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口徑的貨幣供給量即什麼貨幣
Ⅰ 金融的含義
一般指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有關的一切活動。
一般指與貨幣流通和銀行信用有關的一切活動。如貨幣發行、流通、回籠,信用活動的存款、取款、發放貸款和收回貸款,國內外匯兌往來等,都屬於金融范圍。。
金融也是貨幣資金融通的總稱,可以概括為貨幣的發行與回籠,存款的吸收與付出,貸款的發放與回收等。
從事金融活動的機構主要有銀行、信託投資公司、保險公司、證券公司、投資基金,還有信用合作社、財務公司、金融資產管理公司、郵政儲蓄機構、金融租賃公司以及證券、金銀、外匯交易所等。
Ⅱ 中信證券:債券市場仍然存在機會
文 丨明 明債券研究團隊
核心觀點
經濟弱修復、寬信用放緩這兩個慢變數可能進一步促進貨幣政策這一快變數在維持平穩的基礎上動態調整,貨幣穩、信用緩、經濟慢修復組合的張弛快慢之間,債券市場仍然存在機會。
慢變數一:經濟修復進程緩慢。 7月經濟復甦斜率繼續放緩,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零修復斜率均有所放緩。從結構上看,料經濟增速回升仍然依賴地產+基建,但地產調控加碼傾向下貢獻或逐步降低;7月 社會 消費品零售總額當月同比增速仍未轉正,限額以下零售增速放緩大幅拖累總體增速,與之對應的是低收入人群的收入增速下滑和就業壓力仍然較大,可能導致消費持續弱勢回升;工業增加值增速同比持平,需求端持續偏弱或阻礙生產繼續快速回升。
慢變數二:信用寬松放緩。 7月社融增速顯示實體融資需求擴張放緩;信貸投放不及預期或由於監管政策下的供給收縮。二季度貨政報告中明確要求促進貸款投放與市場主體實際資金需求相匹配,使資金平穩有序地投向實體經濟,支持經濟增長向潛在增速回歸,不需要大幅寬信用來支撐經濟增速反彈。正如7月信貸數據顯示了政策對信貸供給的影響,因而從這個角度看,前期超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出後,寬信用步伐也將放緩。實際上,扣除國債的社融增速已經有所放緩。
債市策略 :在政府債券供給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央行行動迅速,加大短期流動性凈投放,維持資金利率平穩運行,緩解政府債券供給壓力。而7月宏觀數據低於預期,銀行信貸和社融低於預期引發寬信用拐點擔憂,經濟數據表明經濟仍然處於弱勢修復中。目前債市面臨著貨幣穩、信用緩、經濟修復的組合,張弛快慢之間,債券市場仍然存在機會,我們維持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將在2.8%~3.0%區間震盪的判斷。
正文
上周債市利多層出、情緒改善、利率小幅下行。在國債+地方債累計凈發行規模5155億元、供給壓力較大的背景下,央行行動迅速,全周累計實現4900億元7天逆回購凈投放,維持資金利率在2.2%左右窄幅波動,緩解政府債券供給壓力。此外,在經濟金融數據發布周,市場普遍交易7月宏觀數據低於預期,銀行信貸和社融低於預期引發寬信用拐點擔憂,經濟數據表明經濟仍然處於弱勢修復中。
貨幣—信用—經濟的傳導鏈條中,貨幣是快變數,而信用和經濟基本面是滯後變數、慢變數。寬貨幣是寬信用的源頭,二季度信用大幅擴張、經濟快速回升是2~3月份超寬貨幣的結果,而7月份金融數據低於預期、信貸投放速度減緩是4月份以來貨幣政策回歸常態的結果。目前債市面臨著貨幣穩、信用緩、經濟修復的組合,張弛快慢之間,債券市場仍然存在機會。
