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發行量是如何影響到物價的
㈠ 貨幣發行量增加為什麼會導致物價上漲
貨幣發行量增加後,雖然錢沒立刻到老百姓手裡,但是市場預期物價會上漲,物價然後就震盪上漲了。這就是所謂的「通脹預期」。央行一直說要管理通脹預期,一旦形成這樣的預期,那麼離真正的通脹就不遠了。
至於 貨幣發行量增加為什麼會導致物價上漲?主要有以下傳導途徑。
貨幣發行量增加主要用於政府投資項目(鐵公基項目居多)——原材料(煤炭、礦石等)價格上漲——中上游其他產品(鋼鐵、有色金屬)因為成本上升漲價——中下游產品(汽車、家電)漲價——下游其他產品(日用品)因為比價效應漲價==============通脹形成
以通貨膨脹的解釋,那漲工資不就加快了物價上漲了嗎?漲工資有被動的和和主動的,被動的是因為貨幣發行量增加/物價等因素導致,主動的漲工資主要是政府主導(這個很少見)……工資上漲,只要全社會貨幣供應量沒有增加,是不會加快物價上漲的。
㈡ 國家發行大量貨幣 為什麼會物價上漲
紙幣的發行量超過商品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而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的狀況。通貨膨脹是紙幣流通條件下特有的一種社會經濟現象。
原因 紙幣是一種純粹的貨幣符號 ,沒有價值 ,只是代替金屬貨幣執行流通手段的職能;紙幣的發行量應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因此 ,紙幣發行量過多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是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
特點 ①紙幣因發行過多而急劇貶值 。在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已定的情況下,紙幣發行越多,單位紙幣所能代表的金屬貨幣量就越少,紙幣的貶值程度就越大。紙幣的貶值程度即紙幣貶值率的計算公式是:紙幣貶值率=(1-)×100%例如 ,一個國家某個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是100億元,實際發行的紙幣是200億元,紙幣貶值率
②物價因紙幣貶值而全面上漲。紙幣貶值率越高,物價上漲率也就越高,物價上漲率的計算公式是:物價上漲率=(-1)×100%例如 ,一個國家某個時期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100億元,實際發行的紙幣是200億元,物價上漲率=(-1)×100%=100%。
類型 ①需求拉動型通貨膨脹 。總需求過度增長超過了現有價格水平下的商品總供給,引起了物價普遍上漲。總需求的過度增長表現為由於投資膨脹和消費膨脹所導致的持續的貨幣供應量超過社會商品可供量的增長,因而又稱過量需求通貨膨脹。②成本推進型通貨膨脹。由於成本上升所引起的物價普遍上漲。導致成本上升的因素一是物耗增多,二是工資的提高超過勞動生產率的增長。③結構性通貨膨脹。由於社會經濟部門結構失衡而引起的物價普遍上漲。這種類型的通貨膨脹一般在發展中國家較為突出 。主要表現為3種情況:一是國內某些部門,甚至某些大宗關鍵產品需求過多而供給不足,導致價格猛漲,並且只漲不跌,進而擴散到其他部門產品的價格,從而使一般物價水平持續上漲;二是國內各部門勞動生產率發展不平衡,導致勞動生產率提高較快的部門貨幣工資增長後,其他部門的貨幣工資也會隨之增長 ,引起價格上漲,從而使一般物價水平普遍上漲;三是開放型經濟部門的產品價格,受國際市場價格水平影響而趨於提高時,會波及到非開放型經濟部門,從而導致一般物價水平的上漲。④輸入型通貨膨脹。由於輸入品價格上漲而引起國內物價的普遍上漲。這種類型一般出現在世界性通貨膨脹的情況下,並通過國際貿易、跨國公司、開放型經濟部門等途徑在國際間傳播。⑤抑制性通貨膨脹。在市場上存在著總供給小於總需求,或供求結構性失衡的情況下,國家通過控制物價和商品定額配給的辦法,強制性地抑制價格總水平的穩定,這是一種實際上存在,但沒有發生的通貨膨脹現象。
後果 從不同的角度來看 ,通貨膨脹對一國國民經濟發展的影響有:①對經濟發展的影響。通貨膨脹的物價上漲 ,使價格信號失真,容易使生產者誤入生產歧途,導致生產的盲目發展,造成國民經濟的非正常發展,使產業結構和經濟結構發生畸形化,從而導致整個國民經濟的比例失調。當通貨膨脹所引起的經濟結構畸形化需要矯正時,國家必然會採取各種措施來抑制通貨膨脹,結果會導致生產和建設的大幅度下降,出現經濟的萎縮,因此,通貨膨脹不利於經濟的穩定、協調發展。②對收入分配的影響。通貨膨脹的貨幣貶值,使一些收入較低的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斷下降,使廣大的居民生活水平難以提高。當通貨膨脹持續發生時,就有可能造成社會的動盪與不安寧。③對對外經濟關系的影響。通貨膨脹會降低本國產品的出口競爭能力,引起黃金外匯儲備的外流,從而使匯率貶值。
