紙幣流通與貨幣流通有什麼規律
① 貨幣流通的基本規律是以什麼流通規律
貨幣流通規律
law
of
the
circulation
of
money
是一定時期內商品流通中所需貨幣量的規律。它取決於三個因素:一是參加流通的商品數量;二是商品的價格水平;三是貨幣的流通速度。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與商品的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用公式表示就是: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商品價格總額/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次數),其中,商品價格總額=待售商品總量×商品的價格水平。這是金屬貨幣作為流通手段時的貨幣流通規律。在紙幣流通的情況下,紙幣的發行量與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幣量相適應,如果紙幣的發行量超過了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就會造成紙幣貶值和物價上漲的通貨膨脹。
在貨幣作為支付手段職能產生以後,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會發生變化。因為在本期內用延期支付方式賒購的商品無須支付貨幣;前期用延期支付方式賒購而在本期內到期的貨款需要支付貨幣;交易雙方互相賒購的商品可以彼此抵消。所以,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發生了變化:
一定時期內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待售商品價格總額-賒售商品價格總額+到期支付總額-彼此抵消的支付總額)/同一單位貨幣的流通速度(次數)
② 紙幣流通規律和貨幣流通規律的關系是什麼
紙幣流通規律實質上就是貨幣流通規律。這一規律體現的是紙幣和貨幣金屬之間的比例關系,即單位紙幣所代表的貨幣金屬量=流通中所必須的貨幣金屬量/流通中的紙幣總量。
從上面的公式可知,單位紙幣所代表的貨幣金屬量即單位紙幣的購買力水平,決定單位紙幣的交換價值,當一個時期社會所需要的貨幣金屬量確定之後,單位紙幣的交換價值就取決於紙幣的流通量了.而紙幣的流通量又取決於紙幣的發行量.因為紙幣是沒有內在價值的,它是因為流通才體現出價值,所以紙幣不能退出流通. 紙幣的發行量必須以流通中所需要的貨幣量為限度。
拓展資料
紙幣流通規律
紙幣是由國家發行的強制流通的貨幣符號,它產生於貨幣的流通手段職能.
紙幣流通規律是指紙幣流通條件下的特殊流通規律.其基本內容是:
1、流通中全部紙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流通中所需要的金屬貨幣量
2、單位紙幣所代表的價值量=流通中貨幣需要量/紙幣發行總量
貨幣流通規律:是指商品流通所決定的貨幣需要量的規律.
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是:貨幣需要量與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貨幣流通速度成反比.商品價格總額/同名貨幣的流通速度=執行流通手段職能的貨幣量.
如果考慮到貨幣執行支付職能的情況,則分子項的商品價格總額可調整為:商品的價格總額—賒銷商品價格總額+到期應支付總額—相互抵消的支付總額.
紙幣流通規律實質上就是貨幣流通規律。張亦春認為:所謂兩個規律實質上一樣,是「指兩個規律的基本要求和方向一致,它是從貨幣流通必須與商品流通相適應這個根本點上說的。」但實質上一樣,並不是說兩個規律就是一個規律,並不是所說的那樣「兩個截然不同的規律變得彼此不分,混為一體」。兩者是共性與個性,一般與特殊的關系。貨幣流通規律是各個幣材形態貨幣流通領域的共同點的概括。
它適用於條塊金屬形態貨幣流通、鑄幣金屬形態貨幣流通、銀行券和紙幣形態的價值符號流通。而紙幣流通規律僅僅適用於以紙幣為幣材的價值符號流通。貨幣流通規律「是普遍適用的」,而「紙幣流通的特殊規律」只能是適用於紙幣流通這個特殊的領域。「貨幣流通規律是總規律,它制約紙幣流通規律;紙幣流通規律是貨幣流通規律派生的規律,它的作用反映貨幣流通規律的要求。」
③ 紙幣流通規律和貨幣流通規律有何區別
紙幣流通規律是指紙幣的流通量決定於它所代替的流通中所需的金屬貨幣量的規律。馬克思曾指出:「紙幣流通的特殊規律只能是從紙幣是金的代表這種關系中產生。這一規律簡單說來就是: 紙幣的發行限於它象徵地代表金 (或銀) 的實際流通的數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第147頁) 按照馬克思的上述論述,紙幣本身是沒有價值的,紙幣只有代表金量成為價值符號。
貨幣流通規律也叫貨幣需要量規律,它是指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家的商品流通過程中客觀需要的貨幣量的規律。貨幣流通規律的內容是:流通中需要的貨幣量,與待實現的商品價格總額成正比,與同一單位貨幣的平均流通速度成反比。這里有關流通中的貨幣指金屬貨幣,所以,它也被稱為「金屬貨幣流通規律」。在金屬貨幣流通的情況下,由於金屬貨幣具有貯藏手段的職能,能夠自發地調節流通中的貨幣量,使之同實際需要量相適應。因而不可能出現通貨膨脹或通貨緊縮。
應答時間:2021-11-03,最新業務變化請以平安銀行官網公布為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