慢變數一:經濟修復進程緩慢
7月經濟數據出爐顯示供需兩端斜均放緩。 7月經濟復甦斜率繼續放緩,工業增加值、固定資產投資、社零修復斜率均有所放緩,符合我們此前的判斷。結構上,外需強於內需,逆周期屬性的地產、基建投資增速持續攀升,但順周期屬性的製造業、消費仍然偏弱,側面說明經濟的內生修復動力仍有待加強。正如我們在《債市啟明系列20200803—八月展望:債市不必過度悲觀的五個邏輯》提示的,市場對經濟回升的速度預期較高,前期利率下跌也蘊含了經濟較快回升的預期,這給後續市場提供了利多預期差的可能。
經濟回升仍然依賴地產+基建,政策傾向下貢獻或逐步降低。 二季度宏觀經濟從疫情中恢復以來,疫情防控常態化背景下,生產端恢復快於需求端,投資成為拉動經濟的主要因素。在固定資產投資中,又主要以房地產投資和基建投資為主力。7月固定資產投資增速仍未負增長,但房地產投資當月同比增速和基建投資增速分別升至11.6%(+3.2pcts)、7.9%(+1.1pcts)。因而後續經濟回升的方向和速度需要看地產和基建投資能否持續,政策層面近期的態度似乎並不傾向於地產+基建的邏輯。7月份以來各地陸續出台房地產收緊政策、政治局會議再提「房住不炒」,二季度貨幣政報告對地產表態有所收緊,後續地產投資高增長料難持續,其修復節奏預計會被擾動。基建投資方面,雖然後續財政政策的落地生效將繼續支撐基建投資的高增長,但從政治局會議中刪去對傳統基建的支持可以看出,後續基建政策也難以持續高增長。
工業增加值增速持平,需求端持續偏弱或阻礙生產繼續快速回升。 7月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速為4.8%,與上月持平,這與7月PMI生產指標基本與上月持平較為一致。二季度以來,投資需求是支撐經濟修復的最大動力,7月地產投資增速依然強勢上行而基建投資增長不及預期,加上水災影響,可能是工業增加值表現差強人意的重要原因。而投資需求的演繹基本走向極致,消費需求的回升緩慢可能是制約生產端繼續快速修復的主要因素。正如前文所述,消費需求的回升仍然緩慢,那麼可能繼續制約生產端的修復。6月份以來我們提示的需求修復慢可能逐步反饋到生產端(《債市啟明系列20200629—七月債市展望》)的邏輯可能會逐步演繹。
慢變數二:信用寬松放緩
信貸增速下滑,社融增速顯示實體融資需求擴張放緩。 上周出爐的7月金融數據整體低於預期,人民幣貸款增加9927億,同比少增631億元,同比增速錄得13%,較上月下滑0.2個百分點。信貸投放增量連續兩個月趨於溫和,信用擴張的節奏已經放緩;從實體經濟整體融資角度看,7月 社會 融資規模增量16900億元,低於預期,但同比增速12.9%、仍然有所上行。從總量角度看,信用擴張的速度有所放緩。
7月信貸投放不及預期或由於監管政策下的供給收縮。 從新增貸款的結構上看,中長貸增長較多而短貸增長連續減速。當前短期與中長期信貸增長的分化可能提示我們信用供給側出現了一些收縮,而 社會 融資需求(可能來自較低的信貸成本以及財政高融資帶來的基建需求)依舊維持一定水平。從商業銀行的視角來看,由於監管層對結構性存款以及票據貼現等可能涉及「資金空轉套利」的業務監管從嚴,因此短期信貸供給自然有所下降;同時政策層「增加製造業中長期融資」的要求也會使得商業銀行在有限的信貸額度內更傾向投放中長期信貸。
