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爭時期什麼是國際流通貨幣
⑴ 為什麼美元是國際貨幣
一、美元為什麼成為世界流通貨幣一國的信用貨幣成為國際支付手段和儲備貨幣的條件必須具備的條件是:
①發行這種信用貨幣的國家要有強大的經濟實力,在國際經濟領域中佔有重要的或統治的地位。只有當一個國家在世界范圍的商品輸出與資本輸出中佔有重要地位,同各國有著廣泛的貿易、金融聯系時,它的信用貨幣才會在國際間被廣泛使用,並順利地被接受。
②這種信用貨幣必須具有相當大的穩定性。而由於任何信用貨幣本身都是沒有價值的,要保持其穩定性,就必須與黃金發生聯系,即能在一定條件下按照一定的匯價兌換成黃金。因此,有關國家必須具有足夠的黃金儲備,才能保證其信用貨幣的穩定性。
③某個國家的貨幣雖然可以在彼此經濟聯系密切的國家之間充當支付手段,但要在世界范圍內正式取得儲備貨幣的資格,還要得到所有國家的確認,這就必須通過國際協議來實現。如果上述條件發生變化,它就不能再當作世界貨幣來發揮作用。因此,與黃金不同,一國的信用貨幣當作世界貨幣發揮作用,是有條件的、不穩定的,是包含著矛盾和危機的。顯然,美元具備以上3點!二、國際間為什麼結算不用黃金黃金作為國際結算中最終的清償手段和最可靠的儲備資產的作用,仍然不是任何信用貨幣所能取代的。所以,黃金最終仍然在發揮世界貨幣的作用。但美元取得了「等同黃金」地位,所以,他也是可以作為國際間結算的。三、作為世界貨幣的時間1944年的布雷頓森林會議協議,確定以美元作為各國貨幣定值的標准和儲備貨幣,而美國則承擔義務,將各國中央銀行持有的美元按官價兌換黃金。這樣,掌握了資本主義世界70%以上黃金儲備的美元,取得了「等同黃金」的地位,成為主要的國際結算工具。這就是戰後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制度。四、其他狗日的美帝國,確實從中間佔了不少便宜,特別是獲得巨額的鑄幣稅和彌補自己的財政赤字!全世界人民都知道這一點,但是其強大的經濟後盾,不是別的國家能夠替代的,就像人人都想當國家主席,但不是人人都能當的。所以人民幣一直想挑戰美元地位,美國就給咱中國製造麻煩。希望人民幣有一天能夠替代美元!你我生活就富裕了!參考:貨幣戰爭
美國今天的美元霸權全球地位的獲得,和國際貨幣體系史上的兩次重大事件有關:
1、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建立。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有44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與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的最後決議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總稱為「布雷頓森林協定」。
1945年二戰結束,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之後,根據「布雷頓森林協定」的精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先後建立起了關貿總協定(世貿組織的前身)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使之成為支撐當今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人們又習慣稱之為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
美國的美元霸權全球地位,是如何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貨幣的建立獲得利益的呢?
