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開創股市多少年了
1. 美國房利美公司公司發展歷程
1938年,美國政府為了推動二級房屋消費市場的資金流動,創立了房利美公司,專注於金融業務。
隨著1944年許可權的擴大,房利美開始涉足貸款擔保領域,其主要運營由退伍軍人團隊管理,顯示了其在住房金融市場的重要角色。
在1954年,房利美完成了向股份制公司的轉變,這一階段標志著公司結構的進一步成熟和穩定。
1968年,Raymond H. Lapin接任總裁,他任職的30年間,成功將公司轉型為私有股份制公司,實現了商業運營的轉型和提升。
1970年,房利美的股票正式登陸紐約證券交易所,標志著其在資本市場的公開化和國際化進程的開啟。
1981年,David O. Maxwell成為首席執行官,他引入了擔保費用的調整,並開創了MBS(有價證券事務)業務,為公司帶來了新的增長點。
1984年,房利美邁出了海外擴張的步伐,首次在海外發行公司債券,其業務觸角開始延伸至國際金融市場。
進入90年代,房利美在領導層的輪替中持續發展。1991年,James A. Johnson成為新的掌舵者,帶來了新的管理理念和策略。
1992年,房利美在MBS市場中確立了領先地位,超越了Ginnie Mae 和 Freddie Mac,成為行業的領軍者。
1999年,Franklin D. Raines接任總裁,他大膽地將擔保金額提升至240,000美元,進一步強化了房利美在住房金融市場中的影響力。
(1)美國開創股市多少年了擴展閱讀
美國房利美公司(Federal National Mortgage Association,簡稱:)成立於1938年,公司業務主營房屋抵押。房利美是一家在美國紐約股市(New York Stock Exchange)掛牌交易的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非銀行金融服務公司。該公司的業務依據聯邦制訂章程營運,而規模則為全國最大的房屋貸款融資資金來源。
2. 胡立陽是誰
胡立陽 胡立陽簡介
美國加州聖塔克拉大學會計學士、企管碩士,全世界最大證券公司美林證券第一位華人副總裁兼加州分公司總經理。是中國人在華爾街最高職位。是公認的華爾街「股市神童」,他當年在華爾街的客戶大多是世界級的大老闆,包括矽谷許多的著名電子業大亨。85年底應邀回亞洲服務,在台灣的中央、政治大學教授股票投資學,並擔任證券市場發展基金會秘書長,掀起了空前的投資熱潮,被媒體尊稱為「股市教父」著作有排行榜冠軍書《胡立陽投資股票一百招》《胡立陽年青開創前程一百招》《如何出人頭地》《股神教你買股票》等。
胡立陽傳奇經歷
被譽為「台灣股壇教父」的胡立陽將西方很多證券市場術語帶到台灣,諸如「綜合類券商」「金融衍生品」「股指期貨」「高開低走」以及一些技術指標的翻譯和傳播,這些名詞隨著內地股市誕生也傳到了大陸。更有趣的是,「名嘴」一詞就是1987年台灣媒體為形容其講演的魅力對他的尊稱。
胡立陽總能將最深奧的學問以最幽默風趣的方式來表達,看任何一本胡立陽先生所著的暢銷書,或是聽他的演講,都像是看了一場電影,既輕松又愉快。他的演講酬勞曾經排名美國華爾街前十名,他在台灣演講的場次之多打破吉尼斯世界記錄,聽過他演講的聽眾也是世界記錄。
胡立陽名言
1.不要聽「親朋好友」的話,他們只會讓你成為「平凡人」。
2.不要只會「用功讀書」,重要的是「要讀對書」。
3.不要只是「努力工作」,重要的是「做對工作」。
4.不要只是結交「志趣相投」的朋友,否則你永遠只看到「一半」的世界。
5.不要只是「安分守己」等待升遷,要像下跳棋一樣想辦法「一步登天」。
6.不要只是「准備好了等機會」,主動「製造機會」才能捷足先登。
7.不要以為「錢不會從天上掉下來」,只是你必須「站在對的地方」接。
8.不要只會「正面思考」,要「逆向思考」,「不正常」的人才能出人頭地。
9.在股市中,別人因為緊張而犯的每一個錯誤,都是在辛辛苦苦的為您累計財富。
最新講座
股市神童「胡立陽」炒股秘訣
炒股秘訣:「股市神童」胡立陽炒股實戰技巧
炒股秘訣:「股市神童」胡立陽揭秘牛市轉熊市的兩大徵兆
炒股秘訣:「股市神童」胡立陽炒股防身術
炒股秘訣:「股市神童」胡立陽炒股如何養成良好的心態
炒股秘訣:「股市神童」胡立陽告訴你選股票要與「眾」不同
炒股秘訣:「股市神童」胡立陽教男性股民如何避免炒股5大「致命傷」
炒股秘訣:「股市神童」胡立陽告訴你選好的股票需要長期堅持
炒股秘訣:「股市神童」胡立陽教你如何「賣」股票
炒股秘訣:「股市神童」胡立陽告訴你如何讓你的股票實現「一賺底三賠」
華爾街大師胡立陽談投資秘訣
有人問我,為什麼我在股市中打滾了一輩子永遠都不賺錢?我在上海演講,有人問我,胡老師,牛市一年多了,指數3000點了、4000點了我還沒有賺錢。我說真不容易,他從900點進場,漲到了3000點還沒有賺錢,真的不容易。他說,胡老師,您告訴我這個答案,我一定會請您吃上海最貴的「神戶牛排。」後來他真的請我去了。他說,「胡老師,您教教我,讓我搞清楚究竟犯了什麼錯誤,到底是怎麼回事?我連怎麼賠的都不知道,我死不瞑目。」我說,沒事,胡老師我來救你,你坐下來告訴我,「請問你是正常人嗎?」他說,胡老師,你怎麼能這樣問呢?我說你回答我,你是正常人嗎?他說,當然是了,我很正常了。我說,「你笑一個給我看」。笑誰不會笑。他就笑給我看。然後,我說你哭一個給我看,他就哭,哭得很傷心,還問我借衛生紙。然後我測他的膝蓋,一敲他的左膝蓋就彈起來了。他非常的正常。然後我就說,張先生,你回家去吧,求求你不要買股票了。他問,「這是什麼話呢?」因為,正常人在股市中,最後絕對是一個輸家。
我今天是真的沒有辦法,因為時間太短,否則我很想改變你們。因為我發現90%以上的人在股市中都是正常的,我只能這么痛心的說。因為正常人在股市中不會站到最後的,也許這個月運氣好,碰到股市漲了一千點。但是正常人在股市中絕對是個個賠得很慘,個個是輸家,全世界都不例外。非洲投資也是一樣,全世界都是一樣。你要想辦法把自己變成一個「不正常」的人,所以,我希望今天有多點的時間把大家變成「不正常」的人。當然改變的方式很多,最快的辦法是改變你們的基因。這樣你可以找你的醫生來研究一下。當然還有一個辦法,就是來聽胡老師的演講,變得瘋瘋癲癲之後,「不正常」之後,你們就可以成功了。你們知道胡老師除了演講股票還演講什麼呢?我曾經來過北大光華管理學院演講,我教他們年輕人出人頭地的八大法則。這個八大法則很簡單:第一,不要聽朋友的話。因為世界上90%以上的人都是平凡人,只能給你平凡的建議。第二,不要用功讀書。我要你們讀對書。很多人讀錯了書,他認為教科書,歷史地理、三角幾何代數就可以出人頭地,這樣你在社會上不會受到老闆的青睞。你不如講兩個教科書以外的東西,講講星相學是什麼,高爾夫在400年前發明的,他會說你博學多聞,你這樣反而打動他的心。你如果和老闆談談三角幾何代數,他馬上調你到別的部門去。第三,千萬不要努力工作。很多人說,胡老師出人頭地是努力工作呀。這樣我還可以在台上教你們嗎?出人頭地不是努力工作,而是做對工作。我到世界各國著名的大學演講,很多學生問我,為什麼沒有出人頭地,我說,因為你是一個正常人。正常人只懂得努力讀書和用功工作,我跟他講,你不是不努力工作,你是做錯了工作。一個適合當會計師的人跑百米,一個適合做工程師的人當了醫生,他能成功嗎?想要出人頭地的八大法則,最後一條是就是要變成一個「不正常」的人。
前不久我去演講,有一個人問我吉隆坡的股市。他說有一個股票是十元買的,現在的價格到了21,上不去了。我說趕快賣掉。漲幅超過一倍的股票要小心謹慎處理,結果他一賣,後來那隻股票大跌了。我根本不了解那位投資人講的股票是干什麼的?不過你問我,經驗法則告訴我說,起漲點是十塊,那麼就先跑一趟,落袋為安。
我們做不到低買高賣,我們一定要答應胡老師做到大賺小賠,每筆交易你都可以做到,三千點你可以做到,六千點你還是可以做到,請相信胡老師的話。我請問各位,你們真的能做到大賺小賠嗎?一個20元的股票,胡老師接觸過各種各樣的客戶,20元的股票,漲到22元時80%的人都會賣掉,而且那80%的人都是男生。因為我在電視上講過,我不知道大家聽過我的演講沒有?男生在股市中有一個非常糟糕的毛病,因為男生的人格特質和股票致勝的特性剛好相剋。男生有一個人格特質,20元買的股票,22塊就會坐立難安,想賣掉。因為男生的個性是猴急的,男生的天性是猴急。女生比較沉著、比較穩一點,女生會多看一下。賣掉以後,男生的下一個動作又來了,這是男性最糟糕的人格特質的缺陷,男生喜新厭舊。他說胡老師,下一隻可以買什麼?他一定問我這一個。我說你這只這么好的股票賣掉了,還問我下只?他說,您不是說買股票是增加生活情趣嗎?水泥板塊我玩膩了,我們玩一個科技股。男生在股市中喜新厭舊,女生比較喜歡從一而終,當然從一而終有好有壞。
3. 1929-1931年資本主義世界經濟危機美國胡佛跟羅斯福總統個採取了什麼措施
站在21世紀的開頭,回看風雲變幻的20世紀。這個多難而漫長的世紀到底給新世紀遺贈了什麼呢?「反危機」無疑是重要的一項遺贈。從某個角度看,20世紀是極不安全的,是危機叢生的。其他的危機且不言,單說經濟危機。人類幾乎就是蹈著經濟危機的烈焰進入20世紀的。在1929-33年間持續四年的危機不過是多年經濟問題累積的一種結果。美國總統羅斯福臨危受命,通過「新政」大規模地首次嘗試實行了一套「反危機」的方法,留下了一個耐人尋味的成功先例。
可怪的是,自從1929-33年那場被稱之為「大蕭條」的危機以來,西方資本主義世界再也沒有發生過如許大規模的危機。西方經濟學家們認為他們通過凱恩斯主義給經濟裝上了一套「穩定器」;但危機的幽靈依然在世界上游盪,它在非西方的半資本主義世界,如墨西哥、阿根廷、東南亞諸國,頻頻作祟。阿根廷經濟學家勞爾?普雷維什認為,二戰以後資本主義在全球發展出「中心-依附」的格局,從而把中心地帶的危機通過貿易與貨幣關系轉移到外圍的依附地區。證之以近十年來發生於墨西哥、阿根廷、東南亞諸國的金融危機,似乎就是這樣的。是西方世界通過「中心-依附」格局把危機輸出給這些國家和地區了嗎?是或不是,且不管它,無法迴避的事實是,「反危機」已然成為全人類的一個主題了。中國融入經濟全球化浪潮,固然是面對更多的發展機遇,但從另一個角度看,就是走入可能的危機之中。 「反危機」也成為中國經濟與金融的一個重大主題。我們回顧一番這一百年來驚心動魄的那場危機和處置危機的「羅斯福新政」,對於中國經濟金融的「反危機」制策,末始沒有借鑒的意義。
二、「大蕭條」和對「大蕭條」的治理
