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貨幣什麼樣
㈠ 秦朝是怎麼統一的貨幣,文字,和度量衡統一成什麼樣
一、統一貨幣
秦統一後,由政府統一鑄造通行全國的圓形方孔錢,叫「半兩錢」。其重量也正好是半兩。秦以前齊國和燕國使用的刀幣、趙國和魏國使用的布幣(也叫「鏟形幣」)、楚國的「蟻鼻錢」(也叫「鬼臉錢」)均被廢除。如圖:
三、統一度量衡
第一,皇帝親自頒發統一度量衡的命令。
這個命令被刻在或鑄在量器、衡器上,或是刻在銅版上,再嵌在量器、衡器上,作為使用憑證。
第二,中央製造頒發度量衡的標准器,作為各地製作和檢定的標准。
第三,制定了對度量衡器具定期鑒定的制度。
(1)秦朝貨幣什麼樣擴展閱讀:
秦朝統一貨幣,文字,和度量衡的意義:
1、統一貨幣,可以使中央直接掌控各地的經濟活動,讓整個國家的物資可以流動,不會出現各地各自有貨幣而無法展開貿易的情況.也避免了地方上出現貨幣鑄造進而掌握憑借貨幣發行掌握地區勢力的情況。
2、度量衡的統一可以讓全國處在統一的標准下,對促進生產有很大的好處。
3、文字的統一意義最為深遠,將之前處於不同文化背景下的百姓放在統一的文化背景里,加強了秦文化的影響與滲透,延伸了秦始皇的統治。
㈡ 秦朝統一的貨幣名稱
秦始皇統一幣制後,「半兩」錢就成了全國統一的法定貨幣。
「半兩」錢外圓內方,無內外廓,背平無文;篆書「半兩」二字分別列於穿孔兩側,錢文凸起,據說是丞相李斯所創,布局嚴謹,筆劃方折,雅卓剛健。「半兩」錢圓中有方,方外有圓,剛柔並濟,靜動結合,達到了勻稱均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秦統一中國,也統一了貨幣,規定黃金為上幣,單位「鎰」(合20兩或24兩);銅為下幣,單位「半兩」。半兩錢在戰國秦即已鑄行,初為圜錢,旋即改為方孔圓錢。
秦統一以後,將半兩錢推行中國。自此,方孔圓錢這種貨幣形制一直沿用了兩千餘年。今見秦半兩錢大小輕重不一,錢徑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無內外郭,背平素。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或說即《索隱》所載的「當百錢」。
(2)秦朝貨幣什麼樣擴展閱讀:
秦始皇採取了兩種統一貨幣的主要途徑:一是由國家統一鑄幣,嚴懲私人鑄幣,將貨幣的製造權掌握在國家手中。二是統一通行兩種貨幣,即上幣黃金和下幣銅錢。改黃金以「鎰」為單位,一鎰為二十兩。銅錢以「半兩」為單位,並明確鑄金幣明「半兩」二字。
銅錢造型為圓形方孔,俗稱「秦半兩」。原來六國通行的珠玉、龜貝、銀錫等不得再充當貨幣,及至秦,中一國之幣為二等;黃金以鎰名,為上幣;銅錢識曰半兩,重如其文,為下幣。而珠玉、龜貝、銀錫之屬為器飾寶藏,不為幣。
㈢ 秦始皇統一的貨幣叫什麼
半兩錢。
戰國末期,秦惠文王二年(前336)「初行錢」,即指秦國開始由王室鑄造貨幣的流行,標明秦國王室專鑄貨幣制度的確立。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廢除戰國時期流通的刀、布、郢爰和貝幣等大小、形制、重量和貨值不一的龐雜混亂的六國貨幣,把秦統一貨幣的政策和圓形方孔的半兩錢在全國范圍內推行。