政策回歸中性或將使得信貸增速延續回落。 上半年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下的寬信用過程更多是政策驅動的,貨幣總量超寬松、定向優惠政策力度大、鼓勵信貸投放、金融監管放鬆、杠桿率制約解除等為信用擴張創造條件。而隨著國內疫情逐步消退、經濟處於修復通道之中,預計政策將重新回歸常態。二季度貨幣政報告中明確要求促進貸款投放與市場主體實際資金需求相匹配,使資金平穩有序地投向實體經濟,支持經濟增長向潛在增速回歸,不需要大幅寬信用來支撐經濟增速反彈。正如7月信貸數據顯示了政策對信貸供給的影響,因而從這個角度看,前期超寬松的貨幣政策推出後,寬信用步伐也將放緩。
實際上,扣除國債的社融增速已經有所放緩。 今年以來財政政策擴張明顯,廣義赤字擴大對應著政府債券融資規模增長,政府債券融資在社融中的佔比也越來越高,政府債券供給壓力始終是債券市場的約束之一。但政府融資並不對應著信貸擴張,因而將國債以及政府債券凈融資額從社融總量中進行剔除後計算「窄口徑」的社融增速,可以看到在剔除國債融資後社融增速在4月開始出現放緩,剔除政府債券融資後增速在5月開始出現放緩,而同期全口徑的社融增速依舊維持一個持續上升的趨勢。
快變數:貨幣以穩為主
8月份以來政府債券發行量大增,一度成為債市的利空因素。 8月份之前市場就政府債券發行壓力做了較多討論,也形成了債券供應壓力較大的一致預期,成為利率的利空因素。8月以來政府債券發行確實有所提速,8月第一周國債+地方債凈融資額3641.81億元,第二周國債+地方債凈融資額5155.04億元,為年內僅低於5月最後一周的次高的單周凈融資額。
央行開展逆回購投放對沖政府債券發行影響,資金面相對平穩。 在政府債券發行集中期,央行流動性投放較為主動,這符合二季度貨政報告中提出的「加強與財政部門有機協同,促進政府債券順利發行」。實際上7月份以來央行逐步增加短期流動性投放以穩定資金面,DR007面臨月中繳准繳稅壓力上行後企穩回落,中樞處於2.2%上下。央行重啟逆回購操作將資金價格穩定在當前水平,說明當前的資金面基本符合央行認為的合意的資金利率水平,貨幣政策回歸常態的調整基本到位,8月迄今央行在政府債券發行集中階段大幅增加流動性凈投放,維持資金面平穩運行。
債市策略
上周債市利多層出、情緒改善、利率小幅下行——經濟金融數據普遍低於預期,央行加大力度主動投放流動性對沖政府債券供給。在貨幣—信用—經濟的傳導鏈條中,貨幣是快變數,信用和經濟基本面是滯後變數、慢變數。經濟弱修復、寬信用放緩這兩個慢變數可能進一步促進貨幣政策這一快變數在維持平穩的基礎上動態調整,近期短端流動性投放放量即是表現。目前債市面臨著貨幣穩、信用緩、經濟修復的組合,張弛快慢之間,債券市場仍然存在機會,我們維持10年國債到期收益率將在2.8%~3.0%區間震盪的判斷。
市場回顧
利率債
資金面市場回顧
2020年8月14日,銀存間質押式回購加權利率大體上行,隔夜、7天、14天、21天和1個月分別變動了0.23bps、-2.61bps、0.79bps、0.74bps和4.52bps至2.17%、2.21%、2.30%、2.38%和2.39%。國債到期收益率基本下行,1年、3年、5年、10年分別變動2.22bp、-2.21ps、-1.88bps、-1.86bps至2.27%、2.67%、2.82%、2.94%。上證綜指上升1.19%至3360.10,深證成指上升1.49%至13489.01,創業板指上升1.76%至2688.71。
央行公告稱,為維護銀行體系流動性合理充裕,2020年8月14日人民銀行以公開利率招標方式開展了1500億元逆回購操作,當日有100億元逆回購到期,實現流動性凈投放1400億元。
流動性動態監測
