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股市行情 » 廈門有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多少家

廈門有千億市值的上市公司多少家

發布時間: 2024-05-08 18:24:37

Ⅰ 廈門有哪些上市公司

第一、600360 華微電子 華微電子擁有四十餘年功率半導體器件設計研發、晶元加工、封裝及銷售的生產經營歷史。公司現有4英寸、5英寸與6英寸功率半導體晶元生產線,晶元加工能力為年產220餘萬片,封裝能力為22億只/年。公司的主導產品功率半導體器件是LED節能燈中實現大幅度節約電能的關鍵所在。 該股可以說是不折不扣的LED晶元和封裝企業,從財務報表看,LED器件的毛利率在28%左右,每年贏利能力是目前上市公司中LED概念股中比較好的。
第二、000055 方大A B 原來是做玻璃幕牆和建材的,現在進軍綠色照明,公司2008年7月8日公告,公司下屬企業方大國科公司通過了節能減排與可再生能源」廣東省重大科技專項項目-LED日光燈關鍵製造技術研究與應用示範工程」論證。該項技術填補了國內空白,縮短了與國外先進國家在半導體照明專用晶元上的差距,也為半導體照明燈具國產化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去年9月設立了沈陽方大半導體照明公司。截至目前,沈陽方大已完成工商登記,正在進行建設工作,預計年末將完成一期工程主體及配套設施建設。 該股目前LED難以貢獻利潤,但其施工方的背景對以後開展LED業務具有先天的優勢,股價曾因LED概念而連拉5個停板,可以長期關注。
第三、002076 雪萊特 公司掌握了車用氙氣金鹵燈(HID)核心技術,將成為盈利主要來源。募資項目達產後,將新增240萬只HID燈產能。HID燈有節能、光效高、壽命長、顯色性能好等特點,已被Benz全系列、BMW全系列、福特R S Mondeo、Mondeo ST220、三菱Pajero等高車型採用,銷量可能大幅增長。在保持主導產品車用氙氣金鹵燈(HID汽車燈)及配套電子鎮流器技術和成本優勢同時,在07年一年時間之內完成」陶瓷金鹵燈」研發,並在專利上和生產工藝上取得重大突破。 該股是車用LED金鹵燈的典範,未來業績值的期待

第四、600363 聯創光電 公司以功率型高亮度LED 器件封裝和液晶背光源、特種照明、景觀照明等應用產品方面形成了一定的實力。但是由於目前的技術限制如:發光半導體的功率、壽命等,日常照明目前還難以推廣,半導體照明的市場空間還未有效打開。公司的LED業務發展主要還是受到一定的限制。待以時日,LED日常照明得以推廣,LED的需求將發增長,公司將面臨巨大的市場機遇。 目前主業尚不是LED,而是通信電纜,該公司另人不解的是07年將深圳聯創健和的股份轉讓了出去,而後者目前一家集LED顯示屏(LED電子顯示屏)、LED燈飾屏、LED招牌屏研發、生產、銷售、工程安裝、售後服務為一體的專業生產廠家,是創業板准上市企業。

第五、600100 同方股份 公司控股的清芯光電高亮度LED 項目已經實現產業化,2007 年公司量產的高亮度半導體LED 照明晶元發光效率達到了73Lm/W,同時大功率1W 晶元已經批量上市。2007 年公司完成了五條LED 生產線的建設,並已經形成年產大功率藍光LED 晶元4 億粒(以14mil 計)的生產能力,同時二期15條LED 生產線建設工作也正在進行。清芯光電具有高亮度LED 自主知識產權的MOCVD 核心裝備設計與製造能力。公司高亮度LED 項目產業化技術達到世界先進水平。公司的品牌過硬,生產的高亮度LED半導體晶元被指定為國家奧運會體育場館專用LED晶元。 曾經是一隻奧運LED概念股,但同方規模很大,LED只是他的一個發展方向,具體做的如何,還要拭目以待。 目前除華微電子外,其餘的尚處於概念階段,雖然買股票是買未來,但投資還是須謹慎。
六,600203 福日電子

公司與中國科學院半導體研究所共同組建福建福日科光電子公司,新公司將投資高亮度晶元與發光器件項目。目前公司已經成為市場中為數不多的LED產業龍頭,而LED半導體照明技術的就是典型的節能環保產業,LED具有工作電壓低,耗電量小,發光效率高、壽命長等優點,被譽為21世紀的綠色照明產品。

