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菲特市值大概多少
❶ 巴菲特指標
上篇文章講了一些宏觀數據,這里介紹一個宏觀指標。
截至當前,巴菲特指標: $48.7T ÷ $21.7T =224%
根據CMV的計算,目前巴菲特指標比歷史平均水平高出84%,這表明市場被嚴重高估。自本世紀初的互聯網泡沫以來,這一比率已飆升至歷史最高水平,超過其長期趨勢,表明美國股市「被嚴重高估」。
巴菲特指標數低於72%時,表明市場是嚴重低估的,72%至93%的區間為略微低估,93%至114%的區間為估值合理,114%至134%的區間為略微高估,超過134%即為嚴重高估。
巴菲特在2001年曾表示,「當這個比值在70%至80%之間,買入股票很可能會給你帶去好的回報,如果這個指標接近200%,比如1999年以及2000年的部分時期,你就是在玩火」。市場人士普遍認為,當指標位於100%及以上時,投資者就應該選擇持幣觀望或者退出市場了。
巴菲特指標其計算方式為:美股總市值 / 美國國家GDP。
❷ 巴菲特和芒格的故事(1)
沃倫·巴菲特 和 查理·芒格 兩個天才的故事
人說,商場是爾虞我詐的戰場。每一個企業家,都是孤獨的。 但是其實,世界有另外一種運作的方式。巴菲特和芒格,用他們半個多世紀的友情,向我們提供了絕佳的模板。
巴菲特望著芒格
2019年, 沃倫·巴菲特 在《福布斯》億萬富豪榜上,排名 世界第三。
他的財富是 825億美元 ,摺合 5550億人民幣 ,和排在前面比爾·蓋茨,相差無幾。
其實早在2008年,巴菲特就已經當過世界首富。那一年,他以620億美元,力壓蟬聯多年首富寶座的蓋茨。
巴菲特的公司,叫 伯克希爾·哈撒韋 ,由於它不直接面對消費者,所以大部分人都沒聽過。
但是,這家公司當前市值5263億美元,排名世界第6。在它前面的,是 蘋果、微軟、亞馬遜、谷歌、臉書 ,在它後面一位的,是 阿里巴巴 。都是世界知名的互聯網或高科技企業。
伯克希爾,是一家投資公司。
與比爾·蓋茨通過為別人提供產品賺錢不一樣,巴菲特通過 錢賺錢 。
事實上,巴菲特是有史以來最成功的投資人,被稱為 「奧馬哈的先知」、「投資之神」、「股神」。
但巴菲特卻說:
(有一個人),他用思想的力量,拓展了我的視野,讓我以非同尋常的速度,從猩猩進化到人類。否則,我會比現在貧窮很多。
……顯然正是由於他對我們的教導,伯克希爾才得以成為一家更具價值而且受人尊敬的公司。
比爾·蓋茨評價說:
如果沒有他,巴菲特恐怕很難做得這么好。
巴菲特的兒子說得更直白:
我爸是我見過的人裡面第二聰明的,排第一的,是他。
更令人稱道的,是巴菲特和他毫不掩飾的兄弟友情。
巴菲特對記者說:
我倆都清楚,我們簡直是天造地設! (We knew we were sort of made for each other.)
媒體提起他時,常用定語是「巴菲特的右手」(Buffett』s right hand);提起他倆時,常用的詞是「那一對兒」(the pair)。
巴菲特和他,已經相識一花甲,共事半世紀,從未吵過架。他們共同締造了富可敵國的伯克希爾帝國,攜手登上福布斯富豪榜。
看到他倆的照片,你會突然想起一句詩:
願得一人心,白首不相離。
芒格望著巴菲特
他,就是巴菲特的終身摯友和最佳合夥人, 伯克希爾公司的二把手,查理·芒格 。
今天,我們一起來領略一下巴菲特與芒格的傳奇人生,以及他們的驚世友誼。
1
巴菲特
(1)青少年
在美國廣袤的中西部,有一片高平原,其中最大的一塊平地,原是北美印第安人的棲息地,現在叫內布拉斯加。
在內布拉斯加東部,密蘇里河的西岸,曾經有一個印第安人部落,叫「陡岸上的居民」,發音是Omaha,即奧馬哈,後來美國人在這里建立城市,就以此為名。
巴菲特就出生在這里,那是1930年。
他的爺爺經營一家雜貨鋪。爸爸做證券生意,後來當選為國會議員。
巴菲特小時候就特別乖,被公認為讓大人省事的小孩。他最愛的玩具是存錢罐,最愛的游戲是與數字有關的一切活動。
7歲那年,巴菲特從奧馬哈公共圖書館借到一本書:《賺到1000美元的1000種方法》。這本書介紹了一些普通人怎麼發財的案例。巴菲特看了這本書,心潮澎湃,大聲向家人宣布,我一定要在35歲之前,成為百萬富翁!