下面就讓我們以美國自身的利益、國際貨幣體系的歷史演變過程和大國競爭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美國為達到此目的的背景和手段——美元全球霸權的確立,它絕不是天意而為的,而是幾代美國總統近百年精心謀略和布局的結果。
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它的經濟規模,早在19世紀未己經超越大英帝國了。1894年,美國工業產值已經躍居世界首位,相當於英國的兩倍,法國的三倍,接近全球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但是在當時的國際經濟格局中,美國的不平等地位有點類似於今天的中國。國際經濟「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仍然是英、法兩國,美國是參與者,但不是國際秩序的決定者。當時國際貨幣體系是以英鎊和法郎為主的,其中英鎊承擔著類似於今天美元的角色。法郎相當於今天的歐元或日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國力元氣大傷。所以在20年代和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國際貨幣體系分裂成幾個相互競爭的貨幣集團——英鎊、法郎、美元、馬克、日元,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動盪不安,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解決自身的國際收支和就業問題。但是此時,美元仍然未能動搖英鎊的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在世界第一的位置等了40多年的時間,美國的韜光養晦實在不簡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的經濟政|治實力發生了重大變化,德、意、日是戰敗國,國民經濟破壞殆盡。英國、法國經濟在戰爭中遭到重創,實力大為削弱。相反,美國經濟實力卻急劇增長,並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從1941年3月11日到1945年12月1日,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向盟國提供了價值500多億美元的貨物和勞務。黃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1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美元,約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9%,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地位。
1943年,當年英鎊仍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之一,國際貿易40%左右是用英鎊結算,特惠制與英鎊區依舊存在,英國在世界上還保持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如何憑借自己的黃金儲備的優勢,以及英、法兩國戰後必然的衰落,建立起有利於美國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和世界經濟格局,最終以美元取代英鎊成為新的世界貨幣,就成了美國總統羅斯福深思熟慮並要及時解決的問題。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精心設計的「布雷頓森林協定」出台了。
「布雷頓森林協定」的主要內容有:
1、美元與黃金掛鉤。規定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定價格,每一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 671克黃金,以黃金為價值基礎,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用美元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即美元黃金本位制。
2、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把美元的含金量作為各國規定貨幣平價的標准,各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可按各國貨幣含金量與美元含金量之比來確定,這稱為法定匯率。
3、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即其他貨幣與美元保持的匯率,間接與黃金建立聯系,進而決定各成員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
4、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節國際收支。如果會員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取得貸款來進行調節。
通過上述的4 種手段,美國以它的經濟實力+黃金儲備為國家信用並作為美元信用的基礎,使美元有了成了黃金的「等價物」的信心,從而確立了美元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硬通貨地位,並逐漸的排擠英鎊成為新的外匯儲備貨幣(有一個相當長的過渡過程)。從此,美元就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美國也正式取代大英帝國在國際貨幣體系和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主導地位,成為二戰後國際政|治與經濟格局的最大受益者和「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2、布雷頓森林體系貨幣崩潰,美元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中偷取了黃金的生命。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難道不是美元的噩耗嗎?不是動搖了美元的地位,成為美國衰落的象徵嗎?為什麼說美元反而獲得了利益,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中偷取了黃金的生命呢?
1961年美國捲入了越南戰爭,這場長達14年的戰爭使美國筋疲力盡,使它的財政赤字連年擴大,美國政|府被迫開始大量發行美元來彌補這些財政赤字。到1968年,美國官方儲備的黃金大幅減少,由1945年有7億盎司(21770噸)下降到2.96億盎司(約合9200噸)。到1970年,美國的黃金儲備下降僅占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的15.5%
當美國儲備的黃金大量減少AVS美國發行的美元大量增多,市場就會產生美元即將大幅貶值而金價將會上漲的預期,於是促使歐洲各國紛紛拋出美元,以手中的美元兌換美國的黃金,這時美元危機就產生了。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機的來臨,盡管美國嘗試用黃金價格的雙軌制試圖解決危機,但是8月金融市場上盛傳法國等西歐國家要以大量美元兌換美國政|府所儲備黃金的消息,讓美國更深地感受到:必須要盡快為美元尋找到更適合發展的出路,避免類似的危機嚴重威脅美元的生命和美國的金融安全。
那麼,美國的方法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這就是讓那個成立有26年的歷史,並由美國一手締造為美國的全球經濟霸權立下汗馬功勞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結束,依靠獨步全球的經濟總量,壟斷了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地位,刺殺了黃金偷取了黃金的生命,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黃金)為基礎的全球經濟霸權。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現代經濟史上那精彩的一幕:尼克松總統在1971年8月15日,採取了強硬措施。首先,他宣布從此以後美國將不再自動地向外國中央銀行出售黃金挽回美元,(美國政|府說不掛鉤就不掛鉤了,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反對這種只有美國收益的無恥的耍賴手段),從而結束了美國黃金不斷外流的局面。這個措施實際上切斷了美元與黃金之間僅存的一點聯系。其次,他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的商品徵收10%的附加稅,直到美國的貿易夥伴同意其貨幣對美元升值為止。 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正式解體!