1929年10月24日,發生了歷史上最著名的股災,史稱「黑色星期四」。此前,美國到處是一片歌舞昇平、經濟繁榮的景象,股市經歷10年之久的大牛市後,居民們熱衷於談論和參與股票交易活動。在夏季持續的三個月中,美國鋼鐵公司的股票從165點上升到258點,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股票更是由268點狂飆至391點。在一片樂觀的投資氛圍中,「人人都應該富裕,」通用汽車公司總裁如是說,「我們每個人都是股東。」財政部長信誓旦旦地向人們保證:「這一繁榮的景象還將繼續下去。」胡佛總統更是豪言:「我們正在取得對貧困戰爭決定性勝利的前夜,貧民窟即將從美國消失。」 9月5日股市出現波動,一位毫不起眼的投資顧問巴布森曾大唱悲調;但直到10月22日最負盛名的經濟學家、耶魯大學經濟學教授費希爾仍舊在《紐約時報》頭條表示:「我認為股票價格還很低。」 遺憾的是,兩天後股市一夜間從巔峰墜入谷底,連股票行情自動顯示器的刷新頻率都差點跟不上股價數字下落的速度!至10月29日,道-瓊斯指數一瀉千里,跌幅達22%,創下了有史以來單日跌幅最大百分比;華爾街上令人心悸的股價持續下跌的勢頭直到11月才最終止住。到1932年,道-瓊斯指數較1929年的歷史最高點下降了89%。股市崩盤的危機直接導致5500多家銀行倒閉,美國金融體系瀕臨瓦解,千百萬美國人多年辛勤的積蓄付諸東流。
隨之美國進入了持續四年的經濟衰退的泥沼:生產嚴重過剩,物價持續下跌,商鋪關門,86000多家企業破產,失業人數由過去150萬猛升到 1700多萬,佔全部勞動人口的四分之一以上;農產品價值降到最低點,生產者將牛奶倒入大海,把糧食、棉花當眾焚毀的現象屢見不鮮。GNP由危機爆發時的1044億美元急降至1933 年的742億美元,國家整體經濟水平倒退至1913年,社會經濟一片蕭條(後來便產生了Great Depression 「大蕭條」這個專有名詞)。人們對未來充滿疑慮,甚至有人驚呼「資本主義已經走到盡頭了」。連前總統柯立芝在1933年初去世的前四天仍在哀嘆:「舉目四望,看不到任何希望。」一向處世樂觀的富蘭克林?羅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目睹馬里蘭銀行頃刻倒閉,不禁驚呼:「不知這座用紙板搭的房子會不會倒塌?」。
這場持續至1933年的經濟危機發生後,羅斯福取代了焦頭爛額的胡佛,當選為美國第32屆總統。臨危受命的羅斯福總統陷入了沉思,他說「如果我失敗了,我就是美國的末代總統了。」盡管在今天看來,政府幹預經濟活動已經是很平常的宏觀經濟調控行為,而在當時卻是對傳統政治體系和學術理論界冒大不韙的事件。
一直以來,美國政府推行的是一種「小政府大社會」 的古典經濟自由主義,主張政府不應干預經濟活動,充當經濟組織相互間競爭的「守夜人」角色。被認為美國精神代表之一的享利?梭羅曾極端地表述:「人們都說『最好的政府是管事最少的政府』,但其實還應當更徹底一點地說:最好的政府是根本不管事的政府!」在美國歷屆總統中,明確宣布將這句話作為執政理念且有據可查的,最早的是第23屆總統共和黨人哈里森。這種經濟上「無為而治」的執政理念和政治上不作為的方式一直延續至胡佛時期。那時,資本主義宏觀經濟學還沒有形成,制定政策方面缺乏理論支持。
但是,嚴重的社會現實迫使美國進行歷史轉變,其時美國也需要為即經捲入戰爭提供及時的經濟准備。羅斯福總統懷著巨大的使命感和高度的責任感,在就職演說中對全美人民說:「我堅決相信,我們唯一引為恐懼的只是恐懼本身!」隨即大刀闊斧地投入到對這個龐大國家的政治與經濟改革之中。這段美國經濟改革史,被後世稱之為「羅斯福新政」。新政的主要內容可用「3R」進行概括,即復興(Recover)、救濟(Relief)、改革(Reform)。
羅斯福新政的第一個階段,政府整頓金融體系,充分恢復貨幣調節經濟的潤滑作用;同時,幫助就業,增加消費,刺激生產,實現均衡發展。
羅斯福總統認為,整個商業生產鏈幾乎完全依賴股市來維系正常的運轉,趨利投機的共性使得人們熱衷於炒股,在監管者缺乏有效管制和反應遲緩的情況下,自由市場機制無法自動均衡股市的供求關系,才出現投機者、券商和融資者相互勾結控制股價,造成股價虛高的假象。既然大蕭條是由瘋狂的股市崩盤引起的金融危機而觸發,新政就必須先從整頓金融體系入手,盡快恢復國民的信心。「非常時期當立非常之法」。他最初的措施是盡快讓行動迅速的聯邦政府取代美聯儲,擔負起金融監管職能,激活現金流,「讓錢轉起來」。接下來,從1933年3月9日至6月16日,羅斯福政府先後說服國會通過了70多項新政法案,其中制訂的15 項重要法律中,有關金融的立法佔 1/3。通過實施一系列旨在克服危機的經濟金融措施,維持銀行信用、實現美元貶值、維持農產品價格並規定協議價格以減少企業間的競爭等,致力於經濟復興,史稱「百日新政」。
一個方面,通過重建與改造金融體系保障國民經濟的全面復興。
1933年3月4日羅斯福宣誓就職時,全國幾乎沒有一家銀行還在營業,支票在華盛頓已無法兌現。他立即下令全國銀行歇業三天,這相當於「中止支付」,使國內銀行系統免於坍塌,公眾輿論評價這個行動猶如「黑沉沉的天空出現的一道閃電」。3月9日通過《銀行緊急救助法令》,採用個別審查頒發許可證制度,對有償付能力的銀行允許盡快復業。從 3月13日至15日,領到執照重新開業的銀行有14771 家。
同時期,羅斯福政府採取一個接一個的重大措施加強黃金儲備。3月10日,宣布停止黃金出口;4月5日,禁止私人儲存黃金與黃金證券, 美鈔停止兌換黃金;4月19日,宣布放棄金本位;6月5日,公私債務廢除以黃金償付等。
接著又通過《聯邦證券法》成立證交會,集准立法權、執法權和准司法權於一身,對全國的證券發行、證券交易所、證券商、投資公司等實施全面監督。其權威性在於該機構獨立於一般立法、司法、行政部門之外,總統一般也不能幹預其行使職權。
通過《格拉斯-斯蒂格爾法案》(又稱《1933年銀行法》)。成立聯邦存款保險公司,對5萬美元以下的銀行存款提供擔保,以避免公眾擠提的事件再次發生;同時該法案嚴格限制金融機構經營范圍,不得同時從事商業銀行和投資銀行業務。摩根銀行正是因這個法案不得不一拆為二。這一分業格局直到六十多年後的1999年美國國會通過《金融服務現代化法案》才壽終正寢。
1934年1月10日,宣布發行以國家有價證券為擔保的30億美元紙幣,促使美元貶值40.94%。通過美元貶值,強化了美國商品的對外競爭力。
以上措施,對於穩定局勢,疏導國民經濟運行的血液循環系統——金融體系,起到了重要作用。
羅斯福政府還竭力促使國會先後通過了《農業調整法》和《全國工業復興法》,盡快恢復國內生產。這兩部法律制定出商業主體遵守的「公平競爭」規則,訂出各企業生產的規模、價格、銷售范圍,從而限制了壟斷;給工人們訂出最低工資和最高工時的規定,減少和緩和了緊張的勞資矛盾等。在取得大企業的勉強支持後,羅斯福隨之又盡力爭取中小企業主的支持,他認為大企業接受工業復興法固然重要,「而產生豐碩成果的領域還在於小僱主們,他們的貢獻表現為,每個小企業都將為1至10人提供新的就業機會。這些小僱主實際上是國家骨幹中極其重要的組成部分,而新政計劃的成敗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他們。」同時,羅斯福政府加強了對外政治經濟活動,改變美國過去在國際上「孤立的」自由主義國家形象。
另一個方面,通過政府的救濟工作和提供就業機會來增加國民收入,刺激消費與生產的均衡;在凝聚與穩定人心的同時,也加強了國內基礎建設。
羅斯福執政初期,全國1700多萬龐大的失業大軍全靠州政府、市政府及私人慈善事業的幫助和施捨維持生計,生活物資高度緊缺,財產與暴力犯罪加劇。他認為,只有聯邦政府才能解決這一復雜高危的社會問題。
1933年5月,羅斯福政府通過《聯邦緊急救濟法》,成立聯邦緊急救濟署,專門規劃、籌集、經營與管理救濟物資,合理劃分聯邦政府和各州之間的使用比例,將各種救濟款物迅速撥往各州,制定優惠政策鼓勵地方政府用來直接賑濟貧民和失業者。
為了給失業者自力更生的機會和自尊心,第二年又將單純賑濟改為「以工代賑」,全國設有名目繁多的工賑機關,綜合起來大致分為兩大系統:公共工程署(政府先後撥款40多億美元,以建設長期工程為主)和民用工程署(投資近10億美元,以民用工程為主),給失業者提供從事社會工作的機會。到二戰前夕,總計雇傭人數達2300萬,佔全國勞動力人口總數的1/2以上。此舉不僅為技師、非熟練工人和建築工人創造了就業機會,還為成千上萬失業的工藝藝術家提供了形形色色的工作。聯邦政府支出的種種工程費用及數目較小的直接救濟費用達180億美元,也藉此修築了近1000座飛機場、12000多個運動場、800多座校舍與醫院。
在新政的第二個階段,羅斯福政府在經濟全面復興的基礎上進行了一系列涉及各個層面的改革,為建立福利社會和民主政體打下堅實的基礎。
1935年伊始,羅斯福政府在新政第一階段的基礎上,通過了《社會保險法案》、《全國勞工關系法案》與《公用事業法案》等專門法律;1938年6月14日又通過《公平勞動標准法》(又稱《工資工時法》),保護工人的權益。
為了解決社會保險制度的聯邦經費來源問題,羅斯福政府破天荒地實行了一種按收入和資產的多少來計征的累進稅率:對自然人5萬美元以上的純收入和4萬美元以上遺產計征比例為31%,500萬美元以上的遺產可計征比例為75%;過去公司稅一律是按13.75%計征,而按1935年稅法,公司收入在5萬美元以下的稅率降為12.5%,5萬美元以上者增至15%。
前述這些法律反映了廣大民眾的強烈願望,受到國內絕大多數人的歡迎和贊許,也賦予了工會和企業主討價還價的權力。
羅斯福新政的實施取得了巨大成功。從 1935 年開始,美國幾乎所有的經濟指標都穩步回升;1936年底,美國工業總產量超過危機前的年平均數,農業生產也有較大恢復。到1939年,GNP增至2049億美元,失業人口減至800萬,恢復了國民對資本主義國家制度的信心。
這是一場資本主義的體制改良運動。羅斯福在整治危機的過程中,摒棄了古典自由主義的傳統原則,在宏觀層面上運用國家政權干預經濟,促使在微觀層面上較大地調整產權關系、生產方式和生產管理體制。
新政內容促進了凱恩斯主義的成熟,新政實踐推動了凱恩斯關於政府幹預經濟思想的理論化和系統化。可以說,羅斯福新政實際上是凱恩斯收入與就業理論在世界史上頭一次大規模的創造性的成功預演。
當然,羅斯福新政的某些措施也有不足之處,每每成為政敵們發難的理由,「新政」實施過程中利益受損的階層也曾予以抵制和誹謗,甚至作為新政初期重要內容的《工業復興法》及另外兩項法案,也在時隔兩年後被最高法院裁定為違憲。其他方面,比如對銀行業的利率限制,不能完全制止銀行間的惡性競爭,也無法避免利率外的非價格競爭手段等等。這也說明羅斯福總統當時對充分就業、貨幣政策、赤字預算和動態財政預算平衡的理解是比較表面的,尚不完全明白「只有實實在在地花錢,才能戰勝大蕭條」這一真諦。
凱恩斯主義認為,由於生產和就業是由有效需求決定,只要產品能被售出,則生產和就業就可以增加,當社會整體需求總量因國民收入下降不增反減,就可能發生危機,主張應通過國家直接干預經濟,調節生產,增加投資,刺激消費,保證充分就業等政策措施。而在這個理論之前,羅斯福新政事實上就是這個思路。不過因為沒有理論支撐,底氣不足,羅斯福做起來束手束腳。比如赤字財政問題,羅斯福只敢謹慎地突破古典經濟學的「財政預算年度平衡」的信條,尚不敢明確地說:赤字財政理所當然是一種經常性政策。
