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社會貨幣是怎麼發行的
1. 貨幣是怎樣產生的
人類社會起初並無貨幣存在。貨幣是商品交換的長期發展過程中分離出來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換發展的自然結果。原始社會後期,由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產品在滿足生產者自身需要後有了一些剩餘,於是,在原始公社之間出現了最初的實物交換。隨著生產的發展,商品交換逐漸變成經常的行為,交換數量日益增多,范圍也日益擴大。但是,直接的物物交換中常會出現商品轉讓的困難。因為被交換商品必須對雙方都具有使用價值,且商品價值又必須等量。而物物交換不可能永遠同時滿足這兩個條件,必然要求有一個一般等價物作為交換的媒介。最初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狹小的范圍內暫時地交替地由這種或那種商品承擔,當一般等價物逐漸固定在特定種類的商品上時,它就定型化為貨幣。
自貨幣產生以來,其具體形式隨著生產力和商品經濟的發展不斷地變化,主要體現在貨幣材料的變化上。從貨幣的發展過程來看,可以劃分為:
實物貨幣 指作為貨幣用途的價值與其非貨幣用途的商品價值相等的貨幣。如在中國歷史上,龜殼、海貝、蚌珠、皮革、齒角、米粟、布帛、農具等都曾作為實物貨幣被使用過。但這些以實物形態存在的貨幣,在交換中具有一定的局限性。由於充當貨幣的物體,一般須具備普遍接受性、價值穩定性、統一性、可分性、耐久性、輕便性等特點,因此,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實物貨幣逐漸為金屬貨幣所取代。
金屬貨幣 指以金屬為材料並鑄成一定形狀的貨幣。金屬貨幣較實物貨幣更具有充當貨幣物體的特徵,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中國是最早使用金屬貨幣的國家之一,早在殷商時代,金屬貨幣就已成為貨幣的主要形式。由於金屬貨幣在流通中會磨損減重,加上人為實行的鑄幣變質政策,以及隨著商品交換規模不斷擴大,金屬貨幣特別是貴金屬貨幣流通量的增長已遠遠不能滿足生產、貿易、金融等交易量巨大增長的需要,於是金屬貨幣逐漸被紙幣或信用貨幣所取代。
信用貨幣 廣義指充當支付手段和流通手段的各種信用憑證,包括銀行券、匯票、期票、銀行支票等。狹義指銀行信用貨幣,即銀行券和銀行支票。信用貨幣以票
據流通為基礎,直接產生於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信用貨幣是商品貨幣經濟發展的必然產物,是金屬貨幣制度崩潰的直接後果。隨著商品經濟的發展,信用制度日益發展,貨幣作為支付手段的職能日益深化,各種形式的信用貨幣遂得以產生和發展。尤其是20世紀30年代,由於世界經濟危機的發生,各主要資本主義國家先後被迫放棄金本位和銀本位貨幣制度,紙幣不再兌換金屬貨幣,信用貨幣更有了長足發展。信用貨幣已成為當代幾乎所有國家所採用的貨幣形式之一。
紙幣 國家發行和強制流通的價值符號。它本身的價值大大低於它作為價值符號所表示的貨幣價值,所以習慣上認為紙幣本身沒有價值。紙幣產生於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貨幣在流通中充當商品交換的媒介。而作為媒介物的鑄幣,在流通中會發生磨損,成為不足值的鑄幣。但這種不足值的鑄幣在一定限度內仍然可以像足值鑄幣一樣充當流通手段,從而使鑄幣有了可用其他材料製成符號或象徵來代替的可能性。由於統治者有意識地利用這種特點,降低鑄幣成色或重量,甚至用賤金屬取代原來鑄幣,進而利用國家政權發行並強制流通沒有內在價值的紙幣來代替鑄幣,強制流通使紙幣作為貨幣象
征或符號得到了社會公認。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紙幣的國家。公元11世紀,北宋的交子是典型的紙幣,它是由國家印製、強制行使的不兌現的貨幣符號。其後元、明、清發行的寶鈔,也屬於典型的紙幣。
