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圖形估算非貨幣成本額度
❶ 5萬塊錢存到銀行,一年利息有多少
750元。
利息計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時間;如果5萬存活期,利息=5萬x0.35%(2018年央行基準活期利率)×1=175元;如果5萬存1年定期,利息=5萬×1.5% (2018年央行一年定期基準利率)×1=750元;在存款時大家可以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存款方式。
從上面可以看出5萬元存一年定期得到的利息最多,但是5萬元存了定期之後是不能隨時支取的,只有到了規定時間才能支取,如果非要提前支取利息會按照活期存款利率來計算,這時存款人會損失較多利息。
其實存5萬元為了防止提前支取,可以把5萬塊錢分成幾份存,在急用錢時可以取出其中一份,其它的則不受影響,取出的一份會按照活期利率進行計算,這樣損失的利息比較少。
5萬元除了存在銀行還可以購買各種各樣的理財產品,這時可以獲得更高的收益,比如現在很多人使用閑錢購買貨幣基金,這種理財產品屬於穩健型理財產品,收益比銀行定存高,而且現在很多貨幣基金都可以實時提現,比如余額寶(實時額度1萬),不過貨幣基金都不保證保本。
拓展資料:
1、基準利率
人民銀行公布的一年期存款利率為1.5%,所以如果把錢存到銀行,正常情況下,1萬元每年可以獲得150元的利息。
現在很多銀行都是在基礎利率的基礎上進行上浮,很多銀行上浮幅度可以達到50%,也就是說1萬元存款一年利息可以達到225元,這基本上是傳統銀行存款利息的上限了。
很多人都有住房公積金,住房公積金的利率就是按一年期利率計息的,執行1.5%的標准利率。
2、市場利率
現在利率已經市場化了,一些小型銀行和剛成立不久的民營銀行一般都採用市場化利率,我們在很多金融平台上能夠找到這樣的產品,通常稱之為創新存款。
去年人民銀行對創新存款進行了整頓,現在一些靠檔計息的創新存款已經找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些按不同期限結息的長期存款,比如5年期存款,每年結息一次的產品,這種產品可以一年取出,但是利息基本上是市場化的,它的最高利率能達到4.5%,這樣算下來,每1萬元存款一年利息可以達到450元,這應該是一年期存款最高的利率了。
❷ 有兩種情況可以引起投資的變化,一是利率從5%下降到3%二是實際GDP增加20
我國財政收入狀況進行分析。一、財政赤字規模的決定因素人們對財政赤字的擔心和恐懼主要是因為害怕財政赤字會引起通貨膨脹,有人甚至把財政赤字與通貨膨脹等同起來。其實,財政赤字只有在赤字融資手段運用的時空不當(導致經濟體系中需求過度膨脹),財政赤字的規模超出實際需要(導致貨幣供給量過剩)時,才會最終引致通貨膨脹。要保證財政赤字在不發生價格的通貨膨脹性上漲的情況下,促進資本形成,加速經濟增長,其安全界限的確定必須要考慮到兩個方面的因素:一是社會經濟因素,二是資金來源因素。(一)財政赤字規模的社會經濟制約因素1.經濟增長率的提高程度。如果經濟持續增長率比較高,即使政府施以較大規模的財政赤字用於發展經濟,對國民經濟也沒有危害,或危害很小。這是因為本國經濟的吸納能力隨著國民收入的大幅度提高而相應加強,價格水平不會出現明顯上漲。正如著名經濟學家弗里德曼(Frieman,1971)所言,在實際產出增長的經濟中,實際國民收入的增加會引起貨幣需求的相應提高。由於貨幣需求增加得越多,通貨膨脹越低,因此,增長的經濟中的通貨膨脹率相對較低。但是,如果經濟增長率很低,即使存在少量的赤字,它對國民經濟也有可能造成危害。2.貨幣化部門的增加程度。在商品貨幣經濟不斷發展的情況下,一個國家當中的非貨幣化部門將不斷地轉化為貨幣化部門,這一進程就是這里所說的貨幣化。