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經濟規模如何影響貨幣國際化

經濟規模如何影響貨幣國際化

發布時間: 2024-06-20 14:54:06

㈠ 影響人民幣國際化進程的因素有哪一些

全球金融危機爆發後,改革以美元為主導的國際貨幣體系已迫在眉捷,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多元化,實現人民幣國際化的呼聲也越來越高。人民幣國際化是一個穩步推進的過程,在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上還存在著許多制約因素,這要求我國必須排除障礙,鞏固和完善基礎,制定適當的人民幣國際化戰略。
本文在貨幣國際化要求的基礎上,歸納出人民幣國際化存在的障礙因素,並提出了相應的對策。

貨幣國際化的職能要求

從貨幣理論的角度來看,一國貨幣要成為國際貨幣,其貨幣職能必須國際化。國際貨幣的職能是其國內職能在國外的擴展,國際貨幣具有三種傳統的基本職能,即價值尺度、支付手段和儲藏手段,主要內容闡述如下:
(一)價值尺度職能
國際貨幣的價值尺度職能是指國際貨幣作為一種單位價格,可以用來衡量或表現國際市場上所有商品或勞務的價值,從而可以方便地進行比較。作為國際貨幣的價值尺度必須保持一定的穩定,根據購買力平價理論,不同的信用貨幣在執行價值尺度職能時具有內在的一致性。因此,作為國際貨幣,必須保持其幣值的穩定,否則就會引起匯率的波動,增加持有該種貨幣的風險。
(二)支付手段職能
國際貨幣的支付手段職能是指國際貨幣作為獨立的價值存在,在國際貿易的結算和國際債務及信貸的償付方面發揮著作用,表現為價值的單方面轉移,如貸款的到期償付等。國際貨幣既可在個人商品與勞務交換中作為交易貨幣,也可被官方機構作為干預貨幣,用於政府對外匯市場進行干預和為國際收支逆差進行融資。此時,影響該職能的主要因素就是交易的規模,包括實物貿易規模和金融交易規模。
(三)儲藏手段職能
由於國際貨幣在國際經濟交易中的可自由兌換性,決定了它是國際社會財富的代表。因而,國際貨幣的積存即是國際社會財富的儲藏,例如我國居民所持有的美元存款和我國官方儲備中的外匯儲備,就是執行了國際貨幣的儲藏手段職能。國際貨幣在個人交易中作為資產貨幣,是個人在持有對外資產時使用的貨幣;在官方機構中作為儲備貨幣,是政府在持有官方對外資產時使用的貨幣。該種貨幣價值的穩定性和收益性是影響價值儲藏職能的主要因素。

