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裡的zz是什麼意思
❶ 股票中的量比多大最好股票中的"量比"多少最合適
量比指標依據的是即時每分鍾平均成交量與之前連續5天每分鍾平均成交量的比較,而不是隨意抽取某一天的成交量作為比較,所以能夠客觀真實地反映盤口成交異動及其力度。
量比=現成交總手/(過去5日平均每分鍾成交量×當日累計開市時間(分))
當量比大於1時,說明當日每分鍾的平均成交量要大於過去5日的平均數值,交易比過去5日火爆;而當量比小於1時,說明現在的成交比不上過去5日的平均水平。
實際判別:
量比為0.8-1.5倍,則說明成交量處於正常水平;
量比在1.5-2.5倍之間則為溫和放量,如果股價也處於溫和緩升狀態,則升勢相對健康,可繼續持股,若股價下跌,則可認定跌勢難以在短期內結束,從量的方面判斷應可考慮停損退出;
量比在2.5-5倍,則為明顯放量,若股價相應地突破重要支撐或阻力位置,則突破有效的幾率頗高,可以相應地採取行動;
量比達5-10倍,則為劇烈放量,如果是在個股處於長期低位出現劇烈放量突破,漲勢的後續空間巨大,是「錢」途無量的象徵。但是,如果在個股已有巨大漲幅的情況下出現如此劇烈的放量,則值得高度警惕。
量比達到10倍以上的股票,一般可以考慮反向操作。在漲勢中出現這種情形,說明見頂的可能性壓倒一切,即使不是徹底反轉,至少漲勢會休整相當長一段時間。在股票處於綿綿陰跌的後期,突然出現的巨大量比,說明該股在目前位置徹底釋放了下跌動能。
這些可以慢慢去領悟,炒股最重要的是掌握好一定的經驗與技巧,這樣才能作出准確的判斷,為了提升自身炒股經驗,新手前期可用個牛股寶模擬炒股去學習一下股票知識、操作技巧,在今後股市中的贏利有一定的幫助。願能幫助到您,祝投資愉快!
❷ 上市公司回購自己的股票,是好消息還是壞消息
回購是什麼意思?上市公司回購和央行回購的區別在哪裡呢?回購對股價是利好還是利空?相信對於很多小夥伴來說,都迫切的想了解,學姐來幫各位科普一下吧。開始之前,不妨先領一波福利--機構精選的牛股榜單新鮮出爐,走過路過可別錯過:【絕密】機構推薦的牛股名單泄露,限時速領!!!
一、證券市場中的回購是什麼
證券回購 ,就是證券回購交易,是指證券買賣雙方在成交同時就約定於未來某一時間以某一價格雙方再反向成交。股票回購和債券回購其實就是證券回購中的一種。
1、股票回購:是指上市公司操縱現金等手段,從股票市場上買回本公司發行在外的股票的舉動。在股票回購完成後,公司可以選擇將所回購的股票注銷。但在絕大多數情況下,公司都會採取將回購股票當做「庫藏股」保存的方式,暫時不參與交易及每股收益的計算和分配。庫藏股往後可以用為另外的用途,比如推行可轉換債券、雇員福利計劃等,或是需要資金的時候將其出售了。
2、債券回購:也就是在債券交易的雙方在進行債券交易的同時,使用著契約的方式,約定了在以後的某一天用著約定的價格(本金和按約定回購利率計算的利息),此行為就是說該筆債券由它的「賣方」(正回購方)向「買方」(逆回購方)再次購回。以交易發起人作為出發的角度,只要是抵押出債券的話,有借入資金的這些交易都叫做進行債券正回購;只要是主動把資金借出的,再去獲取債券質押的交易,這個行為是進行逆回購。想知道手裡的股票好不好?直接點擊下方鏈接測一測,立馬獲取診股報告:【免費】測一測你的股票當前估值位置?
二、上市公司回購股票
上市公司回購股票主要有以下幾個原因:①實行股權激勵計劃;②避免惡意收購;③提高公司收益率;④穩定公司股價,提高公司形象。那回購股票的話對於公司來說是利好還是利空?還是需要按照實際情況來進行分析:
1、回購後注銷:要是在股價低估的情形下,回購股票,隨後注銷,這種做法使得公司總股數減少,每股的收益增加,這樣操作是利好。假如股價沒有被低估時就回購股票,故意誘導那些渾然不知情況的群眾去抬高股價,股東的利益就會損失,這其實是看不見的利空罷了。
2、回購不注銷:倘若公司在低位回購股票的情況之下,且當做庫存股同時股份還是留著,然後一旦當股價在高位時,派發股份另做他用。公司有嫌疑可能會自己炒自己的股票,那麼不注銷便可以說是利空。事實上,若是從短期來看,回購股票相當於大資金買入股票,對股價來說是比較友好的。
三、央行正、逆回購
央行只有正回購和逆回購兩種方法,正回購是央行在公開市場上吞吐貨幣的行為,當然逆回購也是,就是一種貨幣的政策。央行逆回購的目的主要是在以下兩點,一面是調節市場資金的流動性,另一面是調節利率。正回購:一方以一定規模債券作抵押融入資金,還會做出保障在日後再購回所抵押債券的交易行為。也是央行經常使用的公開市場操作手段之一,央行利用正回購操作就能夠達到從市場回籠資金的效果;逆回購這一形式就是說央行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然後還約定在未來特定日期將有價證券賣給一級交易商的這一交易行為,逆回購其實就是央行向市場上投放流動性的操作,逆回購到期了也就是央行從市場收迴流動性的操作。那麼,央行這樣回購究竟利好還是利空呢?同樣需要分情況來討論:
1、逆回購:央行使用資金向一級交易商購買有價證券,就是在向市場投放資金,當資金進了實體企業後,如此一來,是可以刺激企業運轉的,因此會對股市利好。然後是市場上的資金增加了之後,這樣也就能夠有多餘的資金進入股市,這樣的話也就隨之刺激股市上漲了。
2、正回購:央行賣出逆回購的行為也就是在回籠資金,當市場上的錢越來越少,那麼就意味著會不有多餘的資金進入股市了,進而造成了悲觀的投資情緒,使得股價下跌。因此及時了解到回購消息是非常重要的,【股市晴雨表】金融市場一手資訊播報
應答時間:2021-08-26,最新業務變化以文中鏈接內展示的數據為准,請點擊查看
❸ 上證指數8月份上證勝率僅50%,A股市場如何走
上證指數8月份上證勝率僅50%,A股市場如何走?