抑制通貨膨脹的措施
西方國家抑制通貨膨脹的主要措施一般是通貨緊縮和收入政策。通貨緊縮就是從流通中回籠一部分過多的紙幣,通常採用的辦法是:①增加稅收。②提高貼現率和減少信貸總額。通過這些辦法抑制總需求,使之接近於總供給,從而抑制通貨膨脹。收入政策主要是通過限制工資、物價的上升來抑制通貨膨脹,採用的辦法主要是 :
①頒布價格指導線。
②以減稅等手段刺激企業實行低價。
③對工資、物價實行強制性的控制或管理。在西方國家的經濟發展過程中,這些措施的採用,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通貨膨脹;但是,由於資本主義國家採取措施的目的不在於從根本上抑制或消除通貨膨脹,而只是把它作為對通貨膨脹實行國家壟斷資本主義調節的一種手段;因此,其結果不但不能真正抑制或消除通貨膨脹,相反卻進一步加劇了通貨膨脹。
㈢ 為什麼貨幣印多了 就會導致物價上漲 人們怎麼知道貨幣多就回提升物價 這是還是經濟學研究的范疇嗎
這位同學的疑惑應該是在於,這個由貨幣到物價的傳導過程究竟是如何發生的?我在學習經濟學的時候,也有類似的疑惑,盡管有PY=MV這樣的貨幣恆等式詮釋了價格、產出、貨幣量與流通速度之間的關系,但仍然難以從切身體會中去理解,當市場上貨幣量增加時,是如何一步步傳導到物價上的?市場上第一個價格的上漲是如何發生的?作為一個個微觀個體,交易中的人們如何得知整個市場的貨幣量提高了呢?
不一定完全正確,但有個思路供你參考。
首先,價格是如何決定的?經濟學理論告訴我們,需求供給曲線決定了產品的價格和數量,即市場的需求和供給狀況決定了價格,這個規律貫穿其中。
其次,再看貨幣供給的來源,市場的貨幣供給通常是由中央銀行公開市場操作完成,比如,中央銀行通過逆回購(向商業銀行等機構購買有價證券)的方式向市場提供流動性,在貨幣乘數效應下,商業銀行可供借貸的貨幣多了,貸款的利息自然就會低了。
再次,從商業銀行到實體投資,貸款利率降低時,資金成本下降變相提高了投資收益,於是就會刺激企業主貸款進行投資,所謂實業投資就是購買勞動力和原料、設備等,以勞動力為例,當各企業主增大投資時,對勞動力的需求增加,市場上勞動力供給不變,於是形成用工短缺,商人提高工資以招到更多的工人。其他原料類似。這樣,成本上漲了,企業生產的產品價格也相應上漲。
最後,從個人再到消費品市場。每個人工資提高了,根據消費方程,於是也會提高消費檔次,消費更多商品,增加商品消費需求,也會引起消費品商品價格上升,刺激廠商擴大生產。
當然,現實中的傳遞過程要比這個復雜的多,而且並非單一的鏈式因果,而是各因素相互聯系,相互促進的系統。個人覺得,價格傳導通常是從工人工資和生產性資料開始。僅供參考!
㈣ 為什麼貨幣發行量多,會使通貨膨脹,;發行量少,會通貨緊縮
貨幣發行量增多,貨幣最終流向實體經濟,那麼大量貨幣在某個行業的(首先就是房地產和股市)流動會推高這個行業,使之快速發展,但是大家的工資卻趕不上物價的上漲幅度,導致通貨膨脹,也就是錢不值錢了。
從宏觀上講紙幣的發行量應以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為限度,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需要的金屬貨幣量,紙幣就會貶值,物價就要上漲。因此 ,紙幣發行量過多引起的貨幣貶值、物價上漲,是造成通貨膨脹的直接原因。
㈤ 為什麼貨幣發行量過多會引起物價上漲
不上漲不是大家都有錢了,只是你手上的貨幣購買力強了。打個比方,10年前200塊能買一條很好的牛仔褲。現在由於通脹的影響,你要出1000塊才能買到相同牌子的牛仔褲。但你的工資收入跟十年前比才漲了500塊,這遠遠追不上物價上漲的速度,所以你感覺錢少了。
㈥ 貨幣超發是怎麼引起物價上漲的
貨幣是信用符號,理想狀態下,發行的貨幣數量和生產的產品數量有一個固定的對應關系,貨幣超發將這個對應關系破壞了,形成了新的對應關系,於是物價發生變化。
假定整個市場只有兩個部門,一個是生產部門,一個是貨幣發行部門,生產部門部門只生產一種產品,貨幣發行部門根據產品的數量來確定貨幣發行量。比如,100個產品對應100元
生產部門所生產的產品是有限的,而貨幣發行部門發行貨幣的能力是無限的,如果,貨幣發行部門嚴格按照 100個產品對應100元錢的比例發行貨幣,那麼物價就保持穩定狀態,這個市場上的物價就是 1個產品1元,但是如果貨幣發行單位超發了貨幣,使100個產品對應的貨幣超過了100元,,比如超發20元,則原先的對應關系就被破壞了,新的對應關系就成了100個產品對應120元,於是,市場的價格就成了1個產品1.2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