美國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黃金)為基礎的全球經濟霸權的陰謀今天已經得逞了。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美國即開始瘋狂的印刷美元(買全世界的資源都是用美國的印鈔機印出來的一張紙),並用美軍+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美元送到全球任何一個地方,保證其含有「價值」。美元已經成了一個能夠自我繁殖的妖怪貨幣,並成為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幣種。
美國今天的美元霸權全球地位的獲得,和國際貨幣體系史上的兩次重大事件有關:
1、以美元為中心的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的建立。
1944年7月,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的布雷頓森林召開有44個國家參加的聯合國與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懷特計劃」為基礎的「聯合國家貨幣金融會議的最後決議書」以及「國際貨幣基金組織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兩個附件,總稱為「布雷頓森林協定」。
1945年二戰結束,在布雷頓森林會議之後,根據「布雷頓森林協定」的精神,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先後建立起了關貿總協定(世貿組織的前身)和世界銀行、國際貨幣基金組織,並使之成為支撐當今世界經濟、貿易和金融格局的三大支柱。人們又習慣稱之為布雷頓森林貨幣體系。
美國的美元霸權全球地位,是如何從布雷頓森林體系貨幣的建立獲得利益的呢?
下面就讓我們以美國自身的利益、國際貨幣體系的歷史演變過程和大國競爭的角度出發,深入分析美國為達到此目的的背景和手段——美元全球霸權的確立,它絕不是天意而為的,而是幾代美國總統近百年精心謀略和布局的結果。
美國的國民生產總值和它的經濟規模,早在19世紀未己經超越大英帝國了。1894年,美國工業產值已經躍居世界首位,相當於英國的兩倍,法國的三倍,接近全球工業總產值的三分之一。但是在當時的國際經濟格局中,美國的不平等地位有點類似於今天的中國。國際經濟「游戲規則」的制定者,仍然是英、法兩國,美國是參與者,但不是國際秩序的決定者。當時國際貨幣體系是以英鎊和法郎為主的,其中英鎊承擔著類似於今天美元的角色。法郎相當於今天的歐元或日元。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英、法雖然是戰勝國,但是國力元氣大傷。所以在20年代和30年代世界經濟危機,國際貨幣體系分裂成幾個相互競爭的貨幣集團——英鎊、法郎、美元、馬克、日元,各國貨幣競相貶值,動盪不安,以犧牲他國利益為代價,解決自身的國際收支和就業問題。但是此時,美元仍然未能動搖英鎊的國際貨幣體系的中心地位。(在世界第一的位置等了40多年的時間,美國的韜光養晦實在不簡單。)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各國的經濟政|治實力發生了重大變化,德、意、日是戰敗國,國民經濟破壞殆盡。英國、法國經濟在戰爭中遭到重創,實力大為削弱。相反,美國經濟實力卻急劇增長,並成為世界最大的債權國。從1941年3月11日到1945年12月1日,美國根據「租借法案」向盟國提供了價值500多億美元的貨物和勞務。黃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1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美元,約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9%,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地位。