巴菲特的性格是說做就做。從這以後,巴菲特開始挨家挨戶推銷可口可樂、口香糖和報紙賺錢。閑暇時,還到爺爺的雜貨鋪去打工。
10歲那年,巴菲特的爸爸帶孩子們去紐約遊玩,出乎他意料的是,巴菲特對游樂場、動物園完全不感興趣,卻纏著爸爸帶他去華爾街參觀證券交易所。
11歲,巴菲特開始炒股。14歲,巴菲特就知道怎麼做稅務統籌,並通過合理申報得到了35美元的退稅。
在巴菲特12歲那年,他的爸爸當選了國會議員,全家搬到華盛頓去居住。但巴菲特還是堅持在奧馬哈念完了小學(八年制)。後來,他進入了華盛頓著名的伍德羅威爾遜高中。
高中畢業時,巴菲特滿腦子想的都是做生意,根本就不想上大學。可是他爸爸非常堅持,他只好去賓夕法尼亞大學沃頓商學院就讀。他在這里呆了兩年,並加入了該校的兄弟會社團「阿爾法西格瑪壞」(其中最後一個字請用福建或湖南方言發音),這個社團類似耶魯的「骷髏會」,是精英學生的秘密社團。
在沃頓兩年後,巴菲特轉到爸爸的母校內布拉斯加大學就讀,拿到工商管理學士學位。他爸爸還想讓他繼續念哈佛,但是巴菲特的申請失敗了,他轉而進入哥倫比亞大學商學院。
在哥大,他師從投資大師、現代證券分析之父本傑明·格雷漢姆,學到了高超的投資技巧。並在幾年後加入格雷漢姆的公司,在格雷漢姆退休時,接管了他的客戶。
(2)事業
21歲碩士畢業後,巴菲特提出要在華爾街工作,但是他爸爸和格雷漢姆都反對。
巴菲特對格雷漢姆說,要免費在他公司工作,格雷漢姆毫不留情地拒絕了。
巴菲特只好先到爸爸的公司做了一個投資銷售員,直到3年以後,格雷漢姆才最終接受了巴菲特的求職,讓他在公司做證券分析師。
巴菲特在這里歷練了兩年。
兩年以後,格雷漢姆宣布退休,公司不做了,客戶交給巴菲特運營,自己專心搞學術去了。
所以,巴菲特是格雷漢姆真正意義上的「關門弟子」。為了感謝和紀念格雷漢姆對自己的巨大影響,巴菲特把自己的第二個兒子起名為格雷漢姆。
26歲那年,巴菲特成立了自己的合夥公司,開始了獨立投資生涯。
他先是找自己的親戚朋友籌款,由於大家都知道巴菲特是個聰明能幹又靠譜的人,很願意把錢交給他管理。
巴菲特承諾,給他管理的錢,每年可以得到不超過4%的固定收益。除此之外的額外收益,75%歸投資者,25%歸巴菲特。除此外,大家不得過問他是怎麼投資的,只能在一年一度的股東大會上聽他的主動匯報。
由於巴菲特的投資確實有一套,交錢給他管理的人,都賺到了遠高於國債收益率的錢。來找他的人越來越多,巴菲特管理的資金池子越來越大。
32歲那年,巴菲特的個人財富達到102.5萬美元,提前實現了自己在7歲時許下的,35歲成為百萬富翁的夢想。
35歲時,巴菲特收購了一家紡織企業,名為伯克希爾·哈撒韋。但巴菲特很快發現自己似乎做了一個錯誤的決定,他被陷在紡織業務里了。一直到很多年以後,巴菲特還對此耿耿於懷,並稱之為自己「最糟糕的一次投資」。
不過,在這一年,芒格開始和他一起做投資,他們共同買進一家叫「藍籌印花」的公司股票。從那以後,他們一直緊密合作,到現在已經超過50年時間。
巴菲特和芒格很快就認識到收購伯克希爾的錯誤。1967年,他們帶領伯克希爾進行了變革,大力拓展保險和其他投資業務。伯克希爾漸漸變成一家投資公司,並成為巴菲特最主要的投資平台。
伯克希爾開始了狂飆的歷程。通過一系列深具遠見的投資操作,伯克希爾的年均收益率達到了驚人19%。
