地落實。對中小微企業能夠得到實惠,包括免徵養老、失業、工傷、保險繳費,免收車輛通行費,包括緩繳社會保險等等,減輕中小微企業的資金壓力。
8、截至2月23日,各級財政共安排疫情防控資金995億元,其中中央財政共安排255.2億元。
央行詳解何為「穩健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
官方對貨幣政策表述的微妙變化近日引發市場熱議,按照最新定調,「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那麼,又該如何理解「更加」的含義?對此,陳雨露給出了來自央行的權威詳細解釋。
陳雨露表示,穩健的貨幣政策將更加靈活適度,主要是三大類措施要加大力度:
一是繼續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通過政策利率的引導作用讓整體市場利率繼續下行,降低企業的融資成本。
二是要更大力度的運用好結構性貨幣政策工具。一方面,已經出台的3000億專項再貸款要繼續用好,要落地,應貸盡貸,應貸快貸,目前有近千家企業已經獲得了專項再貸款,接下來我們會繼續讓這項政策精準落地。另一方面,還要充分利用好已有的普惠性貨幣政策工具,像支農、支小再貸款、再貼現這些貨幣政策工具,要加大政策力度。近期,普惠金融定向降准也將進行年度動態調整,將有更多達標銀行得到優惠政策支持。
三是要更加充分地發揮好政策性金融的作用。前一階段,三家政策性銀行主動採取了許多支持疫情防控的金融措施,這些措施發揮了很好的作用。下一步,央行會更大力度地支持三家政策性銀行繼續發揮作用,支持國家開發銀行對製造業企業,支持進出口銀行對外貿企業,支持農業發展銀行對生豬生產全產業鏈的企業擴大融資支持。
當前,1年期定期存款基準利率為1.50%,為該制度建立以來最低水平。近日,金融機構對於降低存款基準利率的呼聲較多。但受通脹壓力以及降息會釋放過強寬松信號等影響,市場對於究竟是否該降低存款基準利率存在爭議。
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CF40)成員、長江證券首席經濟學家伍戈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不同主體對存款基準利率調整的訴求不一樣,銀行希望降息以維持利差,但客觀講,考慮到當前CPI處於高位,對社會公眾而言,下調存款基準利率會在短期內會利益損失;不過,另一方面看,存款基準利率的下調,可以更加激發銀行下調貸款利率的動力,從而推動經濟增長,從中長期看利好整個社會。
「我個人認為,當前下調存款基準利率是兩可的。但為對沖疫情對經濟的影響,更為關鍵的是要防範廣義信貸的收縮。因此,當前使用數量型貨幣政策工具的緊迫性比使用價格型貨幣政策工具更強,基礎貨幣投放、定向降准也就仍有空間。」伍戈稱。
CF40於2月24日發布的最新宏觀經濟季度報告建議,從政策工具角度看,財政政策應該發揮主導作用。財政政策具有精準定向、暫時性、政策滯後時間短等特徵,適用於應對疫情的一次性短期沖擊。相比之下,貨幣政策中的總量政策工具不適合應對疫情沖擊。貨幣政策中的總量政策工具不具備針對性,不能限定特定時間,且有較長的政策時滯,不適合用於應對疫情沖擊。貨幣政策的主要任務:
一是確保市場流動性充裕;
二是防範疫情可能對廣義信貸帶來的嚴重負面沖擊;
三是力爭讓經濟增速重回潛在經濟增速。
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
財政政策方面,本次發布會上,歐文漢也對下一步如何發揮「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介紹具體政策舉措。
歐文漢稱,一方面,抓好已出台財政貼息大規模降費、緩繳稅款等政策的執行,確保盡快落地見效。另一方面,要體現更加積極有為的取向,加大政策力度,防止經濟運行滑出合理區間,防止短期沖擊演變成趨勢性變化。具體來說:
一是繼續研究出台階段性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政策,重點支持一些行業復工復產,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
二是要集中使用部分中央部門存量資金,統籌用於疫情防控,保障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等重點支出。