新政後,隨著競爭者的減少和社會總產量的降低,大壟斷集團在不斷壯大後,對資源配置的控制權擴大了,政府調節功能日益下降,特別是20世紀60年代和70年代初期,「管制失靈」、「滯脹」、通貨膨脹、越南戰爭、石油危機以及伴隨而來的股市持續低迷,再度令美國人對經濟前景感到迷茫。一位作家寫道:「如果說貪婪與恐懼是華爾街上僅有的兩種心理的話,那麼,我想現在是為貪婪說句好話的時候了。」
羅斯福新政是人類在20世紀第一個,也是最大的一個反危機案例,而且也應該說它是成功的。我們承認新政緩和了「大蕭條」對美國經濟的嚴重破壞,促進了社會生產力的恢復;在維護資產階級利益的同時,也注意改善中下層民眾的經濟和社會地位;還打擊了美國的極端主義組織,穩定了資本主義民主政體,使危機中的美國避免出現激烈的社會動盪。其開創的「福利國家」至今仍不失為壟斷資本調節勞資矛盾、鞏固資本統治的重要手段。新政的很多政策與法律也為構築現代美國政治經濟體系夯實了堅實的制度框架基礎。新政為美國投入二戰及戰後資本主義國家的經濟騰飛奠定了物質基礎,為資本主義生產力的發展創造了更大的空間。戰後,美國先後爆發了八次經濟危機,盡管從規模與破壞性上看都沒有達到當年「大蕭條」的程度,但歷屆美國政府運用凱恩斯主義經濟理論,效仿羅斯福新政,採取了不同重點和形式的國家干預經濟的政策;其他西方資本主義國家,也紛紛採取類似「新政」的措施,來避免或渡過經濟危機並發展經濟。
到目前為止,美國已有43任總統,但真正被美國人銘記在心的為數很少。富蘭克林?羅斯福是對美國有巨大功勛的總統,而其首功就是上述的新政,美國人認為他是亞伯拉罕?林肯以來最值得記憶的總統。
4. 美國的三大股指都是那三大
道瓊斯工業股票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和標准普爾500指數
道·瓊斯股票指數
是世界上歷史最為悠久的股票指數,它的全稱為股票價格平均數。它是在1884年由道·瓊斯公司的創始人查理斯·道開始編制的。其最初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根據11種具有代表性的鐵路公司的股票,採用算術平均法進行計算編制而成,發表在查理斯·道自己編輯出版的《每日通訊》上。其計算公式為:
股票價格平均數=入選股票的價格之和入選股票的數量自1897年起,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開始分成工業與運輸業兩大類,其中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包括12種股票,運輸業平均指數則包括20種股票,並且開始在道·瓊斯公司出版的《華爾街日報》上公布。在1929年,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又增加了公用事業類股票,使其所包含的股票達到65種,並一直延續至今。
現在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以1928年10月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收盤時的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恰好約為100美元,所以就將其定為基準日。而以後股票價格同基期相比計算出的百分數,就成為各期的投票價格指數,所以現在的股票指數普遍用點來做單位,而股票指數每一點的漲跌就是相對於基準日的漲跌百分數。
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最初的計算方法是用簡單算術平均法求得,當遇到股票的除權除息時,股票指數將發生不連續的現象。1928年後,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數就改用新的計算方法,即在計點的股票除權或除息時採用連接技術,以保證股票指數的連續,從而使股票指數得到了完善,並逐漸推廣到全世界。
目前,道·瓊斯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共分四組,第一組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它由30種有代表性的大工商業公司的股票組成,且隨經濟發展而變大,大致可以反映美國整個工商業股票的價格水平,這也就是人們通常所引用的道·瓊斯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數。第二組是運輸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它包括著20種有代表性的運輸業公司的股票,即8家鐵路運輸公司、8家航空公司和 4家公路貨運公司。第三組是公用事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是由代表著美國公用事業的1 5家煤氣公司和電力公司的股票所組成。第四組是平均價格綜合指數。
它是綜合前三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65種股票而得出的綜合指數,這組綜合指數雖然為優等股票提供了直接的股票市場狀況,但現在通常引用的是第一組——工業股票價格平均指數。
納斯達克(NASDAQ)
是美國全國證券交易商協會於1968年著手創建的自動報價系統名稱的英文簡稱。納斯達克的特點是收集和發布場外交易非上市股票的證券商報價。它現已成為全球最大的證券交易市場。目前的上市公司有5200多家。納斯達克又是全世界第一個採用電子交易的股市,它在55個國家和地區設有26萬多個計算機銷售終端。
納斯達克指數是反映納斯達克證券市場行情變化的股票價格平均指數,基本指數為100。納斯達克的上市公司涵蓋所有新技術行業,包括軟體和計算機、電信、生物技術、零售和批發貿易等。
1971年2月8日,股票交易發生了革命性的創新。那一天一個稱之為納斯達克(Nasdaq全美債券交易商自動報價)的系統為2,400隻優質的場外交易(OTC)股票提供實時的買賣報價。在以前,這些不在主板上市的股票報價是由主要交易商和持有詳細名單的經紀人公司提供的。現在,納斯達克鏈接著全國500多家造市商的終端,形成了計算機系統的中心。
同納斯達克股市不同,在紐約股市或者美國股票市場(AMEX)交易的股票會被指派一個單獨的專家經紀人,他負責保持這只股票的供求有序。納斯達克改革了報價方法,它不採取集中式報價,這樣就使得股票對投資者和交易商都更有吸引力。
在納斯達克創立之初,在主板(最好是紐約股票交易所)上市顯然比在納斯達克交易享有更高的名望。納斯達克的股票大多是最近上市的新興小公司或是達不到在大的股票交易所上市要求的小公司、新公司。然而,許多年輕的高科技公司認為納斯達克的計算機系統是一個更加符合自然規律的地方。許多像英特爾和微軟這樣的公司即使已經達到要求,都沒有選擇遷入紐約股票交易所這樣的「主板」。
納斯達克指數是所有在納斯達克交易的股票的資產加權指數,在1971年第一個交易日時設為100點。大約十年後,指數翻番到了200點;又過了10年,到了1991年指數到達500點。1995年7月,指數到達了它第一個具有里程碑意義的點—— 1,000點。
隨著科技股收益的增長,納斯達克指數也在上升。僅在3年後,指數翻番到了2,000點。在1999年的秋天,科技的飛速發展將納斯達克送入了上升的軌道。從1999年10月的2700點上升到2000年3月10日的頂峰——5048.62點。
納斯達克股票受歡迎程度的不斷增加使得該交易所的規模迅速擴大。在1971年,納斯達克的規模只相當於紐約股票市場很小的一部分。到了1994年,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股票數已經超過紐約股票市場。5年後納斯達克股票市場的股票額也超過了紐約股市。
納斯達克不再是小公司用來等待達到在主板上市要求的地方了。1998年,納斯達克股票市場資本總額超過東京股票交易所。在2000年3月的市場高點,在納斯達克交易的股票的市值總額達近到6萬億美元。這個數字超過紐約股市市值的一半,也超過世界上其他所有股市的市值。在市場高點,微軟和思科是世界上市值最高的兩只股票,在納斯達克上市的英特爾和甲骨文公司也在前十強之列。即使後來納斯達克遭受指數下跌和隨之而來的熊市,但在最活躍的股票排名中,納斯達克股票還是占據領先地位。
雖然納斯達克股市和紐約股市存在著競爭,但是大部分投資者並不關心股票是在哪一個股市上市的。在紐約股市,小盤股都享有比較好的服務,有專家經紀人保證其流動性。但是它買賣報價的差額可能要比在納斯達克造市商體系下交易活躍的股票小一些。無論股票在哪裡上市,機構投資者總有自己的方式進行大筆股票買賣。
標准·普爾500指數
是由標准·普爾公司1957年開始編制的。最初的成份股由425種工業股票、15種鐵路股票和60種公用事業股票組成。從1976年7月1日開始,其成份股改由400種工業股票、20種運輸業股票、40種公用事業股票和40種金融業股票組成。它以1941年至1942年為基期,基期指數定為10,採用加權平均法進行計算,以股票上市量為權數,按基期進行加權計算。與道·瓊斯工業平均股票指數相比,標准·普爾500指數具有采樣面廣、代表性強、精確度高、連續性好等特點,被普遍認為是一種理想的股票指數期貨合約的標的。
標准普爾指數的種類
標准普爾指數由美國標准普爾公司1923年開始編制發表,當時主要編制兩種指數,一種是包括90種股票每日發表一次的指數,另一種是包括480種股票每月發表一次的的指數。1957年擴展為現行的、以500種采樣股票通過加權平均綜合計算得出的指數,在開市時間每半小時公布一次。
標准普爾指數特點
標准普爾指數以1941-1943年為基數,用每種股票的價格乘以已發行的數量的總和為分子,以基期的股價乘以股票發行數量的總和為分母相除後的百分數來表示。由於該指數是根據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股票的絕大多數普通股票的價格計算而得,能夠靈活地對認購新股權、股份分紅和股票分割等引起的價格變動作出調節,指數數值較精確,並且具有很好的連續性,所以往往比道·瓊斯指數具有更好的代表性。
標准普爾指數適用范圍
標准普爾等國外股票指數只適用於所在證券交易市場,更何況中國的股市與國外股市沒有任何聯動性。
5. 高分懸賞幾個股民故事
首先開戶須知
1.去離家附近或者方便去的證券交易所申請開戶
注意:90塊錢開銀行戶頭,至於開那個銀行交易所的人會跟你說的
注意:銀行戶頭是為了以後轉帳領錢,證券交易所拿不到錢的,只能轉帳到銀行去領錢,所以才要開銀行帳戶!!