1965年,巴菲特以每股14.86美元的價格收購伯克希爾。
到1996年5月9日伯克希爾在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時,每股的價格已經漲到33400美元。而到今天(2019年4月30日),伯克希爾的股價已經漲到32萬5千美元,是全世界價格最高的股票。
如果你1965年跟著巴菲特一起投資伯克希爾1000塊錢人民幣,到1996年,你將擁有225萬人民幣,到2019年,你將擁有2187萬。
2008年,78歲的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2019年,巴菲特的財富達到5550億元人民幣。他是唯一一位憑借投資進入世界前10的大富豪。
(3)愛情
19歲時,巴菲特迷戀上了一個叫貝蒂的女孩,但是貝蒂喜歡一個彈尤克里里的男孩。為了競爭,巴菲特也開始了學這種樂器。雖然女孩沒能追上,但尤克里里成了他終身的愛好。直到現在,帶著黑框眼鏡、給賓客彈奏尤克里里,是這位長者樂此不疲的活動。
巴菲特的表演
第二年,巴菲特利用新學會的尤克里里技能,對另一位女孩蘇珊開始了窮追猛打。
和貝蒂一樣,蘇珊也在和另一個男孩約會。不過這次巴菲特沒有放棄。他先是和蘇珊的爸爸成為朋友,經常去他家玩,他彈尤克里里,蘇珊的爸爸彈曼陀林琴。
有時,蘇珊爸爸媽媽會故意躲出去,好讓兩個年輕人有機會在一起。
巴菲特契而不舍地去蘇珊家串門,哪怕在紐約哥倫比亞大學讀書期間,還經常跑回來看望蘇珊。
追了兩年,蘇珊終於答應了巴菲特的求婚。
從此以後,兩個人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
童話故事一般是這樣結尾。但是現實生活不會。
巴菲特40多歲時,和一個酒吧女招待阿斯特麗德·門克斯同居了。
蘇珊對此並無異議,事實上,這正是她安排的。為了追求自己的歌手職業,蘇珊住到了舊金山,距離奧馬哈2千多公里。她請一些朋友幫忙照顧巴菲特,其中包括阿斯特麗德。
在蘇珊離開後,阿斯特麗德就開始經常給巴菲特送自己在家煲的湯,一年以後,她搬進了巴菲特的家。
當巴菲特要去看望蘇珊時,阿斯特麗德會幫助他收拾行李,沒有一絲嫉妒。她還經常會出現在蘇珊身邊,微笑、交談,甚至手挽著手。
巴菲特對這種三角關系並不忌諱。甚至,在他們給朋友寄出的聖誕賀卡上,落款是:沃倫、蘇珊和阿斯特麗德。
蘇珊於2004年去世。在此之前,她一直都是巴菲特妻子。不管法律意義上還是公開場合。
巴菲特和阿斯特麗德於2006年結婚,在同居近30年之後,他們終於幸福快樂地生活在了一起。
2
芒格
(1)青少年
從巴菲特家開車西行5分鍾,或走路半小時,就是芒格小時候的家。他倆都是在奧馬哈出生並度過童年時期。不過,當時的奧馬哈雖小,他倆卻從來沒見過。因為芒格比巴菲特大6歲。
芒格的爺爺住在隔壁林肯鎮,是當地唯一的一名聯邦法官。芒格的父親是一名律師。為了避免「爸爸當法官,兒子幫人打官司」的腐敗嫌疑,他不得不從林肯鎮搬到奧馬哈。1924年新年第一天,芒格出生在那裡。
小時候的芒格有點閱讀障礙,他媽媽耐心教導,幫他解決了這個問題,並且成功使他愛上了讀書。後來,芒格平均每天都要花2/3的時間在讀書上面。以至於孩子們稱他為「行走的書架」。
