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殼如何做貨幣
⑴ 貝殼如何充當貨幣
在人類早期的經濟活動中,一種名為貨貝的貝殼,以其堅固耐磨、光潔美麗、易於攜帶和具有自然單位的特點,充當了商品交換的媒介,這即是最原始的貨幣。在貨幣史上,用貝殼當貨幣流通時間也較長,使用更廣,世界上許多民族都有用貝殼充當貨幣的歷史。600年前,偉大的航海家鄭和下西洋時,船隊到達印度洋的島國馬爾地夫,當時叫溜山國。據隨行的鞏珍在所著《西洋番國志》記載,當地的商業貿易以銀幣交易,但是有意思的是,這里卻供應外國通行的貨幣——貝殼。原來馬爾地夫的許多珊瑚島礁盛產一種貝殼,當地人採集貝殼,堆積如山,待貝殼裡面的肉腐爛後,將貝殼洗凈,然後販賣給暹羅(今泰國)、榜葛刺國(今孟加拉)等國作為市面上流通的貨幣。據考證,明代在雲南部分地區也通行以貝殼作為流通的貨幣,是否由暹羅輾轉而來,尚不得而知。
⑵ 貝殼被當做貨幣使用持續了好多年,能夠作為貨幣交易的貝殼有什麼標准呢
貝殼要充當貨幣使用必須要滿足硬度足夠的大,而且形狀和大小盡量要統一,最重要的是還必須要美觀。
不過經過現代考古學家的勘測,在古代貝殼並不是唯一的貨幣。貝殼因為太過昂貴,只有在一些有錢的家庭裡面才會使用到貝殼,而在一些比較貧窮的地方,主要是以糧食為交換物。當然如果是要進行遠途運輸的話,就會採用貝殼,貝殼比糧食更容易攜帶的多。如果只是一個村子裡面進行物體交換的話,就會使用的是糧食。不管怎麼說,貝殼作為貨幣在古代持續使用了很多年,最重要的是由貝殼本身的特點決定的。不僅漂亮美觀,而且硬度也足夠大。
⑶ 古時候的人為什麼用貝殼做錢幣
因為當時牛、羊、豬等牲畜不能分割,五穀會腐爛,珠玉太少,刀鏟笨重,故最後集中到海貝這一實物貨幣。
海貝可作頸飾,有使用價值,便於攜帶與計數,因此在長期商品交換中被選為主要貨幣。在考古發掘中,夏代,商代遺址出土過大量天然貝,貝作為實物貨幣一直沿用到春秋時期。
貝殼生活在水邊軟體動物的外套膜,具有一種特殊的腺細胞,其分泌物可形成保護身體柔軟部分的鈣化物,所以稱為貝殼。
(3)貝殼如何做貨幣擴展閱讀:
齒貝和幣在古代中國具有極高的價值,相當於今天的貴金屬和硬通貨,它們能夠換取大量的其它物品,是古代的交易媒介。齒貝和幣在古代中國的地位超過黃金,古代中國是貝/幣本位,因此古代中原沒有產生金幣。
南方的楚國卻不同,它擁有的齒貝儲備明顯不足,因此出現了以骨頭為原料的仿製齒貝以及黃金貨幣——郢爯(楚國金幣)。齒貝和幣在交易中充當一般等價物,是轉移支付的手段。齒貝和幣在交易中發生轉移,一方買進、一方賣出。
人們在交易中嚷著「貝、貝」、「幣、幣」,貝、幣遂演變為指代交易中的買進和賣出也就是買賣。現代漢語的買賣是簡化字,已經看不出與貝的關系。但繁體字的買賣(買賣)皆從貝,從中可知道買賣在中國古代曾經與貝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