貨幣化進程有兩個明顯的作用:(1)引起人們持有貨幣的交易動機、謹慎動機和投機動機(資產動機)的增強,從而引起相應形式的現金余額增長;(2)對實物工資、租金、利息、稅收或其他對消費者支付的替代,顯然會使貨幣交易余額增長,貨幣儲蓄對實物儲蓄的替代也將引起現金余額的增加。雖然由貨幣化進程本身引起的貨幣需求的凈增量比由已經貨幣化部門經濟活動水平提高而引起的貨幣需求要小得多,但是,它畢竟為由赤字引致的「額外貨幣供給」減輕了通貨膨脹壓力。因此,由貨幣化進程引起的額外貨幣需求量,就是政府在確定財政赤字規模時所要考慮的指標之一。3.國民經濟各部門能力的未利用程度。政府以赤字為經濟發展融資是否產生通貨膨脹壓力,在產出方面,首先要看經濟中是否有未加利用或者利用不充分的現成資源存在,包括人力資源和自然資源。如果在國民經濟中,特別是農業和工業部門存在著大量的未利用或利用不足的資源和能力,那麼,預算赤字可能會使閑置的資源和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增加本國的生產水平,而不會對價格水平產生上抬的壓力。4.赤字支出的投資項目性質。一般而言,只有在的貨幣與更少的產品交易時,赤字融資才會引致通貨膨脹壓力。因此,通過預算赤字籌集的資金,如果用於周期短、見效快的建設項目上,就不大可能造成通貨膨脹壓力。其最簡單明了的理由是,生產的增加或多或少地抵消了公眾持有貨幣購買力增加的影響。5.國際貿易的逆差程度。如果一國的國際收支是逆差,那麼,該國的赤字財政就可能是非通貨膨脹性的。這是因為:(1)一般而言,一國的國際收支逆差表示該國的貨幣供給量將趨於降低,而赤字財政則表示貨幣供給量將趨於增加。貨幣供給量的增減力量在一定程度上有所抵消,價格水平不會明顯提高。(2)大量進口外國商品和勞務,並以較高的價格出售給國內市場,從而吸納家庭部門超額的貨幣收入,緩解供求緊張狀況。(3)把有些資源從出口產業部門轉移到為國內市場供應商品和勞務的產業部門來增加國內商品和勞務(例如,土地可以從生產出口原材料轉向生產國內消費的食品),減少出口的機會,增加國內的商品和勞務的供給。由此可見,在不造成通貨膨脹的前提下,赤字財政促進經濟增長是以國際收支惡化為代價的。6.政府自身的管理能力。一般來說,財政赤字只要出現,就有可能產生通貨膨脹壓力。重要的問題是:政府有無適當而有力的管理措施和廉潔高效的管理機構來防止以致消除赤字財政塑成的通貨膨脹壓力。政府的這種管理能力主要表現在以下兩個方面。(1)舉債能力與征稅能力。作為促進資本形成的一種工具,赤字融資在導致公眾的額外收入增加時,政府如果有能力通過舉債和征稅等手段把這種額外收入的絕大部分籌集上來,那麼赤字財政的實施將是成功的(Lewis,1955)。(2)工資和價格的控制能力。政府對工資的控制應與對物價的控制同步進行。為了不使工資上漲過快,物價應首先得到嚴格的控制。一般而言,價格水平上漲,尤其是供給彈性不大的食品價格的上漲,遲早會導致增加工資的要求。在必要時,還必須對消費品的分配加以管制,甚至對有些消費品實行配給制、憑票制。7.公眾的犧牲精神。赤字融資安全線的確定還不能忽視這樣一個因素,即廣大民眾的理解和犧牲精神。如果經濟發展過程中的通貨膨脹變得不可避免,政府部門就有責任向社會做出宣傳,求得社會各界的配合。從長遠的觀點來看,如果政府坦誠地告訴人民,要保證將來能持久地享有較高的生活水平,惟一的法就是忍受今天的低生活水平,那也許是更明智的做法。(二)財政赤字規模的資金來源制約因素作為一種特殊的融資手段,財政赤字的規模自然要受經濟體系當中有關因素的制約。但是,即使在各種因素允許的情況下,一個國家有時卻發現,某一財政年度伊始所計劃的財政赤字水平,在該財政年度終了時,要比計劃的水平低。其原因何在?原來,財政赤字的規模還要受到本國能為赤字融資的資金來源的限制。財政赤字的資金來源渠道大致可劃分為兩大類,即國際資金來源和國內資金來源。1.國際融資的限制財政赤字的國際融資渠道至少可以劃分為四種,即國際援助、優惠貸款、商業貸款以及外債拖欠。不難看出,前兩種方式似乎更好一些,它們可以使赤字國(債務國)不負任何或少負財政負擔而使赤字得到部分彌補。