芒格5歲時,美國陷入了長達4年的經濟大蕭條。他們家也受到嚴重沖擊,過了一段苦日子。
所以,芒格很早就出去幫忙打零工。他打工的地方,正是巴菲特爺爺的雜貨店,他未來的終生摯友巴菲特,後來也會到同一家店打工。
巴菲特的爺爺是個很嚴厲而小氣的老闆。他要求芒格他們每天工作12個小時,期間不能吃飯,不能休息,每天的工錢是2塊錢。這段打工經歷,後來成了巴菲特和芒格回憶童年時,共同吐槽的談資。
17歲時,芒格從當地著名的中央高中畢業,離開了奧馬哈。從此後,奧馬哈永遠成了故鄉,芒格只有在探親訪友時,才會短暫回來住幾天。
芒格上的學校是密西根大學數學系。不過沒多久,珍珠港事件爆發,美國正式捲入二戰。第二年,芒格也被徵召入伍。
由於入伍時的測評分很高,芒格被派往其他大學學習氣象學,軍隊擬將他培養為一位氣象預報員。他先是進入新墨西哥州立大學,後來轉到CalTech,傳說中的加州理工學院(「生活大爆炸」中謝耳朵任教的學校)。
加利福利亞
加州理工位於加利福尼亞州的小城帕薩迪納,這里風景優美,芒格第一眼就愛上了這個地方,此後的幾十年,他就在此定居。
在氣象學課程結束後,芒格被從溫暖的南加州派往又黑又冷的阿拉斯加駐防,直到戰爭結束。
美國政府為戰場上退下來的百萬軍人設立了《美國軍人權利法案》,支持退伍軍人上大學。
芒格雖然沒有拿到本科畢業證,但他對自己充分自信。准備走和爸爸一樣的道路:去讀哈佛大學法學院。
不過,和巴菲特的命運一樣,芒格被哈佛大學無情地拒絕了。
好在芒格家裡有關系。他找了自己的同鄉,哈佛大學法學院前院長龐德。通過龐德走後門,芒格才得以進入哈佛法學院。
不過,芒格沒有給龐德丟臉。在哈佛,他第一年就拿了獎學金。畢業時,是以「magna cum laude」的榮譽拿到法律博士證書。這個拉丁語意思是「極大的贊譽」,只頒給學院前4%(12/335)的學生。
在哈佛期間,他和太太南希還生了一個女兒,那是他們的第二個孩子,名叫莫莉,養在學生宿舍。由於地方太小,莫莉的嬰兒床,要放在浴缸里。
24歲那年,芒格帶著法學博士學位、太太和孩子,回到帕薩迪納,加入了一家律師事務所。
(2)悲傷與轉折
時間進入1950年代。那是美國二戰後飛速發展的黃金年代,後來被認為是美國歷史上最幸福的10年。
但是對芒格來說,顯然不是。
1953年,芒格和南西離婚。這時,他們已經有3個小孩。
1955年,芒格的長子泰迪,因為白血病,不幸夭折。
那一年,芒格31歲。據他的朋友李克·古瑞恩描述:
「他說他的兒子正躺在病床上慢慢死去,他走進去抱了他一會兒,然後跑到外面沿著街道邊走邊哭。」
芒格用了很長時間,才走出喪子的傷痛。然後,1959年,父親又去世了。
好在悲傷的1950年代也快過完了。
正是回去料理父親葬禮的過程中,芒格經人介紹,認識了巴菲特。他們一見如故,結下了終身的友誼。
在巴菲特的影響下,芒格在加州成立了一家投資事務所。不過,他的主業還是律師。1962年,他和6名律師合夥成立了律師事務所。這家叫芒格、托爾斯和奧爾森(MTO)的律師事務所至今還在,是加州有名的律所。其中一名合夥人希爾斯,後來還成了美國證監會的主席。
雖然一個在帕薩迪納,一個在奧馬哈,但是芒格和巴菲特每天都通電話,有時一打就是好幾個小時。
巴菲特極力勸說芒格放棄律師業務,專心做投資。他覺得做律師對芒格來說太屈才了。