第七,600703 三安電子 三安電子主要從事LED外延片及晶元的研究、生產和銷售,目前已建成全國規模最大、品質最優、技術最先進的全色系超高亮度LED(紅、橙、黃、藍、綠)產業化生產基地,主流產品為全色系超高亮度LED晶元,各項性能指標均名列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水平,藍、綠光ITO(氧化銦錫)晶元的性能指標已接近國際最高指標,是國內最大、最具潛力的LED廠商,具有較強競爭力和盈利能力,公司是LED行業的上生產企業,擁有14台國際先進的MOCVD及配套設備,具備年產外延片45萬片、晶元150億枚的生產能力,去年實現凈利潤8419。1304萬元。 值得關注的是,三安集團作出業績承諾:保證重組後,公司2008年度在資產交割日後的月均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均指扣除非經常性損益後的凈利潤)不低於800萬元(假設資產交割日為2008年1月1日,則2008全年實現凈利潤不低於9,708.07萬元),2009年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不低於12,181.47萬元,2010年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不低於15,000萬元。重組完成後,公司2008年、2009年、2010年每年實現的歸屬於上市公司普通股股東的凈利潤低於上述承諾數,福建三安集團有限公司將用現金向公司補足上述差額部分。因此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看好S*ST天頤的未來。

第八 000701 廈門信達

暫停上市一年後,經過股改和資產重組,ST天頤(600703)於今日在上交所恢復上市,由此,三安電子成為首家成功借殼上市的廈門企業。復牌後,ST天頤(600703)股價當即暴漲,最高漲至15.08元,收盤報13.89元,漲幅高達169.19%。根據ST天頤(600703)此前公布的股改方案,其股改與非公開發行股份購買資產實施重大資產重組及業績承諾相結合,通過發行114,945,392股份購買控股股東福建三安集團有限公司控股子公司廈門三安電子有限公司LED類經營性資產實施公司資產重組。而由於廈門信達(000701)持有三安電子10%的股份,三安電子目前又已經成為ST天頤(600703)的第一大股東,因而也就相當於廈門信達(000701)間接持有ST天頤(600703)的股權。那麼,隨著ST天頤(600703)的成功恢復上市並實現股價的暴漲,廈門信達也必將分享到實實在在的股權增值收益。因此,相信在ST天頤(600703)的示範效應下,廈門信達(000701)未來將掀起一波凌厲的上升浪!

第九 600261 浙江陽光

浙江陽光(600261):公司是中國最大的節能燈生產和出口基地之一,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公司生產規模為,年產一體化電子燈1億只,緊湊型稀土節能熒光燈管7000萬支、T5大功率節能熒光燈及配套燈具300萬套、T5燈管1500萬只,家居燈60萬套,戶外燈2萬套(桿)。近幾年來,公司共開發新產品、新材料200多項,獲准專利66項,為全國首批專利試點企業。公司自行研製、開發的T5超細直管型熒光燈及配套燈具,填補國內空白,被國家計委列為高技術產業化示範工程項目。公司的產品已獲得了美國UL、FCC、ENERGY STAR、歐洲EMC、CE、GS、TUV、VDE、加拿大CSA、巴西PROCEL、北歐五國等近40項國際標准認證,產品遠銷歐美、東南亞、中東、港澳台等40多個國家和地區。公司為加強與國際500強的合作,現已在公司總部所在地征地800畝,創建陽光科技工業園區。目前,公司已與荷蘭飛利浦、韓國碧陸斯、日本東芝等國際著名企業洽談合作意向,在陽光科技園區建立智能化控制器、CCFL 背景光源總成、鈉米稀土等高新技術生產基地。公司還將投資2億元設立福建陽光節能照明有限公司,在福建省漳州市龍池開發區征地300畝,建設一個新的節能照明產品的新生產基地,主要用於生產環保長效一體化電子節能燈及LED照明產品,計劃在2011年底達到2億只高環保長效一體化電子節能燈的產能,進一步鞏固公司在行業中的龍頭地位。
是否可以解決您的問題?