所以,赤字國應盡可能地爭取這類國際融資方式。但是,一國在—定期間內可供利用的外援和優惠貸款的規模不是赤字國輕而易舉就能左右的變數,其規模主要取決於債權國。外債拖欠雖然在一定時期內也能彌補部分財政赤字而不增加財政負擔,但是這一融資渠道無疑使赤字國(債務國)的信用掃地,將來在國際金融市場上寸步難行,只能作應急之用。商業貸款雖然比較容易得到,但它成本高風險大,如果超過一定規模,會發生外債危機。因此,利用這種融資方式的關鍵是要掌握好借款的總額度。可見,國際融資的規模是否適當,關鍵在於商業貸款是否適度。衡量外債規模是否合理,國際上通用三個指標:(1)外債余額占當年貿易和非貿易外匯收入總額的比率即債務率不能超過100%;(2)外債余額占當年GNP的比率即負債率要小於25%;(3)當年外債還本付息額占當年貿易和非貿易外匯收入總額的比率即償債率要小於20%。當然,一國的外債舉借規模不僅取決於該國的出口創匯能力,還與本國的經濟增長狀況有關。以往研究外債與經濟發展之間的關系的文獻指出(Alter,1961),在經濟增長中外債的累積必須滿足一個條件,即外債余額的增長速度不得高於GDP的增長率。2.國內融資的限制國內融資規模可以分兩部分進行討論:一是國債融資的規模;二是貨幣融資的規模。衡量國債規模是否合理,一般用四個指標:(1)國債余額佔GDP的比率即國債負擔率,歐盟各國簽訂的《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要求各國的國債負擔率不得超過60%,這是衡量整個國民經濟承受能力的指標;(2)當年國債發行額占居民儲蓄余額的比率,這是衡量居民應債能力的指標;(3)當年還本付息額占當年中央財政收入的比率,這是衡量政府償債能力的指標;(4)當年國債發行額占當年財政支出的比率,這是衡量國債依存度的指標。倘若政府向中央銀行借債,赤字融資就非常容易,但這種融資方式的危險性也最大。因為這種融資方式會直接導致貨幣擴張,若貨幣擴張提高一般價格水平,就會降低貨幣單位的實際價值。這種實際價值的減少可以看成是對貨幣持有者的課稅,即所謂的通貨膨脹稅。(1)當一國實行擴張性財政政策,如果出現較高的通貨膨脹率,其他一些融資來源就將被迫減少。例如,該國得到外國商業貸款和在國內出售債券將更加困難。(2)通貨膨脹有可能降低政府的稅收收入和出售公共服務的收入(TanziandBlejer,1982)。(3)即使通貨膨脹不影響其他融資來源,較高的中央銀行融資的比率所增加的實際收入也只能達到一定的通貨膨脹率水平。超過了那個比率,通貨膨脹再高也只是降低實際稅收收入,因為構成通貨膨脹稅稅基的實際余額相對於其通貨膨脹前的水平有所降低。二、我國的財政赤字成為低通脹的發展手段近年來,我們一直在思考這樣一個問題:改革開放20年,幾乎伴隨20年的財政赤字,這種持續的財政赤字為什麼沒有引起惡性通貨膨脹?如何評價赤字在中國長期經濟增長過程中的作用?(一)我國的財政赤字已成為一種發展手段回顧我國20年來的經濟發展歷程,不難發現,財政赤字有效地動員了社會資源,積累了龐大的社會資本,支持了國有企業的制度變革,促進了經濟的持續高速增長,推動了社會經濟的全面發展。我國財政赤字的這種發展作用主要體現在三種效應上,即增長效應、改革效應和拉動效應。1.財政赤字的增長效應中國自改革開放以來,經濟保持了持續高速增長,財政政策的貢獻非常突出。鑒於到目前為止中國社會保障制度尚未建立和健全,稅收制度因個人所得稅比重微乎其微而缺乏彈性,因此,財政政策中的自動穩定政策效果不彰,甚至可以忽略不計。而相機抉擇政策措施主要是減稅和增加支出(結果必然是財政赤字),但這些措施不僅是出於短期調整不景氣、穩定經濟的目的,更重要的是長期作為刺激經濟增長的工具來使用的。史永東(1999)曾利用我們修正後的漢森模型,就中國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進行了經驗研究,結論是過去實施的擴張性財政政策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很大。