1965年,41歲的芒格聽從了巴菲特的建議,退出律所,開始專心和巴菲特做投資。
1978年,在和巴菲特已經合作多年之後,芒格正式擔任了伯克希爾公司的董事會副主席。
雖然伯克希爾公司是巴菲特和芒格一起做大,但是芒格非常滿足於當巴菲特背後的那個男人。他占的股份,比巴菲特少很多。
與巴菲特相比,芒格喜歡低調,不願意在聚光燈之下。他自稱,他的財富目標是永遠保持在福布斯富豪榜名單之下的位置。所以,他的排名以500多名的情況居多,有一年,他的名字沖到了前二百多名,據說他還為此不高興。
2019年,芒格的財富是17億美元,在福布斯排名第1425位。他應該對這個結果很滿意。
(3)愛情
和巴菲特一樣,芒格也是兩任婚姻。
他的第一位太太叫南希,是妹妹的大學同學。
當時,芒格在加州理工讀書,南希在不遠處的斯克利普斯學院讀書。
南希是一個漂亮活潑的女孩,在芒格的妹妹介紹他倆認識之後,他們一見鍾情。
由於芒格很快要上戰場,戰爭的悲情催生了愛情的浪漫。在那時,年輕的戀人們,常常面臨著一別就是永久的傷痛。
所以,在認識才幾個月的短短時間內,芒格和南希不顧一切地結了婚,並很快生下第一個小孩。那一年,芒格21歲,南希19歲。
他們經歷過離別,然後又一起在哈佛大學度過艱苦日子,終於迎來了在帕薩迪納的穩定日子。
可是,苦盡卻沒有甘來。當生活終於安定時,當時的激情卻再也找不到了。兩個人互相看對方不順眼。女兒莫莉回憶說,他們當著孩子的面吵架,大吼大叫,瞎子都看得出來,他們不快樂。
29歲那年,芒格和南希離了婚。
房子和財產都給了南希,芒格凈身出戶,住到大學俱樂部的單身宿舍。
好在,芒格不久後又遇到了生命中的第二個,也是最後一個女人。
巧合的是,這個女人,也叫南希。
南希·巴里·博斯威克把芒格從離婚和喪子的悲痛中拯救出來。
他倆是通過相親認識的。
和芒格一樣,南希也是離異,有兩個孩子。
這一次,芒格終於找到了幸福。
他和南希·博斯威克(婚後按美國習俗改名為南希·芒格)的孩子評價說:「在第二次婚姻中,爸爸媽媽都找到了第一次婚姻中缺乏的東西。」
芒格和南希各自帶了2個小孩,然後又共同生育了4個,組成了一個超級大家庭。
他們一直相伴55年,直到南希於2010年去世。
當然,與芒格相伴時間最長的,還是巴菲特,從35歲相識,現在已經60年了。
3
巴菲特與芒格
(1)人生初見
1957年,巴菲特的事業剛剛起步,他還要過51年才能成為世界上最有錢的人。
當時,巴菲特管理的投資基金,只有30萬美元的規模,全部來自於信任他的親戚。
相對於巴菲特的抱負和能力來說,這個數字實在是小的可憐。而只有親戚的投資,沒有社會資金,巴菲特的公司,還談不上是一家市場化的企業。他不得不每天四處去拉投資。
那天晚上,巴菲特去鎮上的醫生戴維斯家裡,費盡口舌,想讓他投1萬美元進來。
巴菲特注意到,戴維斯醫生似乎並不感興趣。他講得口乾舌燥,戴維斯卻聽得心不在焉。
談完以後,戴維斯醫生說,我要和太太商量一下。
銷售員都知道,「要和太太商量一下」,是拒絕的一種委婉托詞。當客戶這樣說時,生意一般是要黃。
巴菲特也覺得沒希望了。
很快,戴維斯夫婦就決定了。他對巴菲特說:我投10萬美元。
巴菲特驚呆了。
顧不上失禮,巴菲特問戴維斯:「我看到您剛才根本就沒有認真聽,為什麼您會決定投錢給我呢?