1943年,當年英鎊仍是世界主要儲備貨幣之一,國際貿易40%左右是用英鎊結算,特惠制與英鎊區依舊存在,英國在世界上還保持著相當重要的地位。如何憑借自己的黃金儲備的優勢,以及英、法兩國戰後必然的衰落,建立起有利於美國的新的國際貨幣體系和世界經濟格局,最終以美元取代英鎊成為新的世界貨幣,就成了美國總統羅斯福深思熟慮並要及時解決的問題。也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美國精心設計的「布雷頓森林協定」出台了。
「布雷頓森林協定」的主要內容有:
1、美元與黃金掛鉤。規定1盎司黃金=35美元的官定價格,每一美元的含金量為0.888 671克黃金,以黃金為價值基礎,各國政|府或中央銀行可用美元按官價向美國兌換黃金,即美元黃金本位制。
2、其他國家的貨幣與美元掛鉤。把美元的含金量作為各國規定貨幣平價的標准,各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可按各國貨幣含金量與美元含金量之比來確定,這稱為法定匯率。
3、實行可調整的固定匯率制。即其他貨幣與美元保持的匯率,間接與黃金建立聯系,進而決定各成員國貨幣與美元的匯率。
4、通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調節國際收支。如果會員國出現國際收支逆差,可向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申請取得貸款來進行調節。
通過上述的4 種手段,美國以它的經濟實力+黃金儲備為國家信用並作為美元信用的基礎,使美元有了成了黃金的「等價物」的信心,從而確立了美元在國際金融領域的硬通貨地位,並逐漸的排擠英鎊成為新的外匯儲備貨幣(有一個相當長的過渡過程)。從此,美元就成了國際清算的支付手段和各國的主要儲備貨幣,美國也正式取代大英帝國在國際貨幣體系和世界經濟格局中的主導地位,成為二戰後國際政|治與經濟格局的最大受益者和「游戲規則」的制定者。
2、布雷頓森林體系貨幣崩潰,美元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中偷取了黃金的生命。
布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難道不是美元的噩耗嗎?不是動搖了美元的地位,成為美國衰落的象徵嗎?為什麼說美元反而獲得了利益,從布雷頓森林體系的瓦解中偷取了黃金的生命呢?
1961年美國捲入了越南戰爭,這場長達14年的戰爭使美國筋疲力盡,使它的財政赤字連年擴大,美國政|府被迫開始大量發行美元來彌補這些財政赤字。到1968年,美國官方儲備的黃金大幅減少,由1945年有7億盎司(21770噸)下降到2.96億盎司(約合9200噸)。到1970年,美國的黃金儲備下降僅占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的15.5%
當美國儲備的黃金大量減少AVS美國發行的美元大量增多,市場就會產生美元即將大幅貶值而金價將會上漲的預期,於是促使歐洲各國紛紛拋出美元,以手中的美元兌換美國的黃金,這時美元危機就產生了。
1971年7月,第七次美元危機的來臨,盡管美國嘗試用黃金價格的雙軌制試圖解決危機,但是8月金融市場上盛傳法國等西歐國家要以大量美元兌換美國政|府所儲備黃金的消息,讓美國更深地感受到:必須要盡快為美元尋找到更適合發展的出路,避免類似的危機嚴重威脅美元的生命和美國的金融安全。
那麼,美國的方法是什麼呢?答案很簡單:這就是讓那個成立有26年的歷史,並由美國一手締造為美國的全球經濟霸權立下汗馬功勞的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結束,依靠獨步全球的經濟總量,壟斷了國際貿易結算貨幣的地位,刺殺了黃金偷取了黃金的生命,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黃金)為基礎的全球經濟霸權。
於是,我們就看到了現代經濟史上那精彩的一幕:尼克松總統在1971年8月15日,採取了強硬措施。首先,他宣布從此以後美國將不再自動地向外國中央銀行出售黃金挽回美元,(美國政|府說不掛鉤就不掛鉤了,而沒有任何一個國家有能力反對這種只有美國收益的無恥的耍賴手段),從而結束了美國黃金不斷外流的局面。這個措施實際上切斷了美元與黃金之間僅存的一點聯系。其次,他宣布對所有美國進口的商品徵收10%的附加稅,直到美國的貿易夥伴同意其貨幣對美元升值為止。 布雷頓森林體系從此正式解體!