我們對史永東的計算結果作了修正,至少可以得到兩點結論。(1)1981—1996年,實施財政赤字的政策總體上使經濟增長率提高了1.32個百分點,貢獻率為13%,而其中的相機抉擇政策使經濟增長率提高了2.36個百分點,貢獻率達23%。特別是1990—1996年,這種財政政策總體上使經濟增長率提高了2.01個百分點,貢獻率近20%,而其中的相機抉擇政策使經濟增長率提高了3.8個百分點,貢獻率高達37%。(2)在16年經濟轉型過程中,前9年的財政政策效果遠不如後7年的財政政策效果。這說明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政府的宏觀經濟管理能力加強,運用財政政策的技巧日臻成熟,技能大大提高了。2.財政赤字的改革效應中國的財政赤字極大地支持了經濟改革,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一是企業改革,二是價格改革。首先,財政赤字支持了企業改革。(1)減稅讓利。中國的國有企業改革從微觀經營機制的改造人手,實行了「簡政放權、減稅讓利」政策,極大地調動了企業的積極性,為中國經濟的長期高速增長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從計劃經濟體制下的「統收統支」政策,到1983年開始的「利改稅」,再到1994年的全面稅制改革,政府對國有企業利潤的分配比例,從100%下降到55%,再降到33%。這些改革措施,在為國有企業改革與發展提供了巨大財力支持的同時,也相應地減少了政府的財力。而在有關支出並沒有同步縮小的情況下,財政赤字的出現是不可避免的。(2)企業虧損補貼。為了使關繫到國計民生企業的生存,為了減輕失業壓力,政府對國有企業虧損特別是政策性虧損給予補貼。近20年來我國企業虧損補貼占財政收入的比重情況:1985年高達25.3%,1986—1990年為18.9%,1991—1995年為9.2%,1996—1998年為4.0%。從財政自身運行的結果來看,減收與增支沒有區別,都會使已有的財政赤字加大。其次,財政赤字支持了價格改革。中國在「利用雙軌、走出雙軌」,逐漸從計劃價格走向市場價格的改革進程中,為了保證價格改革的順利進行,保障人民生活水平逐漸提高,在價格改革的關鍵10年(1981—1990年),財政的價格補貼支出占整個財政支出的比重平均高達13.1%。3.財政赤字的拉動效應從某種程度上說,我國的財政赤字不僅不具有排擠效應,反而可能有拉動效應。從排擠效應理論來看,財政赤字對民間部門(包括企業和個人)投資的排擠效應是通過利率機制實現的,即赤字支出推動利率上揚,抑制了民間部門的投資支出。但是,我們認為,由於我國目前的利率管制制度使得利率水平對財政赤字的反應靈敏度很小,公債利率對銀行利率沒有推動作用,因此,財政赤字不會通過影響利率水平而排擠民間部門投資支出。即使利率與財政赤字之間存在著一定關系,但目前經濟運行中的民間部門投資對利率變化缺乏彈性。很多經驗研究表明,發展中國家普遍存在著私人投資對利率反應不靈敏的現象(Rama,1993)。不僅如此,中國的財政赤字還可能具有拉動效應。學術界認為,拉動效應主要由三個因素決定:財政支出的生產性、投資函數的形式以及資產的替代性。(1)格魯斯曼和盧卡斯(GrossmanandLu—cas,1974)在分析生產性財政支出對價格水平的影響時指出,倘若財政支出具有生產性,赤字支出就具有拉動效應。中國在1981—1995年間,財政支出中經濟建設費平均占近一半,即48.7%(國家統計局,1998),財政支出具有很強的生產性。況且,絕大部分赤字支出一般都用於為民間部門生產經營活動提供基礎設施的投資。(2)巴羅和格魯斯曼(BarroandGrossman,1976)認為,如果投資函數的形式為I(r,Y)(其中,I為投資,r為利率,Y為國民收入),利率上揚雖然會使投資減少,但國民收入增加卻使投資增加,投資最終是增是減,需要考慮這兩種相對力量的大小。