2.想在網上交易股票的話,證券所的人會給你網址你回家下載的就可以了.
注意:要安裝殺毒軟體,交易時打開監控,放火牆軟體升級!
交易過程怎麼交易的?本人不是在網上交易的,所以我也不太清楚!
另外在說點,近期因印花稅上調使股市大跌,個人看法的話,可能還會跌個幾天,問題不大!
可以繼續逢底買入!!!
買賣股票最重要的是怎麼選股來投資(炒)!!!
但因為印花稅上調使股市大跌從本來的「行情大好」的牛市改變成了下跌的牛市,所以選股就更難了!以前還只要跟著選升的賺了點就拋也是一種辦法!
現在大多數股票都在跌,而且還有的連續跌停。其實也可以買個價位在跌的股票(這叫逢底買進 當然也有別的加法意思一樣)心理承受力要強別跌了一會就要拋了,對新手來說這有點沒底, 呵呵!
反正牛市還沒結束,現在股市大跌只是暫時性的別慌!
還有實在選不來股的隨便買個在跌的100股 1000股玩玩就好了!!
總的一句話慢慢累積經驗是最重要的!!!
對了 1手即等於100股. 購買股票最少要1手.或者是1手的倍數!
作為一個沒有做過股票的朋友,如果現在開始准備做股票了
我覺得第一步要知道做股票的游戲規則,就是怎麼玩
記得《專業投機原理》的開篇講了一個很生動的故事「賭博例」
喬是撲克好手,但他卻在一次和農民玩的撲克賭局中輸的身無分文
不是農民的技巧有多高,一切只因為喬不了解當地撲克的游戲規則
那麼,做股票也是同樣的道理
你首先要充分了解整個股票的操作流程和交易規則
越詳細越具體越好
例如,怎麼買入怎麼賣出怎麼參與配股,st和非st有什麼區別,代星號的st又代表什麼意思,具體的成交順序,交易時間,買入最小單位是1手,賣出可以零碎,1手錶示多少股,怎麼參與新股配售,各項交易費用,交易者的權利,證券公司對你應盡的義務。。。。。。。
還有很多很多的必備知識,我不再一一舉例
反正個人認為
最好能做到象營業部大廳里的咨詢小姐那樣的了解程度就可以了
對於這些股票交易知識的資料可以問問自己開戶的營業部有沒有
也可以到網上搜索查找一下
新華書店應該也有這樣子的書
不過可能不容易找到
印象里,《炒股就這么幾招》的前面幾冊曾有比較詳細的介紹,適合新股民看看
呵呵,其實有些老股民也應該補補課
(二)
在掌握了基本的交易知識以後,下面就可以開始交易技能的學習
第一本書很重要
因為到此為止,你或許還是一張白紙
白紙上落的第一筆,在某種程度上預示著以後發展的方向
我考慮了許久
決定推薦《股市操練大全》
這一推薦可能會引起爭議
因為多數讀過書的交易老手都不建議看國內的書
甚至把國內書定為糟粕
但我不這么認為
國內書總體格局小,卻也不乏好書
在入門書上一下子就去讀國外書容易發生斷層
《股市操練大全》共有4冊,外加一本習題集
這套書非常本土化,使人產生很強的親切感
尤其是新穎的寫作模式讓人有不忍釋卷的沖動
我不打算用自己的語言來多介紹這套書
想偷個懶,貼這套書的目錄和簡介
《股市操練大全》作者自述:
參與股市的人都知道,股市如戰場,輸贏全在一瞬間。為了把握股市勝機,很多人忙著聽股評,參加股市沙龍,鑽研股票操作書,可謂樂此不疲。但是,令人遺憾的是,最終效果並不理想。一場股市風暴來臨,大多數人仍然免不了被套的結局。那麼,是什麼原因造成這種狀況呢?我們以為,其真正的原因是股民在學習股票操作技巧時缺少了「強化訓練」這一環節。
從現代教學理論來說,人們要掌握一門知識和技巧,強化訓練是必不可少的。譬如,要掌握開車技術,就先要在練車場接受一套嚴格的駕駛技術的訓練,只有在練車場過關後,才能正式到馬路上開車;又如,學生參加高考,事先都要有針對性復習,做大量練習題,並進行反復多次的模擬考試訓練,高考才能取得好成績。但是,奇怪的是,這種在現代教育中屢試不爽的強化訓練,一到股市就被人遺忘了,丟棄在一邊。謂子不信,請看:有的人買賣股票只憑自己的感覺,有的人買賣股票完全依賴於股評,有的人買賣股票跟著市場消息轉,等等。這裡面不要說什麼強化訓練,恐怕連基本的操作原則都沒有。雖然也有人買賣股票時,閱讀了不少股票操作技巧方面的書,但那也只是理論上的學習,自己並沒有做過大量有針對性的練習,因此,也就談不上接受了股市操作的強化訓練。於是乎,作為現代教育中最重要的強化訓練,在股市中完全沒有了蹤影。正因為這個原因,許多人買賣股票時失去了方向,陷入了屢買屢套,屢戰屢敗的怪圈。可見,缺少股市操作強化訓練,對投資者,尤其是對廣大中小散戶會造成多麼嚴重的傷害。
股市操作強化訓練的重要性這里不再多說了。但是如何開展股市操作強化訓練呢?首先要有這方面的參考書籍,否則一切就無從談起。而迄今為止,圖書市場上還沒有這樣的書出現。別看現在的股票書如汗牛充棟,多得令人目不暇接,如你要想找一本用於股市操練的書,踏破鐵鞋無覓處。有鑒於此,我們在上海三聯書店的大力支持下,組織有關專家和股市操盤手按照現代教育強化訓練的理論,並根據滬深股市實際情況,設計編寫了中國股市第一本強化訓練習題集。該習題集採用了「先易後難,循序漸進,反復比較,集中做題」的方式,對股民進行強化訓練,以此來幫助投資者真正掌握股市操作技巧,達到熟能生巧、運用自如的目的。我們在設計這本股市操作強化訓練習題集時,注意到很多投資者是新入市不久的股民,他們對股市操作技巧知之甚少。因此本書編寫的格調又有別於類似學生復習迎考習題集那種編寫方式,在指導讀者做習題的同時,兼顧了股市操作知識的介紹,並把它系統化、條理化。讀者如果把書中習題與參考答案連起來閱讀,它就成了一本淺近易懂,專事介紹股市操作技巧的科普讀物。所以,本書實際上是一本兼有股市知識、技巧學習和股市操作強化訓練兩方面用途的實用性操盤工具書。
作為用於強化訓練類的書,最大特點是:案例多、習題多。本書也不例外。本書的圖形就有600多幅,它幾乎把滬深股市10年來有代表性的K線走勢和技術圖形都選了進去;習題100多個,概念題、選擇題、是非題、.簡答題、問答題,應有盡有。另外,每幅圖例都有專家、名人的精闢分析,每道題都有值得投資者一讀的參考答案,內容十分豐富。為了發揮本書的效用、讀者在閱讀本書時,不能只看不練,而要多做練習。因為只有通過練習,才能發現問題,糾正操作中的錯誤;只有通過練習,才會駕輕就熟,把股市操作技巧用好用活。在學中練,在練中學,反復比較,反復運用,唯此才能達到股市操作強化訓練的預期目的。這點必須引起投資者的高度重視。
本書在選用滬深K線圖走勢時,將個股的名稱、價位作了刪除(只有極少數圖案中的個股名稱、價位,因書中內容需要作了保留),這主要是為了避免因投資者對某些股票的偏愛和價位上的錯覺,造成對K線技術圖形上的買賣信號作出錯誤判斷,而所作的一種特殊處理。讀者對此不要有什麼誤解。從K線、技術圖形操作理論上來說,任何股票都有強弱轉化的時候,這裡面股質本身是次要的,重要的是我們能不能在技術上找到買賣它們的理由和依據。當K線和技術圖形走勢告訴我們可以買的時候,無論是績優股、績差股,無論高價股、低價股,都要敢於買。反之,則要敢於賣。滬深股市上就有不少投資者因為對績優股的偏愛,當它們股價高高在上時,仍然不斷追漲,對K線、技術圖形發出的見頂信號置之不理,結果被深套,損失慘重。這個教訓是十分深刻的。因此,我們認為刪除圖形上的個股名稱、價位,對促使投資者養成按圖形信號操作的習慣有很大的好處。
本書每一章結束都安排了兩套測驗題,這些測驗題既是對讀者掌握K線或技術圖形操作技巧熟練程度的檢測,也是對本書內容的一個總結。因此,讀者必須認真待之。測驗題每一小欄都有得分多少說明,並附有參考答案。讀者做完測驗題後可自行打分。其評分標准和一般考試評分標准相同。60分為及格,80分以上為良好,90分以上為優秀。如第一次測驗成績較差者,說明你對股市操盤技巧還沒掌握,參於股市操作的風險就較大。此時,最佳的辦法是暫停股市買賣活動,重新學習,反復練習,待第二次測驗成績提高後再積極參於股市運作,這樣投資收益就會有很大的提高。
