貨幣影子價格怎麼算
❶ 在消費者均衡時 貨幣的總效用怎麼求
不是很懂你的意思。說下我的理解,看看是不是你想要的:
對你的意思的第一種理解:均衡時,貨幣全部用來購買各種商品了,所以貨幣帶給消費者的總效用就是均衡時消費者選擇的消費束帶給消費者的效用。
第二種理解:假設貨幣的的邊際效用是不變的。達到均衡時,必滿足a=MU1/P1=MU2/P2=...MUn/Pn。其中a是貨幣的邊際效用,即每一單位貨幣的效用,且不論貨幣多少,均保持不變。所以貨幣的總效用就是a*y。y是貨幣的數量。
❷ 什麼是影子價格
影子價格就是指基金管理人於每一計價日,採用市場利率和交易價格,對基金持有的計價對象進行重新評估。當基金資產凈值與影子價格的偏離達到或超過基金資產凈值的0.5%時,或基金管理人認為發生了其他的重大偏離時,基金管理人可以與基金託管人商定後進行調整,使基金資產凈值更能公允地反映基金資產價值,確保以攤余成本法計算的基金資產凈值不會對基金持有人造成實質性的損害。影子價格反映資源對目標函數的邊際貢獻。即資源轉換成經濟效益的效率。影子價格反映了資源的稀缺程度,反映了資源的邊際使用價值。
影子價格是基金公司根據估算的市場收益率計算出的各類債券的價格,反映了貨幣市場基金持有債券在現有市場情況下的價格水平。基金公司日常是採用成本攤余法計算資產凈值,即根據債券歷史成本和攤銷的溢價和折價進行估值。如果市場出現較大變化時,影子價格和成本攤余法的估值會有較大的差別。當兩者偏離度較大時,基金公司應當根據情況進行調整組合,以控制風險。
用線性規則方法計算出來的反映資源最優使用效果的價格。用微積分描述資源的影子價格,即當資源增加一個數量而得到目標函數新的最大值時,目標函數最大值的增量與資源的增量的比值,就是目標函數對約束條件(即資源)的一階偏導數。用線性規劃方法求解資源最優利用時,即在解決如何使有限資源的總產出最大的過程中,得出相應的極小值,其解就是對偶解,極小值作為對資源的經濟評價,表現為影子價格。
❸ 金融學的一些問題
1、企業內部融資,包括職工籌資、管理層籌資等;
外部融資,包括吸引其他投資者入股、發行企業債、民間融資、銀行貸款等;
2、 說到貨幣,人們的第一感覺是錢。錢可以用來買各種各樣的東西,所以人們喜歡錢。當我們用2元錢買一斤蘋果時,從錢的方面來看,它是一種對蘋果的要求權,從蘋果的方面來看,它是一種對要求權的接受,它之所以接受這種要求權,是因為別的人也會接受這種要求權。
貨幣就是以物為對象的要求權。貨幣的要求權是由產品的一組權利派生出來的,一個國家的貨幣發行單位,如果沒有看到貨幣的這種特點而任意發行貨幣的話,其後果是必然破壞貨幣的循環運動,甚至帶來災難性的後果,國民黨時期的惡性通貨膨脹就是這種災難後果的體現。
貨幣和貨幣的載體是不同的,貨幣的載體可以是牛羊,也可以是金銀,還可以是紙,或者是符號。到現在為止,基本上沒有人把貨幣和貨幣的載體區分開來。馬克思同樣也犯了這個錯誤,所以,他才會認為貨幣是一般等價物,是商品。馬克思關於貨幣的「歷史」其實就是貨幣載體的演變歷史。在早期,貨幣的載體是各種具體的商品,由於貨幣的載體太多,引起了很多麻煩,於是人們開始把貨幣的載體固定在一兩種金屬上。隨著技術的進步,貨幣的載體逐漸從金屬過度到紙,直至今天的符號。貨幣載體雖然不斷地發生變化,這種變化並不影響貨幣的本質,貨幣永遠是對物的一種要求權。
