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健全什麼體系
1. 中國人民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及其存在的問題
1)外匯儲備是中國人民銀行近年來投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1994年外匯管理體制改革後,我國實行的是有管理的浮動匯率制,為了避免人民幣匯率的大幅波動,中國人民銀行通過在外匯市場上買賣外匯影響外匯市場的供求關系,保持人民幣匯率的相對穩定。當外匯儲備增加時,基礎貨幣也相應增加;反之,當外匯儲備減少時,基礎貨幣也相應減少。
2)公開市場業務也是近幾年中國人民銀行調控基礎貨幣的一個重要渠道。中央銀行如果增加持有對政府的債權,就意味著投放了相應的基礎貨幣;中央銀行減少對政府的債權,意味著其收回了相應的基礎貨幣。1995年以後中央銀行增加的對政府債權都體現在持有的政府債券上,都是中國人民銀行從事公開市場業務的結果。
3)再貼現曾經是中國人民銀行投放基礎貨幣的渠道,但隨著我國金融體系日益完善,金融市場特別是貨幣市場的迅速發展,通過再貸款投放的基礎貨幣規模越來越小。截至2009年年底,我國的再貼現市場不發達,再貼現沒能成為中國人民銀行收放基礎貨幣的主要渠道之一。
4)發行央行票據是中央銀行調節基礎貨幣的另一種手段。我國的中央銀行票據只向商業銀行等存款性金融機構發行,商業銀行購買央行票據、支付款項後,直接的結果是其在中央銀行賬戶上的准備金存款減少,即基礎貨幣數量減少。
(1)基礎貨幣投放機制健全什麼體系擴展閱讀
從本質上講,基礎貨幣即為央行的凈貨幣負債。信用貨幣的創造的過程是由商業銀行的資產擴張行為直接創造貨幣,那麼基礎貨幣的創造過程也是來源於央行資產端的擴張。因此,我們通常分析基礎貨幣,並不從其貨幣發行與存款准備金的組成成分來分析,而是從資產端外匯資產等部分的變動來分析。
根據資產恆等於負債的會計關系,我們很容易從貨幣當局資產負債表中得到基礎貨幣的決定公式:
基礎貨幣=國外資產+對政府債權+對其他存款性公司債權+對其他金融性公司債權+對非金融性公司債權+其他資產-不計入儲備貨幣的金融性公司存款-債券發行-國外負債-政府存款-自有資金-其它負債
上式是根據資產負債表直接得出的,如此多的統計品類反而使得基礎貨幣的分析變得復雜,因此有必要進一步簡化公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