Ⅱ 急!!介紹78年的廈門和08年的廈門發展史

經濟持續快速發展 綜合實力不斷提高
——特區建設以來廈門經濟和社會發展情況系列分析之一
1981年10月15日,廈門湖裡丘陵上建設者的一聲炮響,拉開了廈門經濟特區建設的序幕。廈門是我國改革開放後最早設立的四個經濟特區之一,是全國改革開放的窗口、實驗田和排頭兵,享有計劃單列、地方立法權和副省級行政級別並實行特殊政策的經濟特區。特區建設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和省委、省政府的正確領導下,歷任市黨政領導帶領全市人民共同努力,以經濟建設為中心,開拓創新,全市國民經濟持續快速協調健康發展,經濟綜合實力全面提升,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各項社會事業全面進步,人民生活品質顯著提高,相繼榮膺全國文明城市、全國雙擁模範城市、全國科教興市先進城市、國家衛生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國家環境保護模範城市、中國優秀旅遊城市、中國最佳人居環境獎城市、國際花園城市、聯合國人居獎城市等稱號,昔日落後的、封閉式的海防前線小城已經建成頗具規模的現代化、國際性港口風景旅遊城市。
一、國民經濟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速度效益協調發展
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統攬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牢牢抓住經濟建設這個中心不動搖,把發展作為解決前進中各種問題的關鍵,加快經濟和社會發展,盡快提升城市的綜合競爭能力和經濟實力,保持經濟既快又好的發展,實現了速度和結構、效益、質量相統一,協調發展,城市綜合實力顯著增強。在最近的兩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中,廈門市綜合排名均位居國內城市第九。
經濟總量迅速壯大,經濟保持穩定快速增長。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經濟總量迅速擴大,全市生產總值(GDP)從1981年的7.41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1160億元(預計),GDP在2005年首次突破千億元大關,年平均增長速度達18%,其中,只有1981年、1983年和1985年三年增長速度是個位數,其餘各年都保持了兩位數的增長幅度。廈門市生產總值增長率長期位居全國同類城市前列,在福建省九地市中,總量雖然仍排在福州市和泉州市之後列第三位,但年平均增長速度居首位。全市經濟發展最快的是「八五」時期,生產總值五年平均增長速度達到24.9%,比其他幾個五年計劃時期平均增長速度均高出近10個百分點。經過「八五」時期的快速發展,「九五」、「十五」以來,全市經濟呈現平穩較快的發展態勢(見下圖)。按常住人口計算,2005年廈門市人均生產總值為44737元,已突破5000美元,達5459美元。
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進一步增強,經濟與資源、環境協調發展。廈門市自身的資源擁有量不足,資源對外依賴性強。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堅持科學發展觀,著力推進經濟增長方式轉變,努力降低能耗水平,2005年廈門市每萬元生產總值(GDP)綜合能耗0.65噸標准煤,萬元生產總值(GDP)耗電893.8千瓦小時,每萬元工業增加值能耗0.54噸標准煤,分別為全省平均水平的69.1%、77.6%和37.2%。每度工業用電實現工業總產值37.69元,比1981年增加32.52元,每立方米工業用水實現工業總產值2608元,比1981年增加2555元;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積創造生產總值6562萬元、創造工業總產值1.34億元,在省內乃至全國的大中型城市中也都處於領先的水平。可持續發展能力不斷提高,推動經濟與人口、資源、環境協調發展。人口進入穩定增長期,2005年全市戶籍人口153萬人,常住人口225萬人,人口自然增長率為5.6‰,比1981年下降了12.8個千分點。加快推進生態城市建設,2005年末,城市環保投資指數達2.49%;區域環境雜訊平均值為56.4分貝;全市空氣污染指數平均值為58,空氣質量優級率為38.3%;煙塵控制區覆蓋率為100%;集中式飲用水水源地水質達標率99.57%;城市生活垃圾無害化處理率93.48%;城市工業廢水排放和汽車尾氣的達標率分別為95.3%、82.46%;工業固體廢物處置利用率為90.48%;全市自然保護區覆蓋率達11.79%。