戴維斯醫生說:「因為你讓我想起了一個人,查理·芒格。」
這是巴菲特第一次對芒格這個名字留下深刻印象。他很想知道,這個能讓人如此信任,以至於自己只是和他有點相似,就能得到別人大筆投資的人,究竟是什麼樣子。
2年以後,巴菲特終於如願以償。
1959年,芒格回家處理父親葬禮事宜。他小時候的玩伴,戴維斯醫生的兒子,跟他說,介紹一個朋友給你認識,你們倆很相像。
那天晚上,巴菲特走進約定的地點珍妮咖啡館,見到一個人在高談闊論,他一下子被吸引住了。
據旁觀者稱,巴菲特那天出奇地安靜,平時酷愛主導談話的他,一個晚上都在耐心地聽別人說話。
那個談話的人,就是芒格。
巴菲特後來回憶說,聽了一會兒,芒格被他自己講的笑話逗得在地上打滾——我也一樣。
這是真正的一見鍾情。他們彼此都對對方留下深刻印象,交談得意猶未盡。桌上的其他人對他們來說似乎都不存在,他們的眼裡只有對方。
第二天,他們又相約在一起。兩個人之間的話題談不完。芒格拉著巴菲特只顧聊,當別人要開口說話時,他還不耐煩地揮手示意別人不要打斷他倆的聊天。
一個月後,巴菲特專程飛到加州去看芒格。芒格在家裡接待巴菲特,並且把他介紹給自己認識的富豪們。巴菲特的客戶,有很多都是芒格圈子裡的人。可以說,是芒格把巴菲特從內巴拉斯加平原帶到了富庶的西海岸。
巴菲特與芒格初次見面的咖啡館谷歌地圖
(2) 事業絕配
芒格最崇拜的本傑明·富蘭克林曾經寫過一篇妙文:《選擇愛人的建議》。
在文中,富蘭克林建議年輕人要選擇比自己年紀大的女人作為愛人,並且提出了8個理由。
巴菲特借鑒了這篇文章,提出了《選擇合夥人的建議》。
他說:
1.要選擇比你更聰明、更有智慧的人;
2.他不會在你面前炫耀他的高明;
3.在你犯下重大錯誤的時候,他不會事後諸葛亮,也不會生你的氣;
4.他應該慷慨大方,會投入自己的錢並努力為你工作而不計報酬;
5.他能夠在漫漫長路上與你結伴同游,給你不斷帶來快樂。
巴菲特說,我很早就建立了這個原則,並決定完全遵守。而全部符合我這些特殊要求的人,只有芒格一個。
富蘭克林在《選擇愛人的建議》中,提到選擇一個年紀比你大的愛人的8個理由,最關鍵的一個是:她會很感激你。
巴菲特說,我不知道芒格是不是因為其他7個標准而選擇了我,但我絕對符合富蘭克林的第8個標准:我對芒格的感激,無以言表。
巴菲特確實有理由這樣說,因為芒格對他的幫助,的確很大。
巴菲特是師從格雷漢姆起家。但是,師從格雷漢姆,最多隻能成為格雷漢姆。
是芒格讓巴菲特在格雷漢姆的投資哲學上繼續升華,形成了巴菲特—芒格投資哲學。因為有了芒格,巴菲特才成其為巴菲特,而不是格雷漢姆第二。
芒格學識淵博,思想深邃,思考和投資有自己的一套邏輯框架。
巴菲特開玩笑地把芒格稱為「令人生厭的說不先生」,因為芒格一天到晚對他的想法「say no」。
但是,只要芒格說不的事情,巴菲特絕對不做。他把芒格看作是投資的最後一道關,只要芒格不看好的,他就不投。
共事50多年,他們從來沒有吵過一次架。
巴菲特最愛用的一句口頭禪是「查理和我」(Charlie and I)。
每一年的伯克希爾年會,他倆永遠都是坐在一起,你唱我和。
巴菲特個人傳記《滾雪球》的作者評論說「到最後,他倆能互相讀懂對方腦子里的東西,無需說話,只靠心靈感應就可以。」
芒格對巴菲特,也絕對是真愛。
他的太太南希回憶說,第一次與巴菲特會面那天,芒格一回來就興奮地說,今天遇到了一個非常好的朋友。
芒格每年夏天都會帶全家人去明尼蘇達州的星島度假。當有客人來時,都是他的兒子去接,但是巴菲特來的時候,一定是他親自去接。
有一次,芒格開著船接巴菲特,結果把船弄翻了,巴菲特差點淹死。
後來,芒格專門自己設計建造了一艘超級遊艇。不過,巴菲特再也沒去過星島。
是巴菲特發現了芒格在投資上的才能,並且極力勸說他放棄法律,做投資。
芒格後來回憶說:「我從巴菲特那裡得到的最好建議,是不要再搞法律。他說法律當個愛好還行,當成事業就太蠢了。」
對此,巴菲特解釋說:「因為(搞法律)不能完全發揮他的才能。」
芒格特別重視金錢,不是因為愛錢,而是覺得金錢能幫助他自由和獨立。
顯然,做投資,尤其是和巴菲特一起做投資,是實現自由和獨立的最好方式。
巴菲特給與芒格的,不僅是知遇之恩,更是發揮才能的平台與機會。
而芒格,也絕不會因為自己的貢獻而邀功。他心甘情願地躲在巴菲特背後。看著巴菲特成為世界首富,得到的財富是自己的幾十倍,完全不嫉妒。
如同巴菲特所說,他們的確是天造地設,天作之合。巴菲特學的是商科,沒有法律經驗;芒格學的是法律,沒有投資經驗;巴菲特喜歡出頭露面,與人交往;芒格喜歡低調行事,安靜閱讀。兩個人完全互補。
正是在兩人的默契配合下,伯克希爾不斷創下一個又一個投資的奇跡,成為歷史上最成功的投資公司。也是世界前10大最有價值企業裡面,唯一不做實業,完全以錢生錢的公司。
4
人生難得是知己
在人類歷史上,我們常常看到熱血沸騰的共創大業、盪氣回腸的兄弟情深、感人肺腑的高深流水。但是,把這三個都結合到一起的,極其罕見。
巴菲特和芒格做到了。
我們知道,厲害的人,內心都很高傲。
有巴菲特那種能力與成績的人,誰會願意把自己的助手捧得那麼高,高到幾乎成為自己人生導師的地步?