三是要加大轉移支付力度。進一步向受疫情影響較大的地方傾斜,確保基層保工資、保運轉、保基本民生。
四是要擴大地方政府專項債券發行規模,按照「資金跟著項目走」的原則,指導地方做好項目儲備和前期准備工作,盡快形成有效的投資。
CF40高級研究員張斌對券商中國記者表示,當前宏觀經濟運行呈現總需求水平偏低、經濟增速低於潛在增速的特點,防範廣義信貸收縮風險尤為重要。寬松貨幣政策雖有必要,但作用有限,更為關鍵的,是要盡快擴大政府債券發行規模。例如,可考慮盡快發行1萬億-1.5萬億特別國債,填補各項優惠政策和增加支出所需的資金,這是彌補政府收支缺口,防止廣義信貸塌方和地方政府收支缺口次生傷害的關鍵保障。
「發行特別國債可增加全社會的廣義信貸,彌補疫情階段的商業貸款下降,有助於保持廣義信貸增長的基本穩定。憑借政府信用發行低成本、長周期的特別國債是為收支缺口融資的最佳方式。」張斌稱,需要汲取過去經濟刺激方案的教訓,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讓地方政府從商業金融機構融資,這樣做其實是放棄了利用政府信用低成本融資的優勢,不僅融資成本更高,而且可能給金融機構留下大量不良資產,增加系統性金融風險。政府收支缺口不能讓企業買單,這樣做沒有起到幫助居民和企業部門渡過難關的政策初衷。
不過,伍戈、張斌也表示,考慮到發行特別國債所涉及的法律程序相對繁瑣復雜,當前擴大地方專項債發行規模也不失為一種更為現實的方法。
介紹企業復工復產最新進展
當前,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時,分類有序推進企業復工復產同等重要。叢亮透露,當前企業復工復產已取得積極進展,大型企業相對中小企業復工復產進度快,上遊行業和資本技術密集型企業相對下遊行業和勞動密集型企業進度快。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復工率逐步提高,其中浙江已超過90%,江蘇、山東、福建、遼寧、廣東、江西已超過70%。特別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重點領域企業正在加快復工復產,相關企業正在加班加點、開足馬力生產,口罩企業產能利用率已達到110%。
不過,叢亮坦言,這次疫情確實對我國經濟運行帶來了較大沖擊,從開始對春節假期消費和相關服務業的影響,到後來遲滯企業復工復產,一些企業特別是中小企業生產經營遇到了較大困難。
因此,下一步,國家發改委將分區分級有序推動企業復工復產,使人流、物流、資金流有序轉動起來,重點做好以下工作:
一是加大宏觀政策調節力度。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更加積極有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更加靈活適度,繼續研究出台有針對性的減稅降費措施,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積極擴大國內有效需求,促進消費回補和潛力釋放。
二是抓好已出台應急政策措施落地實施。加大對重點行業和中小企業幫扶力度,落實好減稅降費、金融服務、減免租金和穩崗補貼等各項政策等。
三是抓好補短板、強弱項各項工作。 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一些領域存在的短板弱項,必須認真總結經驗和教訓,以更大力度、更加精準地加以補齊。這些既是擴內需、促發展的新機遇,有利於培育和壯大新的經濟增長點,更關鍵的是將為我國未來經濟社會的持續健康發展打下良好基礎。
「這次疫情防控暴露出我們在社會治理、公共衛生設施、應急能力建設、物資儲備體系等領域還存在一些短板弱項。短板就是下一步投資增長潛力所在,就是發展空間所在。我們將以更大力度、更加精準地補短板、強弱項,提高經濟發展質量和效益。同時,繼續加強經濟監測預測預警和政策預研儲備。」叢亮稱。
六大舉措穩外貿
作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三駕馬車」之一,外貿一直受到普遍關注。外貿企業除了面臨國內企業的共性問題之外,還面臨著接單難、履約難、國際物流不暢、貿易壁壘增多等諸多外部因素,兩方面問題疊加,使外貿的形勢更加復雜嚴峻。