經濟運行質量良好,財政收入快速增長。特區建設以來,廈門財政收入伴隨著經濟增長快速增長,財政收入增長速度與GDP的增長速度基本上保持同步甚至更高。全市財政收入總量不斷擴大,在2001年財政總收入突破百億元後,2005年財政總收入和地方級財政收入又實現「百億元雙突破」,僅用4年的時間財政總收入再實現了百億元的翻番。全市財政總收入由1981年的1.95億元增加到2006年的268.69億元(預計),增長139.8倍,年平均增長21.3%。地方級財政實力較強。2006年地方級財政預計收入實現139.22億元,占財政總收入的51.8%,在福建省九地市中總量和增幅均位居第一。財政投向重點突出。在保證財政收入穩步增長的同時,積極調整和優化財政支出結構,確保了社會保障、科技和教育、農業和農村等重點項目對財政資金的需求。2005年全市財政支出127.72億元,比1981年增長206倍,年平均增長24.9%。
二、產業結構不斷優化,工業帶動作用突出
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積極推進產業結構優化,以培植經濟增長點和生財點為著力點,大力發展生產型、技術先進型和出口創匯型工業,培育新興產業,通過工業的快速發展,帶動第三產業,尤其是現代服務業的發展,提升第一產業,促進三次產業在更高層次上協調發展。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三次產業年平均增長速度分別是2.2%、21.7%和17.9%,三次產業結構由1981年的26.5:51.6:21.9調整為2005年的2.1∶54.9∶43.0。
農業結構調整,島外投資力度加大,城鄉經濟協調發展。特區建設以來,廈門致力於創新「三農」工作機制,從「規劃、項目、投入、政策」四個方面統籌城鄉一體化發展,完成了歷史上最大的一次區劃調整,優化統籌了區域資源,形成島內兩區島外四區的格局。
創新工作機制,農業結構不斷調整,農民收入快速增長。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致力於扶持和培育一批農業龍頭企業,積極推進農業的產業化經營,發展訂單農業。2005年全市23家農業龍頭企業中,7家是國家級別的,如銀鷺和惠爾康。23家農業龍頭企業年產值突破100億元,帶動全市定單農業14.6萬畝,當地農民從中獲得收入10.1億元。新建50個現代農業示範基地和無公害農業基地,培訓農村富餘勞動力9200人,1.8萬被征地農民參加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保險參保率達93.9%,全市農村1.5萬戶低保對象做到應保盡保。農業結構調整,產業結構不斷優化。2005年實現農村社會總產值231.63億元,比1981年增長69倍,年平均增長19.38%。農民收入大幅度增長。2005年廈門市農民純收入和增長幅度均居全省第一,預計2006年農民人均純收入為6853元,比1981年增長25倍,年平均增長13.9%。
加大島外投資力度,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拉開序幕。2005年,島外固定資產投資額達201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比重已歷史性地超過50%,長期以來島內與島外發展不平衡、不對稱的格局被打破。圍繞島外重點工業區的開發建設,加快農村兩化步伐,火炬高新區擴建、同安工業集中區和集美機械工業集中區等項目建設進展快速,近兩年來,夏新電子、廈門煙廠、廈工機械、古龍調味品等一大批島內原有的工業大企業相繼搬遷島外,工業布局發生根本性的變化,同安、翔安成為最具潛力的工業發展區,至2005年底,島外工業產值比重已與島內相當。與工業區開發相配套,實施「金包銀」工程,舊村改造和環境整治取得新進展,從而拉開了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的序幕。至2005年末,廈門市在全省率先實現通行政村道路硬化,行政村客運通達率81%,農村自來水入戶率達75%,有線電視入戶率52%,開通了覆蓋12萬戶農戶的農村信息服務網;完成92個農村義務教育和公共衛生項目,整合56所學校;建立、完善了市、區、鎮、村四級動物疫病防範網路。環境保護和生態建設成效明顯,完成西海域、員當湖等重點區域綜合整治,開展裸露山體復綠工程,林業生態體系日臻完善。
工業經濟保持快速發展勢頭,帶動作用突出。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充分利用了經濟特區的政策並發揮自身海灣型城市的地理優勢,經濟得到了迅猛的發展,特別是第二產業的發展速度較快,其中工業發展快速,帶動作用凸顯,預計2006年全市實現工業總產值2430億元,比1981年增長218.21倍,年平均增長24.1%。2005年實現工業增加值529.12億元,比1981年增長147.2倍,年平均增長23.2%,佔全市生產總值的比重達49.8%,工業對國民經濟增長的貢獻率達到49.5%,直接拉動GDP增長9個百分點。廈門市工業總產值在2002年首次突破1000億元,達1111.5億元,在2005年又實現了第二次跨越,工業總產值突破2000億元。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工業的第一個1000億元產值用了近20年時間,第二個1000億元增量僅用3年時間就實現了。
