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始皇統一了貨幣還有什麼度衡量
㈠ 秦朝是怎麼統一的貨幣,文字,和度量衡統一成什麼樣
一、統一貨幣
秦統一後,由政府統一鑄造通行全國的圓形方孔錢,叫「半兩錢」。其重量也正好是半兩。秦以前齊國和燕國使用的刀幣、趙國和魏國使用的布幣(也叫「鏟形幣」)、楚國的「蟻鼻錢」(也叫「鬼臉錢」)均被廢除。如圖:
三、統一度量衡
第一,皇帝親自頒發統一度量衡的命令。
這個命令被刻在或鑄在量器、衡器上,或是刻在銅版上,再嵌在量器、衡器上,作為使用憑證。
第二,中央製造頒發度量衡的標准器,作為各地製作和檢定的標准。
第三,制定了對度量衡器具定期鑒定的制度。
(1)秦始皇統一了貨幣還有什麼度衡量擴展閱讀:
秦朝統一貨幣,文字,和度量衡的意義:
1、統一貨幣,可以使中央直接掌控各地的經濟活動,讓整個國家的物資可以流動,不會出現各地各自有貨幣而無法展開貿易的情況.也避免了地方上出現貨幣鑄造進而掌握憑借貨幣發行掌握地區勢力的情況。
2、度量衡的統一可以讓全國處在統一的標准下,對促進生產有很大的好處。
3、文字的統一意義最為深遠,將之前處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百姓放在統一的文化背景里,加強了秦文化的影響與滲透,延伸了秦始皇的統治。
㈡ 秦始皇時期的貨幣以什麼為單位
黃金以「鎰」為單位。
秦始皇採取了兩種統一貨幣的主要途徑:
一是由國家統一鑄幣,嚴懲私人鑄幣,將貨幣的製造權掌握在國家手中。
二是統一通行兩種貨幣,即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改黃金以「鎰」為單位,一鎰為二十兩。銅錢以「半兩」為單位,並明確鑄金幣明「半兩」二字。銅錢造型為圓形方孔,俗稱「秦半兩」。
原來六國通行的珠玉、龜貝、銀錫等不得再充當貨幣,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秦始皇統一貨幣時鑄的標准半兩錢,根據目前出土資料可概括出以下特徵:
(1)錢重半兩,即12銖,合今7.8克,一般在8克左右,錢徑在3厘米以上;
(2)錢文屬秦小篆,字形寬博, 筆劃方折規范;
(3)製作較精整,周邊流銅已經修磨。
秦始皇統一幣制後,「半兩」錢就成了全國統一的法定貨幣。「半兩」錢外圓內方,無內外廓,背平無文;篆書「半兩」二字分別列於穿孔兩側,錢文凸起,據說是丞相李斯所創,布局嚴謹,筆劃方折,雅卓剛健。「半兩」錢圓中有方,方外有圓,剛柔並濟,靜動結合,達到了勻稱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半兩」錢的造型極具政治色彩,它是秦代「天命皇權」的象徵。《呂氏春秋·圜道篇》:「天道圓,地道方,聖王法之,所以立天下。何以說天道之圓也,精氣一下一上,圓周復雜,無所稽留,故曰天道圓;何以說地道之方也,萬物殊類形皆有分職 ,不能相為,故曰地道方,主執圓,臣主方,方圓不易,其國乃昌。」秦代的統治者認為外圓象徵天命,內方代表皇權,把錢做成外圓內方的形狀,象徵君臨天下,皇權至上,秦「半兩」流通到何處,皇權威儀就散布到何方。
㈢ 關於秦朝統一貨幣、統一度量、統一文字資料
一、統一貨幣
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各自為政,自己鑄行貨幣,齊有法化刀,楚有爰金和蟻鼻錢,燕有明刀,韓有方足布,趙有尖足布,魏有橋足布,秦有圜錢等等。錢幣形狀各異,輕重不一,並且有優有劣,換算困難,給當時的商品流通造成了極大的困難。
秦始皇被後世稱為「千古一帝」,是一個具有遠見卓識的偉大的政治家。他出於國家統一的需要,於始皇三十七年(公元前210年)最終統一了全國的貨幣。
二、統一度量
秦統一後,衡制仍因襲前代。但各國度量衡制度相當混亂,計量單位很不一致,秦始皇在全面的改革中,對度量衡加以了統一。
秦滅六國後,明令統一度量衡,使長度、容積、重量都有了統一的標准。統一後,秦朝的度制以寸、尺、丈、引為單位,以十為進位制度;量制方面以龠、合、升、斗、桶(斛)為單位,也是十進制;衡制方面以銖、兩、斤、鈞、石為單位,進位是二十四銖為一兩,一十六兩為一斤,三十斤為一鈞,四鈞為一石。
由於度量衡在使用中受到磨損,產生偏差,為此秦明令規定,每年都要對度量衡進行檢驗,校正。
三、統一文字
公元前221年,秦全國統一。秦始皇實行「書同文』的政策,由丞相李斯等人整理文字,改定字體,廢除各國文字。李斯等人根據籀(zhou)文改定秦篆。李斯、趙高、胡毋敬分別用秦篆編寫了《倉頡篇》,《爰歷篇》,《博學篇》三書,作為推廣秦篆的課本。
這樣,既適應了學童學習的需要,也作為小篆字體的範本,向全國推廣。這是一次大刀闊斧的文字改革。李斯等人編寫時,先參照當時各地(秦地和原六國各地)流行的簡體字,把大篆簡化而為小篆(秦篆),將其作為文字的典範。
秦始皇身體力行推行小篆。他巡遊各地製作的刻石都盡力注意統一書體的標准化。李斯作為著名的篆書家,各地所刻之石,相傳都是他的手筆,留到今天的有《泰山刻石》,《琅琊刻石》等。秦始皇宣布秦小篆為統一書體,秦始皇統—以前的文字字體稱大篆,統一後使用的文字與六國文字不同,稱為小篆,或稱秦篆。小篆是從大篆演化而來的,形體比大篆更加整齊和定形化。
(3)秦始皇統一了貨幣還有什麼度衡量擴展閱讀: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嬴政結束了長達250多年諸侯紛爭的戰國時期,建立了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統一的、中央集權的多民族封建國家——秦。
秦始皇統一了文字,統一了度量衡,統一了貨幣,建立了郡縣制度。由他奠定的封建國家框架在以後的2000多年中一直被人們延用著。
他在十幾年的時間里組織30多萬人在中國北部修建了綿延5000公里的長城,並生前就開始修築龐大的墳墓。1974年發現的、守護秦始皇陵的秦兵馬俑震驚了世界。8000個如真人大小的陶俑、陶馬和戰車栩栩如生,被譽為「世界第八大奇跡」。
㈣ 秦滅六國統一後,世面上流通的錢怎麼稱呼
秦滅六國後統一後,秦始皇統一了各國的貨幣稱呼為「半兩」,也稱作「秦半兩」。這是一種外圓內方的銅錢,這種方式成為了中國錢幣籌造的典範。
外圓內方的銅錢在全國通行後,結束了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鞏固了秦國的統一,促進全國經濟文化的交流,也為後世錢幣打下基礎。
秦朝外圓內方的銅幣是世界上最早由政府法定的貨幣。把錢稱作「方孔兄」的典故就是來自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