現在是8月份很多公司都會公布,中報的業績,很多公司業績可能會暴雷,暴雷的公司多的會肯定會造成很大的影響,暴雷的股票下跌會把指數帶下來的。再者的話新能源板塊漲幅過大,已經脫離了股票的基本面很邏輯了,很多業績虧損的公司因為沾上一點熱點就被一直炒作。新能源板塊的估值已經很高了,要是沒有資金繼續推動肯定會調整的,就看誰是最後一個接盤的,這個板塊獲利盤太多了。
❹ 關於香港恆生指數的問題!
香港恆生指數
香港恆生指數是香港股票市場上歷史最悠久、影響最大的股票價格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於1969年11月24日開始發表。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包括從香港500多家上市公司中挑選出來的33家有代表性且經濟實力雄厚的大公司股票作為成份股,分為四大類——4種金融業股票、6種公用事業股票、9種房地產業股票和14種其他工商業(包括航空和酒店)股票。
這些股票佔香港股票市值的63.8%,因該股票指數涉及到香港的各個行業,具有較強的代表性。
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的編制是以1964年7月31日為基期,因為這一天香港股市運行正常,成交值均勻,可反映整個香港股市的基本情況,基點確定為100點。其計算方法是將33種股票按每天的收盤價乘以各自的發行股數為計算日的市值,再與基期的市值相比較,乘以100就得出當天的股票價格指數。
由於恆生股票價格指數所選擇的基期適當,因此,不論股票市場狂升或猛跌,還是處於正常交易水平,恆生股票價格指數基本上能反映整個股市的活動情況。
自1969年恆生股票價格指數發表以來,已經過多次調整。由於1980年8月香港當局通過立法,將香港證券交易所、遠東交易所、金銀證券交易所和九龍證券所合並為香港聯合證券交易所,在目前的香港股票市場上,只有恆生股票價格指數與新產生的香港指數並存,香港的其他股票價格指數均不復存在。
恆生指數,由香港恆生銀行全資附屬的恆生指數服務有限公司編制,是以香港股票市場中的33家上市股票為成份股樣本,以其發行量為權數的加權平均股價指數,是反映香港股市價格趨勢最有影響的一種股價指數。該指數於1969年 l1月24日首次公開發布,基期為1964年7月31日,基期指數定為1000。恆生指數的成份股具有廣泛的市場代表性,其總市值佔香港聯合交易所市場資本額總和的70%左右。為了進一步反映市場上各類股票的價格走勢,恆生指數於1985年開始公布四個分類指數,把33種成份股分別納人工商業、金融、地產和公共事業四個分類指數中。
恆生指數成份股的選取原則如下:
(l)按股票市值大小選擇,必須居於占聯交所所有上市普通股份總市值90%的排榜股票之列(市值指過去12個月的平均值)。
(2)按成交額大小選擇,必須居於占聯交所上市所有普通股份成交額 90%的排榜股票之列(成交額指過去24個月的成交總額)。
(3)必須在聯交所上市滿24個月以上。
根據以上標准初選出合格股票後,再按以下准則最終選定樣本股:
(l)公司市值及成交額之排名。
(2)四個分類指數在恆生指數內各占的比重需大體反映市場情況。
(3)公司在香港有龐大業務。
(4)公司的財政狀況。
參考資料:http://ke..com/view/24239.html?wtp=tt
著還有個WORD文本版的恆生詳細數據下載地址:http://www.zzfinance.cn/Upfiles/20084763666.doc
參考資料:http://www.zzfinance.cn/Upfiles/20084763666.doc
❺ 如何查找股市開盤後分時圖中股價一直在均價線上方運行的股票
能夠提出如此問題,足以看出你已經脫離了普通散民的行列,正在向高手邁進,或已經成為高手,恭喜你;
對於股票分時圖中的買入時機,本人也做了不少研究,發現並不是所有拉升的股票都給你買入的機會,有些股票啟動會非常瘋狂,非常突然,要想買入這樣的股票則要放棄短線的分時利潤;而以中線的角度買入;但這並不是我們要討論的問題重點;重點是:確實有一些股票,在趨勢確立以後,在分時圖中會給出非常好的買入時機,但如何發現這樣的機會那?