我們對市場流動性情況進行跟蹤,觀測2017年開年來至今流動性的「投與收」。增量方面,我們根據逆回購、SLF、MLF等央行公開市場操作、國庫現金定存等規模計算總投放量;減量方面,我們根據2020年5月對比2016年12月M0累計增加14,718.3億元,外匯占款累計下降7,346.2億元、財政存款累計增加2,404.3億元,粗略估計通過居民取現、外佔下降和稅收流失的流動性,並考慮公開市場操作到期情況,計算每日流動性減少總量。同時,我們對公開市場操作到期情況進行監控。
可轉債
可轉債市場回顧
8月14日轉債市場,中證轉債指數收於371.62點,日上漲0.40%,等權可轉債指數收於1,560.50點,日上漲1.00%,可轉債預案指數收於1,259.67.42點,日上漲1.06%;平均平價為121.28元,日上漲0.96%,平均轉債價格為137.64元,日下跌0.83%。289支上市可交易轉債(輝豐轉債除外),除好客轉債橫盤外,176支上漲,112支下跌。其中,中金轉債(13.20%)、天路轉債(7.30%)和紅相轉債(6.98%)領漲,特發轉債(-14.98%)、東音轉債(-14.71%)和通光轉債(-13.68%)領跌。287支可轉債正股(*ST輝豐除外),除國城礦業、凌鋼股份、春秋電子、搜於特、翔港 科技 、翔鷺鎢業、招商公路、台華新材、天康生物、湖北廣電、吉視傳媒橫盤外,199支上漲,77支下跌。其中紅相股份(10.01%)、蘇州科達(9.99%)和泛微網路(9.39%)領漲,錦泓集團(-9.95%)、中國核建(-9.69%)和雪迪龍(-5.88%)領跌。
可轉債市場周觀點
上周市場仍處於較高波動的階段,在內外多重因素的擾動下,轉債指數小幅收跌,部分個券的波動幅度也同步增大。
在可控的波動下,轉債市場呈現出防守不足的問題,這一問題短期看仍舊難以處理。正股還是核心驅動力,高彈性背景下正股的波動性會直接傳導到轉債層面。從正股到轉債的擇券邏輯更加符合未來一段時間市場的策略選擇。近期的波動僅僅是短期不確定因素的釋放過程,中長期主線並未受到沖擊,下一波機會正在孕育,隨著波動繼續布局是當前最優策略。
風險因素
市場流動性大幅波動,宏觀經濟增速不如預期,無風險利率大幅波動,正股股價超預期波動。
轉債市場
Ⅲ 寬口徑薪酬和窄口徑薪酬概念的主要區別在哪
寬口徑薪酬:指員工為某一組織工作而從組織那裡獲得的所有對他有價值的東西。(經濟性報酬:指工資、獎金、福利待遇等,也叫貨幣薪酬;非經濟性報酬:指個人對企業及對工作本身在心理上的一種感受,也叫非貨幣薪酬。)即員工由於完成了工作而獲得的各種內在報酬和外在報酬。
窄口徑(狹義)薪酬:僅僅包括貨幣性薪資(基本工資和可變薪資或浮動薪資之和 )即薪酬僅僅包括貨幣性薪酬,而不包括福利
Ⅳ M1貨幣量、M2貨幣量、M3貨幣量各是什麼意思
M1反映居民和企業資金松緊變化,是經濟周期波動的先行指標,流動性僅次於M;
M2反映的是社會總需求的變化和未來通貨膨脹的壓力狀況,通常所說的貨幣供應量,主要指M2;
M3貨幣供應指標,反映一個衡量貨幣供應的主要指標,它包括鈔票,硬幣,活期存款和4年期的定期存款,即 M3=M2+其他金融機構的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
(4)窄口徑的貨幣供給量即什麼貨幣擴展閱讀
我國對貨幣層次的劃分是:
M0=流通中現金;
狹義貨幣(M1)=M0+企業活期存款+機關團體部隊存款+農村存款+個人持有的信用卡類存款;
廣義貨幣(M2)=M1+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企業存款中具有定期性質的存款+信託類存款+其他存款;
另外還有M3=M2+金融債券+商業票據+大額可轉讓定期存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