人民幣國際化的制約因素

中國日益強大的綜合經濟和不斷提升的國際競爭力,為人民幣國際化創造了有利條件,而當前的國際金融危機更是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了一個難得的歷史機遇。但中國現行不合理的經濟結構和脆弱的金融體系還難以支撐人民幣國際化戰略,人民幣在國際化道路上還存在著諸多障礙。這些障礙突出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人民幣還不能實現完全的可自由兌換
在通常情況下,貨幣自由兌換分為三個層次:一是不可兌換;二是國際收支經常項目可兌換;三是完全可兌換,即在經常項目和資本項目下均可自由兌換。1996年12月以來,人民幣已經實現了經常項目下的可自由兌換,對外貿易收支的外匯管制已經放開,但人民幣在資本項目下不可自由兌換的限制,雖然有助於抵禦國際資本對中國的沖擊,也使人民幣的自由兌換和跨國流動大大受限。人民幣的國際化和資本項目的開放是密切相關的,如果資本項目沒有徹底開放,人民幣就不是完全可自由兌換的,也就不可能是完全國際化的,雖然有些經濟學家認為貨幣國際化不等於貨幣自由兌換,指出有些貨幣還未完全兌換的國家也實現了國際化,但這種國際化只是浮於表面的,並不是完全意義上的國際化。
(二)利率、匯率形成機制還未實現完全市場化
一國貨幣能否成為世界貨幣,是市場選擇的結果。利率和匯率作為貨幣的使用價格也必須是由市場供求關系來決定,利率市場化和相對自由的浮動匯率制是美元、歐元、日元等世界貨幣的共同特徵。
利率市場化是將利率的決策權交給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自己根據資金狀況和對金融市場動向的判斷來自主調節利率水平。市場化的利率能反映真實的貨幣借貸資本市場的供求狀況,能為政府提供相對真實的市場經濟狀況,使政府的宏觀調控更為靈活有效。我國利率市場化的改革自1996年起實行,已取得一定進展,但仍未完全放開,對一般存款利率一直嚴格管制。相對自由的浮動匯率制度能夠較真實反映該貨幣所代表的價值量,較客觀地反映外匯市場的供求,盡管人民幣匯率制度改革已經取得明顯進展,但現行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基礎即銀行結售匯制及對參與銀行間外匯市場交易的外匯銀行實行額度管理,也使得我國外匯市場是一個供求關系不對稱的市場,中央銀行對匯率的生成具有很大程度的控制權,由此形成的匯率並不是真正意義上的市場價格。
(三)金融市場還不發達且金融監管還不健全
一種貨幣要想成為國際貨幣,該貨幣發行國必須擁有一個較為開放的、交易規模巨大、體制健全的金融市場。我國國內股票市場、債券市場、外匯市場、商品期貨市場、黃金交易市場等從無到有,發展迅速。但總體上,市場發展還處於初級階段,許多金融市場發展較為滯後,如債券市場結構發展還很不平衡,企業債所佔比重過低;外匯市場極不發達,交易不夠活躍,交易量相對我國經濟和貿易總量依然顯得微不足道。
貨幣國際化將使一國的金融風險增加,國外持有者可以在短期內取得大量該貨幣,一旦該國的某一經濟環節出現問題,便會成為國際投機家進攻的目標,從而引發金融危機,這就要求該國政府要有很強的防範金融風險的能力。我國的金融監管體系還處於起步階段,一些監管部門剛剛建立,還需時日以完善其監督管理職能,還遠不能夠應對人民幣國際化所帶來的風險。
(四)在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領域的影響力不足
一國的經濟實力和綜合國力是該國貨幣成長為國際貨幣的基本條件,一國貨幣的國際化從根本上是該國經濟實力的一種反映。一個總量較大的經濟實體可以為本國貨幣提供較堅實的經濟基礎,而且有實力抵禦經濟的外部沖擊;國家經濟規模越大,經濟實力越強,其貨幣的競爭力也相對較強,給交易者帶來的信心越足。從IMF2009年4月的報告中可以看出,中國2008年國內生產總值為44016.14億美元,居世界第三,僅次於美國(142646億美元)和日本(49237.61億美元)。但中國人均GDP只有3315美元,排名第106位,而且基尼系數較高、貧富分化較大。
而在國際上,實施本幣國際化戰略的國家人均GDP普遍已超過1萬美元。就經濟實力而言,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還存在很大的差距。一國貨幣的輸出主要是通過貿易逆差和對外直接投資來實現,強有力的國際貿易和國際投資地位對本幣的國際化起到直接的推動作用。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的國際貿易保持了較快的增長,但無論總量還是國際分工地位,都還缺乏足夠的影響力;我國的對外投資也處於初級階段,國內企業對外投資還受到很多政策上的限制。近年來,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發展迅速,2008年我國對外直接投資額為556億美元,第一次突破500億美元,同期全球對外直接投資總額雖受金融危機的影響減少到14491億美元,我國對外直接投資總額仍只佔不到4%的比例,與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較大差距,這與我國經濟大國的地位和發展速度極不相稱,與世界經濟全球化進程也不相適應。

人民幣國際化的路徑

針對上文提出我國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中的制約因素,本文提出以下路徑,以期為人民幣國際化提供參考。
(一)穩妥地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的可自由兌換
人民幣資本項目開放應遵循「有序、積極、穩妥」的開放原則,首先實現資本項目有條件的可兌換,在此基礎上再實現資本項目的完全可兌換。根據多數發展中國家的經驗,可以採取「先長期資本流出入,再短期資本的流出入;先證券投資,再銀行信貸;先債權類工具,後股權類工具和金融衍生產品;先發行市場管制,後交易市場;先境外籌資,再非居民境內籌資;先金融機構,再非金融機構和居民個人」的順序,穩妥推進資本項目開放。
(二)推進利率和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進程
建立以市場為基礎的利率體系,央行應該放棄對商業銀行存、貸款利率的直接干預,而轉向通過再貸款利率、貼現率或存款准備金率等政策工具影響拆借市場利率、銀行存貸利率和債券收益率等市場利率。進一步擴大銀行存貸款利率的浮動區間,逐漸使利率水平及其風險結構和期限結構由資金供求雙方在市場上議價決定。同時,完善貨幣和資本市場,豐富市場上的交易品種,逐步擴大企業融資中市場利率的比重。
在保持人民幣幣值基本穩定的前提下,進一步提高人民幣匯率形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適時擴大匯率波動區間,增加人民幣匯率靈活性;改進人民幣匯率的形成機制,提高匯率生成機制的市場化程度;加快外匯衍生工具市場的發展,推出更多的規避風險的外匯市場工具,如遠期交易、期貨交易和期權交易等,這樣才有利於推進人民幣匯率的市場化,保證外匯市場的平穩發展,促進國際貿易、國際投資等順利發展。
(三)完善金融市場和提高金融監管水平
加快發展和構建多層次的金融市場體系,大力發展資本市場,擴大直接融資的規模和比重,加快發展債券市場,穩步發展股票市場,積極穩妥地發展期貨市場,逐步培育離岸金融市場。同時,也要注重貨幣市場、外匯市場、黃金市場、保險市場等的協調發展,建立各市場之間穩定、規范、合法的市場准入和資金流動渠道,進一步提高金融市場的整體效率,充分發揮金融市場有效配置資源的作用。