美國建立了以美元(而不是黃金)為基礎的全球經濟霸權的陰謀今天已經得逞了。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以來,美國即開始瘋狂的印刷美元(買全世界的資源都是用美國的印鈔機印出來的一張紙),並用美軍+經濟實力+科技實力將美元送到全球任何一個地方,保證其含有「價值」。美元已經成了一個能夠自我繁殖的妖怪貨幣,並成為各國外匯儲備的主要幣種。
更多詳情參考
http://59046499.blog.163.com/blog/static/21853872007112423425647/
http://59046499.blog.163.com/blog/static/21853872007112425122342/
⑵ 為什麼美元是國際通用貨幣
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1792年美國鑄幣法案通過後出現。當前美元的發行是由岩絕圓美國聯邦儲備系統控制。自1913年起,美國建立聯邦儲備制度,發行聯邦儲備券。現行流通的鈔票中99%以上為聯邦儲備券。美元的發行主管部門是國會,具體發行業務由聯邦儲備銀行負責辦理。在二戰以後,歐洲大陸國家與美國達成協議同意使用美元進行國際支付,此後美元作為儲備貨幣在美國以外的國家廣泛使用並最終成為國際貨幣。
(2)戰爭時期什麼是國際流通貨幣擴展閱讀: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的經濟總量大於其餘三個最大的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甚至它們的總和,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戰中,歐洲國家的黃金流入美國購買戰爭用品。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這些黃金作為法定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
美國第一任財政部長上任後,美國貨幣採用了「金本位制」。在金本位制度後期,美元含金量為1.50466克。1934年1月31日,一美元含金量被規定為13.714格令(宏者合0.888671克)。黃金官價由每盎司20.67美元提高到35美元。
⑶ 為什麼美元成為世界流通貨幣
美元能成為世界流通的貨幣,這一切不是憑空產生的,這是以美國在二戰中表現出得超級強大的軍事、工業和商業實力作為基礎的。
最根本的就是,美國是世界上唯一沒有被打爛的工業化大國,而且明顯會成為超級大國,大家都想也都必須從美國那買東西。和美國交換、借貸,OK,請使用美元。二次大戰之前,此前近二百年通過第一次工業革命奮斗到世界老大地位的大英帝國面對一戰沒打死反而更來勁的德國束手無策;
二戰打下來帝國榮光基本成了過眼煙雲。打掃戰場的階段,美國人叫大家開會,提出新世界新秩序,曾經一戰結束開會大家規定的是全球海軍艦船噸位分配,但是美國人明白,軍事實力分配已經基本確定了,美蘇兩極,日後更加重要的是貿易地位的確立,布雷頓森林體系營運而生;
布雷頓森林體系核心內容是35美元兌換1盎司黃金,世界其他貨幣與美元掛鉤,僅限定於上下1%的波動。這意味著為了維持這種穩定的貨幣價值體系,美國需要儲備大量黃金支持自己的承諾,而世界各國要持有龐大數量的美元來為自己的貨幣價值背書。
(3)戰爭時期什麼是國際流通貨幣擴展閱讀:
在美元成為全球結算貨幣之前,有過葡萄牙銀幣、西班牙銀幣、荷蘭盾、英鎊,這些貨幣走上歷史舞台都是依靠本國在國際貿易中統治性地位維持的,當然也就隨著各自國家實力的衰微而讓位於後來者。
在硬通貨時代,國家貿易實力對本國貨幣地位的作用是輔助性的,首要的是這種貨幣,比如西班牙銀元,的確是真金白銀,而且貿易的參與者相信西班牙商人或者西班牙鑄幣的信用——不會缺斤少兩,貿易實力只是一個把這種貨幣送到世界各個地區的手段;