貨幣對物的要求權是通過信用來傳遞的,如果沒有信用,貨幣就無法循環運動。蘋果的所有者之所以接受2元錢,靠的就是信用。如果沒有信用,蘋果的所有者就不會接受這2元錢。當貨幣的載體是各種具體的產品時,貨幣的載體(具體的產品)充當貨幣的信用基礎,隨著貨幣載體的變化,貨幣的載體由具體的產品演變為符號,這時,貨幣的載體已經沒有信用的基礎,這時貨幣的信用基礎由誰來提供呢?由貨幣的發行單位。在目前的情況下,發行貨幣的單位一般是國家的中央銀行,除此以外,還有商業銀行(如香港的中國銀行)。 這些發行貨幣的單位,它們不僅發行貨幣,還為貨幣的流動提供信用。
前面說到,貨幣是由產品的一組權利派生出來的,這組權利包括產品的所有權、使用權以及對產品的要求權等。產品的要求權,如果產品的權利主體不接受,這種權利是無效的。如果要讓對產品的要求權有效,產品的權利主體必須接受它。一種要求權的接受,必然伴隨著一種要求權的放棄。貨幣是以物為對象的要求權,貨幣的要求權是以放棄物的要求權為基礎的,發行貨幣的單位,只是完成這個過程而已。設現在市面上沒有任何貨幣,張三為了賺錢開了甲公司,為了得到貨幣,張三用自己的財產作為抵押(以這些產品的要求權為基礎)向中央銀行要求發行貨幣,中央銀行接受張三的要求,向張三發行了100萬元的貨幣。
一、張三改變主意,不辦公司了,將100萬元的貨幣還給中央銀行,中央銀行和張三解除抵押關系。這時,貨幣完成了一次循環運動,即影子貨幣——貨幣——影子貨幣的過程。這里所說的影子貨幣指的是以影子價格為基礎計算出來的貨幣量,影子價格指的是給單位產品的任意價格。比如,張三有10種產品,每種產品給定的影子價格為10萬元,則張三以影子價格計算的影子貨幣為100萬元。如果我們給定的影子價格為1萬元,則張三的影子貨幣為10萬元。張三用100萬的影子貨幣抵押給中央銀行,得到100萬元的貨幣(現實情況很可能要打7或8折的,這里按不打折算)。當張三把這100萬元還給中央銀行時,張三的貨幣又變成了影子貨幣。
二、張三把100萬全部都付出去了,假設張三生產的產品沒有任何人來買。這時貨幣的持有者找到中央銀行,要求兌現這些貨幣的要求權。中央銀行要張三還給100萬,張三由於沒有貨幣,只好將抵押品用來還債。這時開始了討價還價,如果貨幣持有者認為這些抵押品正好是100萬,不會有什麼問題,只是張三的資產變成了其他人的資產而已。如果貨幣持有者認為這些抵押品只有50萬,麻煩就來了,中央銀行欠貨幣持有者50萬,張三也欠中央銀行50萬,張三宣布破產,中央銀行呢?它能宣布破產嗎?
三、張三的產品全部賣出去了,共收回100萬,張三把錢還給中央銀行,大家都平安無事。
四、張三賣了一半的產品就將100萬的貨幣收回,還有一半的產品存在那裡呢。
通過這個例子,應該對貨幣的循環運動有一個具體的認識。當然,我們可以引入其他的金融結構和一些金融及衍生金融產品。
貨幣是由影子貨幣轉化而來的,影子貨幣的計算基礎是產品,所以貨幣是由產品轉化而來的。產品為什麼可以轉化為貨幣呢?有人 認為產品有內在價值,而價值是由勞動創造的,或者由要素(資本、土地等)創造的。果真如此嗎?產品由勞動創造是否和產品的價值由勞動創造等價呢?當然不是。至於生產要素創造價值更沒有道理。產品能夠轉化為貨幣的根源是產品的一組權利,如果產品沒有這組權利,貨幣就不會存在。產品轉化為貨幣的權利是對產品的要求權,只要產品的要求權能夠從產品一組權利中分離出來,並帶動其他權利的轉移,貨幣的功能才能體現。
當我們搞清楚了貨幣是什麼的時候,經濟學里的許多概念和理論就要重新檢討,如成本、利潤……IS-LM模型……比較優勢理論等,因為現在的經濟學有兩個根本缺陷一是它的邏輯基礎,一個就是對貨幣的分析(包括所謂的貨幣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