存款貨幣 指金融機構的存款。由於存款人可以根據銀行活期存款或支票存款開出支票,支票又可以在市場上轉讓流通,具有流通手段和支付手段職能,使銀行存款起到了貨幣作用,故在西方國家一般將銀行活期存款和支票存款稱為存款貨幣或存款通貨。但支票本身並不是貨幣,只是出票人向銀行發出並要求銀行付款的票據。活期存款才是真正的貨幣,只要存款人在銀行活期帳戶上仍有餘額,可隨時提取,開出支票即可當現金使用,是成本最低的交易媒介和支付手段。西方國家在計算貨幣供應量時,根據資產流動性的標志,都把商業銀行活期存款視同現金,並加在一起計算,稱為M□,作為
狹義的貨幣供應量。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前歷代政府發行的金屬貨幣和信用貨幣。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貨幣的國家之一,自產生金屬鑄幣以來,歷代貨幣形式、種類、數量之多均為世所罕見,並形成具有獨特民族風格的東方貨幣文化,對日本、朝鮮和越南等鄰國產生過深遠影響。在漫長的封建社會,貨幣發展緩慢,很少重大變革。在近代西方資本主義入侵的沖擊下,雖然經歷了一系列貨幣改革,開始具有現代形態,但始終未能擺脫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貨幣的紊亂狀態。
幣制改革的經歷過程:先秦貨幣——>秦漢至隋貨幣——>唐宋貨幣——>遼西夏金元貨幣——>明清貨幣——>近代貨幣——>革命根據地貨幣——>現代貨幣
2. 錢是怎麼產生的
有兩種說法:其一,商品交換的需要產生了貨幣(錢);其二,貨幣起源於債務信用。
1、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國家要印多少才算合理,計劃經濟時期,說是印一元錢的貨幣,要有八元錢的物資作保證,現在就不知道了。
2、貨幣政策也就是金融政策,是指中央銀行為實現其特定的經濟目標而採用的各種控制和調節貨幣供應量和信用量的方針、政策和措施的總稱。貨幣政策的實質是國家對貨幣的供應根據不同時期的經濟發展情況而採取"緊"、"松"或"適度"等不同的政策趨向。
3、運用各種工具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市場利率,通過市場利率的變化來影響民間的資本投資,影響總需求來影響宏觀經濟運行的各種方針措施。調節總需求的貨幣政策的四大工具為法定準備金率,公開市場業務和貼現政策、基準利率。
4、貨嫌櫻辯幣政策調節的對象是貨幣供應量,即全社會總的購買力,具體表現形式為:流通中的現金和個人、企事業單位在銀行的存款。流通中的現金與消費物價水平變動密切相關,是最活躍的貨幣,一直是中央銀行關注和調節的重要目標。
拓展資料
1、貨幣的契約本質決定了它可以有不同的表現形式,比如一般等價物、貴金屬貨幣、紙幣、電子貨幣等。它可以用作交易媒介、儲藏價值、延期支付標准和記帳單位。實物貨幣是專門在物資與服務交換中充當等價物的特殊商品,是人們的商品價值觀的物質附頌沖屬物芹缺和符號附屬物。
2、既包括流通貨幣,尤其是合法的通貨,也包括各種儲蓄存款,在現代經濟領域,貨幣的領域只有很小的部分以實體通貨方式顯示,即實際應用的紙幣或硬幣,大部分交易都使用支票或電子貨幣。
3. 貨幣是如何產生的
貨幣是從商品中分離出來的固定充當一般等價物的商品。貨幣的本質是一般等價物。原始社會中,人們採取物物交換的方式,隨著生產力的提高,貨物增加,物物交換不再那麼適用,便演變出了貨幣。商品便是隨著交換而產生的。貨幣形態的演進經歷了四個主要的階段:實物貨幣、表徵貨幣、信用貨幣、電子貨幣和數字貨幣。
1. 實物貨幣:最早的貨幣是由蘇美爾人創造的,用小麥作為貨幣來進行商品交換。
2. 表徵貨幣:以我國為例,商朝開始出現銅幣,一直到戰國時期,貨幣形狀各不一,如趙國的鏟幣、齊國的刀幣、楚國的蟻鼻錢,後秦統一六國,發行 「秦半兩」為圓形方孔錢。地方鑄幣現象昭著,為抵制這一類現象的產生,中央開始鑄通寶、元寶,並標定重量。
3. 信用貨幣:在現代經濟中,信用貨幣存在的形式主要是流通中現金與銀行存款,銀行存款體現在個人、單位在在銀行賬戶的存款。