和今天各種電商網站強調的渠道實力相似大家賣得東西一樣,我發貨能力好當然就搶占的市場份額。但是到了紙幣時代,形勢就大變樣了,大英帝國再牛、渠道再廣,英鎊紙幣拿到天朝,不好意思,境內流通不起來。
這樣一來,作為貿易中收錢的一方要考慮的問題就變成了「既然國內花不掉,我拿著這些紙能不能去別的地方順利買到我想要的東西?」彼時英帝國雄冠全球,你拿著他家的胖子想購買全球最先進的機械、技術甚至教育;
你來買沒問題,你想買木材、礦石、黃金,沒問題,產這些的殖民地都是我的,而且是全世界都想買,這樣英鎊自然就成了大家都歡迎的貨幣。
⑷ 美元是如何成為世界通用貨幣的
1792年,美元在13個殖民地形成了貨幣區,美國在當時只是一個擁有400萬人口的國家。19世紀末,它已變成世界上最強大國家。到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時,美國的經濟總量大於其餘三個最大的國家:英國、德國、法國,甚至它們的總和,這使得美元的地位日益突出。一戰中,歐洲國家的黃金流入美國購買戰爭用品。美國聯邦儲備銀行將這些黃金作為法定貨幣導致了通貨膨脹。從1914年到1920年美國的價格水平翻了近一倍。後來美國聯邦儲備銀行決定治理通貨膨脹,試圖使價格恢復到原來的水平。接下來是便一段通貨緊縮時期,價格水平在1920年一年內便從200降到140,下降了30%,這是美國歷史上最大的通貨緊縮。雖然金本位體系的35年是自由資本主義繁榮昌盛的「黃金時代」,固定匯率制擁有保障國際貿易和信貸安全,方便生產成本核算,避免了國際投資風險的優點。在一定程度上,它推動了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的發展。然而,嚴格的固定匯率制使各國難以根據本國經濟發展的需要執行有利的貨幣政策,經濟增長受到較大制約。在二戰期間,國際貨幣體系更是亂成一團。為了解決這種混亂的狀況,1943年,美國財政部官員懷特和英國財政部顧問凱恩斯分別從本國利益出發,設計戰後國際貨幣金融體系,提出了兩個不同的計劃,即「懷特計劃」和「凱恩斯計劃」。
「懷特計劃」主張取消外匯管制和各國對國際資金轉移的限制,設立一個國際穩定基金組織發行一種國際貨幣,使各國貨幣與之保持固定比價,也就是基金貨幣與美元和黃金掛鉤。會員國貨幣都要與「尤尼它」保持固定比價,不經「基金」會員國四分之三的投票權通過,會員國貨幣不得貶值。而「凱恩斯計劃」則從當時英國黃金備缺乏出發,主張建立一個世界性中央銀行,將各國的債權、債務通過它的存款賬戶轉賬進行清算.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義大利已經投降,德國在東線轉為戰略防禦,日本已經失去了在太平洋地區進行大規模戰役的能力,它們的國內經濟更是接近崩潰;而英國和法國的經濟實力在戰爭中也遭受嚴重破壞;蘇聯的狀況也同英法一樣,第三個五年計劃還未完成就遭到法西斯納粹德國的侵略;唯有美國在戰爭中發了財,經濟得到空前發展。黃金源源不斷流入美國,1945年美國國民生產總值佔全部資本主義國國民生產總值的60%,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38年的145.1億美元增加到1945年的200.8億美元,約佔世界黃金儲備的59%,相當於整個資本主義世界黃金儲備的3/4,這使它登上了資本主義世界盟主地位。在這種形勢下,二戰後形成了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貨幣體系。
1944年7月,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即將勝利的前夕,二戰中的44個同盟國在英國和美國的組織下,在美國新罕布希爾州(New Hampshire)的[布雷頓森林村(Bretton Woods)一家旅館召開了730人參加的「聯合和聯盟國家國際貨幣金融會議」,通過了以美國財長助理懷特提出的懷特計劃為基礎的《國際貨幣基金協定》和《國際復興開發銀行協定》,總稱布雷頓森林協定,從此開始了布雷頓森林體系。