工業企業規模不斷擴大。到2005年末,全市規模以上工業企業達1549家,其中年產值超億元企業244家,共完成工業產值1678.79億元,占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82.8%;年產值超十億元的工業企業有29家,戴爾(中國)有限公司成為我省首家年產值超過300億元的工業企業;全市規模以上工業完成工業總產值達2029.12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96.7%。
工業外向度進一步提高。特區建設以來,外商投資紛紛湧入,1982年引進第一家外資企業「新加坡印華地磚廠」,1985年引進第一家台資企業「三德興公司」,廈門工業引進外資由以港澳台中小企業、項目為主逐步過度到了以引進跨國公司、大企業、大項目,引進核心技術為主,不斷提高招商引資層次。2005年,全市外商及港澳台投資工業完成產值1652.81億元,佔全市工業總產值的78.7%,比1981年提高了77.4個百分點。
以機械、電子、化工三大支柱行業為核心的產業集群發展迅速,聚集程度較高,對城市經濟發展形成了突出的貢獻。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工業三大支柱行業經過20多年的發展,逐步擁有了以計算機、手機為主導的投資類電子產品,以彩電、汽車音響、DVD為主導的消費類電子產品和以電容器、光電器件等為主導的基礎元器件電子產品;擁有了廈工裝載機、金龍客車等一批在國際、國內佔有競爭優勢的重點產品;橡膠製品、精細化工已具相當規模,翔鷺石化PTA、金達威維生素產量全國第一。2005全市三大支柱產業完成工業產值1538.85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75.8%,對全市工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3.2%。
企業技術創新投入力度加大,自主創新能力得到一定的提升,高新技術企業領先增長,產業整體實力不斷壯大。特區建設以來,在繼續發展傳統產業的同時,大力發展電子信息、光電子、軟體、生物醫葯等高新技術產業,不斷提高高新技術產業在廈門製造業中所佔的份額,通過高新產業帶動整體工業上一個新的水平。2005年全市產值上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有87家,實現工業總產值1177.18億元,佔全市規模以上工業產值的58.0%。在2006年《城市競爭力藍皮書》8個分項競爭力分析中,廈門的創新環境競爭力和企業本體競爭力分列內地城市第二名和第五名。
第三產業全面發展,中心城市服務功能不斷增強。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工業的快速發展,對第三產業形成強有力的拉動,帶動交通運輸、商業貿易、房地產和社會中介服務業的發展,形成第二、三產業的良性互動發展。
充分發揮「以港興市」戰略,形成海陸空港聯動優勢。廈門得天獨厚,擁有天然良港,歷史上就曾是我國的「五口通商口岸」之一。特區建設以來,在「以港立市」的戰略思想指導下,依託廈門灣組合港和高崎國際機場,逐步形成了以港口為龍頭,海運、公路、鐵路、民航為骨幹,各大客貨運輸場站為樞紐的海陸空立體交通體系。2005年廈門港口管理局正式成立,將廈門灣內的漳州後石、石碼兩港區和招商局漳州開發區招銀港區與廈門港合並,管轄圍繞廈門灣而建的所有港口和碼頭。經過二十多年的建設,廈門港已成為國家一類港口,全港現有泊位74個,其中集裝箱專用碼頭12個,是全國七大集裝箱干線港之一,我國第四個可接待第六代大型集裝箱船舶的港口;廈門空港成為國內十大機場之一、第四大口岸機場,是連接東南亞及日、韓的重要航空樞紐,通航城市已達到74個,郵件航班實現了輻射全國的郵件交換,被國家郵政總局列為全國五大樞紐港之一;廈門站已成為華東地區的鐵路大站,鐵路運輸通過電氣化的鷹廈鐵路與全國鐵路網連接,海鐵聯運戰略開始起步,與南昌、贛州實現了跨省海鐵聯運,有效拓寬「西進」腹地;廈門郵電通訊已形成程式控制電話、移動通信、數字數據、圖文傳輸等現代化通信網路,達到世界先進水平。2005年廈門港口貨物吞吐量4770.75萬噸,全港集裝箱吞吐量334.29萬標箱,居世界第24位;空港旅客吞吐量628.57萬人次,空港貨郵吞吐量15.9萬噸;鐵路貨物到發總量933.56萬噸;公路貨運量1939.7萬噸;全市市話(含小靈通)年末到達數187.79萬部,行動電話年末到達數168.65萬部,電信寬頻用戶總數達22萬戶。2005年交通運輸、倉儲、郵政業實現增加值比1981年增長64.4倍,年平均增長19%。