4. 電子貨幣:電子貨幣是基於信用貨幣基礎上發展的新型貨幣,不同的是信用貨幣的信譽背書是政府:它具有100元的價值,是因為政府的存在,賦予它具有100元的價值,並且我們都相信於是它可以流通。而電子貨幣呢,網路對它的定義是這樣的:消費者向電子貨幣的發行者支付傳統貨幣,而發行者把與傳統貨幣的相等價值,以電子形式存儲在消費者持有的電子設備中。例如支付寶、微信。電子貨幣的發行者多為私企,即私企起領導作用,政府進行推廣和應用。
5. 數字貨幣:數字貨幣是一種不受管制的、數字化的貨幣,通常由開發者發行和管理,被特定虛擬社區的成員所接受和使用。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虛擬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於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
4. 貨幣是怎樣產生的
貨幣的產生就是有 一般的物物交換到頻繁的物物交換,在由物物交換轉移到金銀交換,再從金銀交換升級到貨幣。有的國家的貨幣沒有輔幣,或者雖然有輔幣,但是由於幣值太小而只是理論上的換算單位,而沒有發行實際的貨幣,比如日元和韓元。
貨幣區是指流通並使用某一種單一的貨幣的國家或地區。不同的貨幣區之間在互相兌換貨幣時,需要引入匯率的概念。在現代經濟中,貨幣起著根本性和基礎性的作用。在宏觀經濟學中,貨幣不僅是指現金,而且是現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無形的資產。
(4)人類社會貨幣是怎麼發行的擴展閱讀
貨幣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吾以吾之所有予市場,換吾之所需,貨幣就是這一過程的約定。
貨幣區是指流通並使用某一種單一的貨幣的國家或地區。不同的貨幣區之間在互相兌換貨幣時,需要引入匯率的概念。在現代經濟中,貨幣起著根本性和基礎性的作用。在宏觀經濟學中,貨幣不僅是指現金,而且是現金加上一部分有形和無形的資產。
5. 貨幣是怎麼來的
貨幣是人們在物物交換的過程中,為了方便交換過程,逐漸演化出的一種通用的交換替代物。
人類使用貨幣的歷史產生於物物交換的時代。在原始社會,人們使用以物易物的方式,交換自己所需要的物資,比如一頭羊換一把石斧。
但是有時候受到用於交換的物資種類的限制,不得不尋找一種能夠為交換雙方都能夠接受的物品。這種物品就是最原始的貨幣。牲畜、鹽、稀有的貝殼、珍稀鳥類羽毛、寶石、沙金、石頭等不容易大量獲取的物品都曾經作為貨幣使用過。
(5)人類社會貨幣是怎麼發行的擴展閱讀:
貨幣的種類
1、硬幣
硬幣是一種小面額的輔幣。它是銅質的、鋁制的或是鎳質的。
2、紙幣
紙幣是一種法定貨幣,稱為法幣(legal tender)。法幣是政府強制流通的貨幣。紙幣發行的基本權力為政府所有,具體由中央銀行掌握。紙幣和硬幣的總和稱為通貨或現金。
3、存款貨幣
存款貨幣是指可以隨時提取的商業銀行的活期存款,它也稱為需求存款。由於活期存款可以隨時轉換成現金,所以銀行的活期存款和通貨沒有區別。它也是一種貨幣。
4、儲蓄存款
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是在一定時間以後才能提取的可以獲得利息的存款。這些存款雖然不能以開支票的方式使用,但通常預先通知銀行可以把它轉換成現金。
另外,20世紀70年代以來出現的可轉讓提款單(NOW)以及自動轉移服務(ATS)縮小了定期存款和活期存款的差別。這種差別縮小的結果使得定期存款和儲蓄存款也成為一種貨幣。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貨幣
6. 錢是怎麼產生的還是想印多少就印多少
錢的學名叫貨幣,是在商品生產和商品交換過程中產生的。最初,人類社會過著純粹的自然經濟生活,沒有商品,沒有交換,隨著生產力水平的提高,逐漸產生了社會分工,即出現了剩餘物產,於是就有了交換,貨幣這個充當固定等價物的特殊商品就逐漸產生了。
貨幣是國家造幣廠印製的,它所對應的是一定價值的商品,貨幣發行量多少主要是看社會總產出,貨幣在流通中的需求來決定的。經濟強勁時,需求量大,經濟通縮時需求量就小。國家按照經濟規律,掌控貨幣印製數量,決不能隨意印製,想印多少就印多少會造成市場經濟秩序的混亂,是絕對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