《史記平準書索隱》引《古今注》 :「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今見秦半兩錢大小輕重不一,錢徑一般3.2-3.4厘米,重8克左右。錢文突起而狹長,略具弧形。無內外郭,背平素。有重過10克以上,甚至重達20多克的,或說即《索隱》所載的「當百錢」。
(3)秦朝貨幣什麼樣擴展閱讀:
秦二世「復行錢」以後的半兩錢,體積明顯較前輕小。如從始皇陵T2出土的半兩錢,直徑2.7厘米,重4.1克,合秦制6銖稍強。
始皇陵北魚池村遺址出土的半兩錢,直徑在2.6至2.8厘米之間,重量在2.2至3.8克之間,合秦制3.3至5.7銖。這些錢例較秦統一不久鑄的標准錢,均減輕一半左右,但錢型較整齊,錢文小篆,字形稍長,當屬官錢,可能是二世所鑄。
秦二世即位剛一年就爆發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天下大亂,私鑄蜂起。於是製作粗劣,穿孔較大,錢徑不到2厘米,重不足2克的小半兩,亦稱「秦榆莢錢」也出現於市場。
可見一國之貨幣可以反映國力之盛衰。「復行錢」是秦王朝行將傾覆時採取的應急措施,敲響了「半兩錢」走向衰落的喪鍾。秦末貨幣的嚴重減重變質,與秦王朝的衰亡是同步的
㈣ 秦統一後的貨幣叫什麼
秦朝統一的貨幣名稱為秦半兩。
「半兩」錢在外圓內,無內外輪廓,平背;篆書「半兩」兩個字都列在兩邊的穿孔處,錢文凸出,是李斯創作的,布局嚴謹,筆畫方正,文雅粗獷。「半兩」的錢圈有一個正方形,外面的正方形有一個圓形,既有剛柔結合,又有動靜結合,達到了對稱平衡之美的最高境界。
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4)秦朝貨幣什麼樣擴展閱讀:
半兩錢在戰國秦即已鑄行,初為圜錢,旋即改為方孔圓錢。秦統一以後,將半兩錢推行中國。自此,方孔圓錢這種貨幣形制一直沿用了兩千餘年。《史記平準書索隱》引《古今注》:「秦錢半兩,徑一寸二分,重十二銖。
秦二世即位剛一年就爆發了秦末農民大起義,天下大亂,私鑄蜂起。於是製作粗劣,穿孔較大,錢徑不到2厘米,重不足2克的小半兩,亦稱「秦榆莢錢」也出現於市場。可見一國之貨幣可以反映國力之盛衰。
㈤ 秦朝統一時用的是什麼樣的貨幣
秦朝統一時用的貨幣是「秦半兩」。
在秦統一六國之前,各國錢幣的形狀不一,如鏟幣、刀幣、環錢等,且只能在各自統轄的范圍內流通;秦始皇在統一六國後,確定統一法律、度量衡、貨幣和文字,廢止了戰國後期六國舊錢,圓形方孔的秦半兩錢在全國通行,結束了我國古代貨幣形狀各異、重量懸殊的雜亂狀態。
「秦半兩」的出現,標志著秦始皇在貨幣上的大一統,還標志著中國古代錢幣的初步成熟,是中國貨幣發展過程中的一個里程碑,並影響到相鄰國家和地區,具有非凡的歷史意義。「秦半兩」奠定「圓形方孔」的古錢幣造型。
(5)秦朝貨幣什麼樣擴展閱讀:
「秦半兩」青銅幣以「圓形方孔」為貨幣造型,方孔代表地方,外圓代表天圓,「圓形方孔」即象徵著古代天圓地方的宇宙觀。「圓形方孔」錢幣成為古代中國貨幣的基本形式,貫穿中國封建社會,沿用了兩千多年。
青銅幣上的「半兩」二字為小篆文字,是由秦國著名的李斯所題寫;它表示每枚重為當時的半兩(即十二銖),故稱「半兩錢」。圓形方孔是生產、加工的需要,是便於攜帶、流通和儲藏的需要,在不斷的實踐中形成的較為科學的制式。
參考資料:網路——秦半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