具體到我國的情況,如前所述,民間投資對利率缺乏彈性,而經濟又是長期持續增長,故赤字支出通過國民收入增加而產生拉動效應。(3)在人們現有的財富主要由貨幣、公債和股票構成的情況下,如果股票相對於公債的風險越大,以公債融資的赤字支出就會產生拉動效應。在我國目前股票市場尚不完善,投資者尚不成熟的情況下,人們普遍認為股票的風險大於公債,這也是理論上早已證明了的。(二)我國的財政赤字沒有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按照中國現行統計方法,(1)1979—1997年,財政赤字比率年均0.88%,同期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為7.47%,如果算上1998年,這兩個指標分別為0.89%和6.97%;(2)1985—1998年間,財政赤字比率年均0.84%,同期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為9.93%;(3)如果按照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統計口徑,財政赤字比率年均2.03%,同期消費價格指數為11.43%。可見,無論以哪種口徑計算,最終結果都表明,盡管我國的財政赤字連年不斷,但沒有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我國的連年財政赤字為什麼沒有引起嚴重的通貨膨脹?需要根據赤字規模決定因素及其相關理論、積極的調整措施進行解釋。1.有利的社會經濟環境奠定了堅實的基礎。(1)中國20年來經濟持續高速增長,年均增長率9.8%(國家統計局,1999)。這種持續的實際經濟增長大大減輕了財政赤字造成的通貨膨脹壓力。況且,近20年來,國際學術界逐漸形成這樣一種觀點,即只要實際產出增長率大於實際利率(我國的情況正是如此),長期赤字就是可行的(Feldstein,1976;HamiltonandFlavin,1986)。(2)在轉軌過程中,財政赤字動員了國民經濟各部門的閑置資源和能力,再加上貨幣化進程加快,既提高了產出水平,又增加了貨幣需求,而沒有通貨膨脹效應。(3)政府的管理能力,特別是工資和價格的控制能力很強。(4)我國民眾對政府非常信任,而且具有犧牲精神。經驗研究表明,在一個其儲蓄者對政府的償債能力有信心的國家,很容易容納較大的預算赤字(Congdon,1985,1987)。2.大規模的財政補貼對於平抑物價起到了很大作用。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把財政補貼作為保證經濟改革和社會穩定的積極手段,形成了以價格補貼和企業虧損補貼為主,以財政貼息、稅前還貸、稅收支出、房租補貼等為輔的多種形式的財政補貼體系。就價格補貼和企業虧損補貼而言,1986—1997年間,這兩項補貼支出占國家財政總支出的比率年均17.3%(國家統計局,1998),無疑是財政赤字的主要原因之一。不管人們對這種「規模大、范圍廣、渠道多」的財政補貼如何評價(陳共,1998),正是這種財政赤字的成因,不僅支持了價格制度和企業制度的改革,更重要的是直接緩解了物價上漲壓力。3.及時而迅速的財政政策調整保持了宏觀經濟穩定。改革開放以來,我國於1988—1989年出現經濟過熱現象,這兩年的平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平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高達18.2%和18.4%。中央政府從1990年開始實行適度從緊的財政政策,財政赤字比率從1989年的0.94%降至0.8%,降低了近15%。