房地產業蓬勃發展。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處於城市區域擴張過程中,房地產業作為一個新興行業迅速崛起,大量高樓大廈拔地而起,標志性建築不斷涌現,現代化新區層出不窮,隨著住房制度改革、開放房屋二級市場、改變土地交易方式等措施的實施,特別是隨著海灣型城市建設的啟動,促使房地產業的發展邁出了更大的步伐。隨著經濟的持續發展和城市建設的加快以及房地產市場進一步活躍、居民對住房需求的進一步擴張,廈門市房地產市場步入繁榮時期,投資規模平穩增長,商品房市場與全國主要中心城市房地產市場一樣交易火爆,市場價格飆升,銷售面積持續大幅增長。2005年,全市房地產業完成投資額114.07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8.4%,其中商品房住宅投資83.33億元;商品房銷售面積達319.49萬平方米,其中住宅銷售285.15萬平方米;商品房銷售額136.36億元,其中住宅銷售額111.6億元;商品房銷售總平均價格達5503元/平方米,其中居住用房平均價格4744元/平方米。2005年房地產業實現增加值比1981年增長156.9倍,年平均增長23.5%。
消費品市場繁榮穩定。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圍繞把廈門建成購物環境優美、具有較強輻射功能的東南沿海重要的商貿中心的目標,積極擴大消費拉動內需,促進消費市場繁榮活躍。廈門市先後引進了好又多、新華都、美國沃爾瑪、德國麥德龍、百安居、天虹商場等國內外大型零售企業,以及國美電器、蘇寧電器、永樂電器等大型家電連鎖零售企業,連鎖經營快速發展,零售業態日趨多樣化,並隨著城市建設步伐地加快,不斷調整商業網點布局,從原來絕大部分集中在中山路至廈港一帶的老城區向新區擴展,已初步形成「二路(中山路、禾祥西路)三圈(中山商圈、火車站蓮坂商圈、江頭商圈)」為中心的商業新格局,城市商業作為中心城市輻射力大為提升。在外就餐逐漸成為時尚,黃則和、好清香傳統小吃得到恢復挖掘;麥當勞、肯得基等洋快餐入駐廈門,規模呈快速擴張之勢;我家咖啡、豪客來等連鎖咖啡快餐廳興起並逐步向外擴張;悅華酒店、寶龍大酒店等星級賓館餐廳以其優美就餐環境、精緻新穎菜餚及良好服務吸引大量遊客;牡丹大酒樓、舒友海鮮大酒樓等中式餐飲企業靠其優良服務和優質菜餚贏得大量顧客,全國各種菜系紛紛進入廈門,相互競爭,蓬勃發展。預計2006年全市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10億元,比1981年增長106.6倍,年平均增長20.6%。2005年住宿餐飲業實現零售額30.08億元,佔全社會消費品零售額的比重為11.1%,比1981年提高7.3個百分點。批發和零售業實現增加值比1981年增長27.4倍,年平均增長15%;住宿餐飲業實現增加值比1981年增長90倍,年平均增長20.7%。
金融市場不斷壯大。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金融市場規模不斷擴大,已經形成了中外資金融機構並存,法人與非法人金融機構並舉,市政府金融辦協調,人民銀行、銀監、保監、證監共同監管,覆蓋銀行、證券、保險、期貨、信託等金融領域機構較齊全、運行較穩健的金融體系。至2005年末,全市共有商業銀行11家,政策性銀行2家,外資銀行商業11家,代表處3家,郵政儲匯局1家,擁有各類銀行網點360多個,從業人員1.3萬人,全市中外資銀行業金融機構本外幣各項存款余額1663億元,本外幣各項貸款余額1213億元;保險市場主體14家,保險中介機構19家,保險從業人員0.72萬人,全年累計實現保費收入23.31億元,全市保險深度2.3%,保險密度1478元;法人證券公司1家,證券營業部23家,全年證券交易額571.5億元,全市共有上市公司15家,股本總額50.25億元,總市值226.14億元;法人期貨公司1家,期貨營業部4家,期貨合約年交易額598.68億元。2005年金融業實現增加值比1981年增長53.1倍,年平均增長18.1%。
會展業、國際旅遊業發展勢頭良好。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加大扶持會展業發展的力度,廈門已經成為國內居於領先地位的會展城市。2004年《中國城市競爭力報告》認為,廈門會展競爭力居全國第7位,會展綜合排名居全國第10位,這是許多省會城市和副省級城市所不及的。除「投洽會」和「台交會」等金牌展會外,廈門禮品展、石材展、食博會、體博會、醫博會等專業展覽穩步發展,展會的影響、規模和效益逐步擴大,品牌展會的培育初見成效。2005年,廈門市舉辦各類展覽、展銷活動45場,展覽面積42.4萬平方米。特區建設以來,隨著對外開放的不斷深入和城市建設的不斷加快,我市旅遊設施和旅遊環境也不斷完善,逐步提升鼓浪嶼、萬石山、白鷺洲和環島路等傳統旅遊資源,深度挖掘五緣灣、天竺山、大帽山、蓮花山、北辰山、大嶝島等特色旅遊資源,推進與周邊城市旅遊資源共享和旅遊互動,大力發展度假旅遊,重點開發濱海旅遊、文化旅遊、購物旅遊、生態旅遊和節慶旅遊等旅遊項目,旅遊業發展日益加快。截止2005年底,全市共有星級酒店61家,其中三星及以上級酒店38家,悅華酒店、寶龍大酒店躍居五星級;全年共接待過夜境外遊客72.31萬人次,在全國主要旅遊城市中排名第11位,其中外國人40.23萬人次,港澳台同胞32.08萬人次,旅遊創匯5.52億美元。