對此,為幫助企業復工復產,保訂單、保履約、保市場,商務部出台了應對疫情「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20條政策。據任鴻斌透露,下一步,商務部將全力穩住外貿基本盤,重點做好以下幾方面的工作:
一是進一步豐富政策工具箱。重點在出口退稅、貿易融資、出口信保、貿易便利化等方面加大力度。
二是進一步優化國際市場布局。對「一帶一路」沿線的重點市場實行一國一策,促進貿易暢通。
三是更加精準幫扶企業。總結推廣各地復工復產,穩定供應鏈的好做法、好經驗,提供法律援助,最大限度的減少企業的損失。
四是支持跨境電商、市場采購等外貿新業態快速發展,加快國際營銷網路的建設。
五是深化對外開放,積極擴大進口。精心辦好第三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建設進口貿易促進創新示範區。
六是加強同經貿夥伴的溝通協調,呼籲世貿組織成員盡快解除不必要的限制措施,營造良好的國際貿易環境,共同維護全球供應鏈的穩定健康發展。
N95口罩日產量已近92萬
隨著企業陸續復工復產,重點醫療物資供求的緊張局面得到一定緩解。據田玉龍介紹,目前重點醫療物資保障企業的復工復產率比較高,五大類的醫療物資企業復工復產率、開工率有的達到或超過了100%,採取了邊保供邊復產邊擴產的舉措,醫療物資的產能不斷釋放,湖北一線醫護人員所需要的重點醫療物資得到了基本保障。
工業和信息化部黨組成員、總工程師田玉龍(徐想 攝)
醫用防護服產能供應方面,1月28日的日產量還不到1萬套,到目前為止,日產量已經達到了20多萬套。生產企業剛開始不到20家,現在擴產轉產達到了50多家,全力開工,還有近百家已經陸續獲得新的資質,正在陸續開工。醫用防護服保供湖北的數量已經超過了200多萬件,不僅有力保障了一線的需要,而且還統籌兼顧了北京和全國其他疫情比較重的地方對於防護服的急需。
隔離衣生產規模比較大,保障力度也比較大,我們現在保湖北武漢一線達到了70多萬件,還有醫用隔離眼罩、面罩,日產量達到4萬件。消殺用品方面,企業復工率也比較高,現在超過了80%以上。
口罩生產方面,2月22日N95日產量已經達到91.9萬只,這是2月1日的8.6倍。2月份以來,通過國家的統一調度,從N95口罩生產的省份調度了330萬只口罩,重點是保障湖北武漢,其他包括北京和其他地方沒有N95生產能力的地區,其中調往武漢的醫用N95口罩268萬只,近期每天的調度量也都在15萬只以上,加上武漢本地的生產,每天可以供應醫用N95口罩30萬只以上,完全能夠保障6萬多一線醫護人員的防護需要。
D. 【復星恆利】從 M2 結構看貨幣政策寬松空間
投資要點:
•保持M2和社融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社融增速與名義GDP增速的差值應在年度2.80%至3.0%區間內浮動,超過4.0%則視為「略高」。M2與名義GDP增速差值應在2.0%以內,超過2.0%亦視為「略高」。若需凸顯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社融和M2允許階段性超名義GDP增速4.0和2.0個百分點。截至二季度末,社融增速、M2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分別高出「基本匹配」閾值4.5個百分點和5.1個百分點。
•2022年以來,M2增量主要來源於居民部門與非金融企業部門的定期存款增長。8月末,M2餘額同比增長12.20%,同比增量28.28萬億,其中,居民部門定期存款貢獻了5.13個百分點的增長,非金融企業定期存款貢獻了2.70個百分點的增長。
•M2的派生機制中,有價證券投資對M2增長的貢獻恢復至2017年的水平,表明居民與企業消費投資意願低迷,派生的存款資金更多用於定期存款或銀行理財,經濟復甦預期疲弱。
•2022年以來M2高於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閾值的增長體現了上半年的「逆周期調節」政策效應。隨著央行上繳利潤等階段性因素消退,貨幣政策或將導致M2增速減速回落。若需維持M2增速及流動性供給充裕,可能需要更大的政府債券發行或「降准」。
•風險提示:三季度內外部均衡挑戰增大,包括CPI同比增速連續突破3.0%的風險、人民幣匯率貶值壓力增大、政策性金融工具效應不及預期以及房地產行業風險發酵。