再加上貨幣政策等其他政策工具的配合,使1990—1992年的經濟運行迅速恢復正常,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平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降至3.5%和4.3%的低水平。1993—1995年出現了第二次經濟過熱現象,這三年的平均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和平均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分別高達16.6%和18.6%。為此中國實施了「軟著陸」戰略,財政赤字比率從這三年平均的1%降至0.78%,降低了近29%,1996—1997年呈現出「高增長、低通脹」的良好態勢。可見,及時而迅速的政策措施調整是避免財政赤字引起持續通貨膨脹的有力保證。三、如何正確認識我國財政赤字規模首先應當說明兩點:第一,無論在哪個國家,財政赤字不僅僅是經濟問題,也是棘手的政治問題,是經濟與政治的接合點(重森曉,1988)。只要一定時期內的財政赤字規模(以及由此導致的公債規模)促進了經濟增長,提高了人民生活水平,並且沒有引起政治危機,那麼,這種赤字規模就可以說是適度的。第二,只有全面考慮一國自身的政治制度、經濟發展階段、社會文化傳統等種種復雜因素,選擇科學的方法,才能真正確定合理的財政赤字規模。然而,到目前為止,還沒有找到公認的科學方法。因此,財政赤字規模的國際比較不失為判斷一國赤字規模是否適度的一種可行方法。(一)赤字規模1.赤字比率。1991—1995年,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包括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和英國),赤字比率比較高,平均為3.8%;赤字規模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包括印度、巴西、巴基斯坦和土耳其),赤字比率平均為6%;我國的赤字比率為2%。比較來看,我國的赤字比率低於工業化國家,雖然比發展中國家赤字比率比較高的國家也低很多,但高於其他發展中國家的平均水平。這表明,我國的赤字比率比較適中。然而,如果與新興工業化亞洲國家(包括韓國、印度尼西亞、馬來西亞和泰國)的同期情況相比,我們就面臨解釋困境。這些國家在同期不僅沒有赤字,反而有1.2%的財政盈餘比率。其實,這正是這些國家剛剛完成工業化的成果。如果作比較的話,也許同它們在工業化進程中的赤字比率進行比較更為適當。1968—1986年(工業化進程的關鍵時期),這些國家的赤字比率平均為3.2%,大大高於我國目前的赤字比率。2.赤字依存度。1990—1995年,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赤字依存度平均為11%,比80年代中後期(7%)提高了57%;赤字規模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平均為23%,比80年代中後期(30%)下降了23%;我國的赤字依存度接近23%。比較來看,我國的赤字依存度顯然大大高於工業化國家,也高於新興工業化亞洲國家在工業化進程中的依存度(17%),與發展中國家赤字依存度比較高的國家不相上下。這表明,我國的財政支出中赤字支出所佔份額較大,財政狀況不佳。(二)內債規模1.國債負擔率。1991—1995年,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國債負擔率平均為30%,赤字規模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國債負擔率平均為34%,就是新興工業化亞洲國家(1968—1990年為18%,1991—1995年為15%)也大大高於我國的國債負擔率5.5%。