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融資成本如何降低
1. 國家如何多措並舉降低民企融資成本
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18年1月至7月,民間投資同比增長8.8%,增速比上半年提高0.4個百分點,比去年同期高1.9個百分點。
在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劇錦文看來,對於中小企業的融資、降稅措施逐步落實,將進一步激發民間投資的活力,提振民間投資保持向好勢頭。
國家多個部門及地方近期密集部署一系列促進中小企業發展的政策,重點聚焦降低融資成本、拓寬中小企業直接融資渠道、減稅降費等領域。分析人士指出,隨著政策的落實見效,中小企業有望獲得較好的投資發展環境。與此同時,下半年民間投資有望延續向好勢頭。
「國家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的政策非常及時,能有效鼓舞中小企業家的投資信心。」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劇錦文說。
摩根士丹利華鑫證券首席經濟學家章俊表示,最近國務院和各部委連續出台政策是希望把流動性引入困難較大的中小企業來真正發揮政策的支持效應。
他同時強調,除了通過貨幣財政政策來降低中小企業融資成本之外,目前在中小企業集中的傳統領域都面臨著不同程度的產能過剩,是供給側改革的重點行業和領域,應該加快讓更多領域對民間資本開放,激發中小企業的投資熱情。
2. 怎樣有效合理的降低社會融資成本
打破剛性兌付,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關鍵一環。目前而言,社會存量債務規模巨大,如果不對僵屍債務進行清理,本息兌付對資金的需求壓力將難以改變,資金利率下行將不可實現。此外,剛性兌付打破也有利於市場主體行為和投資者投資行為正常化。
當前,降低社會融資成本已成為高層和市場參與主體關注的焦點問題。然而,利率市場化的推進以及經濟結構轉型的需要,使得短期內實現該目標變得尤為困難。筆者認為,降息不是短期應有之策,而規范約束融資主體行為、打破剛性兌付以及加快推進直接融資市場發展才是長遠之計。
根據央行公布的數據,6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6.96%,雖然比2013年12月份下降了25bp左右,但依舊處於高位且下行幅度極為有限。造成社會融資成本居高不下的主要原因有兩個方面:一是社會旺盛的融資需求與金融機構監管約束的矛盾;二是融資主體財務軟約束、利率不敏感以及資金資本化的特點明顯。
近年來,我國固定資產投資增速維持在20%以上,新增投資資金達7-8萬億元;地方政府受制於財權與事權的不匹配,2008年4萬億配套項目尚未完成,已經存在較大的融資缺口,與此同時,地方政府的負債規模或已超過20萬億。由於存量債務導致本息兌付壓力和新增投資資金缺口較大,社會融資需求保持旺盛。另一方面,我國目前以間接融資為主體,商業銀行受存貸比約束和信貸規模控制,通過表內無法完全滿足市場的融資需求。因此,融資主體不得不借道信託、券商資管等通道進行表外融資,這無形提高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而且,近兩年利率市場化加快推進,互聯網金融沖擊以及外匯占款下降,也提高了商業銀行的資金成本。
另外,在我國中小企業的信貸可得性較為有限,地方政府和國有企業是主要的投資主體也是信貸獲取能力最高的部門。這兩個部門中,前者具有財務軟約束以及利率不敏感的特點,由於債務規模大、且事權多,融資需求旺盛;大中國有企業往往資金充裕,從金融機構獲取資金後並不進行實業投資,而是投資金融機構的高收益產品,使得資金出現空轉的現象。近年來房地產市場的飛速發展也使得資金向該部門聚集,相應擠壓了其他部門的資金可得性。
面對以上的問題,今年以來,央行創新性地使用了再貸款、PSL和定向降准等結構性工具為市場輸血,但收效並不明顯,7月數據顯示經濟企穩基礎較弱,因此市場呼籲啟動降息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但筆者認為,降息並非解決當前困境的良方,主要的判斷依據依舊是上述兩大主因。如果降息,依舊是資金可得性高的部門能獲取資金,中小企業的信貸歧視難以解決。何況,低利率對房地產市場和地方融資平台的融資沖動可能更為明顯,這與經濟結構轉型的思路相悖。
要降低社會融資成本,還需從約束融資主體行為、打破剛性兌付以及發展直接融資等途徑入手。
需要約束的融資主體主要是信貸可得性較高且利率不敏感部門,主要是地方融資平台、大中型國有企業和房地產企業。對地方政府,需加快市政債的發行,區分公益性和效益型項目,並加強預算考核,改變地方政府的投資行為;對大中型國有企業要加強現金監管,防止出現資金空轉套利行為;對房地產企業,要管理房價快速上漲預期,限制資金過度流入。
打破剛性兌付,是降低社會融資成本的關鍵一環。目前而言,社會存量債務規模巨大,如果不對僵屍債務進行清理,本息兌付對資金的需求壓力將難以改變,資金利率下行將不可實現。此外,剛性兌付打破也有利於市場主體行為和投資者投資行為正常化。
大力發展直接融資市場是解決社會融資需求旺盛與銀行監管約束矛盾的根本途徑,也有利於解決融資鏈條過長、不透明的缺陷。通過大力發展債券市場和股票市場,創新資產證券化產品,可以盤活存量,提高資金使用效率,進而降低融資成本。
當然,隨著外匯占款的下降,基礎貨幣缺口擴大也需要央行加快轉變貨幣操作思路,同時加快基準利率建設,以有效傳導貨幣政策思路,有序引導市場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