截至8月末,M2增速已達近7年最高水平,與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增速、信貸余額同比增速差值持續擴大。M2主要統計各類型存款,集中在商業銀行負債端,而社融和信貸主要形成商業銀行資產端。兩項比值擴張指向資產創造供給小於貨幣創造需求,形成流動性供給充裕下的「資產荒」。8月份,M2同比增速與社融存量同比增速差值達到歷史極值水平,流動性供給充裕、「資產荒」現象持續深化。
在理解「資產荒」時,經濟融資需求低迷導致資產創造乏力、可配資產供給不足是主要原因之一。流動性供給充裕格局的反轉將自然化解「錢比貨多」的「資產荒」現象。關注信用擴張過程的同時,M2高增速何時回落是「資產荒」的關鍵。本文對M2持續高增長的歸因進行拆解,探討推升M2持續增長的因素。
1.M2在貨幣政策框架中的作用變遷
從2017年開始,M2增速步入下行趨勢,引發市場對流動性收緊的擔憂。人民銀行在2017年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闡述了M2增速下降的「兩個因素和一個趨勢」。近年來,M2增速降至常態水平,並形成下降趨勢,導致其可測性、可控性以及與經濟的相關性下降。M2曾作為貨幣政策中介目標,但在2017年後,貨幣政策分析框架中不再強調M2增速,轉而強調廣義貨幣供給量與經濟增長的匹配度。
2019年至2020年,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重新被錨定為貨幣政策中介變數。自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首次提出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應與名義GDP增速相匹配以來,這一理念成為貨幣政策表述中的重要部分,直至2020年至2021年,這一匹配成為明確的貨幣政策中介變數。這一變化標志著貨幣政策框架的調整,強調金融體系支持實體經濟的重要性。
在2021年一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人民銀行強調了現代貨幣政策框架的內容,包括優化貨幣政策目標、創新貨幣政策工具和暢通貨幣政策傳導機制。保持M2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與名義GDP增速基本匹配,被視為貨幣政策框架的重要「錨」,有利於實現穩增長與防風險的長期均衡。
2022年以來,M2增速高於名義GDP增速的「基本匹配」閾值,體現了上半年的「逆周期調節」政策效應。隨著央行上繳利潤等階段性因素消退,預計M2增速將減速回落。若需維持M2增速和流動性供給充裕,可能需要更大的政府債券發行或「降准」。
2.M2增長歸因分析
2022年以來,M2維持高增長的主要因素是居民部門和非金融企業部門定期存款的大幅增長。截至8月末,M2餘額同比增長12.20%,其中,居民部門定期存款貢獻了5.13個百分點的增長,非金融企業定期存款貢獻了2.70個百分點的增長。有價證券投資對M2增長的貢獻恢復到2017年的水平,表明居民與企業消費投資意願低迷,派生的存款資金更多用於定期存款或銀行理財,經濟復甦預期疲弱。
從M2派生機制分析,有價證券凈投資對M2增長的貢獻恢復到2017年水平,這表明居民和企業部門的消費與投資意願較低。這可能是因為貸款創造存款機制下,新增貸款派生了大部分存款,而M2增速遠高於信貸和社融增速,結合有價證券投資的高貢獻度,反映出經濟復甦預期的疲弱。
此外,當前充裕的存款形成了商業銀行潛在的信貸投放資金源。當經濟前景預期改善時,累積的存款資源將為信貸投放提供基礎。同時,考慮到貨幣政策框架的調整,2022年四季度存在「置換式降准」的可能性,這將有助於進一步疏通利率傳導機制,降低商業銀行負債端成本。
綜上所述,M2高增長的原因主要與居民部門和非金融企業部門定期存款的增加、有價證券凈投資的恢復,以及貨幣政策的「逆周期調節」有關。然而,這背後反映了經濟復甦預期的疲弱,以及消費與投資意願的低迷。未來,為維持M2增速和流動性供給充裕,可能需要採取更大規模的政府債券發行或「降准」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