這表明,我國的國債負擔率與《馬斯特里赫特條約》要求歐盟各國不得超過60%的標准相距還很遠,國債規模還有很大的拓展餘地(龔仰樹,1998)。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第一,我國的國債負擔率雖然比其他國家低,但它們的高國債負擔率是債務余額滾動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結果。倘若我國國債的發行規模按目前的勢頭發展下去,再過三五十年,國債負擔率也會很高。第二,更重要的是,我國目前的國債余額增長率已經大大高於實際GDP增長率,甚至比名義GDP增長率高。這表明,我國在非經濟衰退的正常經濟運行時期,要注意控制國債的發行規模。2.國債依存度。1991—1995年,最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國債依存度平均為10%,赤字規模比較大的發展中國家平均為25%,新興工業化亞洲國家(1968—1990年)為9%,都遠遠低於我國的國債依存度53%。這再次表明,我國中央政府財政支出過多地依賴債務收入,財政處於脆弱狀態。(三)外債規模1990—1997年,我國外債的負債率、償債率和債務率平均分別為14.9%、8%和80.7%,各指標均低於國際公認的安全線20%、25%和100%。再從外債余額增長速度與經濟增長速度的對比關系來看,1991—1998年我國外債余額增長率平均為13.7%,名義GDP增長率平均為20.4%,這說明,外債余額增長速度沒有超出經濟發展需要和承受能力。若從實際GDP增長率平均為10.8%來看,外債余額增長速度稍快了些。總之,可以得出結論:我國目前的外債規模不會造成債務危機。(四)綜合分析我國的赤字比率比較低,而赤字依存度比較高;國債負擔率比較低,而國債依存度卻很高,這種現象說明:第一,中央政府財政支出佔GDP的比率相對較低,或者說,中央財政動員的社會資源相對要少;二是財政狀況本身不佳,但赤字對經濟的影響還不會造成嚴重影響。從中,我們是否能夠得出這樣一種政策選擇:政府目前擔心的並不一定是赤字會給經濟造成多麼嚴重的不良後果,而是應當採取主動的財政調整措施,改善財政狀況。改善財政狀況的措施主要有三:第一,擴大中央財政支出,提高中央財政支出佔GDP比率;第二,在中央財政支出佔GDP比率不變或有所提高的情況下,增加赤字融資渠道之外的融資來源,即增加稅收收入;第三,壓縮財政赤字。可是,在這三種途徑當中,前兩種途徑都意味著要增加稅收收入,而在短期內要使稅收收入大幅度提高是很難的。因而,倘若政治經濟形勢需要,政府也打算改善財政狀況,那麼,最直接、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壓縮赤字。但是,在目前的經濟形勢下,擺在決策者面前的是一種兩難選擇:要改善財政狀況,就得使1998年以來的經濟不景氣狀況延長存在,下崗職工增多,已下崗的人再忍受更長時期的無工作痛苦;而要盡快走出經濟低谷,刺激經濟增長,可能就需要以中央財政狀況的惡化為代價。綜上分析,第一,無論是從赤字比率還是從國債負擔率來看,無論是從經濟發展階段的需要還是從中央政府的經濟職能來看,我國目前的赤字規模是比較適度的,不會引起經濟混亂,反而從長期來看還能加快工業化進程。第二,鑒於我國目前財政收入體系狀況和財政體制特別是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事權、財權(收支)劃分現狀的局限性,無論是從赤字依存度還是從國債依存度來看,無論是從中央政府的宏觀調控能力還是從中央財政狀況來看,中央財政收支規模過小,以至規模不大的財政赤字和國債規模,也幾乎將中央財政推向崩潰邊緣。因此,我們的總體結論是:目前的財政赤字規模並不可怕,需要關注的可能是財政狀況的惡化趨勢;而當前是否要竭盡全力改善財政狀況,最終取決於決策者是更關心財政狀況,還是更關心國民經濟運行狀況。
❸ 商業計劃書一般寫哪幾個板塊
好的商業計劃書,哪些因素起到決定作用?