美元在國際貨幣體系中的這種霸主地位給美國帶來了巨大的利益。
首先,它使美國可以不受限制地向全世界舉債,但其償還債務卻是不對等的或者乾脆是不用負責任的。因為它向別國舉債是以美元計值的,它可以讓印鈔廠毫無節製得加印美元,即便造成美元貶值,也能減輕其外債負擔,又可刺激出口,改善其國際收支狀況。此外,由於美經濟實力雄厚,投資環境比較穩定,在美投資能帶來較多利潤,因此,許多人都想在美投資。而大量流通性美元資金的到來,使其利率下降,彌補財政赤字的成本得到壓縮。另外,在通常情況下,當一個國家的國際收支出現逆差時,一般要進行經濟政策的調整。而美國卻不必這樣做。因為美元是國際貨幣,當美國出現外貿逆差時,美政府可通過印刷美鈔來彌補赤字,維持國民經濟的平衡,而將通貨膨脹轉嫁給其他國家。這正是戰後的美國雖經歷了數十年的高額財政赤字卻依然能保持經濟狀況穩定的主要原因。
再有,還可以使美國獲得巨額的鑄幣稅。鑄幣稅原是中世紀西歐各國對送交鑄幣廠用以鑄造貨幣的金、銀等貴金屬所征的稅;後來指政府發行貨幣取得的利潤(等於鑄幣幣面價值與鑄幣金屬幣價的差額)。在金本位崩潰之後,以紙幣為基礎的信用本位取代了金本位;美元代行國際貨幣職能,給美國帶來了巨大利益。 當一張毫無價值可言的紙幣被國家印製出來時,鑄幣稅就等於這張紙幣所能購買到的社會產品價值,中間的差額即為美國的「鑄幣稅」。
根據美國國家安全局1994年公布,全世界美鈔流通量為3500億元,l/3在美國境內流通,2/3在外國流通。紐約聯儲局報告稱,在2002年末,在市面流通的6,200億美元貨幣中,有大約55%到60%,即3,400億到3,700億美元左右是在美國以外地區流通的。根據聯邦儲備體系最近的估計,在所有流通的美元中,大約三分之二為美國境外持有。目前在全世界流通的美國貨幣總額已達將近7000億美元。僅在1989到1996年3月間,流到俄羅斯和阿根廷的美鈔就分別達到了440億和350億美元。而美國印製一張1美元鈔票的材料費和人工費只需0.03美元,卻能買到價值1美元的商品,美國由此得到每年大約250億美元的巨額鑄幣稅收益,二戰以來累計收益在二萬億美元左右。
但是由於二戰時的通貨膨脹,二戰後通貨膨脹,朝鮮戰爭和越南戰爭時期通貨膨脹,以及兩次通貨膨脹間的另一輪通貨膨脹,使美國價格水平在1934年到1971年間上漲了2倍,同時美國依靠其雄厚的經濟實力和黃金儲備保持黃金的美元比價不變,高估美元,低估黃金。這時各國央行開始儲備黃金,將手中的美元兌換成黃金以增加它們的儲備。1948年,美國擁有全世界70%的貨幣性黃金儲量也就是7億盎司。而隨著日本和西歐經濟復甦和迅速發展,美國的霸權地位不斷下降,美元加劇了黃金供求狀況的惡化,在20世紀50年代與60年代 ,美國為發展國內經濟及對付越南戰爭造成的國際收支逆差,又不斷增加貨幣發行,這使美元遠遠低於金平價,使黃金官價越來越成為買方一相情願的價格。歐洲由於越南戰爭產生了一股反美情緒,法國帶頭把所有的順差以黃金的形式進行儲備。於是美國的黃金儲備從1948年的7億盎司降到1970年的2億5千萬盎司,有一半以上將近三分之二黃金儲備流失了,進一步增加了美元的超額供應和對黃金的超額需求。 加之國際市場上投機者抓住固定匯率制的瓦解趨勢推波助瀾,大肆借美元對黃金下賭注,導致固定匯率制徹底崩潰。1971年出現了"美元危機",從60年代到70年代,爆發這樣的美元危機就達11次之多。盡管美國政府為挽救美元採取了許多應急措施,都未能奏效。美國經濟衰退、資本大量流失、美元在全世界泛濫成災。最終美國黃金儲備面臨枯竭的危機,不得不放棄美元金本位,美元失去了其等同黃金的特殊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