我們可以把類似的股票作重點的關注,一旦某日股票分時中在分時均價線上作強勢橫盤,而大盤在同時有大幅的震盪,該股卻不為所動,那麼我們的機會就來了,我們要同時關注股價和量比的運行情況,當天的量比如果明顯走穩,一旦向上翹頭,必有一手大單通吃當天的最高價,此時就是我們買入的最佳時機,瞬間高掛一兩分錢快速買入(可以提前打入買單等待買入信號),這樣一般會在當天脫離買入成本,甚至漲停,就算大盤轉壞至少第二天也可以全身而退,不至於被套,可一旦大盤轉好,該股則會連續上漲,短時間內就會給你很大的利潤;但要想做到這一點是要有一定的基本功的;好了,秘訣已經無償告訴你了,修行還要靠你自己,祝你成功!
❻ 為何1989年發行的股票
引用----
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發展綜述(zz自國泰君安)
證券發行(一級)市場是指新發行的證券從發行者手中出售到投資者手中的市場。從股票發行體系的內在關系來看,股票發行體系主要包括股票發行管理體制(即發行主體的選擇、發行數量和發行時間的安排等)、股票發行方式和股票定價方法三個方面。股份公司股票發行行為的演變與規范主要是通過一系列的發行規則來實現的,可以說,發行規則是影響股票發行行為的基本因素。股票發行的規則主要涉及到三大方面的內容:一是發行條件;二是實施股票發行的具體方式;三是股票發行的信息披露。從1990年到2000年,有關部門發布了將近30個專門規定股票發行或有關股票發行的規則。
一、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1979-1989年)
1979年至1983年,我國農村的某些社隊企業,為了擴大生產能力,採用了集資入股、合股經營和股金分紅的辦法,此階段是股份制企業試行之初,也是股票發行的試行階段。
84年以後我國進行了一定規模的股份制試點,後來成為「歷史遺留問題」,其中90家公司於93年經當時的國家體改委審查,確認具備上市資格而正式上市。
1987年3月28日,國務院發布了《關於加強股票、債券管理的通知》,這是首次正式頒布的一份規范股份制、股票的文件。1988年至1989年初,各地試行股份制,股票發行高漲,同時也出現了許多不規范的問題。為使股份制健康有序的發展,國家進行了治理整頓。
總的說來,1979年至1989年期間股票市場寬度不夠,當時我國股票的發行辦法、發行數量、發行種類、發行范圍等還處於試點階段,且試點范圍有限,因此,股票的流通速度、流通范圍、價格穩定度都受到嚴重影響。
這個階段股票發行的特點:一是面值不統一,有100元的,有200元的,一般按照面值發行;二是發行對象多為內部職工和地方性的公眾;三是發行方式多為自辦發行,沒有承銷商,很少中介機構參加。
二、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1990-1992年)
1990年11月26日,上海證券交易所成立。12月19日,上海證券交易所開業。1990年12月1日,深圳證券交易所試營業。股票市場初步建立。
1991年8月21日,上證所成立後第一次股票發行,也是第一次房地產股票的發行,即上海興業房地產股份有限公司增資向社會公開發行2000萬元,發行價60元(原值10元,當時為溢價發行)。這次發行採用的認購方式是自願認購,進行公正抽簽、公平發行(公司內部職工只有優先沒有優價)。此次發行掀起八月份發行熱潮緩和了供需矛盾,吸引了新入市的股民。
1991年和1992年普遍採用有限量發售認購證方式,該方式存在明顯的弊端,出現私自截留申請表等殉私舞弊現象,嚴重違背了「三公」原則,因深圳8.19事件,這種方式不再採用。
1992年,上海率先採用無限量發售認購證搖號中簽方式,1992年12月17日發布的《國務院關於進一步加強證券市場宏觀管理的通知》對此發售方式得以確認。這種方式基本避免了有限量發行方式的主要弊端,體現了「三公」原則。
在證券市場建立以前,我國公司發行價格大部分按照面值發行,定價沒有制度可循。在90年代初期證券市場建立初期,公司在股票發行的數量、發行價格和市盈率方面完全沒有決定權,基本上由證監會確定,採用相對固定的市盈率。
三、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1993年)
1993年4月22日,首部《股票發行與交易管理暫行條例》問世。該條例比較詳盡地規定了股票的發行、交易、保管、清算和過戶;同時對上市公司的收購、信息披露也做出了規定。
隨著股市的發展,產生了股民、上市公司之間溝通及信息傳播的問題。對此證監會3月18日發布《關於股票公開發行與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有關事項的通知》和6月12號發布了《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實施細則(試行)》的通知:將信息披露首次授權給證監會指定的報刊;並規定了信息披露的內容、要求、收費等;增加了「臨時報告」等重要內容,使信息披露工作更加規范化。6月3日發布的《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准則》第一號,對上市公司招股說明書的內容與格式作了規定。