㈡ 一個貨幣國際化需要哪些條件

國貨幣國際化的幾個條件:

一、穩定的政治格局

政局一直十分穩定,同時具有較強的世界政治地位,在世界政治舞台上發揮著重要的作用。

二、強大的經濟實力

強大的經濟實力並保持宏觀經濟穩定是實現貨幣國際化的根本保證。

三、健全的金融體系

充當世界貨幣的紙幣。是由其發行國的中央銀行發行、調控,又由整個銀行系統和其他經濟機構支持和運作的。因此,一種紙幣能否勝任世界貨幣職能,其發行國還必須有一個先進的銀行體系。

四、完善的金融市場

實現貨幣國際化最為主要的是要建立功能完善的外匯市場,尤其是離岸金融市場。

五、充足的國際儲備

實現貨幣的國際化,為應付隨時可能發生的兌換要求,要求一國政府必須要有充足的國際儲備,尤其是外匯儲備。根據通行的國際儲備需求理論,充足的外匯儲備一般應維持在30%左右。

㈢ 我國是如何推進人民幣國際化的

近年來,人民幣國際化儼然已經成為一個大熱詞。無論是與外國人進行交易的代購人群,還是處在金融領域底層的小投資者們都能談上一談,但是很快你就會發現,他們眼中的人民幣國際化無非就是人民幣能在國際上使用和流通。當然,這並沒有錯,然而,也遠非如此。

我們先來看看什麼是人民幣國際化呢。按我的理解,所謂的人民幣國際化就是指人民幣得到國際上的廣泛認可,並且可以發揮其價值尺度,流通媒介以及貯藏功能。即成為國際結算貨幣,貯藏貨幣和流通貨幣。

那我們國家為什麼要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使人民幣成為國際貨幣呢?

原因主要有三點:

1.實現中國經濟存量保值和增量平衡。中國改革開放三十載有餘,三十多年經濟發展為中國社會積累了驚人的財富,其中大量的社會財富是通過對外貿易積累起來的。在經濟全球化的今天,我們不再是一個封閉的個體,我們的財富還會受到全球經濟不穩定因素沖擊。例如,美聯儲加息會使美元升值,人民幣貶值。雖然我國有高達3萬億的外匯儲備可以部分對沖美聯儲加息產生的風險,但是人民幣國際化將可以最大程度減少這類風險產生的損失,保障國民經濟現有存量。

2.合理解決貨幣錯配問題。人民幣成為境外投資及他國央行儲備貨幣,可以降低我國外匯儲備的規模。央行的基礎貨幣可以和外匯存量脫鉤,這樣可以更好地避免流動性過剩,減少外匯占款對流動性干擾。

3.獲得更大的政治經濟話語權。一種貨幣的國際化程度可以反映該國的經濟實力。人民幣國際化可以增加中國對外貿易的定價和結算影響力,提升中國在全球地緣政治的話語權,是我國綜合國力的重要參照。

但其實我國人民幣國際化的道路並不順利。由於起步較晚,缺乏經驗,同時前有美元歐元的強勢壓制,後有日元的圍追堵截,因此,磕磕絆絆,發展的很不順利。但,人民幣國際化是必須要完成的工作,為此,國家制訂了三步走的計劃。

第一步:人民幣在5-10年內成為我國周邊國家貿易結算貨幣,成為周邊地區硬通貨,實現准周變化;

第二步:預計10年左右,推動人民幣成為區域性投資貨幣。由准周變化發展成正式周變化,進而正式區域化和准國際化;

第三步:預計20年左右,將人民幣打造成國際儲備貨幣,實現人民幣國際化。

當然,我們距離實現最終目的還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

中國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人民幣的國際地位與日俱增,越來越多地參與到跨境金融領域。雖然人民幣跟美元相比,在世界范圍內還存在很大差距。但我們要相信,人民幣國際化的前途是光明的,雖然道路是曲折的!但是,不管未來會遇到多麼大的困難,我們偉大的祖國一直在努力前行

熱點內容
金融專業要擁有什麼技能 發布:2024-09-28 21:05:06 瀏覽:789
供應鏈金融的核心理念是什麼 發布:2024-09-28 20:49:17 瀏覽:690
股票理論價格影響因素 發布:2024-09-28 20:48:40 瀏覽:7
十元的股票100個漲停 發布:2024-09-28 20:43:57 瀏覽:747
格力電器股票投資分析報告2018 發布:2024-09-28 19:53:39 瀏覽:89
網上開戶股票軟體 發布:2024-09-28 19:25:35 瀏覽:714
華西證券股票交易費 發布:2024-09-28 19:04:34 瀏覽:815
金融管理如何評定職稱 發布:2024-09-28 18:42:29 瀏覽:73
究竟應該如何投資股票 發布:2024-09-28 18:30:54 瀏覽:269
長期股權相關稅費如何入賬 發布:2024-09-28 18:30:04 瀏覽:6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