(三)
書讀到這里,應該開始看國外的經典了
呵呵,所謂「取法乎上,得乎其中」
如果老是在國內的書里打轉,恐怕會限制自己的視野,無法往高層進階
有時候,決定你是否能在市場里成為贏家的關鍵,不是在於你有多高的技巧,而更重要的是你的理念
《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是一本很適合初學者看的技術分析的經典書籍
講得不深,但很透徹,把每項技術分析的重點都拎了出來
加上丁聖元先生流暢貼切的翻譯
使之成為中文版技術分析書籍中難得的好書
當然,這本書的價格可能稍貴
如果想追求性價比的朋友,可以選擇該書的更新版《金融市場技術分析》
《金融市場技術分析》是《期貨市場技術分析》的新版,增加了一些內容
翻譯者是陳鑫。陳鑫先生也是國內翻譯交易書籍的一把好手
不過,對於我個人來說
捧著《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這本大書
好像感覺更舒心和溫暖些
畢竟看了這么多年這么多遍
在交易上,說她是伴隨我成長的也不為過
(四)
接下去要看的書是《股市趨勢技術分析》
記得我曾經說過這樣的話,如果要出遠門,而只能讓我帶一本交易書籍在身上,我會選擇《期貨交易策略》
現在我要說的是,如果要拿走我書架上的交易書籍,而只能留一本下來,我會選擇把《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留下
這本書可以稱之為偉大,她的偉大主要體現在
1)用具體圖表走勢對道氏理論進行了細致和精彩的描述
道氏理論之重要,交易者皆知,可惜很多人看道氏理論覺得空洞和枯燥,不過《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卻能給你一種豁然開朗的欣喜;她不僅能讓你領略到道氏理論的精髓,更可以給你一種對道氏理論震撼性的再認識。我無意吹捧該書,因為這些都是我當年讀書時的感覺。
2)圖表分析的巔峰之作
在我印象里,應該沒有哪本書論述圖表分析能達到《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的高度
該書在圖表分析這一項,不僅告訴我們應該如何去分析圖表中各種力量的消長,平衡,突變,尺度,及我們就此所該做的應對策略和手段,她更引導我們去思考探尋隱藏在圖表背後的東西,即引起這些變化的實質。我覺得,如果我們能領會該書的要義,那當面對任何一張圖表的時候,我們都不僅能夠看出「然」,且會明了「所以然」。
《股市趨勢技術分析》的中文版有個缺憾,就是翻譯好像並不理想(李先生翻譯)
這對初學者的閱讀會帶來些障礙
但在讀完上面幾本書後,我還是願意向初學者推薦該書
因為讀這本書能夠大幅度提升你的格局,包括交易思想,交易策略以及技術分析的大局觀
(五)
在讀完上面這些書後
你可能在腦子里已經形成了初步的交易思想
並且對各種技術分析方法有了總體上的認識
但如果你打算現在就去進行交易的話
那還是遠遠不夠的
面對宏大的市場
你會不知從何下手
所以,接下來你需要做的是構建屬於自己的交易體系
這是一個成熟的交易者必須要去做的一件事
當然,在開始做此事以前
因為很可能你並不知道如何取捨,還不知道哪些東西是適合你的
所以你需要看一些書
希望這些書能夠給你一些啟發,便於讓你作出你的抉擇
這些書包括
1)《股票作手回憶錄》
2)《交易冠軍》
3)《華爾街操盤高手》(金融怪傑)
4)《華爾街點金人》 (新金融怪傑)
5)《操盤建議--全球頂尖交易員的成功實踐和心路歷程》
6)《美國期貨專家經驗談》
7)《攻守四大戰技》
8)《投機智慧》
9)《期貨交易策略》
10)《刀疤老二的文章》
上面10本書我不再一一詳細的介紹
第1和第2本是人物傳記性的交易經驗談
尤其《股票作手回憶錄》被眾多著名交易員推薦為必讀書或讀後受益最大的書
這些書,就我個人認為,價值應在絕大多數技術分析類書籍之上,從某種程度來講,能讓我們在市場中穩定贏利的不是我們的技術,而是我們的經驗。華爾街有句名言:你如果能在股市熬十年,你應該可以不斷賺錢了;你如果熬二十年,你的經驗將極有借鑒的價值;如果熬過三十年,那麼你定然是個極其富有的人。上面這些書,其實不單在現階段要看,在任何階段都應該常常看,在不同的階段,你會讀出不同的感悟,也會有不同的收獲。我的建議是:如果可能,就讀N遍吧;事實上,沒有什麼不可能的。
(六)
經過了前面5個讀書的階段後,該打下的基礎也有了。但那隻是經過耕犁的良田。想要收獲,必須撒下你想收獲的果實的種子
來吧,嘗試建立我們的系統,我們需要用它到市場去掙錢~~
在交易系統建立的步驟上,我仍然秉持理念和思想才是重中之重的觀點
所以,我推薦學習道氏理論
道氏理論是技術分析的基石。我們現在看到學到聽到的非常非常多的技術分析流派,其實很多都是從道氏理論的某一論題中分離出來的,或者是受著道氏的影響
學習道氏理論,目前有這么幾本書
(1)《股市晴雨表》
道氏理論的開山之作。對於想獲取獨家密技的朋友來說,此書可能有些平淡甚至是枯燥。但是,仔細的讀讀,平淡中見價值呢。
(2)《道氏理論——-市場分析的基石 》
國內作者的編著本,其實就是一個道氏理論的大拼盤,把作者能看到的有關於道氏理論的知識和介紹全部塞了進去。純粹的道氏理論的介紹,國內極少,出了這本書,聊勝於無。有一定價值。
(3)《股市趨勢技術分析》和《專業投機原理》
這2本書的部分章節有對道氏理論最好的註解。
(七)
我有時候會突發奇想:對於交易者來說,無論他是做外匯的,股票的,期貨的。。。無論他是基本面分析者,還是技術面分析者幾乎都要用到的技術是什麼?對,就是K線,又稱陰陽線,蠟燭圖
呵呵。可能有朋友會和我抬杠,還是有人不用K線的啊,他可能用美國線或者OX圖,更甚至就看看行情報價表
當然,肯定是有那樣的人,但我也肯定,那不會是你:))
我們都知道,K線技術來源於日本。可有趣的是,我手頭有關K線技術的資料,卻只有一本林康史著的《技術分析精解》中的部分章節和薄薄一冊《酒田戰法》是原汁原味的日本貨,而其他都是各地的混血兒
其實,在前面介紹的書《股市操練大全》和《期貨市場技術分析》里也有介紹到K線技術,但都不是專寫K線的書
下面我來介紹幾本專寫K線的書
(1)《日本蠟燭圖技術》
作者Nison是最著名的蠟燭圖專家,即便尊為西方蠟燭圖之父也不為過,因為是他第一個把日本K線技術介紹到了西方,從而使在西方掀起了學習k線的熱潮.多年來,Nison浸淫於日本蠟燭圖,完成了東西方技術分析的圓滿結合.看看這本書吧,有關於K線技術的經典之作,我不想對該書過多介紹.只想說,K線里隱藏著黃金呢
就我個人而言,這些年,我在K線上是下過些功夫的,自覺受益匪淺,還望各位朋友不要輕視了最基礎的東西
(2)應該說好像沒有哪本K線的專著能寫到《日本蠟燭圖技術》的水平,因此這個第二本書,我就打包推薦吧
《股票K線戰法》:Nison繼《日本蠟燭圖技術》之後寫得K線技術進階之作,講述了一些組合,原則和具體運用,感覺稍嫌粗糙。
《蠟燭圖方法:從入門到精通》:不僅介紹了k線,還闡述了如何把K線技術靈活的和交易技術結合一起,形成完整的交易體系。
《主控戰略K線》:台灣人寫得K線技術,已經有了自己新的思想,給人以新意,但其實根子還是扎在了日本蠟燭圖里。
《善戰者》《勝戰者》《智戰者》:這套書是鍾麟寫的。就總體來說,並不是非常出色,但對K線的分析個人認為是開創了國內先河,能在k線里得出人性,我從中受益不少。
《價量經典》:這本書可能沒有多少人看過吧?就算是看過的,恐怕也是翻翻而已。其實,怎麼學K線技術的方法就在裡面的。怎麼學?學K線不是翻幾本書就行的,到最後,還是要記要背。上指的月K線周K線日K線,誰背過?每周每月每輪行情的漲跌明星股的K線,誰背過?