8月18日,國務院證券委發出《關於1993年股票發售與認購辦法的意見》的通知。要求「跨地區發股要經證券委批准;認購表採用無限量發售後抽簽方式,亦可採用與銀行存款掛鉤方式進行」等。
四、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1994-1995年)
1993年12月29日,《公司法》出台,宣布從1994年7月1日起實行,該法比較系統完整地規定了股份的發行和轉讓。
在1994年前,還沒有正式規范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盈利預測及其信息披露存在較大的隨意性。自1994年開始,中國證監會陸續頒布了《公開發行股票公司信息披露的內容與格式准則》等信息披露制度,這些制度對上市公司盈利預測信息披露的內容和形式都作了較為具體的規定,如盈利預測的基準點和時間跨度的確定、假設條件的設置等。
1994年股票發行試驗了各種形式,如底價確定,競價發行;全額預繳,中簽比例認購,存退兩便;辦理特種存款與搖號抽簽認購相結合;專存認購,定活兩便;全額繳款,上網發行等等。
1995年10月20日,證監會規定:可以繼續採用與儲蓄存款掛鉤方式,推薦上網定價,經批准可以進行上網競價試點。全額預繳款、比例配售又包括兩種方式:「全額預繳、比例配售、餘款即退」和「全額預繳、比例配售、餘款轉存」。
從94年開始,我國進行發行價格改革,曾經一段時間內實行競價發行,大部分採用固定價格方式,即在發行前由主承銷商和發行人在國家規定的范圍內,根據市盈率法來確定新股發行定價,即:新股發行價格=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市盈率,因此新股發行價格的變化,主要取決於每股稅後利潤和發行市盈率兩個因素。
五、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1996-1998年)
1996年以來,隨著我國證券市場的蓬勃發展,股票一級市場出現了新一輪的發行高潮。其發行方式有上網定價,全額預繳、比例配售、餘款即退,全額預繳款、比例配售、餘款轉存,與儲蓄存款掛鉤等形式。
1998年8月11日,證監會規定:公開發行量5000萬股(含5000萬股)以上的新股均可向基金配售,公開發行量在5000萬股以下的,不向基金配售。
1998年12月29日,《中華人民共和國證券法》頒布,在股票上市發行方面有以下幾個特點:1.上市由審批制改為核准制。2.股票的發行價格由原來的相對固定的市盈率改為由發行人與承銷商協商確定並設立發行審核委員會。3.信息披露由原來的「廣泛性」改為更具體。
在該段時期內,關於發行價格中的影響因素每股稅後利潤計算方面,有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從95年底到97年2月底,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公司前一年及預測年度平均每股稅後利潤。
第二階段:從97年3月到98年2月,每股稅後利潤=發行公司過去3年平均每股稅後利潤。
第三階段:從98年2月到99年3月,每股稅後利潤=預測利潤/發行當年加權平均股本數=發行當年預測利潤/[發行前總股本+本次公開發行數×(12-發行月份)/12],證監會還規定:若年報利潤比盈利預測低20%以上的,除了要作出公開解釋和道歉外,證監會根據情況實行事後審查,對有意出具虛假盈利報告的責任人進行處罰。
六、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1999年)
在總結以往股票發行經驗教訓的基礎上,中國證監會規定目前國內股票的發行方式主要採用上網定價與全額預繳、比例配售、餘款即退這兩種方式。由於上網定價發行具有高速、安全和低成本等特點,它已成為我國企業公開發行股票的主要方式。
1999年股票發行引入戰略投資者參與證券市場以及向二級市場配售。我國證券市場的投資主體主要分為法人投資者和個人投資者(我國規定法人投資者有兩類:一般法人--與發行公司無緊密聯系的法人(含證券投資基金);戰略投資者--與發行公司業務聯系緊密且欲長期持有發行公司股票的法人)。
1999年7月28日證監會公布了《關於進一步完善股票發行方式的通知》,規定總股本在4億元以上的公司,股票發行可採用對一般投資者上網發行和對法人配售相結合的方式發行股票,股票配售比例范圍為公開發行量的25%-75%,對每一個配售對象的配售股份不得超過發行公司發行在外的普通股總數的5%,一般不應少於50萬股;公司股本總額在4億元以下的公司,仍採用上網定價、全額預繳款或與儲蓄存款掛鉤的方式發行股票。
年底財政部頒發的《證券公司財務制度》已明確規定,證券公司根據國家法律規定,可以採取發行股票等方式籌集資本,按照股票面值計價。這是國家首次以法規的形式對券商發行股票作出規定。股票發行價格最初由證券監管部門審批,後來由證券監管部門規定定價公式和發行市盈率區間直到《證券法》頒布以後逐漸放開發行價格。