三、投資規模不斷擴大,中心城市功能進一步完善
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委、市政府從實際出發,針對廈門過去地處海防前線,長期以來基礎設施十分落後的狀況,首先從基礎設施建設入手、努力改善投資環境,不斷創新投融資體制,廣開財路,積極引進各方資金,加快以交通網路、信息網路、電力、燃氣、水等市政基礎設施為框架的城市建設步伐。1981~2006年,全市預計累計完成固定資產投資3244.67億元,年平均增長26.2%,每萬元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產出生產總值2.47萬元。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需求中投資提高最快、拉力最強,2005年投資對全市生產總值的貢獻率為41.6%,直接拉動GDP增長6.9個百分點。
拓寬融資渠道,投資主體多元化、市場化。特區建設以來,伴隨著經濟體制改革的不斷推進,以市場化為導向的投、融資體制改革穩步推進,已經發展到自籌資金、銀行貸款、國際金融組織及外國政府貸款、發行股票債券、轉讓經營權等多種融資方式並舉的多元化籌融資模式,全市投資主體自我積累能力和融資能力不斷加強。2005年,全市建設項目資金來源總額為540.48億元,其中:國家預算內資金62.34億元,佔全部資金來源比重的11.5%,比1981年減少23.3個百分點;國內貸款159.83億元,佔29.6%,比1981年減少10.3個百分點;利用外資22.91億元,佔4.2%;自籌資金151.03億元,佔27.9%;其他資金144.35億元,佔26.8%。
基礎設施建設力度加大,城市建設日新月異。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市優先發展基礎設施建設,基本上解決了困擾全市經濟發展的基礎設施滯後問題。1981~2005年,全市累計完成基礎設施投資740.64億元,佔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的28%。完成《廈門市城市總體規劃修編》,城市發展格局更加合理,按「一心兩環、一主四輔八片」的城市格局,向島外海灣地區加快拓展新城區,開工建設五緣灣片區、翔安新城片區,加快推進黃厝片區、廈港片區、觀音山商務集中區前期工作,2005年城市建成區面積擴展到126.5平方公里。加強對外連接,加快連接島內外以及城市各組團之間的快速通道建設,完成城市間快速路網、島內城市交通主次干網建設,先後完成了鷹廈鐵路電氣化改造,建成了廈門大橋、海滄大橋、石鼓山立交橋、鍾鼓山隧道、仙岳山隧道,對廈禾路、仙岳路等多條城市主幹道進行拓寬改造,完成了同集路、集灌路等高等級公路建設及廈漳、廈泉高速公路建設,高標准建成了環島路,完成國道319線、324線拓寬改造,啟動了翔安隧道、杏林大橋、福廈、龍廈、廈深鐵路等工程的建設,逐步縮短廈門與周邊城市和內陸腹地的通達時間,形成了以廈門為中心的「1小時經濟圈」,促進了以廈門為開放窗口和國際經貿合作主通道的閩西南經濟區、海峽西岸經濟區、閩粵贛相鄰十三地市經濟協作圈的廣泛經濟合作交流,由此大大增強了廈門的中心城市輻射功能。2005年全市城市道路總長度比1981年增加756.6公里,城市道路總面積增加1463.8萬平方米。廈門城市建設基本實現了「居者有其屋」以及城區「步行500米有綠地、步行15分鍾到公園」的目標。2005年末,全市人均擁有道路面積16.18平方米,人均公共綠地13.57平方米,擁有公園37個、面積達896.96公頃;城鎮居民人均住房使用面積21.36平方米;農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積為46.36平方米;各類公交營運車輛共計2610輛,運營線路網長度達3013.6公里,計程車3646輛,輪渡客運船隻14艘,公交方便程度在全國名列前茅到。
工業集中區建設進展順利,工業產業布局趨向合理。特區建設以來,廈門圍繞建設海灣型城市藍圖,調整行政區劃,強化產業布局,對島外原有40多個工業小區進行整合,把一批有自主創新能力、有著名品牌、有較強市場佔有率和生產經營實力的大企業培育成為龍頭大項目引入工業園區,進行產業鏈招商,形成產業集群和族群。目前已經形成海滄新陽、集美機電、同安輕工食品、同集工業集中區、火炬(翔安)產業區等14個工業集中區,工業產業布局趨向合理,工業企業從島內向島外遷移取得成效,逐步向工業園區聚集,企業集聚效應顯現。