6. 為啥美國股市一直都是牛市,而我們股市一直3000點左右折騰
其實可以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1.中國股市開市近30年,和美股相比,依然是一個年輕的市場,年輕也就經驗不足,但同時也充滿希望。
2.當前,我們股市正處於一個極速的大擴容階段,新股大量的發行上市,這是特定的疫情時期不得為而為之的時代重任。
3.這個特定的階段大量新股發行上市,必須要特別寬松的貨幣政策來支持,也需要積極的財政政策來保駕護航,更需要企業的誠信及法律懲處來凈化。
4.在這種情況下,昔日靠護大盤保指數的形式主義已經徹底行不通了,必須真真切切,讓增量資金流入股市才是王道,否則,一有風吹草動,大盤將搖搖欲墜,形成坍塌。
5.增量資金在哪?房地產里。
我們正開啟新時代,我們正構築中國夢,我們的股市承載著人民的希望,我們的股市正擔當著時代的使命,我們的股市必將開創明天的美好。
中國的經濟在這些年有了很長足的發展,已經超過很多發達國家僅次於美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未來中國的經濟總量一定會趕超美國。但是在資本市場方面, A股的表現和美國仍然有很大的差距,經過這幾年的震盪走勢,現在還處於3000點下方的位置,但美國卻在2018、2019年走出了非常好的行情,如果不是今年因為新冠疫情的影響,跌去了三分之一,中美股市的差距比現在更大,造成這種差異的原因有如下幾點
投資者結構不同,中國的個人投資者佔比過高
美國機構投資者持有的市值佔比高達93.2%,在中國這個比例不到7%,國內A股市場的機構投資者佔比僅為不到1%,個人投資者佔主導會產生的結果就是A股定價被個人投資者主導,由於個人投資者過分關注政策走向和打探消息、經常追漲殺跌,容易高估股票價格,導致市場對信息的反應過度,股票價格波動劇烈。
中美股市的牛熊市周期不一致
美國股市牛長熊短、漲多跌少,而中國則是牛短熊長、暴漲暴跌。根據數據統計分析,美國股市自1929年起一共經歷了17次熊市和17次牛市,熊市和牛市的平均持續時間分別為47個月和18個月,可見牛市的持續時間明顯長於熊市。熊市時的標普500平均跌幅為31.5%,牛市時的平均漲幅則可以達到122.5%,呈現漲多跌少的特徵。
7. 讀《偉大的博弈——華爾街的歷史》
即使身為一個普通大眾,「華爾街」三個字對於我來也是如雷貫耳。世界金融的中心,數不清的經紀公司與投資機構,巨額股票交易等等,這些都是我從電影 《華爾街之狼》 中的直觀印象。不久之前,我恰好看到了 《偉大的博弈——華爾街的歷史》 這本書,就想著從中窺視一下這個心目中在世紀經濟市場上的龐然大物。
首先,不得不說新阿姆斯特丹(後改名為紐約),荷蘭殖民者在踏上這塊土地的第一天起,就明確了他們了目標——賺錢。作為一個港口城市,這里充滿著無數的商機, 麵粉、奴隸、 木材和無數其他商品,都可以與北歐以及地中海、西印度甚至印度洋更大的范圍內尋找 低買高賣 的機會。 這種無處不在的商業精神以及只對錢感興趣的傳統,為華為街的出現奠定了基礎。
在美國建國後,伴隨著經濟的發展,證券市場開始活躍。一批專業的經紀人出現在這個地方,他們需要一個交易場所,於是他們簽訂了著名的 《梧桐樹協議》 ,也建立起了紐約證券交易委員會——華爾街的雛形。於是,故事也就開始發展了。
十九世紀的早期,伊利運河修建成功,使得紐約一舉成為美國的經濟中心。也引發了對運河概念股的狂熱投機,在這個牛市中,出現了華爾街歷史上第一位偉大的投機者 雅各布·利特爾 (a.k.a大熊星),他通常在市場行情下跌的時候進行操作,喜歡賭股價的下落。他的成名之作是莫里斯運河股投機案。但真正的大牛市的到來是源於安德魯·傑克遜政府的金融政策:盡快還清國債,關閉第二合眾國銀行。這樣的直接後果就是在證券市場上,證券的需求遠遠大於供給,因此證券價格被大大抬高。然後,就在牛市勢頭正旺的時候,一場大火燒襲了紐約(1835/12/16),商業中心成為了廢墟,導致了許多公司與個人的破產。好在此時美國經濟蒸蒸日上,經過短暫的調整後,紐約的經紀業很快開始重回正軌。中國有句老話,「成也蕭何敗蕭何」,美國股市的首次大熊市也來源於傑克遜政府,其在1836年實施《鑄幣流通令》後,大量實力弱的銀行倒閉破產,國內外資本的減少,導致了美國的經濟大蕭條。但也是這個時期,"華爾街"作為美國金融市場的代名詞進入美國人的字典。
對於提到的投機,在早期很長很長一段時間里,由於證券市場缺少監管,市場上的股票交易,更多的是投機商以及腐敗政府的一種投機活動。真正的 投資 要到美林公司的出現才成為華爾街上的主流。這是我之前沒想到的,但是確實如此,在沒有法律法規的監督下,人類的貪婪本性就會暴露出來,人們遏制不住得挖空心思,竭盡手段去獲得巨額的暴利。
19世界30年代,鐵路的大力發展使貨運的成本得到了大大的下降,貿易發展同樣得到了大大的提高。而修建鐵路需要大量的融資,於是鐵路證券自然而然的成為了華爾街的主流,在1835年到1850年,在交易所掛牌交易的鐵路從3隻劇增到38隻。與運河的建成相類似,鐵路證券也成為了華爾街新的投機工具。還是利特爾,通過賣空明面上的伊利鐵路股票,而到履約日通過可轉換債券平了倉,贏取了對手們口袋裡的大量金錢。
同時期,電報的發明也對整個美國的發展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早期,落後的遠距離通信(旗語)使得華爾街的人總能在情報上獲得優勢,通過信息不對稱,他們總是能去其他城市(比如費城)的交易所小賺一筆。但此時,至少這些交易所還保持著其各自的重要性和獨立性。當19世世紀50年代,電報真正被發明出來後,確保了紐約成為美國的金融中心(由於金錢集聚的趨勢)。
1849年,加利福尼亞淘金熱。大量黃金的開采並流入市場,擴大了貨幣供應並強有力地支撐了美元,經濟也在黃金的帶動下迅速地繁榮起來(當時的 金本位制 )。經濟的蓬勃發展也活躍了證券市場,大量的新股票參與到了這個市場當中。股票發行數的增多,投機的案例層出不窮,使股票的交易量大大增加,整個華爾街喜氣洋洋。可是好景不長,1857年中期,經濟開始顯出衰退的跡象。黃金的產量趨於平穩,其他國家與地區的恢復使得美國的出口下降。雪上加霜的是,在夏季與早秋,資金流出了紐約的銀行,這導致紐約的資金供應非常緊張,崩潰從脆弱的經紀商與投機商開始,一步步席捲了整個金融市場。當時,由於破產留下的債務高達1.2億美元,這在當時就是個天文數字。1857年的華爾街是蕭瑟的,大量的人黯然離去,但同時也是一個新的契機,新鮮血液的注入,將給華爾街帶來不同凡響的能量。
1857-1867年間,美國經歷了它歷史上最大的創痛-南北戰爭。作為第一次世界大戰前 100年中人類最大的軍事沖突, 它的規模和破壞力都是此前人類無法想像的, 而同樣影響深遠的是, 如何滿足這第一場現代意義上的戰爭的巨額資金需求, 也為此後的戰爭融資提供了經典的範例。
戰爭實際上就是經濟的比拼,長遠來看,經濟占優的一方總能獲得戰爭的勝利。 傳統上,政府為戰爭進行融資, 主要依靠征稅和大量印鈔, 這是南北方政府都想到並做到的。但華爾街上年輕的銀行家-庫克為北方政府...革命性地通過華爾街向公眾發售戰爭國債。 ...戰爭後期, 庫克出售國債的速度已經超過北方政府為戰爭花錢的速度。 而與此同時,嚴重依賴發行紙幣支付戰爭費用的南方政府,此時的通貨膨脹率是戰前的9 000%。 同時,大量印鈔使黃金自然地從流通中消失(格雷欣法則)。華爾街上又開始了新的投機——黃金投機。
戰爭使大量的資金流入諸如鐵路、 鋼鐵廠、 紡織廠和軍工廠等公司, 而這些公司產生的利潤將流入華爾街,與此同時這些公司也要從華爾街獲得急需的資本。
於是華爾街歷史上最繁榮的牛市即將開始。
華爾街幾乎在一夜之間成為了世界第二大證券市場, 僅次於倫敦證券市場。新的交易所與交易系統使得交易量大大增加。據估計,到 1865 年,華爾街的年交易量已達到了空前的 60 億美元。越來越多的人參與其中,紐約變得前所未有的繁榮,成為了一個真正的浮華世界。
顯然在這個時期出現了很多對後影響深遠的人,但不得不提在這些歷史巨人當中依然算是傲視群雄的人—— 科尼利厄斯·范德比爾特(Cornelius Vanderbilt) 。 他既不是一個經紀人, 也不是銀行家, 他從來不做投機活動, 甚至基本上不涉足華爾街。但是,在他生命的最後 15 年裡,他成了這場大博弈的最重要的參與者。這里主要提一下其主要事跡:哈德遜股票逼空站與哈萊姆股票逼空戰。
范德比爾特希望在鐵路之間尋求妥協, 以維持價格同盟。而控制伊利鐵路的德魯集團(丹尼爾·德魯和兩個年輕人-傑·古爾德與詹姆斯·菲斯科)對鐵路運營毫無興趣、 一心只想靠操縱股市大發橫財。於是兩者之間圍繞著伊利鐵路控制權的遭遇戰就此展開(1867--1869)。
在這場戰爭中,也充分顯示了當時美國政府的腐敗。兩方分別賄賂法官為自己簽署有利而限制對方的的條令,以操縱勝利的天平傾向自己。
結果是德魯集團通過可轉換債券和印製新的股票,贏得了范德比爾特700萬美元後逃往新澤西。
第二次,在古爾德和菲斯科入主伊利鐵路後,他通過一個做空陷阱,使德魯損失了130萬美元,破滅了德魯以往不可戰勝的神話,也將屬於他的時代抹去了。
這兩次投機案,讓華爾街的經紀商們意識到一個規范性的法律對於證券市場是多麼的重要,他們提出了5條建議實施的法律——這是如今美國《證券法》的基礎。但在當時,紐約立法機構不可能主動改革這樣一個能為其會員源源不斷帶來巨額灰色收入的體制。痛惡於市場本身監管缺失以及政府不作為,華爾街自身也開始著手實施一系列改革。紐約股票交易所和公開交易所開始了合作,於1868 年 11 月 30 日第一次頒布了要求所有在交易所拍賣的股票進行登記,並且任何新股發行都必須提前30 天通知交易所的監管條例。其後,監管條例在在數目上逐漸增多,而且在執行中也越來越嚴格,華爾街因此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得益於此,華爾街在接下來的幾年內迅速繁榮起來。
1869年9月,美國爆發了歷史上著名的黃金操縱案。華爾街新生代投機家古爾德和菲斯科在這個時期的所作所為是前無古人,也是後無來者的:他們試圖操縱黃金市場。
剛結束南北戰爭後的美國,還沒有實施金本位制 ,金幣和綠鈔同時可以流通,但是由於"劣幣驅除良幣", 人們很自然地選擇使用劣幣--綠鈔 , 而黃金幾乎立刻從流通領域徹底消失。在當時的黃金市場上, 只需要交納少量保證金就可以購買數額很大的黃金,這種杠桿效應使得黃金投機成為了最危險, 但同時也是回報最為豐厚的投機活動。於是古爾德計劃買斷紐約黃金市場的所有黃金供應。
在計劃過程中,他通過他人結識時任美國總統格蘭特,來促使保證聯邦政府對於黃金市場的干預。