從99年3月至今,以《股票發行定價分析報告指引》為界限,發行定價要考慮:行業狀況(行業概況、行業發展前景)、公司現狀與發展前景分析、二級市場分析(滬市、深市最近15個交易日與最近30個交易日的平均市盈率;本行業上市公司的市場分析),需要詳細說明發行價格的測算方法、二級市場的定位、商定的發行價格和市盈率倍數,這種方法充分考慮了公司的現狀和未來,並將二級市場同類公司作為參考,具有很強的操作性。
七、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2000年)
2000年一級市場的改革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發行從審批制變為核准制,二是股票發行市場化。在核准制下,發行股票不再受額度和指標的限制,達到上市的條件就可以核准發行,2000年4月取消4億元的額度限制,公司發行股票都可以向法人配售;股票發行市場化是指發行主體及承銷商自主選擇發行方式,發行的數量、價格由發行主體根據市場情況確定轉變為完全由市場決定。
適應一級市場的改革,近期股票發行方式主要有以下幾種:1、網下法人配售和網上申購;2、網下向機構投資者詢價,網上定價發行;3、網上、網下競價發行。
2000年2月13日證監會頒布《關於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在新股發行中試行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新股的辦法。該方式是指在新股發行時,將一定比例的新股由上網公開發行改為向二級市場投資者配售,投資者根據其持有上市流通證券的市值和折算的申購限量,自願申購新股。
八、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2001年)
2001年新上市A股79隻,總計募集資金614.34億元人民幣,較2000年的137隻、838.81億元的水平大幅下降。縱覽中國股票市場十餘年的發展歷程,可以看到這是自1995年開始進入高速擴容期後出現的一次較大的負增長。
從新股上市的時間分布來看,2001年的IPO呈現先緊後松之勢。在79隻股票中,截止到2001年7月31日上市57隻,其後總共上市22隻。
2001年也是股票發行市場的大破大立之年。核准制、詢價發行、超額配售選擇權等政策不斷出台,管理層推出了一系列力圖推進股票發行市場化、國際化及規范上市公司募集資金的政策措施。
九、中國股票一級市場的演變(2002年)
自2002年以來,截止到2002年12月31日,以IPO首次公開募股方式發行新股的公司達到71家(包括小商品城和吉電股份),平均每周發行了1.5家,募集資金495.9億元。較2001年的79隻、614.34億元的水平雖有一定幅度的下降。2002年總募集資金大幅減少的原因主要是新股發行的市盈率普遍較低和集中以中小盤股為主。
截至2002年12月16日,共計發行新股68隻,與2001年發行67隻相差無幾,但較之2000年發行137隻有明顯的減少。2002年共計融資495.2億元,較之2001年547.7億元有一定幅度減少。在剔除中國聯通與招商銀行後,平均每隻新股募集資金4.2億元,較之2001年剔除中國石化後平均每隻新股募集資金6.51億元下降了55%。其中,融資規模小於5億元的公司有47家,佔新發行上市公司的比重為74.6%。而2001年發行規模小於5億元只有34 家,所佔比重為50%。2002年發行的中國聯通和招商銀行,融資額分別為115億元和109.5億元,佔到了首發規模的45.3%。同時,2002年融資規模超過10億元的公司只有5家,而2001年有12家。這樣,盡管2002年發行的大盤股家數少於2001年,但融資規模卻旗鼓相當。
中國股票(B股)一級市場的演變發展綜述
上海證券交易所掛牌一年後,1991年11月29日,上海真空電子器件股份有限公司發行100萬股價值100元人民幣的特種股票,中國的第一支B股誕生了。三個月後,電真空B和此前曾向境外招股的深南玻B先後在滬深兩地上市。
1992年5月,滬市B股摸上歷史最高點140.85點。
1994年6月30日,上海大眾汽車1000萬法人股經證監會和國資局批准轉換為可上市流通的B股,開辟了這一解放法人股的模式之先河。
1995年深圳南玻公司成功地發行了B股可轉換債券,蛇口招商港務在新加坡進行了二次上市試點,滬、深兩地的4家公司還進和了將B股轉化為一級ADR在美國櫃台市場交易的嘗試。
1996年下半年,B股市場首次向境內投資者開放。隨著場外資金的不斷進場,B股市場一度持續放量、單邊急升。短暫的瘋狂過後,管理層考慮到外匯管理等諸問題,決定重新向境內投資者關閉B股市場的大門。隨後的中國B股市場陷入一段很長時期的大熊市。
2000年是中國股市最風光的一年。上證B股指數表現尤其突出。
2001年起,B股市場的大門一直處於關閉狀態,融資功能已喪失殆盡。
隨著中國社會經濟的日趨發展,國內證券市場亟需盡快走向成熟。為幫助「外資有控制、有步驟、有限額地進入中國資本市場」,B股革命,尤其是AB股並軌的問題被越來越多的提及,引發廣泛關注。
穩定與發展始終是證券監管部門堅持的監管思路。貫穿整個B股發展歷程,管理層出台了一系列政策和措施,加強對市場的監管,提高信息透明度,保護投資者合法權益,對股市加以扶持。從中我們也看到其根本目的是努力引導股市向理性、規范、更加市場化的方向發展,讓股市按自身的規律運行:
1996年1月,國務院常務會議原則通過《國務院關於股份有限公司境內上市外資股的規定》,標志著我國第一部全國性B股法規誕生。
1996年下半年,B股市場首次向境內投資者開放。
1996年底,中國證監會考慮到外匯管理等諸問題,決定重新向境內投資者關閉B股市場的大門。
1998年3月,中國證監會發布《境內上市外資股公司增資發行B股暫行辦法》,首次提出符合條件的B股公司可增發B股。
1999年6月,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企業發行B股有關問題的通知》,取消B股發行中的所有制限制。
2000年4月,中國證監會發布的《上市公司向社會公開募集股份暫行辦法》中提到,發行境內外資股的公司,在具備了一定條件的情況下可以申請公募增發,解決了部分B股公司的再融資問題。
2000年11月底,中國證監會發布《關於境內上市外資股(B股)公司非上市外資股上市流通問題的通知》。這一規定增加了B股市場手容量,並且也有助於增強境個投資者的信心從而改善現有B股公司的融資環境。
2000年12月,上海證券交易所發布了促進B股市場活躍的五大措施。
2001年2月19日,B股市場對國內自然人開放,從而形成B股市場發展史上最為重要的一個里程碑。
❼ 有關股票的術語和名詞解釋
名詞解釋
開盤價:
是指當日開盤後該股票的第一筆交易成交的價格。如果開市後30分鍾內無成交價,則以前日的收盤價作為開盤價。
收盤價:
指每天成交中最後一筆股票的價格,也就是收盤價格。
最高價:
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高價位。有時最高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
最低價:
是指當日所成交的價格中的最低價位。有時最低價只有一筆,有時也不止一筆。
普通股:
是指收益隨著股份公司的利潤變動而變,限制股東權利的一種股票。普通股股東不享有經營參與權,股息請求權、剩餘財產分配要求權和新股認購權等權利。除此以外,普通股股東還擁有股票轉讓權,股票持有人不必徵求公司和其他股東的同意,可按照自己的意願隨時將股票出售轉讓。目前我國上海和深圳發行的上市股票,均為普通股。
優先股:
是相對於普通股而言的。主要指在利潤分紅及剩餘財產分配的權利方面,優先於普通股。
優先股有兩種權利:
a. 在公司分配盈利時,擁有優先股票的股東比持有普通股票的股東,分配在先,而且享受固定數額的股息,即優先股的股息率都是固定的,普通股的紅利卻不固定,視公司盈利情況而定,利多多分,利少少分,無利不分,上不封頂,下不保底。
b. 在公司解散,分配剩餘財產時,優先股在普通股之前分配。
績優股:
是指那些業績優良,但增長速度較慢的公司的股票。這類公司有實力抵抗經濟衰退,但這類公司並不能給你帶來振奮人心的利潤。因為這類公司業務較為成熟,不需要花很多錢來擴展業務,所以投資這類公司的目的主要在於拿股息。另外,投資這類股票時,市盈率不要太高,同時要注意股價在歷史上經濟不景氣時波動的記錄。
熱門股:
是指交易量大、流通性強、股價變動幅度較大的股票。
成長股:
是指這樣一些公司所發行的股票,它們的銷售額和利潤額持續增長,而且其速度快於整個國家和本行業的增長。這些公司通常有宏圖偉略,注重科研,留有大量利潤作為再投資以促進其擴張。
手:
它是國際上通用的計算成交股數的單位。必須是手的整數倍才能辦理交易。目前一般以100股為一手進行交易。即購買股票至少必須購買100股。
成交量:
反映成交的數量多少。一般可用成交股數和成交金額兩項指標來衡量。目前深滬股市兩項指標均能顯示出來
價位:
指喊價的升降單位。價位的高低隨股票的每股市價的不同而異。以上海證券交易所為例:每股市價末滿100元 價位是0.10元,每股市價100-200元 價位是0.20元 每股市價200-300元 價位是0.30元,每股市價300-400元 價位是0.50元 每股市價400元以上 價位是1.00元
停牌:
股票由於某種消息或進行某種活動引起股價的連續上漲或下跌,由證券交易所暫停其在股票市場上進行交易。待情況澄清或企業恢復正常後,再復牌在交易所掛牌交易。漲跌:
以每天的收盤價與前一天的收盤價相比較,來決定股票價格是漲還是跌。一般在交易台上方的公告牌上用」+」」-「號表示。
漲(跌)停板:
交易所規定的股價一天中漲(跌)最大幅度為前一日收盤價的百分數,不能超過此限,否則自動停止交易。
升高盤:
是指開盤價比前一天收盤價高出許多。
開低盤:
是指開盤價比前一天收盤價低出許多。
盤檔:
是指投資者不積極買賣,多採取觀望態度,使當天股價的變動幅度很小,這種情況稱為盤檔。
整理:
是指股價經過一段急劇上漲或下跌後,開始小幅度波動,進入穩定變動階段,這種現象稱為整理,整理是下一次大變動的准備階段。
跳空
指受強烈利多或利空消息刺激,股價開始大幅度跳動。跳空通常在股價大變動的開始或結束前出現。
股市 術語解釋
利多:對於多頭有利,能刺激股價上漲的各種因素和消息,如:銀行利率降低,公司經營狀況好轉等。
利空:對空頭有利,能促使股價下跌的因素和信息,如:銀根抽緊,利率上升,經濟衰退,公司經營狀況惡化等。
牛市:股市前景樂觀,股票價格持續上升的行情。