像芒格那麼睿智和有才的高手,誰會願意只當一個配角,在兩人共同努力賺取的財富中,讓對方取得825億,自己只取17億?
太難,太難!
相反,在太多太多的合作關系中,我們見到無數的互相提防、居功自傲、爭權奪利,甚至反目成仇。
當你環顧四周,你就會覺得巴菲特和芒格的故事,有多麼彌足珍貴。
劉震雲在小說《一句頂一萬句》里,深刻描寫了人類的孤獨:你找遍全世界,愣是找不到一個能真正懂你的,能說得來的人。
我特別羨慕巴菲特和芒格。不是為他們創造的財富,而是為他們之間這么美好的一種關系,為他們彼此能找到一個聊得來的人。
人說,商場是爾虞我詐的戰場。每一個企業家,都是孤獨的。
但是其實,世界有另外一種運作的方式。巴菲特和芒格,用他們半個多世紀的友情,向我們提供了絕佳的模板。
在我做咨詢的過程中,我也碰到過這么一對。
董事長和CEO共同創業11年,從未紅臉。董事長讀書不多,但是知人善用,對CEO完全信任。CEO能力超群,好學上進,甘當配角。他們一起把公司從幾十萬收入,做到現在二十多億,公司還在快速發展中,即將成為行業領頭羊。
也許他們的事業做不到巴菲特和芒格那麼大,但是我相信他們內心的富足,不輸於人。
也許,把你的心向世界打開,對人多一點信任、多一點寬容,你能夠找到自己的芒格,或者巴菲特。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❸ 世界三大金融巨鱷是什麼
1、巴菲特
在2008年的《福布斯》排行榜上財富超過比爾蓋茨,成為世界首富。巴菲特再捐市值19.3億美元股票。2010年7月,沃倫?巴菲特再次向5家慈善機構捐贈股票,依當前市值計算相當於19.3億美元。
2、羅傑斯
1942年10月19日出生於美國美國亞拉巴馬州,先後畢業就讀於耶魯大學、牛津大學,國際著名的投資家和金融學教授。他具有傳奇般的投資經歷。
從他與金融大鱷索羅斯創立的令人聞之色變的量子基金到牛氣十足的羅傑斯國際商品指數(RICI),從兩次環球投資到被Jon Train』s Money Masters of Our Time,Jack Schwager』s Market Wizards等著名年鑒收錄,無不令世人為之嘆服。
3、索羅斯
1930年8月12日出生於匈牙利的美籍猶太人,1947年,17歲的他移居到英國,並在倫敦經濟學院畢業。著名的貨幣投機家,股票投資者,慈善家和政治行動主義分子。現在他是索羅斯基金管理公司和開放社會研究所主席,是外交事務委員會董事會前成員。
索羅斯輝煌戰績:
1997年,索羅斯及其他套利基金經理開始大量拋售泰銖,泰國匯市場立刻波濤洶涌、動盪不寧。泰銖一路下滑,泰國政府動用了300億美元的外匯儲備和150億美元的國際貸款企圖力挽狂瀾。但這區區450億美元的資金相對於無量級的國際游資來說,猶如杯水車薪,無濟於事。
索羅斯颶風很快就掃盪到了印度尼西亞、菲律賓、緬甸、馬來西亞等國家。印尼盾、菲律賓比索、緬元、馬來西亞林吉特紛紛大幅貶值,導致工廠倒閉,銀行破產,物價上漲等一片慘不忍睹的景象。