計劃進行的很順利,通過囤積操作,他們成功地控制了數倍於紐約黃金供應量的黃金合同,黃金價格扶搖直上,給美國經濟和華爾街帶來了巨大的混亂。格蘭特總統醒悟過來,他及時下令干涉黃金市場,結束了這場金融噩夢。同時也讓美國政府意識到金本位制的重要性,他們在十年後回歸金本位制。
1873年,以股市崩潰(也影響到了歐洲市場)為導火索,美國開始了長達6年的經濟蕭條期。
股市周期性的崩潰,雖然對經濟打擊不小,但是也將經濟芳容時期積累下來的泡沫擠出了經濟循環之外,使得經受了考驗的經濟體變得更加健康,增強了免疫力。
19世紀最後二十年,美國完成了規模宏大的工業化進程。使得到1990年,工業股票迅速成為華爾街的股票主體。
這個時期有一個重要的人物——J·P·摩根,他作為華爾街新一代投資銀行家的代表,信奉誠信為本的理念,重塑了華爾街在美國公眾中的形象,使得華爾街在美國經濟和世界經濟中的地位大大提高。
(註:摩根創立的摩根銀行從那時起到現在一直是全球最主要的金融機構之一。)
1895 年,發生了一個非凡的事件,黃金從國庫大量外流。原因是美國國會於1887通過法案, 允許更為自由地將白銀鑄幣, 並規定了銀幣和金幣的價格比,又由於西部地區以空前的速度開采白銀, 白銀的供應量隨之激增, 導致白銀開始逐漸貶值。按照"劣幣驅除良幣"的原則,人們將黃金藏匿起來。於是,黃金開始不斷流出國庫。在1893 年市場崩潰的打擊下,形勢迅速惡化,流出國庫的黃金如滾滾洪流,並被整船整船地運往歐洲。1895 年的 1 月, 美國國庫只剩下了價值 4500 萬美元的黃金, 不到一億美元法定黃金儲備量的一半。
時任美國總統克利夫最終向摩根伸出了求援之手。摩根和他的同伴成功地為美國在歐洲籌集了一億美元的黃金儲備, 同時摩根使出渾身解數, 使用各種金融操作手段,使黃金不再源源不斷流向歐洲。終於,到 1895 年 6 月, 美國國庫的黃金儲備穩穩地停在了一億美元之上。 這樣, 摩根憑借他無人可及的影響力和非凡的智慧, 獨臂擎天地挽救了美國, 使其免遭一場金融災難。 這一刻, 華爾街憑借自己的力量, 真正地成為了一個世界巨人。
19 世紀的 90 年代也是華爾街的轉型期。1892 年,紐約建立起了一個大型清算中心,為經紀商的證券交割提供方便、快捷的服務。也在這個時期,《華爾街日報》的創始人道·瓊斯發明能夠反映股市整體情況的一個絕妙而簡單的方法——道瓊斯指數。同時期的華爾街的銀行和經紀人自發推行了對上市公司強制實施公認的會計准則, 有效地遏制了此前上市公司亂做假賬的惡習(現代會計制度與注冊會計師首次出現)。
二十世紀初期,由蒙達納州的比尤特"銅礦王"之爭引發了美國金融體系的大危機, 摩根挺身而出,最終解救了這場危機。這一事實促成了美國聯邦儲備體系在 1913 年建立。這一年, 成為了美國金融歷史的分水嶺。 同年, 摩根去世, 這位在美國的崛起和現代化進程中起了非凡作用的人物,贏得了全世界的尊敬。
1914 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1914-1918),對美國和華爾街來說,這是一次歷史性的機遇。七月底, 全球股票市場全線下跌,倫敦交易所和紐約股票交易所相繼閉市。八月,戰爭創造了對軍需品和農產品的巨大需求, 訂單源源不斷地飛向大洋彼岸的美國, 這給美國帶來了自南北戰爭以來最大的經濟繁榮, 而華爾街, 也在經歷了戰爭剛剛爆發的短暫恐慌之後, 迎來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牛市。美國政府在戰爭中向協約國提供直接貸款,在戰後一舉從世界上最大的債務國變成了最大的債權國。至此, 美國不僅在實業上, 而且在金融上, 成為了世界上最強大的國家。
戰爭大大刺激了美國經濟,而從中受益最大的莫過於華爾街了, 它一舉成為世界金融體系的太陽。
二十世紀二十年代的紐約股票交易所, 雖然已經成為了世界上最大的股票市場, 但是就其制度和運行方式而言,卻和1817 年它剛剛建立的時候沒有太大的差別。從本質上講,仍然是一個私人俱樂部, 其宗旨仍然是在為交易所的成員牟取利益, 而不是保護公眾投資者的利益,在大部分情況下,"交易所想做什麼就可以做什麼"。
1929年10月29日,美國股市發生歷史上最嚴重的崩盤。這使得隨後而來的 30 年代經濟大蕭條。1933 年, 羅斯福總統開始著手實施歷史上以他名字命名的"羅斯福新政",大幅度地改革美國的經濟政策, 並著手對岌岌可危的華爾街進行改革,以恢復市場的信心。在這一年,美國取消金本位制, 並通過了一系列法律,這些法律決定了現代美國金融的格局。而在羅斯福上台伊始被任命為剛剛成立的證券監督委員會主席的老肯尼迪,顯示出了非凡的改革藝術, 在他的治下, 華爾街開始逐步走入了正軌。時任紐約股票交易所的主席的惠特尼由於他窮奢極欲的生活方式和極其低劣的理財能力而覆滅, 使得衛道士的勢力圖崩瓦解, 改革的步伐大大加快。
在此之前, 華爾街上的所有改革都從未觸動過交易所自身會員的利益, 而這一次則完全不同了, 它徹底改變了交易所的運行方式, 使其開始真正為公眾投資者服務, 並為即將到來的華爾街巨大的繁榮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二戰的發生,拯救了陷入經濟大蕭條中的美國。雖然初期受戰況(希特勒節節勝利)影響,股市下跌,交易萎縮,但此時美國整體的經濟卻在高速增長,因為戰爭帶來了巨大的需求。
該時期,梅麗爾創建的美林公司(1918年),嚴格培訓客戶經理,使他們成為具有金融知識和誠信意識的新一代經紀人,從而一舉改變了華爾街經紀人的形象。更為重要的是,正是這些經紀人將股票第一次引入到美國中產階級家庭。而另一個人物——格拉漢姆,則通過自己的成功證明了基本面研究額重要性,使得"投資"這個概念最終在華爾街出現並逐步取代"投機"而成為主流。他同時開創了現代證券分析業, 公司運營資本和現金流等概念被他首次提出--而這些概念現在已經成為全世界所有的股票分析師們分析上市公司價值的基本工具。
於是在1954年,華爾街再一次迎來了長達十年的大牛市。更具有重要意義的是, 包括一大批養老基金、 共同基金在內的機構投資者開始在證券市場出現, 並逐步占據主導地位。 同樣, 也是在這一時期, 高科技的發展使得交易所的技術裝備日新月異, 新的股票自動報價機和數字計算機開始使用。
紐約股票交易所於1964 年第一次建立了風險基金以防止單一金融風險擴散為金融系統風險。交易所和經紀人委員會曾一致採取行動抑制過度的投機行為,投資銀行也曾一致要求上市公司出具年度報告和獨立的會計報表一樣, 這一次, 華爾街的參與者們再一次團結一致, 他們再一次意識到, 他們有著超越各自利益的共同利益,需要大家共同維護。
六十年代初期, 牛市結束。 此後的華爾街進入了一個大變革的時代, 以共同基金為代表的機構投資者迅速崛起, 徹底改變了市場的投資者結構, 市場的交易量也逐年增高。激增的交易量使得華爾街的後台運作系統面臨著前所未有的壓力,在這個時代突飛猛進的計算機技術有效地改善了這一情況。
面對這些挑戰, 華爾街上證券公司不向公眾出售股份的百年慣例終於被打破。 為了增加資本金以迎接華爾街的新時代, 一些華爾街的證券公司開始放棄了合夥人制,1971 年,美林證券也成為了第一家上市的交易所會員公司。
在二十世紀六十年代中後期到七十年代初期,美國正在經歷一個充滿了不確定性的時代, 通貨膨脹、 越南戰爭、 石油危機以及伴隨而來的股市低迷, 使得華爾街再一次陷入困境。但是變革仍在繼續,紐約股票交易所最終於1975 年放棄了長達 183 年的固定傭金制, 這標志著紐約股票交易所的"私人俱樂部"時代的徹底終結。
1975 年美國國會通過了《證券法修正法案》,該法案要求將全國的證券交易所和三板市場連接起來,形成統一市場。1978 年,跨市場交易系統投入運營。 在這個擴大了的無形的電子交易平台上,紐約股票交易所利用其長久積累下來的影響力,保持著巨大的競爭優勢。而悄悄興起的納斯達克系統, 漸漸對紐交所形成了挑戰。 而今, 納斯達克已經成為唯一可與紐交所抗衡的交易系統,它培育了微軟、思科、甲骨文等美國經濟中新的龍頭企業。
華爾街二十世紀的最後二十年同樣不曾風平浪靜。1982 年,道瓊斯指數第三次突破 1000 點,此後它就再也沒有跌破過這個數字。 1987年 8 月 25 日,道瓊斯指數達到了頂峰,隨之而來的是又一次股市崩盤。1987 年的股市危機期間, 聯邦政府堅決地介入其中, 以免股市危機演變成為全國性的恐慌。在挽救此次危機的行動中起到重要作用的是格林斯潘,他所代表的的美聯儲承諾向任何處於困境的金融機構提供貸款幫助,這使得恐慌果然很快結束了。
這個時代的標志性人物是鮑斯基和密爾肯。鮑斯基的專長是風險套利--對潛在的被收購公司進行投機,最後由於行賄鋃鐺入獄。而密爾肯開創了著名的垃圾債券業務,他最終被判入獄十年,並被處以6 億美元的罰款,這是美國商業史上對個人的最高罰金。
到 1999 年的夏天,道瓊斯指數較1990 年初上漲了 400%, 較 1980 年初上漲了 1300%。
互聯網的出現給資本市場帶來了巨大的影響。 網路股的興起、 在線交易的出現是華爾街所能感受到的最直觀的變化, 但是, 互聯網這一新生事物的出現對已經在加速進行之中的全球金融一體化的進程會產生怎樣的影響,對未來跨越國界的金融市場的聯合監管會提出怎樣的挑戰,我們現在還不得而知。
註:現在我們知道了,存活下來的互聯網公司對全球金融一體化進程產生了積極的推進作用,使得經濟發展得更加迅速。而網路金融市場的監管變得更加嚴格,想想之前跑路的P2P平台。
盡管存在著無數的未知, 華爾街不會止步。 就像歷史反復證明的那樣, 盡管有過無數的股災, 人們依然進入這個市場, 參與到這個偉大的博弈中去, 也正是通過這個生生不息的偉大的博弈,人類在不斷創造著更加美好的明天。
或許, 只要這個世界有人需要資本, 而又有人能提供這些資本, 在曼哈頓島南端的這個偉大的金融市場就不會消失,會有無數的人們來到這里,實現他們自己的夢想。
註:此書簡述了華爾街的歷史,以時間線為軸,一步一步帶著讀者了解華爾街的發源,成長,壯大以及經歷的困境,感覺就像看著一個孩子慢慢得長大,只不過這個孩子的未來我們無法明確得知,但是我們可以預見,只要這個世界還需要,那麼他在將來必定大有作為(雖然現在就很厲害了)。書中的人物以及事跡,對了解華爾街發展起到了脈絡的作用,讓人能更深刻得記得不同時期華爾街的變化。還有一點很有趣的,作者在每一部分的結尾比較了同時期的中國歷史,這對於中國人來說起到了很好的反思作用。總而言之,我覺得這是一本好書。
8. 世界上股市最早是哪一年,什麼國家開始的
世界上股市最早是哪一年,什麼國家開始的?