熊市:前途暗淡,股票普遍持續下跌的行情。
多頭:投資人預期未來價格上漲,以目前價格買入一定數量的股票等價格上漲後,高價賣出,從而賺取差價利潤的交易行為,特點為先買後賣的交易行為。
空頭:預期未來行情下跌,將手中股票按目前價格賣出,待行情下跌後買進,獲得差價利潤。其特點為先賣後買的交易行為。
反彈:股票價格在下跌趨勢中因下跌過快而回升的價格調整現象。回升幅度一般小於下跌幅度。
盤整:通常指價格變動幅度較小,比較穩定,最高價與最低價之差不超過2%的行情。
死空頭:總是認為股市情況不好,不能買入股票,股票會大幅下跌的投資者。
死多頭:總是看好股市,總拿著股票,即使是被套得很深,也對股市充滿信心的投資者。
多翻空:多頭確信股價已漲到頂峰,因而大批賣出手中股票成為空頭。
空翻多:空頭確信股價已跌到盡頭,於是大量買入股票而成為多頭。
短多:短線多頭交易,長則兩三天短則一兩天,操作依據是預期股價短期看好。
斬倉(割肉):在買入股票後,股價下跌,投資者為避免損失擴大而低價(賠本)賣出股票的行為。
套牢:預期股價上漲而買入股票,結果股價卻下跌,又不甘心將股票賣出,被動等待獲利時機的出現。
坐轎:預期股價將會大漲,或者知道有莊家在炒作而先期買進股票,讓別人去抬股價,等股價大漲後賣出股票,自己可以不費多大力氣就能賺大錢。
抬轎:認為目前股價處於低位,上升空間很大,於是認為,買進是坐轎,殊不知自己買進的並不低價,不見得就能賺錢,其結果是在替別人抬轎子。
多殺多:普遍認為股價要上漲,於是紛紛買進,然而股價未能如期上漲時,競相賣出,而造成股價大幅下跌。
熱門股:交易量大、換手率高、流通性強的股票,特點是價格變動幅度較大,與冷門股相對。
對敲:是股票投資者(莊家或大的機構投資者)的一種交易手法。具體操作方法為在多家營業部同時開戶,以拉鋸方式在各營業部之間報價交易,以達到操縱股價的目的。
籌碼:投資人手中持有的一定數量的股票。
踏空:投資者因看淡後市,賣出股票後,該股價卻一路上揚,或未能及時買入,因而未能賺得利潤。
跳水:指股價迅速下滑,幅度很大,超過前一交易日的最低價很多。
誘多:股價盤旋已久,下跌可能性漸大,"空頭"大都已賣出股票後,突然"空方"將股票拉高,誤使"多方"以為股價會向上突破,紛紛加碼,結果"空頭"由高價慣壓而下,使"多頭誤入陷阱"而"套牢",稱為"誘多"。
誘空:即"主力多頭"買進股票後,再故意將股價做軟,使"空頭"誤信股價將大跌,故紛紛拋出股票錯過獲利機會,形成誤入"多頭"的陷阱,稱為"誘空"。
騙線:利用技術分析的劃線原理,在想出貨的時候,先造成有利的線路,使依靠技術分析的人誤以為會漲而買進,謂之"騙線"。
陰跌:指股價進一步退兩步,緩慢下滑的情況,如陰雨連綿,長期不止。
停板:因股票價格波動超過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其中因股票價格上漲超過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漲停板,其中因股票價格下跌超過一定限度而停做交易叫跌停板。目前國內規定A股漲跌幅度為10%;ST股為5%。
洗盤:是主力操縱股市,故意壓低股價的一種手段,具體做法是,為了拉高股價獲利出貨,先有意製造賣壓,迫使低價買進者賣出股票,以減輕拉升壓力,通過這種方法可以使股價容易拉高。
平倉:投資者在股票市場上賣出股票的行為。
換手率:即某股票成交的股數與其上市流通股總數之比。它說明該股票交易活躍程度,尤其當新股上市時,更應注意這個指標。
現手:當前某一股票的成交量。
平開:某股票的當日開盤價與前一交易日收盤價持平的情況稱為開平盤,或平開。
低開:某股票的當日開盤價低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情況稱為低開。
高開:某股票的當日開盤價高於前一交易日收盤價的情況稱為高開。
內盤:以買入價成交的交易,買入成交數量統計加入內盤。
外盤:以賣出價成交的交易。賣出量統計加入外盤。內盤,外盤這兩個數據大體可以用來判斷買賣力量的強弱。若外盤數量大於內盤,則表現買方力量較強,若內盤數量大於外盤則說明賣方力量較強。
均價:指現在時刻買賣股票的平均價格。若當前股價在均價之上,說明在此之前買的股票都處於盈利狀態。
填權:股票除權後的除權價不一定等同於除權日的理論開盤價,當股票實際開盤價交易高於這一理論價格時,就是填權。
多頭陷阱:即為多頭設置的陷阱,通常發生在指數或股價屢創新高,並迅速突破原來的指數區且達到新高點,隨後迅速滑落跌破以前的支撐位,結果使在高位買進的投資者嚴重被套。
空頭陷阱:通常出現在指數或股價從高位區以高成交量跌至一個新的低點區,並造成向下突破的假象,使恐慌拋盤湧出後迅速回升至原先的密集成交區,並向上突破原壓力線,使在低點賣出者踏空。
溢價發行:指股票或債券發行時以高於其票面余額的價格發行的方式。
場內交易:在證券交易所內進行的證券買賣活動。
場外交易:在交易所以外市場進行的證券交易總稱,也稱為"櫃台市場""第三市場"或"第四市場"。
收盤價:證券交易所每個營業日閉市前的最後一筆交易價格為該證券收盤價。
散戶:通常指投資額較少,資金數量達不到證券交易所要求的中戶標准,常被稱為散戶。(目前進入中戶有些地方是50萬資金,有些地方是30萬資金)。
建倉:投資者開始買入看漲的股票。