BP的頁數:看似一個簡單的文稿處理工作,其實起到了敲門的作用,對於絕大部分早期項目,BP不應該超過20頁PPT的信息量。許多投資人對於超過20頁的BP,內心是抵觸的,更有些創始人為了追求美觀,用了太多設計圖片,造成一份BP超過20M,投資人在收到這類BP的時候,如果周邊信號不佳,很大可能是不會選擇下載查看,這樣就白白錯過了許多機會。
BP的邏輯:這點是一份BP的核心價值,每個投資人一天要看的BP不會少於20份,能從這幾十份BP中脫穎而出,讓投資人牢牢記住你的項目,靠的就是清晰的邏輯。另外投資人看BP通常都是快速掃描,甚至一分鍾讀完。所以一定要直奔主題,講重點,在最短的篇幅內講述自己項目的商業邏輯。
BP的美觀:之前說過有些創始人為了追求美觀,過度包裝造成BP過大,這一點是不可取的,不過適當的顏色搭配選擇,還是可以讓投資人在大量垃圾BP中耳目一新的。「創業者不要過於迷信模板,相信你乾的事情是獨一無二的,不建議代為撰寫BP,親自撰寫與修改BP也是對自己創業邏輯的一次次梳理,最終面對投資人的也是創業者自己,代寫人無法取代。
投資人閱讀商業計劃書(BP)後需得出3大核心1、你要做什麼(what)?你的產品或服務到底有什麼價值2、怎麼做(how)?你是不是有執行能力和成功的把握3、怎麼賺錢(商業模式)、怎麼分錢與需要多少錢(融多少資金)
商業計劃書的主要框架
商業計劃的主要框架主要從事(內事和外事)、人和錢三個部分。商業計劃書的框架模型主要分為如下圖所示四大部分和十二小節。
二、以下從12個小節介紹商業計劃書的撰寫細節和注意事
1、項目定位項目定位:通過一句話簡明扼要地介紹你們的項目是什麼,項目定位介紹寫在商業計劃書首頁,讓人一眼就知道你們是干什麼的。
2、提出問題(市場痛點在哪裡)提出問題:現有的客戶需求哪些沒有被滿足,市場痛點在哪裡,市場需求是創業的基礎,很多創業者提出的需求多為偽需求或非剛性需求,在確認市場需求的過程中也是創業者在找差異化,如果創業的方向都沒有抓住,自然很難獲得投資人的青睞,創業需要對自己和對別人負責任,市場需求的了解和深入至關重要。
3、解決方案(產品與服務)解決方案:通過哪些方法與方式解決市場痛點。
4、市場分析(市場容量)市場分析:需要證明市場需求的存在以及這個需求市場容量
5、進入策略(如何啟動)進入策略:項目從無到有,如何啟動?
6、競爭優勢(競爭對手)競爭優勢:行業內的競爭對手有哪些,項目的核心競爭力在哪裡?
7、核心團隊(團隊背景)核心團隊:核心團隊的背景履歷,以及要表明為什麼你們的團隊能幹這個事情
8、執行現狀(已做的事情)執行現狀:目前項目已經進展到什麼程度,已經做的事情做個說明
9、計劃目標(未來前景)計劃目標:未來一段時間需要乾的事情有哪些
10、商業模式(怎麼賺錢)商業模式:如何賺錢的問題,在什麼時間點能夠做到盈虧平衡
11、股權結構(怎麼分錢)股權結構:創始人及核心團隊的股權結構,決定未來長遠發展基礎
12、融資計劃(需要多少錢)融資計劃:需要多少錢干這個事情
❹ 如何看股票k線圖 k線圖怎麼看漲跌
你好,k線圖記錄了股票一天的走勢,不同的K線圖透視著不同的股市信息。K線圖分為陽線,陰線,十字線,禿頭光腳線,上吊線和錘子線,倒錘子線和墓碑線,一字線。
1. 陽線,為紅色蠟燭。在蠟燭下方實線是當天開盤價,蠟燭上方實線是當天收盤價,兩端突出的豎線分別代表最高價和最低價,低開高收,代表當天股價上升。意義:當天多頭力量比較強。紅色蠟燭實體部分越大,代表看多的力量越強大。
❺ ICO是什麼意思
ICO是一種區塊鏈行業術語,他的英文全名為Initial Coin Offering。它是一種為加密數字貨幣/區塊鏈項目籌措資金的常用方式。由於代幣具有市場價值,它可以兌換成法幣,從而支持項目的開發成本。所以有的創業者在為自己的區塊鏈項目進行融資或籌款的時候,都會使用到這種方式。而早期參與者可以從中獲得初始產生的加密數字貨幣作為回報。
(5)如何在圖形估算非貨幣成本額度擴展閱讀:
ICO常見的是基於以太坊(ETH)和比特股(BTS)區塊鏈發行,由區塊鏈提供記賬服務和價值共識,實現全球發行和流通。ICO參與者對於一個項目的成功非常重要,他們會在社區里為該區塊鏈項目進行宣傳,使它產生的代幣在開始交易前就獲得流動性。但ICO的參與者最看重的依然是由項目發展或代幣發行後價格升值帶來的潛在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