最早的股份公司、產生於17世紀初荷蘭和英國成立的海外貿易公司。這些公司通過募集股份資本而建立,具有明顯的股份公司特徵:具有法人地位:成立董事會:股東大會是公司最高權力機構;按股分紅;實行有限責任制。股份公司的成功經營和迅速發展,使更多的企業群起效仿,在荷蘭和英國掀起了成立股份公司的浪潮。到1695年。英國成立了約100家新股份公司。
18世紀下半時英國開始了工業革命,大機器生產逐步取代了工場手工業。在這場變革中,股份制立下了汗馬功勞。 隨著工業革命向其他國家擴充套件,股份制也傳遍了資本主義世界。
19世紀中葉,美國產生了一大批靠發行股票和債券籌資的築路公司、運輸公司、采礦公司和銀行,股份制逐步進入了主要經濟領域。到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時,美國製造業產值的90%由股份公司創造。19世紀後半葉,股份制傳入日本和中國。日本明治維新後出現了一批股份公司。我國在洋務運動時期建立了一批官辦和官商合辦的股份制企業,1873年成立的輪船招商局,發行了中國自己最早的股票。
股票的出現,促使股票交易所產生。早在1611年,就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買賣海外貿易公司的股票。形成了股票交易所的雛形,1773年,在倫敦柴思胡同的約那森咖啡館正式成立了英國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以後演變為倫敦證券交易所,1792年。24名經紀人在紐約華爾街的一棵梧桐樹下訂立協定。形成了經紀人聯盟,它就是紐約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78年,東京股票交易所正式創立。它是東京證券交易所的前身。1891年。香港成立了香港股票經紀協會,後發展為香港證券交易所,1914年,中國當時的北洋 *** 頒布證券交易所法,1917年成立了北京證券交易所。
進入20世世紀之後。股票市場發展迅速,大致經歷了以下三個階段:
股票市場
(1)自由放任階段(1900~1929年)。20世紀前30年中,美英等國的股份公司迅速增加,使股票市場規模和籌資能力迅速擴大。 一方面發行市場迅速擴大,流通市場空前繁榮,交易量直線上升。另一方面由於缺乏監管,股票欺詐和市場操縱時有發生,自由放任帶來了嚴重的過度投機。當時主要股票市場的股票價格普遍被抬高到極不合理的程度,遠遠超過其實際價值。1929年10月29日.資本主義世界發生了嚴重的金融危機,作為經濟晴雨表的各國股票市場相繼出現了暴跌,投資者損失慘重。 (2〕法制建設階段(1930~1969年),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各國 *** 對股票市場開始全面加強法制和規范化建設。以美國為例, *** 開始從法律上對證券市場加以嚴格管理,制定了《1933年證券法》、(1934年證券交易法)等一系列嚴密可行的證券法律。美國1934年成立證券交易管理委員會,直接對股票市場進行監督和管理,為美國證券市場成為世界上最大的證券市場奠定了基礎。 其他有關國家的證券法制建設也不斷加強,股票市場逐漸規范。
(3)迅速發展階段(自1970年以來)。進入20世紀70年代之後,隨著西方工業發達國家經濟規模化和集約化程度的提高,東南亞和拉美發展中國家經濟的蓬勃興起。以及現代電腦、通訊和網路技術的進步,股票市場步入了迅速發展的階段。l986年全球股票市場的市值總額為6.51萬億美元,全球上市公司總數為2.82萬家,到1995年年底市值總額上升到17.79萬億美元。10年間市值增長了近3倍、上市公司增加了1萬多家、達到3.89萬家。 1996年,全球股票市值繼續上升,達到20.29萬億美元。在主要發達國家,證券化率(股票市價總值與國內生產總值的比率)已經達到較高的程度,1995年,美國、日本和英國的證券化率分別達到95.5%、83.5%和121.7%。發展中國家的股票市場成長也相當迅速。新興市場的股票市價總值從1986年的0.24萬億美元增長到1995年的1.9萬億美元,10年間增長了近7倍。在股票中場規模擴大的同時,交易活動也日趨活躍,1986年,全球股票中場的交易金額為3.57萬億美元,1995年達到11.66萬億美元。
世界上股市最早是那一年和什麼國家開始的?
早在1611年就曾有一些商人在荷蘭的阿姆斯特丹進行荷蘭東印度公司的股票買賣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個股票市場,即股票交所。
世界盃最早是哪一年?
第1屆 1930年烏拉圭世界盃
中國電視最早是哪一年開始的
1958年5月1日,央視的前身「北京電視台」開始試播。1958年9月2日正式開播。1970年12月26日中國第一台彩電在天津誕生。
世界上最早是什麼時候開始使用專利法的?從哪個國家開始的?
專利法起源可以追溯到13世紀。
13世紀,英國出現特許令狀,由英王頒布詔書對新近的發明或者新引進英國的技術授予在一定期限內的壟斷權。即英王亨利三世1236年授予波爾多的一個市民以製作各色布的15年的壟斷權。實際上這是封建特權的一種形式,並非現代意義上的專利。
1474年,威尼斯城邦共和國元老院頒布了世界上第一部具有近代特徵的專利法。476年2月20日即批准了第一件有記載的專利。威尼斯成為第一個建立專利制度的國家。
1624年,英國頒布《壟斷法案》取代特許令狀制度,是世界上第一部具有現代意義的專利法。是現代專利法的開始,對以後各國的專利法影響很大,德國法學家J.柯勒曾稱之為「發明人權利的大憲章」。
世界上第一例DNA檢測始於哪一年?我國最早採用DNA檢測技術又是從哪一年開始的?最早用於刑偵的是哪一年?
:ke../view/758.htm
去這里看很詳細
世界盃最早是哪一年的?
第一屆世界盃綜述 (1930年) 13個國家參加了第一屆世界盃,不過那會世界盃的規模還沒龐大到要打預選賽的地步,是主辦國烏拉圭盛情邀請了這12支隊伍參加世界盃,事實上烏拉圭邀請的遠不止12隊,由於路途過於遙遠,只有4支歐洲國家隊決定不遠萬里乘海輪來打世界盃。大多數歐洲國家一想到要花費數周時 間橫渡大西洋就不寒而慄,他們選擇了放棄。 在首都蒙德維的亞,主辦國造起了一座在當時可配稱是世界先進水平的體育場,它一共能容納9萬5千名觀眾。但由於大雨不斷,這項工程直到世界盃開打五天後才正式完工。看起來夠折騰人,但選擇烏拉圭在當時的條件是非常合適的,一方面他們主辦過奧運會,有操作大型賽事的經驗,這也容易博得其他國家的信任。另外30年7月烏拉圭正在慶祝該國獨立100周年,毫無疑問世界盃周也將成為獨立狂歡節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而且由於比賽都在蒙德維的亞進行,節日的氣氛將更加濃重。 話說那辛苦跑來的四支歐洲球隊,竟然沒有一支聲稱要獲得冠軍獎杯的,其中羅馬尼亞隊是由其卡羅國王親自挑選的人手,來到南美似乎 是來搞外交活動的,而足球強國義大利、西班牙、荷蘭和德國都選擇留在家裡。 第一場世界盃比賽在法國和墨西哥之間展開,法國人最終4比1取得勝利,盧西安·勞倫射入具有紀念意義的世界盃第一球。不過第一屆 的主角可不是法國人,阿根廷隊和烏拉圭隊顯示出高人一籌的實力,他們很輕易的小組中出線。 阿根廷隊的斯塔比勒是本屆比賽的明星,他剛開始時還是替補,但在對墨西哥一役中上演帽子戲法後就成為了大明星。半決賽中阿根廷6比1大勝美國,但烏拉圭也以同樣比分大勝南斯拉夫隊,那時候沒有銅牌爭奪戰,於是美國和南斯拉夫就同時獲得季軍,決賽時阿根廷人在上半場表現的更好些,但烏拉圭人在下半場徹底復甦,他們以4比2大勝阿根廷隊,獲得了第一屆世界盃的冠軍
世界盃最早是哪年開始的。
1928年5月,為了適應現代足球運動發展的需要,國際足聯在荷蘭阿姆斯特丹召開了代表大會,與會者一致通過了舉辦世界盃足球錦標賽的決定。1930年,首屆世界盃足球錦標賽在烏拉圭舉行,以後每隔4年舉辦一次。
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是哪個國家哪一部哪一年
世界上最早的憲法是英國的不成文憲法。它是17世紀中期資產階級與封建貴族爭奪政權過程中互相妥協的產物。通過一系列逐步限制王權和擴大資產階級政治權力的憲法性法律,如《權利請願書》《人身保護法》《王位繼承法》《國會法》等,這些憲法性法律同政治慣例、司法判例一起構成了英國憲法,確立了英國立憲君主制政體和議會內閣制
美國在反對英國殖民統治的獨立戰爭勝利後,於1776年由各州的代表參加的制憲會議草擬了《邦聯條例》,經各州批准後於1781年3月生效,成為美國也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憲法,開創了一個成文憲法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