市價總額(總市值):指在某特定的時間內,交易所掛牌交易全部證券(以總股本計)按當時價格計算的證券總值。可以反映該證券市場的規模大小,由於它是以各證券的發行量為權數的,所以當發行量大的證券(流通量不一定大)價格變動時對總市值影響就大。這也是股市中莊家經常通過拉抬大盤股來影響股指的一個重要原因。
實多:指資金實力雄厚、持股時間長,不做見跌就買見漲就賣,只圖眼前一點小利的投資者。
浮多:與實多相對,指資金較弱、持股時間短、見漲就賣見跌就買、只圖眼前利益的小投資者。
賣壓:在股市上大量拋出股票,使股價迅速下跌。
買壓:買股票的人很多,而賣股票的人卻很少。
回檔:在多頭市場上,股價漲勢強勁,但因過快而出現回跌,稱回檔。
護盤:股市低落、人氣不足時,機構投資大戶大量購進股票,防止股市繼續下滑的行為。
慣壓:用大量股票將股價大幅度壓低,以便低成本大量買進。
盤檔:一是當天股價波動幅度很小,最高與最低價之間不超過2%;二是行情進入整理,上下波動幅度也不大,持續時間在半個月以上。
搶帽子:指當天先低價買進,等股價上升後再賣出相同種類和相同數量的股票,或當天先賣出股票,然後再以低價買進相同數量和相同種類的股票,以獲取差價利益。
跳空與補空:股市受強烈的利多或利空消息影響,開盤價高於或低於前一交易日的收盤價,股價走勢出現缺口,稱之為跳空;在股價之後的走勢中,將跳空的缺口補回,稱之為補空。
委比:是衡量一段時間內場內買、賣盤強弱的技術指標。它的計算公式為:委比=(委買手數-委賣手數)/(委買手數+委賣手數)×100%。從公式中可以看出,「委比」的取值范圍從-100%至+100%。若「委比」為正值,說明場內買盤較強,且數值越大,買盤就越強勁。反之,若「委比」為負值,則說明市道較弱。上述公式中的「委買手數」是指即時向下三檔的委託買入的總手數,「委賣手數」是指即時向上三檔的委託賣出總手數。如:某股即時最高買入委託報價及委託量為15.00元、130手,向下兩檔分別為14.99元、150手,14.98元、205手;最低賣出委託報價及委託量分別為15.01元、270手,向上兩檔分別為15.02元、475手,15.03元、655手,則此時的即時委比為-48.54%。顯然,此時場內拋壓很大。通過「委比」指標,投資者可以及時了解場內的即時買賣盤強弱情況。
什麼是ST股票:1998年4月22日,滬深證券交易所宣布將對財務狀況和其他財務狀況異常的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進行特別處理(英文為specialtreatment,縮寫為「ST」)。其中異常主要指兩種情況:一是上市公司經審計兩個會計年度的凈利潤均為負值,二是上市公司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經審計的每股凈資產低於股票面值。在上市公司的股票交易被實行特別處理期間,其股票交易應遵循下列規則:(1)股票報價日漲跌幅限制為5%;(2)股票名稱改為原股票名前加「ST」,例如「ST鋼管」;(3)上市公司的中期報告必須經過審計。
量比=現在總手/當前已開市多少分鍾/(5日平均總手/240).若>1表示現在這時刻的成交總手放大;量放大.
送紅股、配股以及轉增股本的區別:
送紅股是上市公司將本年的利潤留在公司時,發放股票作為紅利,從而將利潤轉化為股本。送紅股後,公司的資產、負債、股東權益的總額及結構並沒有發生改變,但總股本增大了,同時每股凈資產降低了。配股是指公司按一定比例向現有股東發行新股,屬於發行新股再籌資的手段,股東要按配股價格和配股數量繳納配股款,完全不同於公司尋股東的分紅。而轉增股本則是指公司將資本公積轉化為股本,轉增股本並沒有改變股東的權益,但卻增加了股本規模,因而客觀結果與送紅股相似。轉增股本和送紅股的本質區別在於,紅股來自於公司的年度稅後利潤,只有在公司有盈餘的情況下,才能向股東送紅股;而轉增股本卻來自於資本公積,它可以不受公司本年度可分配利潤的多少及時間的限制,只要將公司帳面上的資本公積減少一些,增長率加相應的注冊資本金就可以了,因此從嚴格意義上來說,轉增股本並不是對股東的分紅回報。
❽ ZZ:=(HHV(H,3)+LLV(L,3))/2;A:=IF(C>ZZ,VOL,0);B:=IF(C<ZZ,VOL,0);鎬0:=(A-B); BBD:=EMA(鎬0,3)/SUM(VOL,5)
褰撶劧鍙浠ワ紝鍏寮忓備笅錛
M5:=MA(C,5);
M10:=MA(C,10);
M20:=MA(C,20);
M60:=MA(C,60);
M120:=MA(C,120);
XG1:=M5>M10 AND M10>M20 AND M20>M60 AND M60>M120 AND C>REF(C,1);
ZZ:=(HHV(H,3)+LLV(L,3))/2;
A:=IF(C>ZZ,VOL,0);
B:=IF(C<ZZ,VOL,0);
鎬0:=(A-B);
BBD:=EMA(鎬0,3)/SUM(VOL,5)*100;
XG2:=REF(BBD,1)<REF(BBD,2) AND REF(BBD,1)<-10 AND BBD>REF(BBD,1) AND BBD>0;
XG: XG1 AND XG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