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銀是什麼時候開始流通貨幣
1. 白銀是從什麼時候開始作為貨幣的
在4000多年前,白銀就開始作為貨幣。
在古代,人類就對銀有了認識。銀和黃金一樣,是一種應用歷史悠久的貴金屬,至今已有4000多年的歷史。
由於銀獨有的優良特性,人們曾賦予它貨幣和裝飾雙重價值,英鎊和我國解放前用的銀元,就是以銀為主的銀、銅合金。在我國清代,1兩銀子約相當於今天的400-500元人民幣(長美注)。
(1)白銀是什麼時候開始流通貨幣擴展閱讀:
分類
1、銀圓
銀圓,也作「銀元」,是我國過去市場上流通的一種貨幣,種類繁多,以清末各種龍洋,民國孫中山像開國紀念幣、袁世凱頭像銀元、孫中山像船洋最為多見,還有中華蘇維埃幣、四川"漢"字幣等,此外一些外國銀元,如站洋、坐洋、鷹洋、日本龍洋等也在國內流通。
2、銀條
外性長條狀,尺寸不等,重量300克左右,好的成色950‰左右,一般成色900‰左右,以925‰最為多見,是製作銀飾的原料。900‰以下的呈灰白色,質堅硬敲打有銅聲,底面無蜂窩,火燒後表面顯黑紅。
3、松江錠
外貌形狀似乳頭,表麵灰黑色,重量180克左右,成色950‰左右,有突出的鉛釉,底部具深細蜂窩,每錠上附有15克鉛釉,有的地方(北京地區)已經去掉,有打擊痕跡,形成上方下圓。
2. 白銀什麼時候開始流通
白銀作為貨幣流通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古代。確切的流通起始時間因地區和歷史背景而異。但大致在公元9世紀至10世紀,白銀開始在全球范圍內作為貨幣流通。以下是詳細的解釋:
白銀作為流通貨幣的確切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文明時期。在古代中國、印度、歐洲等地,白銀因其稀有性和穩定性被視為一種理想的交換媒介和價值儲存工具。尤其是隨著貿易和商業的發展,白銀逐漸成為一種普遍的支付手段。從古代的羅馬時期到中世紀,白銀開始逐漸被廣泛應用,在商品交換和國際貿易中占據重要地位。
在公元9世紀至10世紀期間,由於歐洲的十字軍東征以及亞洲貿易的興盛,白銀的流通更加廣泛。歐洲的一些國家和地區開始鑄造銀幣作為合法的交易貨幣。與此同時,亞洲的貿易網路也促進了白銀的流通和使用。隨著全球貿易體系的逐漸形成,白銀作為一種重要的貴金屬貨幣,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流通。
白銀的流通不僅反映了當時的經濟發展狀況,也體現了人們對貨幣價值的認知變化。隨著時代的變遷,白銀的流通形式也在不斷演變。從最初的銀條、銀塊到後來的銀幣、銀票等,白銀作為貨幣的形態逐漸規范化、標准化。這為白銀的廣泛流通和使用提供了便利。此外,政府對白銀的認可和支持也是其流通的重要推動力。
總結來說,白銀大約在公元9世紀至10世紀開始在全球范圍內流通。其流通歷史反映了人類文明的進步和貿易的發展。白銀作為一種重要的貴金屬貨幣,至今仍在全球范圍內發揮著重要的經濟作用。特別是在現代經濟體系中,白銀作為投資工具和工業原料的價值日益受到重視。
3. 白銀貨幣是什麼時候廣泛流通的
自宋代起,白銀貨幣開始廣泛流通,國家財政支出和收入、民間的商業往來和大額支付以及國與國之間的貿易交往,大都使用白銀來結算。曾先後在各地被鑄成各種形狀、各種重量、各種含量的銀餅,鋌,錠和牌等各種版本的銀塊。
明清以來,由於各地鑄造的銀兩的形式、重量、成色均不統一。銀兩交易時,人們都必須通過稱重量驗成色等計算手續,為交易帶來諸多不便。
隨著西方貨幣和金融制度進入我國,銀兩的使用受到銀鑄幣銀元的大力沖擊,舊式的銀幣漸漸被近代貨幣銀元等所取代,舊式銀幣才退出了貨幣流通領域。
春秋戰國時期,隨著金礦開采和冶煉技術能力的提高,特別是經濟發展後貨幣供應量的增長,金銀逐步取代了成色不一、來源不定的珠玉,只是遠不如銅幣那樣廣泛。
各種形狀、各種重量、各種含量的銀餅,鋌,錠和牌等各種版本的銀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