Ⅲ 福建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福建上市公司,這里以A股上市公司為對象,發現在數量上,截至20222年11月福建共有152家上市公司。其中涉及行業:新能源的有25家、電池的有22家、光伏的有17家、5G的有14家、晶元的有14家、安防的有13家、軟體的有12家。

在市值上,截至2022年11月8日,福建上市公司市值排名中,寧德時代位列第一位,市值達到1萬億元;興業銀行排名第二,市值為3209.62億元;紫金礦業排名第三,市值2385.44億元。市值排名前10的還有:片仔癀、福耀玻璃、億聯網路、興業證券、安井食品、法拉電子、建發股份。

在福建的上市公司中,這些公司所屬行業為:

電力:福能股份、中閩能源、閩東電力

餐飲:易聯眾、安井食品、天馬科技、安記食品

晶元:億聯網路、瑞芯微、航天發展、新大陸、盈趣科技、星網銳捷、南威軟體

儲能:科華數據、冠城大通、廈門鎢業、寧德時代、中能電氣、法拉電子、星雲股份

鋰電:冠城大通、坤彩科技、納川股份、廈門鎢業、閩東電力、寧德時代、盛屯礦業

游戲:吉比特、新大陸、愷英網路、游族網路、富春股份、鴻博股份

信創:航天發展、美亞柏科、南威軟體、榕基軟體

養殖:聖農發展、天馬科技、傲農生物

手游:吉比特、富春股份、愷英網路、游族網路、元力股份、貴人鳥、鴻博股份

家居:茶花股份、奧佳華、德藝文創、陽光城、松霖科技、金牌廚櫃

熱點內容
國際金融為什麼降價 發布:2025-01-18 13:00:14 瀏覽:473
龍華股票軟體銷售招聘 發布:2025-01-18 12:57:51 瀏覽:234
股票軟體中的asi公式如何寫 發布:2025-01-18 12:54:57 瀏覽:31
散戶原油期貨一手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1-18 12:54:12 瀏覽:821
小米金融如何投資理財 發布:2025-01-18 12:39:06 瀏覽:529
股市目標價是多少錢 發布:2025-01-18 12:38:54 瀏覽:514
玖富和別的理財哪個更好 發布:2025-01-18 12:31:54 瀏覽:11
怎樣看京東金融能貸多少錢 發布:2025-01-18 12:09:10 瀏覽:401
做金融股票月工資多少 發布:2025-01-18 11:57:24 瀏覽:876
研究生金融管理工資一般多少 發布:2025-01-18 11:56:30 瀏覽:7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